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安徽省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版

安徽省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宇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人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卧。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活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2016安徽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6安徽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6安徽中考试题及答案【注意】以下是一篇关于2016年安徽中考试题及答案的文章。

文章内容适合于提供信息和答案,不包含小节或小标题的词语,并按照合适的格式书写。

2016安徽中考试题及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考对学生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下面将为大家整理发布2016年安徽中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给各位考生提供一些参考。

一、语文部分(一)阅读理解1. 题目: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爸爸刚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很好玩,我可喜欢玩了。

可是,爸爸有时会用手机玩很长时间,这让我生气。

我正想劝爸爸少玩手机,可一下雨,景色美丽,我就不生气了。

这是为什么呢?爸爸笑道:“手机通知我明天要下雨,我赶忙收衣服,所以就有时间和你一起欣赏风景了!”其实,智能手机也有好的一面。

我们应该做到正确使用。

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在意爸爸玩手机的问题?A. 因为手机很好玩。

B. 因为爸爸买了新手机。

C. 因为下雨的原因。

D. 因为手机能提醒天气。

答案:C2. 题目: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身体健康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身体强壮的人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

身体健康不仅和饮食有关,还和锻炼有关。

运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同时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免疫系统。

而且,锻炼还能令我们的心情愉快,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问题:从短文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饮食和锻炼都对身体健康有关。

B. 锻炼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C. 锻炼只对心情有帮助。

D. 饮食对免疫系统有帮助。

答案:A(二)作文题目:请就“健康的生活方式”写一篇90词左右的短文。

范文: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合理饮食。

我们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谷物等。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适量的锻炼,像跑步、游泳和打篮球等。

锻炼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增强免疫力。

另外,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最后,不要忘记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 严格B. 严厉C. 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安徽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两下(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答案】(1)谙jìngyè(2)振撼震撼(3)C(4)示例: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解析】(1)推测“an”的具体含义,然后以义定形。

“劲”是个多音字,读“jìn”时,意思为“力气”“力量”;读“jìng”时,意思为“坚强有力”,做形容词。

据此,可以推断“劲松”中的“劲”应读“jìng”。

“咽”也是个多音字,与“鸣”搭配,只能读作“yè”。

(2)“振撼”一词与“心灵”搭配。

意为“心理受到强烈冲击”。

所以。

“振”应为“震”。

(3)要注意联系语境,指出“山风凌厉”的语境义。

根据“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句推断,“厉”在这里的意思是“凶猛”。

(4)变换句式,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是前提。

所给句子是一个陈述句,把其变为反问句,可分三个步骤:①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同“不是”;②在否定词“不是”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考点】辨析字音字形,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句式变换。

3.【答案】(1)水浒传(水浒)林冲(2)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解析】(1)给了一个小语段,让我们判断名著名和书中人物。

答题时,要善于抓关键信息。

如“花枪挑了酒葫芦”交代了人物所用的武器和嗜好,“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

据此可以推断该情节是“林冲看守草料场”,是《水浒》中精彩篇章之一。

(2)《海底两万里》,该书讲述“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潜艇历险的故事。

主要人物有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尼摩船长等。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打印版,含答案)分析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打印版,含答案)分析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⒈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⒉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⒊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⒋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⒈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⑴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⑵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⑵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⑶“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A.严格B.严厉C.凶猛⑷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⒊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⑴~⑵题。

