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纲分类
(完整版)第十七章鱼纲
平扁型: 身体上下扁平,动作迟
钝,适应于底栖生活,如牙 鲆、舌鳎鱼 棍棒型:
躯体沿长轴延长成棍棒 状,适应于洞穴生活,游泳 能力很差。如黄鳝 Monopterus albus 、鳗鱼
其他体型
鲀 海马
(二)分部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尾
躯干
头
头与躯干的分界线 软骨鱼类:最后一对鳃裂。 硬骨鱼类:鳃盖的后缘。 躯干与尾的分界线 肛门或泄殖孔或臀鳍的起点。
由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 • 脑颅:包藏脑及视、听、嗅
等感觉器官。 – 软骨鱼脑颅只是一个软骨
脑箱保护着脑部; – 硬骨鱼完整,由130枚左
右的骨片合成,构成脑颅 的骨块数多于脊椎动物中 任何一纲。
• 咽颅:左右两侧包围消化管的前段,保护和 支持咽部。
– 颌弓形成上下颌 软骨鱼:初生颌
������ 硬骨鱼:次生颌
(四)侧线(lateral line):
鱼类体表的特殊皮肤感受器。 • 构造:管状或沟状,埋在头
骨内和体侧的皮肤下。以一 系列侧线孔穿过头骨或鳞片 通到体外。 • 功能:能感受水的低频振动, 以此来判断水流方向、水波 动态及周围环境。 • 侧线神经与内耳来的听神经 一起进入延脑的听觉侧线区.
侧线
1)肉毒 2)刺毒 3)毒腺
5.发光器
1.粘液腺:单细胞腺体
– 分泌大量粘液,使体表润滑,减少水的磨擦; – 形成一层隔离膜,使皮肤减少水分的渗透, 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 粘液可保护身体不受细菌和微生物的侵袭。
• 2、鳞片:
根据外形、结构和发生的特点分为三种: – 楯磷: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为软骨鱼类特有。
– 入鳃血为缺氧血,出鳃血 为多氧血。
继续
鳃
鱼纲分目检索表
鱼纲分目检索表
鱼类是指一类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其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着鳞片,能够在水中灵活游动。
鱼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态和生态类型,因此也被分为不同的目和亚目。
以下是鱼纲分目检索表:
1. 无颌鱼目
无颌鱼是一类原始的鱼类,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缺乏颌骨和鳍条骨。
无颌鱼目包括:
- 管齿类(如海蛇鳝、盲鳗)
- 圆口类(如鲇鱼、象鼻鱼)
2. 软骨鱼目
软骨鱼是一类骨骼部分或全部由软骨构成的鱼类,其特征是没有骨骼内部的钙化组织。
软骨鱼目包括:
- 鲨目(如白鲨、鲸鲨)
- 鳐目(如大鳐、电鳐)
- 独鳍鱼目(如鼠鲨、锯鲨)
3. 辐鳍鱼目
辐鳍鱼是一类具有辐鳍的鱼类,其特征是鳍条的增长依靠一排骨钩。
辐鳍鱼目包括:
- 硬骨鱼亚纲:
- 胸鳍亚纲(如金鱼、鲫鱼)
- 新鲜水鱼亚纲(如鲤鱼、鳜鱼)
- 脆骨鱼亚纲:
- 鲈形目(如鲈鱼、石斑鱼)
- 鲱形目(如金枪鱼、鲭鱼)
4. 神经脊鳍鱼目
神经脊鳍鱼是一类脊椎动物,其特征是背鳍的支撑结构由脊突连接而成。
神经脊鳍鱼目包括:
- 硬骨鱼亚纲:
- 胸棘鱼目(如刺鲀、龙虾虎)
- 鲤形目(如鲸鲷、虹鲤)
- 脆骨鱼亚纲:
- 大眼鲷目(如带鱼、比目鱼)
以上就是按照鱼纲分目的检索表,希望能够对读者对鱼类的分类有所帮助。
鱼纲的分类
分类性状:可数性状
通过数数获得的性状。 鳍式 鳞式、鳞片类型 齿式 鳃耙数:第一鳃弓外侧的鳃耙数 须:着生位置和数量
脊椎数
返回
分类性状:其他性状
口的位置:端位、上位、下位 颌齿:有或无
腹鳍:有或无;
位置(腹位、胸位、喉位) 脂鳍:有或无 鳞片类型:盾鳞、硬鳞、圆鳞、栉鳞 鳔:类型(有无鳔管)、鳔室数
实验10 鱼纲分类
实验目的
学会鱼类分类的方法 认识主要分类性状,学习其采集方法 掌握主要目的主要特征
认识常见鱼类
学习编写检索表
分类性状 可量性状 可数性状
其它性状
鱼纲分类
软骨鱼类
板鳃亚纲 全头亚纲
鲨形总目(侧孔总目)
鳐形总目(下孔总目)
硬骨鱼类
腔棘鱼亚纲
返 回
须
胡子鲶:须4对(鼻须1对、上颌须1对、下颌须 1对、颏须1对)。 鲶:须2对(上颌须1对、下颌须1对)。
返回
口的位置
口上位(翘嘴红鲌)
口端位(团头鲂)
口下位(胭脂鱼)
返回
腹鳍的有无
乌鳢
月鳢
返回
腹鳍的位置
腹鳍腹位(鲤)
腹鳍胸位(鲈)
返回
脂鳍
长吻鮠
返回
体色及斑纹(仅为参考)。
返回
可量性状
返回
鳍式
用以表示鳍条类型和数量的式子,称为 鳍式。 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用阿位伯数 字表示假棘、不分枝鳍条和分枝鳍条。
例
鳜:背鳍XII,13-15;臀鳍III,9-11。
鲤:背鳍4,16-21;臀鳍3,5。
返回
鳍条类型
11鱼纲
• ▲鳔: 大多数硬骨鱼有鳔 • 鳔在原始鱼类(总鳍鱼、 肺鱼)有呼吸功能 • 使身体保持一定比重的器官 • 喉鳔类:有鳔管和食道相 通 • 闭鳔类:没有鳔管(红腺, 卵圆窗) • 韦伯氏器:位于鲤科鱼类的 鳔和内耳之间。特殊的感觉 功能。高频、低强度的声音
鱼纲(Pisces)
一、鱼纲的主要特征 二、鱼纲的分类
鱼类出现于古代的泥盆纪,鱼纲是 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现存 鱼类约22000多种.水则是鱼类的唯一 生存环境,其中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约 占全部总数的58.2%,栖于淡水中的鱼 类约占41.2%,最大的鱼种是鲸鲨,其 长度可达20米,重量超过5t,最小的鱼 则是生活在菲律宾淡水湖内的倭虾虎 鱼 Pendaka pagmaeae,成鱼体长 仅12mm,不及鲸鲨的1600分之 一.我国产鱼类共2830余种.
