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第3期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9月V ol.19 No.3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Sept. 2009 中华国粹与太极文化

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

乔熛,乔蓓芸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目前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它需要从个别项目寻找突破口.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农村经济落后,体育场地设施及资金缺乏. 而太极拳具有不受经济条件,场地器材的限制;健身效果好,广泛的适应性等特点,在我国新农村中推广和普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太极拳;全民健身;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30(2009)03-0014-04

收稿日期:2009-09-16

作者简介:乔熛(1949—),男,河南洛阳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太极拳队主教练.先后培养出全国冠军36个,亚洲冠军6个和世界冠军1个. 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主持、参与课题研究20余项,共获各类奖项30余次. 研究方向: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研究、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

1 前言

武术中的太极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又是现代竞技体育中独具魅力的运动项目,但它的发展之路到底是传统文化之路还是单纯的运动项目的发展之路,直至到今天,还没有权威的定义. 对“传统太极拳”与“竞技太极拳”褒贬不一的争鸣,作者进行了客观地比较与分析. 我们认为应该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继承的关系,使传统太极拳更加完善. 同时也不能固守传统,而限制了现代竞技太极拳的发展.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长远地看问题,要把传统太极拳的发展提升到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来探究.

2 太极拳的概况

2.1 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是以古代太极图所含哲理为基本拳理而命名的. 太极拳的起源,历来有种种说法,但一般人都认为太极拳的创始人是武当山真人张三丰,这个主要是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尤其是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太极张三丰》,更是把这种观点深入人心. 而根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研究证实,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创编人为陈王廷,他为陈氏第九世孙,文武兼备,是一位很有创见的武术家,至此推翻了张三丰为太极拳创始人的理论.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主要来源有三:

第一,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 大家都知道戚继光是明代抗倭英雄,主要著作《记效新书》记载了很多功夫,这里所说的三十二势长拳就是其中所记载的一种.

第二,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如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被称为“内功拳”的一种.

第三,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如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2.2 太极拳的流派

太极拳经过三百多年的流传衍变,发展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陈、杨、吴、武、孙式等多种流派. 各大流派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我们常见的太极剑,还有太极刀、太极枪等. 各种流派的风格、姿势虽各不相同,但拳理一样,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也基本一致,练拳的要领有许多也是相同的,如:静心用意,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动作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弧形运动,圆活完整,连贯协调,虚实分明,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各派也不无相同,都要做到:眼平视、嘴微闭,舌尖舔上颚、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松胯、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闾中正、内宜鼓荡,外示安逸、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从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发展流派来看,太极拳源于中华文化中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

2.3 竞技太极拳的起源发展

现代竞技武术是在西方体育传入中国后,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武术发展开始转向,即从历史上一直强调的攻防技击向更强调健身和艺术表现等功能转变. 为此人们习惯于将建国前以攻防技击为主体的武术及按原来方向发展的武术称为传统武术,将建国后发展起来的以艺术表现为特色,以“高、难、美、新”为发展方向的竞技武术套路及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搏斗运动称为现代竞技武术. 竞技武术是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活动主体,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夺优异成绩为根本目标的中国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竞技太极拳就是现代竞技武术的一部分. (武术竞赛是武术运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推广与提高运动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竞赛规则是运动竞赛而制定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它规定了竞赛方向,是比赛赖以进行的依据,同时它可以保证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公平、合理的比赛. )竞赛规则从1959年版本将太极拳设置为竞赛项目,到1991年版本将42式太极拳和太极剑规定为竞赛套路,再到现如今将太极拳类项目加入难度动作进行比赛,可以看竞赛规则对太极拳运动有重大的导向作用,使太极拳运动在竞赛和技术方面不断向纵深发展.

3 传统太极拳和竞技太极拳的区别

太极拳是一种用古代“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 竞技太极拳源于传统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和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 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联系,但发展到现在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3.1 定义的不同

传统太极拳作为套路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武师们大多言传口授,多凭个人参悟心得,自说圆通,它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也是注重体用兼备(所谓“体”是事物的本体存在,“用”是“体”的价值功能,也就是事物本体与价值功能的综合体现. )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 像我们前面介绍的各门派太极拳现在大多称为传统太极拳,在专门的传统武术比赛和太极拳年会进行比赛.

而竞技太极拳则是像体操、跳水一样加上难度动作的太极拳. 在传统太极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竞技太极拳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功能,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训练竞赛活动过程,它具有极强烈的现代体育意识.

3.2 外在不同——技术特征

在技术特征上,传统太极拳由形架入手,继而追求脱化神明. 竞技太极拳则把强调动作规范作为目的的始终. 可以说在外在技术特征方面,竞技太极拳以杨式太极拳为主,而传统太极拳是各派纷呈.

从追求“脱化神明”(功夫的最上乘境界)到“动作规范”的嬗变“习武先找形”,这是一般习武程序之始. 清末的陈鑫曾云:“平居耍拳,不可不守成规”,这一点传统太极拳与竞技太极拳并无多大差异. 问题的关键在于,传统太极拳只把形架练习作为入门基础,而最终追求的是一种“惟自有形造至于无形”的脱化神明之境. 因此,传统太极拳在训练理论上也就有了明劲、暗劲和化劲的三步练法,各种门派,也几乎都把“练神还虚”作为终极目标的无上菩提. 这里所说的主要以陈式太极拳为例,在《倚天屠龙记》也有所体现,李连杰在影片的最后无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