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印发)

合集下载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印发资料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印发资料

附件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1-4目录1 前言 (1)1.1编写目标和原则 (1)1.2编写依据 (1)2 基本原理 (1)2.1定义 (1)2.2测量原理 (2)3 组成结构 (2)3.1传感器部分 (3)3.2数据采集部分 (3)3.3外围设备 (3)4 功能要求 (3)4.1数据采集 (3)4.2数据处理 (3)4.3数据存储 (3)4.4数据传输 (4)4.5数据质量控制 (4)4.6终端操作命令 (4)4.7加热 (5)5 技术要求 (5)5.1测量要求 (5)5.2传感器要求 (6)5.3可靠性要求 (7)5.4电源 (7)5.5功耗 (7)6 其他要求 (7)6.1文件要求 (7)6.2电磁兼容 (7)6.3工作环境适应性 (8)6.4电源安全性 (9)6.5防雷 (10)6.6结构和外观 (10)7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检测 (10)1 前言1.1编写目标和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监测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对天气预报、气象监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的需求日益提高。

目前气象能见度要素仍然依靠人工目测进行观测,远远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高速公路、航空等)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给出能见度自动探测设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能见度要素观测的自动化进程,从而提升气象观测能力和准确度,满足气象业务、公共服务、专业服务需求。

1.2编写依据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七版)》2 基本原理2.1定义2.1.1气象光学视程(MOR)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2.1.2亮度对比目标物的亮度与其背景亮度之差同背景亮度之比值。

2.13对比阈值人眼能察觉的最小亮度对比。

2.1.4白天气象能见度指视力正常(对比阈值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距离。

DNQ1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用户手册

DNQ1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用户手册

DNQ1/V35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设计定型材料文件4.2用户手册册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6月)DNQ1/V35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用户手册册目录一、概述 (5)二、产品简介 (6)2.1 DNQ1/V35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简介 (7)2.2 硬件结构 (7)2.3使用DNQ1/V35 (8)三、功能介绍 (8)3.1 光学测量 (9)3.2 发射单元PWT11 (10)3.3 接收单元 (11)3.4 背景亮度传感器PWL111(可选) (11)3.5 温度传感器 (13)3.6 算法说明 (13)3.7 内部监控 (14)四、安装 (16)4.1 选择位置 (16)4.2 接地和防雷保护 (17)4.3安装过程 (18)五、操作 (29)5.1 入门 (29)5.2 操作说明 (29)5.3 模拟输出 (43)5.4 维护命令 (48)5.5 其他命令 (52)六、维护 (54)6.1 定期维护 (54)6.2 清洁 (54)册6.3 校准 (55)6.4 卸除并更换 (58)七、故障排除 (60)八、技术参数 (65)8.1结构规格 (65)8.2 电气规格 (65)8.3光学规格 (66)8.4能见度测量规格 (66)8.5 环境规格 (67)附录A (68)附录B (72)册一、概述本章提供产品的一般说明。

本手册提供有关DNQ1/V35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安装、使用和维护的信息。

本手册内容本手册包括以下章节:- 第 1 章:概述,提供产品的一般说明。

- 第 2 章:产品简介,介绍DNQ1/V35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功能、优点和产品术语。

- 第 3 章:功能介绍,介绍产品的功能。

- 第 4 章:安装,提供有关本产品安装的相关信息。

- 第 5 章:操作,包含操作本产品所需了解的信息。

- 第 6 章:维护,提供产品基本维护所需的信息。

- 第 7 章:故障排除,介绍常见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DNQ1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系统用户手册

DNQ1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系统用户手册

DNQ1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系统用户手册(竞赛版)目录1 DNQ1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探测原理 (3)2 DNQ1传感器的设备构成 (5)3 设备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5)设备安装方式 (5)设备校准 (6)4 数据采集 (7)总体功能概述 (7)数据采集部分 (8)采集器支持的通信接口 (8)硬件技术指标及传感器接口说明 (8)各元件位置示意图 (8)技术指标 (9)硬件性能指标和设计精度 (10)系统硬件指标 (10)测量部分技术指标 (10)电气技术指标 (10)HY1105通用型采集器站常用命令 (11)要素及状态信息说明 (17)示例(READDATA命令) (17)6 电源 (18)7 系统参数 (18)8 综合硬件集成控制器与能见度采集器布局 (18)附件: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接线图 (20)1 DNQ1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探测原理DNQ1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由发射器、接收器、电源/控制器、采集器和机架等部分组成。

