自由贸易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反思与启示:浅析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反思与启示:浅析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作者:马学锋来源:《商》2016年第08期摘要:新自由主义是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政治经济思潮,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对资本主义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新自由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理论内涵,新自由主义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向和负向功能来分析新自由主义对于中国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反思与启示;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政治经济思潮,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在20世纪最后的二十年中,新自由主义在沉寂多年后重新浮出水面并逐渐发展成为居于支配地位的全球性“强势话语”。
[1]然而,由于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先天性缺陷和误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盲目追从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日渐衰落。
当前,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旧体制痕迹尚存,新体制还未发挥其作用,作为“对社会主义的一场十字军东征”,[5]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乘机向我国大肆推销其价值理念。
鉴于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有必要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误区重新认识,把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放到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深刻剖析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无疑有利于中国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
一、新自由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理论内涵(一)新自由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1.新自由主义产生时期:作为一种经济学的理论和思潮,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是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造成的,新自由主义是对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继承和延伸。
2.新自由主义受冷落的边缘时期:自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大危机和大萧条以来,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就宣告破产了。
并且在实际上宣告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结束。
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从而使凯恩斯主义取代新古典经济学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经济学。
当代中国国际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
当代中国国际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当代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国际贸易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并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一、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实施,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使其成为世界工厂,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国际贸易。
据统计,2001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仅为6200亿美元,而到2019年已经增长到超过2.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
二、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贸易规模上,还表现在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上。
中国从过去的低端加工贸易逐渐向高技术、创新驱动型贸易转变。
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额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超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趋势将继续加强。
三、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除了商品贸易,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在快速增长。
旅游、金融、咨询、教育和文化等服务贸易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的旅游业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金融领域的开放也为外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随着中国不断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服务贸易将持续增长。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贸易自由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推动了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与互利共赢。
五、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也在上升。
一些国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给中国的国际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坚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对话与合作。
六、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在中国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当代中国经济制度
当代中国经济制度概述当前中国经济制度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当前的经济制度被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原则,旨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改革以市场化为基本方向,通过推行开放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等措施,逐步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这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得以快速增长,同时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实行企业股份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市场化改革等,逐步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了全国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中国经济制度还积极倡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等措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制度。
通过建设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资源配置,促进全国范围内的共同繁荣。
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制度着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推进绿色经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确保未来世代能够继续享受发展成果。
以上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制度的简要概述,这一制度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国际贸易论文--自由贸易理论概述与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自由贸易理论概述与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的运用——程康 A09经济 090801107摘要:对自由贸易理论进行总结,并通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国内应用现状和理论局限性的多角度反思,对我国使用比较优势理论的问题。
(一)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创始者是亚当斯密,其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
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分工学说,建立绝对贸易理论,以强大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最终让大家认清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0和游戏’规则的真实面目,使得自由贸易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得以发展。
纵观自由贸易理论,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在第一产业革命时期的古典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和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为发展主线。
