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PAHs认证引爆环保橡胶油市场

合集下载

多环芳烃——精选推荐

多环芳烃——精选推荐

化工易贸网讯“他们(欧盟)技术水平上来了,就对我们的轮胎进行限制。

就说多环芳烃致癌了,之前用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听说出现什么伤害啊。

”一位轮胎生产企业负责人对《汽车观察》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抱怨。

欧盟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对橡胶轮胎(包括摩托车轮胎)、翻新轮胎和添加油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限制。

当我们还在讨论特保案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对于环保轮胎的要求,欧盟要来真的了。

多环芳烃为何物简单来说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含有将近一万种化合物的物质,在轮胎生产中会使用一些含有PAHs 的油类作为添加油。

这些添加油与橡胶介质结合在一起,并最终驻留在轮胎的橡胶中。

欧盟为什么要限制多环芳烃的含量呢?最主要的是多环芳烃致癌。

除了对轮胎生产工人造成伤害,用非环保高芳橡胶油生产的轮胎在使用时会因摩擦挥发出苯环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大多在离地面1米的空气中漂浮,对身高1米左右的儿童直接造成危害。

这一现象被称为“1米污染”。

基于此,欧盟在2005/69/EC中对8种强致癌性多环芳烃作了严格限制,其含量总和必须小于10mg/kg,其中苯并芘小于1mg/kg。

此外,欧盟REACH(《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规定轮胎中使用的多环芳烃含量应小于轮胎质量的0.1%(即1000mg/kg)。

此项法案也被誉为“中国加入WTO以来最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法规。

国内暂无“环保”油芳烃油在我国有很多的企业都可以生产,但是由于工艺水平的差距,我们生产出来的芳烃油并不能够满足轮胎企业出口的需要。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助剂专委会理事长许春华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多环芳烃由于致癌,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

欧盟的做法是大势所趋。

从环保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支持。

但是我们国内由于技术的原因,还不能自主生产满足REACH法规的芳烃油,只能依靠进口。

但是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在做这个事情了。

《汽车观察》记者对我国芳烃油生产企业做了调查。

国内有两家芳烃油生产企业均标榜自己的产品能够满足欧盟REACH法规的要求。

符合REACH法规的环保型轮胎橡胶油

符合REACH法规的环保型轮胎橡胶油

符合REACH法规的环保型轮胎橡胶油1.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轮胎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轿车子午线轮胎及轻型载重轮胎产量的不断提高,丁苯橡胶SBR成为合成橡胶的主力胶种。

轮胎业界普遍使用的SBR1712是结合苯乙烯质量分数为0.235,填充37.5份芳烃油(DAE)的充油胶。

其实早在70年代开始,就有研究人员对填充芳烃油(DAE)的丁苯橡胶样品进行了处理、萃取和浓缩分析,他们发现浓缩萃取物中含有包括萘、蒽、菲、芘、苝、茚等在内的多种结构复杂的稠环芳烃化合物。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稠环芳烃化合物在土壤、大气、地下水的迁移历程,发现稠环芳烃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和疏水性,易于沉积到水中沉积物和有机质中,最终通过食物链浓缩并转移到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食肉生物群中。

有的研究人员还开展了稠环芳烃对于哺乳动物(鼠、兔)的毒害试验,发现其中的某些物质对生物体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作用和生殖毒性。

为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欧盟会议和欧盟理事会2006年12月18日正式通过了REACH 法规,该法规是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制度,并于2007年6月1日起生效。

该法规沿用了欧盟EU 2005/69/EC指令对橡胶化学品多环芳烃的限制,规定包括轮胎橡胶在内的多种橡胶填充油的苯并[a]芘含量应低于1ppm,同时8种稠环芳香化合物总含量应低于10ppm,该指令的适用范围涵盖了载客车、货车、农用车及电单车轮胎。

