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Management Psychology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既要向学生传授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知识成果,又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各种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提供条件。
课程的基本要求作为第一节门专业基础课,管理心理学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心理测验、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使学生初步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习、研究管理心理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发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与方法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相关学科;掌握管理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体系;掌握不同的人性假设对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种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课内容]第一节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假设第二节对西方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借鉴与思考第三章个性差异与管理建议学时:6[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个性差异对管理工作的影响;掌握霍兰德职业取向模型、大五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性格差异对管理工作的影响[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课内容]第一节气质差异与管理第二节性格差异与管理第三节能力差异与管理第四章人员激励建议学时:6[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各种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激励的常用有效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各种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激励的第一节般概念第二节激励理论第三节激励的有效方法第五章人际交往与心理保健建议学时:2,实践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人际关系的含义、类型、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掌握改善人际关系、进行员工心理保健的常用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为辅。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系统,突出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思想;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及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念;突出主体意识与主人翁精神的观点,强调人是企业的主体;强调人际互动的管理理念及系统论的管理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其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奠定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一)基本要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熟悉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三)教学难点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四)教学内容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管理心理学的含义(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管理心理学的萌芽(2)管理心理学的形成(3)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现状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知觉与管理1.了解社会知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2.掌握归因理论在管理活动的运用。
第一节与社会知觉与管理一、社会知觉二、社会知觉的类型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要因素四、社会知觉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第二节归因理论与管理一、理论概述二、理论的运用第三章个性与管理(一)基本要求掌握气质的特征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掌握性格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能力的概念和影响能力的因素,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性,熟悉气质、性格、能力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点气质、性格、能力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气质、性格、能力的特征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英文名称:Managerial Psychology预修课程:管理学适用专业:管理类、经济类各专业,其他专业学分:2-3总课时:推荐教材:课程简介: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管理心理学重视人的心理以及行为方式研究,注重以人为本,探索激励的技巧与方法,研究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群体绩效的提高方式。
本课程介绍管理心理学的一般知识、个体心理与个体激励、群体心理与群体互动、领导心理与组织建设等内容,突出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的应用。
通过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管理工作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的能力,为毕业后实施以人为中心的有效管理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培养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知识和方法,培养提高相关职业能力。
1.掌握管理工作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2.学会自我激励和对别人的激励方法;3.学会运用目标管理原理和方法实施目标管理;4.具备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基本能力,学会心理健康管理方法;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群体心理现象;6.具备正确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意识,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的能力;7.理解和掌握有关领导行为理论及应用方法;8.提高文化融合意识,具备在跨文化环境中工作的适应能力;9.学会参与团队管理、提高团队绩效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见下表:四、教学基本要求管理心理学重视人的心理以及行为方式研究,注重以人为本,探索激励的技巧与方法,研究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群体绩效的提高方式。
1.要突出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的应用,在进行理论讲解中结合案例开展教学,重视对个体、群体、组织等客观对象的认识与理解。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英文名称:Management psycholog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8 讲课学时:48 实践、讨论学时:20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管理学基础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MBA、MPA、经济管理、教育管理专业函授的专业必修课。