探测原理见图和.发射器装置由红外线LED、控制和触发电路、红外线强度传感器(光二极管)和反向散射信号强度传感器(光二极管)组成。

变送器装置以2kHz的频率使红外线LED产生脉冲波。

光二极管监控发射光强度,测量的变送器强度用于自动使红外线LED的强度保持为预设值。

“LEDI”反馈电压由CPU监控,以获取有关红外线LED的老化情况和可能的缺陷的信息。

反馈回路对红外线LED的温度和老化效应进行补偿。

另一方面,主动补偿会略微加速红外线LED老化。

因此,初始LED电流设置为一个值,这可确保装置运行几年而无需维护。

额外的光二极管测量从镜头、其他对象或污染物向后散射的光,此信号也由CPU监控。

温度传感器是固定到横臂上的Pt100热敏电阻。

使用高精度A/D转换器,每分钟测量一次温度。

光接收器由PIN光二极管、前置放大器、电压到频率转换器、反向散射测量光源LED 以及一些控制和定时电子器件组成。

接收PIN光二极管检测从采样空气柱内悬浮颗粒散射且被镜头聚焦(特定方向的散射光)的光脉冲。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印发资料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印发资料

附件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1-4目录1 前言 (1)1.1编写目标和原则 (1)1.2编写依据 (1)2 基本原理 (1)2.1定义 (1)2.2测量原理 (2)3 组成结构 (2)3.1传感器部分 (3)3.2数据采集部分 (3)3.3外围设备 (3)4 功能要求 (3)4.1数据采集 (3)4.2数据处理 (3)4.3数据存储 (3)4.4数据传输 (4)4.5数据质量控制 (4)4.6终端操作命令 (4)4.7加热 (5)5 技术要求 (5)5.1测量要求 (5)5.2传感器要求 (6)5.3可靠性要求 (7)5.4电源 (7)5.5功耗 (7)6 其他要求 (7)6.1文件要求 (7)6.2电磁兼容 (7)6.3工作环境适应性 (8)6.4电源安全性 (9)6.5防雷 (10)6.6结构和外观 (10)7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检测 (10)1 前言1.1编写目标和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监测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对天气预报、气象监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的需求日益提高。

目前气象能见度要素仍然依靠人工目测进行观测,远远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高速公路、航空等)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给出能见度自动探测设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能见度要素观测的自动化进程,从而提升气象观测能力和准确度,满足气象业务、公共服务、专业服务需求。

1.2编写依据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七版)》2 基本原理2.1定义2.1.1气象光学视程(MOR)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2.1.2亮度对比目标物的亮度与其背景亮度之差同背景亮度之比值。

2.13对比阈值人眼能察觉的最小亮度对比。

2.1.4白天气象能见度指视力正常(对比阈值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距离。

DNQ1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用户手册

DNQ1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用户手册

DNQ1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用户手册华云升达()气象科技**公司2014.6.目录1、前言22、探测原理23、设备构成34、设备安装步骤45、设备使用维护注意事项55.1、选择安装位置55.2、设备接地65.3、设备安装方式65.4、设备维护及校准6、清洁镜头和护罩6、校准76、数据采集问题97、系统参数97.1、系统功率97.2、能见度测量参数98、服务与技术支持10附件:地基图纸101、前言能见度是气象观测的常规项目,反映大气的浑浊程度的一个光学指标,是表征近地表大气透明程度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并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分析空气污染的程度。

对航空、航海、陆上交通、目标探测和识别以及军事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气象学中,能见度是识别气团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代表当时的大气光学状态,和天气的变化有紧密的关系。

在天气预报和环境监测上都有实际意义。

目前,已有很多方法用于大气能见度的测量。

我国气象站大部分仍采用人工目测方法来观测能见度,这样主观因素较多,误差较大,特别是夜间能见度的目测结果误差更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DNQ1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指标是根据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的要求,2011年5月华云公司使用DNQ1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参加并通过了气象探测中心组织的能见度仪考核,在考核过程中,DNQ1表现稳定,效果比较理想。

2、探测原理DNQ1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由发射器、接收器、电源/控制器和机架等部分组成。

