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
丽江市城市地下水环境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茛
。
+
《
环境科学导刊 20 ,2 ( ) 7 — 9 07 6 1 : 6 7
C 3—1 0 / N1 0 4 X
=============== ======= :=========== ===
展产生限制性影响 。
由于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 ,对水资源的 需求量剧增 ,导致现状供水不足 。加上坝区内地表 水污染加剧 ,使得丰富的地表径流不能得到有效利 用,使得丽江坝区现状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 ,导致
良;中下游污染严重 ,主要污染因子依次为粪大肠 菌 、氨氮、总 P和 B D _ 。检测表 明,古城 区是 O 5 6
坝 区 ( 古 城 ) 近 期 ( 0 3—2 1 和 中 期 含 20 00)
(0 0 2 1 )水资源供需关系见表 2 21 — 05 。
裹 2 丽江盆地内水资源供需哀 ( M/) 亿 a
基金项 目:云南省 自然科 学基金 (05 D00 ) 20 D 022 ,中国地 质调
查局项 目 (2 2 15 0 o ) 1 100 4 14
作者简介 :庄立会 (9 9一) 17 ,男 , 士生 ,山东莒 县人 ,主要 硕 从事区域系统开发 与管理研究 。
资料来源 :据 《 丽江古城景观用水凋水方案》 ( 丽江市人 民政 府,20 )等资料整理 04
从丽江盆地水资源供需分析可看出,盆地水资
一
7 一 6
维普资讯
丽江市城市地下水环境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源量仅可以满足丽江城市近期和中期发展需要 ,对
庄立会
古城至新城南郊约 06 i,水质积累污染变为超 V .k n 类标准。玉河在短短 的 24 m 的流程 ,迅 速地从 .k I 类水变化到劣 V类。地表水上游无污染 ,水质优
滇东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滇东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及预防措施宋振华;袁希平;甘淑;杨敏;周曦冰;底鑫;熬成【摘要】从地貌的复杂性、地质环境的特殊性、降水的不均匀性以及人口密度的不均匀性等4个方面,对滇东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分析.根据我国西部开发生态建设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滇东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预防措施.【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26【总页数】3页(P259-260,300)【关键词】滇东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预防措施【作者】宋振华;袁希平;甘淑;杨敏;周曦冰;底鑫;熬成【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3岩溶即喀斯特,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运动、岩石的透水性以及水的溶解能力。
西南岩溶区是全球三大连片岩溶发育区之一[1],岩溶面积344万km2,占国土面积1/3。
云南是我国岩溶分布的大省[2],仅次于贵州[3],其岩溶面积约为11.08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8%。
由于受岩溶地质地貌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云南岩溶山区生态系统有其特殊性,并反过来影响到全省工业、交通、城建、旅游等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岩溶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
滇东南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岩溶生态环境日益脆弱,正朝着恶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关于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与技术分析
关于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与技术分析生态环境地质是地质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地质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相互关系。
在当今社会,地质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地质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关的技术分析。
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是多样性。
地球的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导致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地质特点差异巨大。
在岩石、土壤、水文地质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生态环境地质的研究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是相互关联。
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着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分布和演变。
不同类型的岩石、土壤对植被生长和土壤侵蚀产生不同的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则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生态环境地质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系统,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
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是动态性。
地质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出动态变化。
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也将发生相应的演变。
古地貌演变、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地质事件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态环境地质的研究要注重对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分析和监测。
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是脆弱性。
地球的生态环境地质条件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干预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环境脆弱性逐渐加剧,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生态环境地质研究要注重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在生态环境地质的研究过程中,科学技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技术分析是生态环境地质研究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地质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有效地预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的演变和环境质量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地质调查与地质评价是生态环境地质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地质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价,可以获取大量的基础资料,为生态环境地质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遥感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
玉龙雪山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哪些挑战
玉龙雪山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哪些挑战玉龙雪山,这座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壮美山脉,以其雄伟的身姿、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玉龙雪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首先,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玉龙雪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这片神奇的土地,导致景区内的人流量过大。
大量游客的踩踏使得山地植被受到破坏,一些脆弱的植物群落面临生存危机。
为了满足游客的住宿和餐饮需求,周边地区的建设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此外,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果垃圾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景区的美观,还可能对土壤、水源等生态要素造成污染。
其次,气候变化对玉龙雪山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退缩的速度加快。
玉龙雪山的冰川是其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冰川的退缩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水资源供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连锁反应。
气温的升高也改变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一些适应寒冷气候的物种可能面临栖息地减少、食物短缺等问题,从而影响其种群数量和生存状况。
再者,过度的开发和资源利用也是玉龙雪山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合理的开发项目在周边地区展开,如矿产开采、森林砍伐等。
