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的起源及发展
安全评价的起源及发展
安全评价的起源及发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的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是经过我国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总结了大量伤亡事故的原因、经验教训,通过科学探索得出的结论。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只有预防,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就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具有较大安全风险性的“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并且规定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13个条件之一是“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在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安全评价是系统安全工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为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预先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工程、系统的安全风险程度创造了条件。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西方国家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必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收取费用的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
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确定风险程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安全评价的过程,因此,安全评价也被称做“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安全评价技术在20世纪的后半叶得到很大的发展,得益于系统安全工程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系统安全理论首先被应用于美国军事工业。
1962年4月美国公布了第一个有关系统安全的说明书《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以此作为对与民兵式导弹计划有关的承包商提出的系统安全要求,这是系统安全理论的首次实际应用。
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对完成系统在安全方面的目标、计划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涵盖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要求和程序、目标。
安 全 评 价
1、安全评价产生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保险 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 各种风险,必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收取的费用 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因此,就产生
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风险程度的
过程就是当时的美国保险协会所从事的风险评价。
2、国外安全评价概况(企业自主行为)
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的(某一个生产 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 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 策措施及建议。(书)
状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
安全现状评价
(1)时机:正常生产状态下; 健康管理要求。 (3)对象: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在用生产装 臵、设备、设施、贮存、运输及安全管理状况的全面综 合评价; (4)内容:危险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提出对策建议。
(2)依据: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
4) 安全专项评价 安全专项评价是根据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 进行的,是对专项安全问题进行的专题安全分 析评价,如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非煤矿 山专项安全评价等。
安全专项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如一个
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臵
依据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详细设计 计文件 依据资 类比工程 料 现场资料
现场资料 正式运行之后
专项检测资料 正式运行之后
进行时 可行性研究阶段 正式运行前 间 评价重 1)可行性 点 2)可能危险、 危害因素 3)设计时的措 施
1 ) 法 规 符 合 1)适应性 1)可行性 性 2)存在危险、危 2)针对问题的措施 2)存在危险、 害因素 3)专项检测 危害因素 3)整改措施 3)措施的有 效性
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一、前言安全性评价在国外也称为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或称之谓不安全因素进行辨识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对该系统的安全性给予正确的评价,并相应地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的具体对策措施。
通过全面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这些措施,达到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超前控制事故的发生。
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也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安全性评价的起源国际上最早在工业上研究安全性评价的是美国一家化学公司,1964年发表“应用化学品分类”,在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中首创“指数法”,使用“火灾、爆炸指数”作为衡量化学工厂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到1991年已经修订到第七版。
“指数法”在70年代以后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日本劳动省在1976年提出了化学工厂六阶段(安全)评价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德工厂研究开发部提出蒙德(Monde)安全评价法,使指数法日趋科学、合理和符合实际。
国内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机械行业在1988年制定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主要针对人身安全方面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
1990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制定了“石油化工企业安全评价实施办法”,将企业划分成8个系统,即:综合安全管理、生产运行系统、公用工程系统、生产辅助系统、储存运输系统、厂区布置及作业环境、消防系统和工业卫生,评价的内容扩大到生产系统的设备安全。
上述评价方法都是采用的“评分法”。
此外,化工部制订了“化工厂危险程序分级”,采用的是“指数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改进。
冶金部也制定过“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标准。