绝对成本论认为一国应放弃成本绝对高的,而选择成本绝对低的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彼此进行交换,这样两国的劳动生产率都会提高,成本会降低,劳动和资本能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这样是增加国民财富的最佳途径。
但它不足以解释一个国家若全面属于劣势的情况下,该如何进行贸易。
于是后来,比较优势理论就此产生了。
大卫李嘉图根据“两优相较择其重,两劣相较取其轻”的比较利益法则,选择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而放弃优势较小或劣势较大产品的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大卫李嘉图虽然解决了亚当斯密理论的尴尬,但仍有着“静态化”“完美化”的不足。
理论总是在不断的实践及学者的改善中越发成熟,此后,约翰穆勒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该理论从各国家自身的需求强度着手,认为两国交易的条件由相互需求强度决定。
相互需求理论仍然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响应时代的学者似乎并没有让自由贸易理论止步于此。
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最终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劳动价值论。
自由贸易理论迎来了第二阶段---新古典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为发展主线。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这两者相互促进,旨在加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探讨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并分析其对全球化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GDP持续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数亿人口脱贫。
中国的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中国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积极推动自由贸易,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
中国还主动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和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
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近年来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中国秉持睦邻友好的原则,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合作。
中国的外交政策还注重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全球治理的民主化和多元化。
中国主张维护国际关系的公平正义,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
中国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开放环境。
三、经济发展与外交政策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相互促进,对全球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的巨大市场需求和供应能力,促进了全球商品贸易和投资流动,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
其次,中国的外交政策推动了全球治理的变革和多边主义的发展。
中国积极倡导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作出了贡献。
最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给予发展中国家以借鉴和启示。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
经济贸易Economy & Trade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外部资源应该如何利用?是将国内市场更广阔地开放,以获取比较优势从而得到比较利益,引进竞争使本国产业较早地面对国际竞争。
或是更努力地保护本国市场,保护幼稚产业使其免于受到国际激烈竞争的冲击,更好地成长。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护后再将其开放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竞争从而成熟?这就涉及到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问题,是自由贸易或是保护贸易。
纵观贸易发展的历史,自由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贸易保护也同样重要,具有实施的必要性。
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到底孰优孰劣呢?贸易理论的发展历史并未给出确定的结论。
现代贸易理论纷纷证明了贸易保护的种种不利结果。
但是事实又验证了贸易保护的重要性,历数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对国际贸易进行过积极的干预。
理论与现实产生的矛盾带给人们更多的疑问。
一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应该做何选择呢?是选择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呢?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政策争论的历史渊源自从国际贸易诞生以来,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就是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必争话题。
纵观贸易理论发展史,自由贸易理论经历了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到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与里昂惕夫悖论的现代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再到人力资本论、人力技能论和技术差距论的新要素国际贸易理论与需求相似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国际贸易新理论等多个阶段。
而与些同时,贸易保护理论也发生着阶段性的变化,成为各国保护政策的支柱。
从古典的贸易保护主义即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到新古典的贸易保护主义即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主义再到克鲁格曼等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保护理论在人类贸易发展史上交相更替,成为一国对外贸易政策从未停息的争论。
当代中 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与责任探讨
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与责任探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舞台上的各方力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庞大经济体量的国家,正以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作用,并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不仅为自身带来了繁荣,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各国的经贸合作,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国际贸易中,中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是众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出口的商品涵盖了从日常消费品到高端制造业产品的广泛领域。
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市场之一,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治理,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了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
科技创新方面,中国正迅速崛起。
在人工智能、5G 通信、新能源、高铁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了自身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也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攻克全球性的科技难题,促进了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面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传染病等全球性挑战,中国展现出大国担当。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在反恐和打击跨国犯罪方面,中国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国在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同时,向其他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医疗物资援助和抗疫经验分享,为全球抗疫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七课第课时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1.2020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至此,我国自贸区从上海一枝独秀,到“1+3+7+1+6+3”的开放新“雁阵”形成。
中国构建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①在国民经济新发展格局和培育新动能中起决定作用②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③反映了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战略思路④旨在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以创新促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构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反映了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战略思路,②③符合题意。
“决定作用”表述错误,①不选。
材料强调开放,未涉及创新促进发展,④不选。
2.2020年1—7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2.7亿美元,占同期投资总额的28.9%。