• 牙齿的形状和排列方式 • 肉食性:尖锐 • 浮游生物:齿细弱,或绒毛状 • 鳃耙形状与数目肉食性:数量少,粗短 • 杂食性或草食性:数量较少,较短 • 浮游生物:数量多,细长稠密 • • • • 肠管的长短 肉食性:胃、肠分化明显,肠管较短。 草食性: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管较长 泄殖腔
(五)呼吸系统
1)楯鳞:真皮和表皮共同形成。真皮:骨质基 板和板上隆起的齿质部分。中央为髓腔,有血管 和神经。表皮:珐琅质。 为软骨鱼所特有。分布全身。还延伸至口中,执 行牙齿的功能。 楯鳞和牙齿为同源 器官。
2)骨鳞:由真皮演化而来。为圆形鳞片,前端插入鳞 囊,后端游离,做覆瓦状排列。根椐其后缘的形状可 分为: ●圆鳞:后缘光滑,如鲫鱼 ●栉鳞:后缘有锯齿状突起,如鲈鱼 年轮
鱼纲分类
黄唇鱼
黄唇鱼 国家II级保护鱼类。 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 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沿岸。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松江鲈鱼
• 鲟形目 鲱形目 鲤形目 鳗鲡目 合鳃目 鲑形目 海龙目 鲻形目 鲈形目 鲀形目 鲽形目 鮟鱇目 • 几种鱼的区分 观赏鱼
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
本目是一类生长较快的大型经济
鱼类,肉和卵都是珍贵的食品,皮 可制革。脊索可制胶。其特征是: 1 体被五行硬甲(硬鳞)或无鳞; 2 多软骨,歪尾; 3 吻部特别延长,口在吻的腹面。 我国特产的白鲟、中华鲟 (Psephurus gladius)分布在长 江干流和出海口,为国家一级保护 动物。
鲥
• 别名三黎鱼、三来 。 一般个体长40多厘米,最大个体 64厘米,体重2.5~3千克以上。体长,侧扁。鲥鱼为鱼 中珍品,是“长江三鲜”之一,古为贡品。自古有“鲥 鱼挂网不动而护其鳞”之说,故宋苏轼称它为“惜鳞 鱼”。二十世纪50~70年代境内江段盛产鲥鱼,现产量
鲱鱼用肛门说话
鲱鱼具有一种奇特功能———会从肛门排气 放屁,形成串串气泡,而且这种现象独一无二。 科学家还未发现其它鱼类也会从肛门排气,即便 有,也没鲱鱼这么大动静,发出如此高亢的喧闹 声,听上去如同人们为了表示轻蔑或者嘲笑而发 出的响亮咂舌声。
达氏鲟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上游,是一种纯淡水的鱼类。
白鲟
头部特长,占体长1/3,性凶猛,体表光滑无鳞。白鲟 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属著名珍稀鱼类,被称为“水 中大熊猫”,为我国所独有,主要分布在长江和钱塘江。
鲱形目(Clupeijormes)
鲱形目是世界性分布的海洋鱼类,主要特征有:
1 无侧线 2 腹鳍腹位 本目鱼类常具洄游性,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鱼纲分类
鲱形目:其中包括许多在渔业上非常重要的成群鱼类 如鲱鱼等。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共有400多种,其中 20多种占世界捕鱼量的1/3,有生活在海中的也有生 活在淡水中的,70%生活在热带,但也有20 多种只 生活在北方。 鳍无棘,背鳍单个。一般都大量产卵,即使孵化出的 幼鱼死亡率也高达99%,是各种大鱼、水鸟的食物。 本目鱼大多集群,一群多达数亿尾,有每日垂直移动 的习性,白天在水深处,夜晚浮出水面。重要的鱼种 有沙丁鱼、大西洋鲱鱼、鳀鱼、凤尾鱼等。
总鳍总目:鱼鳍中有一个中轴骨,原以为这种 鱼类已经灭绝,可能这种鱼以强大的鱼鳍爬上 岸演变成两栖类生物,1938年在非洲东海岸捕 获,后来多次发现,目前仅存一目一种,被称 为“活化石”:
腔棘目:只有一科一属一种“矛尾鱼”,是 1938年由南非的博物馆员玛罗丽· 考特内-拉蒂 莫(Marjorie Courtenay-Latimer)在巡视渔民捕 的鱼时发现的,原以为本目鱼已经绝种,后又 多次在同一海域捕获,被称为“活化石”。目 前南非已经将这片区域设为保护区。 矛尾鱼尾鳍有三叶,中间叶突出,呈矛状,偶 鳍有肉叶,鳞片大而圆,鳍上也有鳞片覆盖, 下颌下部有两个大骨板,通体兰色,体粗大, 长约1.5米,肉食性。
银汉鱼总目:体被圆磷。背鳍与臀鳍对生。
鲑鲈总目:颌部有小须。腹鳍胸 位或喉位
鲈形总目:胸鳍胸位或喉位,有鳍棘
鲽形目:体扁平,眼、鼻、口不对称
鱼纲的分类
软骨鱼类
板鳃亚纲 全头亚纲 硬骨鱼:内鼻孔亚纲
总鳍总目 肺鱼总目
辐鳍亚纲
板鳃亚纲:鱼鳃是板状,体外是盾鳞或光滑, 雄性腹鳍转化为交接器,主要有两大类:鲨类 和鳐类 全头亚纲:无鳞,胸鳍宽大,尾鳍细长,雄性 具交接器
动物生物学:17 鱼纲分类
总鳍亚纲
特征:出现于泥盆纪的古鱼。具中轴骨 骼是一条纵行的脊索而不存在椎体,颏 kē下有一块喉板、肠内有螺旋瓣。 代表动物:矛尾鱼
肺鱼亚纲
特征:口腔内有内鼻孔、偶鳍内具双列 式排列的鳍骨和高度特化的适应于压碎 软体动物硬壳的迷齿。 原始特征:无次生颌,脊索终生保留, 具动脉圆锥、螺旋瓣;原型尾。 进化特征:具“鳔”呼吸,原始双循环。
白斑狗鱼
2.3 灯笼鱼目
特征:口大,两颌、腭骨及舌上有能倒 伏的尖齿。 代表动物:蛇鲻zī,龙头鱼
蛇鲻zī
3 鳗鲡总目
鳗形,腹鳍腹位或缺,背鳍臀鳍的基底 长,与尾鳍相连。3目 我国产鳗鲡目。
鳗鲡
裸胸鳝
4 鲤形总目
特征:腹鳍腹位,有些种类有脂鳍,开 鳔类(鳔有管与食道相通),具韦伯氏 器。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类。2目。
软骨鱼纲与硬骨鱼纲之区别
软骨鱼纲
硬骨鱼纲
内骨骼
软骨
硬骨
骨鳞=>鳞=>鼻=>鳃盾=鳞>鳍=>尾=>鳔硬=鳞>,肠骨=鳞>生
鼻孔
腹位
背侧位
鳃间隔 鳍
鳃间隔发达,鳃孔 鳃间隔退化,1对
5~7对
外鳃孔
末端附生皮质鳍条 末端附生骨质鳍条
尾
歪尾
原尾或正尾
鳔
无
有
肠
肠内有螺旋瓣
肠内无螺旋瓣
生殖导管 与生殖腺不直接相连 与生殖腺直接相连
鳅科 特征:口小,口须1~4对,咽齿1行。
4.2 鲶形目
口大齿利,口须1~4对,常有脂鳍,胸鳍 具硬棘。
乌苏里拟鲿cháng
5 银汉鱼总目
特征::圆鳞,腹鳍腹位,背鳍与臀鳍 对生。3目。
鱼纲分类
黑斑双鳍电鳐
(二)全头亚纲(Holocephali)
• 体表光滑或偶有盾鳞。鳃腔外被一膜质鳃盖,后缘具一总鳃孔,背鳍2 个,第一背鳍前有一强大硬棘,能自由竖立或垂倒。雄性除腹鳍内侧的 鳍脚外,尚有肛前鳍脚及额鳍脚。 • 全世界有1目3科近30种。我国产5种,最常见的为银鲛科(Chimaeridae) 的黑线银绞,俗名海兔子,吻圆锥形,体银灰色,头和背侧部暗褐色, 侧线下方有一黑色纵带,以无脊榷动物及小鱼为食。
犁头鳐科 —犁头鳐
• 犁头鳐科 体平扁而延长,体盘后大前尖, 呈犁头形。尾平扁而渐狭小,每侧有一 皮褶。我国常见的有许氏犁头鳐及斑纹 犁头鳐为近海底栖鱼类,我国沿海均产。 主要以甲壳类及贝类为食。卵胎生。肉 可食用,皮的干制品为鱼皮,鳍可制鱼 翅,头侧的半透明组织干制品为明骨, 都是名贵的海味。
团扇鳐科—中国团扇鳐
赤魟及燕魟(上)赤魟(下)的标 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鳐
(4)电鳐目(Torpediniformes)
• 体盘椭圆形,皮肤光滑柔软;头侧与胸鳍之间的皮 下具有特化而成的发电器官。我国有2科4属8种。 常见种类有产于南海的黑斑双鳍电鳐和日本单鳍电 鳐等。 • 黑斑双鳍电鳐: 背鳍2个,第一背鳍起点与腹鳍后 端相对。体背面密布小斑点和大圆暗斑。腹鳍后缘 不与尾部相连。 • 暖水性种类,为电鳐类中个体较大者,全长300~ 450毫米。在体盘两侧有受神经支配的能发电的肌 肉柱。发电可以自卫或麻痹对方作食饵。 • 为广东沿海习见种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 国仅产于南海。
内鼻孔亚纲的主要特征
总鳍总目的主要特征
