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角度看网络语言

合集下载

从符号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

从符号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

流行 语从 小众 文化 群 体 走 向 大 众 文化 群 体 是 标 出性 的历 史翻 拓 展 开 来 的。
转 。而翻 转 的 背后是 网络流 行 语 对 大 众 文化 特征 的逐 渐 继 承 。
(二 )区别
为了使 我们进一步了解大众对于网络流行语 的心态和认 知,本
网络 新 词 、网 络流 行 语 、网络 通 用 语 虽 然 同处 于 一 个 自
化 的发 展 息息 相 关 ,是 大 众 文化 利 用网络 环 境 的 自由、开放 、 而 网络 新 词 网络 流 行 语 、网络 通 用 语 正 是 网络 语 言 处于 不
多元 等将 传 统 的语 言移植 到 网络 平 台上 ,而 网络 流行 语 的 网络 同演进阶段的提法,同处于一个 自然演 变过程 ;再次 ,它们在
文从 符号的伴 随文本语境、编码方式、表 达方式、解码方式、 然演 进过 程 ,但 是他 们在 各 自的 阶段却 拥有各 自不 同 的特
衍义 方式五个角度解析网络流行语 的大众文化特征 。
征 。网络 语言 产生 之初是 网络 新词 阶段 ,无 论是 随着 新 事
关键词 :符号 网络流行语 大众文化
有7.72亿人使用互联 网,其 中7.53亿人使用手机 上网 ,网络 流行 性。当网络新 词经历 时间 的考 验、不 断地衍 生、衍义终 的普及 率达 到55.8%…。网络流 行语 产生于 网络环境 中,随 于 大 范 围流 行 的 时 候 ,“流 行 性 ”便 取代 了 “新 ”成 为 网 络 语
着互联网的普及 ,从 网上走 向网下,从小众走 向大众 ,并逐步 言发 展 阶段 的最 本质特 征。不管是 网络新 词还 是 网络流行
渗 透 到 我 们 日常 生 活 中的 各 个 方 面。网络 技 术 的 发 展 使 网 民 语 都 具 有一 定 的 时 效 性 且 部 分用 语 存 在 着 过 度 求 新、语 焉 不 人数不 断增 多,上 网时 间也 不断增 加,公众对 网络上任何 新 详 、不合 规范、甚 至暗含 低下粗 鄙意 义等弊端 ,但是 随着演 鲜 事物都有 极高 的参 与度 ,且当今新 旧媒体 融合发展 ,传播 变 进 入 成 熟 阶段 ,不 符 合 规 范 的 网络 语 言 最 终 被 剔 除 ,剩 下 渠道不 断拓展 ,随着 传统媒体传播 的赋权和 官方话语体 系的 的成 为网络通用语,具有一般性、规范性 的特点。

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

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

Web Language as Viewed from the Angles of Semiotics 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ByXiao Feng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University of JinanJinan, ChinaJune 8, 2014AbstractComputer became the third powerful tool which is used for symbol-creation and symbol-transmission after the invention of letter and printing[1]. At the same time, web language, the new style of the language came into being. Semiotics, the study of signs, began to become a major approach to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late 1960s. Now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is subject, the theories of semiotics are playing a vital role in studying the web language. This thesis will explain what web language is and then analyze the meaning of web language from the angles of semiotics with theories of many famous linguists and finally conclude the impacts to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culture. In a nutshell, being aware of the various modern language forms and trying to avoid polluting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environment, everyone now has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practice it in daily life.Key words: computer; web language; semiotics; impact摘要自文字和印刷术发明以后,电脑成为用来符号创造和符号传播的第三大有力工具。

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

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
维普资讯
20 年第 1 06 期
山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总第 13 1期
从 符 号学 角 度 审视 “ 网络 = ’ l I , 五吉, 日I
朱 立 志 王 岩松 ,
(. 1 济南大学外国语 学院 , 山东 济 南 202 ;. 502 2 武警济南指挥 学校 , 山 东 济南 2O O ) 5O 3
络空间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 信息以 比特的方式存在 , 简单 的
乐、 医学上的症状等 , 而且 还远不止这些。符号学还对上述

类符号变际的方式 以及制约符号使用 的规则进行研
究 。现代符号学思想 有两个 源头 : 一个 是瑞 士语 言学家 索绪尔 , 另一个是美 国逻 辑 学家 皮 尔斯。他们 几乎是 在 同

符号… ’ 1完成 了所有 的编码 , 0或“” 现实世界 、 可能世界和幻 想世界在这里都得到 了表征 。计算机网络 的信息传播方式 似乎创造 了一个崭新面貌 的符号世界 。利用符号学理论对 网络语言进行分析和研 究 , 能使我们 了解 网络如何 依赖符 号系统来达到交际 的 目的, 并了解 是什么 使网络成 为了一 种独具特色的媒体 。本 文拟从符 号学理论 人手 , 网语符 就 号的特点和生成原 因对“ 网络语 言” 进行考察 。
(ocp)一方 面是 声音 形象 (on ae 。刘 润清 指 出, cnet, sudi g) m

个语言符号是把 概念 和声音形 象结合 起来 , 不是 把物和
名称结合起来 。索绪 尔把 这种结 合体称 为“ 符号 ”把声音 ,
形象称 为“ 号施 指” s n e) 把 概 念 称 为 “ 号 受 指” 符 (i i r , gf i 符

以符号的视角看当前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

以符号的视角看当前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

以符号的视角看当前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摘要:在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个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沟通交流的媒介。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可以体现出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而文化语言学正是以意象为中心可以体现出此种认知的方式。

在学习文化语言学的同时,一直思考“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是不是能够从符号的角度把近两年的“网络流行语文化”和“语言”联系在一起呢?本文也试图从这两个问题为出发点探讨以符号的角度看当前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

关键词:文化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一.介绍胡壮麟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使用语言,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解释。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流行度不可小觑。

网络流行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是为了沟通交流方便快捷产生的,例如:“FT”是“faint”的缩写,是指“晕倒”的意思,由于打汉字不如打字母方便,所以有许多英语单词被简化成特定的字母了;“BTW”就是英语的“by the way”,即“顺便说说”的意思,此类流行语还有很多,目的都在于简洁快速。

另一类是根据某种现象而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例如,“APEC BLUE”的意思是“APEC蓝”,是2014年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的蓝天,引申义为形容事物短暂易逝,不真实的美好。

本文所说的网络流行语基本就是最近两年活跃在大众之间的常用网络语言。

文化是一种符号,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语言”也是一种符号,所以我们可以试从符号的角度看语言文化,进而可以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现象。

二.符号和网络流行语文化的关系网络流行语的构成和来源可谓是五花八门,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语言的范围,形式上虽然不规范,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发展,不仅引人注目,而且还被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广泛使用。

