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段翻译”的华丽转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看到电视新闻里的国际会议场面,不同国家的政要戴着耳机听着会议的发言。我本以为是电脑完成同步翻译,后来才知道其实是耳机的另一端,有一群翻译高手在进行“异口同声”的口译。他们所做的就是“传说”中的“同声传译”,于是,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同声传译真正走进咱老百姓的视野,还得上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那场弥漫硝烟战火的报道中,央视首次采用了同声传译。六位同传译员轮番披挂上阵,在亿万观众的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翻译秀”,其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前沿战事。从那以后,这个新兴的行业——同声传译,就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翻译界的“大熊猫”

所谓同声传译,也叫同声翻译,简称同传。顾名思义,即基本同步地实现对讲话者发言的口译,多用于各种大型国际会议或商务会谈时对各种语言进行同声转换翻译。

同声传译是一份“神秘”、“含金量”很高的工作,其难度大、技巧高,是短期的高强度、高密度的半机械化工作。它要求同传译员语言根底扎实、口齿清楚、声音悦耳,能禁得起精神压力,具有“闪电般”的临场应变能力,并且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清晰、流畅地表达出来。

同传译员们“躲”在隔音的同传室里,紧盯发言者的口形,凝神细听讲话内容,笔录不辍,把发言者话语瞬间口译成目的语,传递给戴耳机的听众。耳听、眼看、手记、嘴说,译出语和译入语几乎在同一时间进行。当发言人的话语传到与会者耳中时,已经是与会者各自熟悉的语言了。

同传工作的整个过程非常紧张,不允许同传译员的思想有丝毫懈怠和抛锚。这时候,人的耳朵、嘴巴、手、大脑做到四位一体高速并行运转,有点类似于《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的“左右互搏”之术,是一种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功夫,极为消耗脑细胞。一些从业者说,做同传连续超过20分钟就有些失常了。工作结束后,就像刚跑完1500米测试一样,有种脱水的感觉,体力相当透支。工作强度如此之高,所以一场同传需要三四个人轮流工作方能应付。

同传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翻译者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其人数在我国凤毛麟角。因此,同传人才如太上老君八卦炉里炼出的金丹般金贵,“金舌”、“九段翻译”、翻译界的“大熊猫”等诸多称谓使同传职业在人们心中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同传也走上了翻译界金字塔的塔尖。

朝阳的“金领职业”

人少钱多、前景广阔,是对同传的职业特点最简要的概括。

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翻译行业从业者达到50万人。但高水平的翻译很少,只能占总数的5%或者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任务的专业人员就更少了。目前全球专业的同传人员总共也就2000多人。国内同传人才更是奇少,缺口高达90%以上,而真正具有国际同声传译水平的仅40人左右,数量远远少于大熊猫。其中很多的同传还是以兼职身份出现,主要从业者是国家部委的翻译、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翻译和高校外语教师。他们大多30岁左右,是年轻翻译人才中的佼佼者,基本都是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些国际交往频繁的大都市,对于现实市场的需求可谓“杯水车薪”。

由于粥多僧少,供不应求,处于买方市场的同声传译自然薪酬不菲。现在同传译员大多持有联合国同传资格认证和欧盟同传资质认证两种证书,拥有这些证书的同传译员日薪不低于4000元,而没有证书的译员日薪则在3000元左右。如果不需要助手而独立完成翻译任务,最高的可达1万元以上。

同传工作可以经常接触到各个领域的精英,到世界各地周游旅行。同传译员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也十分舒适,客户将支付他们的食宿费用、机票费用、地面交通费用和其他相关开销。即使这样昂贵的价格,优越的工作环境,同传的“千里马”依然难以寻觅,“攀上高枝”的人

凤毛麟角。像在上海,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需要同传译员时,只能通过朋友介绍、私人关系、借用等其他“旁门左道”去高薪聘请同传译员。

同传在我国还是个新兴行业,随着我国一些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与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各种国际会议日益增多,所以同传译员的需求量也是水涨船高,其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同传入行门槛高,能胜任的人极少,所以在职场尤其紧俏,早已在十大紧缺专业排行中榜上有名,还被夸张成“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

台下的“千年磨剑”

不“懂行”的人以为同声传译只是在会场上耍耍嘴皮子,短短的几十分钟,懂一些外语都能行。殊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这短暂的翻译,不知在幕后,同传译员们“闭关苦练”了多少个春秋。

做一名同传译员,需要熟练的外语的运用能力是不言而喻的。同传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外语口感要好,对外国文化风俗的方方面面都能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外语口音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同传对汉语的运用能力也要求很高,毕竟同传是在两种语言间来回“切换”,如果对汉语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自如地游走在两个语言系统之间。

同传译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很高,得禁得起大风大浪而不能紧张怯场,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调整。特别是对自己的失误能清晰地认识,善于顾全大局,不至于一慌而“溃不成军”。

当然,一个优秀的同传译员还需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因为工作中必然要接触很多方面的内容。国际会议各种各样,主题千变万化,天文、地理、武器、纳米,什么都可能成为议题。这就需要知识面宽广,最好是个杂家,什么都懂一点。

另外,同传译员还需要具备一些“天赋”,例如记忆力强、思维清晰、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好。

此外,体能也是很重要的一项素质,因为做同传工作要精神高度集中,劳动强度非常大,精力、体力,甚至肌肉的组织协调能力都要能够适应极大的工作强度,所以身体素质一定要好。

看来要想练得此“盖世奇功”,没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付出,没有“欲练此功,必先XX”的决心和勇气,一切将是无法企及的镜花水月。

入行的“葵花宝典”

同声传译职业资格考试已于从2005年11月开始启动,考试必须要在获得高级翻译资格后再加试,它是对考生语言能力、知识面、心理素质等多方面水平的综合考核。

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许多外语类院校开设同传课程或者培训班。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翻译专业方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英语专业(高级翻译方向)设有同译课程。由于对同传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师资力量紧缺,国内仅有几家外语院校,比如北外、上外、北京语言大学设立有同传硕士点,进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些培训学校也开设有同传课程的培训。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同声传译,并不要求你必须是外语天才,也并不一定非要是正规大学的科班出身,关键在于灵性、毅力和下苦功。需要你具备过关的双语能力,不仅英语,中文的表达更重要;需要你能做到“听到—脑到—口到”,听到什么就能翻译成相对应的语言;需要你平时阅读各种报刊、杂志,要具有政治、经济、科技、金融等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总之,做到这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当你在相关的工作岗位实践几年,苦练几年,一举夺得同声传译职业资格证书这个“尚方宝剑”,成为一名同声传译,捧上这个“神秘的金饭碗”,并不是遥远的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