探测原理见图2.1和2.2.发射器装置由红外线LED、控制和触发电路、红外线强度传感器(光二极管)和反向散射信号强度传感器(光二极管)组成。

变送器装置以2kHz的频率使红外线LED产生脉冲波。

光二极管监控发射光强度,测量的变送器强度用于自动使红外线LED的强度保持为预设值。

“LEDI”反馈电压由CPU监控,以获取有关红外线LED的老化情况和可能的缺陷的信息。

反馈回路对红外线LED的温度和老化效应进行补偿。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要点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要点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1年9月前言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分六个章节,包括:总则、观测仪器和软件、传感器校准、日常工作、数据文件、记录处理等内容。

编写组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等相关技术文件,在总结能见度观测自动化试点工作基础上编写了本规范。

第1、2、3章主要介绍和规定能见度观测自动化的基本情况和要求,第4、5、6章主要规定能见度观测自动化后的业务流程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自动化观测业务。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牵头编写。

第1、2、3章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江苏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等单位共同编写;第4、5、6章由江苏省气象局组织观测业务管理人员、观测员编写。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参加编写人员:张雪芬、雷勇、刘达新、许崇海江苏省气象局参加编写人员:李崇志、王世华、王永平、张闻、赵兵、熊伟、许霞、林伟、张正安徽省气象局参加编写人员:方海涛目录前言 (I)第1章总则 ...................................................................................................................................... - 1 -1.1 目的和范围 ........................................................................................................................... - 1 -1.2 观测场地 ............................................................................................................................... - 1 -1.2.1选址 ............................................................................................................................. - 1 -1.2.2仪器布设...................................................................................................................... - 1 -1.3 时制、日界和对时................................................................................................................ - 2 -1.4 仪器要求 ............................................................................................................................... - 2 -1.4.1总体要求...................................................................................................................... - 2 -1.4.2测量性能要求.............................................................................................................. - 2 -第2章观测仪器和软件................................................................................................................... - 2 -2.1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2 -2.1.1仪器结构...................................................................................................................... - 2 -2.1.2工作原理...................................................................................................................... - 3 -2.2 硬件 ....................................................................................................................................... - 4 -2.2.1传感器.......................................................................................................................... - 4 -2.2.2数据采集器.................................................................................................................. - 4 -2.2.3系统电源...................................................................................................................... - 4 -2.2.4通信接口与通讯模块.................................................................................................. - 4 -2.2.5计算机.......................................................................................................................... - 4 -2.3 软件 ....................................................................................................................................... - 4 -2.3.1采集软件...................................................................................................................... - 4 -2.3.2业务软件...................................................................................................................... - 5 -2.3.3采样和算法.................................................................................................................. - 5 -2.4 系统安装 ............................................................................................................................... - 5 -2.4.1传感器的安装.............................................................................................................. - 5 -2.4.2电缆的安装与连接...................................................................................................... - 5 -2.4.3电源、计算机等的安装.............................................................................................. - 5 -2.4.4防雷要求...................................................................................................................... - 6 -2.4.5软件安装...................................................................................................................... - 6 -第3章传感器校准 .......................................................................................................................... - 6 -3.1 传感器实验室校准................................................................................................................ - 6 -3.1.1实验室/舱校准 ............................................................................................................ - 6 -3.1.2室外校准...................................................................................................................... - 6 -3.1.3校准周期...................................................................................................................... - 6 -3.2 仪器现场校准........................................................................................................................ - 6 -3.2.1校准板的安装.............................................................................................................. - 6 -3.2.2校准方法...................................................................................................................... - 7 -3.2.3现场校准周期.............................................................................................................. - 7 -第4章日常工作 .............................................................................................................................. - 7 -第5章数据文件 .............................................................................................................................. - 7 -5.1 分钟数据文件(V文件).................................................................................................... - 7 -5.2 正点数据文件(Z文件)和实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ZZ.TXT)........................... - 8 -5.3 月数据文件(A文件)........................................................................................................ - 8 -5.4 实时报文数据文件(长Z文件) ....................................................................................... - 8 -第6章记录处理 .............................................................................................................................. - 9 -6.1 能见度的取值........................................................................................................................ - 9 -第1章总则能见度作为气象观测要素的气象量是大气透明度,可以客观地测量,并用气象光学视程(MOR)表示。

