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0f23b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5.png)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000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学时学分】56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与管理学、组织及其绩效影响因素、管理者、管理思想的演变、决策及其过程、目标及其确定、计划及其制订、组织结构设计、人员的配备、权力的分配、领导艺术、沟通技巧、激励原理、控制基础、管理创新等。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达成如下教学目的:1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使学生对管理学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相关关概念及理论,能初步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自身管理问题,分析和解释组织管理问题。
2 .管理学的总体框架及管理工作。
使学生能够对管理学及管理工作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够解释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再现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
3 .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方法。
使学生大致知道各项管理工作中一些常用的方法,能够准确陈述管理学中的基本思维方法。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管理及其功能2 .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3 .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4 .管理学及其特点教学要求:1 .理解管理及其功能2 .掌握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3 .掌握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4 .了解管理学及其特点重点难点:1管理及其功能5 .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其他教学环节: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交流讨论如何对待规章制度(二)第二章组织及其绩效影响因素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组织及其功能2 .组织环境的构成3 .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4 .组织文化及其影响教学要求:1 .理解组织及其功能2 .掌握组织环境的构成3 .理解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4 .理解组织文化及其影响重点难点:1 .组织及其功能2 .组织环境的构成其他教学环节:交流讨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组织成员(三)第三章管理者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管理者及其角色分工2 .管理者的分类3 .管理者的权力与责任4 .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培养教学要求:1了解管理者及其角色分工2 .掌握管理者的分类3 .理解管理者的权力与责任4 .掌握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培养重点难点:1 .管理者的分类2 .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培养其他教学环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交流讨论影响自己成为合格管理者的素质障碍(四)第四章管理思想的演变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西方管理思想的整体图像2 .主要管理流派思想简介3 .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4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教学要求:1 .了解西方管理思想的整体图像2 .掌握主要管理流派思想简介3 .了解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4 .了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重点难点:主要管理流派思想简介其他教学环节:交流讨论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思想体系(五)第五章目标及其确定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目标及其特点2 .目标的制定3 .目标管理4 .目标制定和运用技巧教学要求:1 .掌握目标及其特点2 .掌握目标的制定3 .理解目标管理4 .理解目标制定和运用技巧重点难点:1 .目标及其特点2 .目标的制定3 .目标管理其他教学环节: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讨论有清楚的目标与没有目标有何区别(六)第六章计划及其制订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计划及其作用4 .计划的制定和审定5 .计划制定方法6 .时间管理:个人计划实践教学要求:1 .掌握计划及其作用2 .理解计划的制定和审定3 .了解计划制定方法4 .掌握时间管理:个人计划实践重点难点:1 .计划及其作用2 .计划的制定和审定其他教学环节: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讨论人们为什么常常没有做计划的习惯(七)第七章决策及其过程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决策及其类型2 .理性决策过程3 .决策方法4 .决策技巧: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教学要求:1 .理解决策及其类型2 .理解理性决策过程3 .了解决策方法4 .掌握决策技巧: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重点难点:1 .决策及其类型2 .理性决策过程3 .决策技巧: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其他教学环节:交流讨论从决策模拟练习中学到了什么(A)第八章组织结构的设计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组织设计理论综述2 .组织结构的设计3 .岗位职责设计4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教学要求:1 .了解组织设计理论综述2 .掌握组织结构的设计3 .了解岗位职责设计4 .理解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重点难点:1 .组织结构的设计2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其他教学环节:学生根据虚拟的企业基本情况,分组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九)第九章人员的配备3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人员配备及其原则2 .人力资源规划3 .人员的招聘与甄选4 .人员的考核与培训教学要求:1 .掌握人员配备及其原则2 .了解人力资源规划3 .了解人员的招聘与甄选4 .了解人员的考核与培训重点难点:人员配备及其原则其他教学环节:交流讨论如何衡量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成效(+)第十章权力的分配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权力及其类型2 .授权及授权方法3 .集权与分权4 .权力分配艺术教学要求:1 .掌握权力及其类型2 .掌握授权及授权方法3 .理解集权与分权4 .了解权力分配艺术重点难点:1 .权力及其类型2 .授权及授权方法其他教学环节:交流讨论组织中谁拥有权力(十一)第十一章领导理论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个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 .群体及其行为影响因素3 .管理者的领导影响力4 .有效领导理论教学要求:1 .了解个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 .了解群体及其行为影响因素3 .理解管理者的领导影响力4 .掌握有效领导理论重点难点:1 .有效领导理论2 .管理者的领导影响力其他教学环节:交流讨论如何增强个人影响力(十二)第十二章沟通方法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沟通的条件与方式2 .自我沟通3 .人际沟通4 .组织沟通教学要求:1 .掌握沟通的条件与方式2 .了解自我沟通3 .掌握人际沟通4 .理解组织沟通重点难点:1 .沟通的条件与方式2 .人际沟通3 .组织沟通其他教学环节:交流讨论人际沟通中常见的障碍(+≡)第十三章激励原理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行为、动机与激励2 .