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重点最新精心整理【经典资料】

合集下载

口腔医学重点大全

口腔医学重点大全

牙体缺损: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影响牙髓、牙周组织甚至全身的健康,对咀嚼、发音和美观等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牙体缺损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病因)1龋病:表现为牙体硬组织的变色、脱钙软化和龋洞形成,可伴随牙髓充血、牙髓炎、牙髓坏死、尖周炎、尖周脓肿等。

可造成牙冠部分或全部破坏形成残冠、残根2牙外伤:受到意外撞击或咬硬物、隐裂、牙尖磨损不均、龋坏造成的薄壁弱尖以及死髓牙、牙质强度下降等。

牙外伤轻者表现为切角或牙尖嵴局部小范围折裂,重者可出现整个牙冠折裂或冠根折断3磨损➢表现为牙冠面降低,常由不良咀嚼习惯及夜磨牙等引起➢牙齿在行使正常功能时也可造成生理性的磨耗,但这种磨耗效应的积累即是增龄性磨损➢伴随磨损可能有牙本质过敏、牙髓炎、牙周感染等症状➢全牙列重度磨损会造成垂直距离降低,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4楔状缺损➢牙颈部V形缺损。

常表现为尖牙唇面,前磨牙颊面的牙颈部楔形凹陷缺损➢主要是由于横形刷牙习惯,刷牙时用力过大,局部应力集中或与酸共同作用的结果➢常伴有牙本质过敏、牙龈退缩,严重者可出现牙髓暴露甚至出现牙折5酸蚀症➢牙齿长期受到酸雾作用而脱钙➢常见于经常接触盐酸、硝酸等酸制剂的工作人员➢牙酸蚀症发生于唇颊面牙颈部,轻者横纹消失,釉质变薄,重者唇面牙釉质缺损➢常伴有牙本质过敏,牙冠呈现褐色斑6发育畸形➢牙齿发育畸形及发育异常是指在牙齿发育和形成过程中出现形态、结构或颜色异常➢釉质发育不全,轻度釉质发育不全者牙冠呈白垩色或褐色斑,严重者则出现牙冠形态不完整,釉质钙化不良,硬度降低,牙釉质表面粗糙且有色素沉着➢畸形牙是发育过程中牙冠形态的异常,常见的有过小牙,锥形牙➢氟牙症又称斑釉牙:在牙齿发育期间,由慢性氟中毒所致牙体组织损害;牙冠表面出现白垩色或黄褐色斑块➢四环素牙:在牙冠发育期间,受到四环素族药物的影响造成牙冠变色和釉质发育不全。

牙冠呈灰褐色或青灰色,釉质透明度降低,失去光泽,严重者还可出现牙冠发育不全二、牙体缺损的影响牙体缺损的范围、程度不同以及牙列中牙体缺损患牙的数目不同,可产生下列并发症及不良影响1.对牙体和牙髓组织的影响:无明显症状、牙髓炎症、坏死及尖周病变2.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在邻面会破坏正常邻接关系,造成食物嵌塞,引起局部牙周组织炎症;邻牙倾斜移位,影响正常的咬合关系,形成创伤3.对咬合的影响:降低咀嚼效率,形成偏侧咀嚼习惯,影响垂直距离及出现口颌系统的功能紊乱4.其他不良影响牙体组织缺损处的尖锐边缘可擦伤舌及口腔粘膜。

口腔疾病概要—重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口腔疾病概要—重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口腔疾病概要—重点总结一、口腔疾病的定义与分类1. 口腔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及其附属组织中的各种疾病和损伤的总称,包括牙齿、牙周组织、舌、唇、颊、口腔黏膜、口腔肌肉等。

2. 按病因分类:感染性口腔疾病、非感染性口腔疾病。

3. 按部位分类:牙齿疾病、牙周疾病、口腔黏膜疾病、唇腭裂等。

二、口腔疾病的常见症状1. 牙齿疼痛:包括龋齿、牙周炎、牙髓炎等。

2. 牙龈出血:常见于牙周炎、牙龈炎等。

3. 口腔溃疡:常见于单纯疱疹、口腔白斑、口腔肿瘤等疾病。

4. 口腔异物感:可能是牙结石、口腔黏膜病变等原因引起。

5. 口腔异味:常见于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疾病。

三、口腔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1. 临床检查:口腔疾病主要依靠口腔内窥镜、探针等工具进行临床检查,包括观察牙齿、牙龈、舌面、口腔黏膜等。

2. 影像学检查:口腔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口腔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

3. 实验室检查:口腔拭子、组织活检、血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口腔疾病的病因和诊断。

四、口腔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1. 牙齿填充和修复:包括牙齿充填、根管治疗、牙齿抛光等方法。

2. 牙周治疗:包括洁牙、牙龈刮治术、牙周病手术等治疗方法。

3. 口腔黏膜治疗:口腔溃疡、口腔白斑等疾病的治疗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和口腔美容修复。

4. 牙列矫正:采用牙齿矫正器、隐形矫正器等方法对牙齿进行矫正治疗。

5. 口腔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五、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1.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口腔疾病早期症状并及时治疗。

2. 定期洁牙: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洁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3. 合理饮食:避免过量食用高糖、高油食物,保持口腔健康。

4.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吸烟、酗酒,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5. 积极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六、口腔疾病的治疗注意事项1. 防治龋齿:注意定期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洗牙,及时治疗牙齿龋齿,减少龋齿对牙齿的侵害。