1· 总鳍总目(Crossopterygiomorpha)
• 这是一类出现于泥盆纪的古老鱼类,也是当时数量最大的 硬骨鱼类。其中轴骨骼是一条纵行的脊索而不存在椎体、 颏下有一块喉板(gularplate),肠内有螺旋瓣等一系列原始 特征。 • 早期的总鳍鱼类都栖居于淡水中,有鳃、鳔和内鼻孔,能 在气候干燥和水域中周期性缺氧期间用鳔呼吸空气。同时 凭借肌肉发达的肉叶状偶鳍支撑鱼体爬行。 • 长期以来,总鳍鱼类一直被认为巳于中生代末期的白墅纪 时完全绝灭,但是1938年12月22日却在日非洲东南沿海哈 隆河河口水深70m首次捕获一尾体长1.8m,重95kg的总鳍 鱼,并依据其尾形定命为矛尾鱼(Latimeriiica chalumnae), 该标本被保存于东伦敦博物馆内(图16-33)。以后又在科摩 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科摩罗群岛附近的海域中陆续捕得150 一200尾矛尾鱼。这是总鳍鱼类唯一现存的残留种,隶属于 腔棘鱼目(Coelacanthiformes)、矛尾鱼科(Latimariidae)。 这些古鱼的孑遗物种,已成为动物界最珍贾的活化石之一。
鱼纲的分类
鳞片;
(二)鱼类的洄游和渔场渔期的确定
洄游:某些鱼类在一定时期沿着一定的路线, 进行集群的迁移活动。 洄游类型:生殖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 渔场:鱼类洄游的结果,形成在一定地点, 每隔一段时间,鱼类就大量集中,在鱼群大 量集中的地方。 渔汛:在渔场内,鱼群大量集中的时期。
引起鱼类回游的原因
生长迅速时期,鳞片形成宽 而稀疏的环纹;生长缓慢的时候, 则形成窄而紧密的环纹。这样,一 年中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而引起 鱼类摄食的变化,反映到鳞片、耳 石和某些骨骼上形成疏密相间的环 纹,称年轮.
鱼类年龄鉴定材料
鲑科、鲱科、鲤科和鳕科 鲈科 鳃盖骨、匙骨; 石首鱼科 耳石; 鲇科 椎体。
现存约22000种,我国2830余种,分为两类:
系
系
软骨鱼系
系
系
板鳃亚纲1
背鳍背位
代表动物
鲨 的 生 殖
板鳃亚纲2
背鳍尾位
全头亚纲
硬骨鱼系
硬骨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现 存种类在20000余种;它们广布于地球的各个水域, 从两极到赤道、从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到10000 米以下的大洋深处。 其特征有:具硬骨,体被骨鳞、少数被硬鳞或 无鳞;口多端位,大多数种类肠中不具螺旋瓣;鳃 隔退化,每侧具一个鳃孔,具骨质鳃盖;无鼻孔沟; 无鳍脚;皮肤粘液腺发达;多正尾;多数具鳔;多 数体外受精,卵生,卵小而多,少数发育经变态。 分为三个亚纲: 总鳍亚纲、肺鱼亚纲和辐鳍亚纲
总鳍亚纲
具内鼻孔并与肺相通,肺能行气呼吸。
马兰鱼
肺鱼亚纲
,并与鳔相通,鳔能呼吸。
硬骨不发达,终身有残存的脊索, 椎体尚未形成;无前颌骨和颌骨, 脑颅为单一硬骨块;体被圆鳞
鱼纲分类
一般为硬骨 多为端位
4对,鳃间隔退化,有骨质鳃 盖
硬鳞、骨鳞 垂直位 原尾或正尾
有(开鳔或闭鳔)
多数无螺旋瓣肠
9.心脏
10.生殖发 育
有动脉圆锥
无动脉圆锥
雄性有鳍脚,体内受精,卵 多为体外受精、卵生
生、卵胎生和假胎生
• 现存鱼类其分类系统如下:
鲨总目
板鳃亚纲
软骨鱼纲
鳐总目
鱼 (系) 全头亚纲 银鲛目
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草鱼 Ctenopharyn godon idellus
四、鱼类的起源和进化
原始有头类
无颌类 原始有颌类
盾皮鱼类 软骨鱼类 辐鳍鱼类
棘鱼类 硬骨鱼类
肉鳍鱼类 陆栖脊椎 动物的祖先
复习题
1.鱼类在脊椎动物中是最适于水生生活的一大类群。试从 它们的形态结构上加以说明。
类
肺鱼亚纲 内鼻孔亚纲
硬骨鱼纲 总鳍亚纲
(系)
辐鳍亚纲
1.硬鳞总目 2.全骨总目
3.真骨总目
一、软骨鱼纲分类 1.板鳃亚纲
