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的《神女赋》欣赏

宋玉的《神女赋》欣赏
宋玉的《神女赋》欣赏

宋玉的《神女赋》欣赏

原文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四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他人莫睹,王览其状。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湿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

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译文

楚襄王和宋玉出游到云梦大泽的岸边,让宋玉向他描述高唐所见的事情。这天晚上宋玉就寝时,梦到与神女相遇,神女的容貌非常美丽,令宋玉十分惊异。第二天,宋玉告诉了楚襄王。楚王问:“你都梦到了什么?”宋玉回答说:“黄昏以后,我觉得精神恍惚,好像有什么喜事来临。搅得我心身不安,不知道什么缘故。正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觉得似曾相识的人到来。睁眼一看是一个女人,相貌非常奇特。睡着的时候梦见了她,醒来的时候她又不见了。闹得我心里好不痛快,失落的好像迷失了方向。这是我尽量定下心来,才又把梦延续下去。”大王问:“她长得什么样子呢?”宋玉说:“她那如花似玉的容姿,简直是无可挑剔;她那丰盈妩媚的仪态也无法寻根究底。上古时代完全不曾有,当今人间根本找不见;她那珍奇宝石般的风采,最好的赞美还会有疏漏。她刚开出现的时候,灿烂的像旭日初升照亮屋梁。当她走进一些的时候,皎洁的像明月洒下的光芒。只一会功夫,她的美妙风采我已领略不尽。时而亮丽的如同鲜花,时而柔和的好似美玉。五种颜色一起散发,我无法一一具体描绘。想要仔细观看,却被她的光采照得目晕眼花。她那华丽的服饰,就像上等丝绸织绘出精美的图案。绝妙的服饰无论在哪里都光彩照人。她挥动着身上的锈衣,那衣裙非常合身,既不显瘦,也不见长。她迈着娇娆的步子走进明亮的殿堂。忽而又改变姿态,宛如游龙乘云飞翔。她身穿的丽服盛饰,非常合适的将她的侗体包裹。她身上沐浴过兰草的雨露,时时散发着宜人的芳香。她的性情温柔娴雅,很适合侍奉在君王身旁。她懂得长幼尊卑的礼仪,还会用善解人意

的花语调节情绪。”大王说:“这么美妙诱人的神女啊!你就尝试着为我描摹吧。”宋玉说:“好的,好的。”

要说神女姣艳的美丽啊,那真是得天独厚的美质。身披着水草般的衣裙,就像张开翡翠色的翅膀。那相貌是举世无双,那美妙乃人间极品。毛嫱见了她举袖遮面,自知无法比量;西施与她照面双手捂脸,怎敢和她争艳。近处瞧已叫人神魂颠倒,远处望更让人魂牵梦绕。她还有非凡的气质风度,分明是陪伴君王的命相。看见她可是君王大饱眼福,谁会让她从眼前悄悄溜过?心想和她私下结为相好,倾慕她的心情无法估量。只可惜和她交往太少,不敢冒昧地倾吐衷肠。心愿别的人莫要和她相见,那会把她的体态和我分享。神女的美丽是那么丰盛,怎可能一下子说完道光?她的体态丰满庄重,她的容颜温润如玉。她的美眸炯炯放光,明亮的眼珠流转有神。弯弯的细眉象蚕蛾飞扬,鲜亮的红唇似点过朱砂。娇娆的身段富有弹性,娴雅的神态安闲无躁。既能在幽静处表现文静,又能在众人面前翩翩起舞。高唐殿这宽敞的地方正合她意,可任她尽情欢舞或是信步徜徉。

裙纱飘动,她轻盈绰约地走来,纱裙拂阶,发出玉佩的响声,她望着我的门帘良久注视,灼热的目光象流波将要奔涌。她抬起衣袖整理衣襟,站在那里犹豫不决。表情文静又和悦淑善,秉性安详而又不烦躁。时而露出微微激动的面容,似乎她的渴望并未如愿。情在眼前却心向久远,想要走来忽而又回转。眼看她揭起我的床帐将要款待,我正想尽情地倾吐诚挚的衷肠。她却怀着坚贞洁清守身,突然表现出对我实难相从。她委婉地把我规劝一番,高雅的谈吐如嗅兰草。相互交流着彼此的爱恋,心里充满激昂和欢乐的情绪。独享着精神欢乐却未能交合,我又无端的感到孤独惆怅。分不清她是否答应相好,忍不住发出长长的叹息。她却怒而不发庄重矜持,一副不可触犯的表情。

这时她摇动佩饰转过身去,敲响车子上的玉铃,整理好自己的衣装,收敛起先前的容颜,回头看身后的女乐师,吩咐侍从们起驾。这段欢情还未交合,神女就要告辞离去。她有意和我拉开距离,不让我上前与她亲近。在将要离去还未上车的时候,中途她好像又回过头来,情意脉脉地瞥了我一眼,传送着依依不舍的哀伤。她那复杂有矛盾的情态,我实在难以尽数细说。决意离去而又情意未绝,她心里有多少痛苦的反反复复啊。临走顾不上礼数小节,更来不及把话说完。

我的心仍然沉湎在分手的时刻,神女啊,你走得太匆忙了!我是多么的痛苦忧伤,身体摇晃着失去依靠,只觉得天昏地又暗,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方。我这种失落的独自情怀,说给谁可以理解呢?伤感失意之下泪流不止,苦苦等待直到天明。

赏鉴

《神女赋》接着《高唐赋》而来。《高唐赋》的迟回荡漾之笔,似乎在牵惹楚襄王乃致读者对巫山神女的怀想之情,只是到了《神女赋》,这位隐身云烟、姗姗不临的美丽女神才终于在作者笔下翩然现形。但作者并没有因让她与早就心驰神往的楚襄王相遇,却幽幽显现在他的侍臣宋玉?梦?中,这是颇耐人寻味的。

此赋序文叙说的是宋玉和神女相遇。开笔写的格外迷离。先以宋玉的神情恍惚、纷纷扰扰为神女降临造境,未入梦已扰人心神,然后才是女神现身,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朦胧感觉,继写宋玉梦境又历历如画地重现。这一节叙说文字扑朔变化,一波三折,显示出作者行文上的腾挪纵收之妙。

这段序文,由于版本不同,?王??玉?互讹,梦遇神女的究竟是宋玉还是楚王,自宋以来一直存有争议。这里暂依清人胡克家《文选考异》之说,考订为宋玉梦遇神女。

序文大意是说:宋玉跟着楚襄王游云梦,宋玉给楚襄王讲了巫山神女的故事,并为他作了《高唐赋》之后,当夜宋玉果然梦见神女了。第二天他把他梦见的神女的形象描述给楚襄王听,楚襄王叫宋玉用赋的形式把他梦中的情景描写一番,宋玉照办了。和《高唐赋》一样,这段散文小序也非常精彩。它描写宋玉作梦的情景说:?晡夕之后,精神悦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若有所喜?了,这恰如今天人们开玩笑所说的?第六感觉?。宋玉对楚王描述神女的形态说:?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这里突出地描写了神女的精神气质,她是那样地神采焕发,摄人魂魄。她作用于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的痴迷,而是整个灵魂的震颤。接着楚王又描写神女的装束与身段说:?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这里不仅形象描写得生动传神。而且句法错落,韵节浏亮,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其中?白日初出照屋梁?、?皎若明月舒其光?、?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言?、?婉若游龙乘云翔?诸句,形式新颖,被人称为?后来七言之祖。?