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8.1%,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43.2%,金融业和信息技术服务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这说明我国( )①正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对外经济健康发展②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③形成以技术、品牌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结构升级④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经济效益,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C解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金融业和信息技术服务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表明我国正逐步实现经济转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我国对外投资,不涉及出口和利用外资,③④不符合题意。
3.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5月18日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当代中国知识点归纳
当代中国知识点归纳当代中国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国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当代中国的多个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
以下是一些当代中国的重要知识点。
一、政治体制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特色的政治体制,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的政府由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组成,中央政府包括国务院和各部委,地方政府则包括省、市和县级政府。
二、经济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贸易、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四、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科技发展。
中国在人工智能、高铁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五、环境保护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挑战,包括空气和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以解决环境问题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六、文化传统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中国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体现在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七、社会问题当代中国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教育不公平、医疗资源不均等。
中国政府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八、国际影响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倡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国际贸易 中国如何选择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
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的原因工业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的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继续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
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
贸易保护有利有弊,因而实施贸易保护就有一个成本和手艺的比较问题。
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应该具备一下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形成;二是工业落后,国内生产力水平地下。
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捷径1 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由于发达国家单方面海外扩张的要求而导致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疯狂掠夺和剥削,形成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
如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这种转变使得发展中国家继续采取贸易保护的理由不复存在。
同时发展中国家工业的迅速发展及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信息高科技的出现及经济全球化物质基础的形成,都令贸易保护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日渐消失。
2 知识经济时代自由贸易政策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1)采取自由贸易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
由于当代信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已经变得十分便捷,一国的企业可以及时的获得世界市场的信息,可以将生产和贸易的各个环节分布到世界市场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实现全球化的经营管理,才能融入经济全球化当中,活的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
2)采取自由贸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形成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
在自由贸易中,拥有先进技术的出口方为了贸易的需要而不得不把与贸易内容有关的技术,性能,特点和某些参数向进口方介绍,这样,就发生了“技术外溢”。
这使得进口方的技术在低成本下得以较快的提高,这个过程是通过“干中学”来完成的。
中国选择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
服务贸易是将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服务品生产能力转变为可贸易的"无形商品"或"无形资产",转变为贸易的价值形态,以获得增殖价值的贸易形式,是占用较少资源实现更多财富的贸易途径。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从制造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战略抉择,在新时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自由贸易贸易保护国际间的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不能说贸易保护政策绝对的好,也不能说贸易自由政策绝对的不好。
贸易自由政策可以带来与别国进行贸易交换、互通有无的效果,进而带来外汇的增加,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和进步,但是,贸易自由政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贸易自由政策也就意味着在把自己国家的商品销往国外的同时,国外的商品也可以进入本国的市场,假如别国的商品较本国商品具有优势,无疑会损害本国的民族工业。
贸易保护政策也是如此,保证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同时,却会造成本国的商品制造缺乏广阔的市场,从而造成本国商品制造业的萎缩与停滞,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工业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的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继续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
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
贸易保护有利有弊,因而实施贸易保护就有一个成本和手艺的比较问题。
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应该具备一下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形成;二是工业落后,国内生产力水平地下。
一、贸易保护1.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的原因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世界意义.pdf
第 10卷第 2期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礼会版) Vo1.10 No.2 2Ol2年1月 Journalof HuaihaiInstitute of Fechnologx【I]umanitics SocialSciencesEdidon) Jan.2Ol2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世界意义豆学兰,高志辉(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甘肃成县 7425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特点的同时,总砧概括了其主要优点和创新性特质,为尝试走不同经济发展道路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重要的榜样。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世界意义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3X(2012)02-0017-03在过去的 30多年中,中国的GDP 以年均超过 9Ao 的增长率上升到了 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
3亿人脱离了绝对贫困。
所有这些都得益于中国实行了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快速发展形成的独特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一 ) 以人为本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之一是以人为本,“它将人民放在第一位,并不是赢家就能得到一切。