这些活动不仅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同时,过度的水资源开发也可能导致河流流量减少,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另外,外来物种的入侵也给玉龙雪山的生态平衡带来了威胁。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一些外来物种被无意或有意地引入到该地区。
这些外来物种可能没有天敌的制约,迅速繁殖扩散,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从而破坏原有的生态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玉龙雪山周边的农业活动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可能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土地盐碱化。
西南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与保护对策研究
西南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与保护对策研究西南地区的山地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是引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物理环境,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受到多种因素的威胁和破坏。
本文将探讨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评估,同时提出一些保护对策。
西南地区的山地生态环境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开采、土地利用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山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为了了解和评估这一脆弱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要对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的物理特征进行评估。
这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
地形因素直接影响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概率。
气候因素如降水和温度对植被生长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
水文因素则决定了水资源的供给和分配。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初步了解到山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其次,要考虑人类活动对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扩张和过度开发给山地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压力。
例如,大规模的清理和开垦土地、非法砍伐和盗采自然资源等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评估人类活动对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脆弱性的程度。
另外,要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西南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重要性。
西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
但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过度捕捞等因素,这些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因此,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成为保护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为了应对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保护对策。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和实施。
制定并执行相关的环保法律和政策,打击非法砍伐、盗采和污染行为,确保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其次,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避免大规模的开发和破坏。
同时,推动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土地的压力。
此外,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
为那些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提供合理的补偿和奖励,激励更多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韩亚何继山母霓莎来源:《卷宗》2018年第23期摘要:城市地质正是随着世界城市化水平程度的提高而发展并逐渐兴起。
城市作为人口的主要集居地,对资源的需求量最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最强.城市地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我国进行比较系统的城市地质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就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全面性而言,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1 前言地质环境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依托,其基础地位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人口、资源、环境彼此制约与需要协调的复杂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
因此,从整个城市总体发展的角度从事和拓展地质工作,对城市进行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势在必行。
可以说,城市地质工作是新世纪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世界各地正积极开展城市地质工作。
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好城市地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国际城市地质工作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地质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创新性逐步增强,城市地质服务机制研究越来越被重视。
2.1城市地质调查正在更多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展城市地质从上世纪起源到现在,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世界上许多城市已经开展过城市地质调查,比如洛杉矶、柏林、东京、伦敦及莫斯科等都开展过相对综合的城市地质调查并出版了相关著作如《莫斯科城市地质》。
目前有更多的城市正在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比如我国的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南京和杭州,国外如挪威的奥斯陆,芬兰的赫尔辛基,日本的东京等。
其中挪威奥斯陆城市地质调查覆盖了地质结构、地质资源、地质灾害等方面内容。
另外在非洲的许多国家城市地质也正在更多的城市开展,比如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埃及的开罗等。
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以云南省迪庆
藏族自治州为例
杨子江;王虹影;谭原潇;戴骊静;张雪
【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
【年(卷),期】2024(49)3
【摘要】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环境易遭受破坏的主要区域,承担着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碳汇等重要职责,已成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点关注区域。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西南山地农牧交错脆弱区,是我国修复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的关键治理区域。
基于生态脆弱区异质性、不稳定性与时空波动性特征,剖析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空间治理面临的重难点与挑战,系统划定“深绿空间”、精细化划分“浅绿空间”,构建全域全要素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提出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多维度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增值、提升生态文化韧性的生态空间治理路径,引领典型性生态脆弱区规划治理与绿色转型发展。
【总页数】10页(P48-57)
【作者】杨子江;王虹影;谭原潇;戴骊静;张雪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云南大学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X171.4
【相关文献】
1.内蒙古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思考与对策——以阿拉善盟生态综合治理情况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一个树种、一个基因就是一个产业——云南省干热河谷典型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和思考
3.滇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预测研究——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
4.生态资本视角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贫困治理——以四川藏区为例