电力行业方面,华中电业管理局于1992年制订了“安全评价检查表及实施办法”,开展了以人身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性评价。
三、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1984年印度博帕尔美国碳化物公司化工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毒气泄漏事故,事故造成2500人中毒死亡,20万人双目失明。
2023最新国开安全技术与管理《安全评价》形考任务1-4答案(陕西)
形考任务一1-5 CBCAC 6-8 BCD 9-13 ABD ABD ABCD AC ABCD14-16 ABD BCD ABCD17-25 对对错对错对对错对形考任务二1-5 ABDCA 6-8 CDC 9-13 ABC AC BC ABC ACD14-16 ABCD BCD ABC17-25 对对错对对对错错对形考任务三1-5 ADBAC 6-8 CBD 9-13 AC AB BCD ABCD ABD14-16 ACD ABCD ABCD17-25 对错对错对错错对错形考任务四1-5 ACACA 6-8 CCA 9-13 BC ABC ACD ABCD BCD14-16 ABD AB AD17-25 对对对对错对对对对1.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世纪30年代,是随着( )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A.安全生产B.风险C.保险业D.安全评价工作2.所谓“评价”是指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明确其价值的过程。
A.性质B.属性C.特性D.范围3.安全评价安全管理和()的基础,是依靠现代化科学技术预防事故的具体体现。
A.决策B.现代化C.决策科学化D.科学化4.本质安全是生产中( )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
A.预防为主B.减少危险C.控制风险D.危险因素5.在安全评价的过程中,常用()的模式分析企业风险。
A.风险识别B.风险分析C.风险评估6.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称为( )。
A.未遂事件B.事故事件C.安全事件D.其他7.危险源存在于( ),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A.不确定的系统中B.潜在的危险中C.确定的系统中D.危险行业中8.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
A.危害B.整改隐患C.潜在危险D.重大事故隐患9.安全评价工作开展较早的国家是()。
多选题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10.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指的是() 。
多选题A.不发生工伤事故B.职业病C.爆炸D.设备或损失的威胁11.事故是指成人员()的意外事件。
安全评价的起源及发展(三篇)
安全评价的起源及发展安全评价(Safety Assessment)是评估和分析风险的过程,用于确定某一系统或活动中的潜在危险,并提出适当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工业、交通、医疗、建设等,以保护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一、起源:安全评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工业生产迅速扩大,带来了大量的工伤和意外事故。
人们开始认识到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工人的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使用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评估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二、发展:20世纪上半叶,安全评价逐渐成为工业和交通等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例如,美国联邦航空局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行飞行员的安全评价,以提高航空安全性。
此后,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下面是安全评价的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1. 事件分析法:安全评价的早期方法是事件分析法,主要通过对已发生的事故和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识别事故的原因和潜在风险。
这种方法主要侧重于事故的后果,而对事故的发生原因了解较少。
因此,它主要是一种事后的评价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2. 风险评估法:20世纪60年代,风险评估法逐渐成为安全评价的主要方法。
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识别和评估潜在危险,并确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危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三个过程。
它不仅可以用于事故的预防,还可以帮助优化资源的分配,提高效率。
3. 完整性评估法:在20世纪90年代,完整性评估法逐渐发展起来。
完整性评估是一种综合的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它包括对系统构造、组成部分和运行过程的分析,以识别可能导致系统失效的因素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风险管理法:近年来,风险管理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风险评估法,成为安全评价的主要方法。
评价工作流程
安全评价概述(一)安全评价的由来安全评价也称危险评价或风险评价。
目前欧美等国称其为风险评价,我国和日本等国称其为安全评价。
风险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起源于保险业。
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必须收取一定的保险费用,而收取费用的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
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风险程度的过程就是当时美国保险协会所从事的风险评价。
而风险评价技术的发展又为企业降低事故风险提供了技术手段,很多大的公司也对风险管理及风险评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1964年美国通道化学公司(DOW)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开发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用于对化工装置进行风险评价。
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系统安全工程又大大推动了风险评价技术的发展。
系统安全工程首先应用于军事工业方面,随后在原子能工业上也相继提出了保证系统安全的问题。
1 962年美国公布了第一个有关系统安全的说明书——《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以此作为对民兵式导弹计划有关的承包商提出的系统安全的要求,这是系统安全理论的首次实际应用。
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WASHl400报告,即商用核电站风险评价报告。
这个报告发表后,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推动了系统安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El本引进风险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已在电子、宇航、航空、铁路、公路、原子能、汽车、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大力开展了研究与应用。
但是,El本人有时避讳“风险”这个词,所以有的日本安全工程学者建议在安全工作中把风险评价改称为安全评价。
20世纪70年代末,系统安全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系统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许多科研单位也进行了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
