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煤炭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

合集下载

化工园区脆弱性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共3篇

化工园区脆弱性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共3篇

化工园区脆弱性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共3篇化工园区脆弱性综合评估方法研究1化工园区脆弱性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化工园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存在大量高风险、高危险因素,如易燃易爆、毒性较强等,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影响到周边环境,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基于此,化工园区的脆弱性评估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化工园区的脆弱性评估指的是评价化工园区面对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外部因素时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的工作。

脆弱性是指园区在面临风险因素的打击时所遭受的损失和破坏程度。

化工园区脆弱性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园区的脆弱环节,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从而减小发生事故的概率,保障园区的稳定运行。

目前,化工园区脆弱性评估的方法繁多。

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分为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和综合评估模型两大类。

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历史数据和现场调查来评估园区的脆弱性,但是由于历史数据流失、不全面和准确性不足等问题,这些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所限制。

综合评估模型是一种基于多指标、多因素、多层级的方法,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考虑进来,通过量化的方法实现对化工园区的脆弱性评估。

从综合评估模型的角度看,化工园区可以分为三个层级进行评估:基础设施层、物资储备层和全园区层。

具体来讲,就是首先从骨架结构、供电网络、通讯网络、道路交通等各方面对基础设施层进行评估,这一层级的脆弱性对园区整体的抗击和恢复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其次,对各种重要物资进行储备层的评估,园区物资的储备能够直接保障园区在面对危机时的维持能力;最后,全园区层评估是对整个园区各个部分、设施和供应链进行总体评估的过程,并提供化工园区的应急预案。

评估的方法也是有许多不同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为了达到更高的评估结果,FAHP可以根据情况扩展到“模糊逻辑”和“灰色系统理论”等其他评估方法,从而为评估结果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

鲁西南主要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对煤的影响

鲁西南主要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对煤的影响

鲁西南主要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对煤的影响
赵民;黄春慧;汤振清
【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00(028)002
【摘要】在对鲁西南地区主要煤田岩浆岩的分布情况、侵入层位、岩性、岩相、岩石类别、时代、来源、厚度、侵入层数等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岩浆岩发育规律及岩浆侵入对煤层、煤质的影响,为今后矿井建设及煤炭开采提供参考.【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赵民;黄春慧;汤振清
【作者单位】山东煤田地质局,泰安,271000;山东煤田地质局,泰安,271000;山东煤田地质局,泰安,2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83
【相关文献】
1.巨野煤田郓城井田岩浆岩特征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J], 孟艳慧
2.阳谷茌平煤田杨营井田岩浆岩特征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J], 任守康
3.滕县煤田七五井田岩浆岩分布特征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J], 荣晓伟
4.霍西煤田曲村勘查区岩浆岩特征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J], 陈凤杰;刘润斌;鄣英帅
5.淮北煤田永固井田岩浆岩侵入特征及煤厚预测 [J], 金法礼;冀明君;张培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成果——生态脆弱区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保护技术

科技成果——生态脆弱区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保护技术

科技成果——生态脆弱区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保护技术适用范围该成果适用于煤炭开采地下水保护利用与地表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煤炭开采造成的土地占压和沉陷超过4万公顷,破坏地下水资源约80亿吨,而利用率仅25%,每年损失水资源60亿吨;土地复垦率不足30%。

西部晋陕蒙宁甘是煤炭主产区,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3.9%,且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生态脆弱,矿井水外排蒸发损失问题突出,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损伤严重。

该成果的应用对于提高矿井水资源利用率和生态修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原理揭示了生态脆弱区安全高效高回收率煤炭开采(简称现代开采)对地下水和地表生态的影响规律,充分利用井下自然空间和揭示的规律,储存利用矿井水(煤矿地下水库)和地表生态主动型减损与引导型修复。

关键技术1、揭示了现代开采地下水运移和地表生态变化规律开发了煤炭开采覆岩结构变化、地表土壤水、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全周期、多层次、多参数四维探测技术,摸清了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变化规律。

2、首次开发了矿井水井下储用技术建立了煤矿地下水库储用矿井水的技术体系,开发了水源预测、选址和库容确定、坝体建设、水质控制和安全保障技术。

3、研发了地表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开发了基于开采工艺优化减损与人工引导型生态修复和地下水生态复用的地表生态修复技术。

技术流程本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核心部分。

1、建立了综合研究方法,揭示了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变化规律。

2、研发了煤矿地下水库储用矿井水技术。

3、开发了西部生态脆弱矿区地表生态修复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一)提供了神东矿区用水的95%以上神东建成32座煤矿地下水库,储水3100万m3,3年累计节水超过8500万m3。

