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太原市名校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太原市名校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4d6e6fc8d376eeafaa310f.png)
太原市名校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DNA、染色体、基因的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A.每条染色体没复制前有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后每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B.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C.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D.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没复制前,每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每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A正确;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DNA分子很长,其上面有许多个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即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B正确;DNA和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C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正确。
2.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人类遗传病中的多基因遗传病B.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女儿结婚应尽量选择生育男孩C.21三体综合征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调査遗传病的发病率需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
熟记常见遗传病的种类及其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A、原发性高血压由多对基因控制,属于人类遗传病中的多基因遗传病,A正确;B、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女儿一定含有血友病基因,后代男孩患病率较高,结婚应尽量选择生育女孩,B错误;C、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错误;D、调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D错误。
故选A。
【点睛】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査方法不同:调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3.下表为探究酶的催化特性所进行的实验基本过程及结果。
高中生物第二册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1(新教材必修二)(含答案)
![高中生物第二册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1(新教材必修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b7624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9.png)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 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 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 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 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2.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
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
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
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答案:D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亲本基因型为Aa×Aa或Aa×aa,Bb×Bb 或Bb×bb。
据题意,粘皮为aa,粘核为bb,故甲为aaBb,乙为Aabb。
3.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
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答案:D解析: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187848a76e58fafbb00333.png)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给两人分别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然后测定两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结果见下表(正常值为10~40μg/L)。
据表推测,甲、乙两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分别是()项目类别促甲状腺激素浓度(μg/L)注射前30 min 注射后30 min甲 6.2 28.2乙 6.5 6.5A.下丘脑垂体B.甲状腺垂体C.下丘脑甲状腺D.垂体下丘脑【答案】A【解析】由图表的信息可得,甲在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该激素能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使得其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达到正常值,故甲的病变部位应该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对于乙个体而言,即使注射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没有变化,仍然不在正常值范围,故该个体的病变部位应该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垂体。
则答案选择A,B、C、D均错。
2.图1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m)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在作以下改变时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pH=a时,e点不变,d点右移B.pH=c时,e点为0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右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图1是在最适pH下绘制的曲线,因此降低PH时,酶活性降低,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变长,但酶不改变平衡位点,故A正确;由于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分解成水和氧气,因此当没有酶时,也有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生氧气,故B错误;降低温度,酶活性降低,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变长,不改变平衡位点,故C正确;若增加过氧化氢的含量,则反应速率加快,产物增多,故D正确。
山西省太原市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ac708a31b765ce040814b5.png)
8.四位同学关于DNA结构示意图(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其中〇表示磷酸基团)
A。 甲说:该图没有什么物质和结构上的错误
B. 乙说:该图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 丙说:该图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D. 丁说:核糖的尖都应朝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⑴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太原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必需
A。 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 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 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 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详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形成配子的时候,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减数分裂、配子间的随机组合、组合后形成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及比例,只有①减数分裂是形成配子的时期,故选B。
【点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一句话就说“在形成配子时”,通过概念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此题易选错②③,都属于概念不清,自由组合定律说的是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构成配子,不是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 DNA分子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时,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
B 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着丝点分裂时,此时DNA分子数目不变,B错误;
C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此时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C正确;
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b0038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7d.png)
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题号-二二三四总分得分、选择题1. 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A. 脱氧核糖和鸟嘌呤B. 核糖和尿嘧啶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D. 核糖和胸腺嘧啶2. 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的现象发生在真核细胞的A .细胞核中B •核膜上C •核糖体上D •核孔上3. 下列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B • 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C •每种tRNA转运一种氨基酸D •核糖体可以在mRNAt移动4. 下图的4个家系,黑色是遗传病患者,白色为正常或携带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o u □ • o图!@&片图!@&片甲乙A •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B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C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D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25%5. 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 •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 •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 •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6. 下列哪种情况能产生新基因A •基因重组_______________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 •基因分离7. 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
