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地下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涉及地下空间利用和地下工程建设的专业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下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为未来从事地下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下工程是指在地下空间进行的各类工程建设,包括地下隧道、地下车库、地下管网等。
这些工程通常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利用地下空间进行补充和扩展,以满足城市的需求。
在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参与到一个实际的地下工程项目中,从立项到设计再到施工,全面了解地下工程的整个过程。
首先,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调研和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
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地下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设计、防水设计、通风与排水设计等。
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学生需要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在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例如,地下隧道的施工需要使用掘进机械和爆破技术,地下车库的施工则需要考虑通风和排水等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地下工程的施工符合规范和标准。
除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地下工程课程设计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需要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地下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并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将为他们未来从事地下工程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本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公路隧道衬砌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技巧等基本功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熟悉和运用行业设计规范,并具备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公路隧道工程的设计。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毕业设计或毕业后从事隧道工程设计或施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设计是《地下工程》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使学生熟练掌握隧道设计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的毕业论文和设计打下基础。
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按时完成。
课程设计未完成的或未上交的学生不得参加本课程的期末考试。
二、时间安排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地下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采取分散进行的方式。
按照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设计工作做如下安排:1、根据教学进度,在讲授隧道结构计算章节前后将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2、从讲授隧道结构计算内容算起,分散在4周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全部内容;3、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成后,在第16周二(2014年6月10日)前由各班班长收集齐全后交指导教师;三、课程设计题目及资料1、课程设计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老鹰岩隧道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和沐川县之间,为一直线型隧道,公路等级:二级公路;道路设计行车速度: V=40km/h;隧道设计速度:V=40km/h。
起止桩号为K49+785~K50+030,长245米。
主洞净宽9米,净高5米。
洞口段地质条件较差,对于V 级围岩地段,留核心土环形掏槽开挖;IV 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
施工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钢架和锚杆联合支护,并辅以小导管等超前支护。
洞口浅埋段钢筋砼衬砌应及时施作。
洞身Ⅴ级围岩地段建议采用留核心土环形掏槽开挖或半断面开挖,短台阶法施工;洞身Ⅳ级围岩地段采用半断面开挖,短台阶法施工。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3篇)
第1篇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地下空间利用需求的增加,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深入了解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1. 理解地下工程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掌握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地下工程概况(1)地下工程的分类:按领域用途、空间位置等进行分类;(2)地下工程的特点:如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3)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如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
2. 地下工程施工方法(1)明挖法:放坡开挖、非放坡开挖等;(2)暗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沉管法等;(3)特殊施工方法:如冻结法、顶管法等。
