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
一、的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
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
10.维护宪法、的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
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
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
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
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
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
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
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的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
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
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
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
中产生的文明成果。√
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违法必究。╳
二、的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
A.政策 B.习惯 C.法制 D.伦理
3.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C)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公民义务履行 C.人民的民主权利 D.改革开放
4.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核心是(D)。
A.制定法律 B.公正审判 C.强化仲裁的作用 D.严格依法办事
5.加强法制重点是进行(C)。
A.制裁 B.挽救 C.教育 D.改造
6.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A)为突破口。
A.精简机构 B.高薪养廉 C.强化监督 D.重视服务
7.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B)来形成和维持的。
A.法制 B.法治 C.民主 D.道德
8.只有在(C)条件下,才产生了对法治的社会需求。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9.在法治国家中,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首先形成独立合理的(B)。
A.主体设计 B.运行机制 C.社会保障 D.宏观调控
10.军事法规的制定机关是(C)。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中央军委 D.国防部
11.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首先树立(A)的权威。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12.法治的功能在于(D)。
A.强化统治基础 B.发展国民经济 C.建设精神文明 D.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
13.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B)。
A.公民 B.人民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
14.市场的法律原型是(B)。
A.物权凭证 B.契约 C.侵权 D.亲权
15.市场经济的命脉是(D)。
A.政治统一 B.市场统一 C.社会保障完善 D.竞争
16.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A)
A.中国共产党 B.政治协商会议 C.全国人大 D.人民
17.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B)。
A.社会主义法制 B.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民主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18.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守法上 B.执法上 C.立法上 D.法律监督上
19.社会主义制度是(ABCD)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A.经济 B.政治 C.法律 D.文化
20.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有(ABC)
A.高度的民主 B.完备的法制 C.安定的社会环境 D.不断增长的经济
2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CD)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2.法律队伍建设要求法律工作者有较高的(CD)。
A.经济素质 B.道德素质 C.政治素质 D.法律业务素质
23.按照国家权力运作形态,国家可以分为(AB)。
A.人治国家 B.法治国家 C.民主国
家 D.独裁国家
24.自治法规分为(CD)。
A.法律 B.行政规章 C.自治条例 D.单行条例
25.司法公正包括(AB)。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证据公正 D.立法公正
26.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BD)。
A.公民委员会 B.居民委员会 C.乡民委员会 D.村民委员会
27.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体现在(AB)。
A.利益保障 B.秩序保障 C.义务保障 D.社会保障
28.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培育(ABCD)的公民为目标。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29.我国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分为(CD)。
A.资产阶级道德 B.地主阶级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 D.共产主义道德
30.我国要发展面向(ABC)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现代化 B.世界 C.未来 D.传统
31.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区别在于:(ABCD)。
A.制定的机关和程序 B.实施的方式和手段 C.表现形式与基本要求
D.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对人的效力
32.法律是(ABC)的党的政策。
A.定型化 B.规范化 C.条文化 D.教条化
33.党的政策可以分为:(ABD)。
A.总政策 B.基本政策 C.分政策 D.具体政策
34.党的领导包括:(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3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处理上坚持(ABCD)的方针。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36.法律权威的特征包括:(ABCD)。
A.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B.普遍实施性 C.本源性 D.崇高威望性
37.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考虑的因素有:(ABCD)
A.层次分明 B.体系完整 C.结构合理 D.规范协调
《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
一、的判断题
1.行政法的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职权的享有者。╳
3.我国已制定出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
4.作为行政法律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5.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6.部门规章只能由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制定。╳
7.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8.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也可以由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作出规定。╳
9.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政关系。╳
10.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责任的承担者。╳
11.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
12.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
13.并非所有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都是行政机关。√
14.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15.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由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的原则设立,并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
会批准。╳
16.公务员在上班期间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17.公安干警在下班期间制止犯罪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18.内部行政行为可以适用行政复议,但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19.并非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20.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21.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22.法律可以设定各种处罚。√
23.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的申辩权。√
24.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是行政处罚的法定条件之一。√
25.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撤销同级人民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
26.行政机关无权撤销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
27.罚款主要适用于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违法行为。√
28.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限制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人短期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
29.除法律、的行政法规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30.法律、的法规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31.行为人违反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为不应属于违法行为。√
32.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33.违法行为在三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34.如当事人有申辩行为,行政机关可因其认错态度而加重处罚。╳
35.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时可对违法行为当场进行处罚。√
36.在行政处罚的调查阶段,调查或检查时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7.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38.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39.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0.执行罚在程序上必须预先告诫。√