鉴于欧盟REACH法规的出台,国内各橡胶、轮胎公司十分关注环保轮胎油的进展。

特别是出口欧洲的轮胎企业,随着芳烃油(DAE)限制使用的最后截止日来临,极为迫切地要寻求芳烃油(DAE)的可靠替代品。

而环保型环烷油的用途广泛,既可以作为二烯类橡胶合成过程的填充油,也可以作为橡胶轮胎的加工操作油,以填充环烷油的非污染环保型的SBR1778为例,其填充油通常采用SUNTHENE RPO、NYTEX 840等产品,是在SBR的胶乳乳化或者溶剂化过程中加入,因此填充量高达37.5份。

食品中天然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天然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天然防腐剂的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二、食品中天然防腐剂的种类与特点 (4)2.1 食用菌类天然防腐剂 (5)2.1.1 菌种选育与优化 (6)2.1.2 子实体的提取与纯化 (8)2.1.3 生物活性评价与应用 (9)2.2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 (10)2.2.1 中药提取物 (11)2.2.2 植物精油 (13)2.2.3 植物提取物的应用与挑战 (14)2.3 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 (15)三、食品中天然防腐剂的抑菌机理研究 (16)3.1 化学成分与抑菌作用 (17)3.2 信号传导与抑菌机制 (18)3.3 机理研究方法与应用 (20)四、天然防腐剂的复配与增效研究 (21)4.1 复配防腐剂的抑菌效果 (22)4.2 复配防腐剂的协同效应 (23)4.3 复配防腐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5)五、食品中天然防腐剂的稳定性研究 (26)5.1 温度对天然防腐剂稳定性的影响 (27)5.2 pH值对天然防腐剂稳定性的影响 (28)5.3 光照对天然防腐剂稳定性的影响 (29)六、食品中天然防腐剂的毒理学研究与安全性评价 (30)6.1 急性毒性试验 (31)6.2 亚慢性毒性试验 (32)6.3 致癌性评估 (33)6.4 致畸性评估 (35)七、天然防腐剂在实际食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35)八、展望与挑战 (37)8.1 天然防腐剂的发展趋势 (38)8.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0)8.3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40)一、内容描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食品保质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天然防腐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食品中天然防腐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来源、种类、作用机制、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天然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尼龙6产业链的发展趋势调研分析

尼龙6产业链的发展趋势调研分析

尼龙6产业链的发展趋势调研分析目录1. 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 尼龙6产业链概况 (6)2.1 尼龙6的定义与特点 (7)2.2 尼龙6产业链结构 (8)2.3 尼龙6的应用领域 (10)3. 尼龙6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11)3.1 全球尼龙6市场分析 (12)3.2 国内尼龙6市场分析 (13)3.3 产业链关键节点分析 (15)4. 尼龙6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17)4.1 技术进步趋势 (18)4.2 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20)4.3 竞争格局调整趋势 (21)4.4 政策环境影响趋势 (22)5. 尼龙6产业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3)5.1 国内外市场机遇 (25)5.2 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挑战 (26)5.3 应对策略与建议 (26)6. 结论与建议 (27)6.1 研究结论 (29)6.2 政策建议 (30)6.3 未来展望 (31)1. 内容概括尼龙6(Polyamide 6,简称P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合成聚合物,以其优良的机械强韧性和耐化学性而被应用于多种领域,包括纺织、工程塑料、汽车零部件、电子器件等领域。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对尼龙6产业链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性的调研与分析。

新一代的尼龙6生产技术如原位聚合、解决方案聚合和连续聚合等,正在替代传统的熔融聚合技术。

这些技术将着重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改善产品性能。

随着国际对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可循环使用和环保型尼龙6新产品成为趋势。

诸如生物基尼龙酶催化技术等可持续化的生产模式的开发与推广是研究的热点。

通过添加剂改性或共混改性,如引入高强度、耐冲击性能、阻燃性能等,增强尼龙6在更多环境下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将成为产业方向。

特殊用途如3D打印材料、功能增强板的研发将会引导尼龙6产品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市场的挖掘,尼龙6的应用领域正从传统市场逐渐扩展至新领域,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智能穿戴设备等。

