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及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创新方案(3篇)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创新方案(3篇)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创新方案高风压区域共享铁塔改造创新方案一、创新背景在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基站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通信铁塔产品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主要包括单管塔、景观塔、美化塔、仿生塔、美化天线、四角塔、三角塔、四管塔、三管塔、拉线塔、围笼、增高架等。

从___世纪___年代中期到现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用户规模不断增大,需要建设大量的无线通信基站。

在___年代中期到___年代中期,这段时期移动通信技术主要采用第一代通信信技术模拟制式,中国国内无线电话用户数量较少,当时基站建设主要集中在城镇中,铁塔类型主要为四角铁塔,高度一般在60~___米左右(有些塔体可利用基站所在大楼的高度,建设在大楼顶部),基站覆盖范围一般在10~___公里左右。

在___年代末至现在,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开始,特别中国3g、4g网络的全面建设,成为中国无线通信事业发展的黄金期。

无线通信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客户的无线通信需求。

需要新增加基站或对原有基站进行扩容、改造。

由于此时的用户数量多、密度增大,基站建设过程中天线挂高要求降低下来,一般在___米~___米左右较多。

新建的基站的铁塔主要以角钢塔为主,同时在城镇建站过程中可以利用基站所在大楼的高度,在大楼顶部建设拉线桅杆、楼顶抱杆、围笼增高架等塔桅。

有些基站可以直在在原有铁塔上面增加平台或天线抱杆,来满足基站天线设备___的要求。

在中国无线通信事业发展初期,运营商基站建设采用了大量的角钢塔类产品,这类产品主要优点就是搬运方便,适合各类型场景建站。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造型单一,影响美观。

近几年,租地难、建站难等问题,时常困扰着各运营商。

特别是城市区域覆盖,由于城市人口密集、话务量大,需要建设的基站数量更多。

基站建设就要解决占地面积大、造型不美观等问题,于是就出现了圆锥形单管塔产品,单管塔产品的特点就是:占地面积小,一般占在3~___平方米,是原来同高度角钢塔占地面积的1/10左右,而且单管塔产品采用内爬式设计,___、调试时更加方便,安全。

GNSS基站的设计与施工

GNSS基站的设计与施工

GNSS基站的设计与施工作者:朱剑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6期摘要:本文详细说明了基站的建设方法关键词:基站;设计;施工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GNSS基站是整个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得以运行的起点,它提供整个系统需要的最原始的观测数据,因此它的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而决定该子系统优劣的关键是基站设备的选型和参考站站址的选择。

1参考站设计施工过程参考站系统的施工与安装根据下表进行,同时每工序的所需提交的成果也列入表内。

2GNSS基站选址基本要求站址宜选择在基础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利于安全作业的地方;距易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地物(如高大建筑物、树木、水体、海滩和易积水地带等)的距离不小于200米;应有10°以上地平高度角的卫星通视条件,特殊困难地区,可在一定范围(水平视角不超过60°)内,放宽至25°。

距电磁干扰区(如微波站、无线电发射台、高压线穿越地带等)的距离应该大于200米;与高压输电线、微波通道的距离应该大于100米避开易产生震动的地带(如距铁路200米,距繁忙公路50米以内或其它受剧烈振动的地点);站址应该有利于方便架设市电线路或具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并方便接入公共通讯网络或专用的通讯网络;屋顶观测墩应选在坚固稳定的建筑物上,建筑物高度不宜超过30米;实地进行卫星定位观测,以1s采样间隔记录不少于24小时,当数据有效率小于85%,多路径影响值大于0.45m时,应变更站址。

3观测墩的设计与施工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的GNSS基站建设可以选用屋顶观测墩或土层/基岩观测墩。

对屋顶观测墩而言、观测墩设计为圆柱体,设计高度为高度为1.5米或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观测墩的高度。

观测墩内置4根以上直径为12毫米的螺纹钢筋,并与建筑物承重墙内钢筋焊接在一起,同时将一主筋外露用Φ8圆钢与建筑物原有防雷带焊接。

观测墩内预埋直径为50mm的PVC管或镀锌管1根,顶部预埋强制对中器,浇注标号为C25的混凝土,并采用氟碳漆进行外装饰。

电子标签系统

电子标签系统

电子标签系统1. 引言电子标签系统是近年来在零售、物流、仓储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传统的纸质标签需要手工更换和更新,耗费人力和时间,而电子标签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更新、实时显示和远程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子标签系统的原理、应用和优势,同时分析其在商业环境中的潜在价值。

