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南宋大儒朱熹将之总结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广为提倡。然而,在当今的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大量与之不协调的现象。“应试教育”简单地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机制追求整齐划一的平均发展,往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也是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必须改革的一道难题。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必须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模式,方能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并且有个性的发展。
“分层教学”即是一种将因材施教思想落到实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实质是面向整体的学生,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从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选择权利,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分层教学缓解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严苛、枯燥的氛围,创造了一个愉快且充实的学习环境,是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次良好探索。总的说来,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方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要。学生之间不仅存在思维结构上的差异,在对化学知识的认知理解上也可能存在偏差。相较于初中化学,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难度加大,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个时期,学生学习能力的两极化倾向会更加明显。面对化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应该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以真正促成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2.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需要。高中化学由于偏重逻辑推理、严谨的数据等一些较为形式化的内容,往往难以使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普遍接受。单一难度的教学内容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使得其他学生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分层教学能改观这一现
象:教师利用分层教学形式,通过小组讨论、课外交流等方式丰富教学工作,不仅使得高中化学课程消解了枯燥、呆板的氛围,同时也兼顾了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感受,保证每位学生都不脱离高中化学的学习环境。
3.考核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需要。以往的教学模式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与低,这实际上是不科学的。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投入更大的精力来研究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每位学生的学习方向。由此看来,通过分层教学实践更能反映出教师的责任心、观察能力、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等综合教学能力,同时也能督促教师在变化的教学流程中不断寻求进步。
具体说来,高中化学的分层教学主要分为课程前、课程中、课程后三个阶段,教师需要在这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使分层教学取得实效。
(1)课前阶段。教师应先对教学对象做细致的观察,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将之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深入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分层情况进行细致的备课,按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2)课中阶段。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不应在课堂上表明好、中、差这样的分层概念,最好解释成A、B、C这样的层次。根据不同的分层,教师应使用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掌握基础性内容;对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应在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提升性的点拨;至于学习能力出色的学生,则应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挖掘其内在潜力。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对于中、下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多对他们的回答做出鼓励,
【摘要】【关键词】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整齐划一的平均发展,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分层教学解决了这一弊端,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高中化学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应在课程前、课程中、课程后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分层教学策略。当然,为了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沟通,并动态地对学生进行分层,这样才能将分层教学的优势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高中化学教学分层个体差异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初探
◇湖北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
汪东才
(下转第86页)
三、教师鼓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四、鼓励性评价在学生互评中的积极作用
课堂教学鼓励性评价的形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备课时提前预设的,另一种是课堂生成的。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创作体验适时评价,恰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应是唯一的或者是一刀切。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操作水平和课堂表现等因素,实施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寄予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让每个参与课堂的学生都能受到感染,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评价也会由此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
2.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简练、概括,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改变学困生的消极心态。
3.教师应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不应只是对个别学生表现的一个总结,还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励和启发其他学生有更精彩的表现。
在执教《春天的色彩》一课时,当孩子们有了充分的感官体验后,笔者让他们回答“你记忆中的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他们争先恐后的回答着自己知道的春天的颜色,答案大部分是绿色的小草和树叶、粉色的桃花和杏花、黄色的迎春花、白色的梨花、紫色的蝴蝶花、蓝色的天空、绿茵茵的小河……答案真是精彩极了。笔者原以为答案到这儿应该没有了,可这时,有一个孩子不等举手就从座位上蹭地站了起来,高声说:“老师,还有黑色。”班里有部分同学已经笑出了声,笔者当时也是一愣:黑色?春天有黑色的什么?笔者想,他这样回答一定有他的理由,于是,笔者对全班同学说:“他一定有精彩的答案告诉我们,让我们认真听他的解释好吗?”这时,班里已经静了下来。他认真地说:“春天有黑色的燕子,它是春天的使者。”他刚说完,班里已经有孩子带头为他鼓起了热烈的掌声,笔者也面带微笑为他使劲地鼓掌,并为他树起了大拇指。为了不让孩子们在表现春天的色彩时平均去分配这些颜色,笔者又进一步引导他们:“春天的色彩主要有哪些?哪些颜色是点缀其间的?”孩子们创作时,笔者让他们一边涂色或画线,一边想象着这是画的春天的什么……当孩子们的作品呈现在笔者的眼前时,笔者真的有一种感动,感动于春天的色彩让孩子们变得更加热爱生活,乐于表现生活,感动于孩子们的色彩让春天变得更加的美好和纯真。
对学生的评价并不只是教师的专利,同样,在学生的互评环节如果积极采用鼓励性评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增进同学间的尊重和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学生互评阶段,笔者先引导学生相互寻找对方作品或表现的优点,并及时作出积极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则以建议的形式提出。这样,既让被评价的学生有了一种自信和成就感,也同时让他能轻松、没有自卑的、积极地去改进,努力做得更好。同时,也让同学间有了一种相互理解和尊重,让他们逐渐学会了用这种特殊的理解的爱,去关爱和帮助同学。
实践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所以,在教学中运用鼓励性评价有益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新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马美娟.美术教学运用鼓励性评价的探讨[J].大家健康,2008,(1).
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3)课后阶段。课时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难度递进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课后作业。根据与以前作业情况的对比,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适当地进行鼓励或者鞭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小组等活动,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合作,在充分的学习交流中调动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层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抗衡的好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分层教学方式也对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来说,教学者还是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师应和学生交流沟通,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近况和心理感受。分层教学是站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应多和学生进行平等、深入的交流,特别是基础
偏差的学生,更应多给予鼓励和安慰。
另外,对学生的分层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动的。差生有可能通过努力取得进步,优生也有可能走向倒退,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分层状况,以便和教学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孙国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初探[J].教学月刊,2008,(4).
[2]蒋平.高中化学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J].化学教学,2002,(8).
[3]鄂晓茂.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12).
(上接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