动机的激发3 .行为的产生、维持与改变4 .激励的基本方法教学要求:1 .理解行为、动机与激励2 .掌握动机的激发3 .掌握行为的产生、维持与改变4 .了解激励的基本方法重点难点:1 .动机的激发2 .行为的产生、维持与改变其他教学环节:交流讨论高校的奖学金制度(十四)第十四章控制基础3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控制系统的建立2 .控制过程与原则3 .控制方式与控制类型4 .控制的阻力及其防范教学要求:1 .了解控制系统的建立2 .掌握控制过程与原则3 .理解控制方式与控制类型4 .了解控制的阻力及其防范重点难点:1 .控制过程与原则2 .控制方式与控制类型其他教学环节:交流讨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营控制的影响(十五)第十五章管理创新2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 .管理创新及其重要性2 .管理创新模式和原则3 .管理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4 .管理创新的管理教学要求:1 .了解管理创新及其重要性2 .掌握管理创新模式和原则3 .了解管理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4 .理解管理创新的管理重点难点;1 .管理创新模式和原则2 .管理创新的管理其他教学环节:交流讨论创新与创造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推荐教材:《管理学》(第四版),邢以群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f110a2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c.png)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一、课程名称:管理学二、课程代码:MGMT 101三、课程学分:3四、课程性质:选修五、课程对象:所有管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六、课程简介:管理学是一门介绍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到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七、教学目标:1. 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 培养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八、教学内容:1. 管理及其概念2.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3. 组织与管理4. 领导与决策5. 沟通与谈判6. 团队与团队建设7. 绩效管理8. 变革管理九、教学方式:1. 理论讲授2. 案例分析3. 教学讨论4. 小组作业5. 实验教学6. 考试评测十、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1. 《管理学导论》,作者:斯蒂芬·班纳德、大卫·达纳、玛丽亚·韦滕霍夫2. 《管理学》,作者:HITT, BLACK & PORTER参考书目:1. 《管理学原理》,作者:罗伯特·克雷格2. 《管理学概论》,作者:孙铭3. 《管理学导论》,作者:德克·鲍曼十一、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20%2. 小组作业:20%3. 期中考试:30%4. 期末考试:30%十二、其他要求:1. 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2. 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3. 任何作业和考试都必须按时提交;4. 学生必须尊重他人的意见,保持团队合作精神。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5d3f4d05901020206409c06.png)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1400201303二、课程名称管理学三、课程类型理论课四、开课系(部)物流管理五、大纲说明1.学时、学分数、课程性质、考试方式、成绩评定《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所讲授的是各类组织管理活动的原理和一般规律, 是经济与管理两大类学科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是经济与管理类人员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因此,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所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该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运用基本原理指导现实中的实践,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总体思路是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展开的,分别阐述各职能的基本原理,概念、性质、内容以及执行的方法和手段。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的是管理思维和学习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扬求实和创新精神,从而发挥学生在《管理学》中所学习的创新思想,以期达到在学习中实践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目的。
3.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管理学》课程通常安排在专业核心课之前开设,直接起到为专业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基础的作用。
后续课程包括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课程。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管理的概念、性质及特征,管理者的定义和分类,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解管理基本职能的具体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管理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管理的概念和性质2.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要求3.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相互关系4.管理的基本原理难点:1.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要求2.管理的基本原理【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与管理者一、管理的界定二、管理的普遍性和必要性三、管理者的职责四、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五、管理工作的评判第二节管理的性质和职能一、管理的性质二、管理的职能和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第三节管理的基本原理一、管理原理的特征二、系统原理三、人本原理四、责任原理五、效益原理第四节管理学的特征和内容一、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二、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三、学习管理学的意义第五节学习管理学的途径和方法一、学习管理学的途径二、学习管理学的基本方法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管理学产生的历史,进而加深对管理学的理解;了解当代管理学的发展状况,管理学各流派的异同及其主要观点。
管理学教学大纲最新
![管理学教学大纲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cd44e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4.png)
管理学教学大纲最新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管理学教学大纲,帮助教师和学生全面了解管理学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以及实践中的技能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和团队,以达到目标并提高绩效。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管理和组织领域的核心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比较和应用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模型。
3.发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