鳃间隔发达,鳃裂直接通体外,口横列复 位,盾鳞,有泄殖腔。 (1)鲨总目:体纺锤形,鳃裂侧位。 (2)鳐总目:体平扁形,鳃裂复位。
2.全头亚纲
鳃裂4对,被皮膜鳃盖,仅1孔通体外,上 颌与脑颅愈合,体表光滑无鳞,无泄殖腔, 雄鱼有1对鳍脚、1对腹前鳍脚和1个额鳍脚, 均为交配器。
鱼纲分类
团扇鳐、孔鳐 燕虹、鸢鲼
其他种类 白鲟
鲥、鳓、凤鲚、刀鲚 哲罗鱼
镜鲤(少鳞)、革鲤(无鳞)
鲈鱼、石斑鱼 小黄鱼、黄姑鱼、梅童鱼 黑鲷 小带鱼、沙带鱼
马鲅、金枪鱼、鲣鱼、鲔鱼 燕尾鲳、中国鲳 叉尾斗鱼 月鳢、斑鳢
绿鳍鱼
木叶鲽
粒突箱鲀
黑鮟鱇
非洲肺鱼
用途
金鱼 (武昌鱼)
鲭科 鲳科 斗鱼科 鳢科 刺鳅科 鮣科 虾虎鱼科 弹涂鱼科 鲉形 杜父鱼科 鲉科 方鲀鱼科 鲽形 鲆科 鲽科 鳎科 舌鳎科 鲀形 革鲀科 箱鲀科 鲀科 翻车鱼科 鮟鱇 肉鳍 总鳍 肺鱼
鲐鱼 银鲳 圆尾斗鱼 乌鳢 刺鳅 鮣鱼 虾虎鱼 弹涂鱼 松江鱼 毒鮄 红娘鱼
具鳃上器、躯干被栉鳞、无侧线、吐泡筑巢 具鳃上器、旱季泥中蛰伏、衔草筑巢 背鳍前部特化为吸盘 无侧线、能上陆活动 无侧线、能上陆活动
鱼纲分类
A、软骨鱼 亚纲 总目 板鳃 鲨 目 六鳃鲨 鲭鲨 须鲨 真鲨 角鲨 锯鲨 扁鲨 锯鳐 鳐形 鲼形 电鳐 代表种 扁头哈那鲨 噬人鲨 鲸鲨 双髻鲨 角鲨 日本锯鲨 琵琶鲨 尖齿锯鳐 犁头鳐 赤虹 电鳐 黑线银鲛 代表种 多鳍鱼 中华鲟 雀鳝 特征 卵胎生 双背鳍、 最大:16-20m 双背鳍、具瞬膜 双背鳍、卵胎生 卵胎生 卵胎生 卵胎生 具头鳍、吻鳍 无鳞、肌肉特化为发电器 上颌脑颅愈合,无鳞,具膜质鳃盖 用途 制鱼肝油
侧扁、眼位于一侧、无鳔、变态发育 牙鲆 高眼鲽 条鳎 舌鳎
绿鳍马面鲀 三棱箱鲀 东方鲀 翻车鱼 黄鮟鱇 矛尾鱼 单鳔肺鱼 澳洲肺鱼 双鳔肺鱼 美洲肺鱼
产卵量最大 无鳞、背鳍第一棘末端有肉囊,内有发光菌 卵胎生、内鼻孔消失、活化石 具内鼻孔、无次生颌、无椎体 鳔成对能呼吸、旱季结茧夏眠、变态发育
其他种类
鱼纲
第16章鱼纲(Pisces)第一节鱼纲的结构和适应一、外形1.体形和分部纺缍型:头尾轴最长,背腹轴较短,左右轴最短;头尾尖中段大,其型如梭,这种体型的鱼类多栖息于水的中、下层,常作快速而持久的自由游泳(如:鲐、鲅、鲣、鲔等)。
侧扁型:左右侧扁;头尾轴短,左右轴更短,背腹轴相对较长;常栖于平静的水域,生活于水的中下层,游泳多不敏捷,很少作长距离的迁移(如:鲳、鳊)。
介于纺缍型和侧扁型之间的鱼类:如:草鱼、鲤鱼;特殊的侧扁型:鲚鱼、石鲷、比目鱼(特别扁);带鱼(侧扁型的特别延长)。
平扁型:背腹扁平,左右宽阔;左右轴较长,头尾轴一般,背腹轴最短;多营底栖生活,行动迟缓,如:鳐、鲇等。
鳗型(棍棒型):蛇形;头尾轴特别长,背腹轴和左右轴均等;游泳能力强,多潜居于水底泥沙中,适于穴居或穿行于岩礁间。
如:鳗鲡、黄鳝的及多种海鳗。
分部: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和躯干部之间互相固着不动。
头与躯干的分界:鳃盖后缘的鳃孔(硬骨鱼类),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类)。
躯干部和尾部的分界:肛门后缘或泄殖孔。
肛门前位鱼以体腔未端或最前一枚尾椎之体为界(如:鲆鲽类)。
2.鳍:奇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偶鳍(胸鳍和腹鳍)。
鳍是鱼类游泳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软骨鱼:外面都覆盖有皮肤,内面有角质鳍条支持。
角质鳍条为一种纤维状的角状物,细长而不分节。
硬骨鱼:由骨质鳍条支持,鳍条间以薄的鳍膜相联,鳍条分棘(spine,高等鱼类所具有)和软鳍条(soft ray)两类,软鳍条分分支鳍条和不分支鳍条。
在鲤形目中有些种类,如鲤鱼,其背鳍与臀鳍前方的硬棘,仍保留有分节和左右两列合并的痕迹,系软鳍条钙化后的变形物称为假棘。
①胸鳍: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
(例举胸鳍的类型)②腹鳍:稳定身体和辅助升降作用。