这个模式也十分注重平衡——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间的平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平衡,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这种模式被称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际上它的意思是:追求可以满足所有人而不是有特权的少数人的社会主义模型;利用市场的力量充分释放人类才智的潜能;并使得这个发展过程在中华文明的严酷考验下始终兴盛。
这种平衡发展的举措,保证了中国不会接受阶级重商主义或是对效率低下的计划经济无能为力”Eli。
(二 ) 宏观调控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由国家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新自由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危害
新自由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危害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思想,它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竞争力。
它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干涉,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
新自由主义的出现与20世纪70年代英国女王玛丽的当政有关,它在1979年至1990年间,曾是英国政府的主导思想。
新自由主义在80年代时期便流行到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
然而,新自由主义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现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更加突出。
一方面,新自由主义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应该自由实现,政府干涉应该减少,因此,政府应该少征税,支持自由市场的力量,鼓励富有的人创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但在实践中,新自由主义政策带来的后果却让贫穷者受益不多,却让富人日益富裕。
这是因为自由市场有时会直接带来一个非常明显的结果,那就是一些富人为了自己谋求私利而以善意表示自己的行动,但其实在市场垄断中,贫穷者无法获得那些优质的资源和服务。
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将环境问题冷落:新自由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经济为先,而将环境问题置于不顾。
在新自由主义的模式下,企业的责任主要是向股东负责,而非社会和自然环境。
这往往会导致企业为了在市场上获得财富,不惜破坏周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这对于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都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曾经长期推行,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此外,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导致了公共服务的下降: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下被大大削弱。
政府必须削减开支来减轻财政赤字,这会进一步降低公共服务行业质量和水平。
这也会给穷人、老人和残疾人带来严重的负担。
在中国,新自由主义可能促使市场竞争激烈,但公共服务却遭到了巨大的限制。
最后,新自由主义的代价居高不下:新自由主义倾向于自由市场、私营企业和自由贸易,而将社会保障、劳工保护和治理等问题置于不顾,因此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成本太高。
什么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什么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要继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是党中央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关于开放发展、开放合作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必须跨越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步。
”这无疑为我国未来改革开放新格局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战略指引。
一、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互利共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阶段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判断和战略部署。
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只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扩大开放,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互利共赢,也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更好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是我国一贯坚持、不断推进的战略方针。
改革开放是当代世界最鲜明最伟大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当今世界最鲜明的主题。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同时面临许多难得机遇。
要坚定信心,善于化危为机。
”开放合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复杂变化,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
在复杂多变形势下我国更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经济增长大局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代中国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
当代中国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崛起和持续发展为全球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动力,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促进经济的稳定。
首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者群体为国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这不仅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给其他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商机和福利。
其次,中国积极促进了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一直致力于打破贸易障碍,推动自由贸易,提倡多边主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持续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壁垒,大幅提升了国际贸易水平。
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如积极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此外,中国还在推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国际知名企业,推动了全球产业转移和分工。
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和物流网络的发展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
最后,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金融体系改革,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积极参与G20峰会等国际经济论坛,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倡议和建议,积极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其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动力,积极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同时,中国还推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金融体系改革,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发展民族产业
中国与世贸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发展民族产业金 碚“自由贸易”的国家利益含义一、世界贸易组织的理论基础是“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不是现实。
经济学家们告诉人们,自由贸易能够使各国获得最大的利益。
但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完全的自然贸易一直是特例。
亚当・斯密在一百多年前就曾无可奈何地说:“不能期望自由贸易在不列颠完全恢复,正如不能期望理想岛或乌托邦在不列颠设立一样。
不仅公众的偏见,还有更难克服的许多个人的私利,是自由贸易完全恢复的不可抗拒的阻力。
”对于一向标榜“自由贸易”的美国,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教授批评道:“我们是一个大国,是自然世界的领袖。
我们不应该要求香港、台湾规定纺织品的出口限额,以‘保护’我们的纺织工业,而让美国的消费者和香港、台湾的中国人吃亏。
我们大谈自由贸易的好处,同时却运用政治经济力量使日本限制钢铁和电视机的出口。
”可以说,国际贸易从来就是在受到种种限制的条件下发展的。
几乎所有的国家在自由贸易问题上所说的与所做的都不完全相同,甚至很不相同。
但是,无论受到怎样的限制,一个国家只要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国际贸易的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人类历史上,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一种世界现象,市场竞争绝不可能被长久限制在国界范围之内。
从一国内部发展起来的市场竞争,必然会冲破国际界限,形成国际竞争;同时,世界范围的国际竞争也必然渗透进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使各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
“自由贸易”尽管以效率和公平为外衣,但并不是一种彻底合乎逻辑的国际贸易理论。
它主张:商品自由流动,资金自由流动,但技术只能有限制地流动(例如,美国政府禁止企业向我国出售高技术产品或转让高技术,并不被认为违反“自由贸易”原则);劳动力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自由贸易”原则根本不包括劳动力进行国际自由流动的内容)。