5.培养创新和领导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3.1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管理思维和管理过程•组织结构和设计•组织文化和价值观3.2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与团队动力•领导与管理•决策与问题解决•激励和奖励系统3.3 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生产与操作管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3.4 战略管理•环境分析和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控制•创新和竞争优势3.5 项目管理•项目定义和计划•项目执行和控制•项目评估和四、教学方法为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教师将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管理学原理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4.团队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实践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考核方式为评估学生对管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考核方式:1.课堂参与: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展示对管理学概念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个人作业:学生需要完成个人作业,展示对管理学理论和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团队项目:学生需要组成团队完成项目,展示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期末考试:学生需要参加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b0f3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2.png)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标题:管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介绍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管理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 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 掌握组织管理、领导力、决策与创新、战略管理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及安排2.1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概论* 管理思想史* 组织行为学2.2 组织管理*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文化建设* 变革管理2.3 领导力* 领导力概念与理论* 领导者的素质与行为* 团队建设与领导2.4 决策与创新* 决策理论与模型* 创新管理* 创业管理2.5 战略管理* 战略规划与执行* 竞争战略* 全球化战略2.6 课程安排* 第1-3周:管理学概论,管理思想史* 第4-6周: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文化建设* 第7-9周:领导力概念与理论,领导者的素质与行为 * 第10-12周:决策理论与模型,创新管理* 第13-15周:战略规划与执行,竞争战略* 第16-18周:全球化战略,综合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三部分: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讲解* 实践案例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3.2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实地考察与实习* 学生作业与报告* 实际案例分析第四部分:考核与评价4.1 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等)占30%* 期中考试占30%* 期末考试占40%4.2 评价标准* 学生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作业质量与成绩* 考试表现与综合素质评价第五部分:教材与参考资料* 主教材:《管理学导论》* 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导论》,《领导学》,《战略管理》第六部分:扩展阅读* 《商业周刊》* 《哈佛商业评论》* 《管理学期刊》结语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的管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cf5a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4.png)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一、引言1.1 课程背景和意义1.2 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1.3 课程内容概述二、管理学概论2.1 管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2.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2.3 现代管理理论与经典管理理论比较2.4 管理思想对管理实践的影响三、管理功能3.1 计划与决策3.2 组织与协调3.3 领导与激励3.4 控制与评估3.5 管理职能的互动与整合四、管理角色4.1 个人与管理者的角色转换4.2 管理者的信息角色4.3 管理者的人际角色4.4 管理者的决策者角色4.5 管理者的代表角色五、管理技能5.1 沟通技能5.2 创新技能5.3 领导技能5.4 团队协作技能5.5 解决问题与冲突技能六、组织理论6.1 组织结构6.2 组织文化6.3 组织变革6.4 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七、领导理论7.1 领导风格7.2 领导能力7.3 领导行为7.4 领导理论的应用八、战略管理8.1 竞争战略8.2 企业战略8.3 经营战略8.4 战略管理工具与方法九、国际管理9.1 跨国公司管理9.2 跨文化管理9.3 国际商务谈判9.4 全球化与本土化管理十、创新与变革管理10.1 创新管理理论10.2 创新管理实践10.3 变革管理原理10.4 变革管理实施十一、企业责任与伦理11.1 企业社会责任11.2 企业道德伦理11.3 企业可持续发展十二、总结与展望12.1 课程回顾12.2 学习体会分享12.3 管理学未来发展趋势以上是关于管理学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细化和完善。
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大纲(3篇)
![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大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71094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1.png)
第1篇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对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了解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历程。
- 熟悉管理职能和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工作。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组织、协调和沟通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实践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管理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
2. 实践教学内容:- 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实地考察- 模拟经营管理- 团队合作与沟通- 创新与创业实践三、实践教学大纲1. 管理案例分析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提高学生对管理理论的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管理案例。
- 分析案例中的管理问题,运用管理学理论进行解释。
- 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估。
教学方法:- 案例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小组讨论法2. 企业实地考察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企业运营现状,感受企业文化,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 考察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等。
- 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企业管理和运营情况。
教学方法:- 实地考察法- 访谈法- 案例分析法3. 模拟经营管理教学目的:通过模拟企业经营管理,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 选择模拟企业,设定经营目标和约束条件。