后面赋的部分大约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描写神女的容貌情态。作品先是总体的说她?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障袂,不足程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接着又分别的说了她的面貌、眼睛、眉毛、嘴唇、身段等等如何美。这段描写虽也颇费工夫,但实际并不动人。第二层是描写神女想和楚王亲近,但由于某种原因,也许就是?圣贤?们所产的?以礼自持?吧,忽然又拿捏起来了。作品说:?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帱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怀贞亮之洁清兮,卒与我乎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这段描写神女的心理情态非常细致生动。她想:你去找楚王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和他相爱吗?可是等到见面之后,当两情相通,互相爱悦,意津津而将要不能自持的时候,神女忽然变卦了,她?扬音哀叹?,甚至还带出一层薄薄的怒容。她要保持自己?贞亮之洁清?,她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于是就和《西厢记》里崔莺莺第一次邀请张生私会一样的不欢而散了。但神女毕竟是爱楚王的,她虽然没有和楚王同床共枕,但她的心却是毫无保留地给了楚王,因此她们的离别是异常痛苦的。作品对此描写说:?于是摇佩饰,鸣玉鸾,整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这就是后一部分中的第三层意思。无情的离别无所谓,有情的离别是痛苦的,更何况仙凡相隔,后会无因,?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说的就是这种终生难忘的遗憾。

整个后一部分是用骚体句和四言句结构成的,它用词浅显,贯通流畅。诸如?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读起来唇吻调利,与《高唐赋》后一部分的侈意铺排景物、堆砌词藻大不相同。

序文和赋辞两部分中都有对宋玉与神女梦遇景象的描摹,似乎重复,实际却各有侧重。序文中对话部分的描摹,侧重在传写神女初临时给宋玉带来的印象,妙在从虚处落笔。才思横溢的宋玉竟然也因神女的显现而陷入失态和拙于言辞的境地,正有力的烘托出神女的惊世骇俗之美,给读者以非同寻常的审美感受。赋辞部分侧重在对神女的容貌、情态作精工细雕的刻画。肖像的勾勒中特别注重其生气、神情的活现。静态的描摹之后

是动态和心理的传写,展现出神女美丽多情,但又洁清守身,非礼难近,似乎向世人表明她的心早已交付给长眠幽冥的先王。赋辞尾部又刻划了神女脉脉含情和依依不舍的一瞥,读来令人更加令人回肠荡气和思致绵远。

数百年后,?建安之杰?的曹植受到此赋的激发,以青出于蓝的高妙彩笔创造出同样神情美丽的洛神形象,才使巫山神女在北国有了一位冰清玉洁的神女姐妹遥遥与之辉映千古。

1935年,闻一多先生曾写过一篇《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他认为巫山神女是楚民族的第一位母亲,就和北方中原地区的女娲等人相同。巫山神女掌管着行云布雨,也是一位造福于农业社会的精灵。同时巫山神女也掌管着男女之事,就如同《牡丹〃惊梦》一场中牵合杜丽娘与柳梦梅并助其欢会的花神一样。这在原始社会本来是一位神圣、高洁而又极其富有人情味的形象。但流传到封建社会,尤其是到了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文人士大夫笔下,原有的巫山神女的形象也就渐渐地起了变化。即以此文中的神女而论,她竟然也讲究起?怀贞亮之洁清?来了,她最后竟然完全违背个人意愿扼制了内心的冲动,吞下了人生的苦果,而符合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先王?的教导。这纯粹是宋玉意识的自我表现。果然这点受到后人的称赞了,清代何焯说:?‘不可犯干’,守礼之正,所以抑流荡之邪心也。?男女爱情本来是一种极其自然的事,但在封建社会里被人看成是一种?邪恶?,因此巫山神女以及描写巫山神女的作品也就连带着被诋为?诲淫?了。

但人性是任何封建礼教所扼杀不了的,只要有男女,就会有爱情,巫山神女也就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崇敬。三峡中巫山神女的形象高耸入云,吸引着古往今来的过客们翘首仰观;巫山神女的传说遍布中外,家喻户晓,与日俱新;有关高唐神女的文学作品,诗词曲赋,戏剧小说,层出不穷;类似曹植的《洛神赋》这种作品就更是模拟着《神女赋》写出来的。在这些地方读者都可以体会到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具有着极大的生命力,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宋发巧谈,实始淫丽。?似乎有些贬意。这是与屈原作品的功利主义相对而言的。倘若从文学发展、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则宋玉的?巧谈?与?淫丽?正自不可缺少,正应该大提倡。

再补充一下版本争议问题。前面说过,《神女赋》中的一些文字,从宋代以来一直存有争议。如?其夜玉寝?,《文选》作?其夜王寝?,历代文人多因《文选》而作楚

王梦遇神女。其实,文选版《神女赋》有很多讲不通的地方。首先看《高唐赋》,在那里是宋玉给楚王讲故事,楚王听着高兴,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而到了《神女赋》中,却成了楚王作梦,楚王给宋玉讲梦,讲完后又让宋玉给他?赋?一回。两篇作品的结构不一致。再看《神女赋》中的写法,是楚王给宋玉描写神女的形象说:?茂矣美矣,诸好备矣?,一直到?性和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云云一大段,而后又是?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两段相连都是?王曰?,从内容上看从逻辑上看都有问题。因此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作品在传抄流传中产生讹误造成的。《神女赋》序中的?王寝?、?王异之?、?王曰晡夕之后?、?王曰茂矣美矣?四句中的?王?字皆应作?玉?;而?明日以白玉?、?玉曰其梦若何?、?玉曰状何如也?三句中的?玉?字皆应作?王?。这样一来,就成了宋玉作梦、宋玉给楚王讲梦,楚王听后心里高兴,于是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这样,一切矛盾就都解决了。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由于这篇作品流传日久,以讹传讹,楚襄王会神女的故事已经广泛地传播于口头,记载于简书,今天恐怕也只能是任其考订归考订,流传归流传了。