(二)我国安全评价工作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安全评价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系统安全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生产经营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内外安全评价起源及发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的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是经过我国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总结了大量伤亡事故的原因、经验教训,通过科学探索得出的结论。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只有预防,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就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具有较大安全风险性的“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并且规定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13个条件之一是“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在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安全评价是系统安全工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为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预先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工程、系统的安全风险程度创造了条件。
把安全评价师站点加入收藏夹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西方国家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必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收取费用的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
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确定风险程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安全评价的过程,因此,安全评价也被称做“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安全评价技术在20世纪的后半叶得到很大的发展,得益于系统安全工程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系统安全理论首先被应用于美国军事工业。
1962年4月美国公布了第一个有关系统安全的说明书《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以此作为对与民兵式导弹计划有关的承包商提出的系统安全要求,这是系统安全理论的首次实际应用。
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对完成系统在安全方面的目标、计划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涵盖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要求和程序、目标。
安全评价的起源及发展
安全评价的起源及发展安全评价是一种评价和量化风险的方法,旨在确定和评估潜在危险的存在和潜在风险的可能性,并提供有关如何降低风险的建议。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导致了许多工业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根据对这些事故的调查和研究,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评估和管理潜在的风险,以预防类似的事故发生。
随着各个国家在20世纪的不断发展,安全评价的概念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交通、建筑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安全评价从最初的定性分析逐渐发展为定量评估,旨在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风险评估结果。
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开始研究和开发专门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安全评价,如风险矩阵、事件树和事故树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基于对事故机理和风险因素的分析,帮助人们理解事故的潜在原因,并提供预防和控制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辅助风险评估(CARA)成为安全评价的新发展方向。
CARA采用了更精确和可靠的数学模型和算法,以确定和量化潜在风险,并计算风险的概率和严重性。
它还可以模拟和分析各种情况和场景,并提供制定决策的支持。
在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安全评价的范围和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开始意识到安全评价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其业务和管理流程中。
同时,一些国际标准和指南也被制定和发布,以提供指导和规范安全评价的实施。
总的来说,安全评价的起源和发展主要受到工业化进程和事故灾难的影响。
它是为了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以预防事故和灾难的发生而发展起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安全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风险评估结果。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安全评价将继续发展,并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和挑战。
安全评价的起源、发展、现状
安全评价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09安技潘富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的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是经过我国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总结了大量伤亡事故的原因、经验教训,通过科学探索得出的结论。
安全评价在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西方国家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必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收取费用的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
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确定风险程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安全评价的过程,因此,安全评价也被称做“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安全评价技术在20世纪的后半叶得到很大的发展,得益于系统安全工程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进行事故预测、预防的系统安全评价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安全评价的现实作用又促使许多国家政府、工商业集团加强对安全评价的研究,开发自己的评价方法,对系统进行事先、事后的评价,分析、预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努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震惊世界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泄漏事故。
