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社会网络,社会群体与家庭

合集下载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学习助手第七章什么是社会网络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的结构初级社会群体学习助手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群体分析是社会结构分析的重要视角。

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织,构成了社会网络,而在社会网络中密切互动的人们则在产生共同利益和集体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

学习助手第一节社会网络学习助手本节要点一、什么是社会网络二、社会网络的类型三、社会网络的功能四、社会网络分析学习助手一方面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大多数社会互动都发生在社会网络结构中。

另一方面社会互动虽然是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的,但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学习助手社会网络的类型◆以资源划分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符号资源网络、物质资源网络和情感资源网络。

以社会关系划分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信息网络、资金网络、讨论网络、聊天网、情感支持网、社会网、生意网等。

◆以网络的主体划分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人际关系网、家庭网、组织关系网和国际关系网等。

学习助手学习助手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怀特的“机会链”理论解释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升迁现象。

◆科尔曼等的二级传播理论以非正式关系解释传染病流行及信息流通问题。

◆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优势理论对劳动力市场中寻找与变换工作的问题做了讨论。

他认为要从互动的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测量做了讨论。

◆林南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把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以社会网络解释寻找工作等现象。

他们认为不管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社会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源才是寻找工作和职位升迁的关键。

学习助手◆边燕杰等人的强关系假设他们发现在伦理本位的公共社会中,职业流动着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构成,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以传递信息为辅。

◆博特的“结构洞”理论1992年提出的“结构洞”理论,分析了组织内权利的运作以及升迁过程。

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者控制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第三者会尽力保持结构洞的存在,从而使另外两者高度依赖于自己的活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我们的大家庭》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我们的大家庭》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我们的大家庭》我们的大家庭: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小学阶段,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学会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积极的心态。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名为《我们的大家庭》的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旨在帮助孩子们认识和扩展他们的社会网络,并培养积极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一章:家庭是基础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群体,也是孩子们最开始建立人际关系的地方。

这一章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并学会与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家庭日记活动,让他们记录每日家庭生活中的事情,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日记。

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亲子关系。

第二章:理解情绪情绪管理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情绪,并学会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教师可以展示不同情绪的图片给学生,然后让他们描述自己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感受和行为。

接下来,教师可以介绍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冷静思考和积极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来锻炼情绪管理的能力。

第三章:扩展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对于心理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章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交网络的重要性,并教授他们扩展社交网络的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或志愿者活动,让他们结识新朋友并建立新的社交关系。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并解决问题。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四章: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和个人目标,并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个人档案,并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成就、困难以及未来的目标。

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交流,学生们可以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培养自尊和自信。

第五章:解决困难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

社会学学科发展
创立时期的社会学理论(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
力图为科学创立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实证政治学》、《实证哲学教程》、《实证精神 论》、 《实证主义概论》、《实证政治体系》
主要观点
社会学是继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之后的最重要最 复杂的一门科学,其对象就是社会现象
社会学学科发展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和实证方法论 滕尼斯的“社区”和“社会”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索罗金的整合社会学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社会学学科发展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特点
逐渐抛弃了包罗万象的理论体系 致力于创立社会学学科的新视野和新方法 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开展经验研究 使社会学真正具备独的学科特征
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工业(产业)社会学、企业 社会学、交通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权力社会学、宗教 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才社会学、科学 社会学、建筑社会学、信息社会学、网络社会学、传媒 社会学、军事社会学、医学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福利 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文学社会学、艺术社会学、小说 社会学、影视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家庭 社会学、闲暇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管理社会学、发展 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等。这类的分支学科最多
社会问题——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社会失调, 社会失范,规范真空,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制度冲突, 文化冲突,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城市问题,家庭问题 等等。
社会控制——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强制性 (硬)控制、非强制性(软)控制,自我控制,舆论控 制,控制手段、控制工具,越轨,犯罪,等等。

社会学中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学中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学中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学中,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分析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社会群体是指一些个体在一起,并根据某些共同特征而形成的集体。

社会网络分析则是指将社会中的关系视为网络,研究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影响的方法。

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一些个体在一起,并根据某些共同特征而形成的集体。

这些群体可以基于很多不同的因素来定义,例如年龄、种族、职业、社会地位等。

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群体往往具有共同的语言、习俗、信念、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

社会群体可以是小到家庭和朋友圈,也可以是大到族群和国家。

社会群体的存在可以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并且可以为个人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提供意义。

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是指将社会中的关系视为网络,并研究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影响的方法。

社会网络包括社交关系、交易关系、组织关系和信息传播等。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揭示社会关系的各种形式,例如隐性和显性、是非对错、情感程度和频率等等。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从多个层面探究社会行为,例如个体、群体、组织和社区。