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 •母方减□中B•母方减I中C•父方减□中D•父方减I中8.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 %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 •30%、20%B45%、55%C •50%、50%D55%、45%9. 染色体的变异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来识别。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009446c77da26924c5b0c4.png)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植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A.4 4 4 8 B.4 4 8 6 C.4 8 8 16 D.4 8 16 3参考答案:C【考点】48: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解答】解:某植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经过间期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加倍(每个DNA分子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且出现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4、8、8、16.故选:C.2. 已知Mn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能激活硝酸还原酶。
缺Mn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D.对于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参考答案:B3. 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的含N碱基是()A. 鸟膘呤B. 腺膘呤C. 尿嘧啶D. 胸腺嘧啶参考答案:RNA中含有的碱基有鸟膘呤(G)、腺膘呤(A)、胞嘧啶(C)、尿嘧啶(U);DNA 中含有的碱基有鸟膘呤(G)、腺膘呤(A)、胞嘧啶(C)、胸腺嘧啶(T),所以选C。
【考点定位】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区别【名师点睛】DNA和RNA结构组成区别(1)组成成分上:核糖和碱基U为RNA特有;脱氧核糖和碱基T为DNA特有。
山西太原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及答案
![山西太原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74a9a1fab069dc50220170.png)
2019~2020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5分)26. (5分,每空1分)①转化因子②DNA ③T2噬菌体④RNA ⑤主要27.(7分,每空1分)(1)自花闭花(2)紫花只表现显性性状(3)等位(4)性状分离 F1形成两种配子,比例为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8.(7分,每空1分)(1)DNA的复制转录 ( 双链)DNA RNA(2)153 51(3)C、D29.(10分,每空1分)(1)单倍体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变异(2)诱变基因突变(3)染色体变异(4)连续自交性状分离杂交基因重组30.(6分,每空1分)(1)差异不定向(2)m n(3)原材料自然选择31A.(20分,I题每空1分,II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I.(1)反向平行脱氧核糖磷酸(2)鸟嘌呤(3)氢键断裂解旋酶能量半保留复制II.(1)AAbb aaBB (顺序可调换)(2)4种 1/16(3)扁盘形:圆形:长圆形=1:2:1(4分)31B.(20分,I题每空1分,II题见标注)I.(1)翻译核糖体信使RNA(mRNA )氨基酸(2) 转运RNA(tRNA)识别转运反密码子丙氨酸(3)某些RNA病毒可通过逆转录来合成DNA,从而控制生物性状(或者某些RNA病毒的RNA可以直接作为模板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或对于RNA病毒来说,RNA上也有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性状)II.(1)1:1(1分)隐(1分)显(1分)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3分)(2)1:1(2分)毛色正常(2分)附:其他答案正确即给分。
2019-2020学年太原市名校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太原市名校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17bb48e87101f69e3195a4.png)
2019-2020学年太原市名校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D.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活动来进行的【答案】D【解析】图中①②过程分别是转录和翻译,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A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B正确;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导致黑色素的合成受阻,C正确;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①②⑤,(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①②③,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的特征.2.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的考查,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的物质都是能进入内环境的物质。
【详解】A、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A错误;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错误;C、口服抗菌药物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肌肉注射青霉素,是把青霉素注射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可以看作进入内环境,D正确。
故选D。
3.下图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或同一生态系统内的不同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则生态系统a—d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②若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Y可表示物种丰富度③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生态系统的a—d种群中d—定是生产者④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为d→c→b→a,Y可表示生物量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答案】C【解析】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则生态系统a—d中d的营养结构最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自然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般趋向于增加;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不一定最多,如森林中昆虫的数量大于生产者;随食物链中营养级升高,生物的生物量一般越来越少。
山西省(两校区)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西省(两校区)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890dcdba0d4a7302763aa5.png)
山西省(两校区)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埃溥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能引起埃博拉出血热。
如图为埃博拉病毒结构示意图。
其中GP→NP是7种病毒蛋白,以下推测合理的是A. GP可能是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与病毒侵染细胞时信息识别有关B. 假如L是一种RNA聚合酶,则可以催化病毒的逆转录过程C. 合成7种蛋白质需要宿主细胞内4种游离的核苷酸、ATP和酶D. 病毒RNA可能以胞吞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2.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②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③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螻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④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⑤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⑥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视野变暗,细胞变大,数目增多A. ②④B. ③⑤C. ①⑥D. ④⑤3. 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B. 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个氨基酸含2个羧基,1个氨基酸含2个氨基C. 该分子中有1个氨基酸残基含硫D. 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4. 生物学实验中,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成分进行鉴别,针对不同的鉴别对象,采用不同的试剂。
