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药物分析教案——第十三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合集下载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课件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课件

核酸合成抑制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细 菌DNA合成,阻止细菌复制。
IV. 抗生素如何选择
细菌种类
选择抗生素需要根据感染细菌的特性和药物的抗菌谱。
耐药性
了解细菌的耐药性情况,选择对耐药菌有效的抗生素。
患者特点
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过敏史,选择适合的抗生素。
V. 抗生素的副作用
1 过敏反应
有些人对抗生素过敏,可引起皮疹、呼吸困 难等。
农作物种植
农用抗生素可能影响土壤质量和 农产品质量安全。
II. 抗生素的分类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
青霉素、头孢菌素 链霉素、庆大霉素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红霉素、阿奇霉素
III.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壁合成抑制
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苷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 核苷酸结合,阻断蛋白质的合 成过程。
VII. 抗生素的检测
1
质量检测
检测抗生素的纯度和含量,确保药物质量。
2
残留检测
检测农产品、畜产品中抗生素的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3
新药筛选
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测试新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VIII. 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
畜牧业
抗生素残留可能影响畜牧业品质 和人类消费者的健康。
水产养殖
抗生素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鱼类养 殖污染和耐药细菌产生。
2 肠道紊乱
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可能导致腹泻、 便秘等问题。
3 肝肾毒性
某些抗生素可能对肝脏、肾脏造成损伤。
4 耐药性
不正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VI. 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
合理用药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不滥用或 过量使用。

药物分析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通过对药物的结构、性质和作用机制 进行深入研究,为新药的研发、生产 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指导合理用药
药物分析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 学依据,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 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分析方法与技术
化学分析法
利用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质对药物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滴定法
、重量法等。
仪器分析法
和检测。
02 0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 、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实现抗生素的高效分离和 检测。
气相色谱法(GC)
适用于挥发性抗生素的分析,通过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柱实现分离和检 测。
光谱法在抗生素分析中应用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
用于临床。
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 层色谱法(TLC)、微生物检定
法等。
分析重点
药物的纯度、有关物质、含量等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析案例
药物概述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具有抗 菌作用强、组织穿透性好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皮 肤软组织等感染。
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微生物 检定法等。
01
利用抗生素分子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
红外光谱法(IR)
02
根据抗生素分子在红外光区的振动吸收特性,实现其结构鉴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定量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03
提供抗生素分子中原子核的类型和数量、化学键类型和连接方
式等信息,有助于其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分析课件)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分析课件)

+ AC
100%
规定
C1
25~50%
C1a
15~40%
C2a +C2 20~50%
四、 含量测定
微生物检定法 各国药典主要采用 HPLC法 常用于体内药分
返回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糖 + 苷元 缩合苷
氨基糖 + 苷元 缩合氨基糖苷
链霉素 新霉素 庆大霉素
双氢链霉素 卡那霉素 巴龙霉素
链霉素:
(2)HPLC法:硫酸庆大霉素的鉴别
比较供试液与对照液各组分的保留时间。
特殊杂质的检查
(1)链霉素中链霉素B的检查-TLC法
硅胶G板(使用前需活化)、展开剂 甲苯-冰乙 酸-甲醇(50: 25: 25)、0.2%二羟萘的乙醇- 20%硫酸混合液
(2)庆大霉素中组分C的检查-衍生化后HPLC
色谱柱、流动相、检测波长、衍生化条件的摸索
组分C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与庆大霉素有差异, 导致产品的效价和临床疗效
NH
HN C NH2
HO
O
HN
OH
C
OH
H2N
NH
链霉胍
O OH
O
CH2OH
O
CHO
OH
HN
CH3
OH CH3
链霉糖 N-甲基-L-葡萄糖胺
链霉双糖胺
庆大霉素
R R2HN C R1
O O
OH NHCH3
OHΒιβλιοθήκη OH OOCH3
NH2
NH2 H2N
绛红糖胺 紫素胺
2-脱氧链霉胺
加洛糖胺
N-甲基-3去氧-4-甲 基戊糖胺
一、 结构与性质 多与硫酸成盐 (一) 碱性