作者简介

宋玉,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杨修之《神女赋》

惟玄媛之逸女,育明曜乎皇庭,吸朝霞之芬液,澹浮游乎太清。余执义而潜厉。乃感梦而通灵。盛容饰之本艳,奂龙采而凤荣。翠黼翚裳,纤谷文袿。顺风揄扬,乍合乍离。飘若兴动,玉趾未移。详观玄妙,与世无双。华面玉粲,韡若鞭蓉。肤凝理而琼絜,体鲜弱而柔鸿。回肩襟而动合,何俯仰之妍工。嘉今夜之幸遇,获帷尝乎期同。情沸踊而思进,彼严厉而静恭。微讽说而宣谕,色欢怿而我从。(《艺文类聚》七十九)

陈琳之《神女赋》

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赞皇师以南假,济汉川之清流。感诗人之攸叹,想神女之来游。仪营魄于仿佛,托嘉梦以通精。望阳侯而滉瀁,睹玄丽之轶灵。文绛虬之奕奕,鸣玉鸾之嘤嘤,答玉质于苕华,拟艳姿于荣。感仲春之和节,叹鸣雁之嗈嗈。申握椒以贻予,请同宴乎粤房。苟好乐之嘉合,永绝世而独昌,既叹尔以艳采,又说我之长期。顺乾坤以成性,夫何若而有辞。(《艺文类聚》七十九。)

王粲之《神女赋》

惟天地之普化,何产气之淑真。陶阴阳之休液,育夭丽之神人。禀自然以绝欲,超希世而无群。体纤约而方足,肤柔曼以丰盈。发似玄鉴,鬓类削成。质素纯皓,粉黛不加。朱颜熙曜,晔若春华。口譬含丹,目若澜波。美姿巧笑,靥辅奇葩。戴金羽之首饰,珥照夜之珠晔。袭罗绮之黼衣,曳缛绣之华裳。错缤纷以杂佩,袿焟燿而焜煌。退变容而改服,冀致态以相移。发筵对兮倚床垂,税裳兮免簪笄,施华的兮结羽钗。扬娥微眄,悬藐流离。婉约绮媚,举动多宜。称诗表志,安气和声。探怀授心,发露幽情。彼佳人之难遇,真一遇而长别。顾大罚之淫愆,亦终身而不灭。心交战而贞胜,乃回意而自绝。(《艺文类聚》七十九,《书钞》一百三十五,《文选·潘岳寡妇赋》注,《史记·五宗世家·索隐》,《御览》三百八十一,又七百十九)

张敏之《神女赋》

世之言神仙者多矣,然未之或验也。至如弦氏之妇,则近信而有证者。夫鬼魅之下人也,无不羸病损瘦。今义起平安无恙,而与神女饮宴寝处,纵情极意,岂不异哉?余览其歌诗,辞旨清伟,故为之作赋。

皇览余之纯德,步朱阙之峥嵘。靡飞除而入秘殿,侍太极之穆清。帝愍余之勤肃,将休余于中州。托玄静以自处,寔夫子之好仇。

于是主人怃然而问之曰:“尔岂是周之褒姒,齐之文姜,孽妇淫鬼.来自藏乎?傥亦汉之游女,江之娥皇,厌真乐愆,倦仙侍乎?”

于是神女乃敛袂正襟而对曰:“我实贞淑,子何猜焉?且辩言知礼,恭为令则。美姿天挺,盛饰表德。以此承欢,君有何惑?”

尔乃敷茵席,垂组帐。嘉旨既设,同牢而飨。微闻芳泽,心荡意放。于是寻房中之至嬿,极长夜之欢情。心眇眇以忽忽,想北里之遗声。

赋斯时之要妙,进伟服之纷敷。俯抚衽而告辞,仰长叹以欷吁。乘云雾而变化,遥弃我其焉如。(《艺文类聚》七十九。)

宋玉诗赋选

宋玉诗赋选 宋玉,又名子渊,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曾事楚顷襄王。。 宋玉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著名的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来。 宋玉诗赋选目录 九辨 风赋 高唐赋 登徒子好色赋 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漻兮收潦而水清, 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雍雍而南游兮,鵾鸡啁晰非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悲忧贫蹙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愿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轼。 忼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臧。 叶菸[艹/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颜淫溢而将罢兮,柯彷佛而萎黄; 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 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羊。 岁忽忽百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亻狂]攘。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仰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扬?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心闵怜之惨凄兮,愿一见而有明。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

宋玉《九辩》原文+赏析

宋玉《九辩》原文+赏析《九辩》 作者: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 蝉寂漠而无声。雁痈痈而南游兮, 鹍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 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柰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愿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轼。 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 叶烟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 颜淫溢而将罢兮,柯彷佛而萎黄; 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 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 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 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昂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扬。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 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心闵怜之惨凄兮,愿一见而有明。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

宋玉《神女赋》原文译文简析

宋玉《神女赋》原文译文简析 宋玉《神女赋》原文、译文对照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王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楚襄王和宋玉出游到云梦大泽的岸边,让宋玉向他描述高唐所见的事情。这天晚上宋玉就寝时,梦到与神女相遇,神女的容貌非常美丽,令宋玉十分惊异。第二天,宋玉告诉了大王。大王问:“你都梦到了什么?”宋玉回答说:“黄昏以后,我觉得精神恍惚,好像有什么喜事来临。搅得我心身不安,不知道什么缘故。正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觉得似曾相识的人到来。睁眼一看是一个女人,相貌非常奇特。睡着的时候

梦见了她,醒来的时候她又不见了。闹得我心里好不痛快,失落的好像迷失了方向。这是我尽量定下心来,才又把梦延续下去。” 王曰:“状何如也?” 大王问:“她长得什么样子呢?” 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四方。振绣衣,披袿裳,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宋玉说:“她那如花似玉的容姿,简直是无可挑剔;她那丰盈妩媚的仪态也无法寻根究底。上古时代完全不曾有,当今人间根本找不见;她那珍奇宝石般的风采,最好的赞美还会