口腔重点整理完整版

口腔重点整理完整版

口腔科学本资料仅代表个人观点,非根据考试重点整理,仅供参考,大家还是以课本为主,谨慎对待考试~~~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1.什么是口腔前庭;什么是固有口腔?口腔前庭: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2.牙体组织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牙釉质(enamel)牙本质(dentin)牙骨质(cementum)牙髓(pulp)3.牙周组织包括哪几部分?牙槽骨(alveolar bone )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牙龈(gum of gingiva)4.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分支有哪些?(1)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1)上颌神经主要分支及其分布上牙槽后神经:876 678膜、骨、颊龈上牙槽中神经:654 456膜、骨、颊龈上牙槽前神经:123 321膜、骨、颊龈鼻腭神经:123 321腭侧粘骨膜及牙龈腭前神经:8-4 4-8腭侧粘骨膜及牙龈2)下颌神经主要分支及其分布下牙槽神经:1-8 8-1牙龈及牙槽骨舌神经:舌前2/3,舌侧牙龈和口底粘膜颊神经:磨牙颊侧牙龈、颊粘膜和皮肤(2)面神经各支损伤后的表现颞支:不能抬眉且额纹消失颧支:眼睑不能闭合颊支:鼻唇沟变浅,不能鼓颊下颌缘支:口角歪斜,流涎颈支:颈部皮纹消失5. 口腔颌面部的涎腺由哪几大涎腺组成?腮腺:浆液腺,体积最大颌下腺:以浆液为主的混合腺,分泌最多舌下腺:以粘液为主的混合腺6、乳牙及恒牙的萌出与标识乳牙萌出时间与顺序第三磨牙乳牙换为罗马数字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1. 活体组织检查注意事项;1)为避免影响组织染色,切取表面溃疡及粘膜病变时,尽量不用有色消毒液。

2)在进行局部麻醉时,注射针不应穿过肿瘤组织。

麻醉液应尽量远离拟切取的组织,以免麻醉剂影响组织结构(特别是口腔粘膜组织),不利诊断。

3)切取肿瘤及其他组织时,要有足够的深度。

口腔医学重点

口腔医学重点

1、口腔颌面部的范围:上起额部发际,下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颞骨乳突垂直线之间的区域。

2、口腔颌面部的特点及意义:1、位置显露。

易受外伤但也易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2、血管丰富。

抗感染能力强,伤口愈合快,局部肿胀明显。

3、解剖结构复杂。

面神经、三叉神经、唾液腺导管损伤后可能导致面瘫、麻木及涎瘘。

4、自然地皮肤皱纹。

手术切口应沿皮纹方向,并选择较隐蔽的区域,愈合后瘢痕相对不明显。

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

常因先天性或后天性疾患导致形态异常,乃至畸形或功能障碍。

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与脑及咽喉毗邻,疾患易波及颅内和咽喉部,以及相邻的眼、耳、鼻器官。

3、牙齿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

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体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4、面神经损伤症状:面神经分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损伤时表现为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消失,口角下垂,流涎等。

5、龋病: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6、龋病的病因:1、细菌:以变形链球菌为主,其次是乳杆菌及放线菌。

2、食物:蔗糖等碳水化合物食物与龋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3、宿主:主要为牙和唾液。

4、时间7、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1、细菌因素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均由细菌感染所致。

2、物理因素(1)急性牙外伤和慢性创伤可造成根尖部血管的挫伤或断裂,使牙髓血供受阻,引起牙髓退变、发炎或坏死。

(2)过高的温度刺激或温度骤然改变,会引起牙髓充血,甚至转化为牙髓炎。

(3)用牙钻备洞未用冷却剂时,所产生的热会导致可复性牙髓炎或不可复性牙髓炎。

(4)用银汞合金材料充填深洞未垫底时,外界温度刺激导致牙髓的变性,甚至坏死。

对修复体进行抛光时所产生的热也可能刺激牙髓,导致牙髓的损伤。

3、化学因素(1)充填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导致充填后即刻发生的牙髓炎症反应。

(2)用酚处理深洞后,会导致牙髓严重的病变。

口腔医学重点最新精心整理【经典资料】

口腔医学重点最新精心整理【经典资料】

口腔頜面部解剖:1.顏面部:上從發際,下至下頜骨下緣或達舌骨水準,兩側至下頜支後緣或顳骨乳突之間的區域。

2.頜面部:顏面部的中1/3和下1/3部分組成的區域,為人體最顯露、最具特徵的部位。

上1/3為顱面部。

3.口腔頜面部的臨床意義:(1)位置顯露; (2)血供豐富; (3)解剖結構複雜; (4)自然皮膚皮紋; (5)頜面部疾患影響形態及功能; (6)疾患易波及毗鄰部位4.口腔:口腔位於頜面部區域內,是指牙頜骨及唇、頰、齶、舌、唾液腺等組織器官組成的功能性器官。

口腔分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兩部分。

口腔前庭是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齦與其外側的唇、頰組織器官構成,因此唇、頰器官的表面形態即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態。

5.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齦與其外側的口腔內部組織器官舌、齶、口底等構成。

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範圍上為硬顎、軟齶,下為舌和口底,前界和兩側界為上、下牙弓,後界為咽門。

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齦、舌、顎、口底等組織器官的表面形態構成固有口腔的外表形態。