- 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企业各部门的负责人。
- 进行模拟经营,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生产计划、营销策略等。
教学方法:- 模拟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4. 团队合作与沟通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9e70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4.png)
课程背景与意义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对于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技能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对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学习管理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0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02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03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具备初步的管理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管理的定义、性质、职能、原则等基本概念,以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原理和方法。
战略管理分析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以及战略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探讨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如领导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介绍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不同流派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应用。
组织文化与行为研究组织内部的文化建设、员工行为激励和团队建设等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讨论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遵守伦理规范。
课程内容与结构管理定义及职能管理的定义管理是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工作活动,以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职能,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管理过程。
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等多重角色,这些角色要求管理者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管理者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专业知识和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系统原理管理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要求管理者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
人本原理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动机和行为,通过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c92ab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1.png)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 管理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组织结构和权责关系2. 组织管理- 组织设计和变革- 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人员招聘与选拔- 员工培训与发展- 绩效评估与激励3. 领导与团队管理- 领导者的特质与行为 - 领导风格与领导力开发 - 团队建设与管理- 冲突管理与协调4. 战略管理- 战略规划与目标设定 - 竞争分析与竞争优势 - 战略实施与执行- 战略评估与控制5. 决策与问题解决- 决策理论与模型- 决策方法与技巧- 创新与创业管理-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工具6. 经济与财务管理基础- 宏观经济环境与管理 - 财务报表及其分析- 投资与资本预算- 成本与管理会计7. 组织行为学基础- 个体行为与动机- 团队与团队效能- 组织文化与价值观- 变革与组织发展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将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课堂讨论、小组项目和个人作业等。
期末考试将综合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参考教材1. 李书田,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 Daft R.L. 等,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3. 蔡桥生,现代管理学,重庆出版社六、参考文献1. 魏书生,管理学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Robbins S.P.,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 霍爱东等,管理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七、教学安排本课程为每周2学时,共16周。
每周的课程安排如下:第1-2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4周:组织管理第5-6周:领导与团队管理第7-8周:战略管理第9-10周:决策与问题解决第11-12周:经济与财务管理基础第13-14周:组织行为学基础第15-16周:复习与考试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管理学教师承担,他们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辅导服务。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459fea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6.png)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一、课程信息1. 课程名称:管理学2. 课程代码:MGMT 1013. 学分:3学分4. 授课教师:XX博士5. 课程时间:每周三、周五,上午8:00-9:306. 上课地点:XX楼XXX教室二、课程简介管理学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团队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
课程内容主要涵盖管理概念、管理职能、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等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管理基础,并启发他们对管理实践的兴趣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管理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启发学生对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兴趣,鼓励学生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管理学概论a. 管理的基本概念b. 管理的职能与角色c. 管理的发展历程2. 组织管理a. 组织结构与设计b. 组织文化与变革c. 组织沟通与决策3. 领导与决策a. 领导理论与风格b. 决策过程与方法c. 领导与决策在组织中的应用与影响4. 运营管理a. 供应链管理b. 质量管理c. 项目管理5. 战略管理a. 竞争战略b. 经营战略c. 创新与战略执行6. 其他相关内容五、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教师授课介绍管理理论和案例,帮助学生建立管理知识框架。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学生围绕管理挑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项目:学生分组开展管理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4. 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观点,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六、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