2. NJD-1能见度仪(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

2. NJD-1能见度仪(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

NJD-1能见度仪(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一、功能概述能见度是指目标物的能见距离,即指观测目标物时,能从背景中分辨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

超出这个最大距离,就看不清目标物的轮廓,分不清形体,称之为“不能见”。

而在这个最大距离之内,完全能见,甚至于清晰可见。

能见度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项目,能见度的准确测量在电力供应、通讯工程、工农业生产等众多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航空、航海、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领域,能见度是关系到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气象要素;在地球的气象研究、城市环境改善和沙尘暴监测治理等部门,能见度也是重要的气象参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见度仪已经成为我军科研、训练、作战的重要军事气象保障装备。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是继透射式能见度仪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大气能见度检测仪器,是我公司应用光的大气散射理论和红外探测技术开发的新产品。

该设备通过了国家靶场全面性能考核、使用考核;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人机界面友好,测量数据与人工观测和国外同类设备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能对大气能见度和机场跑道视程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测量和报告。

二、产品特点NJD-1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据对大气消光系数(或大气的光衰减系数)的精确测量。

根据Koschmider原理,气象光学视距MOR与消光系数σ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只要精确测定σ,就可计算得到MOR值。

WT-1能见度仪采用前向散射法测大气消光系数,通过公式换算得出能见度,其特点是白天夜晚都能工作、使用灵活方便。

NJD-1能见度仪由稳定的红外发射光源,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的红外散射光接收器,信号采集与处理器,控制器,加热器,电源,调制解调器,防护罩,防腐支架,不锈钢机箱等部件组成。

整个电路采用大规模可编程器件、贴片工艺,体积小,升级灵活方便,易于扩充。

信号采集系统采用军品级贴片式低功耗CPLD门阵列电路,缩小了电路体积,增强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DNQ1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用户手册..

DNQ1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用户手册..

DNQ1/V35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设计定型材料文件4.2用户手册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6月)用户手册册目录一、概述 (5)二、产品简介 (6)2.1 DNQ1/V35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简介 (7)2.2 硬件结构 (7)2.3使用DNQ1/V35 (8)三、功能介绍 (8)3.1 光学测量 (9)3.2 发射单元PWT11 (10)3.3 接收单元 (11)3.4 背景亮度传感器PWL111(可选) (11)3.5 温度传感器 (13)3.6 算法说明 (13)3.7 内部监控 (14)四、安装 (16)4.1 选择位置 (16)4.2 接地和防雷保护 (17)4.3安装过程 (18)五、操作 (29)5.1 入门 (29)5.2 操作说明 (29)5.3 模拟输出 (43)5.4 维护命令 (48)5.5 其他命令 (52)六、维护 (54)6.1 定期维护 (54)6.2 清洁 (54)册6.3 校准 (55)6.4 卸除并更换 (58)七、故障排除 (60)八、技术参数 (65)8.1结构规格 (65)8.2 电气规格 (65)8.3光学规格 (66)8.4能见度测量规格 (66)8.5 环境规格 (67)附录A (68)附录B (72)册一、概述本章提供产品的一般说明。

本手册提供有关DNQ1/V35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安装、使用和维护的信息。

本手册内容本手册包括以下章节:- 第 1 章:概述,提供产品的一般说明。

- 第 2 章:产品简介,介绍DNQ1/V35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功能、优点和产品术语。

- 第 3 章:功能介绍,介绍产品的功能。

- 第 4 章:安装,提供有关本产品安装的相关信息。

- 第 5 章:操作,包含操作本产品所需了解的信息。

- 第 6 章:维护,提供产品基本维护所需的信息。

- 第 7 章:故障排除,介绍常见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印发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印发

附件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1-4目录1 前言 (1)1.1编写目标和原则 (1)1.2编写依据 (1)2 基本原理 (1)2.1定义 (1)2.2测量原理 (2)3 组成结构 (2)3.1传感器部分 (3)3.2数据采集部分 (3)3.3外围设备 (3)4 功能要求 (3)4.1数据采集 (3)4.2数据处理 (3)4.3数据存储 (3)4.4数据传输 (4)4.5数据质量控制 (4)4.6终端操作命令 (4)4.7加热 (5)5 技术要求 (5)5.1测量要求 (5)5.2传感器要求 (6)5.3可靠性要求 (7)5.4电源 (7)5.5功耗 (7)6 其他要求 (7)6.1文件要求 (7)6.2电磁兼容 (7)6.3工作环境适应性 (8)6.4电源安全性 (10)6.5防雷 (10)6.6结构和外观 (10)7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检测 (11)1 前言1.1编写目标和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监测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对天气预报、气象监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的需求日益提高。