(4分)⑴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试题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西下(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的“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解析】本题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1)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解答时,要注意“劲”不能读成“jìn”;“咽”不能读成“yàn”。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2016•安徽)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2.(9分)(2016•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山风凌厉,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3.(4分)(2016•安徽)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人名).(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人名)究竟是什么人?4.(12分)(2016•安徽)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普法活动我宣传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2)道德风尚我倡议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令制度;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三、团结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①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一词删除.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一词改为“”.(3)助人为乐我践行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性状]本品为薄膜表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规格]5mg/片.[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用药.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5.(23分)(2016•安徽)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那个冬天,很冷…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地低下了头.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愣了一会儿,孩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那个春天,很暖…(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五岁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荚,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l敞游戏,美爱奶奶(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B.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C.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D.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①那个冬天,很冷…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6.(17分)(2016•安徽)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凝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本文②③段,列举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这一中心论点.(3)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7.(15分)(2016•安徽)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①开朗豁然:②阡陌交通:③如外人悉:④泉香而酒洌:⑤杂然而前者陈:(2)翻译下列句子.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4)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桃花源记》:《醉翁亭记》:.三、写作(55分)8.(55分)(2016•安徽)请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2016•安徽)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②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重点字:侯)②海日生残夜(重点字:生)③草色遥看近却无(重点字:遥)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重点字:吟)⑥政通人和(重点字:人)⑦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娟)⑧夕阳西下(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重点字:涯、歧)【点评】名句默写的几个注意点:一是记住生僻难写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二是区分同音异形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更知其义.三是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2.(9分)(2016•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山风凌厉,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不ān(谙)世事劲(jìng)松呜咽(yè)(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振撼”,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震撼”.(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C.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汉字音形义的掌握,句式变换的能力.【解答】(1)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谙”不要写作“黯”;“劲”是多音字,可读“jìn、jìng”,这里应读作“jìng”;“咽”是多音字,可读“yè、yān、yàn”,此处应读作“yè”.(2)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做此题要区分“振、镇、震”等同音字.(3)做此类题需要养成注意读音、字形、词义的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意思.“凌厉”的“厉”是“凶猛”的意思.(4)做此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反问句,在做句式转换时要保证不改变愿意.答案:(9分)(1)谙jìng yè(共(3分).每空1分)(2)振撼震撼(共(2分).每空1分)(3)C(共2分)(4)示例: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共2分)【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掌握.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注意读音、字形、词义的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书写、意思.句式变换要保证不改变原句意思.3.(4分)(2016•安徽)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以上文段出自《水浒传》,描写的人物是林冲(人名).(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诺第留斯号(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尼摩(人名)究竟是什么人?【分析】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解答】阅读名著要了解小说人物、主要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点等,并能做到人物与事件对号入座.林冲及故事:误闯白虎节堂风雪山神庙、野猪林遇险、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还有火烧草料场.答案:(4分)(1)水浒传(水浒)林冲(2)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共(4分).每空1分)【点评】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大量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积累.4.(12分)(2016•安徽)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普法活动我宣传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2)道德风尚我倡议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令制度;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三、团结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①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没有”一词删除.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执行”一词改为“履行”.(3)助人为乐我践行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性状]本品为薄膜表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规格]5mg/片.[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用药.【分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的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拟写时,一定要围绕活动主题,简洁明了.易懂易记.还要注意使用规定的修辞方法.据此可作答.(2)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划线句,分析其主干,即可作答.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是一定要有作弊行为,与本意相反,把没有去掉即可.第二句中责任可以履行,但不能执行,这是搭配不当.(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然后有序表达即可,还要注意有称呼.答案:(1)示例一:《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示例二: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共(4分).内容和手法各占2分)(2)①没有②执行履行(其它正确改动也可)(共(4分).每小题2分)(3)示例:张爷爷,您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就可以了.(共(4分).“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各(1分),表达简明得体1分)【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5.(23分)(2016•安徽)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那个冬天,很冷…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地低下了头.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愣了一会儿,孩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那个春天,很暖…(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五岁时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荚,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l敞游戏,美爱奶奶(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

(高清版)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高清版)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你参与解决。(12 分) (1)普法活动我宣传
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
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德风尚我倡议
语文试卷 第 4页(共 8 页)
精品文档,名师推荐! 来源网络,造福学生
———————欢迎下载,祝您学习进步,成绩提升———————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恰当的内容。(4 分)
五岁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十一岁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6.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上
A.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
B.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愤愤地

D.怯怯地
怯怯地 失望地
失望地 愤愤地
7.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 分)
①那个冬天,很冷……
二、阅读(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3 分)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语文试卷 第 3页(共 8 页)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 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 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 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 哭了。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txt>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⒈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⒉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⒊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⒋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⒈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⑴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⑵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9分)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⑵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⑶“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a.严格b.严厉c.凶猛⑷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⒊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⑴~⑵题。

(4分)⑴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人名)。

⑵《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

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人名)究竟是什么人?⒋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

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人名)。

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 )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B. 严厉 C. 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2016年安徽语文答案

2016年安徽语文答案

2016年安徽语文答案【篇一: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打印版,含答案)】=txt>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⒈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⒉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⒊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⒋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⒈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⑴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⑵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9分)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⑵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⑶“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a.严格b.严厉c.凶猛⑷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⒊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⑴~⑵题。