2. 期中考试:涵盖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题目。
3. 期末项目:小组项目撰写,包括项目计划书、实施方案及展示。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管理学导论》参考书目:《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理论与实践》、《战略管理》八、其他事项1. 课程专业适用范围及先修课程要求。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9225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9.png)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涉及到组织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领导力等多个领域。
学习管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组织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是一份关于管理学教学大纲的草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地学习管理学知识和提升管理能力。
一、课程名称:管理学二、课程目标:1.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管理学的核心知识;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和领导力;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4.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备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管理学导论- 管理学的定义和范畴-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管理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2. 组织管理- 组织的定义和特征- 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 组织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3.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招聘与选拔- 培训与发展- 绩效评估与薪酬管理4.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 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 战略规划和执行- 创新管理和风险管理5. 领导力- 领导力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领导风格与影响力- 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与领导发展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2. 视频案例分析3. 小组讨论4. 实地考察5. 个案分析五、教学评估:1. 期中考试2. 课堂表现3. 作业成绩4. 课程论文六、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2. 电子资源:管理学经典案例、领先企业管理实践视频等3. 实践机会:实习、企业参观等七、教学时数:本课程总学时为40课时,每周3学时。
以上是对管理学教学大纲的一份初步草案,希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综合素质。
管理学 教学大纲
![管理学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01dd6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2.png)
管理学教学大纲《管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分析学科,研究社会组织、企业和公共管理机构的运作、其内部环境的有效管理与改进。
管理学思想和原理贯穿于许多管理活动之中,主要包括组织观念和结构,计划,组织,决策,控制,考核,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机构分析,战略管理等。
管理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管理学理论和实践框架,理解和掌握各种管理工具的运用,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的方法解决各类管理问题,以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二、教学原则1、以实践中学习理论,以理论科学地指导实践;2、实践与理论结合,设计实际案例研究;3、有机结合国内外企业的具体实践案例,研究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4、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管理学的概念、历史沿革、分析框架及其实践应用;2、组织理论与实践:组织的概念、特性、类型、结构、文化、发展,团队合作;3、计划与实施:编制计划,实施计划;4、决策改进:决策的策略、方式、流程、达成共识;5、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考核等;6、控制管理:控制程序、技术、技能;7、战略管理:组织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及其应用;8、管理实践与案例研究:基于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
四、教学方法1、以案例法引入管理学基础知识;2、以讲授法传授管理学理论知识;3、以研讨法引导学生研究和讨论管理问题;4、以实验法和模拟法让学生体验管理活动;5、以实习法让学生熟悉企业现场管理环境。
五、考核方式1、闭卷期末考试;2、实训报告;3、课堂练习;4、案例分析报告。
管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6f05674284ac850ac024209.png)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54,其中,讲授学时:48 ,实践(实验、实训)学时:6。
学分:3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开设学期:第1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管理学》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核心课。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
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管理学》是教育部高教司确定的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目标《管理学》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有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好各专业管理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三)学习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管理问题。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一)思想要求1、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2、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3、具有改革创新精神;4、能够自动自发运用管理知识进行职业养成;5、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对上级的下属意识、增强对下级的管理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编写依据: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中英文):管理学Management
课程编号:105213011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48: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在第2学期
先修课程:无
开课单位:商学院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学基本概念知识;理解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四大模块的基本内容;掌握决策的制定、计划的制定、组织结构的设计、激励措施的制定及控制措施制定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依据员工心理与行为规律进行组织激励,如何识别领导者风格与组织情境相匹配,从而提高管理技能及管理水平。
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矛盾,从换位思考到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的转变中形成全局观;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导入,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主动追求管理智慧,积极投身于各种管理实践活动中去。