目前气象能见度要素仍然依靠人工目测进行观测,远远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高速公路、航空等)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给出能见度自动探测设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能见度要素观测的自动化进程,从而提升气象观测能力和准确度,满足气象业务、公共服务、专业服务需求。

1.2编写依据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七版)》2 基本原理2.1定义2.1.1气象光学视程(MOR)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2.1.2亮度对比目标物的亮度与其背景亮度之差同背景亮度之比值。

2.13对比阈值人眼能察觉的最小亮度对比。

2.1.4白天气象能见度指视力正常(对比阈值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距离。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要点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要点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1年9月前言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分六个章节,包括:总则、观测仪器和软件、传感器校准、日常工作、数据文件、记录处理等内容。

编写组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等相关技术文件,在总结能见度观测自动化试点工作基础上编写了本规范。

第1、2、3章主要介绍和规定能见度观测自动化的基本情况和要求,第4、5、6章主要规定能见度观测自动化后的业务流程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自动化观测业务。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牵头编写。

第1、2、3章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江苏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等单位共同编写;第4、5、6章由江苏省气象局组织观测业务管理人员、观测员编写。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参加编写人员:张雪芬、雷勇、刘达新、许崇海江苏省气象局参加编写人员:李崇志、王世华、王永平、张闻、赵兵、熊伟、许霞、林伟、张正安徽省气象局参加编写人员:方海涛目录前言 (I)第1章总则 ...................................................................................................................................... - 1 -1.1 目的和范围 ........................................................................................................................... - 1 -1.2 观测场地 ............................................................................................................................... - 1 -1.2.1选址 ............................................................................................................................. - 1 -1.2.2仪器布设...................................................................................................................... - 1 -1.3 时制、日界和对时................................................................................................................ - 2 -1.4 仪器要求 ............................................................................................................................... - 2 -1.4.1总体要求...................................................................................................................... - 2 -1.4.2测量性能要求.............................................................................................................. - 2 -第2章观测仪器和软件................................................................................................................... - 2 -2.1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2 -2.1.1仪器结构...................................................................................................................... - 2 -2.1.2工作原理...................................................................................................................... - 3 -2.2 硬件 ....................................................................................................................................... - 4 -2.2.1传感器.......................................................................................................................... - 4 -2.2.2数据采集器.................................................................................................................. - 4 -2.2.3系统电源...................................................................................................................... - 4 -2.2.4通信接口与通讯模块.................................................................................................. - 4 -2.2.5计算机.......................................................................................................................... - 4 -2.3 软件 ....................................................................................................................................... - 4 -2.3.1采集软件...................................................................................................................... - 4 -2.3.2业务软件...................................................................................................................... - 5 -2.3.3采样和算法.................................................................................................................. - 5 -2.4 系统安装 ............................................................................................................................... - 5 -2.4.1传感器的安装.............................................................................................................. - 5 -2.4.2电缆的安装与连接...................................................................................................... - 5 -2.4.3电源、计算机等的安装.............................................................................................. - 5 -2.4.4防雷要求...................................................................................................................... - 6 -2.4.5软件安装...................................................................................................................... - 6 -第3章传感器校准 .......................................................................................................................... - 6 -3.1 传感器实验室校准................................................................................................................ - 6 -3.1.1实验室/舱校准 ............................................................................................................ - 6 -3.1.2室外校准...................................................................................................................... - 6 -3.1.3校准周期...................................................................................................................... - 6 -3.2 仪器现场校准........................................................................................................................ - 6 -3.2.1校准板的安装.............................................................................................................. - 6 -3.2.2校准方法...................................................................................................................... - 7 -3.2.3现场校准周期.............................................................................................................. - 7 -第4章日常工作 .............................................................................................................................. - 7 -第5章数据文件 .............................................................................................................................. - 7 -5.1 分钟数据文件(V文件).................................................................................................... - 7 -5.2 正点数据文件(Z文件)和实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ZZ.TXT)........................... - 8 -5.3 月数据文件(A文件)........................................................................................................ - 8 -5.4 实时报文数据文件(长Z文件) ....................................................................................... - 8 -第6章记录处理 .............................................................................................................................. - 9 -6.1 能见度的取值........................................................................................................................ - 9 -第1章总则能见度作为气象观测要素的气象量是大气透明度,可以客观地测量,并用气象光学视程(MOR)表示。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出厂测试技术方案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出厂测试技术方案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出厂测试技术方案李斐斐【摘要】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是一种重要的能见度自动观测设备.由于接收镜头器件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存在,每台仪器的性能指标均存在差异,需要在投入业务运行前进行出厂测试.文章从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测试原理出发,根据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出厂内容和出厂测试环境对其出厂技术方案进行了系统论述.【期刊名称】《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年(卷),期】2016(033)003【总页数】5页(P92-96)【关键词】能见度仪;质量检验;出厂测试【作者】李斐斐【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65能见度概念频频出现在气象学中,一方面因为它是表征气团特性的要素之一,以能见度表示的大气光学状态,可满足天气学和气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它是与特定判据或特殊应用相对应的一种业务性参量,是关系到安全保障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1],是体现大气污染程度的重要特征量[2]。