从实质上看,按照这种“自由贸易”理论所形成的世界贸易体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发达国家,而有条件地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当代中国与世界论文
当代中国与世界论文引言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具有庞大人口、发展迅速的国家,中国对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
中国的崛起与全球影响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崛起不仅对自己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对全球贸易的贡献率越来越高。
中国的出口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并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同时,中国还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贸易网络。
其次,中国在全球政治中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具有决策权。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解决方案。
中国还倡导多极化和国际合作,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另外,中国在文化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
中国的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
中国还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中国的挑战与应对之策然而,中国的崛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虽然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滞后。
中国政府已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等战略,以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中国还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
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加强了环保政策的实施,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另外,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国周边地区存在一些潜在冲突和争端,如南海争议和台湾问题。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主张和平与合作。
李嘉图 自由贸易
李嘉图:自由贸易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思想
认为
贸易壁垒
自由贸 易
全球化
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
贸易 推动
社会
全球
资源
自由贸易
自由化
合作
国际
国家
可以
进行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旨在探讨李嘉图的自由贸易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启示。李嘉图作为19世纪初期 的经济学家,他的自由贸易思想对当时的国际贸易和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嘉图认为贸易自由化对贸易双方都有好处。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 通过自由贸易,各国可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这种交换 可以使各国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提高全球的福利水平。 李嘉图对贸易壁垒进行了批评。他认为,贸易壁垒不仅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还对社会和经济 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贸易壁垒会导致国内市场垄断和资源错配,保护落后的产业,甚至引发国 际冲突。因此,李嘉图主张消除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 李嘉图对全球化持有积极的看法。他认为,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 各国可以相互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练习题)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练习题)一、填空题。
1. 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国家繁荣发展的。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
2.我国将坚定不移奉行的开放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形成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3.中国的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
我国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
4.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通过日益繁的国际,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的局面,这就是。
5.经济全球化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6.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全球化、全球化和全球化。
7.不能采取主义、单边主义措施,不能采取的自私做法。
应该坚持理念,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让发展成果惠及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
二、单项选择题。
1.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目前我国已在海外建立了多个经济贸易合作区,既能带动中国的设备、技术、标准走出去,又能促进当地工业化发展,增加当地就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B.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C.中国的开放具有大讲大出的特征D.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2.面对“经济全球化会不会因某些'去全球化“逆全球化'的言论停滞甚至终结”的疑问,习近平坚定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
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极大威胁③经济全球化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④经济全球化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贸易对当代中国的意义班级:审计1301姓名:刘立鹏学号:2013112380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自由贸易的含义、发展、实质以及自由贸易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中国在未来应该如何应对新时代下的自由贸易。
本文主要采用了论证和引用的方式说明自由贸易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得出了中国应该在未来深化开放,加快转型,稳中求进的结论。
关键词:自由贸易、WTO、经济转型、深化开放自由贸易贸易的含义:自由贸易一词最开始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蒸汽机在工业领域的爆炸式推广运用,工业产能大大提高,工业国家随之出现。
工业国家生产出来的产品远远超过本国市场的需求,于是他们把眼光投向了境外。
不管是采用和平的还是暴力的手段,这些工业国家开拓了境外市场,国际贸易进入黄金发展阶段。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纷纷设置贸易壁垒,自由贸易理念成为各工业国家国际贸易口号。
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
它是“保护贸易”的对称。
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和关税制度,而是根据外贸法规即有关贸易条约与协定,使国内外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平等地位,展开自由竞争与交易,在关税制度上,只是不采用保护关税,但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仍可征收财政关税。
自由贸易的主要理论:首先是古典经济学。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就称为“绝对优势”。
如果这种绝对优势是该国所固有的“自然优势”或已有的“获得优势”,它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某种产品的生产,并且出口这种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做对贸易双方都更加有利。
斯密的这种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作“绝对优势说”,也称“绝对成本论”,又称“地域分工论”。
后来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全面继承了斯密的经济思想,并在诸多问题上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在国际贸易理论问题上,李嘉图十分赞同斯密关于国际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观点,并对斯密关于一个国家应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分工体系的论点做了修正和完善,指出一个国家不仅能以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分工体系,而且也能以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
李嘉图认为,一国不仅可以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出口该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进口该商品,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