(二)实现了矿井水不外排神东大柳塔建设世界首座煤矿分布式地下水库,储水710万m3,实现了矿井水不外排。

(三)矿区植被覆盖率达78%2012年矿区植被覆盖率比2008年提高14个百分点。

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估——以阜新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估——以阜新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估——以阜新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如今煤炭产业在我国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许多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系统都与煤炭产业密切相关。

然而,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煤炭行业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许多煤炭城市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阜新市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煤炭城市,其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煤炭产业。

然而,由于煤炭的开采及利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阜新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如何评估阜新市煤炭城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以阜新市为例,全面评估其煤炭城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对阜新市的煤炭产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城市社会系统评估指标体系;2. 使用脆弱性评估方法,对阜新市的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进行分析和评估;3. 通过对阜新市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估结果的分析,提出阜新市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管理和控制措施。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 对阜新市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进行全面评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 对阜新市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提出建议,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指导。

三、研究方法1.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实证分析法;2. 文献调研法主要用于对已有的研究文献、政策解读、统计数据等进行收集和综述,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背景资料;3. 实证分析法主要采用量化分析方法,对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建立和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管理和控制措施。

四、论文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

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

第二章:阜新市煤炭城市社会系统概述。

主要对阜新市的煤炭产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城市社会系统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章:阜新市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估。

鲁西南地区控煤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鲁西南地区控煤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 鲁西南 � 控煤因素 � 研究 概况 鲁西南地区位 于华 北地 台山 东地 块的 西南 部 � 煤系 地层 为 晚古生代石炭 � 二叠系含煤地 层 � 华北 晚古生代 石炭 � 二叠 纪含 煤岩系在我国北 部有相 当广 泛的 分布 � 是 典型 的陆 表海 聚煤 盆 地 � 在盆地形成前 � 华北是我国 形成较 早的古隆 起区 � 由于 加里 东运动的影响 � 华北整体隆起 � 使上奥 陶统至下石炭统地层缺失 � 华北平原经历了长期的剥蚀 � 夷 平和准 平原化 � 为晚 古生代 含煤 岩系的沉积创造了条件 � 晚石炭早期 � 华北地台整体下降接受沉 积� 形成了一个向东微有倾斜的 沉积盆 地 � 随 后逐步 形成了 陆表 海聚煤盆地 � 成为全球罕见的特 大型陆 表海盆地 � 直 到晚石 炭世 早期开始 � 盆地以缓波状龙坳运动为主 � 总体是缓慢 � 稳定的大面 积坳陷与抬升 � 石炭世晚期 太原期是 华北陆 表海盆 地的稳 定发 展时期 � 沉积了一大套十分典型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 � 山东是 此期盆地的主要聚煤区 � 煤层不但层数多 � 而且厚度较大 � 普遍大 于5 �� 至二叠世早期 山西期沉积了一套近海性的陆相 � 过渡相 含煤岩系 � 山东的山 西组是 晚古 生代 陆表 海盆 地沉 积充 填的 上 部沉积地层 � 与我国北方各地的沉积特征基本一致 � 变化较小 � 是 主要的聚煤期 � 该期形成的煤层 厚度较 大 � 有 的煤田 山西组 煤层 厚度超过 1 0 �� 到晚二叠世华北由陆表海盆地转化为陆相盆地 � 整个石炭 � 二叠纪期间 � 华北聚煤盆地 大部分处于构造稳定状态 � 属于稳定性盆地 � 具有含煤岩系 分布宽 广 � 岩相 � 厚度稳 定 � 聚煤 范围大 � 煤系与煤层连续性强 � 隆起 � 坳陷及同沉积断裂多属持续 发展型 � 幅度不大 � 火山活 动微弱 等特点 � 鲁 西南地 区的含 煤岩 系为石炭二叠系 的太原 组或 山西 组的 煤层 � 因 此在 研究 的基 础 上去找煤是完全可行的 � � 构造特征分析 山东是华北地台的一部 分 � 以郯庐 断裂和 聊考断裂 为边界 � 划分为鲁西南断块 � 鲁东断块和华北断块 ( 鲁北部分) � 研究区位 于鲁西块段内属鲁西煤田 � 鲁西 煤田构 造比较复 杂 � 尤其是 断裂 构造发育 � 煤系受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 多 向断裂交错 � 煤系 抬升遭受剥蚀 � 断裂破坏比较严 重 � 鲁 西石炭 二叠系 煤系及 上部 岩层先经历了印支运动的强 烈抬升 � 剥 蚀作用 � 造成 煤层埋 深变 浅� 后又遭受燕山 � 喜马拉雅运动的断 裂改造 � 使煤系切割成断快 � � � 状 � 鲁西南地区控制煤系赋存 的主要 断裂构造 多为近 南北向 和 近东西向 ( 或北北东向) 两 组断裂 � 呈棋 盘格式 � 近 等距分布 � 各 煤田内部多发育宽 缓的 大型 褶皱 � 且 仅分 布于 煤田 边缘 断裂 所 限的范围内 � 轴向以北东向为主 � 从鲁西南构造图上可知 � 煤田构造具有以下几种形式 � 单断式断陷构造盆地 即煤田一侧发育大型断裂 构造 � 地层 向单一 方向倾斜 � 另一 侧为煤系露头即被剥蚀区 � 如兖州 煤田 � 煤层位 于上盘 而下陷 埋 藏� 下 盘抬升 � 煤系遭受剥蚀 � 在煤 系内部 伴生 � 派生一 系列断 裂 构造 � 使煤田内部复杂化 � 煤系埋藏浅 � 上覆地层较薄 � � � � 阶梯断陷构造盆地 即规模较大倾向 一致 的 断裂 大致 平行 分布 � 煤 系被 切割 成 若干块段 � 地层倾向基本一致 � 这类构造形成在鲁西南地区 常见 � 由于断裂发育 � 煤系遭破坏比较严重 � 伴生 � 派生构造往往比较复 杂� � � � 地堑式断裂构造盆地 即煤系赋存于大型断裂 控制的 地堑块区 内 � 埋藏相 对较深 � 如巨野煤田 � 济宁煤田和鱼台凹陷 等为比 较典型 的低堑 块陷区 � 煤系上覆地层较厚 � 低堑内 的煤系 地层容易 得到保 存 � 东西向 � 南北向都为地堑时 � 双向叠加 � 煤系保 存完好 � 为" 埋 藏型 " � 两个 方向都为地 堑 � 双向 叠 加时 � 煤系 地 层通 常 遭 到剥 蚀 � 为" 剥蚀 型" � 若干个方向是地堑 � 另一个方 向是地 垒 � 并且由于 次级构 造 的作用 � 可以使煤系赋存完好 � 且深度适中 � 为" 复合型 " � � � � 复杂时断陷构造盆地 这类构造盆地地 质情 况 比较 复杂 多样 � 一 般由 煤田 边缘 断 裂控制煤系赋存 � 一般情况是 边缘断 裂与煤田 内部构 造构成 比 较复杂的构造复杂块段区 � 断裂密集 � 煤系滑动构造比较发 育 � 如 汶上宁阳煤田 � 另一种情况是边缘断裂规模较大 � 构成一种四面 下陷的盆地 � 而内部相对简单 � 但煤系埋藏深 � 上覆盖地层厚度也 大� 通过分析可知 � 在 鲁西 南地 区控 制煤 系地 层埋 藏深 度的 主 导因素是构造 � 因此 � 在煤炭资源开发中 � 查清构造是极其重要的 工作 �

山东鲁西南大都市区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山东鲁西南大都市区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带半 湿 润 气 候 ,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6 7 5n3, 年 水 多 7 . I1 多 1 面蒸 发 量 为 1 8 . mm, 平 均 气 温 一 般 在 1 .  ̄ 7 63 年 2C 3

( ) ( ) 阜 邹 城 四城市 为主 体 , 快组 群结 构 大城市 建设 步 加
地 下水 富水性好 , 炭 、 煤 石灰岩 等 矿产 资 源丰 富 , 内经济 发展 迅 速 , 产 资 源 开发 利 用程 度 较 高 , 区 矿 由 此伴 生 了采 空塌 陷、 面沉 降 、 地 崩塌 、 石流 、 坑 突水及 矿 区水 环 境 污 染 等环 境 地 质 问题 , 因主要 渣 矿 成 与人 类 大量或过 量 开采矿 产 资 源有 关 , 区 内人 民生产 、 活造成 不 同程度 的破 坏和 影响 。在 分析探 对 生 讨环 境地质 问题 成 因的基 础上提 出 了调 整 采煤 方 法 、 土地 整 平 、 深 垫浅 、 挖 回灌 地 下水 、 开辟 新 水 源
体主要有南 阳湖 、 京杭运河 、 洗府河 、 河、 泗 白马河及 尼山水 库和 西苇水库等 , 起着 防洪排涝 、 溉和补 给 灌 地 下 水 的 作 用 。都 市 区地 处 鲁 中南 山 区 与鲁 西 南 平 原 的交 接 地 带 , 势 东 高 西 低 , 面 标 高 由东 部 低 山 地 地 丘 陵 区 的 4 0 向 西 至 山 前 冲 洪 积 平 原 逐 渐 降 至 8m 3 m。 东 部 地 区 地 貌 为 剥 蚀 堆 积 地 貌 , 部 地 区 地 5 西 貌属堆积平 原地貌 。 济宁市 地层 属华 北地 层 区的鲁 西地层 分 区 , 地层 发 育 较为 齐 全 , 由老到新 主要 有 : 山群 、 泰 寒武 系 、 陶系 、 奥 石炭系 、 二叠系 、 罗系及第四系, 中第四系大面积分 侏 其 布 于 山间沟 谷 、 冲洪 积平 原地 带 , 积厚 度 由东 向西逐 沉

