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9547e53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1.png)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杜传忠;杨志坤【摘要】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实现制造业设计、生产、运营及服务的全方位系统整合,力求使德国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的制造业发展基本方向,系统、关联、集成、协同与融合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有效机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和统一的工业制造业标准以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力等值得中国借鉴。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German Industry 4.0 Strategy establishes the cyber-physical system,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design,production,operation and service with “Smart Factory”and “intelligence production”.Germany strives to occup y the top ground of the worl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future competition of global industries with Industry 4.0 Strategy.There are many aspects worthy of learning from Industry 4.0 Strategy,such as intelligent,digital and service developing trend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ystem based on systems,correlation,integration,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effective mechanism of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new large-scale and personalized and customized production mode,perfect technical innovationplatform,unified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standards,practice of realizingthe full potential of human resource.【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6页(P82-87)【关键词】工业 4.0 战略;制造业;转型升级;借鉴分析【作者】杜传忠;杨志坤【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市,30007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14内容提要: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实现制造业设计、生产、运营及服务的全方位系统整合,力求使德国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pdf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pdf](https://img.taocdn.com/s3/m/b360a8720912a21614792955.png)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思想·创新·增长近几年德国创新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
2005-2008年间德国企业研发投资增加了19%;2008年研发人员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近12%;2008年德国研发总体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成为东、西德重新统一以来最高的年份;2009年德国工商总会创新报告表明,至2008年底,约30%企业将自己的创新归功于联邦的研发和创新政策。
而今,鉴于金融危机的重创、国际竞争加剧和全球挑战日益严峻,德国政府决议,进一步发展高技术战略,使德国成为解决全球挑战的先行者,不仅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更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力。
2010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这是继2006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
新战略指出,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
为此,联邦和各州政府一致认为:至2015年,用于教育和科研投入占GDP比重增至10%。
而经济—科学研究联盟将始终伴随高技术战略的实施过程。
新战略还提出以5大需求领域开辟未来新市场,并重点推出11项“未来规划”,积极营造友好创新环境。
五大领域为应对未来挑战,德国新战略聚焦在五大领域:气候/能源、健康/营养、交通、安全和通讯,并在这五大领域提出各自行动计划和措施。
新战略希望通过这五大领域开辟未来的新市场,提高关键技术并改善创新相关条件,最终促进进步。
(一)气候/能源新战略提出应当扩大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来改进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行动方案。
联邦政府将深化政府同工业和金融之间的合作,依靠创新,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同时扩大国际合作。
具体行动详见表1。
定技术领域内进行市场导向的创新,帮助创新型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
3054916_工业4.0_的德国经验——上篇:技术和政策
![3054916_工业4.0_的德国经验——上篇:技术和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310185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a.png)
工业4.0的德国经验上篇:技术和政策编译/辛妍正如我们所知,今天的世界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技术革命的塑造。
18世纪末开始于英国并在19世纪中叶结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了一种根本性转变,即从农业经济转变到了由引入机械生产方法所界定的经济。
在20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的出现和工厂的诞生,第二次根本性转变时期到来,它迎来了一个大众消费可以负担得起消费类产品的时代。
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电子和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打开了通向优化和自动化生产的新时代的大门。
