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剖析社会学奠基人弗洛姆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弗洛姆自由思想探析(全文)

弗洛姆自由思想探析(全文)

弗洛姆自由思想探析一、现代人自由困境的根源现代社会中人虽然在不断寻找自由,但却在寻找自由的过程中无法承担自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开始躲避自由、放弃自由。

现代人追求自由却又躲避自由的原因是什么?弗洛姆在精神分析的层面对以上问题做出了解答。

首先,他从社会根源上分析,认为人的进展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下,个人主义及孤独感增加是一个无可辩护的事实。

”20世纪中,生产力的大进展,劳资双方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逐步形成了貌似合理的雇佣关系。

人在某些方面得到了自由,但是他们为了适应现存的社会进展,逐渐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因此,人的性格特征在20世纪缺乏独立性,并集中表现为一种顺从的态度。

例如,资本主义制度虽然推动了社会的进展,但是却对人的个性进展造成了阻碍。

工人甘愿受到资本家的压榨,人在这里是一个个消极的个体。

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对人的种种压抑势必会激发人们抵抗。

“天堂永远地失去了,个人孤独地面对着这个世界――像一个陌生人投入一个无边界而危险的世界。

新的自由带来不安、无权利、怀疑、孤独及焦虑的感觉。

”这不是个好现象,这意味着人必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来求得生存,从而丧失了真正的人的本质。

其次,从人的心理根源上分析,人在适应社会的动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人的性格结构,它形成的基础是社会现有的体制。

其中最直接的是经济制度对人的性格结构的影响。

在特别的社会体制中形成的性格结构不仅应该对作为生物机体的人有提供生理需求的属性,而且也要对人的性格结构中较灵活的部分,比如爱、欲望、情绪等等,提供进展的条件。

如果人的某些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与进展时,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受阻和压抑,即形成人的变态心理和畸形人格。

所以,当异化的社会开始对人的活动产生束缚,人本该灵活进展的性格结构得不到实现,并且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最后便会导致人们因得不到满足而倍感压抑。

因而人开始消极地躲避现实,放弃寻找真正的自由。

二、弗洛姆关于自由的理想形式马克思的自由观与以往自由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基础,并将实践作为人们寻找自由立足点。

弗洛姆人物简介

弗洛姆人物简介

• 弗洛姆为爱所做的努力屡遭失败,他绝望了。 他只感到失败,无能为力和被遗弃。 • 几个月后,弗洛姆重获建立一种新关系的勇 气。因为一个名叫阿尼斯-弗里曼的美国女 人。阿尼斯来自阿拉巴马,是个寡妇,曾失 去三个丈夫。她非常有魅力,很性感,没有 什么事业上的野心,但是是一个能平起平坐 的谈话的伙伴。弗洛姆爱上了她,并在1953 年与她结婚。共同生活的27年。
生平与经历
• 1900年3月23日 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为家中独子。 • 1918年 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 • 1919年暑假后 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改学社会学,老师有韦伯 (马克 斯· 韦伯的兄弟)、Karl Jaspers和Heinrich Rickert。 • 1922年从海德堡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 • 1925年-1930年,他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完毕。 • 1930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 执政后,弗洛姆搬到日内瓦 • 1934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 1943年离开哥伦比亚后,他帮助组建华盛顿精神病学学校 纽约分校 • 1945年 William Alanson White 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协会。 • 1950,弗洛姆搬到墨西哥城,成为UNAM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墨西哥) 教授,直到1965年退休。这里的医学院建立精神 分析部。 • 1957到1961年 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 1962年以后担任纽约大学 文理学院心理学客座教授。 • 1974年他搬到瑞士Muralto • 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死在家中。弗洛姆坚持临床实践出版著作。
几乎没有一场冒险像 爱情那样,是以如此 巨大的希望和期盼所 开始,并以如此的规 律性遭到失败。