通过理解社会网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进化和变化,并了解社会中的各种机制、结构和动力。

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的关系社会群体和社会网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社会网络是指个体间的关系连结,而社会群体则是由关系连接的个体而形成的集合。

换言之,社会网络是社会群体的基础。

可以通过社会网络来研究社会群体的形成和变化。

另外,社会群体也可以在社会网络上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连接度。

例如,一个社会群体可以利用其社会网络来传达信息、推广产品、促进政治变革等。

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学、组织学、经济学、政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研究群体动态、群体感染、灾害影响、社会资本、组织效能等方面。

例如,在研究社会网络时,有时候会选择度中心性来衡量节点的重要性。

通过度中心性,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即关键人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社会学概论章节重点

社会学概论章节重点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提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2、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3、人类理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4、“秩序”和“进步”成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6、孔德是“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

7、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

8、涂尔干是社会学鉴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特殊的“社会事实”。

(《自杀论》)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的范例。

9、三种理想的类型: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10、社会学起源于欧洲,最早把欧洲的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字教授萨姆纳,他于187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开设社会学课程,给学生们讲授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11、1892年,斯莫尔应聘进芝加哥大学后,连创了三个世界社会学第一:《1》1893年创办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

《2》1894年与文森特合著世界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社会学研究导论》。

《3》1895年创办世界第一份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

12、欧洲在战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1》首先,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

《2》其次,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再次,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国维新,向西方学的背景下,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

14、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传入时期(1891-1911)成长时期(1912 -1927)建设时期(1928-1952)恢复重建时期(1979——)15、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2004年7月在中国召开,大会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在走向世界,世界社会学也开始关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有奥古斯.孔德首先在<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提出的.2:齐美尔的观点:社会学是研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3: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是:(1)整体性(最其本的特点) (2)综合性 (3)实证性(4)应用性4:社会学的功能:一,研究功能:1:描述性功能2:解释性功能3:预测性功能4:规范性功能二,教育功能:1: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2:帮助人们合理选择.三,社会管理功能1:建立规范2:提供模式3:反馈信息四,社会批评功能5: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一,筹划阶段第一,选题第二,建立研究假设第三,制定调查工具第四,组织人力第五,筹集研究经费.二,实施阶段三,总结阶段(总结阶段的任务是分析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6: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一)问卷调查(属于”定量分析方法”)(二)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是由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属于”定性分析方法”)(三)社会实验方法(属于”定量分析方法”)(四)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属于定性分析方法)可分内容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历史比较分析三类.7:定性方法: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8: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9: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区别:(一)着重点不同(四)学科基础不同(二)依据不同(五)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三)手段不同们(六)结论表述形式不同10: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如下: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11: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有三个要素:1目标2:情境3:规范12: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13: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互动过程中,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布鲁默和欧文.戈夫曼.第三章:社会1: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2: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二)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三)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四)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3:社会唯名论者认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4:社会唯实论者也称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者相反,它是把社会视为超越个人的客观存在.(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社会学家涂尔干)5:马克思主义主社会观:(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二)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三)需要是人们社会行动的动力.(四)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五)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6: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7: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1:角色人格体系2:价值规范体系3:权力制度体系4:行为交换体系.8: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9: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10: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1:社会的基本要素:(一)人口资源(二)自然资源(分为1:环境资源2:生物资源3:矿产资源)的特点:1:首先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2:自然资源的系统性.3: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三)可持续发展11: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12:可持续发展的的意义:(一)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二)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三)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力,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拥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的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四)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五)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便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第四章:文化1:文化的特征:1:创造性2:习得性3:共享性4:累积性5:特殊性和共性2:文化的构成要素:(1)物质形态要素. (2):精神形态要素. (3):语言符号要素.(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3:文化的结构:1: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2:文化集丛3:文化模式.4:文化的功能:(一)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二)社会导向功能(三)反功能5:最早对习俗作专门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6: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的规范.7:法律的特征:1公正性2:强制性.8:法律的社会功能:1:惩罚功能2:威慑功能3:教育功能.9:对神圣的信仰是宗教的中心特征.10宗教的正向功能有:(一)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二)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三)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11:文化传播有媒体,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体是人.第五章:社会化1:所谓社会化:就是对个人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2:社会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在时间上,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二)在内容上,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内涵(三)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以及社会化结果的社会性.3:社会化的功能:1:文化传承功能,2:社会稳定功能,3:个体完善功能.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生活技能的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5:社会化的类型:1基本社会化 2:继续社会化 3:再社会化4: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6:我国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7: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因素,即个人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二)是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等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全部社会环境.(三)是社会实践,主要表现为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等环节.第六章: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2: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一)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二)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三)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3: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2:常人方法学(创始人加菲克尔)3:拟剧论4:“交换”构成要素:1:目标2:付出3:回报4:效益5:“交换”的类型:1:物质的交换2:非特质的交换6:合作的类型:1:自发性合作(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2:制度化的传统合作3:指导性合作4:契约式合作7:社会互动的符号:1:语言2:身体语言3:个人空间8:空间距离提出四种空间是(霍尔):1:亲密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2:个人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到4英尺)3:社会距离(是指相距4英尺到12英尺)4:公众距离(是指相距12英寸以上的距离)9:社会网络的特征:(一)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二)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社会学概论第八章