今天我们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风口浪尖,它能通过物联网将生产和网络世界相连,使工业4.0成为现实。
“智能生产”将成为一种标准,基于智能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机器、系统和网络能够独立交换和响应信息,管理工业生产过程。
作为高科技战略2020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德国政府确定了十个“未来项目”,工业4.0项目(INDUSTRIE 4.0 project)便是其中之一。
工业4.0是德国要成为工业信息技术先锋的战略性举措,该项目为德国创造了重要的机会,让其有潜力将自身发展定位为工业4.0解决方案的领先市场,同时也成为工业4.0的领先供应商,从而进一步增加德国经济,加强国际合作,并创造新的、基于互联网的市场,让德国保持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工资经济体。
可以说,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或是工业4.0的条件是德国所独有的,因为率先进行分散、自主的实时生产的德国有两种基础:一是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创新性的制造产业的持续作用,二是德国在工业生产研究开发的技术领先地位。
本文作为工业4.0的德国经验的上篇,主要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进行介绍。
工业4.0的技术基础及德国的优势今天,由于制造商面临着成本增加和市场波动的压力,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测试周期越来越短。
产品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定制。
制造商发现,将生产转向劳动成本低廉的新兴国家不再是一个成功的路径,因为他们必须平衡大规模生产与定制生产。
德国工业4.0简介
![德国工业4.0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4459f39ee06eff9aef80797.png)
3、实现路径(续):开展八大行动
(7)监管框架
在工业4.0下建立新的制造流程和横向业务网 络架构时,必须遵守法律;而现有法律也同样应在 需要时,考虑到创新的影响进行调整。面临的挑战 包括保护企业数据、责任问题、处理个人数据和贸 易限制。这将不仅对立法,也对其他有商业性质的 活动提出了要求——制度将作为一个涵盖面广泛的 适用工具而存在,其内容包括指导方针、个性化 生产高度灵活的工厂可以迎合顾客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不断改变的要求,可以通过现 代化的手段,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制造批产量的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回到了第一次工业 革命之前。顾客与工厂频繁交流沟通,不仅在订合同前,而且在下订单后、设计、加工、装配、 调试阶段。因此,顾客甚至可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改动他的订单细节。
(2)灵活性
(3)决策优化
(4)资源生产率和利用效率
(5)新服务创造价值机会
(6)应对工作场所人口的变化
(7)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8)高工资仍然具有竞争力
提 纲 ▪ 一. 德国工业4.0介绍 ▪ 二. 其他发达国家情况 ▪ 三. 对中国工业的启示 ▪ 四. 几点思考
二、其他发达国家情况
(1)美国再工业化
2、内涵(3个特征)
(1)生产工艺与信息技术融合
核心技术:赛柏物理空间 CPS—Cyber-Physical System
传感器 + 微处理器 + 执行器 + 连网能力
CPS强调实体装置和控制网络的连结,即信息 通信技术(ICT)
在制造业中采用物联网和服务网,实现人的控
制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延伸,本质就是人、 机、物的融合。也被称为人机物融合系统。
二、 其他发达国家情况
(2)日本
“工业4.0”综述
![“工业4.0”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798653033d4b14e852468f6.png)
“工业4.0”综述本文首先介绍“工业4.0”概念、起源和现状;分析了“工业4.0”关键技术:RFID 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AI技术、云计算技术;介绍了“工业4.0”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工业4.0”的美好未来。
标签:“工业4.0”;工业革命;德国制造;智能工厂1 引言“工业4.0”是德国在《高技术战略2020》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
它是基于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及物联网的虚实融合系统,目的在于实现工厂生产智能化,令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生产环节无缝对接。
德国总理默克尔指出,未来智能工厂将能够自行运转,机器与元器件将能够自行交流,这就使跨行业的合作成为必须。
她建议,信息业、通信业、制造业等相关行业需要长远规划、增进合作,对彼此抱有好奇心。
2 “工业4.0”发展现状在过去,科学技术经历了三次革命。
而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则以工业智能化为代表。
2011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Wolf-gang Wahlster教授首次提出“工业4.0”概念。
2013年“工业4.0”被列为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
美国于2011年提出“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并于2012年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英国于2011年发布了《英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策略和行动计划》。
日本亦出台过类似的协同式机器人与无人化工厂发展计划。
2011年4月6日,我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5部委以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合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快建立现代化生产体系。
3 “工业4.0”关键技术3.1 RFID技术(射频识别)RFID是种无线通信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识别目标读写数据,无需识别系统与目标间接触,适用各种恶劣环境。
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快捷,可识别多个标签的高速物体。
3.2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WSN)WSN是大量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以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被感知对象的信息,最终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网络的所有者。