弗洛姆讲稿

弗洛姆讲稿

其次,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发现异化是精神错乱的病态 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弗洛姆认为异化是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的永恒现象。
2.异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
(1)生产领域的异化 现代工业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获得最高利润,而不 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2)消费领域的异化 人们的消费欲望与真正需要相脱离,人们不是为 了满足自身的真实需要而消费,而被更多更新的 东西所迷惑,为了占有、为了消费而消费。 (3)人际关系领域的异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首先,生与死的矛盾。
其次,潜能实现与生命短暂的矛盾。
最后,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
(3)历史的矛盾性
3.人的需要
(1)关联的需要
(2)超越的需要
(3)寻根的需要
(4)认同感的需要
(5)目标与献身的需要
4.人的自由
(1)自由的界定 自由:一般意义上,指不受外在因素的约束与限制, 凡事能够自己做主。 ★弗洛姆:自由具有双重含义——积极自由,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人能够作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个体通过爱 与创造性的工作,建立与世界的广泛联系。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 消极自由:对自然和社会强加于个人的外部障碍与束 缚的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 那些屏障的能力, 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
★爱的本质特性是一种给予, 而不是接受。
②爱的基本要素 首先,爱蕴含着关心, 它是爱的最突出的特征。 其次,既然爱者关心他所爱的对象, 那么他就要有责任感。 再者,尊重是爱的第三个要素, 它是防止责任蜕变为支配 和占有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最后,爱还必须包含了解这一要素。
(三)未来历史发展的设想
1.社会性格——人行动的内在动力
(1)社会性格指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绝大多数社会 成员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结构。 (2)分类 ★生产型性格(完美的健康的理想性格)体验到自己 是其力量的表现者和行动者,是自主的而不受任何外在 力量所支配。 ★非生产型性格(不健康的非创造型性格)

精神分析社会学奠基人.弗洛姆

精神分析社会学奠基人.弗洛姆
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 theory
1.1 现代 西方人的 困境不精 神危机
(四)对纳粹主义 和希特勒的心理学研究
纳粹心理学
权威主义性格的极端表现形式
01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 theory
LIST
(一)现代西方人的困境与精神危机
00
引言:生平
Introduction:Life
法兰克福学派
如果再执着于弗洛伊德泛性论的观点,就有些堂吉诃德式的断想了 ——E.弗洛姆
00 00
引言:生平
Introduction:Life
埃里希·弗洛姆 Erich Fromm
人本主义哲学家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成员 将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第一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结合 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
(二)论人的处境
(三)论人的需要
(四)社会性格论
(五)社会潜意识论
(六)社会改革论
01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 theory
1.2 论 人的处 境
(一)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 (二)人的存在的矛盾性 (三)历史的矛盾性
01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 theory
H.S.沙利文、K.霍妮
00
引言:生平
Introduction:Life
埃里希·弗洛姆 Erich Fromm
人本主义哲学家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美籍德国犹太人
1900.3.23 - 1980.3.18

弗洛姆

弗洛姆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弗洛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经济发展由传统的奴隶社会经过封建社会最后过渡到经济日益发达的工业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文明也在日益跟进。

在这个过程中,早期西方社会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马克思主义者,诞生出各种各样的学派代表,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并在西方社会科学界中有着“新马克思主义”的称号。

法兰克福学派创建于1923年并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

它的雏形是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因其成员如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思想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如今我们所知的法兰克福学派,主要理论就是“批判的社会”,法兰克福学派旨在进行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他们认为,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相对立。

在30年代,西方工人运动遭受巨大挫折,法西斯主义逐渐崛起,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看来,无产阶级并不具有革命的强大意志,反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阶级社会日益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工人们逐渐认同并强化他们的阶级意识,他们不再为自己的独立自由而斗争,而是任由资本家奴役并驱使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就堕落为奴役与被奴役的社会。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涉及到历史哲学、社会理论和社会认识方面,被看做是批判的社会学。

作为一种社会理论观点的批判形式,本身就是“工业社会”理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包含着一个现代人如何看待这个社会以及如何行动的具体纲领。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一般批判,批判理论涉及意识形态的起源、形成和社会功能等诸多知识社会学问题,它本身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社会学体系。

埃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

他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弗洛伊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他被尊称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