口腔醫學重點最新精心整理【經典資料】1、顏面部為上從(發際),下至(下頜骨下緣)或(頦下點),兩側至(下頜支後緣)或(顳骨乳突之間)的區域。

2、以經過(眉間點)、(鼻下點)的兩條水平線為界,將顏面部分為(3)等分。

3、頜面部為顏面部的(中1/3)和(下1/3)兩部分組成的區域。

上1/3為(顱面部)。

頜面是以(頜骨)為主要骨性支撐所在的區域,而顱面部是以(顱骨)為主要骨性支撐所在的表面區域。

頜面部為人體(最顯露)(最具特徵)的部位,是人體(形態美)和(表情)最重要的形體表達區域,也是與(眼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相交叉的部位。

4、臨床上常將頜面部分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其劃分是以(兩眉弓中間連線)為第一橫線,以(口裂平行線)為第二橫線。

5、口腔位於(頜面部)區域內,位於顏面部的(下1/3),是指由(牙)(頜骨)及(唇)(頰)(齶)(舌)(口底)(唾液腺)等組織器官組成的(功能性器官)。

口腔医学重点知识总结

口腔医学重点知识总结

口腔医学重点知识总结口腔医学重点知识那可老多了,咱就一点一点唠。

一、牙齿的结构。

牙齿可不像咱看到的就只是个小白块儿。

它分好几层呢。

最外面那层叫牙釉质,这可是人体最硬的组织,就像牙齿的铠甲一样,保护着里面的部分。

牙釉质要是受损了,那可就麻烦了,因为它不能自己修复。

再往里就是牙本质,牙本质有点像树干,能传导感觉。

要是牙本质暴露了,吃个冷热酸甜的东西,牙齿就会酸痛得不行。

最里面就是牙髓了,牙髓就像是牙齿的小神经中枢,有血管、神经啥的。

要是牙髓发炎了,那疼起来真的是要人命,感觉整个脑袋都跟着疼。

二、口腔常见疾病。

1. 龋齿。

龋齿就是咱平常说的蛀牙。

这是咋来的呢?主要就是那些细菌在牙齿上搞破坏。

咱们吃完东西不刷牙,那些食物残渣就留在牙齿上,细菌就靠着这些残渣产生酸性物质,慢慢地就把牙齿腐蚀出洞了。

刚开始可能就是个小黑点,不咋在意,但是越往后洞越大,最后能把牙齿都蛀空了。

治疗龋齿得看情况,如果洞比较小,把腐质去掉补上就行了。

要是伤到牙髓了,那就得做根管治疗,那可就遭罪了。

2. 牙周炎。

牙周炎也很常见。

这病就是牙齿周围的组织发炎了。

原因很多,像牙结石啊,不良的刷牙习惯啥的。

牙结石就像石头一样,紧紧地贴在牙齿和牙龈之间,刺激牙龈,时间长了牙龈就会红肿、出血,慢慢地牙齿还会松动。

预防牙周炎就得好好刷牙,定期洗牙,把牙结石都清理掉。

三、口腔护理。

1. 刷牙。

刷牙可不能糊弄。

每天至少得刷两次,早晚各一次。

而且刷牙得有正确的方法,不是横着刷就行的。

得竖着刷,把牙齿的每个面都刷到。

牙刷也要选好,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

太硬了容易损伤牙釉质,太软了又刷不干净。

还有刷牙的时间,不能几秒钟就完事,怎么也得两三分钟,这样才能把牙齿上的脏东西都刷掉。

2. 饮食方面。

吃的东西对牙齿也有很大影响。

那些甜食,像糖果、蛋糕啥的,吃多了就容易长龋齿,所以得少吃。

多吃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像芹菜、苹果啥的,就像给牙齿做个大扫除,能把牙齿上的脏东西带下去。

口腔医学知识点汇总

口腔医学知识点汇总

口腔医学知识点汇总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是咀嚼食物的器官,更是与人的外貌、情感和社交能力密切相关的重要器官。

口腔的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的口腔卫生,还关系到全身的健康。

今天,我们将对口腔医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进行汇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一、牙齿的结构和分类牙齿是构成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

牙冠是牙齿表面的可见部分,常见的牙冠有切牙、磨牙和尖牙等。

牙颈是连接牙冠和牙根的部分,位于牙龈下方。

牙根则是隐藏在牙龈和骨组织之中的部分,它通过根周膜与牙龈和骨组织相连接。

根据牙齿的形态和功能,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前牙、磨牙和尖牙。

前牙主要用于咬食和说话,形态较细长;磨牙用于磨碎食物,形态较宽大;尖牙则用于咬碎和撕裂食物,形态较尖锐。

二、口腔常见疾病口腔常见的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炎和口腔黏膜疾病等。

龋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它是由细菌通过糖分代谢产生的酸腐蚀牙齿而引起的。

如果不及时治疗,龋齿会扩展至牙髓和根尖,导致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疾病。

牙周炎是另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牙菌斑和牙石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牙周炎会导致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和牙槽骨吸收等严重后果。

此外,口腔黏膜疾病也是一类常见疾病,包括口疮、舌炎和牙龈疾病等。

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影响其进食和说话的能力。

三、口腔卫生保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口腔的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口腔卫生保健的基本建议:1. 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持续2分钟以上。

使用软毛牙刷和牙膏,注意细致刷洗每一颗牙齿的各个面。

2. 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进行牙齿间的清洁,每天至少一次。

这对于去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非常重要。

3. 饮食健康,避免过于甜腻和粘性的食物。

糖分是细菌产生酸腐蚀牙齿的主要源头,应该尽量减少糖分的摄入量。

4. 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

口腔医学重点(修改版)

口腔医学重点(修改版)

一,名解1、根柱:种植牙中植入牙槽骨的类牙根物体2、发育沟:两个生长叶相融合时所形成的凹陷。

3、外展隙:在两牙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的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或外展隙。