41.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的法规的明确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实施。√
42.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的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的行为产生。√
43.即时强制一般都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
44.行政复议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又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45.凡是侵犯公民、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均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46.行政相对人对规章以下的规定不服,可就该规定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47.对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服,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48.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
49.对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50.对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设立该机构的部门申请复议。√
51.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政府应当将不属自己管辖的复议申请,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当事人。√
52.行政复议机关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受理与否的审查。√
53.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54.行政复议申请人已就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且已被受理的,复议机关不予受理。√
55.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
56.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不可以同时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57.行政复议中涉及行政赔偿的问题可以调解。√
58.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59.法律规定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60.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机关不可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61.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的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62.凡是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
63.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实施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64.如果行政机关所设的派出机构行使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被诉时,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65.谁主张、的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也不例外。╳
66.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但不排除对某些事项应当由原告提供证据。√
67.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律师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68.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的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69.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70.维持判决意味着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确认。√
71.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72.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73.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可行使追偿权。√
74.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10年。╳
75.赔偿请求人获得的赔偿金不用缴纳任何税费。√
76.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77.行政立法行为实质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78.行政机关以书面决定的方式拒绝发许可证的行为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
79.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80.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案件。√
81.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院判决的可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50元至100元的罚款。√
8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收诉讼费用。╳
83.行政诉讼费用由原、的被告双方分担。╳
84.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的公正、的公开、的及时、的便民的原则。╳
85.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机关的过错引起,并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则行政机关应负赔偿责任。√
86.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处罚。╳
87.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88.违法行为一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89.行政机关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90.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91.违反法定程序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标准之一。√
92.行政行为的约束力只是针对行政相对人的。╳
二选择题
1.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行为的惩戒。以下不属于国家职务关系保护的选项有哪些?(C)
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
C. 公务员因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
D.公务员因在执行职务中暴力殴打致人伤害而被判处刑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逾期不拆除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行政机关的这种做法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行为?(C)
A.行政处罚 B.行政收费 C.代执行 D.直接强制
3.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缴纳滞纳金的行为是(B)
A.行政处罚 B.执行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裁定
4.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何种行为的处理?(B)
A.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B.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C.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D.违反一切法律规范
5.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B)
A.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拘留 B.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C.不得给予一次行政拘留,一次罚款 D.不得给予一次警告,同时吊销许可证
6.我国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表现在:(A)
A.赋予相对人处罚决定过程中的陈述、的申辩权
B.没有规定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C.规定相对人对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不予执行
D.没有规定相对人对行政处罚给予造成的损害可
以请求国家赔偿
7.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的限额如何确定:(C)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 B.由国务院规定
C.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规定 D.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8.对偷、的漏关税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何机关给予处罚:(A)
A.海关 B.税务机关 C.财政机关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非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C)
A.可以处罚 B.不可处罚 C.应当处罚 D.不应处罚
10.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哪项?(D)
A.听证程序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启动,与当事人无关
B.当事人承担行政机关举行听证的费用
C.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D.可适用于吊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11.法律、的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公民、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既申请行政复议,又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C)
A.由复议机关先行处理,因为先复议后诉讼是复议与诉讼关系的一般原则
B.由法院处理,因为复议与诉讼之间的关系遵循的是司法最终裁决原则
C.按照管辖的先占原则处理,由最先收到诉状的机关管辖
D.应当由复议机关与法院双方协商解决
12.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应如何处理?(A)
A.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B.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
C.起诉期限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但应延长至5年
D.如果已过3个月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因为诉讼时效已过,将引起诉权丧失的后果
1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调解问题的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B)