5.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趋势与治理技术需求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丽江市市情、概况
丽江市市情简介一、自然资源丽江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
地跨北纬25°23′-27°56′,东经99°23′-101°31′之间,东西最大横距21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13.5公里。
东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宾川三县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永仁两县,西、北分别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毗邻。
全市总面积2121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92.3%,高原坝区占7.7%。
人口密度为53.6人/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13.76万人。
全市现有纳西、彝、傈僳、白、普米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6.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8.1%。
丽江历史上就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汉唐时代通往西藏和印度、尼泊尔等地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重镇。
全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
玉龙山以西为横断山脉切割山地峡谷区的高山峡谷亚区,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间。
玉龙山以东属滇东盆地山原区的滇西北中山山原亚区,海拔较高,山势也较浑厚。
在主山脉两侧又广泛发育着东西向的沟谷,形成错综复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极大。
有111个大小坝子星罗棋布于山岭之间,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其中丽江坝最大,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466米。
流经全市的金沙江以及两岸拔地而起的属云岭的老君山、玉龙山、绵绵山(俗称小凉山)三大山系,构成了丽江市地形的基本经脉和骨架。
老君山从北到南如屏障横列在西边,成为丽江县与维西县、兰坪县的界山。
老君山主峰海拔4247.4米。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市市府所在地15公里处,发育着高山冰川地貌,终年白雪皑皑,13座山峰首尾相连,直指云天。
丽江古城保护措施
丽江古城保护措施一、背景介绍位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其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丽江古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丽江古城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二、保护措施1. 限制车辆进入随着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在丽江古城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数量也逐渐增加。
为了减少车辆对古城建筑的破坏,限制车辆进入古城区域是必要的。
可以设置停车场,游客可以将车辆停放在停车场,然后步行进入古城区域。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还可以保护古城的建筑和环境。
2. 加强管理和维护丽江古城的保护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应当加强对古城建筑的巡查,及时修复和加固受损的建筑部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古城周边环境的管理,定期清理垃圾和污水,保持古城的整洁和环境的良好状态。
3. 控制游客数量丽江古城作为一个热门景点,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
为了保护古城建筑和文化,有必要限制游客的数量。
可以通过实施门票制度和游客预约系统,控制游客数量在适当范围内。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对古城的破坏,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4. 开展宣传教育保护古城的重要性需要广大游客共同认识和参与。
因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通过在旅游景点设置宣传牌,介绍古城的历史和保护工作,引导游客爱护古城。
同时,还可以开展讲座和展览,提高游客对古城保护的意识。
5. 建立监测系统丽江古城保护的有效性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监控摄像头和传感器,对古城的建筑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护古城的完整和原始性。
三、保护效果评估为了评估保护措施的效果,可以定期进行保护效果评估。
评估过程包括对古城建筑和环境的检查,以及对游客的问卷调查。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四、结论保护丽江古城是维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重要任务。
对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对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还对生态平衡和自然灾害的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我国的地质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地质灾害频发、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污染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我国的地质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针对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产资源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应加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各部门和各主体在地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和义务,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
其次,加大对违法破坏地质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二、强化地质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地质环境监测是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地质环境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为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要加大对地质环境监测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的精度和频率。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实现监测数据的快速采集、传输和处理。
同时,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建立科学的预警模型,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三、推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不合理的开发方式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要推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规划管理,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资源分布情况,合理划定矿产资源开发区域,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规模。
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岩溶山地是由于地质结构、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作用下而形成的特殊地貌类型,其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
然而,由于其地质构造特点、暴雨频繁等原因,该地区易发生地质灾害,且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对该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
1.评估重庆市南川区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
2.分析造成该区域生态脆弱性的主要因素;
3.提出针对该区域生态脆弱性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
1.对南川区岩溶山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气候等方面的情况;
2.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景观、生态过程、环境敏感性、生态适应性和生态恢复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3.分析造成南川区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等;
4.提出南川区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治理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加强生态保护、控制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等。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综合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调研法等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和遥感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探索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评价和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研究可为南川区及其他岩溶山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提供参考。