例如,“喷子”,网络用语,是“说大话”的意思;“古奶”是英语“good night”的音译,“晚安”,“再见”的意思;“高冷”,英文翻译成“noble and cold”相关的词汇,指“高傲,高贵,冷淡的人”的意思,是一个中性稍偏贬义的词;“LOL”是“laughing out loud”或“lots of laughs”的缩写,表示“很开心”;网络语“挖掘机技术哪家强”是某演员为某学校代言的招生广告语,没有任何内容,只因句式经典引发不少人狂热跟风,在一段时间内是网络段子手们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解析

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解析

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解析黄碧云内容提要本文拟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新生代网络流行语与传统流行语的区别,并对新生代网络流行语表现出的现实象征性、衍生推广性、隐喻性、周期性,以及网络流行语彰显出发展趋势和意义进行符号学解析。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通常是网民在聊天室和网上论坛BBS时常用的词语和符号,它从属于狭义的网络语言,是网络语言中最鲜活生动的部分。

作为网络环境下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的变体,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和发展机制也是一种符号学现象。

一、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特征本文中所提到的新生代网络流行语是以2008年为分界线的。

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之后网络流行语既保留了传统流行语符号简洁明了、新颖奇特、生动诙谐、形式多样的语言符号特征,而且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创新了网络流行语的符号特性,主要表现在:1.现实性和象征性相比传统网络流行语的功能和效用基本在网络平台上使用的局限,新生代的网络流行语更具有现实性。

纵观新浪网评选的2008年的网络十大流行语(“什锦八宝饭”、“做人不能太CNN”、“俯卧撑”、“范跑跑”、“很黄很暴力”等)其中七个词语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

现代语言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提出了符号学的“二元关系论”,二元关系理论的核心即符号皆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而符号意义的产生便由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决定。

新生代网络流行语凭借着与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的天然联系,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传播符号能指的“第二次”诠释。

经过二次诠释的网络流行语经过网络土壤培育后迅速膨化长大,进而反射进入全民语言,再次介入现实生活语境。

这种语言符号就具备了美国符号学派的创始人皮尔士所指象征符(symbol)的含义。

皮尔士根据媒介与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推出三种符号———象似符(icon)、索引符(index)和象征符。