中海油减三线馏分油生产橡胶油工艺研究

中海油减三线馏分油生产橡胶油工艺研究

中海油减三线馏分油生产橡胶油工艺研究田义斌;朱玉龙;秦一鸣;张翠侦【摘要】中海油绥中36-1减三线馏分油,芳烃、硫、氮含量高,粘度大,是典型的环烷基油。

通过一段溶剂精制工艺可生产CA为10.0%的环保橡胶油,产品性质良好,环保性能佳,达到国内同类产品水平。

通过加氢处理-临氢降凝-补充后精制的三段高压加氢工艺可生产性质优良的SBS橡胶填充油。

主产品收率较高,可达83.9%,CN值高达53.9%,芳烃含量极低,产品性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且部分性质优于同类产品,应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CNOOC Suizhong 36-1 vacuum third line distillate is typical naphthenic oil,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aromatics, sulfur, nitrogen content and high viscosity. Taking it as raw material, th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rubber oil with CA value of 10.0% could be produc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ingle solvent extraction. The products could achieve the level of domestic similar ones, with good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e excellent SBS rubber oil also could be produced by the combined process of high pressure hydrotreating-hydrodewaxing-hydrofining.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 could reach to 83.9%, and the CN value could reach to 53.9%, with the extremely low aromatics content.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 could achieve the advanced level at home, and some parameters could be better than the similar ones. Its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should be better, too.【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1079-1081)【关键词】溶剂精制;高压加氢;橡胶油;环烷基橡胶油;绥中36-1【作者】田义斌;朱玉龙;秦一鸣;张翠侦【作者单位】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500;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500;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500;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4橡胶油是广泛用于橡塑行业的矿物油,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提高橡胶的易加工性、易混炼性、弹性、柔韧性等各项性能,改善橡胶性能,节省加工成本。

糠醛精制抽出油的利用研究

糠醛精制抽出油的利用研究

摘 要:利用石蜡基和中间基混合重质糠醛精制抽出油与轻脱沥青调合可以生产符合JTGF40-2004要求的C 级道路石油沥青。

采用降温沉降法可以降低抽出油蜡含量,用作较低蜡含量的沥青调合组分;利用石蜡基和中间基混合糠醛精制抽出油,采用降温沉降法可以开发普通橡胶芳烃油。

糠醛精制抽出油采用糠醛二次抽提工艺、ARE 环保型芳烃橡胶填充油抽提工艺、加氢处理-溶剂抽提组合工艺、加氢精制/ 加氢改质-溶剂抽提组合工艺等都是开发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的可行技术路线。

关键词:糠醛精制 抽出油 沥青 橡胶芳烃油 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糠醛精制抽出油的利用研究黄灏(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湖北荆门 448002)收稿日期:2020-7-10作者简介:黄灏,高级工程师,硕士。

1992年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工业分析专业,目前主要从事新产品开发和炼油工艺技术服务工作。

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以下简称荆门石化)采用先糠醛精制后酮苯脱蜡的正序“老三套”工艺流程,用于生产石蜡和MVI 类润滑油基础油;采用浅度糠醛精制-加氢改质-溶剂脱蜡工艺流程,生产满足API Ⅱ类标准要求的润滑油基础油[1]。

糠醛抽出油是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属于典型的高芳烃油,具有黏度范围大、芳烃含量高等特点。

由于不同原料和馏分段的糠醛抽出油性质如运动黏度、芳烃含量、硫含量、氮含量及组成分布情况等的差异,其开发利用方式也不同。

目前,荆门石化糠醛精制装置分为轻、重两套,每套设计加工能力均为30万t/a ,每年产出抽出油10万t 左右。

综合利用好这部分资源,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1 糠醛抽出油利用途径1.1 调合道路沥青荆门石化利用仪征管输油减渣和石蜡基原油减渣混合生产的脱油沥青与润滑油糠醛精制抽出油进行调合,可以生产符合JTJ F40-2004标准要求的70号C 和90号C 道路石油沥青,其工艺流程短、投资少、经济效益显著[2]。

