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产业结构分析共35页文档
山西省产业结构动态分析及调整对策

经过改革开放 2 O多年来 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建设力度加 大. 进程加快 . 第三产业 的迅猛发 展. 山西省产 业结构状 况发 生 丁很大变化. 业结构 演变 为“ 三 格 局。第二 产 业 产 二 一 基本趋于稳定. 三产 业发展较’ 第一产业所占 比重 明显 F 第 . 降。 近年 来. l 省加强了发展 自己的优势产业 . d西 而轻工 业与
表 l 隶、 、 : 中 西部 分省 区产 业结构 偏离 度
束 部 地 区 中 部地 区 西 部 地 匹 业 结 全 国 江苏 广束 山束 北 南 西 西 鞋 湖 河 山 陕 新 云南
一
[ 键词 ]产业 结构 ; 态分析 ; 整对 策 关 动 调
任何一十国家或地 区的产业结 构并非 一成 变 . 它随 着 经济的发展而 变化 。产业 结构 的成 长过程 是 一个朝 着台 理 化 、 涠化 、 度 化 方 向不 断 调 整 变 化 的 动 态 过 程 . 而 在 不 协 高 因 同 阶段 、 同 地 区 产 业 结 构 的 现 状 、 点 发 演 进 趋 势 有 所 不 特 同。产业结构 的台理与 否. 将在 很大程度 上决 定经 济发展 的 速 度 与 效 益 . 进 而 影 响 区域 的整 体 经 济 实 力 我 国 已加 入 并 了 WT 必须参与国 际竞争. O, 融入经 济全球 化。对 山西 省来
广 阔 的 前 景 和 艘 展 空 间。
二、 山西省 产业 结构 的技术 分析
1 产业结 构偏 离度分 析 、 产业结 构偏离度是一种直接反映产业结构效益的重要 量 化指标. 它是指某砍 产业的就业结构 与产值占 G DP比重结 构 之间的不对称的程度 。根据这个我们可以直接 断产业结 构 是 否台 理 化 、 调 化 和 高 度 化 其 计 算 公 式 如 下 : 协
第五章 山西省城市产业结构的研究

第五章山西省城市产业结构的研究第一节城市产业结构总述一关于产业结构(一)产业及产业的分类1 产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被一致认可的关于产业的定义,多数人认为,所谓产业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的各行个业都可以称之为‘industry’即‘产业’”[1]。
2 产业的分类因为对产业的研究角度、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也就产生了多种不1同的产业分类方法。
目前,产业分类方法主要有: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等方法。
(1)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方法是目前研究产业结构的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也是大多数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统计的一种主要依据。
三次产业分类的概念是新西兰教授费希尔(Fisher)在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费希尔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也就有三次产业的划分。
不同国家对三次产业分类并不完全一致,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些较小的差异。
目前,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如下: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产业。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2)标准产业分类法[1]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5标准产业分类法是指为了统一统计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而设置的一种划分产业的标准方法。
目前,联合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分别颁布了标准产业分类。
我国在国际标准分类基础上,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16个门类,在16个门类中又划分92个大类,在92个大类中又划分352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
山西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山西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山西是一个资源丰富、产业多元的省份,其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山西相关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山西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政策,山西煤炭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
在煤炭深加工方面,山西已建成多个现代化煤化工项目,推动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山西也在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积极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助力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山西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山西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也以苹果、杏子、核桃等经济作物为特色。
近年来,山西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山西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农业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附加值。
另外,山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生产基地。
山西以煤、铁、铝等矿产资源为主,同时也积极发展石墨、硅、石灰石等新型矿产资源。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山西加大了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推动了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和绿色利用。
同时,山西也在加大矿产资源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力度,努力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最后,山西也在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山西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为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山西也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综上所述,山西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呈现出多元、高质量的发展态势。
山西将继续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主线,不断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山西产业结构》课件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区域合作与产业协同发展
国家对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的重视为山西 工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市场需求 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加强区域合作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山西 工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国际竞争力。
04 山西的服务业结构
服务业发展现状
服务业占比持续上
升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在 山西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 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03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山西的产业竞争力将得到提升,成为 国内外投资的热土。
04
山西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格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02
03
服务业人才培养
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提 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 服务水平,提升服务业整 体形象。
服务业创新发展
鼓励服务业创新发展,探 索新的服务模式和业态, 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 求。
服务业品牌建设
加强服务业品牌建设,提 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提升服务附加值和市场竞 争力。
06 结论
山西产业结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建议
02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推动产业升级。
03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 业结构。
对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与展望
• 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国家的经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 互补。
对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与展望
01
展望
02
山西产业结构将逐步实现多元化、绿色化转型,形成以新兴产业为主 导、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格局。
机遇
随着国家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加大,山西服务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 遇。同时,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山西应抓 住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论文