3. 地下工程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进度、施工方案、施工资源、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内容;(2)施工平面布置:包括施工场地、施工道路、临时设施、施工设备等;(3)施工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4. 地下工程施工案例分析选择典型地下工程案例,分析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四、设计步骤1. 确定设计题目,收集相关资料;2. 分析地下工程概况,确定施工方法;3. 制定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平面布置;4. 进行施工资源配置,确定施工进度;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进行答辩。
五、设计评价1.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合理性;2. 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3. 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4. 案例分析的真实性、深度;5. 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本次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地下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目录一、目的 (2)二、设计资料 (2)三、隧道设计 (2)四、管片衬砌结构设计 (7)五、轨道设计 (12)六、参考文献 (13)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建筑限界的确定与横断面设计一.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地铁区间隧道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的计算过程与影响因素,车辆类型,支护结构类型,轨道类型,受电弓知识,直线与曲线隧道计算超高的办法及其对隧道建筑限界的影响等知识,使学生能够在任一速度和曲线半径下,选择车型和轨道设计,进行隧道衬砌选择和衬砌管片的选择,并且设计出管片的厚度和二次衬砌的厚度(若需要),绘出给定条件下的隧道建筑限界图(车辆轮廓线图、车辆限界图、设备限界图和建筑限界图),并给出具体控制点的坐标值,绘出单(复)线隧道直线和曲线条件下的衬砌内轮廓图,绘出衬砌设计图,绘出管片设计图等。
二.设计资料:取之于“广州地铁某线某区间盾构隧道设计”。
圆形盾构地铁区间隧道,底层参数为:粉粘土,上覆地层高12.0m,容重18.0kN/m3,地面超载20.0kN/m3,侧压力系数0.5,地基抗力系数30.0MPa/m。
设计要求:1)直线隧道,时速80km/h2)曲线段隧道,时速70 km/h,半径750m,车型B1,减震轨枕。
三.隧道设计:本隧道设计选择B1车型中的下部受流型车型,其车辆主要参数如下:1.车辆长度:19000mm2. 车辆宽度:2800mm3. 车辆高度:3800mm4. 车体重量:1) 空车:24000kg(钢车)2)重车:42600kg(钢车)●车辆轮廓线B1型计算车辆轮廓线坐标值(mm)如下表:点号0 1 2 3 4 5 6 27 28X 0 840 950 1129 1229 1299 1318 1332 1387Y 3800 3800 3750 3636 3538 3406 3315 3077 3063点号29 30 7 8 9 —10d 11d 12dX 1413 1358 1400 1400 1400 —1255 1255 1255Y 2621 2605 1860 1100 600 —600 355 160点号13d 14d 15d 16d 17d 20d 21 22 23X 1440 1441 1230 1065 1065 818 818 717.5 717.5Y 160 120 85 85 165 165 0 0 -25点号24 25 26 —12e 13e 14e ——X 676.5 676.5 0 —-1255 -1428 -1428 ——Y -25 80 80 —222 222 190 ——注:表中第0~9、10d点是车体上的控制点;第11d点是车轴上轴箱的控制点;第12d~15d点是转向架构架下受流器的控制点;第16d~20d点为下部受流转向架构架上的控制点;第21、22点为车轮踏面上的控制点;第23、24点为轮缘上的控制点;第25、26为连接在车轴上的齿轮箱最低点;第27~30点为信号灯预留位置。
华科95分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1.工程概况 (1)2.设计说明 (1)2.1设计依据: (1)2.1.1设计依据: (1)2.2计算模型: (1)2.2.1 荷载结构模型 (1)2.2.2 地层结构模型 (2)3.方案选型 (2)3.1方案介绍 (2)3.2方案比选 (2)4.内力计算 (3)4.1结构力学求解器建模 (3)4.1.1工况一 (3)4.1.2工况二................................................................................................ . 114.1.3工况三 (17)4.2 Plaxis有限元软件建模 (24)4.2.1 工况一 (26)4.2.2 工况二 (28)4.2.3 工况三 (29)4.2.4 工况四 (30)4.2.5 工况五 (31)4.2.6 工况六 (32)4.3同济曙光建模 (33)5.降水方案 (14)6.监测方案 (14)6.1监测目的 (14)6.2监测内容 (14)6.3监测方法 (14)7.方案优化 (3)7.1优化说明 (14)7.2最终方案 (14)7.3设计不足 (14)设计心得 (46)致谢 (46)一.工程概况本次课程设计是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设计。
本工程基坑设计参数选择如下表所示: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计算参数选择表1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计算参数选择表2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计算参数选择表3二.设计说明2.1设计依据1.规范:①《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书籍:①《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②《地下工程》关宝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③《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3.设计软件:①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②Plaxis通用岩土有限元计算软件③同济曙光软件④同济启明星软件2.2计算模型2.2.1荷载结构模型本模型采用荷载结构法计算基坑开挖产生的结构内力。
地下施工课程设计