恶性事故造成的人员严重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促使各国政府、议会立法或颁布法令,规定工程项目、技术开发项目必须强化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风险程度。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被引入我国,许多研究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及部分企业开始对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及实际应用。
为将安全评价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对于安全评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安全评价从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扩展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种类型,覆盖了工程、系统的全部生命周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国际安全评级系统简介
国际安全评级系统(ISRS®)一、起源及发展1969年,法兰克贝尔德(Frank Bird)是北美保险公司工程服务的一名主任,他组织了一项工业意外的研究项目。
此研究项目对1.754百万件事故作了详细的分析。
其事故数据来自297家大企业,并涵盖了21种不同的行业,所涉及的员工有1.75百万名,累计工作小时超过了30亿。
根据研究项目分析及按照美国国家标准学院当时的定义,发现就每一件汇报的严重获重大伤害的安全事故来说,便有9.8件汇报的轻微伤害事故,30.2件汇报的财物损失事故和约600件未造成任何损失的未遂事故。
这就是后来非常著名的1-10-30-600事故比例原则(详见图2-4)。
图2-41-10-30-600事故比例原则示意图基于这个发现,法兰克贝尔德认为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处理少数的严重获重大伤害事故,而却忽略多达630件的财物损失事故和无损失事件是不明智的。
相反的,如果企业要有效的预防人员伤亡事故,减少各类损失和破坏及增加安全管理效率,便必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考察事故和损失发生的系统。
因此,法兰克贝尔德结合前人的理论思想,发表了事故损失因果模型(后命名为DNV损失因果模型)。
在事故损失因果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法兰克贝尔德进一步采集其分布在全球的客户们的最佳损失控制做法和计划,并汇总和发展成一个针对安全管理计划的评价系统,作为其公司内部之用。
后经学者专家们的论证,于1970年此系统又发展成一个含有22个要素和68个子要素的整体损失控制促进系统。
于1978年,此系统进一步扩张其内容,并增加其客观性,最终形成国际安全评级系统(ISRS®)第1版。
经国际安全评级系统(ISRS®)国际用户的指导下,于1980年(第2版),1984年(第3版),1986年(第4版),1990年(第5版)和1994年(第6版)不断地进行修订,以反映当时全球的最佳安全管理做法和安全法规的变化。
安全评价复习知识点
安全评价技术第一章一、安全评价定义: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她是以实现工程和系统的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和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等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和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及建议,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
二、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危险危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危害后果分析、定性及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三、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四、安全评价程序:准备阶段、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定性及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等五、国外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1、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随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2、安全评价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首先应用于美国军事工业六、国内安全评价技术发展及现状:1、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2、1987年原机械电子部首先提出了在机械行业内开展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并于1988年1月1号颁布了第一步安全评价标准(机械工厂安全评价标准),1997年进行修订,颁布修订版3、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将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4、2002年6月29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2014年12月1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5、2002年1月9号国务院第344号令发布了《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二章一、安全评价四个基本原理:相关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海因里希:重伤死亡、轻伤、无伤害事故比例1:29:300)二、安全评价模型类型:形象模型、模拟模型、数学模拟常用安全评价模型:火灾模型、爆炸模型、中毒模型火灾模型相关危害准则:热辐射爆炸模型相关危害准则:冲击波超压中毒模型相关危害准则:暴露接触浓度和时间第三章一、危险因素:指能造成人身伤亡或造成物品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强调社会和突发作用)二、危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内的累积作用)。
安全评价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开 展安全 评价 工作 ,是贯彻 落 实 “ 全第一 , 安
预 防为 主 ,综合 治 理”安 全生 产方针 的重 要手段 ,
能 够 促 进 实 现 本 质 化 安 全 生产 和提 高 安 全 管 理 水 平 ,减 少 和 控 制 建设 项 目生产 中 的危 险 、有 害 因
全 面地辨 识与 分析确 定 系统 内存 在 的危 险 、有 害 因素 ,能预测 系统 安全 状态 和事故 发生 的途 径 , 便 于 企业采 取技 术 、管理措 施 消除 、减弱 、预 防危 险 、有害因素 ,防止事故 和职业危 害的发生 。
23 划分评价单元 .
评价单 元划 分应科 学 、合理 ,便 于实施 评价 ,
生事故 或造 成职业 危害 的可 能性及 其严重 程度 ,提 出科学 、合 理 、可行 的安 全对 策措 施建议 ,做 出评
价结论 的活 动 。科 学 、系统地 开展 安全评 价工 作 ,
有利 于消 除或控 制工程 、系统 、生 产经 营活 动过程 中的危险 、有害 因素 ,最大 限度地 降低 生产 过程 中 存在 的各类 可能 事故 风险 ,全面提 高企 业 的安全 生
素 ,降 低项 目安全 风险 ,预 防事故 的发生 。而 不是
为了仅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 全评 价它 是 以实 现工程 、系 统安全 为 目的 , 应 用安 全 系统 工程 原理 和方法 ,辨识 与分 析工 程 、
系统 、生产 经营 活动 中的危 险 、有 害 因素 ,预 测发
2 1 年第1 01 期
车树春 :安全评价促进 企业 安全管理
产水平 。
有 害因素 ,确 定其存 在 的部位 、方式 ,以及发 生作
药物安全性评价word
药物安全性评价word一、药物安全性评价概述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一)新药研发程序1、探索和筛选:应用常规的药理学方法检测化合物的药理学活性,超过活性标准即可认为有活性;通过早期毒性筛选尽量排除可能有问题的化合物,从而增加测试化合物的数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和扩大给药剂量的范围。
2、非临床研究:实施符合GLP标准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生物利用度评价及药代毒代动力学研究。
3、临床研究:Ⅰ期:证明人类对该药物的耐受性并确定其在人体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