其定位:(1)扎实学好管理心理学理论,为应用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整体课程学习打基础。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及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本课程按照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层次性,在介绍管理心理学基本概念、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从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四个方面分别介绍管理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内容。
因此,本课程整体包括六个模块构成,即:理论基础、个体心理与管理、激励理论与应用、群体人际关系理论与应用、领导理论与应用、组织心理。
上述六个模块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整体。
目的在于使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内容架构、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初步具备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知识眼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结合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管理领域中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及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组织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学会把管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为以后从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1 管理心理学研究目的2 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3 管理心理学任务4 管理心理学历史演变5 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4学时)1 经济人假设与管理2 社会人假设与管理3 自我实现人假设与管理4 复杂人假设与管理5 人性假设的新进展第三章个性与管理(4学时)1 能力、胜任力与管理2 气质与管理3 性格与管理第四章社会知觉与管理(3学时)1 社会知觉2 组织中印象管理3 决策行为4 归因第五章情绪、压力与管理(4学时)1 什么是情绪管理2 组织中情绪劳动3 组织中工作压力4 员工健康概况第六章内容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3学时)1 需要层次理论内涵与管理2 双因素理论内涵与管理3 成就需要理论内涵与管理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2学时)1 公平理论内涵与管理2 目标设置理论内涵与管理3 期望理论内涵与管理第八章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2学时)1 强化理论内涵与管理2 挫折理论内涵与管理第九章群体心理与管理(4学时)1 群体概述2 组织中的群体动力学3 团队管理第十章群体人际关系的静态解剖(4学时)1 静态层面群体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2 人际关系能力培养方法。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50300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Menagement Psychologic课程性质:专业指定选修课考核方式:考查开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课学期:4总学时:32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总学分:2二、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讲课使学生能够认识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了解个体、群体、组织与领导心理与行为的主要特征,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管理类的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以为改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坚持历史的、辩证的、动态的、全面的分析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所学理论分析、观察现实管理问题,达到灵活掌握,科学运用的目的。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学时)管理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管理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教学要点。
第二章:人性假设与管理(2学时)“经济人”的假设的基本要点、相应的管理措施及评析,“社会人”的假设的基本要点、相应的管理措施及评析,“自动人”的假设的基本要点、相应的管理措施及评析,“复杂人”的假设的基本要点、相应的管理措施及评析,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第三章:认知差异与管理(2学时)认知世界的概念、形成过程,社会知觉,归因的概念、归因理论的发展和主要模式。
第四章:个性差异与管理(2学时)个性概念和基本特点,气质与管理,能力与管理,性格与管理。
第五章:态度与行为(2学时)态度概述,态度的测量,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行为及其改变。
第六章:内容型激励理论(4学时)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和评述,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和评述,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需要理论的要点和在管理中的应用,成就需要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管理心理学》课程名称(英文):Management Psychology课程编号:0106032课程性质:选修教学语种:中文总学时:32学时,其中实验课2课时学分:2学分考核方式:开卷考试一、教学目的本课程属于应用心理学课程,主要介绍个体、群体以及组织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一门心理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
包括气质理论、性格理论、能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决策理论、认知规律理论、组织心理理论以及领导理论等。
本课程的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相应的管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人们改进在组织中的行为和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等。
二、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PPT投影;音像资料。
2、网上交流与答疑:为学生的课余学习提供指导。
3、实例分析与讨论:中外管理心理学的实际案例。
4、论文写作:读写议教学之重要环节。
三、教学要求1、多媒体教学:PPT课件要求与本教学大纲内容相匹配。
2、实例数量:总数量20个以上。
每一学年要求更新4个以上实际案例。
3、开展课堂讨论与上课发言,教师做好发言成绩纪录。
4、论文写作:论文选题需经老师认可;字数要求3000以上。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课时)本章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介绍课程的安排以及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性;二是介绍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即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三是介绍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阶段的代表理论。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早期管理科学的发展(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三)最新研究趋势本章重点和难点:理解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发展演进史。