(4分)⑴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人名)。

⑵《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

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人名)究竟是什么人?⒋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 严格B. 严厉C. 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两下(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答案】(1)谙jìngyè(2)振撼震撼(3)C(4)示例: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解析】(1)推测“an”的具体含义,然后以义定形。

“劲”是个多音字,读“jìn”时,意思为“力气”“力量”;读“jìng”时,意思为“坚强有力”,做形容词。

据此,可以推断“劲松”中的“劲”应读“jìng”。

“咽”也是个多音字,与“鸣”搭配,只能读作“yè”。

(2)“振撼”一词与“心灵”搭配。

意为“心理受到强烈冲击”。

所以。

“振”应为“震”。

(3)要注意联系语境,指出“山风凌厉”的语境义。

根据“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句推断,“厉”在这里的意思是“凶猛”。

(4)变换句式,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是前提。

所给句子是一个陈述句,把其变为反问句,可分三个步骤:①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同“不是”;②在否定词“不是”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考点】辨析字音字形,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句式变换。

3.【答案】(1)水浒传(水浒)林冲(2)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解析】(1)给了一个小语段,让我们判断名著名和书中人物。

答题时,要善于抓关键信息。

如“花枪挑了酒葫芦”交代了人物所用的武器和嗜好,“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

据此可以推断该情节是“林冲看守草料场”,是《水浒》中精彩篇章之一。

(2)《海底两万里》,该书讲述“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潜艇历险的故事。

主要人物有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尼摩船长等。

【考点】名著的阅读与积累能力。

4.【答案】(1)示例一:《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

示例二: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

(2)①没有②执行履行(3)示例:张爷爷,您每天早晨吃…次,每次吃两片就可以了。

【解析】(1)解答本题,要紧扣题目的要求: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此外还要紧扣“《环保法》普法宣传”这一主题。

字数虽然没有明确限制,但宣传语宜简短,最好不超过20字。

(2)要注意审读题目中的提示语。

A句中的“杜绝”一词带有否定意味。

与“没有”搭配。

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不合逻辑,所以应删除“没有”一词。

B句词语搭配不当,如果提取后半句主干就是“执行责任”。

显然“执行”与“责任”不搭配,可把“执行”改为“承担”或“履行”。

(3)答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称呼得体,二是要把握住关键信息:“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

至于其他信息,可以舍去。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二、阅读5.【答案】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

【解析】表格要填的第一个空对应第三段。

该段主要内容是女儿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要换奶奶,“我”及时制止女儿的想法并加以引导。

但仔细审题,我们发现要填写的内容是女儿对奶奶的态度转变,与“我”无关。

所以,仿照表格中已给出的示例,用两个半句组织语言,答案应为“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要换奶奶”。

第二个空对应第五段,同理可得答案。

【考点】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

6.【答案】D【解析】所给三个词都与人物的神态有关,我们完全可以联系当时的对话情境加以推断。

女儿向妈妈提出换奶奶的要求,应当是“怯怯地”:女儿的要求被“我”拒绝,她应当感到失望;奶奶丢了女儿的面子,让她感觉到分外倒霉,女儿说话时应当是“愤愤地”。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7.【答案】①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

②女儿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

【解析】所谓理解句子含意,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意思。

如第①句“那个冬天,很冷……”一句表面说天气冷,联系第一段内容,句中附“冷”还指“我”心境悲凉、无助、压抑。

理解第②句,要联系第六段内容,该段写女儿和奶奶一起钓蝴蝶。

所以“钓蝴蝶的快乐”其实就是祖孙二人游戏的快乐。

【考点】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8.【答案】作为儿媳,“我”心地善良。

孝敬老人。

包容体谅患病的婆婆;作为母亲,“我”关爱孩子,教子有方,用心引导呵护女儿成长。

【解析】解答时,要从作为“儿媳”和作为“母亲”两个角度切入。

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出描写“我”言行的句子,并结合典型事例进行分析。

如选文第四段写“我”教育女儿要尊重奶奶,表现了“我”宽容、体谅、孝敬老人的品质:第五段写女儿在奶奶受欺负时,挺身而出保护奶奶,则从侧面说明“我”作为母亲教子有方。