《宋玉辞赋注译析》修订后记

《宋玉辞赋注译析》修订后记 姚守亮 在2010年10月宋玉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方铭教授明确指出:“宋玉是有才气的诗人,是赋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有政治见解、充满了悲悯情怀、对人生和社会有透彻感悟的哲人……宋玉是襄樊市(襄阳市)的先乡贤,大概也可以认为是襄樊市(襄阳市)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1]而在他任总主编的大学《中国文学史》教材中,还鲜明地体现了宋玉与屈原并称的历史地位[2]。 为了大力宣传宋玉,全面普及宋玉文化,让宋玉文化尽快走进千家万户,2012年初,应襄阳市委宣传部、襄阳市作家协会之约,我高中时期的语文老师程本兴先生承担了有关襄阳历史文化名人、“赋圣”宋玉作品的编注任务。因其双眼近乎失明,撰稿确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就嘱托我代为执笔。恩师程先生具体负责前言部分的把关、编注体例的设计、书名的拟定、相关工作的联络及统筹等。我具体负责所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融通,对各个篇目进行题解、注译和简析、赏析等。 本书初稿[3]收录了宋玉辞赋15篇,每篇作品包括题解、原文、注释、译文、简析、赏析等六个部分。还收录了宋玉赋作的4篇异文,每篇异文包括题解、原文、注释、译文等四个部分。“题解”主要包括该文篇题解释、创作情况蠡测、大致内容提要、相关成语典故源流等;原文部分一般采用较为通行的版本作底本;“注释”部分根据辞书和各选本的注解,择其符合语境且通俗易懂的义项而从之;“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尽量做到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各篇译文相关层次之后的“简析”,是对各个层次的内容所作的扼要提示;篇后的“赏析”则是对全篇重要内容或精彩片段的鉴赏和分析——这样更便于读者朋友的阅读和理解。 这本小书主要是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的普及性通俗读物,与专家学者们研究宋玉的学术论著有很大的不同,故而,在编写时注重对前贤时彦研究成果的综合吸收和普及推广,其中参考了朱碧莲、谭家健、袁梅、刘刚、吴广平、金荣权、罗漫、刘玉堂、蔡靖泉、程本兴、曹文心等专家学者的相关著述,在此一并致谢;特别是得到了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主任刘刚教授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他审阅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并附有书面修改建议,若干篇目中“题解”和“赏析”的部分内容,即参考了刘教授的观点。在此我深表敬意。 书稿于当年11月底完成,此后我一直忙于其他事务而无暇顾及。先是着手论文《宋玉辞赋叠音词的多视角研究》的撰写。次年春,论文初稿大致完成,送程先生校阅,并由程先生转呈刘刚教授、金荣权教授和吴广平教授审改。以上几位教授在百忙之中抽暇审读论稿,对我这篇小文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又宝贵的修改意见;根据专家高见,我对论稿再三斟酌、增删、润色,尔后才得以发表于《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接下来是筹备课题申报。在论稿写作过程中,恩师程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励我、敦促我进行宋玉辞赋语法、修辞方面的系统研究。对我而言,这是个全新的挑战。一则笔者才疏学浅,单靠一人之力来完成此类任务确乎勉为其难;二则身处偏僻乡镇,信息闭塞,尤其是专业资料极为有限;三则此前的相关研究似乎还是空白,而可资参照的系统论述又知之甚少,因而研究几乎无从下手。可是

乐不思蜀主人公是谁-

乐不思蜀主人公是谁? 篇一:成语故事及主人公 成语故事及主人公 煮豆燃萁(曹植)破釜沉舟(项羽)纸上谈兵(赵括)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围魏救赵(孙膑)卧薪尝胆(勾践)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三顾茅庐(刘备)望梅止渴(曹操)完璧归赵(蔺相如)惊弓之鸟(更赢)程门立雪(杨时)毛遂自荐(毛遂)胸有成竹(文与可)草船借箭(诸葛亮)铁杵成针(李白)精兵简政(毛泽东)四面楚歌(项羽)草木皆兵(符坚)赤壁之战(周瑜)约法三章(刘邦)老马识途(管仲)滥竽充数(南郭)老骥伏枥(曹操)逼上梁山(林冲)草船借箭(诸葛亮)明镜高悬(秦始皇)开门见山(寓公)名落孙山(孙山)悬梁刺股(苏秦)班门弄斧(梅之滨))按图索骥(伯乐)暗箭伤人(公孙子都)杯弓蛇影(杜宣)鞭长莫及(伯仲)不寒而栗(火纵)车水马龙(马皇后)出尔反尔(孟子)出人头地(欧阳修)唇亡齿寒(宫之奇)打草惊蛇(王鲁)大义灭亲(石鹊)东窗是发(秦桧)东山再起(谢安)汗流浃背(曹操)鸡鸣狗盗(孟尝君)骄奢淫逸(州吁)口蜜腹剑(李林甫)口若悬河(郭象)鹿死谁手(石勒)洛阳纸贵(左思)门庭若市(邹忌)南辕北辙(季梁)怒发冲冠(蔺相如)破镜重圆(徐德言)骑虎难下(杨坚)巧取豪夺(米芾)日暮途远(伍子胥)如火如荼(夫差)投笔从戎(班固)兔死狗烹(范蠡)

退避三舍(垂耳)望洋兴叹(河伯)嫣然一笑(宋玉)偃旗息鼓(赵云)阳春白雪(宋己)叶公好龙(叶公)夜郎自大(夜郎)一败涂地(刘邦)一筹莫展(蔡幼学)一鼓作气(曹刿)一箭双雕(长孙晟)一目十行(萧纲)一窍不通(纣王)一丘之貉(杨恽)一日千里(周穆王)以德报怨(孔子)以身试法(王尊)越俎代庖(许由)亦步亦趋(颜回)易如反掌(褚遂良)朝三暮四(狙公)中流砥柱(大禹)自惭形秽(王济)捉襟见肘(曾参)鞠躬尽瘁(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精中报国(岳飞)江郎才尽(江郎)凿壁偷光(匡衡)乐不思蜀(刘禅) 篇二:乐不思蜀的典故及人物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

宋玉辞赋注译析修订稿前言

《宋玉辞赋注译析》(修订版)前言 程本兴 距今约1700年前的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还有稍后一些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分别在他们的著作《襄阳耆旧记》和《水经注》中明确记载:宋玉,楚国鄢人,即今湖北宜城人。宋玉是战国末期楚国伟大的辞赋家,其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十六篇,而现今传世并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主要有《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舞赋》、《钓赋》及《微咏赋》等,还有新发现的《御赋》,约计十四五篇。据程本兴、张法祥在《江汉论坛》2011年第4期发表的《不宜把〈九辩〉定为宋玉的唯一代表作》云,爱国主义诗篇《九辩》为宋玉的楚辞代表作,而《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和《风赋》等为其楚赋代表作。 在荆楚文化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宋玉以其立身高洁的人品和师表文坛、垂范后世的文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形成了意蕴深邃、特色鲜明的“宋玉文化”。那么,到底什么是“宋玉文化”呢?简而言之,就是指宋玉和他的作品及其两千多年来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影响所形成的物质的、特别是精神的财富。它具有品位高洁、思想和谐、自主创新、影响古今的特质。它是荆楚文化的一件稀世瑰宝,绚丽璀璨;是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历史遗产,值得继承、维护、增值到永远! 一 文如其人。文化的品位,往往与其文化人的品格密切相关。大量史实表明,宋玉作为楚顷襄王和考烈王的文学侍从,创造性地继承了其先师屈原的遗志,始终坚持忠君义民、以文报国不动摇,并为此既敢于进谏、又善于讽谏。在封建专制时代,为官“谏”而不“谄”,为文“讽”而不“媚”,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品位高洁的重要条件和关键表现,也是千古留芳的魅力所在。 首先,宋玉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爱国爱民的杰出作家。这在其《九辩》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九辩》以秋天的萧瑟衰败景象起兴,暗含着对楚国政治昏暗、国势衰落、气数将尽的忧心,有力地揭露了奸佞误国的黑暗现实,反映了贫士失职后的凄苦境况,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却决不同流合污,依然思国怀民的强烈感情。从《九辩》这一总体精神和倾向来看,宋玉的人品和文品都是相当可贵的。 如《九辩》第二章就具体地写出了宋玉因被排挤离开宫廷而不能见到君王的心情——“专思君兮不可化”、“愿一见兮道余意”、“心怦怦兮谅直”!这些都是宋玉身处逆境仍思君忠君的反映。第六章则揭露了时政的黑暗,表明了自己即使“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也要坚守圣贤节操而决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志向。再如第八章,以浮云蔽日月象征小人蒙蔽君王,抒发了自己忠君、爱国、忧民之情。其中“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一句,分明是说作者看见农夫们因赋敛过重停止耕作而背井离乡,造成大片田地荒芜。这其中的“恐”字,是宋玉对农田荒芜的担心,是对国计民生的忧心,是对奸佞蔽君君不明所造成的社会黑暗的揪心,是对生产关系阻碍并破坏了生产力的痛心。在最后一章,作者深情地劝谏君王应该学习尧舜重用人才;因为不能见到君王,只好去天上遨翔;但作者在结尾时,仍无限情深地祝愿君王——这是多么真挚的忠君爱