皮尔士认为“象征符是指‘通过某种法规指称其客体,这种法规通常是一般观念的联想,致使该象征被解释为指称那个个体’”。

【word】 从符号学角度探究网络语言的特征

【word】 从符号学角度探究网络语言的特征

从符号学角度探究网络语言的特征第25卷第6期V o1.25NO.6湖北工业大学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2010年12月DeC.2O1O[文章编号]1003—4684(2010)O6一O114一O4从符号学角度探究网络语言的特征王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为加深对网络语言这一新兴语言形式的认识,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符号进行了划分,并着重探究了网络语言符号的两方面,即”能指”的多样性,离散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所指”的游移性,多变性和延展性等特征.充分认识网络语言的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其在丰富汉语表达的同时. 自身也得到良性发展.[关键词]符号学;网络语言;能指;所指[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TheCharacteristicsof”WebLanguage’’asViewedfromtheAnglesofSemioticsW ANGYan(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0-厂Technology,Wuhan430068,China)Abstract:Inordertogetadeeperunderstandingof”weblanguage”,thispapercla ssifiestheweb languagefromtheperspectiveofsemioticsandfocusesonitsproperties,thatis,t hefeaturesof“signifier”一diversity.discretenessandinnovation.andthecharacteristicso f”signified”一un—steadiness,variabilityandexpansionSOastohelpweblanguagegoonthetracko fsoundpro—gress.Keywords:semiotics;weblanguage;signifier;signified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网络交际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从广义上来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指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关的一些专业术语,如万维网,服务器,外部网关协议等等;第二类指与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名词术语,如触网,黑客,短信息,第四媒体,电子商务,虚拟空间等;第三类指CMC(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交际(BBS,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语.从狭义上来看,网络语言指第三类在网络论坛和网上聊天时所使用的语言形式,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 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这里所探讨的网络语言为狭义的,即第三类的网络语言1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和机制网络语言的产生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的普遍和流行,而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也给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最佳的外部环境. 网络语言产生的首要原因是可以节约上网费用,提高效率.网络上运用得最多的输入法为汉语拼音输人法,因为五笔输人等虽然在速度和准确性上占优,但是较难掌握,需要专门训练.网民在交流时,追求的是信息的快速和有效的表达,通常没有耐心去花很多时间精确无误地在键盘上敲字,因此大量的错别字,谐音,缩略语的出现看似偶然,实则是为了简单快捷而出现的必然现象.其次,后现代主义的年轻人蔑视传统,崇尚创新.他们充满激情和活力,又极具创造性,追求时尚.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不可能要求他们像在现实社会一样中规中矩.于是,在交流过程中,他们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只要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完全不拘泥于形式.他们不仅主动地使用和传播网络语言,还不遗余力地积极创作和开发新的网络语言.第三,网络语言为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在的年轻人特立独行,在网络世界的芸芸众生中第25卷第6期王妍从符号学角度探究网络语言的特征115 要想脱颖而出,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得能人之所不能.于是各种充满情趣和幽默的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成为网民们展示其个人风采及个性的最好工具.最后,网络语言是隐匿个人身份,晋升为网络达人的必修课.在网络时代急速发展的今天,要想隐匿自己的年龄,身份,要想广交朋友,就必须精通各类网络语言.2从符号学角度划分网络语言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新兴于2O世纪6O年代的法国,之后迅速勃兴于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家.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一个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Saussure),另一个是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顾名思义,符号学就是以符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体地讲,”符号学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学问”_1].王铭玉以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性质为依据,把符号概括成5大类:”1)征兆符号——这是一种广义上的符号,或称准符号,其媒介与信息之间有着自然的,有机的联系,如林中起烟表示篝火,水面波动表示有鱼;2)象征符号——以所传达信息自身的特征和性质作为符号,如”五角星”和”八一”象征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鸽子图案象征着和平;3)信号符号——这类符号以视觉物或听觉物作为信息的载体,作为传递信息的假定的符号,如我国古代战场上的击鼓进攻,鸣锣收兵,城市街道岔口的红绿灯等;4)语言符号——因为语言是音(形),义结合的统一体,所以它构成交际和信息符号的基本形式,被称为特殊的,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5)替代符号——这类符号不是代表事物,现象或概念,而是替代第一性符号,所以也称第二性符号,如数理化中的各种符号,谓词逻辑中的操作关系符号,人造语言等.”|2网络语言纷繁多样,主要包含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比喻.比喻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如”浮云”一词,原指漂浮的云彩,在网络上运用时,指”都不值得一提的事物”;再譬如”打酱油的”,传统解释是以前的酱油都是零卖零买的,自己拿着瓶子到商店,你要多少,人家就给你称多少,这就叫打酱油.用于网络语言,指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谐音.谐音指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条件来表情达意,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网络语言用到的谐音有数字谐音,如”1314520”:一生一世我爱你, “88”:Byebye;同音的错别字谐音,如”幽香”(邮箱),”油墨”(幽默);英文发音的谐音,如”CU”(See you),”3Q”(Thankyou),”B4”(Before);方言谐音, 如”偶”:台湾普通话”我”的读音;虾米:啥,什么之意,来自闽南语发音.缩略语.缩略语是指选取某个词条中各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大写词.如”GG”(哥哥),”MM”(妹妹),”PLZ”:please,”BRB”:Berightback等.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如网络语言中常用的键构符,多以简单符号表示某种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如”一一”表示一个”无语”的表情;”o.o”表示“惊讶”的表情等.3从符号学看网络语言的特征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个表示观念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都有它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两重性质._3J,’这里的”能指”(signifier)指符号本身,是语言符号的”声音意向”,即所谓音组及文字的表现式;”所指”(signified)指符号所表示的概念(Concept)或内涵,即符号内容.根据索绪尔的意见,语言符号具有”武断性,随意性”,是”无法加以论证的”.刘润清指出,一个语言符号是把概念和声音形象结合起来,不是把物和名称结合起来.索绪尔的最大贡献不是确定了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二分法,而是他发现了语言学中的两大原则:任意性和理据性(约定俗成性).任意性是索绪尔确立的语言符号结构第一原则,”所谓任意性, 是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不存在自然,必要的联系,具体地说是指话语中的音响形象的选择是没有明确目的的1],’.因而,语言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成为任意性第一原则.拉康指出, “人类在选取词语发音时,就以一种中介性的物质, 把说话人的思维,观念,感受屏蔽起来,让听者通过语音进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世界之中,永远无法接触到说话人真正的所指对象l5].”尽管话语过于偏激,却使我们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对于能指(声响形象)和所指(概念)结合的存在任意性极度表现的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在他的文字学中,创造了”异延”这个概念,用卡勒的话说就是,”‘异延,既指作为意指条件的某种先已存在的‘被动的’差异,又指某种产生各种差异的散播行为.”l6其实,皮尔斯也早就认为,解释符号并不等于116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第6期为它找到了一个寄居的意义,不是为它解码,而是引出一串无穷无尽的符号链,”一个符号产生另一个符号,解码过程同时也是编码过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符号学,在将意义放逐到无边无际的异延之后,实际上也就把符号的内涵掏成形式的空壳,而任何意指过程就变成了一场能指的游戏了”[6】.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词语没有落实到概念,就被线性流动的话语或者语音淹没了.这一点在网络语言符号上表现得尤为突出.3.1网络语言的”能指”具有多样性,离散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人们通过比喻,谐音,图形,缩略语等传递信息,使得这一语言符号的”能指”摆脱了传统的语言符号和声音符号的单纯性,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如”斑竹”:版主,也可写作”板猪”,”班猪”;再如”我爱你”,网络上可以用”520”或”IOU”来表示,还可以用图形等表示.可见,网语符号在”能指”形式上突破了原有的符号系统及其使用范畴,引入图画,键构符等表现形式,将情感因素有机地融人其中,以表达更为复杂,丰富的语言内容.例如亍一亍(我在哭…),Y(一)Y(举双手胜利),这些看似普通的符号,经过重新的排列,组合,不仅产生了新的符号形式,而且带来了全新的内容.就像卡西尔指出的那样:”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网络语言集中体现了这一特征,它的出现必将进一步激活人们创造性的语言思维.传统文字的能指声音符号和文字符号具有形式上的统一性.而在网络语言符号的能指形式中,键构符,图片等只有形而没有音,传统文字声音符号和文字符号统一性的特点被彻底打破,文字符号和声音符号不再一一对应,造成网络语言中非语言符号的能指呈现音形离散性.此外,网络语言中的能指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应用领域的不同而不断推陈出新,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如”拍砖”(发表不同见解),”造砖”(认真精心地写),”东东”(一切东西),”伊妹儿”(电子邮件),”写手”(网络文学的作者),”见光死”(比喻网恋等一见面就完蛋)等等.这类词语读来别有意趣,已经有不少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并在传统媒体崭露头角,流行范围比较广.新造词语为网络语言中最有创造力的部分,也是最传神的部分,已成为网络语言的标识.3.2网络语言的”所指”具有游移性,多变性和延展性等特点语言符号系统表意功能的离散性决定了语言符号在容纳,承载概念及表达,传递意义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只能提供一个疏略的意义框架,也就是说,语言符号所指向的实体呈现出的不是聚集型结构(assemblage)而是离散型结构(disassemblage);不是界限分明的整体性实体,而是非整体的粒散性的网络,这种网络是疏略的,又是开放的,延伸的,语言符号的这一特性,表现为符号所指的游移性和多变性.网络语符的游移性和多变性表现的第一种情况是网络语言的”新所指与旧所指之间没有关系,即新所指只是借用旧所指的语音形式,使得旧能指与新所指构成一个新的符号【l,’.例如”潜水”一词的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大众又赋予了”潜水”新一层的含义,即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秘的观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动表露自己身份,发布信息和回复他人信息的单独个体或行为;还有如”沙发”一词本由英语单词sofa音译而来,为一种装有软垫的多座位椅子,而在网络语言中指”第一个回贴的人”.网络语符的游移性和多变性表现的另一种情况是网络语言的所指还经常带有不确定性和情景性, 例如”BT”在网络上使用时可以表示提供免费BT 种子上传发布空间,可以是BitTest(位检测指令),还可以是BACKTRACK3,BinaryTree(二叉树),现在还经常表示”变态”的意思;数字8可以表示“BYE”,”发”等意义,这些多种多样的所指只有在网络交际的上下文中才能确定其具体的所指意义.网络语言”所指”的延展性是指”当网络语符的能指确定时,它可以包含若干个所指,一种情况是新所指与旧所指之间产生比喻,引申关系『,’.如”青蛙”原是指一种两栖纲的动物,在网络语言当中用来比喻相貌丑陋的男性网民.4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网络语言为汉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一种语言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姿态不断接受新生事物,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变化中永葆青春活力.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平等性为网民提供了尽情创造的空间.在这个自由的虚拟空间下,网络语言中很多创造性的表达正丰富着,也将继续丰富我们现有的语言.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也给汉语的规范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语言的多变性和多样化的特第25卷第6期王妍从符号学角度探究网络语言的特征ll7 征,使得网络语言呈现出很强的反传统性和任意性,其表达方式常与语言规范相冲突.从语言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门语言系统都是词汇发展变化较快,而语音,语法相对稳定.可是一旦变化涉及语音,语法的根本性改变,就必持谨慎态度,因为这种改变会导致语言特质的变化.而网络语言的这些表达如果迁移到规范的书面语中去,有可能会导致语言规范发生变化,影响到语言特质,对汉语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5结束语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出现的新的符号形式,它不同于以往单纯的语言符号模式.网语符号在能指的文字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变化无穷.不但简单明了,而且形象生动,在所指的实际内容上则表现出新奇幽默的特征.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方法.而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是人们新鲜的思维方式和不同于常规的文化取向的反映.在转换时的行为模式永远带有变通的(flexible),能动的(dynamic),非恒常(inconsistent)的特点.因此,它也像其他的语言符号一样,处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之中,并且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衍生,发展,消弭.既然网络语言符号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应去粗取精,在肯定其价值的前提下有选择地进行规范,让它在丰富汉语表达的同时自身也得到良性发展.[参考文献][1]哈特曼.语言与语言学辞典E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311.E2]王铭玉.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l-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1):1—9.[3]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7.[4]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69.[5]禾木.论拉康的能指理论IJI.华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3(3):9—17.[6]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54—157.[7]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79.[8]曹进.刘芳.网络语汇变异性的符号学阐释[J].重庆工商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2):148—152.[责任编校:张岩芳][收稿日期]2010—10—2O[作者简介]王妍(1979一),女,湖北鄂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上接第1lO页)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对龙的不同看法,恰恰说明了中西两种文化具有各异的面貌和特征.虽然这些差异给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造成了障碍,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去改变”龙”作为中国形象的标志.中国“龙”的形象代表了:善,美,神秘,吉祥,刚健,威严,力量和尊贵等.西方”龙”的形象代表的是:邪恶,暴力,贪婪,守财,魔法和能量等.如果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单纯用本国的文化知识去进行生搬硬套,即便是改变”龙”的象征意义也是无济于事的.英国图腾是狮子,美国是秃鹰,俄罗斯是双头鹰,这些动物在东方人眼里同样凶相毕露,但是其喻义为世人了解后都被广泛接受了.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去捕捉不同文化现象所赋予的不同文化内涵,积极地对外宣传本国文化,同时以一种兼容并济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使国际文化交流更加顺畅.[参考文献][1]张玉春.竹书纪年译注E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许慎.说文解字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3]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4]托马斯?布尔芬奇.希腊神话[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5]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龙文化与民族精神[MI.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9—163.[6]史传龙,贾德江.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之文化差异与翻译[J].南华大学,2007(3):86—89.[责任编校:张岩芳][收稿日期]2010—10—10[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10229)[作者简介]赵呵玲(1958一),女,辽宁本溪人,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