下列有关有机物鉴定试剂,材料选择、实验现象、结果等均正确的是p5. 组别实验名称鉴定对象试剂颜色水浴加热① 生物组织中糖类的鉴定淀粉碘液蓝色无②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需要③ 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需要④ 脂肪鉴定脂肪苏丹Ⅲ 橘黄色不需要A. ①②③B. ③C. ③④D. ①②④6. 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B. 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C. 加入8%的盐酸的目的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 对DNA和RNA染色,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先后滴在载玻片上7. 如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A. ①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B. ②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C. 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核D. 只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示的结构8. 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方式概念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消化酶释放的方式是③B. ④ 的含义是“ 是否消耗ATP”C.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⑤D. ⑥ 的含义是“ 是否为逆浓度运输”9. ( 2015 秋• 宜昌期末)下列有关 ATP 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 ATP② 若细胞内 Na + 浓度偏高,为维持 Na + 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 ATP 的量增加③ATP 中的“A” 与构成 DNA 、 RNA 中的碱基“A” 是同一物质④ATP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⑤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⑥ATP 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 ①②④⑤⑥B. ②③④⑥C. ①②③⑤⑥D. ①②③⑥10. 在小型圆底烧瓶内盛等量的 H2O2, 并向瓶中迅速加入等量的下列图示中的物质 , 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 , 使烧瓶沉于烧杯底部的同一位置。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ef2a8052d380eb63946d12.png)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果蝇的体细胞有四对染色体,它的一个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是()A.3对常染色体+ XY B.3条常染色体+ XC.3对常染色体+ XX D.3条常染色体+ Y【答案】B【解析】【分析】果蝇雌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X,雄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Y。
【详解】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即为4条,只含有3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X。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果蝇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为X,精子中的性染色体为X或Y。
2.下列系谱图所示三种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不是伴性遗传的是A.①B.②C.①②D.①③【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系谱中遗传病性质的确定,一般首先根据“无中生有”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再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分析遗传系谱是否符合伴性遗传特点。
【详解】图①中,双亲正常,女儿有病,致病基因为隐性,若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女患者的父亲应为患者,与系谱矛盾,则该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图②③中,无法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因此无法进一步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故选A。
【点睛】遗传系谱常用快速判断法:(1)双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双亲患病,女儿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有关同一种动物体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其中①②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B.①②④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其中①④没有染色单体C.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细胞有②③④D.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①③细胞进行有丝分裂,②④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答案】D【解析】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两者都没有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A错误;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不同,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而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这两个细胞中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错误;动物睾丸中的精原细胞可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其中①③细胞进行有丝分裂,②④细胞进行减数分裂,D正确。
太原市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太原市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b7f7b12f60ddccdb38a07c.png)
太原市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A.遗传信息蕴藏在基因中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B.遗传信息可通过基因传递C.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D.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答案】C【解析】【分析】遗传信息是指生物为复制与自己相同的东西、由亲代传递给子代、或各细胞每次分裂时由细胞传递给细胞的信息,即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或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其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A正确;遗传信息可通过基因传递,B正确;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是由遗传信息控制形成的,C错误;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概念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2.某研究人员模拟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 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 H标记的细菌④用3 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答案】D【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噬菌体的外壳留在了外面,而DNA侵入到了细菌细胞内,所以经离心后,沉淀中含有的是细菌和进入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的DNA,上清液中含有的是原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详解】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被35S标记的细菌分布在沉淀中,故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沉淀;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会被注入到细菌内,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被3H标记的细菌分布在沉淀中,故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沉淀;④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3H同时标记了DNA和蛋白质,侵染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3H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故离心后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故反射性分布依次是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正确。
2019-2020学年太原市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太原市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65dafc58fafab068dc0208.png)
2019-2020学年太原市生物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成对遗传因子遗传行为的概括中,导致F1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的是( )A.成对遗传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B.成对遗传因子保持各自的纯质性C.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D.受精时成对遗传因子随机结合【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在杂合子内的成对遗传因子之间,除表现出有条件的显隐性关系外,还表现出独立性、纯质性、分离性和随机性等一系列遗传行为。
由于成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分离,从而导致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并均等地分配到两个配子中,因此而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故选C。
2.丽江雪桃是用雪山下的山毛桃为砧木,冬桃的变异枝条作接穗,经过科技人员多年精心培育而成,具有成熟期晚、果型硕大、营养丰富且脆甜爽口的特征,是水果中的极品。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丽江雪桃是山毛桃和变异冬桃基因重组的产物B.当初用来嫁接培育丽江雪桃的接穗可能是多倍体C.丽江雪桃的优良品质可通过定向的诱变来完成D.单倍体育种可快速简便地完成丽江雪桃的繁殖【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丽江雪桃是山毛桃和变异冬桃嫁接的产物,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其后代的性状由接穗细胞中基因组与环境条件共同决定。
【详解】A、丽江雪桃是山毛桃和变异冬桃嫁接的产物,A错误;B、冬桃的变异枝条作接穗,具有成熟期晚、果型硕大、营养丰富且脆甜爽口等特征,所以可能是多倍体,B正确;C、诱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D、单倍体育种不能完成丽江雪桃的繁殖,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其变异原理不涉及基因重组。
3.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而基因重组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故A正确。
太原市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监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太原市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监测生物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0ad664aa00b52acec7ca6c.png)
太原市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监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答案】A【解析】【分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2、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