德国工业4.0战略
![德国工业4.0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015b7dc276a20029bd642def.png)
德国工业4.0战略德国工业4.0平台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德国技术科学院院士艾纳·安德尔为首的四位专家近期分享了德国工业4.0的发展路线图,德国“工业4.0”17个纲要论点、未来智能互联系统、大数据信息物理系统等观点。
【专家之一】德国工业4.0平台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德国技术科学院院士艾纳·安尔互联网技术的历史沿革发展安德尔认为可以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五个时间现代工程的信息可持续周期管理、生产流程、制作操作、流程优化和整合等是对工业4.0 重要的过程。
互联网技术的沿革发展基本经历每五年为一个发展阶段,安德尔认为,从1993年起,万维网的诞生是现在技术的起始点。
第一阶段,1995年,超媒体技术文本文件可以进行连接,从而产生的企业有Yahoo,AOL;第二阶段,五年之后的多媒体技术,产生的新公司有Google、亚马逊,2000年成立的技术方面,使用Java 、UML、XML第三个阶段,在五年之后,社交媒体时代,人与人的链接,Facebllk,Youtube、Twitter第四个阶段,2001年,企业发现社交媒体进行连接需依靠应用技术,2007年,随着iPhone的出现的App,2009年ipad ,仅仅五年,整个技术不断动态发展。
第五个阶段,2015年,信息物理网络体系,首先人与人,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系统之间互相联系,工业4.0 受之影响,比如物联网、数据网等元件的连接。
未来五年的发展,依然有动力什么是工业4.0?是一个术语,用来描述对于产业、工业的第四次的革命,工业4.0指的是,技术与产业之间的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末,制造工厂的基础是水动力和蒸汽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大规模生产由电力驱动。
第三次是以信息技术来改变人的工作方式的革命,工业4.0 是指工业革命,它瞄准的是整个价值链,是整个生命生产周期。
技术使用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形式建立全球网络,整合其机器、仓储系统和生产设施。
德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经验及启示
![德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ca10b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0.png)
BSERVATION 观察科技中国 2021年5月 第5期24德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经验及启示■文/袁立科 孙福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再次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德国根据独特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将内外压力转变为动力,进行教育改革、构建极具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适时发布和实施一系列创新战略和举措,依靠科技实现国家的跨越式发展。
一、德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历史演进(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跻身先进工业国家行列1871年德国统一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受惠于国家统一和教育改革,德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科技和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脱颖而出,李比希、霍夫曼等著名化学家确立了德国化学在世界化学中的领导地位;以高斯、克莱因等为代表的数学家,将哥廷根大学打造为世界数学研究中心;欧姆、亥姆霍兹、伦琴、普朗克、爱因斯坦等开辟了物理学新纪元,引领了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
在工业方面,德国注重科学、技术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以及专利立法保护前沿应用技术,使德国实用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孕育了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
科技的发展和新兴工业的崛起,使德国迅速成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世界科学中心和工业化强国。
(二)二战后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德国科技恢复发展,在世界科技和经济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二战后,政府加强了对科技的调控作用,重新调整科技主管部门,成立科学、空间等领域研究委员会,以及专司科技政策与规划的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科研体系,在物理、生物技术等主要领域组建大型国立研究中心;大力扶持工业企业创新,建立工业企业自身技术革新和研发机构,鼓励工业企业研究机构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建设科技园区和创新中心,推动德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
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在生物学、材料科学、重离子研究等科学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化工和医药、航空、汽车和机械制造等工业技术方面更是全球领先。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PDF.pdf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PDF.pdf](https://img.taocdn.com/s3/m/f972ea15bceb19e8b9f6ba3d.png)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思想·创新·增长近几年德国创新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
2005-2008年间德国企业研发投资增加了19%;2008年研发人员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近12%;2008年德国研发总体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成为东、西德重新统一以来最高的年份;2009年德国工商总会创新报告表明,至2008年底,约30%企业将自己的创新归功于联邦的研发和创新政策。
而今,鉴于金融危机的重创、国际竞争加剧和全球挑战日益严峻,德国政府决议,进一步发展高技术战略,使德国成为解决全球挑战的先行者,不仅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更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力。