社会学概论第八章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本章要点】●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具有资源获取、组织管理、日常生活联系等方面功能。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

社会网络分析有助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主要分析社会网络的结点、位置、联系、密度、规模等方面。

●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其存在不仅为个人自己所意识到,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

社会群体有初级与次级群体、正式与非正式群体、内与外群体、所属与参照群体之分。

群体依靠凝聚力、内部关系、规范、领导力量等因素而形成。

●初级群体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群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家庭就是最重要的初级群体,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关键概念】社会网络、网络分析、网络结构、嵌入性、强关系、社会群体、初级群体、非正式群体、内群体、参照群体、婚姻与家庭第一节社会网络一、什么是社会网络1.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因此,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2.社会网络与群体社会网络群体差异联系具有局限性和松散性同质性更强、更具凝聚力个体可以所属多重网络所属群体有限共性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交往,共享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和团结感,有某种共同目标和期望3.现代交通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互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社会网络的类型1.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乃至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

2.分类根据网络中所交换的资源·符号资源(如信息、观念、价值、规范、消息等)网络·物质资源(指物质事物,也可能是金钱等可以换取物质事物的符号)网络·情感资源(指赞赏、尊敬、喜欢、高兴等)网络。

按社会网络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类型信息网络、资金网络、讨论网、聊天网、情感支持网、社交圈、生意圈等等。

按网络的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人际关系网、家庭网、组织关系网、国际关系网等。

网络、群体与市场 第三章

网络、群体与市场 第三章

第3章强联系和弱联系网络在现今社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将系统的局部与全局行为联系起来。

研究网络,使人们有可能解释在单个节点与边的层次发生的简单过程波及开来在整体层面产生复杂效果的现象。

本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来讨论一些基本的社交网络概念:信息如何通过社交网络传播;不同的节点如何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这些结构性因素怎样影响网络本身的演化。

关于这三个问题的讨论将贯穿全书,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以不同形式出现。

本章将以社会学的一个著名假说“弱联系的力量”[190]作为切人点展开讨论。

首先从一些背景知识和一个启发性问题人手。

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马克•格兰诺维特①①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Granovetter),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教授,曾任该校社会学系主任,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最知名的社会学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网络和经济社会学。

——译者准备博士论文期间,他采访了一批最近更换工作的人,以了解他们是如何找工作的[191]。

在采访中发现,多数人都是通过私人关系介绍或获取信息找到现在的工作的。

其中,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参与采访的人们所描述的私人关系对象,往往只是熟人,而非亲密的朋友。

这个发现让人有些惊讶:一般来说,在找工作期间,你亲密的朋友应该是最愿意向你提供帮助的人,但为什么帮助你找到新工作的人往往是那些跟你关系一般的“熟人”呢?格兰诺维特教授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将远距离友谊的两个不同角度连接起来——一种注重结构,关注点在于友谊关系在整个社交网中穿越的方式;而另一种注重关系本身,其关注点从两人之间的情谊出发,单纯考虑其关系的局部后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该问题的答案巳经超越了找工作本身,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社交网络结构的更为普遍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视角,我们首先学习一些有关社交网络的基本原则及其演化历史,然后再回来讨论格兰诺维特问题。

3.1三元闭包第2章主要针对社交网络的静态结构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节点和边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一)

第三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一)