鲁西南地区构造演化与煤变质规律

鲁西南地区构造演化与煤变质规律

鲁西南地区构造演化与煤变质规律雷小乔;周日平【摘要】从鲁西南基底组成为出发点,依循华北板块构造演化历史的时间脉络,分析了研究区煤变质规律的形成是基底构造与成煤后构造运动双重作用的结果,基底构造决定煤变质的赋存格局,中新生带构造演化是基底构造框架控制下煤形成及深成变质、区域岩浆接触变质、动力变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累积.鲁西南煤变质呈现了从鲁西古陆核向南、西边界断裂不断增高的趋势,即从气煤—气肥煤—肥煤—焦煤的变质规律.【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8(030)007【总页数】4页(P22-24,71)【关键词】鲁西南;鲁西古隆起;聊-兰断裂;克拉通破坏;煤变质【作者】雷小乔;周日平【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 100038;中煤地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北京 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P618.11鲁西南地区位于华北地台鲁西古隆起西南角,区域构造属华北板块鲁西台背斜西南部。

鲁西南含煤区东、南、西、北分别由驿山断裂、南华北北部断裂东端—丰沛断裂、聊-兰断裂和汶泗断裂所围限,东北部为隆起区,西部和南部为止于边界断裂的环隆起分布的隆凹相间块段形成的坳陷区。

煤变质规律呈现靠近隆起区的鲁西南东北部以中低变质程度的气煤为主,西部和南部则表现为由隆起到坳陷到边界断裂,煤变质程度逐步提高,以气肥煤、肥煤、焦煤为主。

东北部隆起区中低煤阶煤的变质是深成变质为主,西部和南部高煤阶煤的变质是深成变质叠加岩浆热接触变质和动力变质等其他多期次、多热源的变质。

中生代及新生代发生的华南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华北板块构造应力作用导致的环鲁西古隆起断裂的复活以及断裂间块体的隆起与坳陷则是煤变质发生的根本,因为断裂发生处岩浆的喷发、华北东部克拉通破坏引起的块体沉陷导致的地热流的升高等,都是煤进一步变质的直接诱因。

本文以基底构造为出发点,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了基底构造对鲁西南地区煤变质格局的控制作用。

矿区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矿区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矿区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孙庆先;贾新果【摘要】借鉴其他领域脆弱性评价方法,率先完成煤矿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倡导并建立一种具有煤矿地区特色的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新方法,丰富了煤矿地区地质环境评价的技术手段.用实例分析说明了实现这种新方法的一般步骤,分析结果可作为煤矿地区村镇、厂矿、工程建设选址的技术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年(卷),期】2011(037)002【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煤矿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性;地理信息系统;(GIS)【作者】孙庆先;贾新果【作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分院,北京市东城区,10001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分院,北京市东城区,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4.6脆弱性是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已把脆弱性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

2001年4月,23名世界著名学者在《科学》杂志发表的《可持续性科学》(Sustainabilitv Science)一文把“特殊地区的自然-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或恢复力”研究列为可持续性科学的7个核心问题之一,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地质环境脆弱性是系统受外部扰动灾害不利影响的易损性,导致生命、财产及环境发生损害的可能性。

脆弱性增加,就意味着安全性降低,也即抗御灾害和灾后恢复的能力差。

煤炭资源的开采使煤矿地区地表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还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使得煤矿地区的地质环境脆弱性与众不同。

鄂尔多斯市某煤矿地区10多个行政自然村(队)因煤矿开采需要异地重建,本文以该煤矿地区为例,运用Map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该煤矿地区的地质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论述煤矿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一般过程和方法,研究成果为村庄选址提供参考。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大小煤矿比比皆是。

在人口密集区,村庄、工厂、公路及沿途商铺的压煤量很大。

探究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

探究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

探究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摘要】生态脆弱地区一般包括我国西北、陕北地区,这一报告研究也主要针对这一部分区域。

为了系统的归纳出保水采技术的研究新成果,促进煤理论的发展,采取了查阅资料和分析文献的办法,对现阶段的保水采煤技术状态进行一个总结。

因此,提出了控制生态水位为核心的科学采煤研究方法,为以后保水采煤的研究方向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保水开采;生态水位;采煤区域【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陕北的侏罗纪煤田是我国煤炭集中程度最高,煤质最优,开发前景最好的大型煤田。