第二章人性假设与管理(2课时)管理心理学上讲的人性是指管理者对员工需要和劳动态度的看法,它不同于哲学上的人性观。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N0701n022.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心理学3.课程英文名称:Managerial Psychology4.课程性质: 必修5.开课学期:第二学期6.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授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意义《管理心理学》是公共管理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管理心理学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有关概念、方法及原理;掌握管理心理学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的主要应用;熟悉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管理问题,了解如何通过管理心理学引导员工与企业行为,掌握解决现实中企业员工与组织的冲突;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高员工绩效,实现组织目标。
2.学时、学分学时:理论40学分:2分3.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案例研讨。
4.考核方式闭卷考试(1)平时成绩占30 %,形式有:作业、课堂讨论(2)考试成绩占70 %,形式有:试卷考试5.参考教材及书目(1)《现代管理心理学》程正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2)《管理心理学》(第二版)李靖科学出版社 2011年(3)《组织行为管理》李剑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4)《管理心理与实务》张友苏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5)《管理心理学》王重鸣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管理心理学》卢盛忠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7)《组织管理心理学》王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管理心理学》刘永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2.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演变、研究动态3.掌握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重点与难点】1.重点:管理心理关于人的假设2.难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动态【教学内容】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动向4.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授课学时】6学时【思考题】1. 什么是人性?中国有哪几种人性论?2. 试分析一家企业一岗位的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61814 适用专业:心理学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3执笔者:编写日期:2004年8月一、课程性质与目的管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主干课程。
管理心理学,是兼具理论与应用的心理学课程,也是拓展心理学专业学生心理学应用技能的专门课程。
管理心理学课程的目的,分成以下几个部分:1、使学生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学技能,特别是提高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组织管理问题的能力水平。
3、使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得到培养与提高。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3学时)(一)教学目的、要求:理解管理科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关系,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基其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了解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管理科学的发展,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管理科学的发展一、早期管理二、科学管理三、现代管理四、最新管理第二节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组织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二、美国管理心理学发展概况三、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概况第三节组织管理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一、普通心理学二、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四、教育心理学第四节行为科学与心理学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4学时)(一)教学目的、要求:理解研究模型的涵义,理解行为变量的测量,了解研究的具体方法。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模型,行为变量的测量。
第一节模型一、模型的概念二、模型的分类三、模型的结构第二节行为变量的测量一、量表二、变量的处理方式三、测量的信度与效度四、行为测量的标准第三节研究的具体方法一、观察法二、谈话法三、实验法四、问卷法五、测验法六、个案法第四节研究结果数据处理的方法一、集中趋势分析二、离中趋势分析三、抉择分析四、相关分析五、因素分析第三章人性的假设与管理(3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理解人性假设理论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人性假设理论的应用第一节“经济人”的假设一、什么是“经济人”二、相应的管理措施三、简评第二节“社会人”的假设一、什么是“社会人”二、相应的管理措施三、简评第三节“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一、什么是“自我实现的人”二、相应的管理措施三、简评第四节“复杂人”的假设一、什么是“复杂人”二、相应的管理措施三、简评第四章个性(3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理解个性的涵义及其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理解心理测验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个性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念第二节气质第三节能力第四节性格第五节心理测验一、心理测验的特点二、心理测验的分类三、能力测验四、个性测验五、心理测验的局限性一、个性与工作匹配理论二、管理工作中的个性分类三、认知风格类型四、人才动态使用理论第七节国外选择职工的程序一、准备阶段二、选择阶段三、检验效度阶段第五章知觉(3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知觉的涵义及影响知觉的因素,掌握归因理论,理解知觉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归因理论,知觉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影响知觉的各种因素一、客观因素二、主观因素第二节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二、社会知觉的分类第三节归因理论一、归因理论的一般概念二、归因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第四节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一、第一印象的作用二、晕轮效应三、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四、定型的作用一、就业面试二、绩效评估三、职工的努力程度四、职工的忠诚度第六章需要与动机(4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需要、动机的涵义,理解各种需要和动机理论,理解奖励制度和工作设计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激励综合模型,奖励制度,工作设计。