4、社会网与社会资本
• 社会网: 一方面是一种专门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作为一 种理论,主要分析社会关系的形成、特征及其影响, 国内以罗家德为代表;
• 社会资本论: 把关系看作资源、资本,主要研究关系作为资本 是如何交换或运作的,在方法上多数还是用统计 分析,有时也用有社会网分析,主要代表:林南、 边燕杰;
2、[德]韦格纳的研究:1987 网络异质性:地位低者利用强关系求职, 地位高者利用弱关系求职。
3、[日]渡边深的研究:1987 日本白领利用强关系求职
4、边燕杰:1997 中国人求职更多依赖强关系:人情关系
四、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源
1、林南对弱关系假设的修正:1981 工具性行为:目的明确,行动只是手段 感情性行为:行动的手段与目的合一
四、群体的类型
1、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初级群体:亲密、感情、认同、归属感、完整人格、多重角色 次级群体:目标、制度、正规、非感情、特定角色、单一人格 2、成员对自我与群体关系程度的自我感觉及其对不同群体的态度: 内群体(我群):强烈认高、归属感 外群体(他群): 内群体与外群体的界线:有形与无形;相对的 3、群体内部的组织正规化程度: 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三、同辈群体
1、概念
由年龄、地位、爱好、态度、价值观等相近的人 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
2、特征
– 较强的凝聚力 – 内部有核心人物,但成员关系基本平等 –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 有着自己的亚文化
3、我国当前同伴群体的新特点
• 交往对象:基本是家庭外部成员,且交 往的情感因素弱化
• 交往时间:比以往相对减少 • 交往方式:趋于多样化
关注重点:社会支持网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 定义:指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 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PPT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PPT

群体领导与决策
◆ 群体领导的概念 所谓群体领导,是指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 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 群体领导的形式与类型 一般来说,群体中有两种主要领导形式。一种是工具性领导,指引该群 体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另一种是表意性领导,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 谐。领导作风主要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独裁型三种类型。
◆ 群体决策的概念 所谓群体决策,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 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 群体决策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搜集信息;第二个阶段是对搜集到的信息做出评估;第三 个阶段是做出决定;第四个阶段是恢复群内成员之间的融洽关系,以保证群 体继续团结。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群体规范
◆ 群体规范的定义 群体规范是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 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 群体规范形成的心理机制 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对于外界事物的经验具有一种将其格式化、规范 化的自然倾向,叫做定型。而群体规范也是一种定型。此外群体规范的形成 还受到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 ◆ 群体规范的作用 群体规范一旦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为人们的 心理尺度,成为对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
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指成员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 组成部分。 首先,从群体规模入手,我们发现群体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 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社网图”来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 结构的紧凑程度。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群体内部信息沟通方式,来分析群体成员的地位结 构类型的凝聚力状况。
◆ 边燕杰等人的强关系假设 他们发现在伦理本位的公共社会中,职业流动着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 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构成,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以传 递信息为辅。 博特的“结构洞” ◆ 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1992年提出的“结构洞”理论,分析了组织内权利的运作以及升迁过程。 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者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 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 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空洞。存在结构洞时,连接两者的第三者有信息优势和 控制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第三者会尽力保持结构洞的存在,从而使另 外两者高度依赖于自己的活动。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

《社会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2021年专升本)导论(一)社会学及研究领域了解:社会学定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二)社会学发展的历史了解: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掌握: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概貌。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会学,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在经世学科中列有群学与政治学原理并列。

群学适度之教育群众以拯救国家之学,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学的肇始。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从严复翻译斯宾塞的助手开始,《社会学研究》,《群学肄言》出版,有些学者认为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的正式开端。

14页到18页。

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学,第一,教学研究机构建设大大加强,第二是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第三是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第四是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绩,第五是对外学术交流不断扩大。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掌握: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学思想第18页到2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学思想22页到25页。

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学思想。

一是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当时中国主要社会矛盾必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二是如何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了一个新中国。

三是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到社会主义社会,四是关于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最早重视社会调查人的领导人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学思想,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仍将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是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重要遵循。

四是以人为本,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五是走文明发展的道路,六是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它强调“关系”,而不是“个体”。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基础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关系理论、数学模型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

1. 社会关系理论社会关系理论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

它描述了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交换和相互依存关系。

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关系”,即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可以是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

社会关系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分别是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是指关系密切、联系紧密和互动频繁的关系。

例如家庭成员、亲戚、好友等。

弱关系则表示关系不太密切、联系不太频繁和互动不太深入的关系。

例如同学、同事等。

2. 数学模型理论数学模型理论认为社会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运用数学和图论模型进行分析和描述。

社会网络的数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图论模型:利用图论模型,将个体之间的联系表示为图中的连线,从而分析社会网络的结构和特征。

(2)随机图模型:随机图模型是一种随机生成网络的模型,它可以模拟人际网络的结构和特征,从而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社会网络。

(3)小世界模型:小世界模型是一种特殊的随机网络模型,它模拟了社会网络中强关系和弱关系的特征。

它可以用来研究社会网络的结构和演化。

3. 复杂网络理论复杂网络理论是研究各种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它将社会网络看作一个复杂系统,并通过研究网络的拓扑结构、动力学和演化规律等,来分析社会网络的特征和动态过程。

复杂网络理论中,有几个重要的网络模型:(1)无标度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是指网络中节点的度数符合幂律分布的网络模型。

这种网络模型能够解释社会网络中中心节点的重要性。

(2)交错构型模型:交错构型模型是一种基于节点属性的网络模型,它能够解释社会网络中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