2. 电子标签系统的原理电子标签系统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电子标签、基站和后端管理系统。

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基站连接,基站接收和发送标签信息,后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

电子标签采用微型射频芯片和电子墨水屏幕,能够在不需要电源的情况下实现信息显示和存储。

3. 电子标签系统的应用3.1 零售行业在零售行业中,电子标签系统可以替代传统纸质价签,实现商品价格的自动更新和优惠信息的即时展示。

商家可以通过后端管理系统远程控制和监控标签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体验。

3.2 仓储和物流管理在仓储和物流管理中,电子标签系统可以用来标识货物的信息,如名称、批次、库存数量等。

通过与物流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的集成,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入库和出库,减少人工操作和提高物流效率。

3.3 供应链管理电子标签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电子标签的标识和追踪功能,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流动和库存状态,提高库存管理和供应链可见性。

4. 电子标签系统的优势4.1 自动更新和远程控制电子标签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更新和远程控制。

商家可以通过后端管理系统实时更新标签信息,无需手动更换纸质标签,减少人工成本和管理时间。

4.2 实时显示和准确性电子标签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商品的价格和优惠信息,减少人工错误和信息延迟,提高客户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4.3 环保和节能电子标签系统采用电子墨水屏幕,不需要额外的电源供应,耗电量低。

同时,电子标签的可循环使用和长寿命降低了纸张的浪费,对环境更加友好。

4.4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电子标签系统可以通过后端管理系统实时收集和分析标签数据。

基于ANDROID平台的GPS车辆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ANDROID平台的GPS车辆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设计论文.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ndroid平台地GPS车辆定位系统地设计与实现系别: 信息工程系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摘要基于GPS地车辆定位系统,对它地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地必然产物作为智能交通系统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初是为l解决汽车文明带来地日益严重地城市交通问题它地发展融合l当今空间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地最新成果而当下日趋完善地智能手机系统为车辆监控提供l更为光明地发展前景Android平台作为时下流行地智能手机操作平台,不仅功能强大,更有开放和免费地先天优势本文所研究地基于Android 系统地GPS车辆定位系统正是将传统地课题研究与时下流行地技术相结合地应用型尝试以手机为载体,运用谷歌地图技术将车辆地实时位置显示于手机屏幕上以实现车辆地实时定位开发过程以Eclipse及Android虚拟机为主要工具最终实现l核心地定位功能关键词:车辆定位系统,智能手机平台,安卓系统,谷歌地图AbstractGPS-based vehicle positioning system, its research began in the sixties the twentieth century is to a certain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inevitable outcom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first to address the growing car culture have brought the city traffic problems. It incorpo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oday's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he latest results. The current smart phones are maturing as a vehicle monitoring system to provide a more bright future. Android system as the popular smart phone operating system, not only powerful, more open and free of inherent advantage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GPS-based Android system; vehicle location system is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techniques with the popular combination of applied attempt. Mobile phone as the carrier, using Google Maps technology to real-time location of vehicles displayed on the mobile screen in order to achieve real-time location of vehicles. Eclipse and the Android development process to a virtual machine as the main tool. Ultimately the core of the targeting.Key word: Vehicles positioning system, intelligent handset platform, Android system, Google Maps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信息系统-系统概述

电子信息系统-系统概述
感知识别层位于物联网四层模型的最底端,是所有上层结 构的基础。

(2)网络构建层
1.2 核心技术:
(2)网络构建层

网络是物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网络构建层在物联网四层模型中连接感知识别层和管理服 务层,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高效、稳定、及时、安全地 传输上下层的数据。
(3)管理服务层

管理服务层位于感知识别和网络构建层之上,综合应用层之 下,是物联网智慧的源泉。人们通常把物联网应用冠以“智 能”的名称,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其中的 智慧就来自这一层。
三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比较