1.2 掺炼生产高标号沥青糠醛抽出油含有大量单环或多环芳香烃,其中重芳烃是生产沥青的理想组分。

植物基环保型增塑剂应用进展分析报告

植物基环保型增塑剂应用进展分析报告

植物基环保型增塑剂应用进展分析报告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设计和开发环保增塑剂利用玉米秸秆生产分离重质组分为原料L.植物橡胶油(pbro)增塑剂的二元醇反应物(多元醇)与邻苯二甲酸酐的重质组分(PA)(摩尔比为2:1多元醇/ PA)在T180温度范围190ºC的主要优点是,这种物质不含任何有害物质的十六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和38有害物质在欧盟范围内记录的多环芳烃(多环芳烃)的研究。

在丁腈橡胶的增塑,pbro用量达到25份(每百橡胶配件),但增塑作用对pbro不如普通橡胶油(石蜡油、环烷油、芳烃油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在SBR的pbro塑化,最大使用量为20 phr。

虽然M力学性能下降;耐老化性、热稳定性(对pbro最大失重温度为302ºC)略高于普通橡胶油。

关键词:生物基;增塑剂;环境保护;分馏重组分。

介绍作为中国生物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春大成集团作为世界50大最创新公司美国快速公司杂志2011,排名46 [ 1 ]。

原因是,大成首先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的植物多元醇的玉米秸秆在全球的生产,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后,生物能源(生物乙醇,生物柴油),以及生物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二)从玉米在后石油时代,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完成这一创举,大成开始两步策略。

这个第一步,在2007年底,世界上第一个200000吨生产线植物多元醇以玉米淀粉成功投产。

三年后运行,工厂,例如,计划T-PG已被国内和国际化工市场供不应求的认可。

第二步,大成已经完成了一个基于玉米基因植物多元醇10000吨生产线AW 2011。

大城将有200000吨的植物多元醇投入国内外化工年产2015的市场,这将有助于减少我国化学工业的依赖在石油工业。

然而,常见的问题是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的生物质原料,以取代石油化工生产分馏重组件的应用程序开发的问题产品[ 2 ]。

作为石油化工路线相同,分离重质组分(析)植物多元醇生产线似乎可以被用来作为增塑剂的材料。

橡胶树改变世界的150年

橡胶树改变世界的150年

橡胶树改变世界的150年目录1. 内容概要 (3)1.1 橡胶树的历史背景 (3)1.2 橡胶的重要性和影响 (5)1.3 150年历史的概述 (6)2. 橡胶树的发现与驯化 (7)2.1 橡胶树的原产地 (8)2.2 橡胶的首次商业采集 (10)2.3 橡胶树在世界的传播 (10)3. 19世纪的橡胶工业化 (11)3.1 橡胶产品的兴起 (12)3.2 橡胶生产的挑战与改进 (14)3.3 橡胶与帝国主义的联系 (15)4. 20世纪的橡胶行业 (16)4.1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17)4.2 合成橡胶的崛起 (18)4.3 橡胶市场的不稳定 (20)5. 21世纪的橡胶产业 (21)5.1 生物技术和橡胶的开发 (23)5.2 可持续橡胶种植和生产 (24)5.3 未来橡胶市场的预测 (25)6. 橡胶树的全球分布 (26)6.1 主要橡胶种植区域 (28)6.2 橡胶树的多样性 (29)6.3 橡胶树的适应性与环境影响 (31)7. 橡胶树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32)7.1 经济贡献 (32)7.2 社会就业和贫困减少 (34)7.3 文化和传统与橡胶树的关系 (35)8. 橡胶树的挑战与未来 (36)8.1 环境保护与橡胶产业 (37)8.2 气候变化对橡胶树的影响 (38)8.3 可持续橡胶产业的发展策略 (40)9. 橡胶树在文化与艺术中的体现 (41)9.1 橡胶相关艺术作品 (42)9.2 橡胶主题的文学作品 (43)9.3 橡胶与现代流行文化 (45)10. 橡胶树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46)10.1 橡胶化学的研究 (47)10.2 橡胶树遗传学的发展 (48)10.3 橡胶行业对生物科技的贡献 (49)11. 橡胶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交流 (50)11.1 贸易网络 (51)11.2 橡胶树的国际保护与合作 (52)11.3 橡胶树的全球化教育与推广 (54)1. 内容概要从最初被认为是一种仅供孩童玩乐的怪异植物,到如今成为推动工业革命的重要原料,橡胶树的命运充满了戏剧性。

