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治疗鼻衄鼻窦炎鼻炎
14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方
14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方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方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了其中的14种常用方剂及其克数和用法,但具体使用哪种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情况综合考虑,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以下是14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方,包括其重量克数和用法:1. 金银花败毒饮:金银花20克,菊花20克,地骨皮20克,草豆蔻5克,桂枝5克,黄芩10克,板蓝根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 鲨胆清鼻丸:鲨胆粉10克,黄芪10克,陈皮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桂枝10克,香附10克,牡丹皮10克,黄连10克,薄荷10克。
每次1.5g,开水冲服,每日3次。
3. 蝉蜕煎剂:蝉蜕9克,板蓝根9克,薄荷3克,玄明粉3克,甘草3克,黄芩3克。
水煎后去渣,每日3次,每次30mL。
4. 气化丸:葱白60g,花椒15g,桂枝15g,白芷10g,防风10g,附子10g。
煎水静置后取上清,每日3次,每次50mL。
5. 牛至煎剂:牛至30克,板蓝根30克,苍术20克,半夏20克,白芷20克,黄芩15克。
水煎后去渣,每日3次,每次30mL。
6. 清宣舒鼻颗粒:苍术6克,白芷6克,荆芥6克,防风6克,薄荷6克,黄芩6克,桔梗6克,紫苏叶6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g。
7. 清鼻炎口服液:皂角刺10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黄芩6克,栀子6克,白芷6克,生地6克,牛蒡子6克,甘草3克。
每剂15mL,每日3次。
8. 鼻炎清口服液:牛蒡子9克,桔梗9克,连翘9克,金银花9克,草果9克,荆芥9克,苍术9克,地黄6克,黄芪6克,白芷6克,黄连3克。
每剂15mL,每日3次。
9. 鼻炎口服颗粒:苍术6克,羌活6克,荆芥6克,白芷6克,防风6克,薄荷6克,黄芩6克,桔梗6克。
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g。
10. 清宣感冒片:防风6克,白芷6克,草果6克,薄荷6克,苍术6克,桔梗6克,黄芩6克,荆芥6克,甘草3克。
每次4片,每日3次。
治疗鼻炎名医方
治疗鼻炎名医方1.玉屏苍耳汤(王德鉴,广州中医药大学)【组成】北芪白术防风苍耳子辛夷花白芷杭菊花木通五味子桑螵蛸【主治】慢性鼻炎,脾肾亏虚型。
症见鼻塞时轻时重,或呈交替性,涕白而黏,遇寒冷时加重。
可伴倦怠乏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并用煎液涂擦鼻腔黏膜每日1次。
2.鼻炎灵(蔡福养,河南中医学院)【组成】苍耳子(砸裂纹)、白芷、辛夷各60g 冰片粉6g 薄荷霜5g 芝麻油500mL 液状石蜡1000mL【主治】慢性鼻炎,邪滞鼻窍型。
症见鼻塞时轻时重,或呈交替性,鼻涕稀或黏,嗅觉减退。
【用法】芝麻油、白芷、苍耳子、辛夷同放锅内浸泡24小时加热,待苍耳子等炸成黑黄色捞出,再下冰片粉、薄荷霜、液状石蜡,搅匀、冷却后过滤分装备用,每次1~2滴,1~2次/日。
3.芪术汤(王德鉴,广州中医药大学)【组成】黄芪30g 白术12g 防风10g 党参15g 茯苓15g 甘草8g 苍耳子12g 辛夷12g 白芷12g 菊花12g 木通12g 【主治】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型。
症见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晨起稍遇风寒便发作,气短,见风怕冷,动则易汗。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4.碧云散(《医宗金鉴》)【组成】鹅不食草30g 川芎30g 细辛6g 辛夷6g 青黛3g 【主治】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型。
症见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晨起稍遇风寒便发作。
伴头痛,耳鸣,夜间气喘。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
患者口含凉水,令人将药末吹入左右鼻孔内,取嚏为效。
或以鼻嗅药,则效缓。
5.辛黄汤(张赞臣,上海中医药大学)【组成】薄荷(后下)3g 防风、桔梗、辛夷各4.5g 黄芪、白术、牛蒡子、百合、南北沙参、蒌皮根各9g 前胡6g 石菖蒲、甘草各2.5g【主治】过敏性鼻炎,肺卫不固型。
症见间歇性鼻塞,咽干,易伤风感冒,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稍遇冷风便发作。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国医大师,治鼻炎经验方!狂嚏连连、清涕如注,鼻炎、鼻窦炎人群的福音!
国医大师,治鼻炎经验方!狂嚏连连、清涕如注,鼻炎、鼻窦
炎人群的福音!