(3)社区检测算法:社区检测算法是一种可以将网络划分成若干个互相独立的社区的算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社交网络中的群体行为。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1 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只需要回答要点。

2 简答题(5题,每题8分):只需要回答要点。

3 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尽可能详细地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说明和解释(10分),并尽可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论证,着重考察描述与分析的逻辑性、条理性与准确性(10分)。

第一讲:社会学导论●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条件时代背景:1.从封建社会(农业的、宗法的、慢节奏的)向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转型。

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的社会问题与矛盾:经济危机、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对立、贫困化以及犯罪率上升等社会危机出现。

3.经历长期无序和失范后对社会秩序的渴望:社会学的产生是工业革命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与长期无序、失范的社会常态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思想理论领域的反应。

思想条件:历代社会思想:哲学、政治以及伦理中的社会思想的发展,观念与价值的变迁:神权——君权——人权。

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被用于解释社会变迁。

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17世纪源于英国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以及各种类型的民族志、环球旅行笔记等经验材料的积累。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具有科学性。

即不能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依靠洞察力、无确凿根据的信念或道听途说的基础之上。

而只能依赖科学的证据,而这些证据是通过对人类生活的系统研究获得的。

具有客观性。

尽可能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技术。

在提出问题、得到结论时努力做到不受感情、偏好的影响。

其最终目标是发展出一套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以解释并在某些情况下预测社会事件。

不可避免的主观性。

社会学者感情及其道德因素的介入限制了他们研究什么和怎样进行研究。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描述社会、解释社会、预测社会●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像力使我们能够抓住历史与我们的经历,以及在社会中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它的任务,是它的承诺……这种想像力的第一个果实:即仅仅通过将其自身置于他所在的历史时期中,一个人就可以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就可以估计自己的命运;仅仅通过他身边的所有的人,一个人就可以知道他自己的生活机会第二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经典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张(孔德,斯宾塞,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孔德:科学的目的:认识为了预测,预测为了控制社会学的目的:发现社会秩序的法则,以保持稳定和建立新秩序。

社会学概论考点

社会学概论考点

第5章文化的构造与功能【要点】※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也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文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具有可习得性、共享性、象征性、全括性和整体性。

※文化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之分。

※文化包括象征符号、价值观念、标准体系和物质文明四个根本构成要素。

※文化具有认同功能、标准功能、整合功能和涵化功能。

目录:〔P84-93〕第一节:文化及其特征第二节:文化的分类第三节:文化的构成第四节:文化的功能思考题: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2.怎么理解文化的根本特征.3.文化由哪些要素构成.4.怎么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2-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共享性——文化并非是个人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象征性——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全括性——文化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各种社会行动和社会现象,都包含了文化因素的参与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了一个统合的整体4-认同功能——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不同社会和民族在内在本质上的区别标准功能——文化使一个社会的标准、观念更为系统化整合功能——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根底,即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涵化功能——人需要通过文化涵化才能成为社会的人第6章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要点】※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构造得以维持和开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个体和群体间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个体和群体间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个体和群体间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个体和群体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人们之间的互动,揭示社会网络的结构和动态,从而理解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个体和群体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个体是指社会网络中的每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是个人、组织或其他社会单位。

群体是由一组个体组成的社会单位,可以是家庭、团体、组织等。

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标和方法进行揭示。

一种常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社会网络图。

社会网络图是通过节点和边来表示个体和关系之间的连接。

节点代表个体,而边则代表个体之间的关系。

社会网络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个体之间的联系,以及整个网络结构的形态。

通过社会网络图,可以揭示个体之间的力量关系。

在一个社会网络中,有些个体可能拥有更多的关系和连接,而有些个体则相对孤立。

拥有更多关系的个体通常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络来获取资源和信息。

而孤立的个体则常常处于弱势位置,缺乏资源和支持。

此外,社会网络分析还可以揭示群体之间的关系。

群体之间可能形成复杂的互动网络,通过分析群体之间的连接和互动,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模式。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系统的整体运作机制,以及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社会网络分析还可以用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意见形成和信息传播。

在一个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不仅仅可以通过关系网络传递资源,还可以通过意见和信息的传播来影响彼此。

通过分析社会网络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意见的传播路径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除了以上几点,社会网络分析还可以应用于组织管理、社交媒体分析等领域。

在组织管理中,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帮助领导者了解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优化团队合作和信息流动。

在社交媒体分析中,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揭示用户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模式,为社交媒体平台优化和用户活动分析提供依据。