由于能见度的人工目测存在一定的主观误差,目前国家级地面台站主要使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进行自动观测。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由光学镜头和辅助设备组成,虽然光学镜头的主要技术指标由生产厂家标明,但是在生产组装阶段,影响设备质量的各种因素都可能会出现,致使设备性能指标降低。

按照中国气象局的业务要求,在设备投入业务运行前,需要对整机进行联调和测试,确认设备符合原始的技术要求。

因此,对能见度仪进行出厂测试(FAT-factory acceptance test)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测试原理,从出厂测试的角度对测试项目、测试环境和方法、合格判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是通过测量某一前向散射角度的散射光来测量能见度的自动观测设备,其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根据大气散射理论,推导出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探测方程[3,4]其中,MOR(meteorological optical range)表示气象光学距离,代表能见度的测量值;第一个方括号表示散射相函数,代表影响能见度的气溶胶性质;第二个方括号表示采样体积内的散射光强度,代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性能参数;第三个方括号表示接收机测量的光电流强度,代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测量值。

财政部、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财资〔2021〕135号

财政部、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财资〔2021〕135号

财政部、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财资〔2021〕1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气象局:为贯彻落实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精神,加强和规范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管理,完善气象系统气象观测职能与气象观测仪器设备功能相匹配机制,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和《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财资〔2018〕98号),我们制定了《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试行)》。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试行)财政部中国气象局2021年10月21日附件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第一条为规范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管理,推进气象观测站相关资产的预算管理,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和《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财资〔2018〕98号),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和国家(省级)天气雷达站的气象仪器设备资产配置。

第三条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各类收入。

第四条本标准是气象部门相关单位编制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资产配置相关支出预算、实施采购和监督检查、资产处置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本标准主要包括气象观测站类别、观测项目、仪器设备种类、数量上限、价格上限、最低使用年限等指标。

本标准中的气象观测站类别根据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气象观测站分类及命名基本原则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1-4目录1 前言 (1)1.1编写目标和原则 (1)1.2编写依据 (1)2 基本原理 (1)2.1定义 (1)2.2测量原理 (2)3 组成结构 (2)3.1传感器部分 (3)3.2数据采集部分 (3)3.3外围设备 (3)4 功能要求 (3)4.1数据采集 (3)4.2数据处理 (3)4.3数据存储 (3)4.4数据传输 (4)4.5数据质量控制 (4)4.6终端操作命令 (4)4.7加热 (5)5 技术要求 (5)5.1测量要求 (5)5.2传感器要求 (6)5.3可靠性要求 (7)5.4电源 (7)5.5功耗 (7)6 其他要求 (7)6.1文件要求 (7)6.2电磁兼容 (7)6.3工作环境适应性 (8)6.4电源安全性 (9)6.5防雷 (10)6.6结构和外观 (10)7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检测 (10)1 前言1.1编写目标和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监测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对天气预报、气象监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的需求日益提高。

目前气象能见度要素仍然依靠人工目测进行观测,远远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高速公路、航空等)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给出能见度自动探测设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能见度要素观测的自动化进程,从而提升气象观测能力和准确度,满足气象业务、公共服务、专业服务需求。