药物分析第十三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

药物分析第十三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二、鉴别试验 (三)茚三酮反应
• 氨基糖苷结构,具有特征的羟基胺和α-氨基酸的性质,易 与茚三酮试液反应,生成特征的蓝紫色产物
• 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硫酸小诺霉素、硫酸庆大霉素、 硫酸核糖霉素的鉴别即采用茚三酮 原理 药典方法
第十三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二、鉴别试验 (六)硫酸盐鉴别反应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与硫酸成盐 • 可通过对硫酸根的鉴定来鉴别此类药品。 • 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硫酸小诺霉素、硫酸卡那霉素、
硫酸巴龙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的鉴别
第十三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二、鉴别试验 (七)色谱法
第十三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三、特殊杂质检查
(二)庆大霉素C组分的检查
• 庆大霉素C组分
• 【相关链接】庆大霉素C组分的测定
第十三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庆大霉素CR组2分 R1 HN R3
OH
O
O
OH NHCH3
CH3
O
NH2 O
CH3
返回
第十三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溶解性
• 硫酸盐在水中易溶 • 在乙醇、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几乎不溶
返回
第十三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糖苷键的稳定性
• 糖苷键易于水解 • 链霉素结构中具有双糖胺,氨基葡萄糖与链霉糖之间的苷键
结合强,不易水解;链霉胍与链霉双糖胺间的苷键结合较弱, 易于水解,故水解后生成一分子苷元和一分子双糖;水溶液 在pH5~7.5最稳定,过酸和过碱易水解失效; • 庆大霉素较稳定,pH2~12时,100℃加热30分钟亦未变化

药物分析(教案)之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教案)之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概述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抗生素,在药品使用中占地份额最大,一般都在40%以上。

举例: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大都有生物合成的,经过发酵、提纯制得,因此,药物中就会有许多杂质,引起过敏反应等。

所以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抗生素常规检验应包括: (1)、鉴别试验 用化学方法或生物学方法证明是何种抗生素 (2)、异常毒性试验 限制产品种的毒性杂质 (3)、无菌试验 检查药品是否无菌 (4)、水份测定 限制过高水份,以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 (5)、热原试验 检查药品中的致热物质 (6)、溶液澄清度检查 限制不溶性杂质 (7)、酸碱度测定 (8)、降压试验 检查降压物质 (9)、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 确定含量或效价抗生素含量或效价测定主要有:物理化学测定法和微生物检定法微生物检定法:是以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能力或杀菌能力作为衡量标准。

优点:方法灵敏度高,用量少,与临床较接近,更符合实际; 缺点:测定时间长,误差大,重复性差。

物理化学测定法:常规药物分析方法,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利用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来测定。

优点:操作简单,省时,准确缺点:不一定符合实际抑菌或杀菌能力。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结构特征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 分子中都含有β-内酰胺环 青霉素类:N S ORCONHCH 3CH 3COOH1234567头孢菌素类:N SO RCONHCH 2R 12345678青霉素类的结构是由侧链RCO及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母核由β-内酰胺环与氢化噻唑环并合而成的。

头孢菌素类的结构是由侧链RCO及母核7-氨基头孢菌烷酸(7-ACA)组成母核是由β-内酰胺环与氢化噻嗪环组合而成的。

β-内酰胺环为四元环,具有较大张力,因此容易发生开环反应。

二、化学性质1、酸性分子中具有羧基,因此具有酸性,能和碱(无机碱或有机碱)成盐。

如青霉素钠、钾盐等2、旋光性青霉素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C2、C5、C6头孢菌素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C6、C7所以具有旋光性3、紫外吸收特征青霉素母核无紫外吸收,因为母核没有共轭系统但其侧链如有苯环等共轭系统,则有紫外吸收如:青霉素R:CH2CONH则在257nm、264nm波长处有吸收峰头孢菌素:母核中具有O=C-N-C=C结构,因此有紫外吸收特征吸收波长在260nm,这是7-ACA母核的特征吸收峰。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S N O
O HO O O N H H S OH CH3
HO
CH COHN NH2
CH3 COOH
,H2O
H2N
N H H
头孢拉定(cefradine)
CH COHN NH2 O
O O O N H H S OH CH3
S N CH3 COOH
H2N
N H H
S CH2
头孢噻吩钠(cefalotin)
O
H H H N S O N H
CH3 CH3 O ONa
青霉素钠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ampicillin)
CH COHN NH2 O
H NH2 H H H N S O N H O
S N
CH3 CH3 COOH
CH3 CH3 ONa
O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生物检定法(附录Ⅺ A)测定。1000磺苄西林单
位相当于1mg的C16H18N2O7S2。
例 抗生素【含量测定】
Ch.P(2005)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附录Ⅺ A) 红霉素、两性霉素B、杆菌肽、硫酸多黏菌 素B、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卷曲 霉素、硫酸核糖霉素、硫酸链霉素、磺苄西林钠 原料及制剂
(amoxicillin)
HO
CH COHN NH2 O
OH HO O O O N S H H H
S N
CH3 CH3 COOH
CH3 ,3H2O CH3
H2N
N H H
普鲁卡因青霉素(procaine benzylpenicillin)
NH2 CH2 COHN N O
O O H2N H3C N