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弗洛姆认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主要表现为‘逃避自由’的心理。人们渴望 自由,但又害怕自由带来的责任和选择。这种矛盾心理导致人们越来越依赖外 界的权威和规范,以寻求一种安全感。”
“弗洛姆强调了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认为这是摆脱精神困境的关键。他鼓励 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内容摘要
在《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中,弗洛姆还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重要 问题,如消费主义、科技异化、战争和恐怖主义等。他认为这些问题都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密切 相关,需要通过深入的精神分析和反思来找到解决之道。 《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是一本具有深刻思想和实用价值的著作。它不 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寻找出路的方法和思路。通过阅读这 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理解他人,找到在物质丰富和精神空虚之间找到平衡的方法。
“在弗洛姆看来,爱是一种基本的人类需求。通过爱,人们可以摆脱孤独和无 助的感觉,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爱不仅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还可以推动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弗洛姆认为,艺术是一种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通过艺术,人们 可以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艺术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帮 助人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弗罗姆对于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敏锐洞察和他的 学术思想深度。他的学说不仅为我揭示了现代人面临的问题,也提供了一种解 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深入了解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说,我认识到了内心世界、 实现自我价值对于摆脱孤独和无助的重要性。我也认识到了社会因素对于解决 现代人孤独困境的作用,这让我更加社会现象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通过对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进 行深入剖析,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和世界。它鼓励 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弗洛姆及其对社会的精神分析

弗洛姆及其对社会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在他的晚年,忧虑于人类的命运,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深感一种社会与文化的病患隐埋于整个时代之中。

但早已身患绝症(口腔癌)并步入了暮年的他,难免会有力不从心与无可奈何之感。

他只是怀着一种希望,他说:“我们可以预料总有一天有人将大胆地着手研究一种文化社会的心理病理学。

”十几年后,另一个犹太人,另一个献身于精神分析的学者,埃里希·弗洛姆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挑战。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出身于德国的莱茵河畔,那正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问世之年,也是精神分析这门惊世学说君临天下之际。

还是在一个少年的时候,弗洛姆就萌发了对弗洛伊德的兴趣,立定了自己一生求索的志向。

他既是弗洛伊德思想的追随者,也是自成一家的体系创造者。

他立志要找出支配个人生活的社会规律,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仍然闪烁着真理之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过时理论。

历时50多年的学术生涯,持续一生的不断求索,他用其毕生的精力,促成了精神分析的转向,完成了社会文化学派的使命,建立了精神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全面展开了对社会的精神分析。

一、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理论是弗洛姆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最大发展,也是精神分析从研究个体转向研究社会的一块基石。

在弗洛姆之前,已有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概念,这是精神分析研究个体潜意识转向社会潜意识的先声。

弗洛姆本人也承认荣格的作用和影响,但认为自己的社会潜意识有别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直接指出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其中绝大部分是遗传的,是不能成为意识的,而他的社会潜意识则是在社会压抑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它主要指被社会意识所压抑下去的那一部分内容。

按照弗洛姆的解释,社会潜意识由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和情感所组成。

每一个社会都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现实和交际方式,通过人际的情感和认知形式,发展一种其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特殊思想体系或规范,加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压抑作用,用弗洛姆的话来说:“这种体系的作用就像一个受社会限制的过滤器,除非经验能通过这个过滤器,否则它们就不能成为意识,”而只能处于一种受压抑的潜意识状态。

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

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

谢谢观赏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取向, 包括受虐狂、施虐狂、破坏性和机械地自动适应 四种不健康的性格取向,他们与同化过程中的四 种非创生性取向是一一对应的,如接受取向与受 虐狂取向所指的是同一类人 。 (1)、受虐狂:今生今世你是我的依靠。 (2)、施虐狂:你痛苦我就快乐
3、堕落综合症与成长综合症