鼻炎属中医学“鼻渊”范畴。
本病病位在鼻,其本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本病病因病机多为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热毒浊涕阻闭鼻窍而成。
以下方是在中医学界有影响的经验方,供参考如下。
方一抗过敏汤
【功能主治】:适用于鼻炎,狂嚏连连,清涕如注,早晚易发。
舌质淡红,苔薄,脉缓弱者。
【方药配伍】:五味子、银柴胡、苍耳子、炙甘草、乌梅、防风、党参、黄芪。
【用法】:水煎服
【来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方二清肺脱敏汤
【功能主治】: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舌质偏红胖,苔黄,脉洪小数。
【方药配伍】:桑白皮、黄芩、枇杷叶、墨旱莲、茜草、紫草。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
【来源】: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干祖望先生经验方
方三补阳疗嚏汤
【功能主治】:
过敏性鼻炎,流清鼻涕、爱打喷嚏、经常鼻塞痒、舌质淡、苔薄白
【方药配伍】:苍耳子、辛夷、藁本、鹿角霜、党参、桂枝、白芍、黄芪、白术、白芷、细辛、巴戟天、炙甘草、徐长卿、制附子、生姜、大枣。
【辨证加减】:
脐下隐疼有重坠感者加韭子、芡实;
头脑冷痛者加吴茱萸,重用细辛;
耳鸣耳聋者加五味子、灵磁石;
鼻塞持续者加地龙、丝瓜络;
鼻涕量多,连连不止者加苍术、茯苓;
腰膝冷痛或脊背凉楚者加杜仲、鹿角胶。
【用法】:浸泡一炷香后,文火煎15分钟,温服。
【禁忌】肝火旺盛、鼻流黄脓涕者禁用此方!。
『妙方集锦』治鼻窦炎(鼻渊)妙方(方8首)
『妙方集锦』治鼻窦炎(鼻渊)妙方(方8首)治鼻窦炎(鼻渊)妙方1苍耳散来源】宋·严用和《济生方》【歌诀】苍耳散内辛夷仁,再加薄荷和白芷,散风祛寒通鼻窍,药简力专效果良。
【组成】苍耳子9克,辛夷仁15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
每服6克,日服2次,食后用葱或茶水调下。
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散风祛寒,通利鼻窍。
【方解】方中四味药均为辛散之品,既能散风祛寒,又能通利鼻窍。
药少力专,证属风寒,用之颇验。
【主治】鼻流黄浊涕、鼻塞不通、前额头痛。
可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病症。
【加减】若伴见头痛,加川芎、细辛;风寒重,加荆芥、防风;风热重,加银花、连翘、桑叶、菊花;鼻流黄浊涕,加黄芩、七叶一枝花;咽痒,加牛蒡子、桔梗、甘草。
【附记】临床反复验证,治验甚多,疗效颇佳。
2解毒通窍汤【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歌诀】解毒通窍金银花,夏枯腥草野菊花,黄芩辛夷苍耳子,炙草白芷和大蓟。
【组成】金银花15克,鱼腥草15克,夏枯草15克,苍耳子15克,黄芩10克,野菊花10克,大蓟10克,辛夷10克,白芷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3次。
7剂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通窍。
【方解】方用金银花、鱼腥草、夏枯草、野菊花、黄芩清热解毒;大蓟清热凉血;辛夷、白芷、苍耳子通利鼻窍,祛风散邪;炙甘草温中和药。
诸药合用,共奏消热解毒,祛风通窍之功。
【主治】鼻窦炎(鼻渊)。
【附记】用本方治疗鼻窦炎121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治愈113例,显效5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752%。
3蒲公英汤【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歌诀】蒲公英汤野菊花,黄芩胆草与防风,白芷辛夷生甘草,清热解毒通鼻窍。
【组成】蒲公英20克,黄芩20克,龙胆草20克,防风12克,白芷12克,野菊花12克,辛夷花1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3次。
1周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通窍。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鼻炎鼻窦炎秘方集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鼻炎鼻窦炎秘方集变应性鼻炎——健脾补肺汤(熊大经方)(组成)党参30g,白术10g,怀山药、黄芪各30g,茯苓、枸杞子各20g,僵蚕15g,五味子、地龙各20g。
(功效主治)补益肺脾,佐以通窍止涕。
用于变应性鼻炎。
(方解)党参、白术、怀山药、黄芪、茯苓等温补脾肺之气,枸杞子益肾、五味子酸收止涕,僵蚕、地龙宣通鼻窍。
(加减)若腹胀纳呆明显者加草果、陈皮、半夏以健运脾胃;若有头痛者加白芷、藿香以祛风除湿止痛;若四肢不温,畏风怕冷加桂枝、防风以温阳祛风等。
现代研究发现,本病与遗传密切相关,并且与宿主的免疫紊乱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治疗变应性鼻炎应以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改善特应型体质为主。
方中黄芪、白术、党参等有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能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五味子敛肺气,能影响呼吸功能,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
脾主为卫,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明脾具有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茯苓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能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的作用。
熊师结合现代医学观点,从调理肺脾、增强机体免疫力来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
(验案)贺某,女,37岁,2003年3月25日初诊。
患者鼻痒、喷嚏、流清涕10余年,自述每遇花粉、冷空气而发作,曾口服阿司咪唑并用局部滴鼻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为求彻底治愈遂到我处就诊。
患者诉平素易感冒,食欲较差,浑身乏力,大便时溏,检查见鼻腔黏膜色淡,中鼻道及鼻底有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舌质淡,舌体胖,脉弱。
诊断:鼻鼽(肺脾气虚型)。
药用:党参30g,白术10g,怀山药、黄芪各30g,僵蚕15g,枸杞子、五味子、地龙、茯苓各20g。
服药5剂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食欲稍增,大便成形。
再诊效不更方,继服6剂,诸症悉除。
(方源)李莉.熊大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391过敏性鼻炎——祛风宣肺汤(陈树森方)(组成)苍耳子15g,炙麻黄9g,辛夷9g,蝉蜕15g,甘草9g。
刘渡舟治疗鼻炎医案
刘渡舟治疗鼻炎医案
刘渡舟是宋代著名的医学家,他针对鼻炎的治疗,提出了以下医案:
医案一:清热解毒法