药物分析抗生素类药物讲课文档

药物分析抗生素类药物讲课文档
1mg青霉素钾为: 1×M青霉素钠/M青霉素钾×1670=1598单位
第10页,共82页。
三、抗生素分类
β–内酰
大环内酯类
其他类
第11页,共82页。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包括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 化学结构 :
43
12
65 4
12 3
6-APA
青霉素类
7-ACA
﹡6 ﹡5
S
1
2
﹡ 7 N 3
O4
﹡ 7
﹡6
S
1
2
O
8
N
5
4
3
第18页,共82页。
性质3 :紫外吸收特性
1、青霉素类 母核无明显UV 多数有苯环取代基
2、头孢菌素类 母核有共轭体系
第19页,共82页。
性质4 : β-内酰胺环不稳定性
干燥条件下青霉素盐稳定。青霉素水溶液在 pH6-6.8时较稳定。 β-内酰胺环是该类抗生素结构最不稳定的部分。
链霉素
链霉胍 + 链霉糖 + N-甲基-L-葡萄糖胺
苷元
链霉双糖胺
链霉胍
链霉糖
N-甲基-L-
葡萄糖胺
第50页,共82页。
庆大霉素
绛红糖胺 + 脱氧链霉胺 + 加洛糖胺

苷元
R
R2HN C R1
OH
O
O

OH NHCH3
OH
O
O
CH3
NH2
绛红糖胺 NH2 H2N
紫素胺
2-脱氧链霉胺
加洛糖胺
N-甲基-3-去氧4-甲基戊糖胺第51页,共82页。
(偶合)碱 β-萘性酚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医学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医学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医学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显著的作用是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复制来杀灭细菌。

这使得抗生素成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治疗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青霉素。

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之一,对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青霉素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合成青霉素两类。

天然青霉素主要来源于真菌培养物,而合成青霉素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

青霉素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作用,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除了青霉素外,头孢菌素也是一类常用的抗生素。

头孢菌素是青霉素的衍生物,其抗菌活性更强。

头孢菌素根据其作用谱分为第一代到第四代,第一代适用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而第四代为广谱抗生素,可治疗复杂的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但头孢菌素与主要途径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和对青霉素的交叉过敏。

还有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是巴龙霉素。

巴龙霉素是蛋白质合成抑制剂,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巴龙霉素对许多革兰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较弱。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肉毒性和肾毒性。

另一个常见的抗生素是四环素。

四环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杀菌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虽然四环素具有广谱性,但由于其广泛使用,许多细菌已经产生了耐药性。

此外,四环素还可能导致牙齿变色和骨骼发育异常。

总体而言,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错误使用已导致许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生素在某些情况下失去了效果。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医生和患者都应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导,避免滥用和误用。

另外,为了减少耐药性的发展,也需要不断研发和创新新的抗生素药物,以应对细菌的变异和抗药性。

此外,除了以上提到的抗生素类药物,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药物分析课件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药物分析课件

S
S
N O
N O
(四)β–内酰胺环
不稳定 性因素
四元环张力大 酰胺键易水解
干燥纯净 稳定 水溶液 不稳定
青霉素类
某些氧化剂 酸、碱、青霉素酶
(某些金属离子) (温度)
降解 失效
O
青霉素的降解途径 R
青霉噻唑酸酰基羟胺酸
NH2OH
O
N H
6
5S 1 2
7 HN 4 3
CH3 CH3
O
OH H
COOH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
O
H
H
氢化噻唑环
R
结 构
N H
6
5S 4 3
7 N1 2
CH3 CH3
O
H
COOH
6-APA

O
氢化噻嗪环

H
H
S

R
N7
H
65 4
8
1
3
N2
CH2R1
O
7-ACA
COOH
CH2 COHN O
S CH3
N
CH3
COOH
青霉素 (青霉素钾、钠)
CH2 COHN
NH2
对 供
照 试
品 品相 同条 件 比
较t
R
(二) 光谱法
1、 UV法 最大吸收波长鉴定法:
将供试品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直接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根据其最大 吸收波长和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 进行鉴定。
2、 IR法 样品需重结晶
(三)显色反应
O
R
羟 肟
N7 H
8
O
S
61 2
N5 4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概述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抗生素,在药品使用中占地份额最大,一般都在40%以上。