宋玉诗赋选

宋玉诗赋选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宋玉的作品,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也有人认为不是宋玉所作,不过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 九辨风赋高唐赋神女赋 兼容并蓄 回复引用顶端 分享此贴只看该作者| 小| 中| 大想想[1楼] 发表于:2010-05-28 13:17 人生何时不迷狂,正心诚意修非常,道体玄通无为处,佛心妙谛真如藏。 作者资料发送短消息加为好友级别: 总编 UID: 3 精华: 410 发帖: 10737 威望: 14510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北京 注册时间:2009-04-01 最后登录:2010-08-04 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宋玉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可行性分析

宋玉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可行性分析 姚守亮 (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湖北襄阳441053) 摘要:宋玉作品未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一种缺憾。秦汉以来其辞赋一直广为流传;而今终于重新全面恢复了“屈宋”并称的文学史地位。宋玉部分优秀作品具有篇幅短小、难易适度、手法繁富、内容健康等特点,与《课程标准》和时代要求相吻合,可作为精读或略读课文编入必修教材或选修教材。 关键词:宋玉作品;语文教材;可行性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屈原是楚辞体文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作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宋玉则是楚辞的殿军,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享有“赋圣”之誉,因而这两位天才作家在文学史上一向是“屈宋”并称。他们的作品无疑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笔者所了解的初、高中语文教材(含选修教材)中,选编屈原及其作品的篇目大致有《屈原列传》(节选)、《离骚》(节选)、《国殇》、《涉江》、《湘夫人》、《渔父》、《橘颂》、《山鬼》等至少8篇,并在初、高中历史教材中都有专门介绍;而选编宋玉作品的,似乎仅有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风赋》1篇[1],且为略读篇目,宋玉其人其文却在历史教材中只字未提。这种状况与“屈宋”并称的文学史实相背离,不能不说是教材编写中的一个缺憾。那么,《风赋》而外,其他的宋玉作品入选语文教材是否可行呢?笔者试分析如下。 一、宋玉作品广为流传 从西汉到明清时期,宋玉辞赋一直广泛流布,经久不衰。有关记载、收录、传播或评述宋玉作品的古代文献,大致有:西汉·司马迁《史记》载:宋玉“好辞而以赋见称”。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宋玉赋十六篇。王逸《楚辞章句》收录了《九辩》和《招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称:“屈宋逸步,莫之能追。”“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揭示了宋玉文学创作的成就,确立了宋玉与屈原并称的文学史地位。萧统《文选》收录了《风赋》、《对楚王问》等5篇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楚大夫《宋玉集》三卷。唐《古文苑》收录了《钓赋》等6篇作品。《旧唐书?艺文考》载:楚《宋玉集》二卷。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载:楚大夫《宋玉集》二卷。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门》载:《宋玉集》一卷。明·陈第《屈宋古音义》选录了《九辩》等六篇辞赋。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卷十)选录了宋玉十三篇辞赋作品。 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疑古思潮的消极影响,宋玉的人品、人格及其作品的真实性、著作权等,均受到了彻底的贬损。即使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宋玉的作品客观上仍在继续传播。如1929年,陆侃如编著《宋玉》一书,书中就选编了《九辩》等十四篇辞赋作品。而尤为可喜的是,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宋玉赋竹简佚篇《御赋》[2],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赋体文学于战国末期的存在,从而有力地支撑了宋玉辞赋的著作权。 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们大力开展宋玉作品的整理,先后有袁梅的《宋玉辞赋今读》(选编十三篇作品)、朱碧莲的《宋玉辞赋译解》(选编十二篇作品)、金荣权的《宋玉辞赋笺评》(选编十四篇作品,篇目与陆侃如《宋玉》同)、吴广平的《宋玉集》及《楚辞全解》(其中选编宋玉辞赋及署名宋玉的轶文共20篇)、

历史趣谈宋玉的老婆是谁宋玉有没有儿子 宋玉又什么故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宋玉的老婆是谁宋玉有没有儿子宋玉又什么故事 导语:宋玉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他的美貌与潘安齐名,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子之一,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而他更为人所道的就是他在历史 宋玉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他的美貌与潘安齐名,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子之一,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而他更为人所道的就是他在历史上为后人留下的一篇篇精美的文章。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人,楚国文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宋玉人如其名,玉本就无暇纯洁而温润,宋玉本人也是长得宛如璧人,光洁无暇,更重要的是他拥有玉一样美好的品质。宋玉的故里是楚国的宜城,楚国曾经在这里建都数百年。因此,宜城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是却一直都浸润在楚文化之中,它随着楚国的发展壮大而愈加浓厚,宋玉自幼就受到了这种文化的熏陶,在这种环境成长下的宋玉,他深深地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他所看到的、生长的楚山楚水,都是宋玉骨子里喜欢的,甚至喜欢到想要和这里的山水融为一体,就是在这种强烈的归属感的驱使下,宋玉对弘扬楚文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宋玉觉得这是自己的使命。他虽然是楚王身边那个能够和楚王谈天说地的人,但不幸的是,宋玉生前身后二千多年,始终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这个人的文学作品因为和屈原的甚是相似,还经常被忽略,被隐藏在屈原的光辉后面,“扬屈抑宋”似乎成了历史的一个惯常的偏见。 宋玉长得一表人才,仪表堂堂,作为一个儒雅的学者、作家,他最引起人们注意的首先是他的长相。“年年四月菜花黄,黄花鱼儿朝宋王。花开鱼儿来,花谢鱼儿去。只道朝宋王,谁道朝宋玉。”这首诗歌表面 生活常识分享