4、斜嵴:牙合面两牙尖三角嵴斜形相连形成的嵴称为斜嵴,是上颌磨牙牙合面的重要解剖标志。

5、髓角:为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部分,其形状、位置与牙尖外形相似。

6、下颌管:位于下颌骨内的管状通道,其内有下牙槽神经。

7、长正中:从后退接触位向牙尖交错位的一大范围内,双侧后牙均匀对称接触,无偏斜,称为长正中。

8、下颌孔:位于下颌骨下颌支内面中央稍偏后上方,呈漏斗形,其口朝向后上方。

9、功能尖:即支持尖,具有咀嚼功能,外观圆钝。

10、ICP:上、下颌牙牙尖交错位,达到最广泛接触关系时下颌所处的位置。

11、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进入眶下裂后更名为眶下神经,发出上牙槽中神经及上牙槽前神经。

12、蜂窝间隙:面部及口腔蜂窝组织间隙系指位于颅底、上、下颌骨及其周围的筋膜间、筋膜与肌肉间、肌肉与肌肉间、肌肉与骨膜间,以及骨膜与骨膜之间潜在间隙。

13、颧牙槽嵴:颧突向上颌第一磨牙的跟方纵向隆起,临床上可作为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参考标志。

14、外形高点:指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15、副根: 又称副根管,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16、正中关系: 正中关系是指在适当的垂直距离,下颌对上颌的最后位置关系,此时髁突位于关节凹内生理最后退的位置,下颌在正中关系可做铰链运动,即单纯的转动而无滑动。

在此铰链运动范围内,下颌对上颌的关系都是正中关系。

二、简答题1如何区别前磨牙及后磨牙的颊舌面?(1)颊面比舌面大(2)颊面的外形高点在颈三分之一,舌面在中三分之一。

(3)舌面多为卵圆形,颊面多为四边形2、替牙牙合时期ICO的特点?(1)上唇系带位置过低(2)上中切牙间隙(3)上中切牙牙冠偏远中(4)暂时性远中牙合(5)暂时性拥挤(6)暂时性深覆牙合3、叙述髓腔的结构?答:包含有髓室,根管系统,髓室又髓室顶,髓室壁,髓角,根管口,根管系统又分为根管,侧副管,根尖孔。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优选.)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优选.)

3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1.口腔分为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两部分。

2.口腔前庭:为牙列外围间隙,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马蹄形的潜在腔隙。

3.固有口腔的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4.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

牙冠:分为临床牙冠和解剖牙冠,临床牙冠是指眼睛所看到的露于牙龈的部位;解剖牙冠是由牙釉质覆盖,显露于口腔的部分,是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

牙根:由牙骨质覆盖,埋于牙槽窝内的部分。

牙颈:牙冠与牙根的交界部位。

5.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6. 舌的前端为舌尖,上面为舌背,下面为舌腹,两侧为舌缘。

7. 舌乳头可分为以下4种: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8. 硬腭的骨质部分由两侧上颌骨的腭突和腭骨水平板组成,口腔面覆盖以致密的粘骨膜组织;软腭主要由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舌肌,咽腭肌,悬雍垂,腭腱膜构成。

9. 正常乳牙有20个,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分别用Ⅰ~V表示。

萌出时间:6~8个月,2岁半左右出齐,顺序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10. 正常恒牙有28-32个,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六龄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萌出时间:6岁左右,12~13岁萌齐。

萌出顺序: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分别用1~8表示。

恒牙的磨牙不替换任何的乳牙!替牙期:6~12岁。

11. 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其中一体为上颌骨体,四突即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12. 上颌骨的主要薄弱环节表现为3条薄弱线:1)第一薄弱线——Le Fort 1型骨折,从犁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突。

2)第二薄弱线——Le Fort 2型骨折,通过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突。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在医学领域中,口腔医学是一个独特而广泛的学科,涵盖了口腔健康的各个方面。

口腔医学为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口腔医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带给您一些对于口腔健康的理解。

1. 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石之一。

了解口腔的结构和组成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口腔解剖学包括口腔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牙齿、口腔黏膜、舌头、颌骨等。

通过对口腔解剖学的深入学习,口腔医生能够准确地定位问题所在,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2. 口腔常见疾病口腔常见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对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例如,龋齿主要由于细菌破坏牙齿表面,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3. 牙齿矫正牙齿矫正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不仅可以改善牙齿的外观,还可以纠正咬合问题和牙齿不齐的情况。

常见的牙齿矫正方法包括正畸治疗、隐形矫正和矫治器矫治等。

通过牙齿矫正,可以使牙齿更加健康美观,并提高口腔功能。

4. 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严重的口腔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口腔癌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癌至关重要。

常见的口腔癌症状包括口腔溃疡、口腔出血和颌面部肿块等。

定期口腔检查和追踪异常症状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手段。

5. 口腔护理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的刷牙、使用牙线、舌刮净和定期口腔检查等都是口腔护理的重要方面。

通过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以降低发生口腔疾病的风险,保持口腔的健康状态。

6. 口腔医学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口腔医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治疗方法。

如口腔种植、口腔修复、口腔镜检查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口腔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体验。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知识点的总结涉及口腔解剖学、口腔常见疾病、牙齿矫正、口腔癌、口腔护理以及口腔医学技术等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预防和治疗口腔相关疾病。

专科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专科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专科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1. 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医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研究口腔组织结构、器官形态、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口腔解剖学包括口腔黏膜、舌、颊、唇、牙齿、牙周组织、颌骨、颌面肌肉、颞颌关节等的解剖结构。