方药:连翘、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生甘草、黄芩、苍耳子。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材用水煎煮,取药汁口服,每日3次。
医案二:理气化痰法
方药:佩兰、陈皮、木香、枳壳、千日红、紫苏叶、薄荷。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然后与蜂蜜调成糊状,每日早晚服用。
医案三:温通经络法
方药: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葛根、柴胡、黄连。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然后与开水冲泡,每日早晚饮用。
医案四:补肺生津法
方药:麦冬、百合、鸡内金、太子参、桑白皮、玉竹、川贝母。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材煎煮成药汁,每日分数次口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医案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和药物剂量还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为了确保安全和有效治疗,请在就医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中医医案——鼻窦炎(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辛通清热为主治愈鼻渊病案:游某,男,45岁。
主诉及病史:头常晕痛,鼻塞,涕多浓稠有异味,嗅觉不敏,已有年余之久,眠食二便均正常。
诊查:舌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鼻为肺之窍,肺气流通,鼻始为用。
肺胃积热,郁蒸上腾于鼻,以致浊涕如渊,窒塞不通,嗅觉不敏。
治法:宜辛通清热为主。
处方:辛夷花6g 香白芷5g 南薄荷5g 杭菊花10g 酒川芎5g 明藁本5g 北细辛3g 酒生地10g 青连翘10g 节菖蒲5g 酒条芩10g 炒防风5g二诊:服药5剂,浊涕渐减,异味亦轻,鼻塞基本通畅,嗅觉稍好。
效不更方,嘱将原方多服至愈为度。
按语鼻渊之证,类似西医学之鼻窦炎,初起多由内有蕴热、外受风寒,若治疗不当或治不及时,则日久不愈,浊涕长流,源源不断,嗅觉失灵。
施师常用辛夷散加减,取川芎、防风、辛夷、细辛、藁本、白芷、菖蒲以辛通,黄芩、菊花、连翘、生地以清热;肺胃清和,鼻1窍通利,则浊涕自止,而香臭能辨矣。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232,施今墨医案。
施今墨(1881-1969),浙江萧山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是一位中医革新家和教育家。
施氏13岁得舅父河南安阳名中医李可亭亲授,发奋习医。
1932年独资创建华北国医学院,兼任院长。
1941年任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董事长。
解放前在京、津、沪、宁等地悬壶,曾任中央国医馆副馆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医院中医顾问,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西医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施氏临床辨证精确,善理气血,调脾胃,精于组方配伍,师古而多创新,守法而贵灵活,治病独具风格。
为继承其宝贵经验,经门人整理,已出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等书。
2。
治疗鼻炎的中医第一方
治疗鼻炎的中医第一方
鼻炎通常伴随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起头昏、头痛等现象,患者极其众多,临床采用西医治疗大多效果不好,严重者伴随余生,痛苦不堪。
中医有一方剂“苍辛五苓汤”治疗鼻炎效如桴鼓,让人惊叹。
药物组成:苍耳子辛夷猪苓茯苓泽泻肉桂白术
功效:宣发肺气、温阳利湿
方中苍耳子温和疏达,辛散燥湿、善通鼻窍,能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为治鼻炎之良药;辛夷辛散温通,能解肺窍郁闭,为鼻塞流涕之要药;二药皆有发散之性,宣发肺气来畅通鼻窍,恢复鼻之功能。
猪苓、茯苓、泽泻、肉桂、白术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经方“五苓散”组成,其温阳化气,利水渗湿;桂枝温通经脉,不仅通鼻窍,能通全身经脉,猪苓、茯苓、泽泻健脾利湿,以下利调上通,白术燥湿利尿、健脾益气,被前人誉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鼻窍虽直通于肺,但同脾相关。
肺五行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脾健肺强,从而增加鼻窍通透之力,津液流通,达到治疗目的。
鼻塞不通,有医者只知温阳补气加力,不知用通透辛散利湿之法,如炉中炭火,适当铁钩捅透几下,立马改变火势,效比加碳强之数倍。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本方中药物多辛温苦燥、甘淡利湿之品,适合津液不运而无热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鼻炎之特征,但亦不宜使用本方。
《华佗神方》鼻病12神方,鼻炎,鼻息肉,痹通,酒渣鼻,鼻疮,鼻衄
《华佗神方》鼻病12神方,鼻炎,鼻息肉,痹通,酒渣鼻,鼻疮,鼻衄华佗治鼻中息肉神方通草细辛蕤仁雄黄皂荚(去皮子)各一分白矾(烧)二分石(泥裹烧半日研)三分藜芦(炙)地胆(熬)瓜蒂各三分巴豆(去皮)十枚茹地榆各三分上十三味捣筛,以细辛、白芷煎汤,和散敷息肉上,又以胶清和涂之,取瘥。
华佗治鼻窒塞不通神方白芷当归芎细辛辛夷通草桂心熏草各三分上八味以苦酒渍一宿,用猪膏一升煎之,以白芷色黄为度,膏成去滓。
取少许点鼻中,或绵裹内鼻中,瘥止。
鼻塞华佗治鼻塞多清涕神方细辛蜀椒干姜芎吴茱萸皂荚(去皮尖)附子各三两猪膏一升三合先将各药渍苦酒中一宿,次以猪脂煎之,候附子色黄为止,膏成去滓。
俟凝,以绵裹少许,导鼻中,并摩顶。
华佗治鼻神方甘遂通草细辛附子(炮)各一分上四味捣成末,以白雄犬胆丸少许,纳鼻中,瘥。
华佗治肺寒鼻神方枣肉二升(取膏)杏仁(去皮尖研)酥姜汁蜜饧糖各一升上六味根据常微火煎,每服一匙,瘥止。
华佗治鼻痛神方以油涂鼻内外,或以酥润之,亦得。
华佗治鼻聋神方鼻聋者,谓不闻香臭也。
治用∶细辛白芷羌活防风各五分芎当归橘皮桔梗茯苓各一钱薄荷三钱生姜三片水煎服,立效。
华佗治鼻渊神方马兜铃五钱麻黄三钱五味子甘草各一钱以水二碗,煎取一碗,加黑砂糖少许,卧时温服,即愈。
如服药罔效者,惟灸上心穴五壮自愈。
华佗治鼻衄神方生地黄八两黄芩一两阿胶甘草各二两柏叶一把上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煎取二升半,分三服。
外用∶蜗牛(焙干)一枚乌贼骨五分共研细末,吹入鼻中,神效。
华佗治鼻疮神方黄芩半夏各二钱天冬麦冬五味子各一钱五分杏仁一钱甘草五分用水二盅,加生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外用∶软石膏()一两黄连二分辰砂五服龙脑二分共研成细末,和匀,送入鼻孔内,日三五次,立效。
华佗治鼻疔神方蟾酥(酒化)二钱轻粉五分枯白矾寒水石铜青胆矾乳香没药麝香各一钱上先将各药捣末,于端午日午时。
在净室中,先将蜗牛研烂,同蟾酥和匀稠粘,方入各药共捣匀,丸如绿豆大。
鼻炎的中医治疗秘方
鼻炎的中医治疗秘方1、老干丝瓜末方:老干丝瓜2条,烧灰研末保存。
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
