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及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及策略
————————————————————————————————作者:————————————————————————————————日期:
2
浅谈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及策略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通过新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理性、健康和完善的生命教育。本文从课堂教学开展生命观教育的主要策略进行阐述,培养广大青少年强烈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引领学生实现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的课堂学习,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体验;教师生命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104-01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
要的是通过新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理性、健康和完善的生命教育。开展生命观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从目的来看,生命观教育就是要培养广大青少年强烈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尊重、爱护、珍惜生命的品格;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地发展,成为生命活力充沛,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价值的追求即追求真正的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北师大著名学者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首先是对人的尊重,即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一切以牺牲个体生命为代价而换取的所谓“大
业”,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应该受到质疑。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即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的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应该成为所有教学的自觉追求。“作为生命化的教育,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要寻求终极关怀,教师要引领学生关心追寻真理,追求人生的高境界,正如孟子所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大快乐”。教育是要关注生命的,目的在于使教育活动能够超越世俗功利,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生命活力。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更为关注人的地位,更关注学生的生命。在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而教师也不再只围着书转的“教书匠”,而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为学生提供进行创造的机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反馈,能保证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教育艺术家。在生命教育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能够高效地实现双向互动,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仅仅是在教学,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享受着创造的喜悦并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品味着人性的灿烂与魅力。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尊重自己的生命的同时,尊重他人的生命,珍惜彼此。生命观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注重培
养学生的生命涵养,这样知识和技能可以为社会所用。以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学生学会了怎样为人,怎样去爱这个世界,自然就会懂得尊重生命。
那么,下面谈谈课堂教学开展生命观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生命素养
教师在生命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生命教育能否得到贯彻与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日语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生命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生命观的引导,身教重于言传。真正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教师必然能够给学生以积极的正面影响,从而达到感化学生的目的。思于心而行于外,使言传和身教相协调。
二、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
在生命教育中,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体验,以沟通,交流,关切等作为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式,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生命教育要想达到触及心灵的教育目的,同时感染学生的灵魂,必须通过体验式教学法来实施。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才能获得深刻的生命认识,所以以学生为本的生命教育离不开体验式的方法。通过各种生命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的生命情感。情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行动,丰富的生命情感有助于化作关爱生命的行动。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生命情境,让学生直接感受生命,体验生命。有了亲身体验以后,学生就能理解他人在某种特定环
境下的需求,就能与他人更好的相处,从而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
三、突出课堂教学爱的教育功能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教师的人格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提高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必须重塑教师形象,加强对教师爱的教育,不仅要爱自己、爱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还要爱社会、爱自然界所有的生灵。一个真正有“爱”的老师,必然会传播爱,让学生感受到真爱。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需要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要成为爱的楷模,要成为爱的源泉,关爱和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乐趣,让爱的源泉流淌;要起到爱的模范作用,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他人无比的关爱。要成为爱的导师,通过交流、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故事会、鼓励和表扬、行为反馈等,给学生提供指导。(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爱的氛围。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学生对知识的喜好往往取决于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更是一种通过情感的培育来教会学生爱与关心。一个有心去爱学生的老师必然会得到学生的真爱,有爱就会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间浓浓的爱的氛围则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不仅会感受爱,升华爱,
更会传播爱,从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以行导行。要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教师首先应该做出榜样。教师的高尚人格是学生的最好榜样。在学校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生命观;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去关心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培养学生关心体谅别人的品质,因为关怀的能力来源于被关怀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