软骨鱼:位于泄殖孔的两侧,形状与胸鳍相似而稍小。
硬骨鱼:腹鳍腹位,如:鲤形目、鲱形目、鲇形目等;腹鳍胸位,位于胸鳍前方鳃盖之后的胸部,如:鲈形目;腹鳍喉位,位于两鳃盖之间的喉部,如:鱼尉科鱼类;缺V(鱼屯、鳗鲡、黄鳝、海龙、带鱼和箭鱼等)。
鱼纲
听觉器官仅有内耳 (由3个半规管、 椭圆囊和球状囊组 成),主要是平衡 觉。 硬骨鱼类的鲤形目 具有特有的韦氏小 骨,由前3块躯干 椎的一部分演化而 来,连接鳔壁和内 耳的内淋巴腔,可 将鳔内气体的振动 传给内耳的淋巴系 统,从而产生听觉。
前半规管
后半规管
听嵴
水平半规管
瓶状囊听斑 瓶状囊听斑
卵圆囊听斑 球囊听斑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胚 胎 时 神经管前端 前脑 中脑 后脑
脑
嗅脑:古脑皮 端脑 大脑:纹状体 间脑:第三脑室(视神经交叉) 中脑:视觉中心(视叶) 小脑: 协调中枢 延脑:呼吸;听;皮肤感觉 侧线感觉中枢
软骨鱼的大脑较硬骨鱼类发达。脑顶部已出现神经物质。大脑主要 的部分是纹状体,以感嗅为主。间脑小,其顶部有松果体,底部连 接脑下垂体。适应水生的鱼类在间脑底部突出一个富含血管的血管 囊,在深海鱼类尤为发达。硬骨鱼脑较软骨鱼原始,脑体积小,分 化五个部分基本处于一个平面。大脑顶部没有神经物质。大脑两个 半球及其脑室还没有完全分开。小脑大。
脊髓
位髓弓内扁圆形的柱状管 具明显分节现象 组成:白质,灰质
嗅N.
脑神经
感觉N. 运动N.
视N.
动眼N. 滑车N. 三叉N. 外展N. 面N. 听N. 舌咽N. 迷走N.
混合N.
脊髓每节发出一对脊神经
组成(混合神经)
脊神经
背根 腹根
(感觉) (运动)
不同类群具有不同的体液调节机制
海生硬骨鱼:血液盐浓度低于周围海水,体液大量渗 出,机体面临失水的危险。为补偿体液的散失,大量 吞饮海水,而进入体内的过多的盐分通过位于鳃上皮 的泌氯腺排出。为保持水分,肾小体大部退化,肾脏 排出的尿量极少 海生软骨鱼:在血液中积累大量尿素,使血液渗透压 高于周围海水,致使海水不断渗入体内。进入体内的 多余水分经肾脏排出,多余的盐分经直肠背面的直肠 腺排出 淡水硬骨鱼:血液浓度高于周围水环境,水分通过各 种途径进入体内,再以大量的稀尿液通过肾脏排出, 以取得平衡,因而肾小体数目极多。同时鳃上皮的泌 氯腺具有从水中吸收盐分的细胞,以补偿盐的失去
动物学 鱼纲
齿式——表示咽齿的数目、排列方式的式子。
• 鲤鱼的齿式为1.1.3/3.1.1,这个式子表示,左右两边第五 鳃弓上各有三列齿,其外列,中列都是1个,内列都是3个。 • 草鱼的齿式为2.5/4.2,这个式表示左右两边第五对鳃弓口各 有两列齿,左边鳃弓外列是2个,内列5个,右边鳃弓外列为2个, 内列为4个。
• 如草鱼的鳞式为:
68 36 46 4 6V
三、骨骼系统
头 骨
肩带 腰带
头骨
脑 颅 咽 颅 躯 椎 尾 椎
中轴骨骼
脊柱
骨骼系统
鳍骨 奇鳍骨 偶鳍骨 肩 带 腰 带
附肢骨骼
带骨
1.头骨
1)脑颅
• •
鱼类构成脑颅的骨块数多于脊椎动物中 的任何一个纲; 分区:鼻区、蝶区、耳区和枕区。
鼻区 蝶区 耳区 枕区
五、消化系统
口腔 咽 食管 胃 肠 肛门
1.口咽腔
鱼类的口腔和咽并无明 显界限,统称为口咽腔。 具单细胞粘液腺,但无 消化腺和消化酶。 口腔齿(颌齿、梨齿、 腭齿、舌齿、咽齿等)。
咽齿及齿式
鲤科鱼类第五对鳃弓的角鳃骨特别扩大,特称为咽 骨或下咽骨,上生牙齿,即为咽齿,也称下咽齿。 咽齿的形状与鱼类的食性有关,同时它也是鲤科鱼 类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产生“听觉”)。
• 自两栖类开始,由于有中耳和鼓膜的出现、 及内耳中听壶的出现,其内耳才在真正意义 上具有听觉功能。
3.视觉器官
• • • •
多数鱼类无眼睑。
鱼眼被有3层被膜:巩膜、脉络膜层和视网膜。
晶体无弹性,本身不能收缩。 镰状突——硬骨鱼类调节视距的特有结构,为一 膜质的垂直隆起,一端附着盲点,另一端以韧带 与附着在晶体腹面的晶体缩肌(或铃状体)相连, 通过该肌的伸缩能稍稍移动晶体的位置,调整视 距,适应观察较远处的物体,但最远的视距一般 不超过15m。 鱼眼的视区情况:无视区、双眼视区和单眼视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生殖腺不直接相连 有