举例: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大都有生物合成的,经过发酵、提纯制得,因此,药物中就会有许多杂质,引起过敏反应等。

所以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抗生素常规检验应包括:(1)、鉴别试验用化学方法或生物学方法证明是何种抗生素(2)、异常毒性试验限制产品种的毒性杂质(3)、无菌试验检查药品是否无菌(4)、水份测定限制过高水份,以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5)、热原试验检查药品中的致热物质(6)、溶液澄清度检查限制不溶性杂质(7)、酸碱度测定(8)、降压试验检查降压物质(9)、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确定含量或效价抗生素含量或效价测定主要有:物理化学测定法和微生物检定法微生物检定法:是以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能力或杀菌能力作为衡量标准。

优点:方法灵敏度高,用量少,与临床较接近,更符合实际;缺点:测定时间长,误差大,重复性差。

物理化学测定法:常规药物分析方法,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利用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来测定。

优点:操作简单,省时,准确缺点:不一定符合实际抑菌或杀菌能力。

第一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结构特征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分子中都含有β-内酰胺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的结构是由侧链RCO及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母核由β-内酰胺环与氢化噻唑环并合而成的。

头孢菌素类的结构是由侧链RCO及母核7-氨基头孢菌烷酸(7-ACA)组成母核是由β-内酰胺环与氢化噻嗪环组合而成的。

β-内酰胺环为四元环,具有较大张力,因此容易发生开环反应。

二、化学性质1、酸性分子中具有羧基,因此具有酸性,能和碱(无机碱或有机碱)成盐。

如青霉素钠、钾盐等2、旋光性青霉素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C2、C5、C6头孢菌素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C6、C7所以具有旋光性3、紫外吸收特征青霉素母核无紫外吸收,因为母核没有共轭系统但其侧链如有苯环等共轭系统,则有紫外吸收如:青霉素R:则在257nm、264nm波长处有吸收峰头孢菌素:母核中具有O=C-N-C=C结构,因此有紫外吸收特征吸收波长在260nm,这是7-ACA母核的特征吸收峰。

4、β-内酰胺环的不稳定性干燥纯净的青霉素很稳定,对热也稳定,如:结晶青霉素钾盐,在105℃加热1.5小时,效价也不降低,基本无变化,但青霉素水溶液很不稳定,水溶液在30℃放置24小时,则效价下降56%。

这主要是由于β-内酰胺环不稳定引起的,β-内酰胺环容易受酸碱、重金属、青霉素酶、羟胺等影响发生环的破裂而失去抗菌作用,甚至引起过敏反应。

举例:青霉素尽量不用葡萄糖水化(PH4.1左右),化完药后应立即静滴,静滴时间不宜过长。

相对来说,头孢菌素也会发生β-内酰胺环开裂,但相对稳定性要高一点。

举例:医院中要求青霉素类药物,不管静滴用还是口服用,都必须做皮试,头孢菌素则要求静滴药物作皮试。

三、鉴别试验1、羟戊酸铁反应青霉素与羟胺作用生成羟戊酸衍生物,在中性溶液中与Fe3+作用生成红色配位化合物。

N SORCONHCH 3CH 3COOHN SORCONHCH 3CH 3COOHNH NH 2OHH3+HN SO RCONHCH 3CH 3COOHNH OFe/3红色 2、焰色反应钠盐 黄色火焰 钾盐 紫色火焰 3、有机胺盐的特殊反应青霉素可以和有机碱成盐,如普鲁卡因青霉素,酸化后可析出普鲁卡因,因具有芳伯胺基,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4、与硫酸及硫酸-甲醛试剂呈色反应多数青霉素和头孢菌素遇硫酸在冷时和加热时都无变化,而遇硫酸-甲醛试剂有较显著的颜色变化,可供鉴别。

如:5、红外光谱法抗生素红外吸收图谱与对照图谱比较,一致四、检查检查内容较多,溶液澄清度,颜色,酸碱度,水份,异常毒性,热源,降压物质等。

五、含量测定 微生物测定法物理化学测定法:主讲,文献报道较多 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氨苄西林钠)、酸碱滴定法、碘量法(头孢氨苄)、高效液相色谱法(头孢拉定)、汞量法(青霉素钠)。

青霉素钠――硝酸汞电位滴定法原理:青青青青青青青青青PH 4.62青青青青青青 青青HSNH CH 3CH 3COOHHg(NO 3)2+青青PH 4.62HNO 333+青霉胺 青霉胺络汞 分二次测定:第一次,是青霉素水解后滴定,测出总青霉素含量; 第二次,不经水解直接滴定,测出降解物百分含量; 二者之差即为青霉素百分含量。