符号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海王”

符号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海王”

品位·经典语言文字符号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海王”○王香玉(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摘 要】 流行语“海王”指代暧昧关系众多、花心的人或物,具有讽刺、调侃甚至憎恶的感情色彩。

与原义相比,能指不变,所指和涵指都发生了改变。

在讨论渣男的语境中,语言使用者借助语义象似性,打破了原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稳定性,引发了语言符号“海王”的再符号化,赋予其新义。

称谓语“海王”在主流媒体的影响下高频使用,最终成为流行语。

【关键词】 再符号化;……象似性;……涵指;……海王【作者简介】 王香玉,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词语“海王”的使用频率出现过两次高峰:一次是在电影Aquaman的热映期间,指D C 漫画中一个英雄角色;另一次是在电视剧《三十而已》的热播期间,是剧中角色“梁正贤”的代名词,随后进一步扩大所指范围,指代像“梁正贤”一般有众多暧昧对象的花心渣男,包含语言使用者调侃、不满,甚至是愤慨的心理情绪。

“海王”在经历语言符号的再符号化后,其涵指发生了改变,并具有流行性,最终在第二次高频使用后成为流行语。

本文主要探讨“海王”的流行语动因及其再符号化过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词语。

一、流行语“海王”的来源与发展“海王”在《汉语大词典》中存在3个义项,例如:(1)海上的霸王;海上的首领。

清·魏源《寰海》诗之九:“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裴伦之祖约翰,尝念先人为海王,因投海军为之帅。

”(2)指海上主权。

清·黄遵宪《出军歌》:“国轨海王权尽失,无地画禹迹。

”(3)凭借海的有利条件而成王业。

《管子·海王》:“海王之国,谨正盐策。

”尹知章注:“言以负海之利而成王业。

”2018年12月21日,随着电影Aqua-man的上映,“海王”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网络和日常交际中,指DC漫画中一个半人半亚特兰蒂斯血统的英雄角色。

从符号学角度探究网络语言的特征

从符号学角度探究网络语言的特征

了 网络 语 言 符 号 的 两 方 面 , 能 指 ” 即“ 的多 样 性 、 散 性 和 创 新 性 的特 征 ,所 指 ” 游 移 性 、 变 性 和 延 展 性 等 特 征 。 离 “ 的 多
充 分 认 识 网络 语 言 的 这 些 特 征 , 以帮 助 其 在 丰 富 汉 语 表 达 的 同 时 自身 也 得 到 良性 发 展 。 可
上 占 优 , 是 较 难 掌 握 , 要 专 门训 练 。 网 民在 交 流 但 需
些 专业术语 , 万维 网 、 如 服务 器 、 部 网关协议 等等 ; 外
第 二 类 指 与 网络 文 化 现 象 相 关 的 名 词 术 语 , 触 网 、 如
黑客 、 信息 、 四媒体 、 短 第 电子 商务 、 拟 空 间等 ; 虚 第
gr s. es
K e wo d : s m i i s we a u ge sgn fe ; sg fe y r s e otc ; b l ng a ; i iir i nii d
网络语 言是伴 随着 网络 的发展 而新兴 的一种 网 络 交际 的语言 形 式 。网络 语 言 从 广义 上 来 看 , 以 可
上来看 , 网络语 言 指第 三 类 在 网络 论 坛 和 网上 聊 天 时所使 用的语 言形 式 , 初 主要 是 网虫们 为 了提 高 起
网上聊 天的效 率或 某 种特 定 的需要 而 采 取 的 方式 , 久 而 久 之 就 形 成 特 定 语 言 了 。这 里 所 探 讨 的 网 络 语 言 为 狭 义 的 , 第 三 类 的 网络 语 言 即

sgn fe ” i iir 一di e s t v r iy。 d s r t ne s n nn a i n。 a d he ha a t rs i s f“sgn fe ic e e s a d i ov to n t c r c e itc o i iid” 一 un —

网络梗的符号学分析

网络梗的符号学分析

网络梗的符号学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激发了人们对于网络文化的关注和探索。

与此同时,网络梗(meme)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形式,在社交媒体和网络社区中迅速传播,成为人们交流和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网络梗进行符号学分析,探讨其符号性质和传播机制。

一、网络梗的定义网络梗是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涵盖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符号,具有特定含义和情感色彩,并以其特别之处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

网络梗具有迅速传播、集体记忆和社群认同等特点,往往通过用户之间的共同参与塑造和传播。

二、网络梗的符号性质1.符号的可替代性网络梗作为一种符号形式,具有可替代性的特点。

例如,“狗头”、“表情包”等网络梗可以根据特定情境和需求进行不同的选择和组合,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从而实现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2.符号的文化历史性网络梗通常与具体的事件、人物或文化现象相关联,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历史。

