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之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之基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是文化精粹传播与选择吸纳的结果,又是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需要认真解决传统和现实、国内文化和外来文化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反思吸纳和融会贯通,汲取国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综合创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打下扎实牢固的基础。

标签:文化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基础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②何中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四问[J].新华文摘,2011(02):37.

③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文化与个人论文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95-196.

④彭启福:马克思主义“三化”中的诠释学问题[J].新华文摘,2011(04):

36.

2014 — 01 — 27

副教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融会贯通和创新发展的结果。从原创性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属于西方文化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差异性,也有相通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深度反思吸纳,才能为自己更高层次的创新发展和升华奠定扎实牢固的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吸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传播是文化选择、吸纳、包容、反思和升华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必然要反思、总结和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及其普遍意义,即“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①。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核心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老百姓所理解、吸收和消化,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的内在化,“‘中国化’之‘化’只能体现在‘中国的’这样的所有格之中,而不能停留于‘在中国’这样的外在关系。只有祛除这种外在性,中国化才能获得真实的和充分的意义。”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到当

代中国人的思想、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中,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成果。与此同时,当代中国人虽然生活在当代而不是古代,但并不是直接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不管我们想不想要它,都永远跟随着我们。③中国传统文化已经牢牢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内在灵魂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内在地要求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普遍意义,否则就很难真正理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全面把握中国具体实际,当然也不利于真正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持续创新发展。

(二)文化距离的要求

从发生论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来源于欧洲,属于西方文化传统,而西方文化传统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国文化处于亚洲,有其自己的特点,因此从地域和文化传统来讲,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文化距离。从诠释学的角度讲,“具有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隶属于西方文化,作为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者和实践者的当代中国人却置身于中国文化。”④当代的中国人处在自己的文化、社会和历史环境中,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经验和文化语境。这种文化的距离需要把具有西方文化传统品格的马克思主义与根植于本土文化传统并吮吸其营养的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相融合,同文化传统经脉相连、气息相通。

(三)时间距离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发源于先秦,发展在封建时代,当时的生活方式、经济基础、行为习惯和语言等都与当代存在显著差别,是当时经济社会状况的反映,作为文化之本根虽然会代代生生不息地传承,但不可能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一成不变,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皆有自己的内在特性,文化传统应时而变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元素,但与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的时间距离。为此,我们在文化选择和文化汲取过程中需要根据当代的实际需要,认真反思、理解和把握文化传统直至原生态的本根文化,固本强基,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创新发展中具有深厚稳固的传统文化根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思吸纳传统文化的可能性

孔孟老庄文化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时间距离,但人类生活总是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不同文化类型之间和不同时期的文化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

(一)差异性中蕴含互补性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虽然具有差异性但也有互补性,可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在文化的融合中发挥更大的综合效力。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上,孔孟儒家文化强调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原则,主张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希望建立以“中庸”为最高境界的和谐社会,强调德治、仁政。这些主张具有普世价值,但有着强烈的等级尊卑的阶级特征,缺乏政治民主意识

和权利平等观念。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社会性,具有浓厚人文关怀精神,强调现代民主法制观念,具有科学的权力观、平等观和民主观。关于社会和谐问题上,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的理论,长期以来在有些人心目中具有阶级斗争的浓厚色彩,忽略了它的全面性及其建设作用,而孔孟儒家文化具有尚“和”、“中庸”等特征。关于人的发展上,孔孟儒家文化追求“内圣外王”,先“内圣”而后“外王”,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人是社会的动物,坚持社会存在对人的意识的决定作用,先“环境”而后“社会人”,二者的融合是人的内在修养与外在熏染的完美结合。(二)差异性中蕴含契合性

唯物论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孔孟和老庄文化也不乏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如孟子的“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①认识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于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作用。含有朴素历史唯物主义的倾向。老庄文化具有整体性思维方式和对立统一的矛盾观,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另外,孔孟在诸侯列国传播自己的政治理想,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体现了思想与实践结合的实践观。这些理论元素和实践行动无疑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的实践观具有内在契合性。从政治立场上讲,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坚决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发展进步的理想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此相似,孔孟儒家文化包含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老庄对诸侯等统治者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讽刺。在关于人的发展问题上,儒道文化重视个体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等观念具有契合性。

(三)差异性中蕴含包容性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饱含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精髓,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易于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扎根,也能像他的产生一样源源不断地吸纳、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强烈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强调不同事物的和谐相处是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共同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海纳百川的极大包容性。儒道文化从一开始就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吸收,共同发展,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以儒道为根脉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排他性的宗教色彩,现代以来被世界各国所推崇,被认为是具有普世意义的思想观念,对中外的各种优秀文化都有强大的包容作用。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道家文化的包容性,“可以说,从传统文化的性质和内容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内在规定性。”②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思吸纳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等状况的集中反映,深深打上了历史烙印,存在历史局限性。文化的时间距离要求我们在反思吸纳过程中,要站在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角度,以今天的现实为依据去理解、诠释和承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