2010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这是继2006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
新战略指出,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
为此,联邦和各州政府一致认为:至2015年,用于教育和科研投入占GDP比重增至10%。
而经济—科学研究联盟将始终伴随高技术战略的实施过程。
新战略还提出以5大需求领域开辟未来新市场,并重点推出11项“未来规划”,积极营造友好创新环境。
五大领域为应对未来挑战,德国新战略聚焦在五大领域:气候/能源、健康/营养、交通、安全和通讯,并在这五大领域提出各自行动计划和措施。
新战略希望通过这五大领域开辟未来的新市场,提高关键技术并改善创新相关条件,最终促进进步。
(一)气候/能源新战略提出应当扩大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来改进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行动方案。
联邦政府将深化政府同工业和金融之间的合作,依靠创新,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同时扩大国际合作。
具体行动详见表1。
定技术领域内进行市场导向的创新,帮助创新型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
比较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
![比较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4625dc58f5f61fb73666cd.png)
比较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需要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手工艺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第一次工业化与第二次工业化相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
德国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
德国工业4.0与美国比较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和一些学者说的第五次工业革命等,都是以信息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反映了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着重分析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比较中国制造2025,得出一些重要启示。
德国工业4.0主要特点德国工业4.0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
一个核心:互联网制造业,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
两个重点: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成为“智能生产”设备的主要供应者;主导的市场策略,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引领市场发展。
三大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横向集成,全社会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
四个特征:生产可调节,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产品可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产品分辨出来;需求可变通,可以根据临时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设计、构造、计划、生产和运作,并且仍有获利空间;四是过程可监测,可以实时针对商业模式全过程进行监测。
六项措施: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建立复杂模型管理系统;建立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创新工作组织和设计方式;加强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
把德国工业4.0放在全球范围和历史背景中比较发现,可以看出德国工业4.0有以下5个重要特点。
1.基础性。
与德国整体发展战略相关,发挥优势,应对全局性挑战。
工业4.0是什么意思 通俗易懂
![工业4.0是什么意思 通俗易懂](https://img.taocdn.com/s3/m/c5dab896d1f34693daef3e75.png)
工业4.0是什么意思通俗易懂
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然后中国现在加入了~而且这个4.0计划里面也只有中德两国。
那为什么是叫工业 4.0呢?因为每个国家都想要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啊,谁先引领了,谁就高几率在整个第四次工业革命里成为这个世界的大哥!
我们这个时代就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虽然暂时谁都还没发现/明那个引爆点!
中德的工业4.0有三大目标(目标)
以电脑举例... ...
1、智能工厂
目标并非这这个工厂是智能的,而是智能化生产系统(中枢控制,可以看似电脑的系统)与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各司其职,可以看似电脑的各个配件,如内存、CPU等)。
2、智能生产
全自动生产化设施,把公人从工厂里完全去除,只留下工程师。
(可以看做电脑的软件)
3、智能物流
不光是把这个“快递”送来送去,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个“快递”送来送去,这并不光意味着速度要快过光速,同时也意味着各个智能工厂驻地要合理、生产要控制!而要想达到这样,就要整合整个“快递”网络,从而挥使如臂,发挥出这个物流网络的全部能力!(可以看做是传输数据的信号脉冲)。
这里只是只是拿快递举例子... ...物流系统可不光是快递!。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a5c5c1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2.png)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刘莉霞【摘要】德国为了重振其工业大国的士气,保持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提出了工业4.0的国家战略。
本文围绕德国的工业4.0战略,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阐述了德国工业4.0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期刊名称】《市场研究》【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1页(P60-60)【关键词】工业4.0;制造业;启示【作者】刘莉霞【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正文语种】中文10.13999 /ki.scyj.2015.06.028德国政府在2010年7月公布的《高技术战略2020》中,提出将“工业4.0”作为未来十大战略目标之一。
德国将此上升到国家战略,足见其意义重大。