地下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下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地下施工中涉及到的地质、土木工程等相关知识;3. 帮助学生了解地下施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下施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地下施工项目中进行分析、设计和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明白地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地下施工过程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地质、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下施工基本概念:包括地下工程的分类、功能及施工特点;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下工程施工概述2. 地下施工技术与工艺:涵盖隧道开挖、支护、防水、爆破等技术;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3. 地下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介绍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及安全管理;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下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4. 地下工程施工计算:包括围岩稳定性分析、支护结构计算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下工程施工计算5. 地下工程施工案例:分析典型地下工程施工项目,总结经验教训;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下工程施工案例6. 地下工程施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地下工程施工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六章 地下工程施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地下工程施工概述第二周: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第三周:地下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第四周:地下工程施工计算第五周:地下工程施工案例第六周:地下工程施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地下施工课程设计
地下施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下施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掌握相关工程技术和安全风险控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地下施工的分类、特点和适用场景;(2)掌握地下施工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原理;(3)熟悉地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及其防控手段。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地下施工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地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3)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地下施工领域的发展提出建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地下施工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增强学生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地下施工概述:地下施工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应用领域;2.地下施工技术:常用地下施工技术方法及其原理,如钻孔法、隧道法、爆破法等;3.安全风险防控:地下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防控手段和措施;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地下施工案例,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5.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下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下施工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讨论法:分组讨论地下施工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地下施工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置相关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111
目录一、工程概况 (3)1.1地质概况 (3)1.2设计参数 (3)1.3支护参数 (3)二、开挖施工方案 (3)2.1开挖方法 (3)2.2施工工序流程 (4)2.3运输作业 (4)2.4开挖作业 (4)三、主要技术措施 (6)3.1超欠挖控制措施 (6)3.2开挖中的测量控制 (6)四、施工方法 (7)4.1开挖断面施工 (7)4.2爆破设计 (9)4.3洞身初期支护 (9)4.4防排水设计 (15)4.5防坍技术措施 (15)4.6监控量测 (15)4.7供风、供水、供电和照明 (16)五、施工注意事项 (17)5.1施工注意原则 (17)六、质量管理 (17)6.1质量目标 (17)6.2 质量管理机构及保证体系 (17)6.3质量检查程序 (17)6.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8)七、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 (19)7.1安全方针及目标 (19)7.2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1)一、工程概况1.1施工概况双线铁路隧道V级围岩段施工。
V级围岩复合式衬砌(双侧沟加中心沟,断面加宽)。
1.2设计参数1.平纵断面:隧道洞身设计为双线铁路隧道,全隧线间距为2722m。
隧道出口段纵向坡度为-10‰。
1.3支护参数按照Ⅴ级围岩支护参数施工。
初期支护以网喷混凝土+锚杆+型钢钢架组成,拱部锚杆采用φ22组合中空注浆锚杆,长4.0m,环纵间距1.5×1.5m;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4.0m,环纵间距1.2×1.0m;锚杆呈梅花状布置。
拱部140°范围内布设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长度L=4.5米,环向间距0.4m;I18临时钢架拱、墙、仰拱架设;纵向连接筋环向间距1.0米,采用φ22钢筋制作;拱部、边墙喷射C20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0cm。