该区域煤层埋藏浅,采煤过程中对地表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称之为前煤层。

说明又十分优质且大量的煤炭资源蕴含其中,从2008年开始以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递增,煤炭采掘行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由于多年以来毫无节制的开采使该矿区出现了水位下降、泉水、湖泊的干涸,河川基本流量锐减乃至于断流,流域生态的变异和地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的影响。

经过调查过后发现,地下水水位埋深是影响矿区地表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研究控制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采煤技术,是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方法,也是科学采矿,建设绿色矿区的重要任务。

地下水是维护陕北地区地表生态系统最为主要的因素,地下水系的破坏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不仅是限制了矿区煤业的发展,也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因此地下水系也是保持矿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只要控制因素,地下水位的埋深对地表生态环境起着严格的控制作用,我们通常把调控表生生态环境中的水位称之为生态水位。

这一理论的出现为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煤矿开采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也是煤炭矿业所面临严重困难。

陕北的生态矿业区覆盖了跨湖群高平原区、沙漠区、盖沙丘陵区。

其典型植物的生长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最具有代表性,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植物从沙柳灌丛到沙蒿灌丛交替出现,从小叶杨到旱柳演替。

石化产业基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石化产业基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石化产业基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延立强;吴和成;韩建雨;付俊雅
【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年(卷),期】2024(46)1
【摘要】绿色高效的石化产业基地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基于石化产业基地和生态环境相关特性,联合熵权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德尔菲专家打分法,构建石化产业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考虑到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构建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并选取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呈递减趋势,计及随机因素的评价模型表现出较强的预测能力,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得以验证,可为改善我国特殊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124-129)
【作者】延立强;吴和成;韩建雨;付俊雅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甘肃河西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生态重建研究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3.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4.河西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5.石化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

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

五、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西部生态脆弱矿区保水采煤的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回顾和分析, 总结出了各种保水采煤技术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实验研究和现场应用案例,发现 煤水共采技术和充填开采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这些技术仍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针对西部生态脆弱矿区的实际情况,开展更加深入的 调查研究工作。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保水采煤技术, 以实现采煤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政府支持,推 动保水采煤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现场应用成果:通过对多个矿区现场应用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煤水共采 技术和充填开采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3、技术优缺点分析:各种保水采煤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例如,煤水 共采技术能够实现采煤和保水的双重目标,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充填开采技 术能够减小地表塌陷风险,但需要大量固体充填材料,成本较高。
展望未来,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应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不同生态 脆弱区保水采煤技术的研发和优化,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其次,强化采 煤过程中的水资源管理和现场监管,确保保水采煤的有效实施;最后,加强国际 合作与交流,引入先进的保水采煤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 究的快速发展。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中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与此同时,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也十分 脆弱。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水措施,极易对地下水资源造 成破坏。为了实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安全、高效的采煤,针对西部生 态脆弱矿区的保水采煤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采煤对地下水的危害以及保水采煤技术进行了广泛 研究。研究发现,采煤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地下水流失、地面塌陷等问题,严重破 坏地下水系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保水采煤技术,如煤 水共采技术、充填开采技术等。然而,这些技术在实践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技术成本高、实施难度大等。

鲁西南地质概况

鲁西南地质概况

1地质概况1.1 区域地质背景鲁西南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靠江苏、安徽,西邻河南,北邻河北,其大地构造处于靠近郯庐断裂的华北板块一级构造单元东南缘,南以韩台断裂为界,北东向以聊考断裂为界,区内中新生代断层较发育,断层相互改造与切割,形成了多个煤田,其中现今开采的主要煤田有:充州煤田、济宁煤田、巨野煤田、济东煤田、黄河北煤田、新汉煤田和滕县煤田等。

1.2构造背景从大地构造角度看,山东省鲁西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其东以郯庐断裂为界(山东境内称为沂沐断裂)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和胶辽隆起相接。

鲁西地区的北部属华北坳陷,西部为济宁坳陷,中部-东南部为鲁中隆起。

鲁西南地区在区域上隶属于华北板块中的鲁西块体,总体上是一个以大型隆起为背景的地质构造单元。

大致以聊城-兰考断裂为界,其东部主体属于华北板块、鲁西地块、鲁西南潜隆起区、菏泽—充州隆起,其西属于华北板块华北拗陷、临清拗陷区、临清拗陷、东明凹陷。

其东部以峰山断裂与泅水凹陷、尼山凸起分开,南以丰沛断裂与南华北盆地相隔,西界与临清凹陷和河南省东淮凹陷毗邻,北界由广饶一齐河断裂与济阳凹陷相隔。

区内分布着众多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沉积差异较大的中新生代断陷、凹陷盆地。

鲁西南地区断裂构造非常发育,以隐伏的SN向、EW向、NE向和NW向四组断裂为主,近SN向的聊城-兰考断裂是鲁西地块与华北拗陷的分化性深大断裂。

SN向和EW向两组断裂是区内的主要构造,是鲁西南地区构造格架的主体,其落差大、延伸长,这些断裂将该地区分割成多个凹陷或凸起,形成了北部凹陷区,中部凹陷、凸起相间分布区,以及南部凹陷、凸起复杂区。