1.2编写依据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七版)》2 基本原理2.1定义2.1.1气象光学视程(MOR)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2.1.2亮度对比目标物的亮度与其背景亮度之差同背景亮度之比值。

2.13对比阈值人眼能察觉的最小亮度对比。

2.1.4白天气象能见度指视力正常(对比阈值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距离。

2.1.5夜间气象能见度按如下两种方式定义:a)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适当大小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距离;b)中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最大水平距离。

2.1.6消光系数色温为2700K的白炽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经过大气中单位距离的路径损失的那部分光通量。

2.1.7发现距离能见度目标物处于“模糊可见”光学状态时的距离,此时观测员观测目标物与背景的亮度视觉对比感阈为0.05。

2.1.8消失距离能见度目标物处于即将消失光学状态时的距离,此时观测员观测目标物与背景的亮度视觉对比感阈为0.02。

2.2测量原理当前向散射角在20°~50度范围时,不论是浓度改变还是粒径分布不同,同一散射角的散射强度和消光系数总成正比。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采用前向散射法,取前向散射角25°~45°之间。

由接收器接收到的散射光的强度,计算被采样大气的消光系数σ。

根据柯西米德定律计算气象光学视程(MOR)MOR=-ln(ε)/σ式中:MOR气象光学视程,ε为对比阈值,σ为消光系数。

当ε=0.05 时:MOR=2.996/σ3 组成结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外围设备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部分和数据采集部分可以通过电缆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室外接线盒连接。

3.1传感器部分传感器部分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控制处理器等。

3.2数据采集部分数据采集部分指数据采集箱,内含接口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显示单元等。

若有室外接线盒,则室外接线盒也属于数据采集部分。

数据采集箱可以安装在室内,也可以安装在室外。

3.3外围设备包括终端微机和不间断电源。

4 功能要求4.1数据采集对传感器按预定的采样频率进行扫描和将获得的电信号转换成微控制器可读信号,得到气象变量测量值序列;对气象变量测量值进行转换,使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气象单位量,得到采样瞬时值。

4.2数据处理对采样瞬时值,根据规定的算法,计算出瞬时气象值(分钟)。

计算出气象观测需要的统计量,如一个或多个时段内的极值数据、专门时段内的总量、不同时段内的平均值以及累计量等。

将采样瞬时值数据、瞬时气象值(分钟)数据、小时正点数据和监控数据等写入数据存储单元,同时形成相应数据文件实时写入终端微机。

4.3数据存储4.3.1采集器存储器1小时的采样瞬时值、7天的瞬时气象(分钟)值、1月的正点气象要素值。

数据存储可以使用循环式存储器结构,即允许最新的数据覆盖旧数据。

采集器内部的数据存贮器应具备掉电保存功能。

4.3.2终端微机终端微机是最常用的存储设备。

在微机的磁盘存储器中,存储全部需要存储的数据,包括经过处理的数据、人工输入数据、质量控制情况信息(内部管理数据)等。

4.4数据传输传输方式为RS-232和RS-485两种。

采集器与终端微机间的信号传输距离应不小于 200 m。

在规定的传送距离之内,信号传送质量不应因改变线缆的长度而降低。

4.5数据质量控制能见度数据质量控制应符合《第二代自动气象站功能规格书》中相关规定。

4.6终端操作命令4.6.1监控操作命令监控操作命令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 设置或读取数据采集器的通讯参数;b) 读取数据采集器的基本信息;c) 数据采集器自检;d) 设置或读取数据采集器日期;e) 设置或读取数据采集器时间;f) 设置或读取气象观测站的区站号;g) 设置或读取气象观测站的纬度;h) 设置或读取气象观测站的经度;i) 读取数据采集器机箱温度;j) 读取数据采集器实时状态信息。

4.6.2数据质量控制参数操作命令数据质量控制参数由采集器嵌入式软件确定,可由用户设置的操作命令应包括传感器测量范围值和要素的质量控制项的内容。

a) 设置或读取传感器测量范围值;b) 设置或读取要素质量控制参数。

4.6.3观测数据操作命令观测数据操作命令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 下载分钟数据;b)下载十分钟数据;c) 下载小时数据;d) 读取采样数据;e) 下载数据文件。

4.6.4报警操作命令报警操作命令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 设定气象阈值,出现报警时,具备报警解除功能,例如:低能见度报警等;b) 传感器、采集器出现异常或故障时报警;c) 感应传感器镜头是否有污染,并根据污染程度提供报警;d) 通信中断超过规定时限后,终端微机应发出报警信号。