为防止冻胀的危害,增加隧道周边围岩的抗渗性,开挖后采取径向注浆,注浆深度2m,孔口环向间距约1.8m, 孔底环向间距约2.5m,纵向间距2.6m,孔口管采用φ50(壁厚3.5mm)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1m。
地下结构工程课程设计前言
地下结构工程课程设计前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下结构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2. 掌握地下结构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3. 了解地下结构工程的支护体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结构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地下结构工程方案并进行方案比选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地下结构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下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地下空间利用的欲望;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地下结构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地下结构工程的基本知识、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工程素养,但缺乏对地下结构工程的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地下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下结构工程概述- 地下结构工程的概念、分类与发展趋势- 地下结构工程的优缺点及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案例2. 地下结构工程设计原理- 地下结构工程的受力特点及设计原则- 地下结构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及支护体系设计- 地下结构工程的防水与排水设计3. 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地下结构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4. 地下结构工程案例解析- 分析典型地下结构工程案例,了解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结合案例,讨论地下结构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点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地下结构工程概述第二周:地下结构工程设计原理第三周: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第四周:地下结构工程案例解析教材章节:第一章:地下结构工程概述第二章:地下结构工程设计原理第三章: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第四章:地下结构工程案例解析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地下结构工程的基本知识、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大纲设计及指导书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课程设计总周数:2周课程设计总学分:2分课程设计周次:14~15周适用专业及年级:土木工程专业方向:岩土工程大纲主撰人:地下工程教研室指导教师:王立平朱昌星一、课程设计目的和基本要求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必修课程,属专业教学模块。
其重要性体现在:①作为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
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按时完成。
课程设计未完成或未上交的不得给予相应学分。
②使学生熟练掌握地下工程设计计算原理和施工方法的重要内容,为下一步的毕业实习和设计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③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下工程的总体布局方式、场地施工布置、交通、供电等,掌握地下工程断面设计与支护结构设计方法,掌握地下工程施工程序与组织设计方法等。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已学过的课本及有关资料,综合应用地下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地下工程设计计算,并绘制地下工程开挖、支护施工图,为学生今后从事地下工程设计、施工和技术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学生学完本课程和做完课程设计以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掌握地下工程有关的概念,了解地下工程性质、规模等;(2) 了解所设计的工程区内主要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3)掌握地下工程建筑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方法。
二、课程设计方式本课程是地下工程实践性环节。
主要采用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集中辅导采用课堂教学,主要结合教学视频、施工图片等,让学生深刻了解有关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一)集体辅导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设计步骤等;通过典型例题分析使学生对地下工程的结构型式、结构布置和受力特点有更深的了解,掌握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作用、布置和设计方法,介绍编写计算书及绘制施工图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和注意事项。
地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摘要
地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其与地上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2. 使学生了解地下结构设计中涉及的材料特性、受力分析和稳定性要求。