了解口腔解剖学知识对于口腔医生进行临床诊疗至关重要。

2. 口腔生理学口腔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内环境的平衡与调节机制的学科。

口腔内环境包括口腔黏膜、唾液、牙釉质、牙本质等。

口腔生理学的重点是口腔黏膜的分泌、感觉、免疫及神经调控。

了解口腔生理学知识有助于口腔医生诊断口腔疾病和开展口腔内科治疗。

3. 口腔病理学口腔病理学是研究口腔疾病的形态学和病因学的学科。

口腔病理学包括口腔病变的病理过程、病因及发病机制。

口腔病理学的重点包括口腔肿瘤、口腔粘膜病、牙齿疾病、牙周疾病等。

了解口腔病理学知识对于口腔医生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至关重要。

4. 口腔微生物学口腔微生物学是研究口腔内微生物种类、分布、生长、代谢、致病性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口腔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口腔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在口腔内的生态、群落结构及变化规律。

了解口腔微生物学知识对于口腔医生预防口腔感染疾病、改善口腔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5. 牙体牙髓疾病牙体牙髓疾病是指由细菌感染、外伤、化学腐蚀等导致的牙体组织和牙髓组织损伤。

牙体牙髓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髓炎、牙髓坏死等。

了解牙体牙髓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对于口腔医生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6.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指由口腔细菌感染、宿主免疫反应和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代谢失衡等因素导致的口腔组织和牙周组织的疾病。

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牙周囊肿、牙周炎等。

了解牙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于口腔医生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7. 口腔颚面外科口腔颚面外科是研究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后天性畸形及外伤的学科。

口腔颚面外科包括牙颌领域手术、颌面肿瘤手术、颞颌关节疾病手术等。

口腔医学知识点

口腔医学知识点

口腔医学知识点口腔医学是一门涉及口腔及颌面区域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学科。

它不仅关注牙齿的健康,还包括口腔黏膜、舌头、唾液腺、上下颌骨以及相关的神经和血管等结构的研究。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重要的口腔医学知识点。

一、牙齿的结构和功能牙齿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

牙冠是暴露在口腔中的部分,外层是坚硬的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能够抵御咀嚼过程中的磨损和腐蚀。

牙本质位于牙釉质下方,构成牙齿的主体,内有牙髓腔,其中容纳着牙髓。

牙髓包含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感觉功能。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同时,牙齿对于发音和维持面部美观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常见的口腔疾病1、龋齿龋齿,也就是蛀牙,是由于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逐渐侵蚀牙齿硬组织而形成的。

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深入,影响牙髓,导致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可能导致牙齿丧失。

2、牙周病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

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和牙结石的长期刺激。

3、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牙髓炎通常是由于龋齿未得到及时治疗,细菌侵入牙髓引起的炎症。

根尖周炎则是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围组织。

这两种疾病都会引起剧烈的牙痛,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来消除炎症。

4、口腔黏膜病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有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白斑等。

口腔溃疡多为自限性,但如果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应引起重视。

口腔扁平苔藓和白斑属于癌前病变,需要密切观察和治疗。

三、口腔检查和诊断方法1、口腔检查口腔检查通常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和探诊。

医生会观察牙齿的颜色、形态、排列,检查牙龈的颜色、质地、出血情况,触摸口腔内的肿块、淋巴结,叩击牙齿判断牙髓状态,用探针检查牙齿的龋坏程度和牙周袋深度等。

2、 X 光检查X 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牙齿的牙根、牙槽骨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埋伏牙、多生牙等。

口腔医学重点

口腔医学重点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1、前庭沟:是口腔局部麻醉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2、龈沟:正常龈沟不超过2mm。

3、乳牙萌出顺序: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4、恒牙顺序: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5、一般从6—12岁,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

6、清洁牙间隙最常用的为牙签和牙线。

7、慢性牙周炎病因:1、细菌2、牙石3、不良修复体4、食物嵌塞5、菌斑滞留。

8、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9、口腔颌面部损伤时,损伤下牙槽神经会引起下唇麻木,损伤眶下神经会引起眶下麻木10、舌是由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舌前2/3感觉-----舌神经,舌后1/3感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运动------舌下神经。

11、X片牙片大小为3*4CM,一张牙片1—3个牙的根周、根管、牙冠。

12、口腔颌面部:颜面部下2/3.13、口腔:口腔前庭+固有口腔14、裂沟和点隙裂是龋的好发部位。

15、龈乳头:位于两邻牙之间的间隙内,呈乳头状突起的牙龈,是龈炎最易出血的部位,长期牙结石沉积将导致龈乳头退缩,退缩的龈乳头将不再生长,邻牙间隙暴露,食物易于嵌塞。

16、牙体:由牙冠、牙颈、牙根组成。

牙髓腔:冠部髓腔+根部髓腔。

17、上下前牙、第一、二前磨牙为单根牙,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双根,余磨牙为多根。

上颌第一、二磨牙为三根,下颌第一、二磨牙为双根,有时下颌第一磨牙为三根。

18、了解牙根数目和形态对牙髓病的治疗和拔牙手术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19、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牙髓内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细胞等营养牙体组织。

20、牙周组织: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正常龈沟深度不超过2mm)21、上下颌牙的咬合关系:深覆各、切各、反各、开各。

22、牙:乳牙和恒牙,6—8周乳牙开始萌出;6—12岁,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归纳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归纳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归纳口腔医学是一门涉及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专业。