Ⅱ期:确定药物的量效关系。
Ⅲ期:临床药效学试验(全面、多中心、大量患者参与)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应符合GCP标准。
4、申请新药注册:《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5、新药上市: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并进行符合GCP标准的Ⅳ期临床试验(二)安评的起源最早提出药物安全性评价是缘于20世纪全世界出现了许多严重的药物中毒事件。
1、磺胺酏剂事件(30年代,美国)a、1937年,美国一家公司的主任药师瓦特金斯(HaroldWotkins)为使小儿服用方便,用二甘醇代替酒精做溶媒,配制口服液体制剂,称为磺胺酏剂。
b、未做动物实验,在美国田纳西州的马森吉尔药厂投产后,全部进入市场,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c、到这一年的9~10月间,美国南方一些地方开始发现患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共发现358名病人,死亡107人(其中大多数为儿童),成为上世纪影响最大的药害事件之一。
2、有机锡中毒事件(50年代,法国)a、烷基锡化合物可引起多起中毒。
b、1954年在法国用于治疗皮肤化脓很有效的Stallion药物,这种药物中含有作为不纯物的10%三乙基锡碘化合物,有1000人服用这种药物,有约100人死亡。
建设项目安全评价
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建设项目安全评价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其中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即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
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保证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实施之一,就是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安全预评价和项目建设后投产试生产后安全验收评价。
本文就简要介绍以下安全评价的概念、法律依据和意义以及其在建设项目中所起的作用。
一,安全评价的概念安全评价起源于国外发达国家,最早运用在军事,以后陆续推广在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评价引入我国,安全评价指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目的。
安全评价贯穿于工程、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退役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人们将安全评价形象地比喻为企业“保健大夫”,应该说非常恰当的。
安全评价根据评价阶段的不同有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1)安全预评价第 2 页共 12 页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2)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
(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产生和发展(2篇)
安全性评价的产生和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必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收取的费用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
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风险程度的过程就是当时的美国保险协会所从事的风险评价。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对安全评价就有了一定的研究,有的国家还采用“数量风险”来计算关于项目或工业投资的各种安全、卫生、环境方面可能带来的危险及危害,并利用统计、计算、参考已经发生的意外事故来加以总结。
如最早在工业上研究安全性评价的是美国道化学公司,1964年该公司发表“应用化学法分析”,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随后日本、英国也都相继提出了安全评价方法,使指数法日趋科学、合理和符合实际。
通过对指数法的研究及应用,使我们对系统中固有的潜在危险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预先的测评、分析和确定,并为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如1965年,美国波音公司和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召开了安全系统工程的专门学术讨论会议,以波音公司为中心对航空工业开展了安全性、可靠性的分析和研究设计,用在导弹和超音速飞机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又如1966年美国国防部采用了空军的安全标准,制订了安全标准《MIL—S—3813》。
1969年7月发表了安全系统工程程序标准《MIL—STD882》。
在这项标准中,首次奠定了系统安全工程的概念,以及设计、分析、综合等基本原则。
以后,随着对系统安全认识的不断深化,该标准于1969年和197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
安全性评价作为一门新兴的软科学,它只不过经历了20~30年的时间,虽然仍处于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阶段,但已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工业先进国家的重视,可见其价值所在。
1972年美国组织了以麻省理工学院拉斯姆教授为首的十几名专家,用了两年多时间对原子能电站的危险性进行研究和评价。
于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原子能电站风险评价报告,叫作《拉氏报告》。
《安全评价》单项选择题
4. 本质安全是生产中(A)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7 A. 预防为主 B. 减少危险 C. 控制风险 D. 危险因素
5. 在安全评价的过程中,常用(C)的模式分析企业风险。7 A. 风险识别 B. 风险分析 C. 风险评估 D. 风险评价
A. 标准型 B. 支持性 C. 评价性 D. 技术性 80. 持续改进属于全方位的(C)的变化。269 A. 面 B. 质 C. 形 D. 点
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2. 系统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变为(C)。15
A. 系统管理 B. 效益管理 C. 目标管理 D. 平衡管理 13. 安全评价是(A)很强的一项工作。16 A. 政策性 B. 法规性 C. 保障性 D. 安全性 14. 类推亦称(C)。21 A. 推理 B. 推出 C. 类比 D. 推算 15. 平衡推算法是根据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来推算所缺的(D)的方法。21 A. 有关数据 B. 有关标准 C. 有关资料 D. 有关指标 16. 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C)的规律。22 A. 质变到量变 B. 质变 C. 量变到质变 D. 量变 17. 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A)大小。22 A. 可能性 B. 随机性
40. 因果分析图简称因果图,俗称(D)。89 A. 事故树 B. 可靠性框图 C. 故障因果图 D. 鱼刺图
41. 因果分析图法源于(C),是一种重要的事故分析和评价方法。89 A. 因果分析 B. 定量分析 C. 质量管理 D. 定性分析
42. 划分评价单元是要考虑(C),评价单元应反映最大的火灾、爆炸危险。93 A. 工艺装置 B. 机械加工 C. 工艺过程 D. 生产设施
药物安全性评价word
药物安全性评价word一、药物安全性评价概述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一)新药研发程序1、探索和筛选:应用常规的药理学方法检测化合物的药理学活性,超过活性标准即可认为有活性;通过早期毒性筛选尽量排除可能有问题的化合物,从而增加测试化合物的数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和扩大给药剂量的范围。
2、非临床研究:实施符合GLP标准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生物利用度评价及药代毒代动力学研究。
3、临床研究:I期:证明人类对该药物的耐受性并确定其在人体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