可化淤、解毒。
主治鼻窦炎、副鼻窦炎流臭鼻涕者。
2、鲜大蓟根60克,鸡蛋3枚。
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
每日1次,连服1周。
具有润肺解毒,育阴止血之功效。
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
3、米醋适量,鸡蛋1枚。
将鸡蛋打碎,去黄留蛋清在蛋壳内,注入醋,放在一个预先备好的铁丝架上。
置火上煮至微沸,取下放凉,再置火上煮微沸,如此3次,乘热服之。
可散淤消肿、润燥生津。
主治由肺经郁热所引起的咽痛、鼻疮、干呕、头痛4、取未成熟的小白萝卜,除去表皮,刮取最辛辣的一层萝卜皮,用手挤成萝卜水,滴入鼻中,一次看量,知道鼻子感觉麻痹则停,注意尽量别让萝卜水流入喉咙,最好是趟在床上,脖子用枕头垫起,这样萝卜水,只会进入鼻腔不会进入喉咙。
如此约2~4次(,每晚一次)就能根治。
5、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共研细末,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每日多次。
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效。
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
6、孩儿茶适量,研为细末,吹鼻,每日3次。
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排脓之功效。
主治鼻窦炎流脓者。
7、苦葫芦子30克,将上药捣碎并置于净瓶中,以150毫升好酒浸之,1周后开封,去渣备用。
用时取少许滴入鼻中,每日4次。
可通窍。
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1、丝瓜藤煲猪瘦肉主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脑重头痛。
取近根部的丝瓜藤3-5克洗净,猪瘦肉60克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五次为一疗程,连用1-3个疗程自愈。
2、辛夷煮鸡蛋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
用辛夷花15克,入沙锅内,加清水2碗,煎取1碗;鸡蛋2个,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将沙锅复火上,倒入药汁煮沸,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
鼻窦炎常继发于上感或急性鼻炎,这时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
小儿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
中医古书治疗鼻炎的方子
中医古书治疗鼻炎的方子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中医古籍中记载了多种治疗鼻炎的方剂。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中医治疗鼻炎的方子,它们大多基于中医理论,通过调和身体内部的平衡来缓解鼻炎症状。
1. 清肺散:适用于肺热型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流黄涕、咽喉痛。
方中包含金银花、连翘、薄荷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
2. 辛夷散:适用于风寒型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
方中以辛夷、白芷、细辛等药物为主,具有散寒通鼻、温肺化饮的作用。
3. 玉屏风散:适用于体虚易感型鼻炎,常见症状为反复感冒、鼻塞、流涕。
方中包含黄芪、白术、防风等,具有益气固表、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4. 苍耳子散:适用于慢性鼻炎,特别是鼻窦炎,表现为长期鼻塞、头痛、记忆力减退。
方中以苍耳子、薏苡仁、桔梗等药物为主,具有利湿化痰、通鼻开窍的功效。
5. 桂枝汤:适用于风寒型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清涕、身体酸痛。
方中以桂枝、白芍、甘草等药物为主,具有温经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
6. 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虚型鼻炎,常见症状为鼻塞、流清涕、食欲不振。
方中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为主,具有健脾益气、利湿止泻的功效。
7.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虚型鼻炎,表现为鼻干、咽干、腰膝酸软。
方中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药物为主,具有滋阴补肾、清热生津的作用。
在使用这些方剂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选择适合的方子,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中医治疗鼻炎通常还会结合针灸、拔罐、艾灸等其他治疗手段,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鼻炎是一个长期调理的过程,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坚持治疗。
医圣张仲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的千古名方
医圣张仲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的千古名方
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辨证论治,在辩证的过程中精确找出患者的症状和病症的根源是辩证的关键,论治:是在清楚患者的病因和症状的情况下,进行药物的配合使用,这是论治。
组方:黄芪,防风,白术,细辛,白芷,苍耳子,辛夷花,蝉蜕,地龙,党参,乌梅,甘草,鱼腥草。
我们简单地来说下它的奥妙之处: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是因体质虚弱,营卫不和,导致风邪侵袭滞留体内所致。
功效:益气固表,祛风散寒,抗过敏,改善过敏体质。
适应于,过敏性鼻炎,鼻痒,打喷嚏,流清鼻涕,畏风,面色苍白者,舌苔:脉象:表现为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临床上需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服用,因患者的体质,体重,症状皆有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需在辩证论治的前提下,找到病因进行药物加减,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同时预防也是十分重要的:
1先要对疾病有清楚的认识,要查明过敏源,了解自己对哪些外界的因素过敏,保证自己远离过敏源。
2发现及时治疗,越早治疗越容易根治。
3多吃绿叶蔬菜,水果,积极运动,增加免疫力,改善体质。
【名医效方:鼻病方】
【名医效方:鼻病方】一、鼻窦炎1.五花饮【方源】盛国荣效验方【组成用法】辛夷花金银花葛根花菊花玫瑰花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疏风清热,宣通鼻窍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鼻腔炎症。