作为一名口腔医师,掌握以下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1. 口腔解剖学:了解口腔的解剖结构,包括牙齿、牙周组织、颌骨、口腔黏膜、舌、唾液腺等。

2. 口腔生理学:研究口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咀嚼、吞咽、语言等。

3. 口腔病理学:掌握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包括龋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口腔肿瘤等。

4. 口腔微生物学:了解口腔内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口腔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5. 口腔诊断学: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MRI)和实验室检查等。

6. 口腔治疗学:熟悉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如补牙、拔牙、根管治疗、牙齿矫正、义齿修复等。

7. 口腔预防学:掌握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口腔卫生宣教、氟化物应用、窝沟封闭等。

8. 口腔修复学:了解牙齿缺失后的修复方法,如固定桥、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等。

9. 口腔正畸学:研究牙齿和颌骨发育异常的矫正,包括牙齿排列不整、颌骨发育不对称等问题。

10. 口腔外科:掌握口腔颌面部的外科手术技术,如牙槽外科、颌骨外科、口腔肿瘤手术等。

11. 口腔材料学:了解各种口腔修复材料的性质、选择和应用。

12. 口腔影像学:熟悉口腔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解读。

13. 口腔药理学:掌握口腔治疗中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副作用。

14. 口腔急诊学:了解口腔急诊的处理原则,如牙痛、牙外伤、口腔出血等。

15. 口腔公共卫生学:掌握口腔健康在公共卫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口腔疾病流行病学。

16. 口腔伦理学:了解在口腔医疗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规范。

17. 口腔医学研究方法:掌握口腔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等。

18. 口腔医学法律法规:了解口腔医疗实践中的法律法规,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安全。

作为一名口腔医师,不仅要掌握上述知识点,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临床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

《口腔医学》人卫教材第9版 重点知识点整理

《口腔医学》人卫教材第9版 重点知识点整理

《口腔医学》人卫教材第9版重点知识
点整理
口腔医学人卫教材第9版重点知识点整理
本文旨在对《口腔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第9版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

第一章牙科学基础
- 牙齿的构成及定位
- 牙齿的发育与生长
- 牙列及面部形态
- 牙列错颌畸形及其矫治
第二章牙周病学
- 牙周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变
- 牙周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牙周病的诊断及诊断方法
-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
第三章口腔病理学
- 正常口腔黏膜及其变异
- 口腔炎症
- 口腔肿瘤及其诊断、治疗与预防
- 口腔寄生虫病
第四章口腔医学综合诊断
- 口腔病史及病因分析
- 口腔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 口腔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五章预防口腔疾病与口腔保健
- 口腔卫生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 口腔卫生方法及器材的选择与使用
- 预防口腔疾病的策略
- 口腔保健的内容及方法
第六章牙体牙髓病学
- 牙体牙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变
- 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 牙体牙髓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第七章牙周病学
- 牙周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变
- 牙周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牙周病的诊断及诊断方法
-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
以上为本教材的章节和主要内容。

详细内容请参考书籍。

口腔复习重点资料

口腔复习重点资料

口腔复习重点资料口腔学是医学中的一个细分学科,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治疗等内容。

口腔学的学习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日后从事口腔医学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在进行口腔学的复习过程中,了解并掌握一些重点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口腔学基础知识、疾病分类以及临床治疗方面介绍口腔复习的重点资料。

口腔学基础知识的重点资料包括以下内容:1. 口腔解剖学:了解口腔颌面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正常的解剖结构、血供和神经分布等知识是进行口腔学复习的先导。

重点掌握口腔解剖学中的齿、牙周组织、舌部、颊部、腭部等结构的命名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口腔生理学:了解和掌握口腔的生理功能,包括咀嚼、吞咽、言语、味觉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复习口腔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唾液的分泌与组成,口腔pH值的调节等。

3. 口腔病理学:了解和熟悉口腔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重点掌握口腔白斑、口腔溃疡、龋齿、牙周病、唇腭裂等常见口腔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4. 口腔影像学:了解与掌握口腔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常用的口腔影像学检查方法。

重点复习口腔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如口腔摄影、口腔摄影术语、正畸影像学等。

口腔疾病分类的重点资料包括以下内容:1. 齿病分类:了解和掌握齿病的分类及其特点,如龋齿、牙周病、牙髓病等。

重点复习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2. 口腔黏膜病分类:了解和掌握口腔黏膜病的分类及其特点,如口腔白斑、口腔溃疡等。

重点复习口腔黏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3. 颌面部疾病分类:了解和掌握颌面部疾病的分类及其特点,如颌面部肿瘤、颌面部感染等。

重点复习颌面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4. 口腔发育畸形分类:了解和掌握口腔发育畸形的分类及其特点,如唇腭裂、牙列不齐等。

重点复习口腔发育畸形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口腔医学知识点

口腔医学知识点

口腔医学知识点口腔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病理、病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口腔医学的知识点,让我们更加了解口腔健康和疾病的预防。

一、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口腔腔腔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口腔解剖学包括口腔颌面部的骨骼、牙齿、舌头、颊腔、舌下间隙等组织器官的结构和联系,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二、口腔疾病口腔疾病是指口腔颌面部的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溃疡、口腔癌等。

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洁牙、漱口、定期检查等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有效措施。