这一学说就是“相对成本论”,当时被大部分经济学家所接受,时至今日仍被视作是决定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规律,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然后是现代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以及其后提出的与生产要素禀赋说相背离现象的里昂惕夫之谜为发展主线。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又被称为赫—俄模型,其主要内容是: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因此,一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出口,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各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因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或因其中一种遇到较小阻力而趋于均等化。
在早期,里昂惕夫对赫—俄原理确信不疑,按照这个理论,一国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基于以上认识,他利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赫—俄原理进行验证。
结果发现,作为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充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
这一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一俄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使美欧国际贸易学术界大为震惊,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迷或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惕夫之谜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大规模的辩论和验证,由此带来了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自由贸易的本质:自由贸易其实是各国之间的资源再分配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生产上占优势的国家将获得更多的好处,同理,在生产上占劣势的国家将在资源再分配中吃亏。
首先,从资源配置来说,自由贸易对各国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能使各国有效地发挥本国的资源或者技术优势,减少资源的浪费,对全球来说,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中国在生产飞机上占有技术优势,而美国则在生产电脑上占有优势,那么中美之间的国际贸易,中国就能把精力放在生产飞机上,美国就能把精力放在生产电脑上,从而中美两国不用去生产自己不擅长的产品,却能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如果双方之间自由贸易是合理平等的,那么中美双方都将用自己有生产优势的产品等价换来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产品,然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是否能够公平合理地进行交换。
其次,从经济利益来说,由于各国的比较经济优势不同,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润大小也不同,所损失的资源程度也不同。
再举例来说,如果美国擅长生产电脑,并且只有美国生产的电脑才好用,而中国擅长生产啤酒,但不是只有中国生产的啤酒才好喝。
那么此时美国有可能故意把电脑的价格提高,中国为了得到电脑不得不生产出更多的啤酒来交换,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占据劣势。
再打个比方,中国擅长生产汽车,美国也生产汽车,但不如中国生产的性价比高,那么当中国的汽车进入美国市场之后,美国的汽车业将很快崩溃,从而造成大量的美国居民失业,造成整个美国社会的不稳定。
把这个方面扩大来说,如果中国对美国的国际贸易中,中国在大部分产品生产上都占据优势,而美国只是在小部分商品上有优势,那么在完全的自由贸易前提下,中国的产品将进入美国市场,短期内获利的是美国的消费者,他们用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好的产品,可是从长期看,当中国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的相关产业将全部一一倒闭,造成大量的人民失业,收入减少,消费不振,这将对美国经济产生巨大打击,并且严重危害美国经济社会安全。
即使轻一点来讲,假如美国在生产高科技产品上占有优势,这些产品成本低廉,利润高,而中国则在农业上有优势,这些产品利润空间低,那么中美两国的贸易,美国将用极少的资源换取中国更多的资源,从而美国在中美两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中国从长远角度来看则长期处于资源亏损状态。
所以自由贸易只不过是工业水平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对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的不合理的资源交换的说辞。
现代的国际贸易是自由贸易吗?准确来说,现代的国际贸易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贸易。
首先,像WTO这样的组织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然后各国都想在国际贸易的利益下分一杯羹,各国之间逐渐减少贸易壁垒,降低关税……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全球化。
但另一方面,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贸易壁垒拆旧筑新……各国在允许自由贸易的情况下,警惕地注视着一丝一毫的变化,并且纷纷加大政府的干涉力度。
拿最近几年比较火的光伏产业来说,中国是世界上光伏产业最大的国家,2011年10月19日,以soloarworld为首的美国7家光伏企业向美政府提出申诉,要求美国向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关税,其指控为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倾销产品且接受政府高额补贴。
美国商务部肯定了这7家光伏企业的申诉,认为中国企业获得了不公平的政府补贴,决定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2.90%至4.73%的反补贴税。
这一事件既是对现代贸易是自由贸易的否定,也是肯定。
只能说现代贸易是相对自由的贸易。
2012年9月底,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 ProSun向欧盟提起新的贸易诉讼,指控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获得非法政府补贴,欧洲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针对中国竞争对手将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
事实上,在此之前,欧盟委员会早就已经对中国光伏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展开了调查。
这次案件涉及了中国对欧盟价值210亿欧元的相关产品出口,涉及金额在欧盟历来贸易诉讼中是最大的。
还有前几年中国和美国的轮胎贸易……这些事件纷纷表明,目前的国际贸易是一种相对自由的自由贸易。
各国在一种相对自由的约束下尽量保护本国的利益而又不使其和整个自由贸易的大背景和大趋势相违背。
中国加入WTO后的变化: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很清晰得到这样的结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实现了飞速发展。
首先,中国在从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1978年到1992年期间,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不过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有限,主要和这一段时期的政策较紧,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有关;然后,中国从1992年到2001年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期间,进出口总额无论是从增长幅度还是增长速度上有着明显的变化;最后,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001年到最近几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有着飞一般的增长速度,从2000年的4743亿美金到2010年的29740亿美金,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短短十年里,进出口总额翻了六倍多,也就是说加入WTO对于中国来说总体而言出尽了中国的发展,最起码是暂时较为突出的发展。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加入WTO后,中国的国际贸易有了巨大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实惠。
中国未来应该如何处理自由贸易下的国际贸易?第一,深化经济制度改革,让体制跟上经济的变化。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中国将逐渐丧失劳动力优势,即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并且伴随着相对中国较落后的国家的政策逐渐完善,基础设施逐渐齐全,中国国内的由外国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迅速转移至其他国家。
如果此时中国不能加快经济制度改革,致使经济制度落后于生产力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将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加快经济转型,让经济软着陆。
随着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从中国逐渐转移出去,中国出超大国的地位将逐渐消失,贸易顺差也将越来越少,甚至出现贸易逆差。
中国若不想在国际贸易中淘汰,就必须转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必须从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型为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和手段创新以及内部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中国必须从粗放式经济发展状态转型为集约式经济发展状态;中国必须由依赖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转型;中国必须由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向由科技文化密集型企业推动经济发展……第三,深化开放,稳中求进。
自由贸易对现在中国来说或许利大于弊,但是在未来,形势逆转可能就在一瞬间。
然而,闭关锁国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中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继续深化开放。
但是,深化开放的同时,应该促进经济转型,深化体制改革,经济既要放得开,又要控得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1)选自MBA智库百科:《自由贸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