例如,“翻滚吧!蛋糕!”源于日本的一则综艺节目,成为中国网络梗的热门之一。

网络梗的文化历史性使其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情感共鸣。

3.符号的集体记忆性网络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积累了大量的集体记忆。

通过共同参与和传播,网络梗在人们之间形成一种共享的记忆,使得人们能够快速理解和共鸣。

例如,“猫扑脸”、“勇往直前”等网络梗成为了大众熟知的文化标志。

三、网络梗的传播机制1.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是网络梗传播的主要渠道,用户在平台上分享和转发网络梗,通过消息传递、标签关联等机制实现信息的迅速扩散。

2.用户的共同参与网络梗的传播离不开用户的共同参与与互动。

用户通过创作、转发、评论等方式,将网络梗分享给其他人,同时也参与到网络梗的演变和再创造中。

3.媒体的传播引导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也对网络梗的传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新闻报道、综艺节目、广告等通过涉及网络梗的内容,将其推向公众视野,进一步加速了网络梗的传播速度。

四、网络梗的影响与意义网络梗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形式,对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意义。

从符号学视角探析网络语言的特征论文_毕业论文范文_

从符号学视角探析网络语言的特征论文_毕业论文范文_

从符号学视角探析网络语言的特征论文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一切语言,而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的习惯用语以及为特定交际目的而具有特殊形式或特定含义的用语和符号,包括中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拼音、图片(图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实现“看得懂,说得清”的交流目的。

本文将对狭义的网络语言进行深入探究。

目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征、功能、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规范问题等方面,从语言符号系统理论等方面做的研究不是很多。

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有着内在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符号学对语言符号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将以符号学的理论为基础,从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对网络语言的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和及时把握网络语言的符号学特点及内涵。

符号学是以符号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学问。

王铭玉认为符号起码应具备以下3个特征:(1)符号必须是物质的;(2)符号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东西(如用镰刀和锤子表示工农政党力量);(3)符号必须传递一种社会信息,即社会习惯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赋予的特殊意义,只有具有规约性质的信息才能是符号的所载之“物”。

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一个是瑞士语言学索绪尔,另一个是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语言学只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

他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构成的,两者是一种二元关系。

能指是符号的物质方面,即连续的语音或书写的符号;所指是符号的内容方面,即概念或意义。

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所指与能指之间具有任意性,是约定俗成的。

与此同时,皮尔斯提出符号三元论,其符号模式由符号或代表项(sign)、对象(object)和意义(interpret)三者组成,符号或代表项相当于索绪尔的“能指”,而意义指符号在解释者头脑里所唤起的心理效应或者思想,类似于索绪尔的“所指”,但又存在着区别。

从符号学看网络语言新形式

从符号学看网络语言新形式

文化长廊从符号学看网络语言新形式李莉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通讯发展迅猛,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必备媒介,而网络用语也日新月异,网络语言新形式具有多样性、个性化等特点,需要我们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符号学基本理论对其进行研究。

网络语言符号能指超越了传统语言形式,将数字、字母、图片等更多形式包括在内,其所指帮助构成解释社群,并依靠社群力量进行无限和分岔衍义的过程。

关键词:网络语言;符号学;符号能指;符号所指;解释社群[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160-03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网络成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

在中国短短二十多年的历史中,互联网已然超越了前三种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和交流工具。

由于网络交流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必然带有自身不同于传统语言符号的多样性。

在网络交流中,网民不再满足于使用传统语言符号,而是创造出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表达,其中不仅有语言文字还包括了大量的图片、图形等符号形式。

在此背景下,我们发现,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以语言符号为研究对象,对网络语言中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并不适用,基于此,我们认为应当引入符号学理论来对网络语言形式进行全面的研究。

符号学以人类世界所有符号形式为研究对象,因此更加适用于网络语言形式的新发展。

二、符号学的基本原理符号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并不长,二十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于大西洋的两岸提出建立符号科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于他去世后的1916年,皮尔士的《论文集》出版于他1914年去世之后),符号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得以确立。

此后,符号学的热潮从欧美发端,迅速在全世界展开。

到目前为止,符号学仍显示了蓬勃强大的生命力,并开始向各个学科渗透,逐渐成为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之一。

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

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

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一、从语言符号论角度对“网络语言”界定符号用以传递信息,与信息之间完全是一种替代关系。

替代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代替者;一是被代替者,也叫被表示者。

这种替代关系是约定俗成的。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创始人,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首先是一种符号系统。

”将此概括为符号学的“模型”,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与所指构成的两面心理实体,其中,能指是音响形象,所指是概念。

②音响就是词的声音,概念就是词的内容。

语言符号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性的。

单个语言符号最初的音义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即能指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这种任意性的语言符号不包括为数不多的拟声词和感叹词,不是从语言符号组合角度而是从单个语言符号的角度来论证的)。

不同语言可用不同的语音指称同一事物,比如英语中的“sun”和汉语中的“太阳”。

语言符号的这种任意性只是就最初创立时来说的,一旦符号进入交际,被社会认可并广泛使用,特别是形成符号组合结构后,它就具有强制性。

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强制性的对立统一。

第二,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线性空间依次顺延展开,如说“世界杯足球赛”时,若保持原意不变,只能一个个按顺序说出来,不能重叠,不能倒置。

第三,依存性。

语言符号的形式与内容是相互依存的,当所指与能指分开考虑的时候,它们没有任何初始的东西,没有任何与一定事物相互联系的基础,所以只能从“差别”入手来考查它们的价值并规定它们的单位。

这个特点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一脉相承。

“网络语言”是个相当含混的概念。

于根元先生在《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认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其它”;郑远汉先生曾经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两种所指,即:“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以及“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

网络语言符号特征

网络语言符号特征

网络语言综述及符号的特征一、网络语言的概念:网络,一个对于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语,几乎我们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也是它。

利用它和朋友交流,消遣娱乐,通过它及时获得最新新闻动态,时政热点。

它的触角几乎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随之产生的网络语言也成为了很多社会学家,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和新兴领域。

它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网络交际的语言形式。

网络语言从广义上来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指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关的一些专业术语, 如万维网、服务器、外部网关协议等等;第二类指与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名词术语, 如触网、黑客、第四媒体、电子商务、虚拟空间等; 第三类指CMC(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交际( BBS, 网络聊天等) 使用的特殊用语。

从狭义上来看, 网络语言指第三类在网络论坛和网上聊天时所使用的语言形式, 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这里所探讨的网络语言为狭义的, 即第三类的网络语言。

二、网络语言的性质:于根元认为:“网络词语是新词新语的组成部分或延伸,是新词新语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

”他还认为“网络里的一些词语属于社会方言,其中有一些或许又是一种社区词语”。

郑远汉则认为网络语言不是语言的社会变体,不是一种社会方言。

同时他认为网络语言中与计算机连网或上网活动有关的名词术语属于一定行当和领域的专业术语,可称之为“行业语”。

另一种性质的网络语言主要是网友们上网聊天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

分别地看,其中有些可视为网民这个社会集团的“习惯语”。

刘海燕在《网络语言》中指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

综观上述各家观点,可以发现问题的焦点在于:(1) 网络词语是否属于新词语?(2) 网络词语是否属于社会方言?我认为:网络词语涉及网络技术、网络经济文化和网络交际等诸多方面,因此对于网络词语的性质不能采用一言以蔽之的方法加以概括,而应对网络词语中的不同类型作具体分析。