【考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9.【答案】示例:①成长需要时间。

②成长过程是曲折的。

③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改正错误。

④成长过程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

⑤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他人。

⑥成长需要引导呵护。

【解析】这是一道拓展题,要求结合选文谈成长启示。

解答时,可从以下角度人手:①在“我”的教育引导下,女儿变成奶奶的守护神,由此可得出“成长需要引导呵护”;②女儿对奶奶的态度转变:由换奶奶变为护奶奶,由此得出“成长要勇于改正错误”;③本文主旨:人与人之问要学会关爱和理解,由此得出“成长需要关爱他人”。

【考点】探究启示的能力。

10.【答案】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解析】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是上文或下文中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或某几句话或某个语段的含意。

就该题而言,这样说表示近指,指代的就是它前面的句子。

【考点】词语的指代意的能力。

11.【答案】“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解析】第一个空要概括的论据是第②段所叙述的事例,我们可以采用“人物÷事件”的格式组织语言。

第二个空要填写论点联系前文来看,作者在第①段末尾提出了“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这一观点,是本文的中心论点,②⑧两段紧承此句举例,对其起到支撑作用。

【考点】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12.【答案】承上启下(过渡)。

承接上文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自然引出下文对阅读“无用之用”的论述。

【解析】在议论文中,一般首段的句子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中间段落里的句子起到过渡作用,结尾段的句子总结归纳全文。

所给句子在文章第⑤段,属于中间段落。

选文②~④段论述“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⑤~⑦段论述阅读的重量“有时却在于它的‘轻”’,所以该画线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考点】分析段落的作用的能力。

13.【答案】示例:①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

②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

③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

【解析】可采用抓关键句的方式。

关键句包括总结句、总领句、过渡句、主旨句等。

如第①段有“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一句,由此逆推,“有重量”的阅读是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再如,抓住第⑤段的画线句。

可知有重量的阅读是指阅读有精神内涵的内容,追求无功利的阅读境界。

【考点】提取信息的能力。

14.【答案】(1)开阔敞亮的样子(2)交错相通(3)完全。

都(4)清澈(5)摆开,摆放,陈列【解析】词语多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等特殊词。

就本题而言,“交通”“悉”“陈”是古今异义词,分别解释为…交错“相通”“部”“摆开”,“豁然”解释为“开阔的样子”,“洌”解释为“清澈”。

【考点】解释文言文词语的能力。

15.【答案】(1)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

(2)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16.【答案】第一层: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

第一层:桃花源山的景象。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①用语简洁;⑦抓住要点。

第一层。

很多考生极易概括成“进入桃花源”,遗漏“发现桃花源”这一要点;第二层描写了桃花源美景。

【考点】划分层意并概括层意的能力。

17.【答案】《桃花源记》: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

《醉翁亭记》:太平祥和,与民同乐。

【解析】解答时,可采用内容分析法。

如第一个选段重点描写了桃花源人美好的生活环境和他怡然自乐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自得其乐的社会生活的向往。

第二个选段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勾画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景象,联系原文可知,“醉能同其乐”恰恰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考点】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把握的能力。

三、写作18.【答案】略【解析】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式作文,题目的补充应从所给出的四个词语中挑选。

这就要求考生在补题前,先要列出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并加以比较,审题时要抓住这样几个关键词:“第……个”、关键词是“你”。

从题目“……的人”来看,“你”只能是具体的人物。

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如老师、朋友、亲人等;也可以是人类历史上的伟人、英雄、诗人等;还可以是文学世界中的艺术典型,如《名人传》中的贝多芬。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

第二个关键词是“我”。

这表明。

写作本文要采用第一人称。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文重点写人,而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就要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

而在叙述事例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等细节的刻画。

当然,在记叙的同时,还可在文章的恰当位置。

用几句议论点明人物的品质,或抒发自己的感激之惰。

更能使文章锦上添花。

选材与立意:(1)拟题:你是我最贴心的人选材:当我遇到挫折时,你不说一句损我尊严的话;当我意气用事时,你决不迁就,而会娓娓解说事理给我听;当我心情不好时,你决不和我一般见识,大吵大闹……立意:我的心事你最懂(2)拟题:你是我最感激的人选材:你为了挽救“我”这样一个“学困生”,可谓苦煞心思,对“我”采用冷处理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我”遭受到一次次打击之后,最终懂得“成长。

也需要冷漠”的道理,,立意:留点感激在心中(3)拟题:你是我最牵挂的人选材:中秋月圆之夜留守童对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的思念;从小到大外婆对我的关心呵护,如今瘫痪的外婆让我倍加牵挂……立意:你在我心中有多重【文言文译文】桃花源记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间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下船(上岸),从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