II期:确定药物的量效关系。
III期:临床药效学试验(全面、多中心、、大量患者参与)1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应符合GCP标准。
4、申请新药注册:《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5、新药上市: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并进行符合GCP标准的W期临床试验(二)安评的起源最早提出药物安全性评价是缘于20世纪全世界出现了许多严重的药物中毒事件。
1、磺胺酏剂事件(30年代,美国)a、1937年,美国一家公司的主任药师瓦特金斯(HaroldWotkins)为使小儿服用方便,用二甘醇代替酒精做溶媒,配制口服液体制剂,称为磺胺酏剂°b、未做动物实验,在美国田纳西州的马森吉尔药厂投产后,全部进入市场,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c、到这一年的9〜10月间,美国南方一些地方开始发现患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共发现358名病人,死亡107人(其中大多数为儿童),成为上世纪影响最大的药害事件之一。
2、有机锡中毒事件(50年代,法国)a、烷基锡化合物可引起多起中毒。
b、1954年在法国用于治疗皮肤化脓很有效的Stallion药物,这种药物中含有作为不纯物的10%三乙基锡碘化合物,有1000人服用这种药物,有约100人死亡。
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安全评价报告
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安全评价报告时间:2020年08月02日编稿:请输入第一篇: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安全评价报告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是运用系统工程办法对系统存在的惊险性举行的综合评价和预测,并依据其形成的事故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系统安全的过程。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保险业的进展而进展起来。
安评进入化学领域则要追溯到1964年的美国道(DOW)化学公司,依据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开辟出“火灾、爆炸惊险指数评价法”。
到了80年代,安全系统工程开始逐步引入我国,继而受到许多大中型企业和行业治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通过汲取、消化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各种各样的安全评价分析法在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相关企业先后开始应用。
这其中依据项目的建设阶段和要求,目前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种。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找求企业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通过安全评价对事故隐患的科学分析,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种原因和条件举行评价。
提出幸免和消除惊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
真正降实专家寻隐患,政府部门抓监管,企业抓整改的精神。
对企业起到促进本质安全的目的和作用。
目前,绝大多数安评工作人员仔细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条例和安全评价导则的精神。
对所涉及的企业举行全面的安评工作,编写的安全评价报告仔细负责、合乎实际、结论准确,但个别的安评报告中存在着不符合有关导则的要求,对安评的前置条件把关不严,对评价标准掌握的不确切,对规范引用的不全面,个别内容前后自相矛盾,对有些惊险因素的风险程度分析就低不就高的情况时有发生。
随着安全治理的不断深入,特殊是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考核工作的展开,各级监管部门对“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要求也自然而然的逐步提高。
结合实际工作中在某些安评报告中遇到的部分问题,提出几点可供改进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评价的起源及发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的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是经过我国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总结了大量伤亡事故的原因、经验教训,通过科学探索得出的结论。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只有预防,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就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具有较大安全风险性的“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并且规定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13个条件之一是“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在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安全评价是系统安全工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为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预先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工程、系统的安全风险程度创造了条件。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西方国家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必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收取费用的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
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确定风险程度的过程实
际上就是一个安全评价的过程,因此,安全评价也被称做“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安全评价技术在20世纪的后半叶得到很大的发展,得益于系统安全工程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系统安全理论首先被应用于美国军事工业。
1962年4月美国公布了第一个有关系统安全的说明书《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以此作为对与民兵式导弹计划有关的承包商提出的系统安全要求,这是系统安全理论的首次实际应用。
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对完成系统在安全方面的目标、计划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涵盖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要求和程序、目标。
此项标准于1977年修订为MIL-STD-822A,1984年又修订为MIL-STD-822B,对世界工程安全和防火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陆续推广到世界各国的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并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方法体系,在当今安全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进行事故预测、预防的系统安全评价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安全评价的现实作用又促使许多国家政府、工商业集团加强对安全评价的研究,开发自己的评价方法,对系统进行事先、事后的评价,分析、预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努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964年美国道(DOW)化学公司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开发出“火