[说明]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分析

[说明]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分析

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分析摘要: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流行语充斥着网络空间,甚至在现实生活中流行开来,人们用流行一时的网络用语交流、表达,这既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成为人们追逐时尚的标识。

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其“符号化”,并对其存在的意义做了简单阐释。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符号学符号化一引子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

网络的多媒体特征和平等、开放、民主的环境了给网民一个自由表达情感甚至发泄情绪的平台。

网络语言在功能应用和表达方式上同传统的书面语有着巨大的差异。

网络语言不仅传情达意,表达思想,同时还成为了网民个性化的标签和追逐网络时尚与流行的最好诠释。

在网络传播中,网民为了拼写方便、输入省时、交流简易更倾向于使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或者对传统的书写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造。

在网络创作出的大批流行语中,形象性、新鲜感又是其一大特点。

这类语言让人不仅获得了新奇的感官刺激,同时还激发了我们了解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兴趣。

再者,用一些简单的符号组合来代替传统的字、词表达也称为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这一流行趋势使得网络语言更具视觉美感。

以下是一段网上的话“眼看2010年即将成为过去,本年度的网络流行语新一轮的盘点拉开了大幕:这一年爱涨价,爱微博,爱一分钱七段的羊羔体,也爱250一杯的蒜味咖啡。

这一年我是神曲,你是王菲;我是凤姐,你是月月;我是曹操墓,你是犀利哥;我是周鸿祎,你是马化腾。

这一年非诚勿扰,也不耽误让子弹飞,“肇事”孤儿乱跑,大笑江湖忘了身边烦恼。

这一年吸力又给力,这一年神马都是浮云,又不是浮云。

在此,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盘点这一年网络上的“羡慕嫉妒恨”。

网络这个“吸力哥”足够给力。

网络流行语发泄了我们情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但当我们集体吸附在网络上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总有失去吸力的一天,掉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从符号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

从符号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

从符号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作者:赵硕郑天洋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5期摘要: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交际中所创造出的以汉语为基础但是却有别于汉语的一种语言形式,它让我们语言和网络媒体的交际都焕发了活力,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对网络语言来进行浅析,分别从网络语言符号学的非语言交际符号和语言交际符号这两个系统分别就其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语言;符号学;语言交际作者简介:赵硕,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本文第一作者;郑天洋,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本文第二作者。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1一、前言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可以说是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是当今世界很有影响力的一种媒体(李宇明, 2006:162)。

网络加快了我们信息交流的速度,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时代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变化的同时,一种特殊的语言也悄然产生,网络语言它产生于网络当中也运用于网络当中,在网络交际中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交流的符号而存在。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在生活中起到如何作用的科学,从符号学的角度去研究网络语言,尤其是通过语言交际符号和非语言交际符号两个部分进行分析,能够更加的明确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不仅仅在文字方面具有独有的魅力,在象形文字、符号等非语言符号方面也同样具有魅力和研究价值。

二、网络语言与语言符号学用符号学的理论看,网络语言有两种所指:“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以及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郑远汉,2002:102-104)。

这与我们日常用语有所不同的是,网络语言是以文字方式所呈现的,而非是现实对话中有声音又直接的语言,两者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本篇文章将从网络语言的两个部分来进行分析的:语言交际符号和非语言交际符号。

符号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

符号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

符号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符号学视角,为我们解读了网络语言的独特魅力和其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一、符号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简介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科学,它关注的是人类文化影响下的符号系统,以及符号系统与人类思维、行为和文化的关系。

在这个背景下,网络语言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符号系统,是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所运用的语言交流方式的总称。

网络语言具有不同于传统语言的特点,首先,网络语言具有高度的数字化性和图像化性,通过表情符号、emojis和GIF等形式进行传递和表达。

其次,网络语言秉承了互联网和数字时代的颠覆精神,它不受传统规范和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独具创新性。

二、符号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的文化意义网络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文化意义是符号学研究的重点。

网络语言的特殊性质使它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系统,因此在网络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和融合。

下面我们分别从表情符号、流行语和梗、网民昵称等方面来探讨网络语言在文化上的表现。

1.表情符号表情符号最早源于日本,经过不断创新以及其在社交媒体、聊天平台上的广泛使用变得越来越流行。

无论是威斯特罗斯还是哈姆雷特大多数人都知道网络大喊一声“wto)表示相当于笑脸,表情的作用在于传达情感信息和交流文化。

在不同的文化中,表情符号代表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也不同。

例如在中国,传统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大可能轻易表达控制不住的大笑,所以网络中被广泛使用的是“233” “666”等表示开心、尴尬、惊讶等情感的表情符号。

这些表情符号既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属性,也带有一定的幽默感和创造性。

2.流行语和梗网络语言中的流行语和梗,更多的是网络文化的一个体现。

它们是网络用户草根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也是对现实生活当中的引申、戏谑、调侃等各种人性本质的戏剧性模拟。

比如“打call”即为在配合他人表现时的表达,而洛谷算是一个以蓝色界面而著称的算法学习网站,则“洛谷蓝”就成了这类广泛流传的梗。

从符号学角度看网络语言

从符号学角度看网络语言
•例如:
在阅读文字过程中,语言文字即为能指, 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成为所指。
在交谈过程中,声音和意义是能指,被指物 是所指。
LOGO
网络语言符号的能指
传统语言符号 VS 网络语言符号
• 单纯性
声音和文字的结合构成 了能指
• 多样性
人们能够通过图形、数字、 谐音、缩略语等各种形式 符号传递信息
• 统一性
文字符号
声音符号
网络语言的符号系统
表情符号
网络语言符号具有组合自由、聚合开放的特点:
由于组合的自由度加强,组合体
组合
传统语言符号的组合受严格 的排列和配置规则限制。
中的各个单位可以为更多更具突 破意义的其他单位所替换。
由于聚合体中容纳物的暴涨,组
聚合
传统语言符号的聚合因共同文
化环境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合过程中单位间的连接获得更大
的选择自由。
LOGO
LOGO
许健 财务金融系 0547034
网络语言符号的意指
网络语言符号意指的群体性和任意性 Vs 传统语言符号意指的社会性和协作性
在网民这样一个特 定群体内部约定俗成的 网络语言,是群体成员 自我确认、相互认同的
群体性
网络语言在语言 符号能指和所指连接 之初,更多的带有任 意性,首先在一个小 圈子里面约定俗成,
标志,是群体成员之间
使用的交际工具,从社 会语言学上来说它属于 社会方言的一种,它时 常会脱离或故意违反现 实的语言规则,只在网 络群体甚至网络中更小 群体里流通,形成对群 体外的排斥。
向现场交际者意会的某个概念,而这一概念也可能永远不会纳入
社会公共语言符号体系,在完成了当下的网络交际任务之后被网 络交际者抛弃遗忘,或者其中一部分由于经济性、趣味性等原因 得以在网络上流传,成为网络语言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部分。