(二)缺点 1.弗洛姆使用的术语不严密、含
糊其辞。这一缺点使得相关的后续研究比较 少; 2.弗洛姆的理论哲学意味太浓,既不能被证 实也不能被证伪。 3.他的理论虽然有利于激发读 者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它很难作为行动的指导。 不管是研究人员还是治疗师从弗洛姆的理论中所 获得的实践指导意义都比较小。
最后说两句
(2)孤独感的由来:原始社会至中世纪,人 的个性化进展缓慢。人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 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个人溶于集体之中,个体 的自由度小,但由此不易感到寂寞和孤单。到文 艺复兴时期,各种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个体自由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同时人们的 孤独感与疏离感也增强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 兴起于发展,人的个性化程度大大加强,人们有 了更大的自由和选择性,有更多自由发展自己的 个性和实现自己的潜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更加的疏远,个人要为自己的自由和选择负更 大的责任,社会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人们 产生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更加的普遍。为了克服 难以人数的孤独感,人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逃避自由和崇尚积极自由。
五、对弗洛姆精神分析论的评价
(一)优点 1、提出了社会精神分析理论,丰 富了人格理论; 2、以现代人的困境和精神危机 作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突出了其学说的现代性 和实用性; 3、他的理论涉及心理学、哲学和历 史学,是一个影响广泛的体系,增强了精神分析 的生命力,丰富了现代心理学的内容; 4、他的 研究对象不仅是少数精神病患者,而且是整个社 会中的各种人群。

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研究

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研究

摘要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精神疾病迅速增加,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彰显,关注人们主观世界的精神分析理论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之一。

作为20世纪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试图整合他一生最为推崇的两位思想家(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解决他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力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化和拓展,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本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

然而,国内学界对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关注虽多但不系统,而本文立足于弗洛姆论著的研读,结合国内外对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成果,力图对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从形成背景、概念辨析、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等方面作系统阐述和研究。

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对多数学者忽略的精神分析这个概念进行解析,以便扫除界定弗洛姆精神分析内涵所遇到的障碍,希望为学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其次通过论述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全面突出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关注了理论中长期被忽略的宗教方面的思想,以补充学界对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全面研究的不足;再者从分析视域、方法和立足点出发对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的特点进行独特探讨,同时通过分析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的关系来论述弗洛姆对他人理论的吸收和改造,与他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弗洛姆精神分析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为我国深化改革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精神分析现代人社会性格社会潜意识人本主义ABSTRACTThe fast pace of society and high pressure cause the increase in mental illness,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apparent.The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which focuses on people’s subjective spirit world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academic research hot topics.As a Marxian of Freudism in20th century,Fromm tried to integrate Marx and Freud’s viewpoint to solve the problems he concerned.And he tried hard to deepen and expand the Marxist theories and developed a unique 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 theory.However,the domestic academic haven't pay enough attention on Fromm’s psychoanalysis,but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theory’s forming background,concept discrimination,research object,basic content based on Formm’s treatises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these key problems:First of all,this thesis clarifies the concept of psychoanalysis and defines connotation which most scholars ignore so to clear away the obstacles to understanding.This explanation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academic research.Then the article respectively expounds research object and basic content,especially focus on the long-neglected religious thought.And with that we are able to highlight the theory’s uniqueness and importance and enrich the existing researches.We start from the field of vision,method of study and standpoint to discuss the psychoanalysis’s uniqu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Through investigating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ory to others,rationa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Fromm’s theory,we hope this investigation could provide th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epening of our re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oriented and harmonious society.KEY WORDS:psychoanalysis modern humans social character social unconsciousness humanism目录导论 (1)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2)二、研究思路 (5)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背景 (6)一、不平静的时代:战争、危机、冲突和生活方式的机械化 (6)二、独特的成长经历:作为学者和医生的孤独逃亡者 (8)(一)孤独的童年 (8)(二)学者和医生的双重身份 (9)三、理论的多源性:多种思想的交汇融合 (10)(一)宗教:犹太教的传统和他理解的禅宗 (11)(二)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共同遗产 (11)(三)巴霍芬的母系氏族制和其他思想联系 (13)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辨析和内涵界定 (14)一、精神分析的概念解释和发展路径 (14)(一)精神分析的概念辨析 (14)(二)精神分析的发展 (16)二、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的内涵界定 (17)(一)精神分析是关心和研究人类灵魂的学问 (18)(二)精神分析的工具和指导原则:理性和真理 (19)(三)精神分析的目标:领悟真实,健全的人和健全的社会 (21)第四章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对象:两难处境的现代人 (23)一、人类的生存状况 (23)(一)人在生物学上的弱点 (23)(二)人在生存上的无法克服的矛盾 (24)(三)人类历史的矛盾 (27)二、现代人的处境 (28)(一)何谓现代人? (28)(二)现代人的处境 (28)三、根源于生存处境的现代人的需要 (32)(一)爱人与自爱:生存的需要 (33)(二)创造与毁灭:超越的需要 (34)(三)友爱与乱伦:寻根的需要 (35)(四)个性与协调性:身份感的需要 (36)(五)理性与情感:自我定位的需要 (36)第五章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37)一、精神分析的基础: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 (37)(一)关于性格 (38)(二)社会性格 (45)(三)关于潜意识 (48)(四)社会潜意识 (50)二、精神分析的表现形式:以象征语言和宗教精神分析为例 (53)(一)象征语言与梦:精神分析的对象 (53)(二)对禅宗的精神分析 (55)三、精神分析的目标:通向健全之路 (58)第六章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的特点 (60)一、分析视域:从历史到当下、从个体到社会 (60)二、分析方法: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辨的结合 (63)三、分析立足点:人本主义 (65)第七章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简评 (67)一、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 (67)(一)借鉴马克思的异化和人性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人的问题 (68)(二)继承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却名同而实异 (69)(三)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的扬弃 (70)(四)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相关理论的运用及不可克服的矛盾 (70)二、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与当代西方思想 (72)三、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论与东西方宗教文化 (74)参考文献 (76)后记 (79)导论改革开放以来,高科技的全面应用使得人民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健康问题也随之凸显。