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论文
丽江古城的开发与保护论文摘要: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所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翡翠灿烂的一笔。
本文将对丽江古城的开发与保护做出初步探究及提出方法。
关键词:丽江古城古城印象保护方法一、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
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
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二、古城印象在古城,所有的想象都是幸福,同时又是多余。
因为,古城来自于你的想象。
走进古城会意外的发现古城的房子并不华丽,不像江南的古城,艳于雕琢,而是很朴素,很随意,甚至趋于简陋。
像纳西人的心一样,只是用心去品味生活,而非刻意渲染。
就是这样的平静,却让人们无端的感动。
古城没有城墙。
在丽江人们不禁会问浅浅流水有多远,也有人会执着青石板路的尽头在哪儿。
因为,当你第一步踏入古城,你会带着无数的问题,急切的想追寻答案。
古城的一切总是能轻而易举的勾起你的好奇。
悠悠的脚步,和善的面孔,唯美的古城,让人忘记了昨天,甚至忘记了自己,却又不愿醒来,只愿长久的沉醉。
在古城,一次次的失去自己,却又一次次的找回自我。
如此新鲜,带着浪漫。
没有城墙的古城,却没人相信自己的心灵会迷路。
三、保护方法关于如何保护与开发丽江古城,人们一直不停的在探讨。
当地政府如何在经济和文化之间权衡。
不管是外来的游客、学者或当地居民,都在为丽江古城的发展前景高都关切和隐约有一些担忧。
玉龙雪山的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
玉龙雪山的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玉龙雪山,这座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壮美山脉,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终年积雪的山脉。
它不仅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玉龙雪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各方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生态监测是保护玉龙雪山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立多个监测站点,对雪山的气候、水质、土壤、植被等生态要素进行长期、系统的监测。
这些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反映出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比如,一旦发现某种珍稀植物的生长受到威胁,或者某个区域的土壤质量下降,相关部门就能迅速采取针对性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在旅游管理方面,严格控制游客数量是关键之举。
根据玉龙雪山的生态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每日接待游客的上限。
这样做既能保证游客的游览体验,又能避免因游客过多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
同时,优化旅游线路的规划,引导游客集中在特定的区域活动,减少对未开发区域的干扰和破坏。
为了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景区加强了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
在各个景点设置了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对于游客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理,尽量做到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在污水处理方面,建设了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景区内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防止对周边的水体造成污染。
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也是玉龙雪山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同时,加大对偷猎、盗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和研究,了解它们的生态需求和种群动态,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植被保护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植被恢复和保育措施。
对于因旅游开发、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植被破坏区域,进行人工造林和植被修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提高植被恢复的成功率。
城市地质环境及环境地质调查之探讨
城市地质环境及环境地质调查之探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也深受地质环境等问题的严重影响。
例如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等,严重的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笔者重点论述了城市地质环境及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情况。
标签: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探讨1城市地质调查概述1.1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城市地质环境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和人类日常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壳表层,包含了和城市建设及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水、土及地质灾害等。
城市地质调查主要是综合运用现代勘查技术,进行城市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岩土结构、水土地球化学背景及污染情况、地质灾害方面的探明工作,进而获得综合地学信息,最终通过建立三维可视化的城市地质数据管理及服务系统,来为城市建设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数据。
1.2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意义1.2.1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依据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的前提条件是充分掌握城市区域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
城市地质调查通过综合运用钻探、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勘察方法,系统的对城市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进行查验和探测,从而形成相关的专题资料,并通过建立城市地质信息系统。
从而城市的规划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的数据和依据。
1.2.2探明地质灾害,建立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城市地质环境严重恶化和环境容量不断萎缩的直接表现就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具备突发性、预测难及灾害性大等特点,严重的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城市地质调查,充分研究城市地质灾害的现状、类型、成因及具体分布情况等,合理评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建立健全重点区域地质在哈监测预警系统等,能够为城市防止地质灾害及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等提供基础资料。
1.2.3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效控制水土污染通过城市地质调查,开展土地放射性污染、土壤地学化学调查等,充分掌握土壤的污染现状,分析污染物的来源和类型等。
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古城的代表之一,其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成为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但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丽江古城也在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尤其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
首先,丽江古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问题。
由于游客的涌入和商业开发的推动,古城内的传统建筑、街巷格局等都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改变,极大地影响了其真正的历史文化价值。
其次,丽江古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够科学和可持续。
景区内的旅游纪念品、食品和住宿等服务品质和价格参差不齐,很难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和品质追求。
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压力,导致了生态环境污染。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一、保护丽江古城的文化遗产对于丽江古城的建筑、街巷格局等传统文化元素,建议加强保护和维修。