硬骨鱼纲 硬骨
硬鳞,骨鳞 背侧位
退化,1对外鳃孔 末端附生骨质鳍条
原尾或正尾 有 无
与生殖腺直接相连 无
一、软骨鱼系
板鳃亚纲与全头亚纲的比较
板鳃亚纲
全头亚纲
体形
梭形或盘形
梭形
鳃孔
5~7对,无鳃盖 1对,具膜质鳃盖
上颌与颅骨
不愈合
愈合
鳍脚
腹鳍脚
腹鳍脚,腹前鳍脚, 额鳍脚
(二)鳐总目
1、锯鳐目 特征:吻狭长而平扁,似剑状突出,边
缘具尖利的吻齿。 代表动物——尖齿锯鳐
2. 鳐形目 特征:吻圆钝或突出,侧缘无吻齿。 代表动物:犁头鳐,团扇鳐
3. 鲼形目
特征:胸鳍往前延伸到达吻端,或前部分化为吻 鳍或头鳍。
代表动物:蝠鲼,魟
4. 电鳐目
特征:体盘圆形,皮肤光滑柔软,具发电器官。 代表动物:电鳐
孔雀鱼
(2) 颌针鱼目
特 征:背鳍与臀鳍相对,侧线位低。
6、 鲑鲈总目
特 征:颐部具1小须,腹鳍胸位或喉位,背 鳍1~3个,臀鳍1~2个。
代表动物——大头鳕
大头鳕
7 、鲈形总目
特 征:栉鳞,棘鳍,腹鳍胸位或喉位。
(1) 刺鱼目
特 征:吻大呈管状,多数具骨板,背鳍1~2个, 有时第一背鳍为游离的棘组成。
及鲤、鲫、鳊、鲮、团头鲂(武昌鱼)
青
草
鲢
鳙
鲤
团头鲂
鲫
鲫 鲮
鳅科
特征:口小,口须1~4对,咽齿1行。
(2) 鲶形目
口大齿利,口须1~4对,常有脂鳍,胸鳍具硬棘。
乌苏里拟鲿
6、 银汉鱼总目 特征:圆鳞,腹鳍腹位,背鳍与臀鳍对生。
(1) 鱂形目 特 征:小型鱼类,无侧线 代表动物——食蚊鱼,孔雀鱼
(3 )弓鳍鱼目 特 征:体被圆形硬鳞,具喉板。 代表动物:弓鳍鱼
(4) 雀鳝目 特征:被菱形硬鳞。无喉板和喷水孔。 代表动物——雀鳝
2、骨舌鱼目 特 征:胸鳍位低,背鳍后位,在臀鳍上方 代表动物——金龙,银龙
3、鲱形总目
特征:腹鳍腹位, 鳍条少于6;胸鳍接近 腹缘。圆鳞。
(1) 海鲢目
特 征:低等类型,具动脉圆锥和喉板。
小黄鱼
大黄鱼
青干金枪鱼 鲐
蓝点马鲛
弹涂鱼 虾虎鱼
斗鱼
(5)鲉形目
特 征:第二眶下骨后延成一骨突,头部粗壮, 具棘或骨板,胸鳍基底宽大。
(6 )鲽形目 通称比目鱼,两眼在一侧,幼鱼有变态。
有左鲆右鲽,左舌右鳎之称。即:鲆科、鲽 科,舌鳎科和鳎科
眼 D、C、A
鲆科
鲽科
左
右
D、C、A不连
舌鳎科 鳎科
4、须鲨目
特征:前鼻瓣常有1对鼻须或喉部具1对皮须。 代表动物——日本须鲨
5. 真鲨目 特征:眼有瞬膜 代表动物:星鲨,双髻鲨
6. 角鲨目
特征:背鳍2个,多有硬棘,无瞬膜,无臀鳍。 代表动物:长吻角鲨
7、锯鲨目 特征:头平扁,吻长似剑状突出。 代表动物:锯鲨
8、扁鲨目 特征:胸腹鳍扩大,彼此接近,背鳍 2个,位于尾部上方。 代表动物:日本扁鲨
的迁移。
产卵场
育肥场
越冬场
第四节 鱼类的洄游
1、概 念:
★ 洄游——鱼类在一定的时期为满足生殖、索饵及
越冬所需的条件,集成大群,沿着固定的路线作长短
距离不等的往返迁徙的现象,称之。
2、类 型:
生殖洄游:为实现生殖目的而向产卵场所的迁移。
索饵洄游: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进行的迁移。
越冬洄游:从索饵场→越冬场(深海或江河深处)
代表动物——海龙,海马
(2) 鲻形目
特 征: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由鳍棘组成。 代表动物——鲻,梭鱼
(3) 合鳃目
特 征:鳗形,无胸鳍和腹鳍,单鳃孔。 代表动物——黄鳝(具性逆转特性)
(4) 鲈形目
特 征:腹鳍胸位或喉位,鳍条1~5枚,背鳍2个, 分别由鳍棘和鳍条组成,栉鳞,无鳔管。
代表动物——“四大海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 鱼、鳓鱼。
2、脊柱和肋骨: ①脊柱:由一系列椎骨连接而成,包括躯椎和尾椎。
躯椎:椎体、髓弓、髓棘、横突、肋骨 尾椎:椎体、髓弓、髓棘、脉弓、脉棘 椎和尾椎的区别?