宋玉传 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宋玉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宋玉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①。景差惧其胜己,言之于王,王以为小臣。玉让其友,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玉曰:“若东郭狻者,天下之狡兔也,日行九百里,而卒不免韩卢②之口,然在猎者耳。夫遥见而指踪,虽韩卢必不及狡兔也;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今子之言我于王,为遥指踪而不属耶?蹑迹而纵泄耶?”友谢之,复言于王。 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既美其才,而憎之仍似屈原也。曰:“子盍③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对曰:“昔楚有善歌者,王其闻欤?始而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中而曰《阳阿》《采菱》,国中属而和之者数百人;既而曰《阳春》《白雪》《朝日》《鱼离》④,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十人;含商吐角⑤,绝节赴曲,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将使宋玉赋高唐之事。望朝云之馆,上有云气;崪⑥乎直上,忽而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宋玉曰:“此何气也?”对曰:“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暧乎若云,焕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漂如停,详而视之,西施之形。王悦而问焉。曰:‘我赤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卒,封于巫山之阳台,精魂依草,实为灵芝。'”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楚怀王闻谗言,怒而放流。屈原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参考译文: 宋玉,是楚国鄢地人。所以现在宜城还有他的坟墓。起初他追随侍奉屈原,屈原被流放后,他向好友景差谋求侍奉楚王。景差害怕宋玉胜过自己,只是向楚王简单说了说,楚王也只给了宋玉一个小职务。宋玉于是责备景差,景差说:“生姜和肉桂固然是依靠土地生长,但并不是靠土地才有辛辣的味道;美丽的女子固然是靠媒人的介绍嫁人,但不是靠媒人来使夫妻相亲相爱。介绍你得到官职的,

宋玉个人简历.doc

宋玉个人简历 你想知道宋玉的生平吗?想具体了解一下他吗?快来看看由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宋玉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宋玉个人简历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市)人,楚国辞赋作家。宋玉好辞赋,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男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所以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梦泽。相传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人物经历 公元前298年,生于今宜城南郊腊树村。 前296年,楚顷襄王二年,楚怀王死于秦国,屈原写《招魂》,宋玉三岁。 公元前291年,宋玉8岁时随屈原入鄢郢。 公元前284年,五国灭齐,楚将淖齿救齐时杀了齐王。当年屈原逐放,宋玉15岁。 公元前282年春,宋玉17岁。景差为楚襄王推荐了宋玉,被襄王任文学侍臣,后为大夫。做《高唐赋》、《大言赋》、《小言赋》。宋玉得云梦之田。 公元前281年秋,宋玉作《讽赋》。 公元前280年夏。宋玉作《风赋》。 公元前280年秋。宋玉作《对楚王问》。 公元前279年夏。宋玉作《钓赋》。

《走近宋玉》公元前278年春,写《神女赋》。 公元前278年2月,楚大夫昭奇叛乱。宋玉与庄辛联手平乱。宋玉为议政大夫,时年21岁。 公元前278年4月,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引蛮河水,用长渠攻陷楚都。楚襄王迁都陈。当时62岁左右的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 公元前263年襄王卒考烈王20岁继位。宋玉36岁。 公元前258年,宋玉劝考烈王联赵。毛遂自荐,宋玉再为议政大夫,时年41岁。 公元前253年,宋玉46岁。黄歇得宠,考烈王冷遇宋玉。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黄歇架空考烈王。宋玉被免一切职务,宋玉50岁。这年写《九辩》。 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宋玉58岁。 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宋玉写《笛赋》。 公元前222年,楚亡,宋玉卒,约享年七十六岁。 作品争议 宋玉究竟有哪些作品呢?这是自古至今难以质证的问题。《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十六篇,但篇目已不可考;而现存题为宋玉赋者则仅有十四篇:王逸《楚辞章句》载《九辩》、《招魂》,《文选》和《古文苑》等书还载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数篇,古今许多学者经过研核鉴别,多认为《招魂》乃屈原所作,《九辩》为宋玉所作,其他均系后人伪托。现举几例: 一、《文选》、《古文苑》等书所录各篇散文赋的体式,并非楚辞体;而是西汉司马相如所创制的那种散文赋体。这种体式不是宋玉所处的战国时期所能产生的。所以,如果定要说它们是宋玉之作,那么,这位宋玉就不可能是战国时期的楚人了。

中国十大帅哥排行榜

中国十大帅哥排行榜 人长得帅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因为是父母给的,自己平空捡的,算不得什么本事。历史长河浩浩荡荡,细皮嫩肉的小帅哥如过江之鲫。奈何我们的篇幅有限,只能选取十位,如果下次时间充裕,再搞一个“中国十亿帅哥排行榜”,再一一考虑,希望当代帅哥不要着急为是。人长得帅没有什么业绩者不予入榜,也是公道的,当然还有一些走中性路线的,比如董贤、比如慕容冲之类,脸蛋应该是长得相当不错的,但是够不着帅,够不着阳光,就不说了。武则天在全国范围海选的面首张昌宗“面似莲花”,这种吃软饭的根本不入流,所以本榜也坚决不予迁就。 列位看官,闲言少叙,接下来就请您一起进入帅哥排行榜。 普通的帅不足为奇,要帅还得有一定的男人气概才行。史书里记载的山东武城帅哥崔琰“眉目疏朗,须长四尺”,因为长得英武,颇有阳刚之气。相比之下,曹操觉得自己长得不够帅,让他冒名顶替自己,握着刀站在坐榻旁边,想吓唬吓唬人家匈奴的使者,想不到竟然穿帮演砸了。可见帅不是能用来吃硬饭的本事,用句流行话说:“长得帅有P用?脸能当卡刷吗?”故,崔琰之类的帅哥在榜上可以排在第十位。 人长得帅了,上了街自然就会有不低的回头率,不管是异性还是同性都会忍不住看上那么两眼,这也不值得就搔首弄姿,天生一副好皮囊的人也多的是。梁朝浙江会稽帅哥韩子高,“容貌

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韩大帅哥身材修长,善于骑射,形体俊美,肌肤诱人,这样的健美男人实在是帅得不可多得,多少纯情少女“啧!啧!啧!”甚至包括陈朝公主,都疯狂暗恋子高。后来,这位可怜的公主因为日夜思念竟然咳血身亡。由此来看,帅本身竟是一种罪过,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韩子高如果知道陈朝公主为其相思而死,会不会有那么点内疚,愿意长得平庸一点呢?韩子高这类达到帅死别人级别的帅哥可以名列第九。 人要是长得再帅一点,恐怕就会有点麻烦了。因为帅得太呆了,粉丝可能就不仅仅是“止于欣赏”了,陈朝公主想死自己太不划算,女人再含蓄毕竟也有按捺不住挺身而出的时候。晋代河南南阳的大帅哥韩寿,晋书说他“美姿貌,善容止。”他有一次到上司贾充府上公干,无意中被贾府的小女儿贾午从帘子后面偷窥了一眼。这一窥,贾午立即被韩寿的帅气折服,简直惊为天人,百爪挠心,忍无可忍,让奴婢想方设法弄到韩寿的联系方式,并通知他半夜翻墙入内幽会。可能是艺高色胆大,贾府的高墙大院愣是没有挡住帅哥一往无前的脚步,韩寿想必是练过几天高来高去、陆地飞腾的轻功提纵术。贾午见了韩寿心花怒放,当场自荐枕席云雨一番。贾午还把她从老爷子那儿偷来一种西域奇香赠送给韩寿。贾充知道小女儿红杏出墙,韩寿这小子公干变成了私干,但生米煮成熟饭,家丑不可外扬,只好“以女妻寿。”历史上将“韩寿偷香”与“相如窃玉、张敞画眉、沈约瘦腰”一起作为风