1.节约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德国工业4.0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网络,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推动各个生产环节的有效链接,建立大数据时代下工厂与工厂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智能系统。
根据测算,传统生产模式下,一台笔记本电脑从第一个零部件的生产到完全组装好需要花费3天时间,而在智能工业化背景下完成这一过程只需花费3小时。
可见,无论是在时间成本的节约方面还是各环节高效配合避免成本的浪费方面,工业4.0模式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工业4.0的实现将最大限度地便捷他们的生活。
这就像是在网上购物一样,消费者只需用移动客户端下单,说明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需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然后智能工厂进行原料采购、设计、生产,最后再通过网络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3.有利于促进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对于工厂中的工人而言,工业4.0的实现将改变他们的生产环境。
工人们不需要再重复做着流水线的工作,这些工作将被智能化的生产器械高效的完成。
工人们将着力点放在对产品的研究和创新上,将创意点子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改进,实现人机的智能化配合。
他们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变得更为自由,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呆在一起。
工业4.0和现代工科基础教育
![工业4.0和现代工科基础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07876d090c69ec3d4bb759e.png)
工业4.0和现代工科基础教育一、什么是工业4.0德国政府在《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计划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工业4.0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等众多经济技术部门联合资助。
该项目以加深制造业和智能化的结合程度,提高工业市场的适应性、资源利用效率,更加合理地利用商业伙伴及客户资源为宗旨。
其中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技术便是保障这一项目实施的技术基础。
二、为什么要进行工业4.0在现代网络飞速发展的社会,比特存在于任何一个实体产品,每个实体产品都有属于自己的条形码。
因此,任何一项想要拥有盈利能力的产品都离不开比特,未来的人类社会必将向智能方向发展。
例如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机器与机器的信息交流。
产品的智能化必将越来越普及,它是制造业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
图1便是不远的将来的智能城市。
工业4.0是通过技术转型而完成的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
这也是我们国家当前极其需要的。
在工业4.0中提及的智能制造是从产品的制造到产品失效进行全方面的监管,时时刻刻监督产品的健康状态。
它可以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建模仿真和动态运行仿真,提前发现结构或者制造之中存在的问题,使技术人员可以提前预防。
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运营,将产品的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进行优化,大幅度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三、工业4.0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毋庸置疑,德国是一个工业超级大国。
而我国虽然已经完成了很多瞩目的成就,如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
但距离德国这种工业大国仍具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中国和德国已经携手进入工业4.0的新时代,将数字化融入工业生产之中。
这场合作,一定会为中德两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且能拉近中国与其他工业超级大国之间的差距。
双方共同认为,两国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来帮助企业进行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的在工业4.0中的变革。
既然有机遇,挑战也会如影随形,关注之一就是对于数据及客户隐私的保密保护工作。
如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这也是工业4.0的焦点。
04.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04.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c514c7da360cba1aa811da70.png)
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简介日期:2010年08月18日来源:科技部2010年7月14日德国内阁通过了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主持制订的2020高科技战略,该战略汇集了德国联邦政府各部门的研究和创新政策举措。
德国联邦教研部长沙万表示,德国需要把知识和想法尽快变成创新,因此需要一个跨部门的创新战略。
2020高科技发展战略较以往更加以人为本,强调技术变革为人类利益服务,因此重点关注5个领域:气候/能源、保健/营养、机动性、安全性和通信。
这些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是全球性的,对人类在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沙万说:“德国科学和工业界应为应对上述领域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实施高科技战略将为德国的增长和就业提供强劲动力。
德国的发展只能依靠以研究和创新为中心的科研政策,别无其它选择。
”在每一个领域,德国都将确定一些“未来项目”,制定要达到的社会和全球目标,依靠科学技术的帮助,德国将在未来10至15年跟踪这些目标。
目前高科技战略已经确定了第一批“未来项目”:二氧化碳中性、高能源效率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智能能源转换;作为石油替代的可再生资源;个性化的疾病治疗药物;通过有针对性的营养保健获得健康;在晚年过独立的生活;德国2020年拥有100万辆电动车;通信网的有效保护;互联网的节能;全球知识的数字化及普及;未来的工作环境和组织。
德国政府发布《德国2020 高技术战略》报告2010 年7 月,德国政府发布《德国2020 高技术战略》报告,战略汇集了德国联邦政府各部门的研究和创新举措,重点关注气候/能源、保健/营养、交通、安全和通信5 个领域。
