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第3课-训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基础巩固

1.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

C.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 A

解析确立了改革开放是1978年底;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195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计划在2020年左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是在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的。

2.“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 A.强调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国有企业的领导地位

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答案 C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理解题干中材料的信息,从“在隧道中探索”到“看到隧道口的光亮”,说明1992年之前中国改革没有目标与方向,1992年找到了目标,找到了方向。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1992年的十四大上,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C

解析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2年十四大开始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A、D两项是1978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政策,B项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政策,因而C项符合题意。

4.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 A.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B.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由题目中的信息“中共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可选出B项;

A项中的“彻底结束”说法太绝对;C项初步形成于21世纪初,与题目中的时间“(1992年)中共十四大”不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故D项表述错误。

5.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①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心②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③明确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问题④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①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解决的,②是在中共十四大上解决的。十五大在③④等问题上提出的论断,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6.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答案 A

解析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而实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突破。

能力提升

7.“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②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这次讲话指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而提出真理标准问题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

夕,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8.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及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1978年国内价格主要由政府定价,属于计划经济体制;2005年,国内价格主要不是由政府定价,根据基础知识判断出是由市场定价,与此相关的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答案选C项。

9.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规划往往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百万吨)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1991~1995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对外开放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一般加工工业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开放格局。

——王炳文《新中国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回顾》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一五”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对国民经济有何推动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1978~1984年中国农业经济呈现的态势,导致这一态势的政策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八五”时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4)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怎样的变化趋势?

答案(1)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或答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局面,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快速发展。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人们思想;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外开放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4)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