沙利文 弗洛姆

沙利文  弗洛姆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徐晓艳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应用心理学
艾里克·弗洛姆 艾里克 弗洛姆
Erich Fromm
(1900-1980) )
Erich Fromm •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1922年,22岁的弗洛姆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5年,加入国际精神分析协会 •1930年,在弗洛伊德主办的《意象》杂志上发表关于基督教义 的演变及宗教的社会——心理功能的精神分析的长篇论文 •1934年,随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一起离开纳粹,迁往纽约 并入美国籍,此后在多所大学任教,从事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活动。 •1980年八十寿辰前夕在瑞士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Harry Stack Sullivan 原始的( 原始的(Prototaxic)经验模式 ) 婴儿的感觉经验是笼统的,不能将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 不会使用语言,不能知觉时间 并列的( 并列的(Parataxic)经验模式 )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开始能够区分自己与外界,但对事 物因果关系的认识缺乏逻辑性;虽然能使用语言,但难以 用语言符号进行交往。 早期人类,现代精神病患者,皆属此类 综合的( 综合的(Syntxic)经验模式 ) 个人发展进入这个阶段就能够运用共同有效的语言符号进 行思考和交往,并能认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 可见,沙利十分重视语言符号和逻辑规则对人格发展的重 要意义。沙利文认为早期人类以及现代精神病患者的经验 就属于并列的模式。
Harry Stack Sullivan 人格发展阶段 : 沙利文根据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同划分出六个发展阶段: 婴儿期(出生——语言能力的成熟) 儿童期(——寻求玩伴) 少年期(——亲近同性同伴) 前青春期(——生殖欲成熟) 青春初期(——情欲行为的模式化) 青春后期(——与特定异性建立稳定关系) 沙利文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论和早期 经验决定论,他虽然承认遗传和成熟以及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但他更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可塑 性。

埃里希

埃里希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埃里希·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埃里希·弗洛姆简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家,在德国时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移居美国后始终保持和该学派的关联。

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佛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

他1922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寻找自我》、《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使命》、《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对人的破坏性之研究》等。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片面性在于把人性片面地归结为饿、渴、性等生物需求,而实际上人性中还包含着属于社会过程的产物的需求。

社会过程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的需求。

这里的社会需求是指人的逃避孤独,寻求与他人建立关联的需求。

弗洛姆的心理革命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疗与拯救原理;二是培育创发性的爱的原理。

他认为,意识是指已被觉察到的人的情感、欲望和经验;而无意识是指尚未被觉察到的人的情感、欲望和经验。

某种“社会过虑器”(一是指语言,二是指思维的逻辑方法)阻止了某些情感经验通过它,变成人的意识。

因此,改变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创造新的语言和思维的逻辑方法,就成了心理革命的关键。

在他看来,一切时代文化中的人,永远面临着一个如何消除孤独、达到与他人结合的问题。

“自恋”的方式不可取,惟一可行的办法在于同他人建立起一种融洽的爱的关系,培育自己“爱的能力”。

这种爱是“创发性的爱”,是一个人的潜力充分得到发展的结果,是活生生的生命的流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