1. 背景未来几十年,德国仍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和财政问题,德国经济需要挖掘现有的潜能和新的发展视角。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知识竞赛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加剧,技术和市场的竞争也将增加。
通过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气候变化、人口问题、常见疾病传播、世界粮食短缺、矿物资源保护、能源需求等一系列全球挑战。
工业4.0心得体会
![工业4.0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550e9ff7f1922791688e877.png)
工业4.0心得体会【篇一: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读后感】工业4.0作为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的国家战略,在传入中国之后,立马成为舆论的焦点。
国家发改委在8月7日发文公告,将为工业4.0中核心的概念之一——物联网出台重大产业政策,媒体的热度更不在话下,根据百度搜索的结果,现在跟工业4.0相关的搜索页面已经达到800多万,国内知名的信息化平台e-works也制作了非常专业的工业4.0的专题,但对于很多用户,太复杂的信息化专业词汇,反而让很多从事商业的用户,无法真正深刻地理解到工业4.0真正带来的跨革命影响和带来的全新商机。
因此,在众多的工业4.0资料中,挑出一本比较具有系统性、描述更加“平民化”的书对我们全面深刻了解工业4.0意义重大。
由西门子公司工业领域首席执行官(ceo)鲁斯沃撰写,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费尔达芬工业峰会系统领导2030年的配套材料——《工业4.0:即将袭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这样一本著作。
本书从经济和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工业怎样才能使中欧工业到2030年仍能保持一个成功的全球生产基地的地位。
到2030年,互联网和其他服务联网的系统将使所有行业实现智能化,并取代传统的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产品。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哪些领域,通过哪些产品和什么样的服务,可以使我们取得成功以及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本书试图为这些问题给出一个答案。
每个章节都从非常特殊的角度表达了对工业4.0的独特看法。
所有这些观点综合在一起可以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目前工业产业发展所处岔路口的情形。
工业4.0强调“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其实质是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旨在保持德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因此,学习和借鉴工业4.0的理念,建设智能工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方。
工业4.0原则的实施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绩效-以中国钢铁行业为例
![工业4.0原则的实施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绩效-以中国钢铁行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de813f776c66137ef061916.png)
工业4.0原则的实施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绩效-以中国钢铁行业为例1文献综述工业4.0 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工业4.0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2011年汉诺威博览会,由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董事兼行政总裁沃尔夫冈·瓦尔斯特教授提出。
随后,在2013年的汉诺威博览会,工业4.0工作组联合主席,德国国家科学和工程院院长孔翰宁博士宣读《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
并于同年发布了《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和关于“工业4.0”标准化的路线图,德国工业4.0 正式成为德国政府确定面向2020 年的国家战略。
1.1工业4.0的概念和内涵1.1.1工业1.0到工业4.0(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1.0)18世纪60年代,英国作为发起国,率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凭借水力和蒸汽机技术实现了工厂的机械化运作,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带领人类进入机械制造时代。
创新会促进原有事物和环境的变革,英国的土地制度极大满足了大工业的土地需求,圈地运动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在生产中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
专利制度成为激励发明人的重要手段(Mokyr,2009),当时的发明多为个体发明者,主要资金来源为个人资本,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则无法激发个体发明者的积极性1623 年,英国政府《垄断法》的颁布催生了英国以纺织业为代表的技术创新高潮,新的发明大量出现(杨利华, 2010)。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Boulton 以英国政府专利保护为条件进行的投资支撑着Watt 最终完成蒸汽机的改良(郭慧志等, 2007)。
专利制度的出现使英国国家创新体系逐渐具备对知识生产保护的功能。
从纺织物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形式到大工厂生产形式,工业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使大工厂生产形式开始萌芽并迅速扩散。
大工厂生产形式作为英国创新的机械制造技术转化体系和机器大规模普及的高效组织生产方式,促进了机器改进、生产技术的应用扩散,将企业这一重要组织形式引入国家创新体系。
山东省职称继续教育参考答案
![山东省职称继续教育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44a42e87101f69e319562.png)
一、单选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正确答案:A.水和蒸汽机"2、《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行动计划发布,11个“未来项目”缩减为()个正确答案:A.10个"3、()已经成为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正确答案:D.标准"4、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年发展历程正确答案:C.30"5、工业4.0的核心是()正确答案:C.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6、中国制造业占据全国GDP的()正确答案:A.25%"7、()是持续领跑的先决条件。