【加减应用】风热甚者,加桑叶、薄荷;风寒甚者,加荆芥、防风;鼻流浊涕,色黄者,加黄芩、生地;头重鼻塞甚者,加苍耳子、细辛、川芎;清阳不升者,加升麻、柴胡;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山药、茯苓;阴虚者,加沙参、麦冬。
2.加味辛夷散【方源】张梦侬效验方【组成用法】辛夷花藁本黄芪菊花苦丁茶防风川芎羌活独活白僵蚕升麻薄荷甘草白芷荆芥各30g 苍耳子蔓荆子各60g 细辛15g 共研末,每次10g,在临睡前用滚开水冲泡,取汁服,药渣于次日睡前再冲泡服一次。
【功效主治】本方有祛风泻火,托里败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毒邪侵入鼻窦腐蚀气血所致的鼻渊,与现代医学急慢性鼻窦炎相类似。
【加减应用】若鼻涕黄稠如脓,量多,伴头痛剧烈,眉间颧部压痛明显,口干苦,目眩,耳鸣耳聋,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柴胡、龙胆草、车前子各30g,黄芩、栀子、木通各60g;若涕黄或白黏而量多,伴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痰稠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者,倍苍耳子,加黄芩、连翘、二花各30g;若涕清色白,鼻塞或轻或重,遇风寒加剧,形寒肢冷,易感冒者,倍生黄芪、辛夷花、羌活、防风,加党参、玉竹各60g,白术30g。
3.鼻窦炎方【方源】张子琳效验方【组成用法】苍耳子9g 辛夷9g 白芷9g 薄荷6g 川芎6g 当归9g 生地9g 杭芍9g 细辛3g 金银花15g 连翘9g 菊花9g 白蒺藜9g 蝉蜕9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散风清热,芳香开窍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鼻窦炎急性发作,或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流涕黄浊黏稠,嗅觉减退或消失,鼻内肌膜红肿,二眉间或颧部有压痛或前额痛甚,每遇感冒加重,苔黄,脉数者。
4.鹅不食草散方【方源】田乃庚效验方【组成用法】鹅不食草15g 菊花心1.5g 牛黄0.5g 麝香0.5g 雄黄1.5g 冰片少许先将鹅不食草、菊花心轧成极细面,然后用乳钵将群药细研调匀,装入磁瓶封严备用。
【四大名方治鼻炎鼻窦炎】
【四大名方治鼻炎鼻窦炎】鼻炎慢性鼻炎为一种常见病,分单纯性与肥厚性两种,是鼻黏膜及其下层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1.清气肃鼻汤金银花【组成】近根丝瓜藤15克(切断晒干,微炒),黄芩12克,金银花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散风通络活血,清肺与大肠。
【主治】慢性单纯性鼻炎,轻度肥厚性鼻炎和慢性上颌窦炎。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耿鉴庭验方。
2.鼻炎灵辛夷花【组成】苍耳子、白芷、辛夷各60克,冰片粉6克,薄荷霜5克,麻油500毫升,液状石蜡1000毫升。
【用法】将麻油、苍耳子、白芷、辛夷同放锅内浸泡24小时后加热,待苍耳子、白芷、辛夷炸成黑色捞出,再下冰片粉、薄荷霜、液状石蜡,搅匀,冷却后过滤,分装眼药水瓶内,用时仰头滴鼻,每次滴1~2滴,每日滴1-2次。
【功效】通鼻窍,疗鼻炎。
【主治】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蔡福养验方。
3.蠲痹通窍方苍耳子【组成】苍耳子、赤茯苓、白芷、菖蒲、辛夷、甘草、黄芩、黄连、薏苡仁、通草、藿香、丝瓜藤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化湿热,调理脾胃,蠲痹通窍。
【主治】脾胃蕴湿积热,湿热循经脉上注之慢性鼻炎。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蔡福养验方。
4.通窍化浊汤白芷【组成】升麻3克,柴胡3克,桃仁10克,红花6克,泽兰6克,菖蒲6克,路路通10克,辛夷6克,白芷6克,鸡苏散15克(包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化浊通窍。
【主治】慢性鼻炎。
【来源】南京中医院著名老中医干祖望验方。
鼻炎治疗的中医药方
鼻炎治疗的中医药方
引言
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中医药方在鼻炎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药方,供参考。
方剂一:清热解毒汤
组成
- 金银花:10克
- 黄芩:10克
- 薄荷叶:10克
- 石膏:10克
- 生甘草:6克
- 大黄:6克
用法
将以上药材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出药汁,分2-3次服用。
功效
清热解毒,消炎利咽,适用于鼻炎病情较重的患者。
方剂二:益气固表汤
组成
- 黄芪:15克
- 白术:10克
- 陈皮:6克
- 柴胡:6克
- 甘草:3克
用法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30分钟,取出药汁,分2次服用。
功效
益气固表,提升免疫力,适用于体质较弱、易感冒的鼻炎患者。
方剂三:理气开窍汤
组成
- 瓜蒌子:10克
- 桂枝:6克
- 白芍:10克
- 茯苓:10克
- 甘草:3克
用法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30分钟,取出药汁,分2次服用。
功效
理气开窍,通鼻窍,适用于鼻塞较为严重的鼻炎患者。
结论
中医药方在鼻炎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以上介绍的清热解毒汤、益气固表汤和理气开窍汤是一些常用的中医药方,供患者参考。
但
请注意,在使用中医药方前,建议就诊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
保安全有效。
鼻炎药材配方用量大全
鼻炎药材配方用量大全在中医理论中,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治疗往往采用多种药材进行调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鼻炎药材配方及其用量,供参考:1. 辛夷散:辛夷花10克,白芷10克,薄荷5克,荆芥10克。
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 清肺散: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甘草5克。
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 通鼻散: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5克,生姜3片。
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4. 疏风散:防风10克,荆芥10克,薄荷5克,桔梗10克。
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5. 温肺散寒:干姜10克,桂枝10克,细辛5克,白芷10克。
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6. 清热利湿:黄芩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