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

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

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一、弗洛姆的简介(一)弗洛姆的家庭弗洛姆生于1900年,享年80岁。

生长在德国法兰克福,是一个中产阶级正统的犹太家庭的独生子。

他的祖父母是犹太学者,父亲也是个犹太学者,母亲则是个著名犹太学者的侄女。

弗洛姆的童年时期并不完美。

据他自己的回忆,他有着“非常神经质的父母”,而他大概是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神经质小孩”。

他的父亲是个息怒无常的人,而母亲则有抑郁症倾向,这使得他对异常行为非常感兴趣。

此外,他还生长在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传统而地道的犹太人世界,一个是现代的资本主义世界。

这种分裂存在造成的紧张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但是这促使弗洛姆养成了从多个角度看事物的习惯。

(二)弗洛姆的3个重要经历1、跟着学者旧约全书:孩提时期,弗洛姆曾跟着几位著名的学者学习旧约全书。

这些宗教思想提倡世界变革和社会进化,为他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童年的烙印。

2、女邻居的自杀事件:在弗洛姆12岁时,他目睹了邻居一位美丽的女艺术家在父亲死后不久便自杀了。

当时,在弗洛姆看来这位女邻居既漂亮又有才能,而他的父亲又老又丑。

但是,她自杀后的留言条上却说希望同她的父亲葬在一起。

这让年仅12岁的弗洛姆百思不得其解,不能理解她的愿望,也不能理解她的行为。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弗洛姆的心中,这也使得他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能够部分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

后来,弗洛姆将年轻女性对父亲盲目的依赖解释为一种非生殖性的象征关系。

3、一战的爆发:弗洛姆亲眼目睹了一战的爆发。

失去理性的德国民主主义,以及英法同样失去理性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烙印。

当一战结束时,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人类会集体失去理性行为,这些问题困扰着弗洛姆。

他热切的期望和平以及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三)弗洛姆的职业生涯及其生命中重要的几个人1、弗洛姆的职业生涯:一战结束后,弗洛姆成为了一名社会主义者。

1922年在海德尔堡大学主修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并获得了社会学(哲学)博士学位。

弗洛姆

弗洛姆
25
四、社会潜意识论
这种社会过滤器由三种要素组成: ◆语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经验和现象则难以成为明 确的意识; ◆逻辑,丌合逡辑的经验被排斥在意识乊外,而丌同 文化有丌同的逡辑; ◆社会禁忌,指每个社会都排斥某些思想和感情,使 乊丌被思考、感受和表达。
在构成过滤器的三种要素中,社会禁忌是最重要的。社会 潜意识和社会性格一样是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环 节。就个人来说,它们都是个体为逃避被他人和社会所孤立 和排斥而形成的心理机能。
24
四、社会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和荣格把潜意识理解为是类 似亍一座房子的地窖部分,这就把意识和 潜意识戔然区分开来,是一种实体性的概 念。 弗洛姆主张一种功能上的概念,它们都 只是主观状态而已。只要是觉察到的经验、 感情和欲望等就是意识,反乊觉察丌到的 就是潜意识。社会潜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 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
8
一、论人的处境
(2)人的存在的矛盾性。意思是人试图超越动物的 本能状态,这又使人陷入一系列的困境。这些困 境包括三种: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生与死的 矛盾、人的潜能实现与生命短暂之间的矛盾。 (3)历史的矛盾性。意思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来 的历史时期能够解决前一个历史时期的一些矛盾。 例如,他讣为当代人类掌握的高技术手殌不无力 将它们全部用亍人类和平和人民福利乊间的矛盾 在未来的社会历史时期是可以解决的。
18
三、社会性格论
3、堕落综合症与成长综合症
堕落综合症
死之爱(恋尸癖) 自恋 共生—乱伦
成长综合症
生之爱(恋生癖) 人之爱 独立性
现实中大多数人的性格处在两种综合症之间,某种占主 导地位。战争是群体堕落综合症的大规模发作的结果。
19
三、社会性格论