3. 引导学生了解地下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地下结构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方案设计、计算书编写和图纸绘制。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在项目中协同工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下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工程质量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地下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我国地下工程领域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地下结构设计原理:包括地下结构的特点、分类及其与地上结构的区别,地下空间利用的优势和挑战。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下结构概述2. 地下结构材料与受力分析:介绍常用地下结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地下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理论。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下结构材料与受力分析3. 地下结构稳定性:讲解地下结构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包括土压力、水压力和地震作用等影响因素。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下结构稳定性分析4. 地下结构设计方法:介绍地下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规范要求,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下结构设计方法5. 地下结构施工技术:探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基坑支护、隧道开挖和地下连续墙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下结构施工技术6. 地下结构工程案例:分析典型地下结构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1)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土木2012-7班学生姓名:陈铁卫学生学号:20120249指导教师:孙克国目 录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01.1 课程设计目的 0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01.3 课程设计方案 01.3.1 方案概述 01.3.2 主要材料 (2)第二章 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4)2.1平面结构计算简图 (4)2.1.1中柱简化 .................................................................................... 4 由于中柱在纵向上的不连续性,按照抗压刚度等效的原则,将中柱按照刚度等效的方法换算为等效墙来进行计算,然后以等效的墙来代替柱进行内力计算,所求得的“墙”内力即为柱的内力并以此来进行配筋及强度验算。
由12EA EA =,即800700=8000b ⨯⨯,得70b mm =。
. (4)2.1.2计算简图 (4)计算简图取中心线,如图2-1所示。
(4) (4)图2-1 平面结构计算图(单位:mm) (4)2.2荷载计算 (4)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8)3.2计算结果 (8)3.2.1 ANSYS内力图 (8)结构变形图,以及轴力、剪力、弯矩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8)荷载设计值作用,如图3-13-4所示: (8) (8)图3-1 基本组合变形图 (8) (9)图3-2 轴力图(单位:N) (9) (9)图3-3 剪力图(单位:N) (10) (10)图3-4 弯矩图(单位:N m ) (10)在荷载标准值作用,如图3-53-8所示: (10) (11)图3-5 标准组合变形图 (11) (11)图3-6 轴力图(单位:N) (11) (12)图3-7 剪力图(单位:N) (12) (12)图3-8 弯矩图(单位:N m⋅) (13)3.2.2标准断面结构内力 (13)要进行结构断面配筋,断面结构内力值见表3-1。
华中科技大学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1.设计背景 (2)2.设计说明 (2)2.1基坑开挖断面设计: (2)2.1.1设计依据: (2)2.2支护方案: (2)2.2.1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2)2.2.2支护方案的选择 (2)3.桩锚体系计算过程 (3)3.1土压力计算 (3)3.2计算原理 (4)3.2.1计算工况 (4)3.2.2计算土反力 (4)3.2.3锚杆反力计算 (4)3.3设计验算 (6)3.3.1工况一 (6)3.3.2工况二 (6)3.3.3工况三 (8)3.3.4工况四 (10)3.4配筋计算: (13)3.4.1桩配筋: (13)3.4.2锚杆配筋计算: (14)4.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14)4.1施工工艺流程 (14)4.2测量定位 (15)4.3护筒埋设 (16)4.4钻孔及泥浆护壁 (16)4.5清孔 (16)4.6成孔检验 (17)4.7钢筋笼的制作 (17)4.8直螺纹连接要求 (18)4.9钢筋笼的吊装 (18)1.设计背景本工程最大基坑开挖深度为12米,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上层土层为粘性土,土层厚度为30米,3kN/m 191630kPa c =︒==γϕ,,。
试设计基坑支护方式。
2.设计说明2.1基坑开挖断面设计:2.1.1设计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正式稿)》基坑拟采用分布开挖,第一次先开挖至4米处,第二次开挖至7米处,第三次开挖至10米处,最后一次开挖至基坑开挖设计深度。
2.2支护方案:2.2.1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1)考虑到地下结构施工可能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基坑支护要经过雨季施工的考验,要求支护设计时需适当加大安全系数。
(2)护坡工程必须与土方工程一体化安排,要为土方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快捷和良好的前提条件。
(3)护坡工程在确保为后续施工创造出良好的施工作业面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土方回填。
(4)护坡工程要尽量减少与土方施工的工序穿插的次数,以缩短工期。
地下工程基坑课程设计