从符号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

从符号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

从符号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摘要:近些年,网络流行语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出现和使用的频率迅速提高,它有效满足大众的娱乐和社交需求,成为更加普遍的文化现象。

为了加快交流速度、提升沟通的趣味性,符号型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但其发展仍存在表达不规范、与传统文化冲突和大众认同度低等问题。

本文基于符号视角去解读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符号学;网络流行语;问题与措施第一章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界定(一)联系与区别要想明确网络流行语的概念,首先要分清它和其它类似的概念,如网络新词、网络通用语,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分。

从性质上看,网络流行语、网络新词和网络通用语都属于广义语言范畴,其被社会民众所接受和认可,必然要经历产生、发展和成熟、融入这一过程。

在不同发展阶段,三者的提法不同,其语义有短暂的模糊和重叠部分,这就导致语义混淆现象。

其次,这些词都衍生于便捷、自由、平等的互联网环境,所以其传播速度较快、规模相当可观。

网络新词处于语言萌芽阶段,其特点是“新”,它来源于新事物、新观念或新现象,也可以从传统旧词模仿、改造和缩略所得。

网络流行语从语言发展阶段衍生,其特点是“流行”,当网络新词不断被改造和创新后,网络流行语产生。

然而网络新词和网络流行语,都是短暂性、语义有缺陷的词汇,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度逐新、不规范、不清晰、粗俗的不良现象。

等到成熟和融入阶段,这些不合格的词汇就会逐渐被淘汰,留下来的合格词汇就被网民所通用,即网络通用语。

(二)名词解释因此,从以上概念可知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及发展走向,我们对流行语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同时网络流行语具备时效性短和流行速度快的特点,使得这些词汇,要么被淘汰,要么就成为网络通用语。

第二章符号学视角的解读(一)外部环境的商业性影响符号的本质是意义,符号学即意义学,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科学家认为人自身就是一个符号,生命由思想组成,不同思想构成不同符号,所以人所设计和使用的符号就是为了人自身而服务的。

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以“囧”为例

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以“囧”为例
关 的特 别 用 语 ,或 日 以 网 络 为 应 用 平 台 而 繁 衍 的 各 行 业 术
崇备 至 , 爱有 加 ?甚 至成 为 了标 榜 个性 的 9】 以 及 开展 网 喜 (后
政 务 网络 购 物 、 网上 银 行 、 息 高速 公 路 、 信 维 络 营销 的 商 家竞相 追 捧 的 对 象?语 言 文 字作 为 最 大 的 象征 符 语 。如 电子商 ( ) 、
号 系统 的这 一 特 征 , 以“ 流 行 为代 表 的 网 络 流 行 语 研 究 为 网” 客 等 ; 是 网 民在 聊 天 室和 B S上 的 常用 词 语 和 符 号 , 一 三 B 这 引 入 了 符号 学的 研 究 视 角 。 本 文 主要 从 索 绪 尔和 罗 兰 ・ 尔 巴 类即我们 在网络上表达内容和思想的常用交际语。如“ 沙发” S )“ ( Z)“ 、马 、小 、雷 、打 特 的结 构 主 义符 号 学 理论 出发 , “ 流 行 进 行 符 号 学 意 义 ( F 、 斑 竹 ” B 、 闪 人 ” “ 甲 ” “ 强 ” “ 人 ” “ 酱 对 网” 上 的解 读 , 对 网络 流 行 语 等 网络 文 化 所 产 生 的 争 论 进 行 介 油 ” “ 猫 猫 ” 。 并 、躲 等
绍 和 剖析 。
狭 义 的 网络 语 言 , 要 是指 上 述 第 三 类 。 这 些 词 语 和 符 主 号 能 体 现 网络 语言 的特 点 和 创 新 性 。但 同时 , 争 议 最 大 , 也 颇 受关 注 。 近 些 年 来 , 些 门户 网站 在 年 末都 会推 出 本 年 度 的 一
成 为 “ 1 纪 最 牛汉 字 ” “ ” 因其 传 神 地 表 达 了 人 在 压 2 世 的 圃 字 向 于 使 用 最 简 洁 的 语 言 表 达 或 者 对 传 统 的 一炮走红。其后 , 出现 了以“ ” 为主题开 胆 的改造。在网络创作 出的大批流行语 中, 形象性、 新鲜感又

符号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隐喻探究

符号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隐喻探究
氏符号 学理 论 , 分析 了网络 隐喻 符 号 的“ 位 一体 ” 质 和层 级性 , 一 个新 的视 角理 解 隐喻 , 时也 是对 皮 氏符 号 学理 论 三 性 从 同 的实践 。
[ 关键词 】 喻 ; 隐 皮尔 斯 ; 号学 ; 符 网络语 言 [ 图分类 号 ] 2 中 G1 2
一 种新 的媒介 语 言 。由中观 层面 看 . 网络语 言 专指 网民在
聊 天 室 、 时/ 即 时通 讯 、 坛 与 博 客 等 场域 , 用 常 见 即 非 论 利 网络 技术 语 汇及 自造 言语 进 行 言 语 交 际 、思 想 交 词 、 字 、 号 、 音 符 号 、 错 字 数 符 拼 汉 字 、 借 字 ( )混 合 词 、 外 词 、 图像 等 非 常规 语 言 表 达等 纷 繁 复 杂 的语 言形 式交 织 在传 播 内容 之 中 。从 微 观层 面看 , 网络 语 言是 符合 计 算 机 编码 规 则 。能 够通 过 计 算 机键 盘 输入 , 以字 母 、 字符 和 符 号 为单 位 构 建 的流 行 于 网 络 的一 种 普 遍认 可 的人 际传 播 符号 系 统 。 ” 因 为 网络 语 言 在运 ① 用 上 追 求 灵 活 、 新 , 满 足 司 空 见 惯 的表 达 方 式 。 且 创 不 而
i fy cet gm tp os 。②网络语 言恰 恰 就是 网 民通 过 li — rai ea h r) ar n 已感 觉 到 与身 边 事 物 的相 似 性 ,或 将 原 先并 未 感 觉 到 相
切 语 言 ( 括 自然 语 言 和计 算 机 与 网络 技 术 语 言 )是 包 ,

体 间原 有 ( 包括 固有 的 和想 象 中的 ) 似 性 作 为基 础 的 隐 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符号学角度看网络语言
许健财务金融系0547034
摘要
互联网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网络时代的产物。

网络语言作为一门新型的语言,正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浅略分析网络语言的符号能指、所指、意指和符号系统。

关键字:网络语言、能指、所指、意指、符号系统
语言的符号性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Saussure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两面说,认为符号是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两面构成的。

能指是语言符号的“声音意向”(sound image),即符号形式;所指是语言符号表达的“概念”(concept)或“意义”,即符号内容。

他指出符号是一种二元关系,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要素,它们的结合便形成了符号。