三、课程教学要求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破解课程难点,推送教学文件;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实施单元(模块化)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利用蓝墨云平台、师生互动平台和多媒体及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管理学现实案例演练,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完成预习和复习;课上组成学习研究小组对课程重点、难点和兴趣点深入探讨,师生互动;课后对课程核心知识点多思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学时分配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管理学导论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管理者及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把握全局的学习能力,养成管理者角色的核心观念与品质。
【单元教学要求】
教师课前推送教学文件;课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和网络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对相关概念及其内涵的辨析与理解能力;课后布置相应练习题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提高。
学生课前预习思考;课上组成学习研究小组(团队)进行案例讨论、师生互动;课后阅读辅助的学习资料,运用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主要内容】
1.管理者及管理的概念与管理者是做什么的
2.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重点】
1.管理的相关概念
2.管理的四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管理者的角色
第二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决策及计划的基本概念;熟悉决策及战略的过程;了解决策及计划的各种类型;学会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前瞻的眼光及把握全局的能力,养成组织管理者角色的核心观念与品质。
【单元教学要求】
教师课前推送教学文件,引导学生预习思考;课上建立学习小组进行模拟练习决策的过程,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感性认识;课后让学生调查研究现实中成功企业经典案例,以了解战略管理及目标管理的实际过程。
学生课前预习相应教学资料;课上对决策过程、公司战略管理及目标管理的案例展开讨论;课后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深化对计划模块基本概念及理论的理解。
【主要内容】
1.决策的概念、地位及决策的过程
2.决策类型
3.计划的概念、类型
4.战略管理
5.目标管理
【教学重点】
1.管理者制定决策的三种方法
2.改进群体决策的措施
3.战略管理的过程
4.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教学难点】
1.不确定型决策的决策方法
2.目标管理的目标制定
第三单元组织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组织设计的六大关键要素的基本概念;了解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四种权变因素;熟悉常见的组织结构及当代组织设计的类型及其优缺点。
【单元教学要求】
教师课前推送教学文件及相应预习思考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课上主要以讲授方式分析组织设计的六大关键要素,加上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组织结构的形成原理;课后让学生调查研究现实中典型的组织结构类型实例。
学生课前预习相应教学资料;课上对组织设计的六大关键要素及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围绕案例展开讨论;课后进行多种形式的强化练习,深化对组织模块基本概念及理论的理解。
【主要内容】
1.组织设计的六大关键要素
2.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四种权变因素
3.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
4.当代的组织设计
【教学重点】
1.工作部门化的设计
2.职权的三种类型
3.常见组织结构类型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
1.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2.分权的途径
第四单元领导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激励及领导者的基本概念;熟悉早期及当代激励理论及领导理论的基本内容;认知在现代组织中应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培养学生作为组织管理者的领导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教师课前推送各种教学辅助资料,启发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及理论;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管理游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概念及理论内化吸收;课后采用各种形式的练习,促使学生巩固及深化所学知识。
学生课前预习相应教学资料;课上对激励理论及领导理论以案例分析方式进行研究;课后进行“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的实例调查,辅助以其他形式的强化练习,强化对领导模块知识的理解。
【主要内容】
1.激励的概念及作用
2.早期激励理论
3.当代激励理论
4.领导者与领导的概念
5.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与联系
6.领导者权力的类型
7.早期的领导理论
8.领导的权变理论
9.当代领导理论
【教学重点】
1.领导风格理论
2.管理方格理论
3.领导的权变理论
【教学难点】
领导的权变理论的应用
第五单元控制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控制的基本概念;了解控制与计划、组织及领导的联系及管理者的控制过程;理解基本的三种控制方法;培养学生作为组织管理者的控制意识及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教师课前推送教学文件,要求学生提前思考预习;课上采用生动的案例启发学生理解控制的概念、重要性及控制的类型、控制的基本原则等;课后布置学生去调查企业成功控制的典型案例。
学生课前预习相关教学资料;课上对控制的三种基本类型进行讨论研究;课后进行“企业成功控制的典型案例”的实例调查,辅助以其他形式的强化练习,深化对控制模块知识的理解。
【主要内容】
1.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控制与计划、组织及领导的联系
3.管理者的控制过程
4.控制何时发生(控制的类型)
【教学重点】
控制的三种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控制的基本原则
五、测评方式
1.平时测评方式及权重
考勤占10%;预(复)习占20%;作业占20%;课堂讨论占10%;随堂测验占10 %;课堂表现占10%;期中占20%;实验实训占0%
2.期末测评方式及权重
闭卷笔试,期末成绩占100%。
3.总评方式
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
六、建议选用教材
1.斯蒂芬P. 罗宾斯著,毛蕴诗主译.《管理学—原理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8月,ISBN:978-7-111-50388-0
2.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01月, ISBN:9787300238333
七、参考资料
1.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ISBN:
9787309120943
2.方振邦、鲍春雷编著.《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01月, ISBN:9787300184708
3.张国良主编.《管理学原理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09月,ISBN:9787302374671
4.张逸昕,赵丽主编. 《管理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05月, ISBN:9787302362715
5.暴丽艳,林冬辉主编.《管理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09月, ISBN:9787302376590
6.林志扬.《管理学原理》(第五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04月, ISBN:9787561558928
编写人:贺艳芳审核人:编写(修订)日期:2018 年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