3、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
【详解】A、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因此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低于幼根,A错误;B、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这种现象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B正确;C、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防止落花落果,因此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C正确;D、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D正确。
故选A。
2.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②二倍体植物的花粉③初级精母细胞④极体⑤四倍体西瓜的卵细胞⑥玉米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芽尖细胞A.①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考点是等位基因的概念,考查对概念的内含和外延的理解和应用,结合具体选项解答试题的能力。
山西省太原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e32e9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7.png)
山西省太原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 题号-二二 三 总分 得分、选择题1. 下列有关DNA 和RNA 勺叙述正确的是A. DNA 和RNA 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B.一个DNA 包括两个RNA C. 一般DNA 是双链,RNA 是单链D. DNA 和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完全相同3. 下图是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的生理过程,则I、口、川分别 堆性丄*档子弗性聊细胞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 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A.C.〉丄受粒卵-卫f 新个体 2. 如图所示,染色体、DNAC.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D.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4. 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
在一般情况下,人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A. 23+XB. 22+YC. 22+XD. 23+Y与A、a C. A 、a、与C、c D. C 、c 与D、d5. 据下图,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6. 基因转录时,有遗传信息按顺序从DNA专递到RNA DNA与RNA之间不可能进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 鸟嘌呤与胞嘧啶__________B.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C. 腺嘌呤与尿嘧聢____________D.胸腺嘧啶与腺嘌呤7. 某基因有脱氧核苷酸900个,则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个数最多为(考虑终止密码子)A. 小于150个 ________B. 等于150个____________C. 大于300个 ___________D. 等于300个8. 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A. tRNA 上碱基的排列顺序B. mRNA 上碱基的排列顺序C. 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D.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9. 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一中学2019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一中学2019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cc675cf524ccbff02184ca.png)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一中学2019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右图为某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物为一种植物B.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参考答案:B2. 如图是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试回答:ks5u(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 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基团)。
(2)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
(3)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与下图中③不直接相通,但膜成分最为相似的是[]。
(4)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如图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填写图中的数字)。
参考答案:(1)羧基(2)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3 内质网(4)1 3 2 6 43. 下列各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胆固醇、氨基酸、核苷酸 B.磷脂、脱氧核苷酸、RNAC.葡萄糖、丙氨酸、纤维素 D.糖蛋白、核糖、多肽参考答案:B4. 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A. 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 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C. 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 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参考答案:D植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A错误。
分裂间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进行染色体复制,B错误。
分裂间期,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
只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中部会形成细胞板,D正确。
点睛: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在细胞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二是在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质均分方式不同。
5. 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成成分A.脱氧核糖、磷酸、核酸 B.脱氧核糖、碱基、磷酸C.核糖、碱基、磷酸 D.核糖、嘧啶、嘌呤、磷酸参考答案:B6.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A.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B.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龟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参考答案:D7. 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合是()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参考答案:C8.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D.酶提供了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参考答案:A9. 下列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中,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的是A.氨基酸 B.Na+C.O2 D .葡萄糖参考答案:C10. 下列对“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描述中,正确的是A. 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 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可以观察到它从间期到末期全过程C. 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参考答案:D【分析】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操作步骤: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和RNA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B. 一个DNA包括两个RNAC. 一般DNA是双链,RNA是单链D. 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完全相同2. 如图所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一般关系应是A. B.C. D.3. 下图是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的生理过程,则Ⅰ、Ⅱ、Ⅲ分别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 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C.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D.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4. 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
在一般情况下,人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A. 23+XB. 22+YC. 22+XD. 23+Y5. 据下图,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A. a 与 D、dB. b与A、aC. A、a、与C、cD. C、c 与 D、d6. 基因转录时,有遗传信息按顺序从DNA传递到RNA,DNA与RNA之间不可能进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 鸟嘌呤与胞嘧啶________B.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C. 腺嘌呤与尿嘧聢________D. 胸腺嘧啶与腺嘌呤7. 某基因有脱氧核苷酸900个,则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个数最多为(考虑终止密码子)A. 小于150个________B. 等于150个________C. 大于300个________D. 等于300个8. 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A. tRNA 上碱基的排列顺序B. mRNA 上碱基的排列顺序C. DNA 上碱基的排列顺序D.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9. 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