A.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审理行政案件
B.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结案
C.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D.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
14.关于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改变所作具体行政行为问题,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
A.被告行政机关在诉讼期间不得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B.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其改变要取得原告的同意
C.被告在一审期间可以改变被
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二审期间不得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D.被告在诉讼中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已满足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
15.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主体是(C)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主体 D.授权组织
16.下列各项中的何项不属于行政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权而所具有的特点(B)
A.主动性 B.优益性 C.广泛性 D.自由裁量性
17.行政职务关系(公务员法律关系)属于(B)
A.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B.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18.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B)
A.公定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19.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立法与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划分标准的是(C)
A.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依据、的内容和目的为标准 B.以抽象行政行为的权力来源为标准
C.以抽象行政行为的规范程度和效力等级为标准 D.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主体为标准
20.行政复议机关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应当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D)
A. 具体行政行为程序不足 B.具体行政行为不当
B. C.具体行政行为不公正、的不合理 D.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21.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其基本精神是要把大多数案件交由(D)
A.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B.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C.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D.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2.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这一规定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B)
A.先裁决,后取证 B.先取证,后裁决 C.边裁决,边取证
D.裁决与取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才有程序的价值
23.下列何种行为被认为从来就不具有法律效力(B)
A.被废止的行政行为 B.无效的行政行为 C.被撤销的行政行为 D.被解除的行政行为
24.经国务院批准、的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的法律规范文件属于(A)
A.行政法规 B.法律 C.部门规章 D.其他规范性文件
25.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的是(D)
A.国务院秘书长 B.审计长 C.各部部长 D.各直属机构的正职行政首长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是(D)
A.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区公所 D.居民委员会
27.行政法的核心是规范(C)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权 D.行政行为
28.行政程序就是(D)
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
B.行政相对方在配合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C.立法机关在制定行政法律文件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D.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29.下列判断
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由行政机关自身承担行政责任
B.公务员的违法行政,由其所属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责任
C.被授权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
D.被委托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
30.行政复议的当事人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D)
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复议机关 D.第三人
31.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诉讼,而此处所谓"民"的正确理解是(D)
A.公民 B.农民 C.老百姓 D.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2.对于具有共同原告资格的人,法院在通知其参加诉讼后,其仍不愿参加诉讼,法院(B)
A.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B.不能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C.可以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D.视情况不同而决定是否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33.决定行政职权具有不可抛弃性的因素是(B)
A.行政主体享有自由裁量权 B.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的双重性
C.行政权的单方性与强制性 D.行政权的优益性
34.下列何项不是行政处分(A)
A.降职 B.降级 C.警告 D.撤职
35.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行为效力自终止之日起向后失去法律效力,但不溯及行政行为已发生过的效力作用(C)
A.行政行为的无效 B.行政行为的撤销 C.行政行为的废止 D.行政行为的解除
36.行政立法的主体是(C)
A.国家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中央国家机关
37.下列各项中不是行政法律行为的是(D)
A.行政立法 B.行政命令 C.行政裁决 D.行政指导
38.下列各项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程序的是(C)
A.行政机关为制定规章而进行的调查、的论证过程 B.行政机关处分其公务员的程序
C.行政机关发布关于加强本年度工商企业年检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程序
D.行政机关检查税收物价违法情况的行为程序
39.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B)
A.一人 B.二人 C.三人 D.无限制
40.公务员承担行政追偿责任的法定情形为(D)
A.公务员无过错 B.公务员有过错C.公务员有故意违法 D.公务员有故意违法或重大过失
41.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二年时效,自下列何项之日起计算(D)
A.行使职权行为做出之日 B.行使职权行为生效之日
C.行使职权行为侵害他人权益之日 D.行使职权行为被依法确定为违法之日
42.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不可能是(C)
A.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公务员 D.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43.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收集证据。此处所谓自行应当理解为(D)
A.未经被申请人机关负责人同意 B.未经申请人同意
C.未经复议机关同意 D.未经法律授权
44.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
事项有(A)
A.行政处分 B.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
C.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做出的岗位轮换的决定 D.行政机关做出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决定
45.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D)
A.行政复议申请人对规章不明的,也可以在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该规章的审查申请
B.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乡、的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不服或认为违法的,也可以单独对该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C.所有经过了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人对此复议决定不服的,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
46.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
A.除《复议法》规定以外,其他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为5天的,应以5天为准
B.除《复议法》规定以外,其他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为90天的,应以90天为准
C.复议申请期限全部以60天为准
D.《复议法》与其他法律对申请复议期限规定不一致的,以其他法律的规定为准
47.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C)
A.海关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B.公安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C.计生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D.税务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48.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己复议的情形是(B)
A.国务院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B.国务院各部、的委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C.行政最终裁决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D.专业性较强的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49.《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此处所谓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不包括(C)
A.被行政机关处罚停产停业整顿 B.企业的破产 C.企业的兼并 D.企业的撤销