吴广平先生校注的宋玉集简介

旧学功底新学气象——吴广平先生校注的 《宋玉集》简介 陈靖武 宋玉是战国末年楚国著名的辞赋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汉书?艺文志》载,宋玉有赋16篇。据《隋书》和新旧《唐书》记载,隋、唐时期曾有三卷本和两卷本的《宋玉集》传世。但到宋代即均已失传。到了明代,学者们又重新开始收集、整理宋玉的作品。今天所能见到的赵氏培荫堂旧藏本《宋玉集》两卷本就系明人所辑。但此书目前只有一部手抄本藏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故流传不广。加之此书编次无法,淆乱芜秽,文字讹误比比皆是,因而价值不大。自清代至今,《宋玉集》的整理、校注工作一直无人问津。有感于此,吴广平先生穷数年之功,重新整理、校注了《宋玉集》,全书42万言,已于2001年8月出版。此书作为岳麓书社精心打造的“集部经典丛刊”之一种,视野开阔,新意叠出,既显示了作者的旧学功底,也展现了作者的新学气象。 过去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对传世的宋玉作品几乎全部被怀疑为伪作。吴先生充分利用考古发掘的新材料和吸收海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考定东汉王逸注《楚辞章句》、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唐代无名氏编《古文苑》、南宋末陈仁子编《文选补遗》、明代无名氏所辑《宋玉集》等古籍中所收的署名宋玉的16篇作品,有12篇确是宋玉所作,有4篇则为伪作或真伪难明。加上银雀山新出土的宋玉赋佚赋《御赋》,作者认为现存的宋玉辞赋实有13篇。这为我们重新认识、

评价宋玉的文学成就和重新疏理、描述中国辞赋的发展史扫清了障碍。 此书对传世的16篇宋玉作品和新发现的宋玉赋佚篇《御赋》以及唐代虞世南辑《北堂书钞》所引的《宋玉集序》全部作了校勘、注释,校勘精审,注释精当。《高唐赋》中有这样几句话:“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先生所著《楚辞诗学》据其中“当年”二字,认为带有晚年回忆年轻时事情的口吻,而断定《高唐赋》为宋玉晚年的作品。吴先生据清朱〖C04A〗《文选集释》,指出“当年”二字实系“当羊”之误。当羊,即“尚羊(徜徉)”,游戏的意思。因此,不能据此讹文来推断作品的创作年代。古人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从吴先生对《高唐赋》校勘的这一个例子,我们就可看出其校勘的价值和意义了。宋玉《钓赋》中有个人名叫玄渊,四部丛刊初编本《古文苑》原讹作“玄洲”,平津馆丛书本和墨海金壶本《渚宫旧事》更讹作“元洲子”。吴先生在校勘中据《文选》卷三十四枚乘《七发》李善注、《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四《资产部?钓》引《钓赋》改为“玄渊”,指出“渊”与“洲”乃形近而讹。并指出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引《钓赋》“玄渊”作“玄泉”,乃唐人避唐高祖李渊讳;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引《钓赋》“玄渊”作“元渊”,乃宋人避宋帝始祖赵玄朗讳。又据《史记》、《汉书》、《淮南子》、《文选注》等历史文献,指出玄渊有十个异称。并引《淮南子》、《七略》、《汉书》以及枚乘《七发》对玄渊的事迹作了考证与勾勒。这样读者对作品中所涉及的玄渊其人就一清二楚了。 为了穷究原委,作者特别注重广征文献,所引之书遍及《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还有出土文献、域外汉籍。例如署名宋玉所作的《微咏赋》一篇,姜亮夫、曹道衡等权威学者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权威工具书均说最早见

历代诗词中关于宋玉的

宋玉- 李商隐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伶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高花- 李商隐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 宋玉临江宅,墙低不碍窥。 南乡子- 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浣溪沙- 秦观 脚上鞋儿四寸罗。唇边朱粉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波。 料得有心伶宋玉,只应无奈楚襄何。今生有分共伊么。 宿巫山下- 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感兴六首(其一) - 李白 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 锦衾抱秋月,绮席空兰芬。茫昧竟谁测,虚传宋玉文。 戏为六绝句杜甫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咏怀古迹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南歌子(赠东坡侍妾朝云)秦观 霭霭凝春态,溶溶媚晓光。何期容易下巫阳。祗恐使君前世、是襄王。 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归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水调歌头子瞻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用典故的 浣溪沙苏轼 傅粉郎君又粉奴,莫教施粉与施朱。自然冰玉照香酥。 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梦魂东去觅桑榆。 杂诗(王维) 双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 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赋得秋日悬清光(王维)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杜甫对宋玉的接受