核磁共振法测定橡胶填充油中的多环芳烃及组成

核磁共振法测定橡胶填充油中的多环芳烃及组成

核磁共振法测定橡胶填充油中的多环芳烃及组成卜少华;吴春红;罗俊杰;关敏;吕万树【摘要】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不同芳烃含量橡胶填充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橡胶填充油中的芳烃含量越高,其芳氢率、\"湾区氢\"(HBay)含量和芳碳率越高;环保型填充油的芳烃组成主要是单环和双环的轻芳烃,其取代烷基的平均碳数较大,而非环保型填充油的芳烃组成主要是多环芳烃,其取代烷基的平均碳数较小;环保型填充油的正构烷碳平均链长均长于非环保型填充油;环保型填充油的支化度高,则正构烷碳平均链长较短,支化度低,则正构烷碳平均链长较长;可通过HBay含量来评估或预判橡胶填充油潜在的致癌性,但暂无法通过平均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来对其潜在的致癌性加以评判.【期刊名称】《合成树脂及塑料》【年(卷),期】2018(035)006【总页数】5页(P31-34,58)【关键词】橡胶填充油;核磁共振;多环芳烃;组成【作者】卜少华;吴春红;罗俊杰;关敏;吕万树【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 1025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 1025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1025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 1025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 10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30.3为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工业上通常在橡胶中加入定量填充油来起到软化橡胶的作用。

橡胶填充油分为石蜡基、环烷基、芳烃基三种[1-3]。

目前,轮胎行业用量最多的是芳烃型橡胶填充油,因为其与橡胶的相容性最好,能够增强橡胶的延展性、拉伸性等;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欧洲联盟已限制使用非环保型芳烃油[4-6],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多环芳烃(PAHs)中的绝大部分组分具有致癌性[7-8],对环境和健康有害。

欧盟REACH法规

欧盟REACH法规

欧盟REACH法规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持和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的竞争力,增加化学品信息的透明度,2006年12月18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

该法规旨在对进入欧盟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

该法规同时还涉及对三万余种化学物质及其下游精工、医药、纺织行业的全面监管,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庞大的体系。

为了贯彻REACH法规的实施,欧盟委员会成立了欧洲化学品管理署,即ECHA。

REACH法规已于2007年6月1日正式生效。

次年6月1日法规开始实施。

同时,分阶段物质预注册和非分阶段物质的注册工作开始启动。

截止到2008年12月1日预注册结束,ECHA总共收到2212129个预注册号。

这些预注册号分别由65000个左右的公司提交,包含了143000多种化学物质,并涵盖整个欧洲化学品目录。

2008年12月1日之后,分阶段物质的正式注册工作开始启动。

截止到2009年6月3日,ECHA共收到中间体注册卷宗424份,通过完整性审核并获得注册号的卷宗148份,其中137份为非分阶段物质。

收到非中间体注册卷宗429份,最后通过完整性审核,获得注册号的卷宗共有67份,其中37份为非分阶段物质。

与此同时,多个物质的潜在注册人自愿成为物质信息交流论坛(SIEF)的推动者,向SIEF中的其他成员发送注册意向调查表,物质统一性鉴别信息,并推选出领头注册人。

到2009年7月21日为止,已形成922个拥有活跃的领头注册人的SIEF。

此外,针对一些物质如醋酸、丙酮、铝、锑等,部分潜在注册人发起形成注册联合体(Consortium),负责落实数据并制定数据费用分摊机制。

除此之外,随着2008年10月28日第一批共15个高度关注物质清单的颁布,意味着输欧下游产品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而且在今年8月,ECHA收到了更多关于高度关注物质的提议。

