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问题——浅谈社会歧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性别歧视

随着中国第一例就业性别歧视案原告的胜诉,性别歧视又一次被媒体推向风口浪尖,大众群体又一次对当今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探讨和研究。

什么是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指在关于性别上存在的偏见,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两性之间的不平等,造成社会的性别歧视。但也可用来指称任何因为性别所造成的差别待遇。

然而性别歧视也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多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首先是两性之间心理和生理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行为和脑力上。其次是两性之间的社会差别。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差别,主要是借助于人类学的成果,即交叉文化的比较的研究·。若所有文化背景下的男性和女性都表现各自的同一性,则我们可以认为两性差别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相反,则是由社会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这种差异。交叉文化的研究的结果值得让人深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上都是男性处于统治地位,但也有在另外一些国家依然出现颇有成就的女总统、女首相、女部长等等;尽管在大多数科学研究领域中男性遥遥领先,但在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中依然有像居里夫人等杰出女性。尽管从数量上来看优秀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不平衡,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是值得人去思考。在现在的社会中,大多数人认为,男性是要在外面工作养家的,而女性则是在家中做家务,但也有很多女性一样是走进社会,从事各行各业,并且有的女性不管婚前还是婚后依然选择参加工作,追求自己的自由。交叉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别更多的是受社会环境作用的影响。

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差别最终让人推导出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偏见,在性别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性别不平等的结论。性别不平等由此作为一种貌似

合理的理论而存在,所有这些最终导致了性别歧视的这种错误的观点摇身一变,转化成冠冕堂皇的意识形态。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性别歧视理所当然的被确立起来,并进一步渗透于社会制度和现实生活之中,性别偏见、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也因此而被合理化,披上了合法性的外衣。

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男女平等是中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体现在劳动就业上,就是妇女拥有和男子平等的就业权。例如中国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但在职场、婚姻、教育等多个方面仍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的思想和行为。

表现最明显的是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使女性在就业中丧失与男性平等的择业机会以及各种待遇。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形形色色,例如:

1.性别偏见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其主要理论之一是:女性劳动力与男性相比,成本高效率低。所谓成本高是指女性怀孕、分娩这笔费用需要企业承受。所谓效率低,主要针对女性的!四期∀(即经期、妊娠期、产期和哺乳期)的误工以及女性从事的专业范围和劳动特长受到生理特点的限制等。

2.男女在职位与收入上存在差距;男女就业存在着间接的不公平,是隐性的性别歧视,这在工作安排、职务升迁以及工资收入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如岗位流动少、

工资待遇低、晋升困难或者缓慢、容易被解雇、易被性骚扰等。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男女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女性在职场上的升迁最重要隐喻之一就是玻璃天花板。

3.女性参政程度低下;男女两性在政治领域参与程度不同,女性在国家结构中被边缘化,这是世界共同的现象。

4.女性失业率高于男性。女性下岗率与失业率高的社会现象造成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贬值。这不仅表现在不愿招收女工,而且同样的工作,与男工相比,女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待遇低微,并且依法享受的正当休息与娱乐的权

利受到限制。

可见,如何从制度上保证女性就业不受歧视,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一,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前提条件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经济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极为有利于妇女就业难题的解决。第二是处理歧视最简洁的手段是通过政府直接的干预。就业是民生之本,而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率的,公平问题应由政府解决。保证男女就业平等,仅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是难于做到的,对女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困境,政府和全社会应该有所作为,尤其是政府应在消除性别歧视现象上,充分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第三,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关键则在于自立自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应正视现实,转变观念,自立自强,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高水平的实际工作能力。主动迎合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强化社会适应力,提高就业成功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结合社会与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职

业和工作单位。发挥女性优势,尽快完成从自我认知到社会认同的转变,走自主创业或合作创业之路。

总之,消除性别歧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如前所分析,我国现阶段男女性别歧视现象产生不是孤立的、偶然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性别歧视问题,需要来自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法律、舆论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关心和努力,无论男女老少学有所用、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