正确答案:D.标准"8、工业4.0最终用意是()正确答案:A.标准化"9、工业4.0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正确答案:B.智能工厂"二、多选题10、结合云计算,移动互联世界给几乎所有地点的所有人带来了()正确答案:A.价格低廉的连接"B.信息处理能力"C.巨大商机"11、工业3.0与工业4.0有哪些不同()正确答案:A.管理理念"B.驱动方式"C.战略"D.目标"12、工业强国要素()正确答案:A.雄厚的产业规模"B.持续的发展潜力"C.优化的产业结构"D.良好的效率效益"13、工业4.0为何引起广泛关注()正确答案:A.改变制造业思维"B.改变了制造业模式"C.改变了创新模式"14、工业4.0强化竞争力体现在()正确答案:A.实现大规模定制"B.提升生产调度管理水平"D.满足不确定情况下的市场需求"15、中国制造2025基本原则包括()正确答案:A.市场主导政府引导"B.立足当前着眼长远"C.自主发展开放合作"D.整体推进重点突破"16、工业4.0具体能实现什么()正确答案:A.生产智能化"B.能源管理智能化"C.供应链管理智能化"D.设备智能化"17、?工业4.0发展战略发布;由()组成秘书处,组建工业4.0平台正确答案:A.VDMA"B.BITKOM"C.ZVEI"18、国际标准化的主导权中()手里。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2020年整理).doc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2020年整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f056e99ccc7931b765ce15b8.png)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思想·创新·增长近几年德国创新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
2005-2008年间德国企业研发投资增加了19%;2008年研发人员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近12%;2008年德国研发总体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成为东、西德重新统一以来最高的年份;2009年德国工商总会创新报告表明,至2008年底,约30%企业将自己的创新归功于联邦的研发和创新政策。
而今,鉴于金融危机的重创、国际竞争加剧和全球挑战日益严峻,德国政府决议,进一步发展高技术战略,使德国成为解决全球挑战的先行者,不仅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更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力。
2010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这是继2006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
新战略指出,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
为此,联邦和各州政府一致认为:至2015年,用于教育和科研投入占GDP比重增至10%。
而经济—科学研究联盟将始终伴随高技术战略的实施过程。
新战略还提出以5大需求领域开辟未来新市场,并重点推出11项“未来规划”,积极营造友好创新环境。
五大领域为应对未来挑战,德国新战略聚焦在五大领域:气候/能源、健康/营养、交通、安全和通讯,并在这五大领域提出各自行动计划和措施。
新战略希望通过这五大领域开辟未来的新市场,提高关键技术并改善创新相关条件,最终促进进步。
(一)气候/能源新战略提出应当扩大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来改进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行动方案。
联邦政府将深化政府同工业和金融之间的合作,依靠创新,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同时扩大国际合作。
具体行动详见表1。
定技术领域内进行市场导向的创新,帮助创新型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思想·创新·增长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思想·创新·增长](https://img.taocdn.com/s3/m/c056d8617fd5360cbb1adb0d.png)
(二)健康/营养
人口结构的转变和常见病的扩散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大特点,医疗体系面临巨大考验。德国将进行预防研究、营养研究以及常见病的跨学科研究,重点以需求为导向,开发一套个性化医疗战略,增加对医疗研究的支持,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纳入疾病预防战略,并推广医疗相关知识,在偏远地区建立远程医疗模式等。具体行动见表2。
(四)安全
为保护基础设施与供应链安全,德国需要抵御恐怖主义、破坏活动、有组织犯罪行为及自然灾害和事故侵害的方案。具体行动见表4。
表4 安全领域的计划与措施
电动车辆:德国应成为电动车辆和机电数据通讯的领先市场。德国拥有为新技术注入最大动力、加快创新型机动车辆市场化、建立国际标准的机遇。除国家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计划(NIP)外,还以国家电动车辆发展计划来促进电池技术和电力驱动技术的发展。引入使用智能化基础设施,如智能电网,开发通讯、付费、导航和电池与充电的新型服务。
对应“未来规划”“至2020年,100万辆电动车在德国”
资料来源:Ideen. Innovation. Wachstum. Hightech-Strategie 2020 für
Deutschland,http://www.hightech-strategie.de/index.php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思想·创新·增长
第一情报 ---ISTIS视点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思想·创新·增长
供稿人:陆颖 党倩娜 供稿时间:2010-11-29 关键字:德国 新战略 高技术 金融危机
表2 营养/健康领域的行动计划与措施
行动计划新的医疗研究计划(2010年公布)
个性化医疗:制定全方位的个性化医疗研究战略,关注病人利益,制定医疗和保健系统研究的新方案。
工业革命4.0
![工业革命4.0](https://img.taocdn.com/s3/m/fdd25d701ed9ad51f01df2fe.png)
PS:前端开源工业革命4.0基金是 市场上首只对接工业革命4.0主 题的证券投资基金。
“工业4.0”概念在欧洲乃至 全球工业业务领域都引起了 极大的关注和认同。西门子 作为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工业 企业,已经开始将这一概念 引入其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 控制体系。
引入:4.0工业革命,全世界不带中国人玩
蔡洪平在《创客星球》第一季星球盛典上从宏观视角分享 了未来制造业的升级。 蔡洪平:德意志亚太银行投行部主席,一首缔造潘石屹和 史玉柱财富传奇的背后大佬。 摘录: 可是我们反问自己,我们这些中国人,我们花了多少心思, 用网络的技术和方便和各种手段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 军?特别是深度,我告诉大家,这一波4.0的工业革命,我 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意大利的北部、奥地利、瑞士北部、 法国东部、包括以色列,这一批组成了第四代工业革命的 火车头,但是大家注意,这一波工业革命不带中国人玩!