杜甫对宋玉的接受 发表时间:2011-10-24T14:04:58.15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彭昕 [导读] 宋玉是战国末期的一位辞赋家,而后代的“诗圣”杜甫对其极为推崇。 彭昕 (西南大学文学院09级研究生,重庆 400715) 中图分类号:I20 K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74-01 摘要:宋玉是战国末期的一位辞赋家,而后代的“诗圣”杜甫对其极为推崇。本文试从他们相似的人生经历、杜甫对宋玉人格的肯定、对其文学作品的接受几方面谈下杜甫对宋玉的接受。 关键词:宋玉;杜甫;接受 宋玉是战国末期的一位辞赋家,在古代文学史中,特别是辞赋史中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宋玉在文学史上的评价一直不太高,直到唐代,唐代的文人对宋玉才开始逐渐重视起来,而宋玉最伟大的知音要算“诗圣”杜甫了。杜甫不仅赞扬了宋玉在文学上的才华,而且对其人格也是充分肯定的。 在汉代,人们以“诗教”的观念审视文学作品,而宋玉的赋被认为是“没其讽喻之意”。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三次把屈宋并提。这一时期的《文选》收录的宋玉作品也明显多于屈原。到了唐代,由于唐代主抒情、重文采的文风影响,人们谈到宋玉的频率比屈原高,唐诗中提到宋玉及其作品与有关宋玉典故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历代。在这种背景下,那个曾遭冷落却才情并茂的文学家宋玉再一次走进唐人视野并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 唐代的许多大诗人不仅熟悉地把宋玉及其作品广泛地应用到诗文写作中,而且对其的评论也是褒多于贬的。李白《感遇四首》其四吟咏了宋玉,对其人格、文学才华都是赞叹的,对他失意被馋这件事情表示了同情与痛惜。而诗人杜甫给被讥为“轻浮”的宋玉的评价甚至高于李白。杜甫本着“转益多师”的创作态度,尊重今人的文学创作,但也主张学习古人,从丰富的古代文学遗产中汲取营养。他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是这样的:“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他不仅看了宋玉风流的一面,更看出宋玉深受儒家影响的儒雅气质。而杜甫自己本人也是信奉儒家思想的。“吾师”则把宋玉提到了一定高度,这是杜甫发自内心的对宋玉的敬佩、赞叹,杜甫以宋玉为师,是他在阅览了前几代文学家作品后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惋惜和宋玉不能同时代,进行交往,接着再一次将楚宫的泯灭和文章的传世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了宋玉无愧于大文学家的地位。 杜甫另外有首《戏为六绝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这组诗反应了杜甫部分的文学理论观。对于先唐的文学遗产,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他对于辞赋的开创者屈原宋玉,是仰慕的,想追随屈宋,力图与他们并肩。但是在继承文学遗产的时候,要有选择地、批判性地继承。“清词丽句”,辞赋里感伤的、精美的词句,是值得今人去学习,继承的。但是他又提醒要注意和齐梁卑下、柔弱、轻艳的文学区别开来,不能步其后尘。当时的许多文学家在批评宋玉的时候,都是就宋玉的那个时代来评价宋玉。而杜甫认为宋玉的创作是完美的,全然不像齐梁文学那样优劣并存。他把宋玉置身于历经千年的先唐文学史中,在同历代文学家进行对比中更有力确立了宋玉的地位,更准确概括了宋玉“风流儒雅”的人品和“清词丽句”的文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说:“相如好书,师范屈宋。”而杜甫明确以宋玉为师,实在是空前的,如此提倡和标榜,对于整个唐代及后世的诗歌发展的影响必然很大。 现存记载宋玉事迹最早的一则材料是韩婴的《韩诗外传》(卷七)。此则材料中,宋玉企图通过友人的推荐去做官,但并未得到楚王的格外赏识。其中也透露出韩婴对宋玉的一些看法:宋玉才高,怀才不遇。宋玉自己所作《九辩》是一首感情深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250多句。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诗中对现实的黑暗也有一定的反映从诗的内容来看,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像宋玉这样的“一介寒士”,想要在楚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是不可能的,楚王只把他当做一个文学侍臣来看待。而杜甫到了他那一代,家境没落,很多时候都靠人接济,甚至有时候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有时候还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但他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不过现实是残酷的,并非尧舜的皇帝,不可能真正重用他、赏识他,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落空了。这对于一心为国的杜甫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同样的才高八斗,同样的怀才不遇。使杜甫把宋玉引为异代知己,良师益友。 杜甫对宋玉的赞扬肯定之情,除了取决于诗人的人生观,生活境遇外,也来源于他对宋玉深刻的认识,来源于他们在文学上的共鸣。由宋玉《九辨》开创的悲秋传统形成了中国传统抒情的基本母题之一。这种由宋玉开创的悲秋传统,经过杜甫的大力扩展,成了绵延不绝的士人诗歌传统之一。宋玉《九辨》文章写的悲悯,凄楚动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写到“摇落深知宋玉悲”。相似的人生际遇和同样敏感的心灵给杜甫的许多诗歌笼罩上一层悲的格调。试看杜甫的名篇《秋兴八首》和《登高》,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都像沉重的乌云压在他的心头。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评论:“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诗人矛盾的心情,无限的悲凉之意溢于言表。 宋玉和杜甫,一个是辞赋家,一个是伟大诗人,虽然身处不同时代,可是杜甫以宋玉为师,对其人品和文品崇尚有加,这或许也是杜甫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朱熹. 楚辞集注?楚辞辨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 3]朱碧莲. 宋玉辞赋译解[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吴广平.宋玉研究[M].长沙 :岳麓书社,2004. 作者简介:(1984),女,重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唐宋方向研究。

宋玉有什么故事(20201027152627)0001

宋玉有什么故事 宋玉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他的美貌与潘安齐名,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子之一,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而他更为人所道的就是他在历史上为后人留下的一篇篇精美的文章。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人,楚国文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宋玉人如其名,玉本就无暇纯洁而温润,宋玉本人也是长得宛如璧人,光洁无暇,更重要的是他拥有玉一样美好的品质。宋玉的故里是楚国的宜城,楚国曾经在这里建都数百年。因此,宜城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是却一直都浸润在楚文化之中,它随着楚国的发展壮大而愈加浓厚,宋玉自幼就受到了这种文化的熏陶,在这种环境成长下的宋玉,他深深地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他所看到的、生长的楚山楚水,都是宋玉骨子里喜欢的,甚至喜欢到想要和这里的山水融为一体,就是在这种强烈的归属感的驱使下,宋玉对弘扬楚文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宋玉觉得这是自己的使命。他虽然是楚王身边那个能够和楚王谈天说地的人,但不幸的是,宋玉生前身后二千多年,始终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这个人的文学作品因为和屈原的甚是相似,还经常被忽略,被隐藏在屈原的光辉后面,扬屈抑宋似乎成了历史的一个惯常的偏见。

宋玉长得一表人才,仪表堂堂,作为一个儒雅的学者、作家,他最引起人们注意的首先是他的长相。年年四月菜花黄,黄花鱼儿朝宋 王。花开鱼儿来,花谢鱼儿去。只道朝宋王,谁道朝宋玉。这首诗歌表面上说的是鱼儿、花草之类的,其实最重要的,这首诗歌最想说的还是这个美貌的宋玉,至于他美貌的何种程度,古时候距今已经年代久远,没有关于宋玉的画像,那么宋玉究竟长什么样子我们是不知道的,但是在很多文学作品里,还是多有赞美他容颜的句子,比如在杜甫的眼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宋玉是个儒雅的公子,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宋玉曰:体貌娴丽,所受於天也。宋玉的语气透露着些许的无奈,他觉得外貌是自己受之于上天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句话就是:长得帅不是我的错。因而,他引起了我们后人无限的遐想,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男子,又有没有妻子或是孩子呢? 关于宋玉妻子的事情,历史和野史里都存在传闻,关于宋玉的妻子真真假假地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他不为美色所动,宋玉的隔壁邻居长得貌美如花,宋玉三年都没有窥探过她,说明宋玉绝非一个以貌取人的人,但是史书上并没有写明他的妻子和儿子的事情,推测应该是有妻子的,但是因为他的妻子可能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事情,因而都不被史家所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