第三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第三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第二节 社会群体
•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 所谓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
• 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活动或社会关系结合
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 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
益的人群。
社会群体的特征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1
另一方面社会互动虽然是在社会结 构中进行的,但同时社会互动也形 成新的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的类型
以资源划 分的社会
网络
符号资源 网络
物质资源 网络
情感资源 网络
以社会关 系划分的 社会网络
信息网络 资金网络
讨论网络
生意网
以网络的 主体划分 的社会网

人际关系 网。
家庭网、
组织关系 网
以成员交 往密度划
其二,主干家庭;
其三,联合家庭。
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也称夫妇家庭,指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
主要有三种具体形式


家庭
家庭
夫 (妻)
家庭

未婚 子女

子女
扩展家庭
• 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再 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 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 再加其他亲属)共同生活,包括子女成家却不分家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血缘、地缘、业缘 和趣缘群体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内群体与外群体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来划分
• 初级群体,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 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利用社会学理论,解剖身边的社会现象。

“泮湖大学”——工具理性——中国企业家缺乏的精神是什么?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政策”——实用主义?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新的社会不公平及贫富差距?昆山反杀案——自媒体新技术掀起的舆论巨浪——技术意味着什么?问题:广告行业是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还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义: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权力的统摄性研究。

狭义:对人类生活领域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范式(三大研究传统)实证主义范式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布迪厄、吉登斯……什么是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范式韦伯、齐美尔、库利……什么是人文主义?批判主义范式马克思、霍加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前期马克思、后期马克思什么是批判主义?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了范式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对立。

但是不管怎么说,实证主义范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故此可称之为主流范式。

另外两个虽是非主流范式,但有着巨大影响。

这就形成了学术研究的争鸣及多元化。

第一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唯实论):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他们都采取实证主义路线社会行动(社会唯名论):韦伯人文主义路线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实证主义二、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理论社会学:理论、历史、方法三个方面如:“现代性”问题应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如:“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人口福利”问题第二节社会学发展的历史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一)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经济上工业革命政治上产生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经济危机大约每10年一次;工人处于悲惨境地3.经历长期无序和失范后对社会秩序的渴望法国革命:1789年;1815年;1830年;1848年(二)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条件1.历代社会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人的自然状态及社会契约论——洛克霍布斯卢梭等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2.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物理学影响到了孔德生物学影响到了斯宾塞3.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二、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涂尔干)韦伯:理解社会学帕森斯、莫顿:结构功能主义科赛、达伦多夫:社会冲突论霍曼斯、布劳:社会交换论布鲁默、戈夫曼:符号互动论吉登斯:结构社会学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布迪厄:反思社会学西方社会学存在的问题:1.改良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2.价值中立(实证主义)3.西方中心论4.二元对立(实证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脉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倍倍尔、李卜克内西、梅林——中国共产党(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与影响1.为观察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和视角,即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2. 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关系,或称联系:是指在网络分析图中结点之间的连线。结点本身可能是单 个的人,但联系的种类可以是多样的,如信息、金钱、商品、服务、影响、 感情、尊重、特权等。网络分析通过联系的数量、密度、方向、强度等方面, 分析社会网络的特征。网络中所有结点之间联系的真实数量和潜在数量称为 联系的数量。网络中个人关联的程度称为密度,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大多数 朋友都彼此相识,说明他的朋友网密度高;如果他的朋友们彼此不认识,说 明他的朋友网是松散连接的,是低密度的。网络内任何两个人间存在关系的 书目称为网络的可接触性,密度越高,可接触性越高,个体拥有的关系越多。 个体在网络中能够直接接触他人的数目称为范围,范围与网络密度有关,密 度越高,个体拥有的关系范围越广。网络中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的强弱程度 称为网络强度。资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方向和顺序称为网络的方向。分析关系 或资源的流动是单向还是互惠的,由此可以理解网络中的联系是如何构建和 维持的。
点或结点,是指各类社会行动者,可以是个人、位置、法人或集体 行动者,或者任何一个能与另一个实体发生联系的实体。这些单位 被概念化为点或结点。
位置,社会结构由位置组成,位置是点的归类,一个位置可以包括 许多点,占据同样位置的点具有共同的特征。社会网络分析就是要 了解位置的内容、位置间的关系以及形式等。
三、社会网络的类型: 根据网络中所交换的资源,可分为符号资源网络如信息、 观念、价值、规范、消息等、物质资源网络如金钱、情 感资源网络如赞赏、尊敬、喜欢、高兴等。 按网络的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可分为人际关系网、家 庭网、组织关系网、国际关系网等。 按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分为初级网络与次级 网络。 按网络中联系的强弱城府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 络。强关系是指人们在其中投入更多时间、更多情感, 并且彼此更为亲密也更为频繁地提供互惠性服务的关系。 弱关系是指那种自我卷入不多甚至没有卷入的关系。大 多数人在社会中拥有更多的弱关系网络。