地下工程基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地下工程基坑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 学生掌握基坑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3. 学生了解基坑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4. 学生掌握基坑工程安全防护措施及环境保护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基坑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基坑施工图;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软件进行简单的基坑稳定性分析;4.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参与基坑工程的招投标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地下工程基坑产生兴趣,树立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学生认识到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3.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坑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基坑工程概述- 基坑工程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 基坑工程设计原理-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及适用条件;- 基坑稳定性分析及设计方法;- 基坑降水与排水设计。
3. 基坑工程施工技术- 基坑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4. 基坑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基坑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及启示。
5. 基坑工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基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措施及绿色施工;- 基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基坑工程概述;第二周:基坑工程设计原理;第三周: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第四周:基坑工程案例分析;第五周:基坑工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设计
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设计地下工程指的是在地下进行的各种工程,例如隧道、地下室、地铁等。
在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方面,必须注重安全、环保等问题,同时要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技术需求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们通过实践,掌握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地下工程并能应对常见问题。
同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地下工程及其发展概述•地下空间利用的分类与特点•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一般要求•地下工程的安全与环保要求•地下工程常见问题与偏差控制•地下工程验收与鉴定2. 实践操作•设计地下工程的平面布置与立面分析•采用地下钻井设备进行钻井施工•进行地下爆破作业•进行地下桩基础灌注作业与加固•进行地下排水、通风、供电、通讯和安装等工程3. 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分析几种典型的地下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误差的分析与控制•解决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已经完成的地下工程进行验收与鉴定三、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分组,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实践操作课程•学生进行地下工程案例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并进行课堂讨论•学生要进行课程评分,评分要求如下1.分组实践操作结果(40%)2.地下工程案例分析与报告(40%)3.课堂表现与课程评估(20%)四、课程设计参考书目1.《隧道工程》著者:郭在存、杨明道2.《隧道施工技术》著者:陈伯邦3.《地下空间设计与施工管理》著者:赵威、肖自力4.《地下工程岩石锚固设计原理》著者:肖自思以上书籍为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参考书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地下工程支护课程设计
地下工程支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地下工程支护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类支护结构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描述地下工程支护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如土压力、支护力、稳定性等。
3. 学生能够解释地下工程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工程支护的实际案例,提出合理的支护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简单地下工程支护的稳定性分析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地下工程支护设计报告,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地下工程支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地下工程支护问题具有探究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地下工程支护领域的发展动态,培养自主学习、持续更新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下工程支护的理论与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对地下工程支护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地下工程支护设计。
