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一个充满活力基本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进入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了新一轮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据此,从进入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保障体系三个层面论述高等职业教育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标签:高职教育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据此,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面: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面: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近年来,金融业发展日新月异,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如何使高职教育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 金融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决定意义和导向作用,集中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规格上,即特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上。

1.1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性金融人才为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业在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各项业务和服务功能不断地拓展。伴随着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迅速发展,对一线柜面人员的需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银行对柜员的需求由以前单柜员、岗位柜员直至目前综合柜员的演进,说明了银行对一线柜面人员需求数量增加的同时,对银行柜面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金融类专业,我们提出了以培養“商业银行新柜员”为培养目标。即不但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具有娴熟的柜面营销技巧,懂得各项理财业务和理财知识的应用性金融人才。作为商业银行窗口部门的前台工作人员,其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状况将会影响商业银行日常业务的开展,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社会声誉和同业竞争力。因而具有较强业务适应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具有较扎实的实践技能,可以适应银行实际工作需要的临柜人员,成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急需的一线工作人员。

1.2 以培养应用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面对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教育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走“产学”结合培养人才的道路,创新“一个核心、两个依托、三个重点、多种形式”的应用能力培养体系(见下图),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适应银行临柜人员工作需要。

2 金融人才培养内容

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部分,其中,课程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

2.1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特征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2.1.1 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突出“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金融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考虑适应工作岗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确定本专业的5大知识板块:经济和金融理论基础、数学基础、计算机和信息应用技术、英语基础、金融专业知识。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设置成若干基础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金融人才,需求及本校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及今后就业方向进行选择。

2.1.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面。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在校内实训教学方面,主要依托本校的模拟银行、证券投资实训中心、金融综合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商业银行临柜业务系统仿真模拟实训、有价证券投资操作、保险、期货业务流程,让学生进行直观的仿真模拟实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在校外实践教学方面,主要采取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三段式模式。在认知实习阶段,主要使学生了解金融行业经营管理状况及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在专业实习阶段,主要使学生熟悉和掌握银行业务操作技能;在顶岗实习阶段,主要使学生深入金融行业,为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

2.2 校企合作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需要不同的教学过程。高职教育为生产一线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这项根本任务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实施以职业活动、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并据此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组织。一是聘请金融部门专家参与教学指导,可采取举办金融专业讲座、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实习等形式。二是教师顶岗实践。教师对金融实务了解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效果。三是组织学生参赛。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金融模拟交易大赛,金融专业相关知识大赛等。通过“参赛”引导学生学习金融知识,运用金融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四是加强实训室建设。依托实训中心建设,用信息手段改造传统课程,有助于通过模拟使得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五是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熟悉了金融部门实际工作的流程、业务管理、政策法规,还将理论结合实践对工作有所创新。

3 金融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3.1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具有“双师”资格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项特殊要求,双师型教师是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集于一身的教师,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应采取灵活开放的教师聘用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竞争意识;制度化鼓励青

年教师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聘请经验丰富的金融行业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使实践教学环节更富有成效。

3.2 教学组织与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在教学方式上,实施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尤其是情境教学法的采用。情境教学通过所创设的“美、趣、智”的学习情境,“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使教师在“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的选择中,使学生在“竞争、合作”两种关系的处理中,使师生在主动与受动角色扮演中形成良性推进的和谐关系。情境教学是贯穿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的,以调动学生情感为特征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可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变“要我学,要我写”为“我要学,我要写”,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3 教学基本建设的不断完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基本建设包括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为此不断完善教学基本建设,规范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监控等的建设与管理;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优良的学风建设,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市场竞争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相信经过努力,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将以特有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以毕业生广泛受到金融行业的欢迎,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学[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2]冯晓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2002.9.

[3]徐润萍.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