第三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思维导图 脑图

第三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思维导图 脑图

第三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第一节 社会网络一、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社会关系含义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的总称。

社会交往与互动是社会关系的生成和实现机制。

社会关系的类型主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人们交往的密切程度首属关系(夫妻、朋友)与次属关系(同行、上下级)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社会领域经济,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社会关系规范化程度正式、非正式社会关系矛盾的性质对抗性、非对抗性社会交往的方向与选择垂直、水平社会关系存在的形态动态、静态社会关系的纵横交错,构成了社会网络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交往与数字化生存1.超时空性2.匿名性和符号性3.自由与自治性二、社会网络的类型与功能类型网络的节点是个人还是群体人际关系网,家庭网,组织关系网,国际关系网等网络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类型信息网络,资金网络,讨论网,聊天网,情感支持网,社交圈,生意圈等网络关系的强弱程度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网络成员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封闭型网络与开放型网络网络的结构模式“团体格局”网络权责对等并相互独立“差序格局”网络以“己”为中心,亲疏远近推出去功能①使网络成员获得实际收益②基于网络的所有关系,可在几个方面影响经济交易③社会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支持功能④社会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是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任和化解风险等⑤限制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其他机会与渠道或排斥圈外人三、社会网络分析概念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分析的重要视角之一,是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研究网络关系的数量、密度、方向、强度等方面,以揭示社会网络的特征与功能,这种分析有助于人们认识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方法图示法、矩阵法、位置确定法以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等社会网络分析理论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弱关系优势”理论林南 社会资源理论罗纳德·伯特 “结构洞”理论社会网络分析的缺陷第二节 社会群体一、社会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社会群体广义:一切通过某种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集合体狭义: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而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和情感的人群社会群体的特征群体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成员之间有持续的交往成员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成员间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成员友一致行动的能力社会群体产生的原因个体社会二、社会群体的分化与类型社会群体分化水平分化: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群体类别增多、社会意志性增加的过程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群体之间易于协调和整合垂直分化:表现为社会群体间地位差距拉大不平等程度提高群体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社会群体的类型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是指其成员间相互熟悉和了解,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群体。

社会学研究方法期末复习大纲

社会学研究方法期末复习大纲
1.阶级,阶层概念的区别于分析
2.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评析
A.韦伯:多元分层理论
B.迪尔凯姆:职业分层理论
C.功能主义的分层理论
D.冲突论的分层理论(改良主义)
5.社会流动的类型: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个人流动与群体流动 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型流动 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渐近的流动与骤变的流动
第七章 社区与城市化
第二章个人与社会
1.社会化概念P93
2.社会角色(P101)
第三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1.社会网络的类型与功能
A.根据强弱程度,密切程度关系网络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封闭性网络,开放性网络)
B.当代中国社会群体冲突增多的基本背景(P118)
C.什么是社会性别
第四章社会组织
1 .中国单位组织及其变革(P165)
A.单位组织的特点: 承担多种功能 具有较强的政治性 组织活动的高度计划性 行政等级性 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 成员对组织的依赖性 非正式关系明显
B.单位组织的功能
C.单位组织的改革与发展
第五章社会制度
1.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
2.社会制度的功能:制约功能 协调作用与运行效率 预测,整合与排斥功能
第六章 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实践的观点与方法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实事求是的观点和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的观点和方法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原则
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原则
结构与过程相统一的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的原则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3.定性研究的具体方法
A.定性研究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法 观察法 文献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 来越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 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 会。 在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20年间,社会 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进程,都对当代中国 家庭结构与观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0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社会群体的特征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1
5
有一致的行动能力
社会群体的特征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2
4
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3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11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社会群体的存在条件
1 2 3 群体必须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状况。
成员的利益必须受到保护。
群体赋予成员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谋求成员之间的统一。 群体能够满足成员的各种欲求并提供其能动性。
45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 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 生活。
46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 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 女已成家却不分家。
父母
大儿子、大儿媳 孙子 二儿子、二儿媳 孙女 三儿子、三儿媳 孙女
社会群体概述


社会群体的涵 义 社会群体的类 型 社会群体的结 构及作用
回到各章安排
9
回到课件构成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


所谓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 个人的集合体。 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 会活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 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14
弱势群体
15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16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17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18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而 你 呢 真 正 关 心 了 吗
需更 要有 你一 的些 关弱 心势 群 体 他 们 多 么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
19
弱势群体——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弱 势地位的人群。
3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群体分析是社会结构分析的重 要视角。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织,构成了社 会网络,而在社会网络中密切互动的人们则在 产生共同利益和集体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各 样的社会群体。。
4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二、社会网络的类型 1 网络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人际关系网、家庭网、组 织关系网、国际关系网 2 网络成员的亲密程度:初级网络、次级网络 3 网络交换的资源:符号资源网络、物质资源网络、情 感资源网络 4 网络联系强弱:强关系和弱关系 5 开放性网络 封闭性网络 6 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
23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凝聚力对群体形成及维持的作用