第二节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分析本类抗生素是以氨基环醇与氨基糖缩合而成,故称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目前临床上使用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安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硫酸链霉素 一、化学结构OHOH OHNH NH C NH 2NH 2NHNHOOOH CHOCH 3O OOHCH 3NH CH 2OH .3/2 H 2SO 4青青青 青青青青青青青青青青N-青青青L-青青青青青青青青青二、化学性质1、3个碱性中心,能和酸成盐2、具有甙键,能发生水解,水解成各部分单元3、链霉糖部分有醛基,能和各种氧化剂(KMnO4、KClO 4、H 2O )羰基试剂、羟胺、半胱胺酸等反应。

4、水解后链霉糖能发生重排生成麦芽酚。

三、鉴别1、茚三酮反应由于链霉素具有氨基糖甙结构,具有羟基胺类和α-氨基酸的性质 链霉素 + 茚三酮 →蓝紫色2、N -甲基葡萄糖胺反应(Elson-Morgan )反应链霉素水解后产生N -甲基葡萄糖胺,加乙酰丙酮,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产生红色 3、麦芽酚反应(Maltol )本品水溶液,加NaOH ,水浴加热后,加硫酸铁铵溶液即显紫红色,为链霉素特有反应。

O OR 13OH CHOOR 2NaOH OOOH CH 3OOOCH 3Fe/33+青青青青青青青青 青青青 青4、坂口反应(Sakayuchi )青青青青青 青链霉素上链霉胍的特有反应 5、硫酸盐鉴别Ba 2+ + SO 42-BaSO 4四、含量测定 采用微生物测定法链霉素一般用国际单位表示第三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本类抗生素分子中都含有4个环,故称为四环类抗生素 盐酸四环素 一、结构OHOOH OCONH2OH OH CH 3HOH N(CH 3)2H 123456789101112.HCl二、化学性质1、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比旋度为-240~-2582、含有酚羟基(10位),烯醇型羟基(3、12位),因而显弱酸性。

能和碱成盐。

3、含有二甲氨基(-N(CH 3)2)和酰胺基(-CONH 2),因而显碱性,能和酸成盐。

4、四环素是两性化合物,遇酸或碱均能成盐。

5、易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形成无抗菌作用的差向异构体(ETC )。

OHOOH OCONH 2OH OH CH 3HOH N(CH 3)2H123456789101112121110987654321CONH 2OH OH CH 3H OHH(CH 3)2NETC6、在加热情况下,易形成脱水四环素(ATC ),脱水四环素易发生差向异构化,形成差向脱水四环素(EATC )。

CONH 2OH HOH N(CH 3)2H CH 31234567891011121211107654321OHOOH OCONH 2OH OH CH 3HOH N(CH 3)2H2ATCOHOHO OCONH 2OH HOH H(CH 3)2NCH 312345671011121211107654321CONH 2OH HOH N(CH 3)2H CH 3ATC EATC7、在碱性溶液中四环素的碳环容易破裂,生成无活性的异四环素。

121110987654321OHOOH OCONH 2OH OH CH 3HOH N(CH 3)2H OH-CONH 2OH CH 3HOH N(CH 3)2H O 1234567891011128、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脱水四环素(ATC )、4-差向脱水四环素(EATC )、细胞毒性比四环素大250倍,4-差向四环素的细胞毒性比四环素大70倍,所以,四环素药物中必须控制这些杂质。

举例:梅花K 胶囊四环素外观色泽变深往往是脱水杂质含量较高。

三、鉴别1、显色反应四环素与硫酸作用,生成脱水四环素,溶液显深紫色,再加三氯化铁试液后,生成脱水四环素铁络合物,溶液显红棕色。

络合物结构2、氯化物鉴别为盐酸盐,所以具有氯化物鉴别反应。

3、薄层层析青 青 青 青0.5mg/ml青青青青青青青青青 青青青青青青青青供试品斑点颜色,位置与对照品斑点相同。

四、检查有关杂质:ETC、ATC、EATC、CTC(金霉素)采用薄层层析1234561.5mg/ml供试品 2.0.2mg/ml差向四环素 3.0.025mg/ml脱水四环素4.0.025mg/ml差向脱水四环素 5.0.1mg/ml金霉素6.0.05mg/ml四环素、0.1mg/ml金霉素、0.025mg/ml差向脱水四环素、0.025mg/ml脱水四环素、0.2mg/ml差向四环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