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并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同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二、推动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通过对景区内的各项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和规范,加强游客服务理念和品质,在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同时,也需要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可以探索推动旅游与当地文化、历史的深度结合,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展。
三、加强旅游业的监管建立旅游监管机构,对旅游行业的各方面进行监管,确保其合规经营。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监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四、挖掘新的发展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丽江古城的发展,挖掘文旅融合的新的领域和商机,推动古城的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丽江古城作为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需要融合发展思路,不断推行改革创新,做好市场开拓和管理,促进丽江古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丽江地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丽江地区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丽江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结合部,下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全市幅员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人,有纳西、彝、傈僳、白族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7%。
全市共有68个乡镇,4个办事处,农业人口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86%。
丽江是典型的山、少、边、穷山区,全市一区四县中,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省级贫困县,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低于667元的贫困人口还有35.61万人,全市城镇化率仅为20.1%,远低于全国41.8%和全省28.1%的平均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
1丽江概况1.1旅游胜地丽江是云南省重要旅游基地。
丽江地理位置独特,风景优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多元民族文化。
历史上曾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通径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和世界记忆遗产东巴文献古籍,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三遗产”桂冠的地级市。
区内有可开发价值的景区(点)104处,其中有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和泸沽湖是省级旅游开发区;纳西族东巴文化和泸沽湖摩梭人中国土地资源网风情中外驰名。
还有虎跳峡、长江第一湾、白沙壁画、老君山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这些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丽江丰富的旅游资源。
1.2地形地貌丽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横断山纵谷地带的东部,地形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民主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
玉龙山以西为横断山脉切割山地峡谷区的高山峡谷亚区,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中国土地资源网河流深切其间。
玉龙山以东属滇东盆地山原区的滇西北中山山原亚区,海拔较高,山势也较浑厚。
基于格局-质量-功能的高寒草甸区生态脆弱性分析——以云南迪庆为例
基于格局-质量-功能的高寒草甸区生态脆弱性分析——以云南迪庆为例李子辉;苏湘媛;田甜;张亚;陈庆松;朱康文;宋丹;张艳军;巴永;陈伟志;董春凤;杨梦娇;侯征【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年(卷),期】2024(44)4【摘要】以滇西北高寒草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格局-质量-功能框架开展其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特征评价,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滇西北高寒草甸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EVI)格局由北向南递减.2000~2020年迪庆北部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呈增加趋势,生态脆弱性性指数最高增加了0.30,中南部绝大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影响因子对生态系统脆弱性敏感性显著,气候因子对迪庆北部和南部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敏感,经济(GDP)、人口(POP)等因子是导致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增加的主要因素.【总页数】13页(P2273-2285)【作者】李子辉;苏湘媛;田甜;张亚;陈庆松;朱康文;宋丹;张艳军;巴永;陈伟志;董春凤;杨梦娇;侯征【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生态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4【相关文献】1.高山峡谷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2.基于GIS-MCR高寒藏区城镇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空间发展策略——以青海省玉树市为例3.基于景观格局的云南省富源县生态脆弱性空间特征分析4.基于景观格局的陕北资源富集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陕西省神木县为例5.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高寒贫困山区生态脆弱性分析——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丽江为例开题报告
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丽江为例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0 届)题目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丽江为例指导教师院别班级学号姓名二〇年月日一、选题的意义当前,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愈加重要,其所巨具有的经济作用也在逐步增强。
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旅游地也不例外。
倘若不合理地开发和发展景区的旅游资源,会对景区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进而加速旅游地的衰落。
因此我们要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延长期生命周期。
本文就以丽江为例,探讨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以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一)理论意义近年来丽江旅游产业不断升温,人文景观备受青睐,旅游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的趋势下,生态环境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活动和人为开发过程中,虽然发挥了可观的效益优势,但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污染和变异,所以我们应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二)现实意义本文对旅游环境的开发与保护进行了重点分析,从不同角度观察丽江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与措施,对未来丽江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一)主要内容目前,旅游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某些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
但是旅游业也有其发展规律,基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理论,本文以丽江为例,分析了丽江景区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主要问题:对丽江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现状的分析2、重点问题:如何发现丽江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3、难点问题:怎么样解决丽江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三)重点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成果本文综合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试图探求丽江旅游环境持续发展及发展模式永葆生命力的根源。