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7. 补肺益气: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甘草5克。
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8. 养阴润燥:玉竹10克,麦冬10克,生地黄10克,玄参10克。
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9. 清热解毒: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甘草5克。
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0. 活血化瘀:川芎10克,红花5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
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请注意,以上配方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同时,对于某些药材可能存在过敏反应,使用前应进行过敏测试。
在使用任何药材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鼻炎治疗名医验方
鼻炎治疗名医验方1.辛芩冲剂顾丽水组成: 细辛黄芩荆芥石菖蒲桂枝黄芪白术防风白芷苍耳子功用驱风解表止痒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
症见鼻痒、鼻塞、打嚏、鼻流清涕,嗅觉功能减迟或丧失。
疗效在治疗367例中,显效(化验指标恢复正常,症状全部缓解,鼻粘膜水肿好转,色泽好转)84例,占22.9%;有效(两个以上症状消失。
发病次数减少,程度减轻)者210例,占57.2%;无效(各项目元改变)者73例,占19.9%;总有效率为80.1%2.祛风宣肺汤陈树森组成苍耳子15克灸麻黄9克辛夷9克蝉衣15克甘草9克制用法煎2遍和匀,日3次分服。
功用祛风宣肺通利鼻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鼻渊),鼻堵,发痒.嚏多,流清涕者。
因对风寒或某种物质过敏,以致肺气不宣。
方解苍耳子、蝉衣祛风通窍;炙麻黄宣肺;辛夷利九窍而通鼻塞;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祛风宣肺通利鼻窍为治真渊之良药。
加减头痛者加白芷10克;涕多黄粘者加黄芩15克按语避风寒及接触过敏物质,发作时及早服药。
3.五花饮盛国荣组成辛荑花银花菊花玫瑰花绿梅花功用升清降浊,疏风解热。
主治过敏性鼻炎。
方解方中以辛荑为主药,伍以银花、菊花、玫瑰花、绿梅花,共奏升清降浊,疏风解热之功。
加减风热甚者加桑叶、薄荷;风寒重者加荆芥、防风;鼻流稠黄涕者加黄芩、生地;头痛鼻塞重者加苍耳子、细辛、白芷、川芎;清阳不升者加升麻、柴胡;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准山药、茯苓;阴虚者加沙参、麦冬。
4.通窍方何宗德组成柴胡9克香附9克川芎9克当归9克赤芍9克苍耳子9克辛夷花9克白术9克黄芪18克白芷9克生甘草3克制用法将上药浸泡30分钟,放文火煎熬,沸后15分钟取汁.每剂药煎2次,2次煎液混合备用。
每日l剂,早晚各服1次,温服。
主治血管运动性鼻炎,咽鼓管闭塞。
方解本方是通气散、苍耳子散、玉屏风散化裁而来.有疏经活络,畅通气血之功能。
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香附、川芎、当归、赤芍调和营卫,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柴胡既清解余邪,又引药入肝上行鼻咽;:苍耳子、辛夷、白芷疏风散邪。
鼻窦炎的中医治疗方剂
鼻窦炎的中医治疗方剂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医治疗鼻窦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鼻窦炎多因外邪侵袭,肺气失宣,痰湿内阻所致。
治疗上多采用疏风解表、宣肺化痰、清热解毒等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鼻窦炎的方剂:1. 银翘散:适用于风热型鼻窦炎,表现为鼻塞、流黄涕、头痛等症状。
方剂组成包括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桔梗、甘草等。
2. 清肺化痰汤:适用于痰湿型鼻窦炎,表现为鼻塞、流白涕、咳嗽、胸闷等症状。
方剂组成包括黄芩、瓜蒌、贝母、半夏、陈皮、茯苓等。
3. 辛夷散:适用于鼻窦炎伴有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方剂组成包括辛夷、白芷、薄荷、荆芥、桔梗、甘草等。
4. 葛根芩连汤:适用于外感风热,内蕴湿热型鼻窦炎,表现为发热、鼻塞、流黄涕、头痛等症状。
方剂组成包括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等。
5. 三仁汤:适用于湿热内蕴型鼻窦炎,表现为鼻塞、流黄涕、口苦、胸闷等症状。
方剂组成包括杏仁、白果、薏苡仁、茯苓、白术、陈皮等。
6. 桔梗汤:适用于肺热型鼻窦炎,表现为咳嗽、咳痰、鼻塞、流黄涕等症状。
方剂组成包括桔梗、甘草、薄荷、荆芥、前胡等。
7. 五味消毒饮:适用于鼻窦炎伴有感染、发热、头痛等症状。
方剂组成包括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地丁等。
8. 通窍活血汤:适用于鼻窦炎伴有头痛、鼻塞、鼻黏膜充血等症状。
方剂组成包括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甘草等。
在使用上述方剂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由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助于病情的恢复。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也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措施。
名医高效良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名医高效良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
且多反复发作。
病因多因肺气素虚,卫阳不固,复感风寒或风热之邪,致营卫失和,腠理郁闭,上客鼻窍所致。
久之凝积鼻窍,则鼻息肉兼作也。
症状鼻常流清涕、鼻塞,防碍吸气,喷嚏频作,咳嗽或伴寒热,类似伤风感冒之状。
论治本病可随证选用下列高效良方以治之。
1.温阳散风汤【组成】白蒺藜、川芎、白芷、乌梅、蛇床子、锁阳、淫羊藿各10克,细辛3克,荜茇5克,枸杞子、桑葚子、白芍各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补肺肾,祛风散寒。
【主治】过敏性鼻炎。
【疗效】坚持服用,一般服60剂左右即愈。
少则难收全功。
【来源】引(《千家妙方·下》)。
谭敬书方。
2.附苍汤【组成】苍耳子、辛夷、赤芍、川芎、桑寄生、枸杞子、炒枣仁、熟地、当归各10克,附子、防风各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肾祛风。
【主治】过敏性鼻炎。
【疗效】治疗15例(肾阳虚损型),痊愈9例,好转6例。
【来源】引(《千家妙方·下》)。
陈培桑方。
3.芪辛汤【组成】生黄芪20克,白术、防风、当归、辛夷、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白芍15克,细辛3克,蝉蜕、甘草各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脾,活血通窍,祛风。