保持群体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 群体成员、保证成员的自信心与安 全感
凝聚力对社会的作用则视群体意识及 其价值规范的内容有正面、负面及中 性之分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24



(二)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 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 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谢里夫判断光点移动位置的试验 杰克逊群体规范潜在收效曲线图
33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五、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一)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 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 增加。
34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35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36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37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38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二)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 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1、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 功能不断发生转移。 2、初级关系日趋松懈。 3、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
5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四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点 位置 关系
1 怀特 “机会链”理论 解释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升迁现象。 2科尔曼等的二级传播理论 以非正式关系解释传染病流行及信息流通问题 3 格兰诺维特:弱关系优势理论。对劳动力市场中寻找与变换工作的问题做了讨 论。他认为要从互动的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测量做 了讨论。 4 林南:社会资本理论,把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以社会网络解释寻找工作等现 象。他们认为不管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社会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源才是寻找工 作和职位升迁的关键。 5 边燕杰:中国的实证研究,证明强关系 6 博特:结构洞理论
弱势地位,主要表现是缺乏劳动能力,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能力落后、不能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市场竞争 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些人群就业困难,有些暂时或长期找不 到工作,因而收入低,有些生活十分困难, 国家和社会要给予帮助和救济。
20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形成弱势群体的原因:
一是生理方面的,如先天或后天的残疾; 二是社会经济方面的,如市场竞争激烈,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适者困难。
主干家庭 扩大家庭 联合家庭
47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断代家庭:
只有一代未婚者或一代未婚者与祖父母(或 其中一方)组成的家庭,一般比较少见。 完全型家庭——指有父、母、子女三种人组成的 家庭。既包括核心家庭,也包括主干家庭、扩大 家庭。 残缺家庭——指丧偶、离偶、丧子、弃子或无子 的家庭。
48
40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第三节


家庭
一、家庭的涵义、 类型和职能 二、转型社会中 的家庭变迁 三、家庭问题
41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一、家庭的涵义、类型和职能


1、家庭的涵义 2、家庭的类型 3、家庭的职能
42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1、家庭的涵义
家庭
以婚姻和血缘、亲缘关系或法律领养关系为 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回到各章安排
四、功能
正功能: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2、满足人们
的基本需要;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1、从微观心理看,初级群体可能压
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 的社会发展。
2、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 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 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51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1、家庭规模小型化
在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所发挥的 效果,1985年以来中国家庭的户规模一直 明显呈下降趋势。小规模家庭户(1—3人) 在家庭户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基本呈略微增 长趋势,中等规模家庭户(4—6人)在家 庭总户数中所占的比例基本呈减少趋势, 规模较大的家庭户(7人以上户)在家庭 总户数中所占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四)群体领导与决策
群体领导——指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 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 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领导形式:工具性领导、表意性领导
领导作风: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群体决策——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
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28
回到课件构成
52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2、家庭结构核心化
初婚年龄的推迟,家庭时代间隔的 延长,现代社会职业的地域流动, 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合经济发展的 推动,传统的理想家庭模式——累 世同居的大家庭、联合家庭已经失 去了存在的现实基础而逐渐趋于消 失,整个家庭结构类型,有逐渐走 向小型化的趋势。
53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6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三、社会网络的功能 第一,社会资源获取功能。 第二,组织管理辅助功能。 第三,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7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四、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套理论、方法和技 术,社会网络分析有助于分析复杂的社会 结构和社会关系。
8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第二节
回到各章安排
第二节 初级社会群体

涵义 形成条件 特点 功能 我国社会转型 期的初级群体
回到各章安排
29
回到课件构成
一、涵义
群体成员由面对面互动为条件以感情为基 础而结成了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是人们最初 步、最简单的组织形式。
初级社会群体也称首属群体、直接群体、 基本群体。
30
回到课件构成
3、家庭类型多样化
跨国婚姻发展迅速,1978年前后,中国的 跨国婚姻很少,但自80年代以来,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跨国婚姻的发展迅速。此外,丁克家庭、 单身家庭、空巢家庭、非婚生育的单亲家 庭、未婚同居家庭、再婚家庭、一人独居 家庭等都有增多趋势。家庭形式向多样化 趋势发展。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家庭的职能:
生物意义上的职能 经济的职能 抚养的职能
教育的职能
娱乐的职能 感情交往的职能
49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