三、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牙周炎和牙周炎。

牙周炎主要指龈边缘的炎症,而牙周炎则进一步导致龈退缩、骨质破坏等更严重的病变。

牙周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洁牙、漱口、局部治疗等方式来控制病情。

四、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疾病,常见部位包括舌头、口底、颊粘膜等。

口腔癌的危害性不仅在于破坏口腔颌面部的组织器官,还可能导致远处器官的转移扩散。

预防口腔癌的关键是戒烟限酒、定期口腔检查、注意饮食健康等。

五、口腔修复口腔修复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种植牙、全冠修复、牙齿矫正等。

口腔修复的目的是恢复口腔颌面部的功能和美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口腔医生通过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来制定最佳修复方案。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关乎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之间的联系。

通过了解口腔医学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健康。

希望大家重视口腔卫生,定期检查口腔健康,让健康从牙齿开始。

临床口腔医学重点知识

临床口腔医学重点知识

临床口腔医学重点知识临床口腔医学,这可是一门特别有趣又超级实用的学问呢!咱们先说说牙齿吧。

牙齿就像一个个坚守岗位的小卫士,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口腔里。

可别小看它们,每一颗牙齿都有着独特的使命。

门牙就像是冲锋在前的战士,负责切断食物,每次我们咬苹果、啃黄瓜的时候,门牙就最先开始工作了。

那后面的磨牙呢?就像是大力士,它们的任务是把食物磨碎,这样食物到了胃里才能更好地被消化。

要是磨牙出了问题,就好比一个工厂里的研磨机坏了,整个生产流程都会受到影响。

龋齿,这是个很常见的口腔问题。

啥是龋齿呢?就像虫子在牙齿上打洞一样。

其实不是真的虫子啦,是那些细菌在作怪。

这些细菌可狡猾了,它们会分泌酸性物质,一点点地腐蚀我们的牙齿。

刚开始可能只是一个小黑点,就像衣服上不小心沾上的一点墨渍,不怎么在意。

可要是不管它,这个小黑点就会慢慢变成一个大洞,这时候就疼得要命了。

那种疼啊,就像有人拿着小锤子在你的牙齿里面敲一样,真的是受不了。

再讲讲牙周病吧。

牙龈就像是保护牙齿根基的土壤,如果土壤松动了,牙齿这棵大树也就摇摇欲坠了。

牙周病就是牙龈出了问题,比如说牙龈发炎、出血。

有时候我们刷牙的时候看到牙刷上有血,可别不当回事儿,这可能就是牙周病的一个信号。

这就好比家里的墙脚开始渗水了,要是不及时处理,整面墙可能都会塌掉。

牙龈一旦萎缩,牙齿失去了支撑,就容易松动脱落。

这对我们来说可太糟糕了,没了牙齿,吃东西不方便不说,说话可能都漏风,笑起来也不好看了。

口腔正畸也是临床口腔医学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有些人的牙齿长得歪歪扭扭的,就像一群不听话的小朋友站得乱七八糟。

正畸就是要把这些牙齿重新排列整齐。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就像要把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动物训练得规规矩矩一样。

正畸的过程可能会有点漫长,还会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为了以后能有一口漂亮整齐的牙齿,这点苦还是值得吃的。

就像减肥一样,过程虽然辛苦,但看到最后的成果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口腔黏膜病也不能忽视。

口腔医学重要资料整理精心汇总整编【经典编辑资料】

口腔医学重要资料整理精心汇总整编【经典编辑资料】

口腔颌面部解剖:1.颜面部: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达舌骨水平,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2.颌面部: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部分组成的区域,为人体最显露、最具特征的部位。

上1/3为颅面部。

3.口腔颌面部的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 (2)血供丰富; (3)解剖结构复杂; (4)自然皮肤皮纹; (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 (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4.口腔: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分。

口腔前庭是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

5.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

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颚、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颚、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构成固有口腔的外表形态。

口腔医学重点最新精心整理【经典资料】1、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2、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两条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3)等分。

3、颌面部为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的区域。

上1/3为(颅面部)。

颌面是以(颌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区域,而颅面部是以(颅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表面区域。

颌面部为人体(最显露)(最具特征)的部位,是人体(形态美)和(表情)最重要的形体表达区域,也是与(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相交叉的部位。

4、临床上常将颌面部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其划分是以(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以(口裂平行线)为第二横线。

5、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位于颜面部的(下1/3),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颌面部解剖:1.颜面部: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达舌骨水平,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2.颌面部: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部分组成的区域,为人体最显露、最具特征的部位。

上1/3为颅面部。

3.口腔颌面部的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 (2)血供丰富; (3)解剖结构复杂; (4)自然皮肤皮纹; (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 (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4.口腔: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分。

口腔前庭是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

5.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

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颚、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颚、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构成固有口腔的外表形态。

口腔医学重点最新精心整理【经典资料】1、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2、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两条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3)等分。

3、颌面部为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的区域。

上1/3为(颅面部)。

颌面是以(颌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区域,而颅面部是以(颅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表面区域。

颌面部为人体(最显露)(最具特征)的部位,是人体(形态美)和(表情)最重要的形体表达区域,也是与(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相交叉的部位。

4、临床上常将颌面部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其划分是以(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以(口裂平行线)为第二横线。

5、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位于颜面部的(下1/3),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6、口腔的解剖区域可分为(口腔前庭部)(牙及牙槽骨部)(舌部)(腭部)(口底部)等。

7、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的临床意义(位置显露)(血供丰富)(解剖结构复杂)(颌面部疾病影响形态及功能)(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8、口腔内,以(牙列)为分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围的(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

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因此(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腭)及(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故有口腔的表面形态。

9、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软腭),下为(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10、口底由(舌系带)(舌下肉阜)组成。

11、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牙颈)组成。

12、牙的组织结构,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牙周组织结构,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13、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分布,舌后1/3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分布。