【主治】过敏性鼻炎。
【疗效】治疗34例,治愈26例,好转7例,无效1例。
【来源】谷志平(《河北中医》(6)1987年)。
【附记】临证加减:恶风怕冷,自汗明显,重用黄芪至30克;伴头痛,加白芷10克;黄脓涕,加黄苓10克,败酱草20克;食少纳呆,周身乏力,加党参2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
4.劫敏汤【组成】黄芪、乌梅、诃子肉、干地龙各10克,柴胡3克,防风、豨签草各6克,蜂蜜30克(调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固表,祛风劫敏。
【主治】过敏性鼻炎。
【疗效】治疗58例,治疗25-75天,显效26例,有效14例,好转10例,无效8例。
名医名方治疗鼻衄鼻窦炎鼻炎
名医名方治疗鼻衄、鼻窦炎、鼻炎治鼻衄秘方1清金止衄汤【来源】俞军,《中国医药学报》(1)1988年【组成】桑白皮30克,黄芩、山栀炭、白茅根、茜草、侧柏叶、紫草、当归、旱莲草各10克,怀牛膝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肺泄热,凉血止血。
【方解】鼻中隔前下方鼻衄,多因肺热壅盛或伴脾不统血、胃热炽盛或肝火上逆所致。
鼻者,肺之窍,肺主气,宜清肃下降。
火热犯肺,肺失清肃,气逆不降,上壅鼻窍,损伤脉络,血随气道而致。
方中重用桑白皮,泻肺降气;黄芩、山栀炭清热止血;白茅根、茜草、侧柏叶、紫草,凉血止血;旱莲草养阴清热;当归、怀牛膝活血散血,且牛膝兼导热下行之功,使之肺热清、气降,则鼻衄自止。
【主治】鼻衄。
【加减】若伴鼻腔干燥,口干欲饮者,加芦根、天花粉养阴生津;出血量多、鼻黏膜充血明显者,加赤芍、丹皮、生地清热凉血止血;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通腑泻热;头晕头痛,口苦易怒者,加菊花、夏枯草、代赭石清肝降逆;病程较长,失血过多,面色无华者,加阿胶珠、炒白芍,黄芪益气养血摄血。
待鼻衄停止后,再服6剂以巩固其效。
【疗效】治疗143例,结果治愈110例,好转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4%。
在治愈和好转的135例中,服药1剂鼻衄即止者43例,2~3剂而止者58例,4~6剂而止者34例。
平均止血天数为3.1天。
在无效的8天中,有3例孕妇,1例尿毒症,1例高血压。
2清热止衄汤【来源】王永钦,《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石膏20~30克,桑白皮、栀子、黄芩各12~15克,白茅根、藕节25~30克,大蓟、小蓟、怀牛膝各15~20克,赤芍、丹皮各9~12克,生地10~15克,甘草3~6克(小儿剂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解】临床所见,以实火居多,多由肺、胃、心、肝火热上蒸鼻窍,迫血妄行而致。
方中以生石膏、桑白皮、黄芩、栀子清泄肺胃心肝火热,断火之源;辅以白茅根、藕节、大小蓟清热凉血止衄;以塞其流;赤芍、丹皮、生地凉血活血,清血脉之热,又能疏血中之滞、畅血之行,以防溢血留瘀;佐牛膝引血下行,折其火热上炎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医名方治疗鼻衄、鼻窦炎、鼻炎治鼻衄秘方1清金止衄汤【来源】俞军,《中国医药学报》(1)1988年【组成】桑白皮30克,黄芩、山栀炭、白茅根、茜草、侧柏叶、紫草、当归、旱莲草各10克,怀牛膝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肺泄热,凉血止血。
【方解】鼻中隔前下方鼻衄,多因肺热壅盛或伴脾不统血、胃热炽盛或肝火上逆所致。
鼻者,肺之窍,肺主气,宜清肃下降。
火热犯肺,肺失清肃,气逆不降,上壅鼻窍,损伤脉络,血随气道而致。
方中重用桑白皮,泻肺降气;黄芩、山栀炭清热止血;白茅根、茜草、侧柏叶、紫草,凉血止血;旱莲草养阴清热;当归、怀牛膝活血散血,且牛膝兼导热下行之功,使之肺热清、气降,则鼻衄自止。
【主治】鼻衄。
【加减】若伴鼻腔干燥,口干欲饮者,加芦根、天花粉养阴生津;出血量多、鼻黏膜充血明显者,加赤芍、丹皮、生地清热凉血止血;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通腑泻热;头晕头痛,口苦易怒者,加菊花、夏枯草、代赭石清肝降逆;病程较长,失血过多,面色无华者,加阿胶珠、炒白芍,黄芪益气养血摄血。
待鼻衄停止后,再服6剂以巩固其效。
【疗效】治疗143例,结果治愈110例,好转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4%。
在治愈和好转的135例中,服药1剂鼻衄即止者43例,2~3剂而止者58例,4~6剂而止者34例。
平均止血天数为3.1天。
在无效的8天中,有3例孕妇,1例尿毒症,1例高血压。
2清热止衄汤【来源】王永钦,《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石膏20~30克,桑白皮、栀子、黄芩各12~15克,白茅根、藕节25~30克,大蓟、小蓟、怀牛膝各15~20克,赤芍、丹皮各9~12克,生地10~15克,甘草3~6克(小儿剂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解】临床所见,以实火居多,多由肺、胃、心、肝火热上蒸鼻窍,迫血妄行而致。
方中以生石膏、桑白皮、黄芩、栀子清泄肺胃心肝火热,断火之源;辅以白茅根、藕节、大小蓟清热凉血止衄;以塞其流;赤芍、丹皮、生地凉血活血,清血脉之热,又能疏血中之滞、畅血之行,以防溢血留瘀;佐牛膝引血下行,折其火热上炎之势。
诸药配伍,热清衄止。
【主治】鼻衄。
【加减】肺热盛者,重用桑白皮、生石膏;胃火盛者,重用栀子、生地,加生大黄;心火盛者,重用栀子、生地、丹皮;肝火盛者,重用黄芩、栀子、赤芍,加龙胆草。
【疗效】治疗64例,结果痊愈(出血停止,半年内无复发)52例;显效(出血停止,半年内复发不超过2次)7例,好转(出血停止,半年内出血超过2次)3次,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87%。
3安血饮【来源】冉瑞金,《上海中医药杂志》(12)1986年【组成】白茅根20~30克,龙骨、牡蛎各15~25克,生三七粉3~5克(冲服),白芨粉10~15克,生大黄6~10克。
藕节炭20~30克(或藕汁)。
【用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煮沸20分钟。
水煎2次,分2次服,三七粉随药汁送吞。
【功用】凉血止血,平肝潜阳。
【方解】方中以白茅根、三七粉、白芨粉、藕节炭凉血止血,血止而不留瘀;龙骨、牡蛎平肝潜阳;生大黄通腑泻热,使上炎之火得以下泄。
血止火清则鼻衄可愈。
【主治】鼻衄。
【加减】素有过敏性鼻炎,加荆芥炭、侧柏叶炭各10克;干燥性鼻炎,加石斛12克,天冬10克,金银花炭12克;血热盛,加生地10~15克,牡丹皮12克;心火亢盛,舌赤糜烂,加焦栀子10~15克,竹叶、连翘各10克;气虚,加黄芪15~30克,阿胶、当归各6~10克。
【疗效】治疗80例,结果显效50例,有效13例,进步9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90.%。
平均服药4剂。
4荆牡藕节汤【来源】徐小圃,《上海中医药杂志》(7)1985年【组成】黑荆芥6克,薄荷炭2.5克,灵磁石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炒白术、绿豆衣各12克,茜草根炭、枳楮子、葛花各9克,藕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4次。
【功用】清肺健脾,平肝潜阳,凉血止血。
【方解】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乃小儿病理特点,因肝火旺盛,迫血上溢而犯肺窍,故鼻衄屡见;脾失健运,故多伴大便溏薄。
方用磁石、牡蛎平肝潜阳;绿豆衣养血平肝;白术健脾和中;茜草根炭、藕节凉血止血;黑荆芥、薄荷炭二味,入肺肝二经,但炒炭后,其疏散、香窜之性大减,更能入血分而止血,故用治鼻衄可获佳效;葛花、枳楮子原为解酒常用之品,今用于鼻衄,取其清肺止血之功。