50.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主体,该行政主体不是(A)
A.人民法院 B.人民政府 C.法律法规授权的事业单位 D.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51.所谓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有(D)
A.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职能部门 C.中国共产党的机构 D.卫生防疫站
52.经复议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应当是(B)
A.复议机关 B.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A. 复议机关和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D.复议机关和原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共同上级机关
53.下列有关我国公务员概念的正确表述是指(B)
A. 行使行政权、的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
B.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权、的执行国家公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C.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在各个国家机关中行使职权、的执行国
家公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54.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被总称为(B)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55.下列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层级最高的是(A)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规章
56.下列各项中有关行政法中的行政的正确认识是(A)
A.行政法领域的行政是指国家行政 B.我国行政法领域的行政仅指"动态"行政即行政活动
C.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认为行政是指除立法、的司法以外的一切国家职能
D.只有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才是行政法领域的行政
57.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
A.行政法律关系 B.社会关系 C.行政法律规范 D.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
5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是(D)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C.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D.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
《中国宪法制度》部分
一、的判断题
1.公民和人民都是法律概念。╳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
3.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从性质上属于司法行政机关。╳
4.在我国,成立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不必履行登记手续。╳
5.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双重从属原则。╳
6.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指导关系。╳
7.在我国,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
8.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9.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
10.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11.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
12.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低的一级国家政权机构。╳
13.在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中,中央军委不受连选连任的限制。╳
14.全国人大的常设性委员会是独立行使职权的国家机关。╳
15.精神病患者不享有选举权。√
16.全国性的法律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17.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都是自治机关。╳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议会,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19.《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宪法性文件。√
20.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2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侵入、的搜查、的查封公民的住宅。╳
22.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3.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4.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25.自治州、的自治
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26.居民委员会主任是由政府指派的。╳
27.在中国,宪法一词只是到了近代才出现。√
28.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
29.在我国,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30.公民在年老、的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31.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都是针对年老、的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的。╳
32.在我国,任何公民都享有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
33.宗教信仰自由属于精神自由的范畴。╳
34.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是宪法序言。╳
35.各国宪法一般对政治性结社都有严格的限制。√
36.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37.公民的范畴大于人民。╳
38.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监督关系。╳
39.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
40.公民认为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41.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的权力。√
42.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
43.中央军委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但不受连选连任的限制。√
44.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4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大、的人民政府和行使司法权的机关。╳
46.以美国为例,在联邦制国家中,联邦有联邦宪法,各州又有自己的宪法。√
47.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采取的是一院制。╳
48.联邦制国家中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采用两院制。√
49.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50.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政治联盟。√
51.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
52.私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
53.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54.宅基地、的自留地、的自留山属于公民个人所有。╳
55.宪法的修改应由到会人大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56.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57.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最低一级国家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58.我国是个人元首制,国家主席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
59.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派出机关,区公所就是自治区设立的派出机构。╳
60.在国务院的任职人员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是总理和副总理。╳
61.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
62.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选举的非常情况,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1/2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
63.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解释宪法。╳
64.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是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65.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所以特别行政区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66.特别行政区法院有终审权。√
67.代表候选人的名单应该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公布。╳
68.在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69.选举法规定,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选举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70.国家机构与社会团体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组织功能方面的差异。╳
71.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72.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权性国家机关。╳
73.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74.在我国,人大代表都是专职的。╳
75.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间的关系是领导、的监督关系。╳
76.总理负责制实际上就是总理对其主管的工作有完全决定权。╳
77.现行宪法规定的,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进行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监察机关。╳
78.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的自治州、的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主席、的州长、的县长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79.在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中,实行个人负责制的是国务院。╳