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旅融合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更是推动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文旅融合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本文就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旨在为丽江古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旅游业过度依赖丽江古城的经济主要依靠旅游业,而且过度依赖,导致了当地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健全的问题。
一旦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如疫情等,就会对丽江古城的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2. 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工作并不到位,导致了文物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流失等问题。
3. 传统产业与现代旅游融合不足丽江古城地处偏远山区,传统产业主要为农业和手工业,与现代旅游业的融合不足。
传统产业发展滞后,无法完全适应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
4. 文化传承与商业化冲突丽江古城的文化传承和商业化之间存在冲突。
商业化的发展导致了丽江古城的商业氛围浓厚,商业化的开发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难以取得。
1. 多元化产业发展为了缓解旅游业过度依赖的问题,丽江古城应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手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提升当地经济的多元化水平,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
2. 完善历史文化保护机制丽江古城应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的历史文化保护机制,加强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确保历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3. 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旅游融合丽江古城可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升级等方式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旅游的融合,如将当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纳入旅游产品中,增加旅游体验内容,促进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4. 商业化开发与文化传承平衡丽江古城应加强规划管理,明确商业化开发的范围和规模,加强对商业化开发的引导和管控,保持丽江古城的文化传承和历史风貌,创造健康的商业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
丽江市地处藏滇地槽与扬子准地台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丽江市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通过收集地质环境资料,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
成果对丽江市社会经济与地质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系统收集丽江市地质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料分析整理并借助GIS平台建立基础地质环境空间数据。
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开展丽江市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效应分析,探讨地质
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规律。
通过多源信息叠加,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
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区。
以人—地质环境系统反馈机制为核心,
探讨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进行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划,提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和建议。
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解译遥感地质信息,分析遥感地质特征对丽江市遥感地质信息解译,将遥感地质特征归纳为:活动断裂发育,线性特征清晰,连续性好,影像信息明显,显示了断裂的强烈活动性,由活动线性构造控制边界的环形构造发育。
线—环构造特征反映了研究区构造格局:活动断裂带构成了菱格状—三角形的构造骨架,构造盆地、隆起受断裂带的控制,线、环构造形成共用边界、相切和相交的关系。
2、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效应分析丽江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包括活动断裂、地震、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地方病、环境变迁造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人类工程活动及环境污染等。
丽江市活动断裂发育,活动断裂控制了区内地貌发育、资源分布及地震发生。
研究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引发次生地质灾害。
丽江市主要发育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多个乡镇、矿山和多条公路受到危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受地质环境、自然地理的控制,研究区分为易发区、较易发区两类,进一步划分9个危害区段。
丽江市土壤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地质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的主要因素,人类工程活动扰动加剧土壤侵蚀。
丽江市化探未见放射性元素异常,地方病病种有地方性甲状腺病、地氟病和克山病,
发病地域有限并得到控制。
程海、拉市海呈现水体萎缩、水质恶化趋势,分析认为是湖泊形成地质构造环境与气候等多因素综合结果;近年来玉龙雪山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活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交通和矿山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和范围小,区内陡坡垦殖现象已得到遏制。
丽江市部分江河湖泊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各大居民点空气受到一定程度污染。
3、多源信息叠加与地质环境特征分析多源信息叠加综合分析认为,线、环构造交叠部位是活动地带和易发震部位,布格重力异常带与深大断裂和地震活动存在对应关系,均衡重力异常表明区内存在强烈的局部均衡重力调整,强震发生与异常区相关,航磁异常与大地构造分区及分界断裂相对应,强震发生在剧变处。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为地球物理场复杂多变,活动构造发育,构成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基础条件,地质环境问题以地震、地质灾害为主,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资源丰富但区域差异明显。
地质环境主要控制因素为活动构造、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分析认为活动构造是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控制性因素,研究区可划分6
个潜在震源区,对未来地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工程活动为金沙江梯级水电站开发。
4、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采取“多系统评价”的原理方法,将评价综合层划分为基础资源条件(影响因素)、环境状况(胁迫因素)和环境地质问题(表现因素)三个要素,选取了12个因子作为评价项目(因子层),拟定了因子分级和评分标准,确定因子的权重。
将研究区划分为8921个网格评价单元,采取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计算各单元得分值,进行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分区,全区共分为4个脆弱性低亚区、10个脆弱性较低亚区、7个脆弱性中等亚区、6个脆弱性较高亚区、2个脆弱性高亚区。
5、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通过人一地质环境关系分析,探讨丽江市人一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认为地质环境背景、人类活动、地质环境问题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功能良好的地质环境系统是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在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成果基础上,将全区进一步划分为9个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类型区,提出了丽江市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探索性创新成果:①以人—地质环境系统理念,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空间分布、控制影响因素、环境效应,通过多源信息叠加,
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指出活动构造是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控制性因素。
②构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区。
③以人—地质环境系统反馈机制为核心,探讨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进行丽江市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区划。
④探索在地质构造复杂的较大区域,基于GIS和多源信息的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的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