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根本原因是A. 红细胞易变形破裂B. 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改变C. mRNA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 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10. 发生基因突变以后的新基因一定是A. 有害基因________B. 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C. 显性基因________D. 隐性基因11. 在绝大多数生物中,按中心法则的遗传信息传递的顺序是①蛋白质②DNA③mRNA④tRNAA. ①→②→③B. ①→④→②C. ②→③→①D. ②→④→①12. 就二倍体生物来说,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A. B. C. D.13. 出现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病人A. 缺乏揪色素________B. 长期见不到阳光所致C. 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________D. 无酪氨酸14. 下列选项中完全符合一个染色体组的描述是A. 配子中全部的染色体________B.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全部的染色体C. 体细胞中一半的染色体________D. 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15. 中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当前人口的生育出现了小高峰。
二胎孩子与头胎孩子往往在性状表现上有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内因往往是A. 基因突变________B. 自然选择________C. 基因重________D. 染色体变异16.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B. 低温也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C. 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D. 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基本相似17. 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知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动力分别为 ( )① 遗传变异② 自然选择③ 适者生存④ 生存斗争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①②18.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 基因频率的改变B. 生殖隔离的形成C. 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 产生了新的基因19.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4%,Bb个体占80%,bb个体占6%,则B的基因频率是A. 94%B. 54%C. 86%D. 46%2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A. 猎豹捕食斑马B. 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投口器专门为它传扮的蛾C. 草原上猫头鹰的灭绝造成鼠的数粃激增D. 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二、多选题21.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B. 萨顿——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伴性遗传定律C. 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2. 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A. 携带遗传信息________B. 上面有密码子C. 能转录产生mRNAD. 能转运氨基酸23. 属于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是A. 目的基因________B. 运载体________C. DNA连接酶________D. 限制性内切酶24. 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B. 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可能是单倍体C.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D. 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25. 下列有关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 遗传病的发病与遗传因家和环境因素都有密切关系B. 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C. 先天性的疾病都是遗传病D.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人类出现遗传病三、综合题26. 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 ___________ 。
A. 14 C 和 18 0B. 35 S和 32 PC. 14 C 和 32 P________D. 35 S和 18 0(2)图中D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留在细菌外的是 ___________ ,注入细菌内的物质是 _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了 ___________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4)自然界中也有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_____ ,所以DNA是 ___________ 的遗传物质。
27. 如图是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请据图回答:(1)基因是指有 ___________ 效应的 ___________ 片段。
(2)通过图解可以看出,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控制 ___________ 的结构___________ (填“直接”或“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 ___________ 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进而 ___________ (填“直接”或“间接”)控制生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如图:A中的甲表示细胞内的一条染色体片段中基因排列的顺序,B、C是该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请回答:(1)与甲相比,乙、丙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2)B图含有 ____________ 条染色体,C图中含有 ____________ 个染色体组。
(3)与正常的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用试剂 ____________ 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能抑制 ____________ (填字母)图所示时期中纺锤体形成,最终使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____________ 。
29. 请据图回答有关育种的相关内容:(1)1表示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 ,在F 2 中选出的新品种能否直接播种__________ ,最简便的处理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表示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 ,获得单倍体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育种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表示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此方法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内容:(1)现代生物讲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 __________ 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__________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 __________ 。
(2)—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 __________ ;东北虎和华南虎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 __________ (填“完全相同”、“完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3)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是否会改变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 。
31. 下图所示是真核生物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某个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过程是 ___________ ,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___ ,产物是___________ 。
(2)①过程的产物从核孔出来与图中 __________ (填M的名称)结合,开始进行___________ 过程。
(3)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表示 _________ 分子,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 并 _________ 氨基酸。
(5)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________________ 分子具有多样性。
32. 下图所示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某个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合成多肽链的第一步是细胞核内通过 ____________ 合成的 ____________ 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随后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P位,与起始密码子 ____________ (填图中序号)进行互补配对。
(2)合成多肽链的第二步是与第二个密码子互补配对的tRNA携带氨基酸进入____________ 位。
(3)第三步是在相关的酶作用下,P位的氨基酸通过 ____________ 方式与A位的氨基酸形成 ____________ 而转移到占位点A的tRNA上。
(4)第四步是核糖体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于是循环进行上述的二、三、四步,直到遇到 ____________ 为止。
(5)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约有 ____________ 种,而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___________ 种,这表明密码子具有 ____________ 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第11题【答案】第12题【答案】第13题【答案】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第16题【答案】第17题【答案】第18题【答案】第19题【答案】第20题【答案】第21题【答案】第22题【答案】第23题【答案】第24题【答案】第25题【答案】第26题【答案】第27题【答案】第28题【答案】第29题【答案】第30题【答案】第31题【答案】第32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