【主治】鼻衄。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佳效。
笔者临床验证10例,依本方,大便正常去白术;肺热盛,加桑白皮、丹皮。
服药5剂内,均获痊愈。
效佳。
5健脾止血汤【来源】叶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生地、牛膝、藕节炭、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克,白茅根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健脾益气,补血摄血。
【方解】鼻衄虚证,多因肝肾阴虚,脾不统血所致。
若脾气虚弱,气不摄血,治宜健脾益气,凉血止血。
故方用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益气健脾,所谓血不足者补之以气,寓阳生阴长之义;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健脾和中,二者合用以培其本;生地、藕节炭、白茅根养阴生津,凉血止血以治其标;以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配伍,使气复血统、血热清而鼻衄自止。
【主治】鼻出血。
【加减】口鼻干燥,加地骨皮,天花粉;出血量多,加棕榈炭,仙鹤草。
【疗效】治疗120例,结果显效(出血止,3个月以上未复发)96例(占80%),有效(出血止,但3个月内时有出血,但出血量、次数较少)15例(占12.5%),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92.5%。
6鼻衄灵【来源】吕敬仁,《上海中医药杂志》(7)1985年【组成】生石决明24克(先煎)、代赭石(先煎)、怀牛膝各20克,生地、生白芍各12克,粉丹皮6克,茜草10克,玄参15克,炒地榆、川楝子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病重者一昼夜煎服一剂半。
儿童及老人剂量酌减。
【功用】平肝降逆,凉血止血。
【主治】鼻衄。
【加减】若肺热偏甚,加桑白皮9克,地骨皮、黄芩各6克;心胃热盛,加生大黄3~5克同煎;脾胃不和,加广陈皮6克,云苓12克。
【疗效】治疗8例,均获痊愈。
一般服药3~6剂即可奏效。
2个月后有2例复发,但症轻,继服本方,仍有疗效。
治鼻窦炎秘方1辛前甘橘汤【来源】张赞臣,《中医杂志》(11)1984年【组成】辛夷花、青防风各6克,嫩前胡,天花粉各9克,薏苡仁12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风宣肺,开泄通窍。
【方解】方中辛夷散风宣肺而通鼻窍;防风祛风解表;前胡降气化痰,开泄通窍;桔梗升清、祛痰、利咽,载药力上行;薏苡仁渗湿、清肺健脾;花粉滋阴、消肿胀;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诸药配伍,共奏散风宣肺、开泄通窍之功。
本方药性平和,宜于久服。
【主治】鼻渊。
证见鼻中常流浊涕,久则但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难闻。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白术;鼻塞重者,加藿香、细辛;分泌物清稀,加杏仁、浙贝;分泌物黄稠,加瓜蒌皮、冬瓜子;黏膜水肿甚者,加茯苓、泽泻;黏膜红肿者,加赤芍,丹皮;额部疼痛,加白芷、藁本;颞部疼痛,加白芷、白蒺藜;头顶或枕部疼痛,加蔓荆子;眼眶疼痛,加决明子,青葙子。
必要时,配以外治吹鼻之药,则奏效尤捷。
【疗效】临床屡用,颇有效验。
坚持服用必愈。
2加味辛夷散【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辛夷花、藁本、黄芪、菊花、苦丁茶、防风、川芎、羌活、独活、白僵蚕、升麻、薄荷、甘草、白芷、荆芥各30克,苍耳子、蔓荆子各60克,细辛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每取10克,在临睡前用沸开水冲泡、取汁服,药渣于次日临睡前再冲泡服1次。
【功用】祛风泻火,托里败毒。
【方解】《素向·气厥论篇》云:“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灵枢经·脉度》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今肺热上蒸,鼻窍壅塞,嗅觉失灵,故不闻香臭。
方中以辛夷花、苍耳子、细辛,蔓荆子、羌独活、防风、白芷、升麻、薄荷、藁本、荆芥、僵蚕、川芎等之辛泻肺气而散火;佐以黄芪、甘草、菊花、苦丁茶之甘平泻火而益气。
病因热郁化火,药用辛散,是用“火郁发之”之义。
泡取汁服,是取其气之轻清,不欲其味之重浊,以利药力上行,直达病所,因而获效更捷。
【主治】鼻渊(鼻窦炎)。
【疗效】屡用效佳。
笔者多年使用;颇得心应手。
曾治疗50例,以本方为主,证重时配以外治,服药1~2剂,均获痊愈。
3通鼻汤【来源】王友至,《四川中医》(11)1990年【组成】升麻、穿山甲、王不留行、鹿角霜各9克,白芷15克,辛夷12克,鱼腥草、蒲公英、薏苡仁、花粉、黄芪各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除湿,托里通窍。
【方解】慢性鼻窦炎(鼻渊),多因湿热较甚熏蒸清窍而成。
但湿热久羁,必致气阴亦伤。
故方用升麻、白芷、辛夷宣散升清,通窍散风;蒲公英、鱼腥草、薏苡仁以祛鼻窍之湿热;穿山甲、王不留行入厥阴、阳明两经,气辛而窜,由升麻、白芷引经而达病所,能通鼻窍,排出黄脓涕;用黄芪、花粉补气阴;且天花粉又能退肿散结;鹿角霜为血肉有情之品,温补督脉,强精益血;配黄芪、花粉调和阴阳,更能增强补气阴之功,亦能温通鼻窍。
诸药协同,共奏祛风除湿、败毒排涕、托里通窍之功。
本方用于小儿慢性鼻窦炎,症见湿热壅肺,兼气阴两伤者,确有较好疗效。
【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渊)。
【加减】若鼻流黄脓涕多者,加木通8克;鼻干者,重用花粉,再加知母9克;黄脓涕挟血者,加薄荷叶、白茅根各18克,赤芍12克;鼻塞重者,加路路通12克;前额胀痛者,重用白芷,再加粉葛根15克。
【疗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40例,病程8个月至3年多。
服药12~25天后,结果,痊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5%。
4蒲黄败酱汤【来源】陈超,《四川中医》(3)1988年【组成】蒲公英13克,生黄芪、夏枯草各8克,败酱草、辛夷花、苍耳子、没药、丹皮各10克,鱼腥草20克,皂角刺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肺解毒,活血行瘀,托里排脓。
【方解】慢性鼻窦炎,在诸鼻窦炎中发病率最高,病程缠绵,治疗难奏良效。
多因外感风火热毒内袭,阻于鼻窍,气血不畅所致。
故方用鱼腥草、蒲公英、夏枯草、败酱草、生甘草清肺解毒;辛夷,苍耳泄热;没药、丹皮、皂角刺活血行瘀;加黄芪托里排脓。
诸药相伍,切中病机,故收效颇著。
【主治】小儿慢性鼻窦炎(鼻渊)。
【疗效】治疗236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服药8~20剂即可痊愈。
5清热消肿汤【来源】谭慧珍,《中医杂志》(6)1986年【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12克,黄芩、鱼腥草、败酱草、辛夷花、白芷各15克,板蓝根、苍耳子、蔓荆子、赤芍、桔梗各10克,川芎、藁本各6克,炙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1小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