80.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职责是领导、的督促、的检查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81.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的副院长、的庭长、的副庭长、的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必须是具有政治权利,年满25周岁的中国公民。╳
82.我国实行的审级制度是四级两审终审制。╳
83.中央军委实行集体负责制。╳
84.言论自由在公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
85.宗教、的慈善、的文化艺术等团体属于非政治性的、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
86.批评权和建议权的区别是前者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后者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87.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了3次修改。√
8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非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89.对人大代表的逮捕程序和普通公民适用的程序相同。╳
90.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27条宪法修正案。╳
91.人格权主要是指姓名、的名誉、的肖像和人身等权利。√
92.根据宪法,任何国家机关、的社会
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93.华侨是居住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94.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基本上都是共和政体。√
95.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96.在民族自治地方,对于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的决定、的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不予执行。╳
97.地方各级人大由代表组成,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自治州、的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
二、选择题
1.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是:(CD)
A.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爱国统一战线 D.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2.一国宪法一般规定下列内容:(ABCD)
A.国家的性质 B.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 C.国家的基本国策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C)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C)以上多数通过。
A.1/4;2/3 B.1/3;2/3 C.1/5;2/3 D.1/4;1/2
4.在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是:(ABCD)
A.具有中国国籍 B.年满18周岁 C.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D.没有被判处刑罚处罚、的没有被羁押、的接受侦查、的起诉、的审判等
5.在我国,选区可以按照(ABCD)标准划分:
A.居住状况 B.生产单位 C.事业单位 D.工作单位
6.在直接选举的地方,(A):
A.全体选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 B.全体选民的2/3投票选举有效
C.全体选民投票选举有效 D.全体选民的3/5投票选举有效
7.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其选举工作由(C)主持:
A.该级人大常委会 B.选举委员会 C.该级人大主席团 D.该级政法委
8.我国法律规定属于政治自由的是:(ABCD)
A.言论自由 B.出版自由 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D.结社自由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B)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0.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代表候选人需要获得(C)方为当选
A.全体选民过半数的选票 B.全体选民的2/3选票
C.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 D.参加投票的选民的2/3选票
11.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ABC)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B.凡是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的法律、的法规一律无效
B.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D.宪法的原则性和无具体适用性
12.我国宪法规定,人民
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A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13.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选民(A)人以上就可以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
A.10 B.20 C.30 D.40
14.现行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监督职权的是:(A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1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ABC)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16.罢免直接选举所产生的人大代表,须经过(A)通过。
A.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 B.本级人大常委会
C.上一级人大常委会 D.原选区参加选举的过半数的选民
17.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B)
A.监察机关 B.法律监督机关 C.法律检察机关 D.纪律检察机关
18.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的是:(AD)
A.解释宪法和法律 B.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C.决定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 D.监督宪法的实施
19.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表现在:(ABC)
A.内容上 B.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C.法律效力上 D.形式上
20.我国从(B)年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
A.1986年 B.1988年 C.1993年 D.1995年
21.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C)次修改:
A.1 B.2 C.3 D.4
22.政协的主要职能是:(BC)
A.立法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执法
2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多党合作制
24.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是:(B)
A.宪法序言 B.宪法第31条 C.中英联合声明 D.香港基本法
25.有权批准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国家机关是:(A)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26.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是:(ABCD)
A.历史 B.地理 C.政治 D.民族
27.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是:(B)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28.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ABCD)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独立的司法权 D.终审权
29.我国的国家性质是:(A)
A.社会主义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制 D.共和制
30.下列机构中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AB)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政协 D.国务院
31.宪政的基本精神是:(ABCD)
A.建立有限政府 B.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C.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D.宪法能够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
32.根据宪法的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ABC)
A.国务院总理、的副总理、的国务委员 B.国家主席、的副主席
C.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D.中央军委主席
33.宪法的根本法地位表现在:(ABCD)
A.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的最重要的问题
B.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一切国家机关、的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与其他法律不同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其他法律不同
34.根据选举法,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的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D)产生
A.上级任命 B.下级委派 C.直接选举 D.间接选举
35.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C)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
36.任何公民非经(AB)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 B.人民法院决定 C.纪检机关决定 D.国家安全机关批准
37.下列权利当中,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BD)
A.平等权 B.劳动权 C.休息权 D.受教育权
38.公民在何种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ABC)
A.年老 B.疾病 C.丧失劳动能力 D.其他
39.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A)选举和罢免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
40.如果行政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ABCD)可以启动审查程序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各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
41. 公民认为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的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以向(B)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42.(B)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的单行条例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43.(D)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国务院