凹陷区迅速沉降,凸起区抬升遭剥蚀,而且多期构造活动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现今比较复杂的构造格局。

1.3沉积背景早古生代特征是全域同步缓慢沉降,鲁西以台地相及潮坪、泻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

中、晚奥陶世之后,受板块汇聚俯冲影响,鲁西地区整体抬升剥蚀,缺失晚奥陶世一泥盆纪沉积。

山东省黄河北煤炭矿区地表沉陷预测与综合治理研究

山东省黄河北煤炭矿区地表沉陷预测与综合治理研究

山东省黄河北煤炭矿区地表沉陷预测与综合治理研究隋建红【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7(033)003【摘要】黄河北煤炭矿区为鲁西煤炭基地最后一块整装后备资源,阳谷茌平煤田和黄河北煤田其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实际观测资料利用回归分析法获得的岩移参数,对山东省黄河北矿区内上组煤开采后引起的地表沉陷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地表沉陷总面积达到3724.5 km2,最大下沉深度为5455 mm;其中,阳谷茌平煤田最大下沉深度为5455 mm,地表沉陷面积为1188.0 km2;黄河北煤田最大下沉深度为2976 mm,地表沉陷面积为2536.5 km2.地表沉陷预测结果与多年水位观测数据进行对照,煤炭开采会造成1091.5 km2季节性积水区和62.3 km2的常年积水区.地表沉陷对地面、地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危害,其中对农业的影响最大.地表沉陷形成的塌陷裂缝、不同坡度耕地、大型塌陷坑等可分别采取黄土填堵、大型设备平整、退耕还林、煤矸石充填、修复为鱼塘等治理措施.该文对下一步黄河北矿区开发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的规划控制措施提出了建议.【总页数】5页(P59-63)【作者】隋建红【作者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山东济南 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相关文献】1.煤矿地表沉陷综合治理研究 [J], 庞乃勇2.煤矿开采地表沉陷预测及综合治理研究 [J], 张兰3.矿区地表沉陷控制与沉陷地表土治理措施 [J], 张小刚;王策;孙玉亮;侯建国;白云虎4.潞城市煤炭开采区地表沉陷治理研究 [J], 寇路建5.矿区地表沉陷预测的KPCA-LSSVM模型 [J], 刘福臻;耿波涛;刘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炭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发生机制研究——以阜新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煤炭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发生机制研究——以阜新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煤炭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发生机制研究——以阜新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煤炭等资源型城市兴起,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人口外流等,这些问题导致了煤炭城市的脆弱性。

煤炭城市人地系统的脆弱性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对于煤炭城市的脆弱性开展研究,可以为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于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脆弱性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阜新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城市,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产业转型等问题,因此对于阜新市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煤炭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发生机制,特别是以阜新市为例,分析其资源利用、产业结构、环境质量、人口流动等影响因素,并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阜新市及其他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阜新市人地系统概况及脆弱性分析通过对阜新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数据的分析,对阜新市人地系统的脆弱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其脆弱性问题所在的领域和原因。

2. 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阜新市的实际情况,分析其资源利用、产业结构、环境质量、人口流动等因素对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并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加以说明。

3. 解决方案及实践探索从政策、制度、技术等多方面探索解决阜新市人地系统脆弱性问题的方案,并对其中可行性高的方案进行实践探索,验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分析主要采用统计学和GIS技术,定性分析采用SWOT、Pest等方法,重点在于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描述,从而得出结论。

具体技术路线包括:1. 数据采集和处理,收集阜新市相关的经济、环境、社会等统计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2. 建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阜新市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指标体系简化,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鲁西南矿区经济模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调查报告

鲁西南矿区经济模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调查报告

苏北及鲁西南矿区经济模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调查报告2011年7月中旬,我组织了一支队伍,作为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分队,在山东省枣庄滕州市级索镇开展了围绕“深入矿区新农村服务基层老百姓”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在为期十天的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们紧扣“深入矿区新农村服务基层老百姓”这一活动主题,首先开赴位于微山湖西岸的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龙固镇,探访了沛县龙固镇镇政府、龙固镇中二村、沛县徐庄煤矿及周边煤炭产业集群地区,采访了龙固镇团委书记、徐庄煤矿负责人、龙固镇中二村大学生村官朱庆庆等人,同时在该镇发放并回收两百余份关于“新农村建设成果及不足”的调查问卷。