弗洛姆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弗洛姆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一)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二)逃避机制
1.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 2.破坏欲 (Destructiveness) 3.机械趋同(Automaton conformity)
(三)自由的出路
Your company slogan
(五)现代西方人的困境与精神危机
2、异化
现代社会的异化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 之间、人与真实自我的疏远和对立,人所创 造的现代文明成了压抑人性的巨大力量。
第六节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 析
内容介绍
1 2 3 4 5 6 7 论人的处境 论人的需要 社会性格论 社会潜意识论 现代西方人的困境与精神危机 社会改革论 对弗洛姆的评价
Your company slogan
现代西方人的困境与精神分析
弗洛姆终生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生活的具体状况下的 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他的心理学的核心问题是:现代西方人的困 境、精神危机和出路。
3.在新精神分析学派中独树一帜
Your company slogan
对弗洛姆的评价
二、弗洛姆理论的局限与问题
尽管弗洛姆的理论对心理学以及哲学、伦理学有不可磨灭的重 要的贡献,但纵观其学说,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与问题的 .
首先,弗洛姆像新精神分析学派其他人物一样,在重视社会环 境对心理影响的同时,往往认为是社会使人变得病态、人性恶 化与堕落。而弗洛姆又把人的病态归咎于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 ,这样就把属于全社会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对立了起 来,不仅模糊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有鼓吹社会 退化的嫌疑。
一 逃避自由 二 异化 三现代人性格和潜意识 四对纳粹主义和希特勒的心理学研究 五心理健康的概念
Your company slogan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节 生平及著作
1950:弗洛姆 弗洛姆搬到墨西哥城,成为UNAM 弗洛姆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墨西哥) 教授,直到1965年退休. 这里的医学院建立 精神分析部. 1957到1961年: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 授; 1962年以后:担任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心理学客 座教授. 1974年:搬到瑞士Muralto; 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死在家中.
2,压抑的机制——社会过滤器 ,压抑的机制 社会过滤器 (1)语言 ) 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的经验成为社会无意识.如 文化台独之禁中国意识(所谓正名),历史研究方面 的禁区. (2)逻辑 ) 逻辑指导特定文化中人的思维,不合逻辑的经验 就被排除在意识之外. (3)社会禁忌 ) 每个社会都排斥特定的思想,感情,使之得不到 思考,感受和表达.
第一节 生平及著作
此外,在德国时弗洛姆 弗洛姆还是法 弗洛姆 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移居美国 后始终保持和该学派的关联. 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 弗洛姆 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 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 可以说是新佛洛依德主义与新 马克思主义的交汇
Alfred Weber (1868-1958)
14生命之爱人的处境历史的矛盾性存在的矛盾性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短暂之间的矛盾人的需要除了生理需要人的基本需要都起源于人的基本需要是人对的反映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节 生平及著作
一,生平
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 弗洛姆 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 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 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 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弗 弗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 洛伊德的 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 精神处境,弗洛姆 弗洛姆在此被尊为 弗洛姆 "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 Erich Fromm,1900 - 1980 之一.

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弗洛伊德出生在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弗莱堡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他母亲共生了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是长子;但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

他的家庭财政紧张,居住拥挤,但他的父母尽力抚养他们。

他四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弗洛伊德读书时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1881年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学位。

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在一个精神病诊所行医,个人开业治疗神经病,同时致力于生理学的研究。

他在巴黎与杰出的精神病专家让·夏尔科共事。

他还曾与维也纳内科专家约瑟夫·布鲁尔共过事。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直到1895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论著《歇斯底里论文集》;他的第二部论著《梦的解析》于1900年问世,这是他最有创造性、最有意义的论著之一。

虽然该书开始非常滞销,但是却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声望,他的其它重要论著也相继问世。

1908年弗洛伊德在美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当时他已是一位知名人士了。

1902年他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艾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其中的最早成员之一,几年以后卡尔·荣格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两个人后来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结过婚,有六个孩子。

他晚年患了颌癌,为了解除病根,他从1932年起先后做过三十多次手术。

尽管如此,他仍然工作不息,继续写出了一些重要论著。

1938年纳粹分子入侵奥地利,由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因此他不顾八十二岁高龄逃往伦敦,1939年9月23日在那里因癌症不幸去世。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做出了很大贡献,用简短的文字很难加以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