②双凹型椎体:
有脊索的残余。
第三节 鱼类分类
现存鱼22000种,我国2830种,分软骨鱼系、硬骨鱼系。
软骨鱼类:内骨骼全为 软骨;体被盾鳞;鼻孔 腹位;鳃间隔发达,鳃 孔5-7对;歪尾型;体 内受精。全世界约800 种,全为海生。
左
右
D、C、A相连
鲆 鲽
舌鳎 鳎
(7)魨形目
特 征:具门齿,有些种类有气囊, 代表动物——箱魨,河魨
箱魨
河魨
(8) 金眼鲷目
特 征:体被强栉鳞,眼大。
9 、蟾鱼总目
特 征:裸露,有小刺或小骨板;鳃孔小,位于 胸鳍外侧腹面,腹鳍胸位或喉位。
(1)鮟鱇目 代表动物——鮟鱇
(2)Antennaridae
硬骨鱼类:骨骼大多为硬骨;体 被骨鳞(圆鳞和栉鳞);鼻孔位 于吻背;鳃间隔退化,外覆骨质 鳃盖骨;大部分为正尾型。体外 受精软骨鱼系与硬骨鱼系的比较
内骨骼 鳞 鼻孔
鳃间隔 鳍 尾
鳔和肺 肠内螺旋瓣 生殖导管
鳍脚
软骨鱼纲 软骨 楯鳞 腹位
发达,鳃孔5~7对 末端附生皮质鳍条
鳗鲡
裸胸鳝
5、 鲤形总目
腹鳍腹位,有些种类有脂鳍,开鳔类,具韦 伯氏器。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类。
(1) 鲤形目
特 征:体被圆鳞或裸露。许多种类口内无 齿,而具发达的咽齿。
我国淡水鱼类主要类群。
胭脂鱼科:胭脂鱼
鲤 科: 上颌口缘由前颌骨组成,咽齿1~3行,无脂鳍。 代表动物——“四大家鱼”的青、草、鲢、鳙;
特 征:鳗形,胸鳍鞭状或狭短,体鳞小。 代表动物:美洲肺鱼,非洲肺鱼
(二)辐鳍亚纲
1. 硬鳞总目:心脏具动脉圆锥,肠内有螺旋瓣;歪 尾,具喉板。
(1) 鲟形目:体型似鲨,吻长,口腹位;有5行纵 列的骨板,或裸露而具硬鳞,软骨,仅头部具膜 质硬骨,脊索发达。 中华鲟、白鲟均为一级保护动物
(2) 多鳍鱼目: 特 征:背鳍分离为1列小鳍。产于非洲 代表动物——多鳍鱼
鲨总目和鳐总目的比较
体形 鳃孔 胸鳍与头侧 背鳍
尾
鲨形总目 梭形 侧位
不相连 背位 歪尾
鳐形总目 盘形 腹位 相连
位于尾上 有或无
(一)板鳃亚纲
1 、六鳃鲨目 特征:
鳃孔6~7个。 代表动物: 扁头哈那鲨
2、虎鲨目
特征:头大吻钝,背鳍2个,前方各具1枚鳍棘。 代表动物——狭纹虎鲨
3、鲭鲨目 特征:背鳍2个,无硬棘。 代表动物——噬人鲨(俗称大白鲨)
(2) 鲱形目
特 征:鳍无棘,背鳍单个。圆鳞,无侧线。重 要经济鱼类。
鳓 鲱鱼
青鳞鱼 鲥
(3) 鲑形目 特 征:体形似鲱形目,但具脂鳍;有侧线 代表动物:银鱼,鲑鱼,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
(4) 灯笼鱼目 特征:口大,两颌、腭骨及舌上有能倒伏的尖齿。 代表动物:蛇鲻,龙头鱼
4 、鳗鲡总目
特 征:鳗形,腹鳍腹位或缺,背鳍臀鳍的基 底长,与尾鳍相连。
代表动物——矛尾鱼
2、肺鱼总目 特征:口腔内有内鼻孔、偶鳍内具双
列式排列的鳍骨和高度特化的适应于压碎 软体动物硬壳的迷齿。
原始特征:无次生颌,脊索终生保留, 具动脉圆锥、螺旋瓣;原型尾。
进化特征:具鳔呼吸,原始双循环。
(1)单鳔肺鱼目
特 征:体侧扁,胸鳍宽阔,体鳞大 代表动物:澳洲肺鱼
(2)双鳔肺鱼目
(二)全头亚纲
特征:体表光滑或被盾鳞,背鳍2,第一背鳍有一大 硬刺,雄性有腹前、腹后和额鳍脚。
代表动物:黑线银鲛
二、硬骨鱼纲
(一)内鼻孔亚纲
内鼻孔亚纲与辐鳍亚纲的比较
内鼻孔亚纲
辐鳍亚纲
内鼻孔
有
无
原鳍型偶鳍
有
无
肠内螺旋瓣
有
无
1、总鳍总目:
特征:出现于泥盆 纪的古鱼。中轴骨 骼是一条纵行的脊 索不存在椎体,颏 下有一块喉板、肠 内有螺旋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