清单中的物质涉及家电、纺织、服装、鞋业、玩具、制药等多个行业。

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类型及生产现状

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类型及生产现状

C 0—3 ASNO5 2—8 C SN 6—5 A O5 5—3 C O 2 7—0 9 ASN 0 8— C 9 ASNO 12—9 2 7—
苯并 [] J荧蒽 苯并 [ ] a 菲 二苯 [ ,] ah 并蒽 苯并 [ ] b 荧蒽
C SN 0 A O 25—8 3 2— C SN 1 O 9 A O 2 8一 1—
性测 试 , 现在 已成 为强 制执 行 , 被列 入 德 国安全 技 术认 证 中心 ( L ) Z S 经验 交 流 委员 会 ( E 出具 的 Z K) Z K0 0 E 1— 8号文 件 中。 欧盟 2 0 / 9 E 0 5 6 / C控制 的 8种 P H ( A s 见表 1 ) 中有 6种 和美 国优 先 控 制 污 染 物 1 6种 P H A s一
C e cl) hmi s 的关 于 化 学 品 新 政 策 的 法 规 草 案 , a 简 称 R A H 法 规 , 于 2 0 E C 已 0 7年 6月 1日生 效 。 R A H法规 是一 个关 于化 学 制 品的法 案 , 的 内 EC 它
射 下具 有光 致毒 效应 。
在 这些 众 多 的 P Hs中 , A 苯并 ( ) ( a ) a 芘 B p 是 第 一个 发现 的强 致 癌 性 多 环 芳 烃 , 的危 害 性 很 它
( .中海石 油化学 股份有限公司 , 1 北京 10 2 ;.中国石油大学 ( 0 0 92 华东 ) 重质油 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山东青岛 2 6 5 ) 6 5 5
摘要 : 简要介绍 了 P H A s的危 害及来源 , 相关环保 限制法规 ,AH P s的分析 测定方 法与检测机构 。分 析了几种 主要 类 型的环保 型橡胶填充油及其特点 , 对环保 型橡胶填充油在 国内外 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 了论述 。 关键词 : 环保 橡胶填充油 多环芳烃 致癌性 法规 中图分类号 :Q 3 .8 T 30 3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0 9—9 5 (0 2 0 0 6 0 10 8 9 2 1 ) 2— 17— 5

组合工艺制备环保型轮胎橡胶油

组合工艺制备环保型轮胎橡胶油

2019 Decemberபைடு நூலகம்
组合工艺制备环保型 轮胎橡胶油
第 六 期
48
杨新华 吕贞 教震 郑海琼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
随着国内轮胎企业的发展壮大, 我国已经成为欧美轮胎进口的主要 供应商和制造商。近年来,欧美等 发达国家对轮胎产品提出了更高的 环保要求和产品技术标准,这将加 速推动我国轮胎行业向着环保、节 能、安全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
克拉玛依拥有丰富的环烷基资 源,克石化公司利用环烷基减压馏 分生产出了不同品质、不同牌号的 各类润滑油基础油,获得了市场的 广泛应用。而减压馏分的一次抽出 油由于黏度大且芳烃含量高,再次 加工工艺难度大,目前直接作为沥 青的调和原料或催化料去利用,其 芳烃含量高的特点,没有得到充分 的利用,附加值较低。加氢工艺由 于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收率高,
ω (饱和烃)

ω (芳香烃)

ω (胶质沥青质)

ω (PCA)/%
50
苯胺点/℃
倾点/℃ 八种多环芳烃(PAHs)之和/(mg • kg-1) 苯并(a)芘含量/(mg • kg-1)
来 自 工 业 糠 醛 精 制 装 置, 其 性 质 见表 2。
从表 2 可以看出,原料油中残 炭较高,金属含量超过 15 mg/kg, 如果直接采用加氢精制工艺,会对 催化剂活性造成损失,
试验装置 加氢试验采用固定床加氢试验 装置(图 1),单个反应器的催化 剂装填量为 200 mL ;氢气采用电 解氢 ,氢纯度不低于 99.99%。加 氢处理采用钼 - 镍型加氢处理催化 剂,所有催化剂为市售的工业产品。 丙烷溶剂精制试验采用中试溶 剂精制装置进行。
1
1