山西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论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越高,第二层次占第三产业比重就越高。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体现了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作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部门的第二层次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就越重要。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对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对山西省近16年以来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规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借助spss软件,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模型,找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增强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关键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spss软件;优化升级方向论文正文:山西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其发展不但表现在GDP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而且还体现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
目前,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也在稳步提升,但产业结构依旧有待于调整。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对其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全面、详实的分析,并对优化升级的趋势作出分析。
1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划分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划分分为两个阶段, 2021年之前,国家统计局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第三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信业、商贸业及餐饮业等;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公用事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包括农林牧副渔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居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服务的部门,包括科研、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
到2021年之后,又将农林牧副渔服务业重新纳入到第一产业。
2山西省第三产业内部总体发展状况从表1[3]可以看出,1994-2021年,山西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21-2021年,第一层次比重有所上升,但之后到2021年,又开始降低,其总的趋势是下降的;第二层次比重总体是上升的;第三、四层次在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都比较小,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关系,相差较大,所以本文在后面内部结构演变规律的相关分析中不考虑第三、四层次的定量分析。
山西省现有产业结构之简评

经济地理论文山西省现有产业结构之简评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李蕾学号2009332013山西省现有产业结构之简评(李蕾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结合山西省的资源条件,评价了山西省现有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山西省;产业结构;资源;区域经济山西是我国中部地区地处最北部的一个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以东.黄土高原之上,东邻河北,西毗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山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铁路方面。
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等重要干线在此交汇:公路方面.形成了“大”字型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国道、省道四通八达:山西省拥有大同、太原、长治、运城4个机场.航班可通往全国20多个省市。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与之相产生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云冈石窟、悬空寺、五台山、晋祠、平遥古城、解州关帝庙、黄河壶口瀑布、黄河铁牛等风景名胜旅游区驰名中外,其中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为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矿产资源优越.储量极其丰厚。
煤炭、煤层气、铝矾土、耐火粘土、珍珠岩、镓、沸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其中煤资源约占全国煤储总量的四分之一,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从以下六点对山西省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首先,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使区域内的其他资源也得到综合利用。
山西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依赖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形成了以煤炭(焦化)、电力、冶金、建材装备制造、新型煤化工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
然而山西的经济过分依赖于资源,而不是合理依托,使得产业结构中存在明显的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
过分集中在煤、焦、冶、电等几个行业, 结构过于单一。
产业链短, 产品附加值低。
在支撑城市经济的几个主要行业中, 普遍存在着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大, 深加工比重小的问题。
浅析太原市产业结构

浅析太原市产业结构山西省作为中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太原市资源型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平台。
伴随全国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以及战备的要求,太原成为我国内地重要的有色、电子等加工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在能源、医药、建材、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煤炭、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方面的进步也是很显著的。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明显进步,城市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太原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标签: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城市化进程一、太原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39.84亿元,增长11.3%。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保持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序列格局。
1.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41亿元,比上年增长6.3%,增速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
其中:农业产值41.00亿元,增长4.7%;林业产值6.19亿元,增长13.8%;畜牧业产值18.25亿元,增长6.5%;渔业产值0.41亿元,增长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6亿元,增长12.7%。
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高附加值农产品仍偏少,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近年来太原市农业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而传统农业生产依然是太原市农业主要模式。
尤其是在种植业中,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仍然比较少,从而影响了农业产值的快速增长。
(2)农民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不强。
现在年轻有文化的中青年农民多数愿意外出从事二、三产业,而留在本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剩余老弱和妇儿大多文化素质比较低,对市场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缺乏敏锐判断力。
山西省近年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升级现状共61页文档