第一节需要和动机的一般概念一、需要二、动机第二节需要层次论一、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二、对需要层次论的分析和评价第三节双因素论一、双因素论的基本内容二、国外对双因素论的评价及应用第四节期望理论第五节公平理论第六节激励的综合模型第七节挫折理论一、挫折及其产生的原因二、挫折的表现三、应付挫折的方法第八节奖励制度一、奖励制度的重要意义二、奖励制度的维度三、各种奖励方式的比较四、报酬与工作绩效第九节工作设计一、工作特征模型二、工作设计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七章态度(4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态度的涵义及有关理论,掌握态度测量的方法,理解工作满意感的涵义及其作用,掌握态度改变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工作满意感,态度改变第一节态度的特性和机能一、态度的特性二、态度的机能第二节国外有关态度和态度改变的理论一、平衡理论二、认知失调论三、参与改变理论四、沟通改变态度的理论第三节态度的测量一、态度测定的注意事项二、测量态度的方法第四节工作满意感一、工作满意感的概念二、工作满意感的测量三、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五节宣传工作与态度改变一、宣传活动的目的二、材料及呈现顺序对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影响三、情绪因素与理智因素对于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影响四、宣传者与宣传对象态度的差距对宣传效果的影响五、人际关系对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影响六、宣传活动的基本社会心理结构第八章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2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群体的涵义。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参照群体,群体的层次测定理论第一节群体的概念和分类一、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二、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四、参照群体五、群体的层次测定理论第二节群体的规模和结构一、群体的规模二、群体的结构第九章群体动力(3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理解群体动力的涵义,了解群体决策的特性,理解群体内聚力的形成与作用。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群体压力和顺从,群体内聚力的测定。
第一节群体的规范和压力一、群体的规范二、群体压力和顺从第二节群体决策一、群体决策的性质二、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三、群体决策中的问题四、运用积极的群体决策提高工作效益第三节群体的内聚力一、群体内聚力的概念及其测定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三、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第十章群体的沟通和冲突(3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群体沟通的涵义及其研究,理解群体冲突的产生及其处理。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群体冲突第一节群体的沟通一、沟通的概念二、沟通的分类三、正式沟通网的研究四、非正式沟通渠道的研究五、沟通的障碍第二节群体的冲突一、冲突的一般概念二、个人的心理冲突三、群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四、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五、冲突解决的第三方干预问题的研究第十一章群体中的人际关系(3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理解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了解社会测量方法。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社会测量法。
第一节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一、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二、人际关系的平衡和改变第二节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一、管理系统中职务关系的类型二、管理系统中个人之间的关系三、管理系统中的交往圈子第三节社会测量方法一、社会测量的一般概念二、社会测量程序三、社会测量图解四、社会测量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第十二章领导心理(4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领导的定义,了解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了解决策的涵义,理解领导研究的途径及其新动向。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领导研究的途径及其新动向。
第一节关于领导定义的讨论第二节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一、家长制行政领导二、经理阶层的兴起三、实行职业“软专家”领导四、专家集团的领导第三节决策一、决策的程序二、决策的分类三、效用曲线四、决策的有效性五、领导者必须具有决策的能力第四节国外研究领导的途径一、特性理论二、作风理论三、行为理论四、应变理论第五节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一、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二、领导归因理论三、领导魅力理论四、转变型领导理论五、超越型领导理论第十三章组织结构和组织理论(3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理解组织的含义及其理论和模型。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组织理论和模型。
第一节组织的概念与分类一、组织的概念二、组织的分类第二节组织的结构一、几种基本的组织结构二、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第三节组织理论和模型一、古典的组织理论二、新古典的组织理论三、系统和应变型的组织理论第十四章组织变革(3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理解组织变革的涵义及其方法,了解组织变革的方法,理解组织变革与组织效能的关联。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组织变革的动力和过程,组织变革与组织效能。
第一节组织变革的动力和过程一、组织变革的动力二、组织变革的系统模型三、组织变革的过程第二节组织变革的方法第三节克服对变革的抵制一、抵制变革的原因二、克服对变革的抵制第四节组织变革与组织效能一、巴斯的模型二、本尼斯的模型三、贝克哈特的组织健康模型第十五章组织发展(3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组织发展的涵义,理解工作任务设计和工作内容丰富化,了解个人和群体方面的组织发展,理解工作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技术和结构方面的组织发展,工作生活质量。
第一节组织发展的一般概念和历史第二节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第三节技术和结构方面的组织发展一、社会技术系统二、工作任务设计和工作内容丰富化第四节个人和群体方面的组织发展一、传统方式的组织发展二、其他方式的组织发展第五节工作生活质量一、工作生活质量概念产生的背景二、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三、工作生活质量与生产率第十六章组织文化(4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组织文化的涵义,理解组织文化的创造、保持和培育,理解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组织文化的创造、保持和培育。
第一节组织文化的概念与作用一、组织文化的概念二、组织文化的评定和测量三、组织文化的作用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历史背景一、国外组织文化的历史背景二、我国组织文化的历史背景第三节组织文化的分类一、主导文化与分支文化二、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三、索涅费尔德的组织文化分类四、迪尔与肯尼迪的分类第四节组织文化的创造、保持和培育一、组织文化的创造二、组织文化的保持和维护三、组织文化的培育第五节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一、跨文化研究的概念和意义二、K-S框架三、霍夫斯塔德的框架四、国家文化与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第十七章工作应激(2学时)(一)教学的目的、要求:了解应激涵义、产生原因、后果及其对策。
(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产生工作应激的原因,工作应激的对策。
第一节应激的概述一、什么是应激二、应激研究的历史背景三、应激研究对管理工作的意义第二节引起工作应激的原因一、环境因素二、组织因素三、群体因素四、个体因素第三节工作应激的后果一、应激对体质的影响二、应激对心理的影响三、应激对行为的影响第四节工作应激的对策一、个人对策二、组织对策三、课程的教学形式及安排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四、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建议教材:卢盛忠主编《管理心理学》参考用书: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俞文钊编著《管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