二、教学内容1. 地下工程支护原理:讲解土压力理论、支护力的作用机理,介绍不同类型支护结构(如挡土墙、锚杆、支架等)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下工程支护概述及基本原理2. 地下工程支护设计:分析地下工程支护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土体性质、支护结构选型、施工工艺等,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下工程支护设计方法3. 地下工程支护稳定性分析:介绍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并通过软件演示分析过程。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下工程支护稳定性分析4. 地下工程支护施工技术:讲解地下工程支护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如施工顺序、监测方法、质量控制等。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1)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土木2012-7班学生姓名:陈铁卫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孙克国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1.3 课程设计方案 (1)1.3.1 方案概述 (1)1.3.2 主要材料 (3)1.4 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4)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5)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6)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7)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1.1 课程设计目的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主动荷载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
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1、《地铁设计规范》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1.3 课程设计方案1.3.1 方案概述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2。
车站埋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3m ,中柱截面横向尺寸固定为0.8m (如图1-1横断面方向),纵向柱间距8m 。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1,采用水土分算。
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重度3/25m kN co =γ,中板人群与设备荷载分别取2/4m kN 、2/8m kN 。
荷载组合按表1-3取用,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要求用电算软件完成结构内力计算,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完成墙、板、柱的配筋。
华科地下工程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共103页PPT
华科地下工程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设计背景 (2)2.设计说明 (2)2.1基坑开挖断面设计: (2)2.1.1设计依据: (2)2.2支护方案: (2)2.2.1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2)2.2.2支护方案的选择 (2)3.桩锚体系计算过程 (3)3.1土压力计算 (3)3.2计算原理 (4)3.2.1计算工况 (4)3.2.2计算土反力 (4)3.2.3锚杆反力计算 (4)3.3设计验算 (6)3.3.1工况一 (6)3.3.2工况二 (6)3.3.3工况三 (8)3.3.4工况四 (10)3.4配筋计算: (13)3.4.1桩配筋: (13)3.4.2锚杆配筋计算: (14)4.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14)4.1施工工艺流程 (14)4.2测量定位 (15)4.3护筒埋设 (16)4.4钻孔及泥浆护壁 (16)4.5清孔 (16)4.6成孔检验 (17)4.7钢筋笼的制作 (17)4.8直螺纹连接要求 (18)4.9钢筋笼的吊装 (18)1.设计背景本工程最大基坑开挖深度为12米,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上层土层为粘性土,土层厚度为30米,3kN/m 191630kPa c =︒==γϕ,,。
试设计基坑支护方式。
2.设计说明2.1基坑开挖断面设计:2.1.1设计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正式稿)》基坑拟采用分布开挖,第一次先开挖至4米处,第二次开挖至7米处,第三次开挖至10米处,最后一次开挖至基坑开挖设计深度。
2.2支护方案:2.2.1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1)考虑到地下结构施工可能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基坑支护要经过雨季施工的考验,要求支护设计时需适当加大安全系数。
(2)护坡工程必须与土方工程一体化安排,要为土方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快捷和良好的前提条件。
(3)护坡工程在确保为后续施工创造出良好的施工作业面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土方回填。
(4)护坡工程要尽量减少与土方施工的工序穿插的次数,以缩短工期。
2.2.2支护方案的选择(1)目前比较成熟的支护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护坡桩+锚杆支护、悬臂桩支护、上部土钉墙(挡土墙)下部桩锚支护、土钉墙支护、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和地下连续墙支护等,适合本工程的支护方式为桩锚支护和上部土钉墙+桩锚支护这两种方式。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正式稿)》,本着经济安全原则,设计结果如下:本工程拟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的护坡桩,经计算设计桩长20m ,其中嵌固端深度为8米。
桩顶设置冠梁,冠梁高度为0.5m ,宽度为1.0m 。
桩身的设计说明如下,具体配筋情况见结构设计大样图。
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2、支护桩的纵向受力钢筋选用HRB335 级钢筋,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为12 根,在截面均匀分布,桩顶设置冠梁,冠梁高度为0.5m ,宽度为1.0m3、箍筋采用螺旋式箍筋,箍筋直径6mm ;箍筋间距取250mm ;4、沿桩身配置的加强箍筋为HRB335 级钢筋,直径12mm ,其间距为2000mm ;5、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50mm ;6、桩间土防护措施采用内置钢筋网的喷射混凝土面层。