随后,实践团来到微山湖东岸的山东省枣庄滕州市级索镇,实地探访了当地王晁煤矿周边的环境以及农村、农业发展状况。

实践团在当地发放并回收了百余份调查问卷,收集到大量对比微山湖两岸矿区新农村建设的依据。

王晁煤矿位于滕州市级索镇后王晁村的北面,带动了周边一系列工厂的快速发展。

省道两侧的洗煤厂规模不等,分布集中,另外有一个小型洗沙厂沿河而建,所有工厂的员工大部分来自周边村庄。

农村家庭里的剩余劳动力出来工作,无论是区域经济还是家庭经济状况确实都有了一定的改观。

工厂的发展推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但是希望的背后却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位于村子中心线上的省道俨然成了运煤专线,重型卡车成队通行在这个村庄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司机肆无忌惮地鸣笛,让我们这些初到此地的外乡人感到极大的不适,车轮卷起了沙暴般的尘土,浑浊的空气里,到底有多少粉尘超标,由于技术所限,我们不得而知;路旁的一座座洗煤厂还停留在原始的工业生产阶段,直接抽取地下水洗煤,废水直接排放到公路边沟,然后渗入农田,灌入河道;更有一座洗沙场,直接利用河水洗沙,废水排放到河道,短短一年,洗沙厂沉淀的沙泥将曾经的深水河段变成了“三角洲”,变成了滩涂,变成了陆地;多处煤矿塌陷区将原来的粮仓分割地支离破碎,以级索镇的西北部最为严重:房舍被淹、农田被毁,村民被迫搬迁;成百上千的廉价劳动力在毫无人身安全保护措施工场工作,更不必提炎炎烈日对他们的炙烤;矿区生产、生活垃圾乱扔乱倒,无人问津,令人作呕。

基于脆弱性指数法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基于脆弱性指数法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基于脆弱性指数法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李建林;王雄雄;王燕;常晓峰
【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41)5
【摘要】针对目前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和规律研究主要集中在开采工作面,而对整个采区研究较少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煤层底板脆弱性层次结构,利用正交试验下的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利用采区钻孔勘探资料和GIS图形叠加功能建立采区煤层底板脆弱性分区模型,并用该模型对采区范围的底板破坏深度进行预测。

以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为例,通过与典型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模拟值比较,建立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与脆弱性分区的对应关系。

结果表明:影响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6个因素按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作面斜长、顶板岩性组合、采深、底板岩性组合、煤厚和煤层倾角;底板脆弱程度每增加1级,破坏深度增加5 m;采区底板破坏预测深度为12.2~31.7 m。

基于脆弱性指数法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为采区范围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总页数】7页(P1-7)
【作者】李建林;王雄雄;王燕;常晓峰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45
【相关文献】
1.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与建议
2.基于熵值法—FAHP的煤层底板突水常权脆弱性指数法应用
3.基于熵值法-FAHP的煤层底板突水常权脆弱性指数法应用
4.基于脆弱性指数法的里必煤矿3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5.基于脆弱性指数法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程度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主要煤炭基地生态环境脆弱度判定与优化措施研究

中国主要煤炭基地生态环境脆弱度判定与优化措施研究

中国主要煤炭基地生态环境脆弱度判定与优化措施研究
刘佳骏;史丹;李宇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本研究基于我国陆地国土空间的生态环境脆弱度分异与我国主要煤炭矿区进行空间拟合,在整个国土空间范围上判别我国主要煤炭基地所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揭示不同煤炭基地相关生态环境因子约束类型,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煤炭基地生态约束类型的绿色开采措施与我国未来煤炭基地生产调控政策.
【总页数】7页(P125-131)
【作者】刘佳骏;史丹;李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4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1
【相关文献】
1.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煤炭工业的历史性跨越--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
九 [J], 本刊记者
2.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研究——以银川市红墩子矿区为例 [J], 石缎花
3.全国主要煤炭基地煤炭运输铁路水路分工研究 [J], 马驹
4.中国主要水电基地生态环境脆弱度判定与绿色发展对策研究 [J], 刘佳骏;史丹;李