在Saussure的两面说提出不久后,Ogden & Richards提出了符号三角说,认为符号是通过“概念”的中介与符号所指的语言外的真实世界或可能世界中的被指物间接发生三角关系的。

Saussure和Ogden & Richards的学说不存在矛盾之处,只是
Saussure的两面说并没有涉及符号和真实世界或可能世界中被指物的关系。

然而,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是“意指”。

正是由于意指的存在,使得不是任何能指和任何所指都能结合成符号,它们必须通过意指来实现符号过程。

举例说明意指的过程,前面说到语言符号的能指是声音意向,所指是意义,而在阅读文字过程中,语言文字即为能指,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成为所指;又如在交谈过程中,声音和意义是能指,被指物是所指。

这种符号的转化过程就是意指的过程。

网络语言的符号性
网络语言产生在网络交际中,自然也属于符号的范畴,具有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

下面将结合Saussure的两面说,从符号学能指、所指和意指三个方面考查网络语言的特点:
能指的多样性和离散性
符号能指的形式可谓丰富多样,可以使声音、文字、图像、动作等。

传统语言一般具有能指单纯性,声音和文字的结合构成了能指。

此外,声音符号和文字符号的关系导致了传统语言能指的音形统一性。

声音符号的出现先于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诞生只是为了记录声音符号。

语音符号通过“音”可直达“义”,书写符号却需以它的“形”借助于“音”才可达“义”。

“实验证明,即使我们看书不出声,声带
也仍处于动作状态,这就是文字表音的心理印迹效应,正是这种文字的可读性及其读音的心理印迹,文字才具有了记录语言的可能。

”所以,“音”和“字”相对应,传统文字的能指声音符号和文字符号具有形式上的统一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形式传递信息,然而单就网络语言而言,其能指形式摆脱了传统语言声音符号和文字符号的单纯性,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其符号类型包括:图形、谐音、数字、缩略语等。

此外,传统文字声音符号和文字符号统一性的特点也被打破,主要表现在文字符号和声音符号不在一一对应,如 表示微笑高兴,不可读;“WOW”和“山口山”都表示“魔兽世界”(一款网络游戏),读英文字母WOW,有几种文字符号表示;“modem”可以读成英文modem,也可以读成“猫”,一种文字符号有几种读法。

所以,网络语言能指呈现音形的离散性。

所指的即时性和模糊性
和传统语言符号相比,网络语言符号的所指具有即时性和模糊性的特点。

当然,传统语言符号也具有相对的历史性和模糊性,但是这通常是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由于社会文化、地域、时代的不同还表现出的差异性,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演变还不断发展。

因此,传统语言符号的能指相对是稳定的。

然而,网络语言的所指则大不相同,它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开放创新、追求个性的虚拟时空。

网络语言符号所指的即时性、模糊性主要
体现在形式创新的这一部分网络语言能指上。

网络语言所指的即时性,指的是语言能指在某一具体网络空间、网络时间中语言符号当时所指向的特定意义。

这一意义脱离了固有的语言符号意义系统,指向现场交际者意会的某个概念,而这一概念也可能永远不会纳入社会公共语言符号体系,在完成了当下的网络交际任务之后被网络交际者抛弃遗忘,或者其中一部分由于经济性、趣味性等原因得以在网络上流传,成为网络语言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部分。

例如“MS”在不同的网络空间和时间中表达不同的意义,它可以表示“貌似”的缩写,也可以表示“microsoft”,甚至在网络游戏中可以用来表示“牧师”。

这种随机性和即时性由于语境的作用不影响交际效果,还给交际方带来一定的语言个性色彩,网民们乐此不疲,即用即弃,丰富网络语言的同时也生成众多网络语言垃圾。

意指的群体性和任意性
与传统语言符号意指的社会性和协作性相比,网络语言符号意指表现出较强的群体性和任意性。

符号意指是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符号形式与意义的结合过程。

网络交际中虚拟与自由的特点,不仅仅符号能指前所未有地扩展创新,符号所指尽其所能地挖掘扩散,对符号的编码解码(即将能指和所指结合起来的意指)也越发大胆敢为了。

在网民这样一个特定群体内部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是群体成员自我确认、相互认同的标志,是群体成员之间使用的交际工具,从社会语言学上来说它属于社会方
言的一种,它时常会脱离或故意违反现实的语言规则,只在网络群体甚至网络中更小群体里流通,形成对群体外的排斥。

这种群体性来自于符号意指的任意性。

从语言符号应用的角度来说,能指和所指的联系则是社会的、协作的、相对稳定的。

而网络语言在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连接之初,更多的带有任意性,首先在一个小圈子里面约定俗成,形成一定意义上的语言类群。

如在网络中他们可以用“监介”表示“尴尬”,“斑竹”表示“版主”,“隐身”表示“不让别人看见的状态”。

我们似乎也可从中发现一点规律,如“监介”去掉了烦琐的形旁,顺便嘲弄一下某些白字先生;“斑竹”与“版主”谐音;“不让别人看见的状态”就像是在网络上“隐身”了一样。

但我们很清楚此规律已完全脱离语言发展的正常规律,而以追求幽默风趣、新奇巧妙、轻松简洁为主导,表现出颠覆传统规则的任意性。

网络语言的符号系统
就符号学而言,符号结构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是系统。

符号必须借助于编码规则组成系统才能产生意指作用。

网络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但它要比语言这个符号系统的内容更加丰富。

网络语言这一符号系统按照其表达方式可以分为文字符号,表情符号和声音符号。

最初的网络语言也主要是由文字符号组成,但是单一的文字符号不能满足网络交流的需要,因为它缺少现实交流中的非语言手段,表情符号由此应运而生。

通过表情符号,可以相应形象地传达网络交际双方的感受,而声音符号的出现更是为了实现交
际的需要,它可以进行信息提示或者传达某种声音效果。

所以网络语言中的表情符号和声音符号都是为了充当现实交际中的非语言手段。

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在网络交际中是不能被低估的。

网络语言中的符号系统可以说是对传统意义文字系统的一种变异。

网络语言符号具有组合自由、聚合开放的特点。

传统语言符号的组合受严格的排列和配置规则限制,语音上有严密的声、韵、调之间的拼合规律,词语句法上有系统的组织规则;传统语言符号的聚合也因为汉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环境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网络语言符号系统则在自由的网络空间打破了原有的种种组合规则,在跨时空跨文化的网络语境中开放了大大小小的聚合体。

组合的自由性与聚合的开放性互相支持,共生共长,由于组合的自由度加强,组合体中的各个单位可以为更多更具突破意义的其他单位所替换,同时由于聚合体中容纳物的暴涨,组合过程中单位间的连接获得更大的选择自由。

比方说,在网络交流中语码混用的现象十分突出。

网语中经常会出现中英文夹杂使用、数字语言或由标点、字母等组成的表情符号等现象。

参考文献:
熊学亮,《语言学新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陈宗明、黄华新,《符号学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莫里斯,《指号、语言和行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余志鸿,《符号一传播的游戏规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