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 5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200mm 。
钢筋网采用横向拉筋与两侧桩体连接,拉筋直径12mm ,拉筋锚固在桩内的长度100mm 。
钢筋网采用桩间土内打入直径12mm 的钢筋钉固定,钢筋钉打入桩间土中的长度为排桩净间距的 1.5 倍即750mm 。
锚杆参数见下表:锚杆技术参数表锚杆设计说明如下:1、采用普通钢筋锚杆,套管护壁成孔、二次压力注浆工艺;3、普通钢筋锚杆的杆体选用 HRB335级螺纹钢筋;在自由段应设置隔离套管;4、采用千斤顶张拉后对螺栓进行紧固的锁定方法;5、锚杆腰梁采用混凝土梁,锚杆注浆采用水泥砂浆,水灰比宜取 0.4045,灰砂比取 1.0,拌和用砂选用中粗砂;3.桩锚体系计算过程 3.1土压力计算土压力采用朗肯理论计算 主动土压力系数:75602-45tan K 2a .=ϕ︒=)(被动土压力系数 :3271245tan K 2p .=ϕ+︒=)(主动土压力强度:16952-h 36414K c 2hK p a a ak ..=-=γ被动土压力强度:11769h 21325K c 2hK p p p pk ..+=+=γ装外侧为主动土压力,自稳高度为:m 6323K K c 2h aa .==γ3.2计算原理3.2.1计算工况计算需要考虑4种工况,即:①工况一:开挖至4米处;②工况二:开挖至7米处,其中4米处设置第一根锚杆; ③工况三:开挖至10米处,其中4、7米处设置两根锚杆; ④工况四:开挖至12米处,其中4、7、10米处设置三根锚杆。
3.2.2计算土反力土的水平反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42b 2m MN 5261030161620v c 20m /...=+-⨯=+-=ϕϕ挡土构件内侧嵌固段上土的水平反力系数k s :3s kN/m 12z 6520h z m k )(-=-=)(式中:z ─计算点距地面的深度;h —基坑开挖深度作用在挡土构件上的分布土反力:0s s s p v k p +=式中:v —初始土反力强度; 排桩土反力计算宽度:518150519050d 5190b 0........>=+=+=)()(故计算宽度取1.5m 。
3.2.3锚杆反力计算锚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锚杆钢筋取HRB335级钢筋mm 20=φ:a MP 30782150143103.141501433000010143206000A A A E A E E 2222p m p s c =⨯⨯-⨯+⨯⨯=-+=...)()( 锚拉式支挡结构的弹性支点刚度系数:mN 10271150010000101432060005000150143307823150015010143307822060003s l A E Al E 3Ab A E E 3k 722222a p s f c ap c s R /....)(⨯=⨯⨯⨯+⨯⨯⨯⨯⨯⨯⨯⨯⨯⨯=+=)( 锚杆对挡土结构的作用力:)(0R R R h v v k F -=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αcos b sF N a h k =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i sik k l q d R π锚杆自由段长度:51d 245245d a a l 21f .cos )sin()sin(tan ++++︒-︒-+≥ααϕϕα)(3.3设计验算3.3.1工况一结构力学求解器建模,及其弯矩、剪力图依次如图:工况一下,基坑开挖深度有限,仅仅只有4米,故此工况下可以不进行的整体稳定、抗倾覆、抗隆起的验算。
又由于此时还没有设置锚杆,故不用验算锚杆的抗拔。
3.3.2工况二结构力学求解器建模,及其弯矩、剪力图依次如图:(1)整体稳定验算:略。
(2)抗倾覆验算:Fa = 436.6kN.m Fa 作用线距墙顶部的距离:12.8m Fp = 4958.4kN.m Fp 作用线距墙顶部的距离:15.1m 倾覆力矩: 3831.14kN.m 抗倾覆力矩: 54912.96kN.m 计算安全系数值:14.333给定安全系数值:1.10 满足要求。
(3)锚杆抗拔验算从求解器中读出锚杆水平支反力:kN 34.89F h =N k 123615cos 51518934cosb s F N a h k ....=︒⨯⨯==αk s y N kN 294314300A f >=⨯=.kN 41881040150143l q d R i sik k ...=⨯⨯⨯==∑π6122512364188k N k R ....>== 锚杆抗拔满足。
锚杆长度计算:锚固段长度 l 锚固=10ma 1=3m,a2由a a p p K c K a K c K a 2)12(222-+=+γγ解得a 2=4.71m则自由段长度m m 536.75.115cos 0.1)1521645sin()21645sin(15tan 0.171.43l f >=+︒+︒++︒︒-︒︒-+≥)( 当l f =7.36m 时,m/1067.81500100001014.3206000736015014.330782315001501014.3307822060003)3(3k 622222R N s l A E Al E Ab A E E a p s f c ap c s ⨯=⨯⨯⨯+⨯⨯⨯⨯⨯⨯⨯⨯⨯⨯=+=)(此时,将其带入求解器,从反力输出文件中读出锚杆水平支反力:kN 28.18h =FN F N k17.2915cos 5.15.118.28cos b s 'a h k =︒⨯⨯==α6.156.617.294.188k k >==N R 锚杆抗拔满足, 所以锚杆总长至少为10+7.36=17.36m 。
3.3.3工况三结构力学求解器建模,及其弯矩、剪力图依次如图:(1)整体稳定验算:略。
(2)抗倾覆验算:倾覆力矩: 5247.66kN.m抗倾覆力矩: 28949.66kN.m 计算安全系数值:5.517给定安全系数值:1.10 满足要求。
Fa = 766.3kN.m Fa 作用线距墙顶部的距离:13.8m Fp = 3174.5kN.m Fp 作用线距墙顶部的距离:16.1m (3)锚杆抗拔验算从求解器中读出锚杆水平支反力:kN F hA 36.51= kN 55.87h =B FN F N k 17.5315cos 5.15.136.51cos b s a hA k A =︒⨯⨯==αN F N k 84.5715cos 5.15.187.55cos b s a hB k B =︒⨯⨯==αkN 4.188104015.014.3l q d i sik k A =⨯⨯⨯===∑πkB R R6.154.317.534.188k A k A >==N R 6.126.384.574.188k B k B >==N R , 锚杆抗拔满足。
A 锚杆长度计算:锚固段长度 l 锚固=10ma 1=6m,a2由a a p p K c K a K c K a 2)12(222-+=+γγ解得a 2=4.71m则自由段长度m m 531.95.115cos 0.1)1521645sin()21645sin(15tan 0.171.46l f >=+︒+︒++︒︒-︒︒-+≥)(; B 锚杆长度计算: 锚固段长度 l 锚固=10ma 1=3m,a 2由a a p p K c K a K c K a 2)12(222-+=+γγ解得a 2=4.71m则自由段长度m m 536.75.115cos 0.1)1521645sin()21645sin(15tan 0.171.43l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