山西省近年产业转型与结构优பைடு நூலகம்升级现状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一)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一)摘要: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山西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挖个洞就可以采煤;山西文物资源非常丰富,围起墙就可以收费。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发展总是慢半拍,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不仅成为全省的共识,而且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针对山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开拓创新的思路和强有力的措施,调整山西的产业结构,为振兴山西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1、现状分析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建设力度假大、进程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山西省产业结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1997年,山西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91年的16.0:54.9:29.1变为15.2:51.4:33.4,工业总产值中的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91年时的24.7:75.3变为19.2:80.2,到1998年,山西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则变化为12.9:53.5:33.6,工业总产值中的轻重工业比例变化为16.9:83.1。
整个产业结构演变为“二、三、一”的格局。
第二产业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
(一)弊端山西经济结构是以高度依赖煤炭资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全省三分之二的县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煤炭。
现在山西产业结构中的潜在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并日渐突出,表现为结构档次低、效益不高、转换功能不强、适应市场能力弱、受控度高、出入市场的主动性差等等。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结构向趋重演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经济增长赖以外迁扩张,运行质量不高,高购入、低产出,高速度、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基础性产业地位不牢固。
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很低,受自然力控制的成分大,作业方式原始,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改变,产业素质低下;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对山西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很难形成经济发展的科技推动和人才支撑。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作者:武奇刘琛琛来源:《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19期摘要:研究山西三次产业地区分布情况,分析山西三次产业地区分布的现状与特点,对山西省产业结构进行简要地评价和分析。
关键字:山西省;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一、全省三次产业地区分布现状从1999年开始山西省大力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全省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近几年来持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则是有升有降,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
2012年山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5.57%,说明山西经济总体仍具有工业化过程的典型特征。
从总体状况看,山西的产业结构层次已越过“一、二、三”、“二、一、三”的低级状态,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
从三次产业地区分布看,山西在全国范围仍处于中下游位次,在本省范围也存在着产业结构类同、互补性差的问题。
二、山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1.霍夫曼比例系数霍夫曼系数,又称霍夫曼比例。
指一国工业化进展中,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
霍夫曼通过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生产与资本资料工业生产的比例关系,得出了霍夫曼比例。
整个工业化过程,霍夫曼比例是逐步下降的。
图1 1998年-2012山西省霍夫曼比例系数资料来源:《山西统计年鉴》根据计算目前山西省霍夫曼比例处于第四阶段,霍夫曼比例小于1,即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超过消费资料工业并继续上升,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2.工业加工程度指标工业高加工度化:是指在工业内部发生由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变化的过程。
该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工业加工程度的迅速深化,组装工业的发展大大快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
山西省产业结构严重依赖于原材料工业,工业加工程度低,2012年,山西省工业加工程度仅为45.12%,区域产业结构有待升级。
2024年山西省煤化工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山西省煤化工市场规模分析1.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煤化工产业在山西省的发展日益重要。
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具备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得天独厚优势。
本文将对山西省煤化工市场规模进行深入分析。
2. 煤化工市场概述煤化工是通过将煤炭进行转化,生产出煤制气、合成氨、煤田油等化工产品的过程。
山西省的煤化工市场规模庞大,是中国煤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市场规模山西省煤化工市场规模庞大,产量占据全国的重要份额。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省煤化工的总产量在过去几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山西省的煤化工年产量已达到xx万吨。
2.2 产业结构山西省煤化工产业结构日益完善,涵盖了煤制气、合成氨、煤田油等多个领域。
其中,煤制气产业是山西省煤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合成氨和煤田油等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2.3 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山西省煤化工产业正朝着高效、清洁、绿色的发展方向转变。
政府加大了对煤化工行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未来,山西省煤化工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向着更加环保、高效的发展方向转型。
3. 影响因素分析山西省煤化工市场规模的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本节将从资源优势、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3.1 资源优势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煤炭资源的丰富使得山西省具备了煤化工产业的竞争优势。
3.2 政策支持政府在煤化工产业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贷款支持和技术创新扶持等。
这些政策措施为山西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3.3 市场需求煤化工产品在能源、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煤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给山西省煤化工市场规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山西省近年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升级现状共61页文档