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用于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评价。
该评价方法几十年来已经多次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它是以单元重要危险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释放出危险性潜在能量大小为基础,同时考虑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I),确定危险等级,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使危险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1974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Mond)部在道化学公司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毒性概念,并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提出了“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
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没有核电站事故先例的情况下,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分析方法,提出了著名的《核电站风险报告》(WASH-1400),并被以后发生的核电站事故所证实。
1976年日本劳动省颁布了“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确定了一种安全评价的模式,并陆续开发了匹田法等评价方法。
由于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安全评价已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优先的地位。
由于安全评价在预防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方面取得的巨大效益,许多国家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安全评价,美国原子能委员会1974年发表的《核电站风险报告》,就用了70人/年的工作量,耗资300万美元,相当于建造一座1000兆瓦核电站投资的1%。
当前,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已将安全评价作为工厂设计和选址、系统设计、工艺过程、事故预防措施及制订应急计划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随着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事故预防技术的进步,还开发出了包括危险辩识、事故后果模型、事故频率分析、综合危险定量分析等
内容的商用化安全评价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促进了安全评价向更深层次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震惊世界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泄漏事故。
例如:1974年,英国夫利克斯保罗化工厂发生的环己烷蒸气爆炸事故,死亡29人、受伤10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00万美元;1975年,荷兰国营矿业公司10万吨乙烯装置中的烃类气体逸出,发生蒸气爆炸,死亡14人,受伤106人,毁坏大部分设备;1978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和巴伦西亚市之间的通道上,一辆满载丙烷的槽车因充装过量发生爆炸,烈火浓烟造成150人被烧死、120多人烧伤、100多辆汽车和14幢建筑物被烧毁的惨剧;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供应中心站发生爆炸,事故中约有490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另有900多人失踪,供应站内所有设施毁损殆尽;1988年,英国北海石油平台因天然气压缩间发生大量泄漏而大爆炸,在平台上工作的230余名工作人员只有67人幸免于难,使英国北海油田减产12%;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一起甲基异氰酸酯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
恶性事故造成的人员严重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促使各国政府、议会立法或颁布法令,规定工程项目、技术开发项目必须强化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风险程度。
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由劳动基准监督署对建设项目实行事先审查和许可证制度;美国对重要工程项目的竣
工、投产都要求进行安全评价;英国政府规定,凡未进行安全评价的新建项目不准开工;欧共体1982年颁布《关于工业活动中重大危险源的指令》,欧共体成员国陆续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国际劳工组织(ILO)也先后公布了《重大事故控制指南》(1988年)、《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实用规程》(1990年)和《工作中安全使用化学品实用规程》(1992年),其中对安全评价均提出了要求。
2002年欧盟未来化学品白皮书中,明确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及风险评价,作为政府的强制性的指令。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被引入我国,许多研究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及部分企业开始对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及实际应用。
为将安全评价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1996年10月,原劳动部颁发了第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9年5月,原国家经贸委发出了《关于对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国经贸安全[1999]500号);2002年6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出了《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
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对于安全评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相关配套法规的出台,安全评价逐步深入展开。
目前,安全评价从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扩展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种类型,覆盖了工程、系统的全部生命周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实践证明,安全评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和生产设备的本质安全程度,而且可以为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决策和监督检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安全生产监督、监察与管理方式也面临着与国际接轨问题。
安全评价作为现代先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内容之一,它的应用必将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也于2004年底颁布实施了《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从法律上对安全评价等安全中介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又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监督。
我国现有各类安全评价机构477家,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安全评价人员122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