5.中国主要煤炭基地生态环境脆弱度判别与调控对策 [J], 刘佳骏;史丹;李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常态背景下山东省县域经济脆弱性空间格局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山东省县域经济脆弱性空间格局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山东省县域经济脆弱性空间格局研究刘凯;任建兰【摘要】依据2016年山东省县域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在通过脆弱性公式和集对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县域经济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划分县域经济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格局,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县域经济脆弱性的空间关联格局.结果表明:其一,不同县域的经济脆弱性存在较大差距,高水平经济脆弱性县域在鲁西南地区分布最为集中,较高水平经济脆弱性县域在鲁西北和鲁中南地区分布较多,较低水平经济脆弱性县域主要位于中部和南部地区,低水平经济脆弱性县域多数分布在山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地区;其二,县域经济脆弱性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呈现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可分为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和冷点4个区域以及高度脆弱、极化脆弱、空心脆弱、低度脆弱等4种类型,并且自东向西由冷点逐步过渡为热点.【期刊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64)001【总页数】9页(P59-67)【关键词】新常态;县域经济脆弱性;空间格局;山东省【作者】刘凯;任建兰【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358;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3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引言脆弱性滥觞于自然灾害研究,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兴起的背景下发展为可持续性科学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领域。

随着研究框架不断完善、研究内容不断深入,脆弱性逐渐演变为包含“风险”“敏感性”“适应性”和“恢复能力”等一系列要素在内的概念集合,并且其研究领域逐渐由自然科学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比如早期多为生态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研究,发展为经济脆弱性、城市脆弱性、生计脆弱性等,成为脆弱性研究的重要领域。

Briguglio(1992)最早将脆弱性应用于经济学分析中,提出了经济脆弱性指数的概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首次提出系统概括了经济脆弱性概念,并把经济是否呈现脆弱性特征视为衡量不同类型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参考。

生态脆弱区石化工业开发的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杨庄河工业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生态脆弱区石化工业开发的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杨庄河工业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生态脆弱区石化工业开发的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杨庄河工业区为例的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及意义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石化工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区开发石化工业,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尤为明显。

在这个背景下,针对生态脆弱区石化工业开发的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既是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本研究以杨庄河工业区为例,通过探讨其石化工业开发的生态承载力问题,为生态脆弱区的石化工业开发提供参考。

2.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脆弱区的概念和特征分析,界定杨庄河工业区为研究对象;(2)生态承载力的理论调研,探索其内涵、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3)杨庄河工业区石化工业的开发现状调查与分析,包括产业结构、企业规模、污染物排放等因素;(4)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杨庄河工业区石化工业开发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5)提出优化建议,为生态脆弱区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揭示生态脆弱区石化工业开发的生态承载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和测量方法;(2)以杨庄河工业区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该区域石化工业的开发现状;(3)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杨庄河工业区石化工业开发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4)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改善生态承载力提供思路。

4.预期研究结果和贡献本研究的预期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揭示生态脆弱区石化工业开发的生态承载力问题,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案例和视角;(2)探索生态承载力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对现有理论进行补充和拓展;(3)提出杨庄河工业区石化工业开发的优化建议,为该区域的石化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西南煤炭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本研究目的是分析煤化工经济区内的主要煤矿矿山及煤化工企业概况,论证煤矿矿山及煤化工生产对当地地质环境的影响现状y,对煤化工经济区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论证煤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适宜性,预测煤化工生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地质环境防治对策,为煤化工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在研究区进行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是山东省确定的“十一五”发展重大战略任务。

但是煤化工基地运行势必会对当地地质环境产生负影响,尤其对地下水环境构成相当大的威胁,一旦污染,对其治理、恢复的难度和代价都是十分巨大的。

因此,通过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分析地下水不同地段潜在的易污染性,圈定地下水脆弱范围,据此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划定煤化工基地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及科学意义,也为国内外类似基地或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该研究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地质环境监测、测量及GPS
等工作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阐明了采空地面沉陷、水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现状、形成原因及造成危害。

采用DRAMTIC方法对浅层地下水进行了脆弱性评价、利用专家聚类打分法进行了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

研究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采煤沉陷、废水排放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等,煤化工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水环境污染,与地下水开发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地下水落漏斗、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表水以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为主,浅层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绝大部分为Ⅳ类水质。

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很高区占评价区面积的0.72%,脆弱性高区占17.52%,脆弱性中等区占38.21%,脆弱性低区占42.44%,脆弱性很低区占1.11%。

煤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性划分为脆弱性高(Ⅰ)、脆弱性较高(Ⅱ)、脆弱性一般(Ⅲ)及脆弱性低(Ⅳ)4个区,Ⅰ区占评价区面积的12.94%,属地质环境不适宜区;Ⅱ区占评价区面积的15.36%,属地质环境较不适宜区;Ⅲ区占评价区面
积的33.51%,属地质环境较适宜区;Ⅳ区占评价区面积的38.19%,属地质环境适宜区。

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主要创新点:1.针对特殊的煤化工产业进行了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及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2.依据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对煤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适宜性做出了分区评价,为煤化工基地安
全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