山西省近年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升级 现状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
•
• 偏离—份额模型 • 偏离—份额分析法,(即Shift-share Method,缩写 SSM)是由美国学者Dunn, Perloff, Lampard,Muth等人于 20世纪60年代提出,80年代初Dunn集各家所长,总结成 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这种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较强 的动态性和综合性,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 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1]其基本原理是把区 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地区或整 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 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 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 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 争优势的产业部门。分析模型如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整理(2002年——2008年)
表2 中部地区2001-2007年总产值及三次产业结构 Tab.2 The Total GDP of ZHONGBU And The 3rd Industrial Structure 年份 总产值 第一产业 产值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1531.1 7 23522.4 2 26348.4 6 32088.3 37230.3 43217.9 8 52040.9 2 4179.4 4348.94 4432.52 5720.91 6204.57 6614.13 7597.81 比值 19.41 % 18.49 % 16.82 % 17.83 % 16.67 % 15.30 % 14.60 % 第二产业 产值 9667.12 10722.0 8 12324.0 4 15300.0 7 17412.6 6 20958.5 9 25734.5 7 比值 44.90 % 45.58 % 46.77 % 47.68 % 46.77 % 48.50 % 49.45 % 第三产业 产值 7684.65 8451.4 9591.9 11067.3 2 13613.0 7 15645.2 6 18708.5 4 比值 35.69 % 35.93 % 36.40 % 34.49 % 36.56 % 36.20 % 35.95 % 9.25% 12.01% 21.78% 16.02% 16.08% 20.41% GDP增长 率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战略研究ZL Y J 山西科技2003 年第4 期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魏宜瑞3摘要文章在分析山西省产业结构现状、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山西产业结构进入全面调整的新阶段以及所取得的新进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中图分类号F12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 —6429 (2003) 04 —04 —03产业结构问题是山西省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省形成了以煤电能源原材料为主导,并且高度地依赖煤炭这一支柱产业的主导产业群。
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曾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能源短缺问题的逐步缓解,这种产业结构显示出如下的特点:一是计划经济色彩浓厚。
二是资源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
三是重型结构特征突出。
山西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第一产业基础不牢,农业商品率不高。
二是第二产业中能源支柱产业的地位过分突出,且具高度依赖性。
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除此之外,山西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发展失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城市化进程缓慢、水平低,高新技术产业落后、产业结构初级化明显,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
一、山西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全面调整的新阶段面对山西畸形的产业结构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省委、省政府加大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
1 、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使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96 年6 月省委七届二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各地市和省直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重点行业结构调整率先迈开了步伐。
纺织行业根据中央精神与省委、省政府的安排率先开始了调整,采取了压锭淘汰销毁落后纱锭、按照大调整方案组建纺织集团、依法对一些扭亏无望企业进行兼并破产、集中力量抓了一批具有高档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开放生产;化工行业组建企业集团与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在相继组建了6 个大型企业集团,实施产品结构调整项目45 个的同时, 全行业以开发应用精细化工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几年来开发了30 多种新产品,其中3 种填补了国内空白, 13 种填补了省内空白; 医药行业通过组建集团、兼并重组、新产品开发、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加大调整力度,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机电行业根据本行业的特点提出了“扶持三个增长梯队,发展四个一批”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山西省阳泉市产业结构

山西省阳泉市产业结构摘要:山西省阳泉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全国铝矾土生产基地、全国硫铁矿生产基地。
它是一个典型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指导下,产业结构形成了黑、白、黄资源采掘、初级加工为主的畸形单一形态,但是现在这种结构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矛盾。
所以必须对对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分析,才会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阳泉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关键词:产业结构阳泉调整山西省阳泉市是以资源开采为基础的煤炭重化工城市,已探明的资源就达52种之多。
但是,阳泉市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低产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产品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拉得不长,面临煤竭城衰的挑战。
一、阳泉市产业结构的分析从表1和图1 可以看出,阳泉市从1985年以来,第一产业由于其比较优势差而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从1985年到2005年20年间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阳泉市的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居高不下,经过略微的变动后略呈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有良好的增长态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年上升,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已明显快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从总体看,阳泉市的产业结构正从传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整个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
阳泉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贡献率大98.78%,;阳泉存在比较优势产业部门—煤炭开采和加工业,而且支持了本区经济的增长,同时阳泉市有较多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但是阳泉产业体系中不存在全国产业结构变动中高速增长的产业部门,不能支持本地区经济的增长,说明产业结构效应不明显;而且区域衰退,夕阳产业比重较大。
近些年来,煤炭开采和加工业占工业的总比重一直在65%-78%之间徘徊。
该产业比例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受国家能源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缓慢。
山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山西第三产业发展应注意 的几个方面
一 、山西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得到 领导的高度重视 , 应充分认识到第三 产 业的发 展对优 化山西 产业 结构 的 重要性 。山西第一产业对第二 、三产 业的支撑力不足 , 第二产业中煤炭采 掘业比重较大 , 然而煤炭储量逐年高 速度递减 , 在有限的时间内 , 第三产 业如不高速度发展 , 形 成替代之势 , 山西经济发展前景将不堪设想 。加速 第三产业的发展已势在必行 , 首先要 为 第三产 业的发 展制定 长远 规划 及 短 期的实 施计划 ; 其次 要在 组织 结 构 、行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上为第三 产 业的发 展创造 出最具 生命 力的 结 构体系 。展 现 状 分 析
山西行业报告

山西行业报告山西省位于华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
本报告将对山西省的主要行业进行分析,包括煤炭、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煤炭行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山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然而,随着国家对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煤炭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山西省正在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和转型升级力度,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未来,山西省的煤炭行业将加快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开采,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钢铁行业是山西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山西省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
近年来,山西省钢铁行业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了钢铁产能和产品质量,推动了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
未来,山西省将继续加大对钢铁行业的环保治理力度,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产品和绿色制造转型,实现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行业是山西省的新兴产业,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为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山西省化工行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推动了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山西省将继续加大对化工行业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化工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建材行业是山西省的传统产业,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矿产资源,为建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近年来,山西省建材行业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力度,推动了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
未来,山西省将继续加大对建材行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建材行业向节能环保、高效生产和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实现建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山西省的主要行业在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力度,推动了山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未来,山西省将继续加大对主要行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推动主要行业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