工业革命4.0
Industry 4.0
目录
引入
官方概念
传说术战略2020》 确定的十大未来项 目之一,并已上升 为国家战略,旨在 支持工业领域新月 7日至11日举行。 中国以近600家参 展商规模成为东 道主德国以外的 最大参展国。
来源:新浪财经
传说与真相
传说一:工业4.0是革命性改变
传说二:工业4.0消灭淘宝只需10年:工业4.0可将
总生产成本降四成,一举淘汰世界工厂
传说三:工业4.0是一个德国问题
一个真相:工业4.0的核心是产品高质员工高薪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资料
1.《工业4.0将带来全方位创新》
2.《工业4.0:德国欲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 3.《4.世纪末, 以3D打印技术为基 础,以互联网连接 机器生产与终端销 售,实现无人化管 理和无人化销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思想·创新·增长
近几年德国创新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
2005-2008年间德国企业研发投资增加了19%;2008年研发人员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近12%;2008年德国研发总体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成为东、西德重新统一以来最高的年份;2009年德国工商总会创新报告表明,至2008年底,约30%企业将自己的创新归功于联邦的研发和创新政策。
而今,鉴于金融危机的重创、国际竞争加剧和全球挑战日益严峻,德国政府决议,进一步发展高技术战略,使德国成为解决全球挑战的先行者,不仅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更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力。
2010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这是继2006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
新战略指出,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
为此,联邦和各州政府一致认为:至2015年,用于教育和科研投入占GDP比重增至10%。
而经济—科学研究联盟将始终伴随高技术战略的实施过程。
新战略还提出以5大需求领域开辟未来新市场,并重点推出11项“未来规划”,积极营造友好创新环境。
五大领域
为应对未来挑战,德国新战略聚焦在五大领域:气候/能源、健康/营养、交通、安全和通讯,并在这五大领域提出各自行动计划和措施。
新战略希望通过这五大领域开辟未来的新市场,提高关键技术并改善创新相关条件,最终促进进步。
(一)气候/能源
新战略提出应当扩大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来改进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行动方案。
联邦政府将深化政府同工业和金融之间的合作,依靠创新,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同时扩大国际合作。
具体行动详见表1。
定技术领域内进行市场导向的创新,帮助创新型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
此外,要强化竞争前阶段的研究以及咨询和信息服务。
投资创新/风险投资。
资金不足是中小型企业和创新性创业的最大障碍,德国必须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市场构建条件,并强化活跃风险投资的补贴办法。
标准化。
标准尤其为中小型企业创造了相同的准入条件。
标准化及早介入能帮助研究成果更快地转化成畅销产品与服务,使创新成果尽快进入市场,因而在德国逐渐成为整个研究和创新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积极参与标准化行动能使德国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所以,在落实联邦政府标准化方案时,通过有针对性的整合,将标准化的潜力充分运用到推动研究上去。
创新指向的公共采购。
根据最新估计,创新领域的公共采购总额高达230亿欧元。
将这些资金带有针对性地投入到创新性解决方案中去,一方面能更大地节省行政开支,另一方面能强化创新型企业,从而推动创新的扩展。
合格的专业人员。
德国联邦政府的目标是,通过职业培训、业务深造、进修以及大学学习来巩固专业人员的供给基础,确保德国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要为保障中型企业内工程师的新生力量提供帮助,如2008年制定的“德国资格认证项目”已考虑到这一问题。
从知识到产品。
德国联邦政府提出将科技与经济更精密地结合起来,促进高校、校外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加强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针对特定问题改进关键技术,加强研究成果的应用。
重要措施包括采取有助于中小企业的专利政策、新的科研成果鉴定措施、前沿集群竞争和创新联盟等举措。
创新对话。
研究和创新需同社会和具体工作领域进行对话。
新战略提出德国要建立新的对话平台,以使公民深入探讨解决全球挑战和社会挑战的未来技术和研究成果。
尤其是在具有社会争议的未来技术方面,应以宽容的实事求是的对话来预计这些技术为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利弊,从而尽可能得出一致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