44.某省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D)有权撤销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该地方人大 D.该地方人大常委会
45.下列哪些主体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的决定、的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ABCD)
A.国务院各部、的委 B.中国人民银行 C.审计署 D.国务院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46.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D)日内报国务院备案
A.10 B.15 C.20 D.30
4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主要职权是:(ABCD)
A.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B.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 C.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D.监督权
48.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ABC)
A.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人
大 B.省、的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D.经济技术开发区
49.乡镇人大每届任期为:(A)
A.3年 B.5年 C.4年 D.2年
50.我国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A)
A.中央军事委员会 B.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C.国防部 D.国家主席
51.有权决定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范围戒严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大 B.中央军委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2.有权批准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5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由(ABD)组成
A.委员长 B.副委员长 C.委员 D.秘书长
54.下面关于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CD)
A.它们是独立行使职权的国家机关 B.它们受全国人大、的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C.它们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内部常设性的辅助工作机关 D.它们的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
55.全国人大的工作方式是开会,每年一次,于第一季度举行,由(D)召集
A.执政党 B.国家主席 C.人大主席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6.选举法规定,补选人大代表的程序和方式,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C)规定
A.人民政府 B.人大 C.人大常委会 D.全体代表
57.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受(AC)的监督
A.选民 B.党组织 C.原选举单位 D.人民
58.选民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C)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59.当选为国家主席的基本条件是:(ABC)
A.中国公民 B.享有政治权利 C.年满45周岁 D.在中国连续居住满20年
60.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指导思想是:(D)
A.一国两制 B.中英联合声明 C.四项基本原则 D.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61.我国的行政单位有以下类型:(ABC)
A.一般行政单位 B.民族自治地方 C.特别行政区 D.经济特区
62.爱国统一战线是:(B)
A.阶级联盟 B.政治联盟 C.经济联盟 D.民族联盟
6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与地方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B)
A.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监督关系 D.从属关系
64.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C)
A.四项基本原则 B.三个代表 C.邓小平理论 D.一国两制
65.我国现行宪法是(D)年颁行的
A.1954年 B.1978年 C.1975年 D.1982年
66.下列关于《共同纲领》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
A.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B.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 C.由全国人大制定
D.由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67.我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由全国人大以(B)以上的多数通过
A.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 B.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C.到会代
表的过半数D.全体代表的过半数
68.作为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主席是在哪一部宪法中恢复设置的:(D)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69.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在下列哪些方面是相同的:(ABCD)
A.领导权 B.阶级基础 C.历史使命 D.专政职能
70.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形式是:(AB)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的私营经济 D.三资经济
71.国家对个体、的私营经济实行:(C)
A.保障 B.鼓励 C.引导、的监督和管理 D.支持
72.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C)
A.公民 B.国民 C.人民 D.全体公民
7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哪些方面的平等:(BC)
A.立法 B.司法 C.守法 D.意志
74.居民委员会的主任,由(C)产生
A.上级政府指派 B.党组织指定 C.居民选举 D.上级政府任命
75.从哪部宪法开始将民族自治地方确定为自治区、的自治州和自治县:(A)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76.在特别行政区内发生的案件,以(C)法院作为最高审级,其判决即是最终判决: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B.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C.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法院 D.特别行政区巡回法院
77.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任职资格是:(ACD)
A.年满40周岁 B.年满45周岁 C.在香港或澳门居住满20年 D.中国公民
78.下列哪些是现行宪法新增加的内容:(C)
A.平等权 B.受教育权 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迁徙自由
79.下列哪些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ACD)
A.监督宪法 B.解释宪法 C.修改宪法 D.制定、的修改基本法律
80.在中央国家机关中采取个人负责制的有:(CD)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中央军委
81.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A)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82.地方政府规章应当报(D)备案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本级人大 D.本级人大常委会
83.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报(CD)备案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省、的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 D.省、的自治区的人民政府
84.根据宪法,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包括:(ABCD)
A.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人大、的人大常委会 B.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
C.省、的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85.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ACD)
A.行政法规 B.基本法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86.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B)裁决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
人民法院 D.仲裁委员会
87.部门规章之间、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由(C)裁决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仲裁委员会
88.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遇到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由(D)报请国务院裁决
A.当事人 B.受理案件的法院 C.审理案件的法官 D.最高人民法院
89.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的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章,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关系,且两者之间规定不一致的,适用:(B)
A.一般法 B.特别法 C.宪法 D.领导指示
90.如果同属于特别法或者一般法,但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应适用:(B)
A.旧法 B.新法 C.宪法 D.领导指示
91.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遵循公开原则,但涉及(ABC)的案件除外
A.国家机密 B.个人隐私 C.未成年人 D.老人和妇女
92.有权决定是否逮捕的国家机关是:(AB)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纪检部门
93.在我国,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体现在(ABC)方面
A.法律保障 B.物质保障 C.组织保障 D.政治保障
94.广义的人身自由包括:(ABCD)
A.人身权 B.人格权 C.住宅安全权 D.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
95.下列哪些为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财产范围:(ACD)
A.劳动收入 B.意外所得 C.自己种植的林木、的果树 D.继承的财产
96.社会救济是针对哪些人的:(ABC)
A.无人供养又丧失劳动能力者 B.因自然灾害而蒙受灾难者
C.因意外事故而蒙受灾难者 D.疾病患者
97.根据宪法,监督权包括:(ABC)
A.批评权 B.建议权 C.检举权 D.请求权
98.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AB)
A.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9.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BCD)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