舌的运动系由(舌下神经)支配。

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

(舌尖部)对甜、辣、咸味敏感;(舌缘)对酸味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敏感。

14、舌乳头(舌背黏膜)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15、正常乳牙有(20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个)。

其名称从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一般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乳中切牙,(2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

16、恒牙共(28~32颗),上下颌左右侧各(7~8)颗,其名称从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17、口腔颌面部的肌肉分为(咀嚼肌群)(表情肌群)。

咀嚼肌群可分为(闭口肌群)(开口肌群)(翼外肌)。

其神经支配均来自(三叉神经下颌神经的前股纤维),主管(运动)18、颌面部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19、颌面部静脉比较复杂,分为(浅)(深)两个静脉网,分为(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

20、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运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

21、三叉神经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面神经分为5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22、口腔颌面部的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腮腺的分泌液主要是(浆液),下颌下腺主要是(浆液),含有少量(黏液),舌下腺主要是(黏液),含有少量(浆液)。

23、颞下颌关节上由(颞骨关节窝)(关节结节),下由(下颌骨髁突)以及位于两者间的(关节盘)(关节囊)和周围的(韧带)构成。

24、口腔内检查常用器械(镊子)(探针)(口镜)。

25、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

26、引起龋齿的四联因素理论(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27、龋病按进展速度分(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按解剖部位分(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按病变深度分(浅龋)(中龋)(深龋)。

28、龋病的治疗方法(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窝沟封闭)(修复性治疗)。

29、慢性牙髓炎分为(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30、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病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环孢素)(硝苯地平)。

31、口腔单纯性疱疹的病因(单纯疱疹病毒);口腔念珠菌病病因(白色念珠菌);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环境因素)(其他因素);天庖疮(自身免疫学说);口腔扁平苔藓(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遗传因素)(其他)。

32、常用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碧兰麻)。

33、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34、局部麻醉的全身并发症(晕厥)(过敏反应)(中毒),局部并发症(注射区疼痛和水肿)(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其他并发症)。

35、拔牙术常见并发症,术中并发症(软组织损伤)(牙根折断)(牙槽骨损伤)(口腔上颌窦交通)(其他损伤);术后并发症(拔牙后出血)(拔牙创感染,分为急性感染、干槽症、慢性感染)。

36、拔牙的基本步骤(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拔除患牙)(拔牙创的处理)(拔牙后注意事项)。

37、拔牙的适应症(严重龋病)(严重牙周炎)(牙髓坏死)(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阻生牙)(牙外伤)(乳牙)(治疗需要的牙)(病灶牙)(其他);拔牙的禁忌症(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月经及妊娠期)(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

38、口腔颌面部感染,全身各部位的感染均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目前(牙源性感染)(婴幼儿腺源性感染)较常见。

感染多为(化脓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39、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其病因是(牙量骨量的不调)(盲袋)(细菌、温度、食物残渣)(咬伤)(全身抵抗力下降)。

40、口腔颌面部创伤救治原则(功能)与(外形)并重。

41、窒息分为(阻塞性窒息)(吸入性窒息)。

42、阻塞性窒息的原因(异物阻塞)(组织移位)(气道狭窄)(活瓣样阻塞)。

43、上颌骨骨折好发部位(I型低位或水平骨折)(II型中位或锥形骨折)(III型高位或颅面分离骨折)。

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

44、上颌骨骨折临表(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乱)(眶区淤血)(影像学检查);下颌骨骨折临表(骨折段移位:颏部正中骨折、颏孔区骨折、下颌角部骨折、髁突骨折)(出血与血肿)(功能障碍)(骨折段的异常活动)(影像学检查)。

45、颞下颌关节由颞骨的(关节窝)(关节结节),下颌骨的(髁突)以及(关节盘)(关节囊)(关节韧带)等组织构成。

46、颞下颌关节的硬组织(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软组织(关节盘)(关节囊)(韧带)(颞下颌关节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47、颞下颌关节的运动(开闭口)(前伸)(后退)(侧向)运动。

48、唾液腺又称(涎腺),由(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以及位于(口腔)(咽部)(鼻腔)(上颌窦黏膜下层)的小唾液腺组成。

49、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易发生(逆行性感染)。

50、唾液腺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多形性腺瘤及沃辛瘤);恶性肿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

51、口腔颌面部肿瘤命名包括(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物学特性)。

52、(牙源性)和(唾液腺源性)肿瘤为口腔颌面部特有的肿瘤。

53、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良性)比(恶性)多,其中良性肿瘤以(牙源性)及(上皮性)肿瘤最常见,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口腔癌原发部位以(舌癌)为最多。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54、急性牙髓炎具有典型的(疼痛症状)55、口腔的良性肿瘤(成釉细胞瘤)(血管瘤)(脉管畸形)(神经纤维瘤)(骨化纤维瘤);恶性肿瘤(舌癌)最常见。

56、舌癌早期可表现为(溃疡)(外生)(浸润),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发生(肺部)转移 57、成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

其典型X线表现(蜂房状)(多房性囊肿样阴影)龋病的病因:1)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2)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3)敏感的宿主4)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龋病的临床表现分型:按进展速度分: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按解剖部位分类: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按病变深度分类:浅龋、中龋、深龋龋病的治疗: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窝沟封闭、修复性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临表:1)疼痛剧烈,疼痛性质有以下特点: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疼痛加剧;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2)发病急3)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4)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5)温度测验时,患牙的反应极其敏感6)处于晚期炎症的患牙,可出现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诊断:具有典型的疼痛症状,可见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