实现“双碳”目标,橡胶企业大有可为

实现“双碳”目标,橡胶企业大有可为

观点VIEW 15实现“双碳”目标, 橡胶企业大有可为作者 杨宏辉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

目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占全球比重达29%,人均碳排放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6%,要用不到10年的时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碳中和,任务异常艰巨。

橡胶企业在这场“双碳”硬仗中,通过产业创新转型,实现低碳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橡胶工业实现“强国梦”的需要。

如何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明确的目标和路径,笔者认为橡胶企业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尽快摸清家底,查清楚自己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要尽快摸清企业的能耗情况,以及属于范围一(工厂生产范围内)和范围二(电力及热力等采购)的运营碳排放,确定碳达峰峰值,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减排方案、“双碳”目标实施路径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从容有效地应对国家层面对橡胶行业碳减排的要求。

二是推进用能低碳转型。

要加快推进企业能源低碳改造,如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实施“黑灯工厂”,采购“绿电”等,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减少火电能耗及碳排放。

目前,行业里已经有企业走在了前面,如普利司通无锡工厂在2011年就采用了自然采光顶棚以及太阳能发电;江苏通用2019年实现了“黑灯车间”;住友橡胶(中国)完成了35万个绿证(共计3.5亿千瓦时绿色电力)交易,分别用于常熟及湖南两大生产基地,可达成住友橡胶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100%的绿电目标,减少约30.5万吨碳排放;炭黑企业利用生产尾气发电、生产蒸汽等,这些措施都降低了企业能耗,减少了碳排放。

同时,国家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说明国家将不再追求个别年份能耗强度绝对值的下降,不会再出现一刀切的拉闸限电式管控,为经济和产业周期的波动留出调整空间;同时强调能耗强度只计量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消费不设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留出空间。

乳聚丁苯橡胶

乳聚丁苯橡胶

乳聚丁苯橡胶生产技术进展张洪林,于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XXX齐鲁分公司橡胶厂,山东淄博 255438)摘要:介绍了国内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装置和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国外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我国乳聚丁苯橡胶行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国内乳聚丁苯橡胶(ESBR)生产状况:我国现有6套ESBR生产装置.第一套装置由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于1960年建成投产,2007年生产能力为5.5万t,2008年兰州石化又新增2条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生产线,增加了10万t环保型ESBR生产能力;第二套装置由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于1982年建成投产,采用1976年从日本JSR公司引进的低温乳液聚合技术,目前装置的ESBR年生产能力已达16万t;第三套装置由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1978年成套引进日本瑞翁公司的技术和设备,于1987年建成投产,目前年生产能力达到13万t,2008年齐鲁石化正在扩建两条生产线,将新增年生产能力10万t,2009年投产后齐鲁石化ESBR总产能将达到23万t;第四套ESBR生产装置由申华化学工业XXX于1998年建成投产,最初的年生产能力为10万t,通过进一步的挖潜改造,目前该装置的ESBR年产能力已达18万t;第五套为南京扬子石化金浦橡胶XXX于2007年6月投产的10万tESBR装置;第六套是普利司通公司在广东惠州新建的年产5万tESBR生产装置,采用日本JSR公司技术,2008年建成投产。

2007年国内ESBR总生产能力为59.5万t,2008年达77.5万t,2009年将达到87.5万t。

此外,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计划新建一套年产10万tESBR生产装置。

国内ESBR技术现状:2.1不断优化创新,技术日趋完善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10万t环保型ESBR装置已开车成功,产品质量合格,用户满意。

该装置在低成本、清洁生产和环保化、生产以及制备、分子结构控制、新产品开发5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装置的整体性能赶超国内先进水平,产品符合欧洲REACH法规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