4.7加热根据天气情况,对镜头进行加热防止镜头表面结露、结霜、积雪等。

5 技术要求5.1测量要求5.1.1测量范围10m ~30km (及以上)。

5.1.2准确度≤1.5km ,±10%;>1.5km ,±20%。

5.1.3输出数值每分钟输出瞬时气象(分钟)值和10分钟平均值。

a) 瞬时气象(分钟)值为代数平均m y Y i i ∑==N 1式中:Y——观测时段内气象变量的平均值;iy——观测时段内第i个气象变量的采样瞬时值(样本),其中,“错误”、“可疑”等非“正确”的样本应丢弃而不用于计算,即令0 =iy;N——观测时段内的样本总数,由“采样频率”和“平均值时间区间”决定;m——观测时段内“正确”的样本数(N≤m)。

b)10分钟平均值10分钟平均值每分钟输出一次,是在瞬时气象(分钟)值基础上的加权滑动平均。

5.2传感器要求5.2.1主散射角25°~45°。

5.2.2光源波长近红外或红外。

5.2.3采样体积接收视场应大于发射波束宽度,采样体积一般不小于0.8L。

5.2.4采样区中心高度国家级气象观测台站能见度仪采样区中心高度定为2.8m。

各类专业服务观测站建设的能见度仪采样中心高度为2.0m-3.0m。

推荐公路交通气象站能见度仪采样中心高度约为2.8m。

5.2.5调制频率不少于100Hz。

5.2.6采样频率不少于每分钟4次。

5.3可靠性要求产品应进行可靠性设计、试验和验证工作。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大于3600小时。

5.4电源单相交流供电:电压220V(±10%),频率50Hz(±6%);直流供电:电压12V(±5%)。

5.5功耗非加热状态,不大于30W;加热状态,-25℃以上时不大于30W +100W;加热状态,-45℃以上时不大于30W +300W;6 其他要求6.1文件要求随同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应提供含有下述内容的文件:——产品检测合格证书;——技术说明书;——操作使用和维护维修手册。

从上述文件应能够获得技术帮助及制造厂或供货方的名称、地址和尽可能多的通讯联系方式。

6.2电磁兼容6.2.1静电放电抗扰度要求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静电放电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2-1998中规定的等级4的要求。

对操作人员可能触及的点和表面施加8kV或15kV空气放电,在放电和放电衰减期,允许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超差工作,但在放电衰减之后应自行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在放电中和放电后储存的程序不能有变化,不能改变状态。

6.2.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射频电磁场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3-1998中规定的等级3要求。

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置于频率范围为80MHz~1GHz、射频电磁场场强度为10V/m的环境工作时,不应出现故障,并应符合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技术条件的要求。

6.2.3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浪涌(冲击)抗扰度应满足GB/T17626.5-1999中规定的等级4的要求,在浪涌冲击过后仪器应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

注1:浪涌试验的浪涌电压、电压波形及源阻抗要求如下:a)对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电源线—线间施加2kV、对线—地施加4kV的一个1.2/50μS的浪涌电压(浪涌电流为8/20μS),信号源内阻为12Ω;b)对通信接口的非屏蔽信号线-地间施加4kV,线-线间施加2kV浪涌电压,信号源内阻为42Ω,长距离通信(如RS-485接口)的波形为10/700μS,短距离通信(如RS-232接口)的波形为1.2/50μS。

c)通信接口的屏蔽信号线的试验配置见GB/T 17626.5-1999中的7.5条,浪涌电压为4kV,波形为1.2/50μS。

注2:浪涌(冲击)抗扰度即为防雷要求。

6.3工作环境适应性6.3.1气候环境6.3.1.1产品在以下环境下应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45︒C~50︒Cb)相对湿度:10﹪~100﹪RHc)大气压力:450hPa~1060hPad)太阳辐射:1120w/m2e)抗风能力:≤75m/sf)降水强度:6 mm/min6.3.1.2 产品在以下环境贮存后,应正常工作:a) 环境温度: -50︒C~60︒Cb) 相对湿度: 95%RH6.3.2生物条件应采取适当的防霉菌措施,但除非使用在特殊的环境条件或使用方有要求时,不必通过长霉试验来鉴定其抗霉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