美GPS

1994年投入运行,24颗卫星,耗资120亿美元; 成功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前苏联从1995年建成,24颗卫星,耗资30多亿美元; 2006年重新投入使用。 “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最高精度比美国GPS高10倍,如果说GPS只 能找到街道,伽利略系统则可找到车库门。”——欧洲航空航天局 专家 欧盟2002年正式批准的一项战略科研项目,目标是建成一个覆盖全 球的卫星导航系统,计划耗资27亿美元,30颗卫星。 2005年12月28日,成功发射首枚实验卫星; 至2006年1月12日,共有中国、以色列、乌克兰、印度、摩洛哥和韩 国加入计划。
实例4:物联网
概念的提出
物联网实际是中国人的发明,整合了美国CPS(Cyber-Physical Systems
欧盟IoT(Internet of Things)和日本U-Japan等概念。是一个基于互联网 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 互通的网络。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 化是其三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的基本思想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电子信息系统在地铁通信智能化中的运用

电子信息系统在地铁通信智能化中的运用

电子信息系统在地铁通信智能化中的运用摘要: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多城市内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而地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地铁对安全性与技术性有着很大的要求,电子信息系统对地铁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信息;地铁通信;智能化地铁具有安全、准点、快捷、舒适、环保的特点。

其庞大的运量,具有地面任何交通工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可靠高效的调度通信又是地铁线路安全运营的有力保障载客量大。

地铁具有节省土地节约能源等低碳环保的特点,在各大城市相继建设运行地铁对于安全性的要求极大。

在地铁上运用电子信息系统能够在地铁出现事故时可以及时的发出求救信号做好放在报警的预防。

1 电子信息系统在地铁通信智能化中的应用1.1 传输系统地铁电子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系统就是传输系统,传输系统包含着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输。

传输系统还为整个地铁的电力监控系统、自动检票以及信号系统提供着传输服务。

传输系统是整个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它为地铁的运行提供着最为综合性的服务。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地铁的通信传输系统也在不断地创新与提高,地铁的传输系统还包括弹性式、开放式、同步式以及异步式等几种类型。

弹性传输主要以IP 业务为主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图像、声音与数据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同步传输运用运用光纤传输技术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地铁传输信息的要求。

1.2 广播系统地铁上的广播系统主要是对乘客发出提示,例如站点到站播报和预计到达站点的播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入侵行为进行阻止,当周界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并经中心值班人员确认有入侵行为正在发生时,值班人员可通过设置于监控中心的广播操作台进行人工广播或播放预置录音,以达到阻止入侵行为的目的。

1.3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系统是确保列车之间安全距离的专业设备,同时也是控制列车运行、决定运营间隔的关键。

CORS单基站解决方案

CORS单基站解决方案

GPS连续运行单参考站解决方案广州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南方测绘GPS产品部二OO七年八月一、前言随着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城市、数字省区和数字地球的工程化和现实化,需要采集多种实时地理空间数据,因此,中国发展CORS系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

几年来,国内不同行业已经陆续建立了一些专业性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网络,目前,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信息化的需要,一大批城市、省区和行业正在筹划建立类似的连续运行网络系统,一个新的建网高潮正在到来。

当前国内不同行业建设的网站系统基本上还是独立运行的,很多单位的数据只在本单位甚至是本部门内共享和利用。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站方案动则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投入相对于这些小规模的应用对连续运行参考站的需求而言就显得投入与产出太过于失衡,导致许多行业与单位只能对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望而怯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服务现在、面向未来的可拓展的SOUTH-CORS GPS 独立连续运行参考站解决方案”。

本方案立足于当前的具体实际应用,单参考站在满足现势应用的前提下可拓展成为未来的多基站应用。

二、系统设计1、系统概述本方案设计是根据湖南地矿局在中山、佛山等固定区域的RTK生产作要求结合独立运行参考站的特点而专门设计的,方案设计遵循如下的原则。

●先进性——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采用当前世界上先进的GPS技术、通讯技术、软件设计和开发技术,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落后,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得到相应的更新。

●可靠性——系统设计就是为了更有效的提高RTK在区域内作业的效率,更合理的应用和利用RTK。

系统设计以可靠性为前提,否则,不但不能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有可能还带来反面的影响。

●可拓展性——系统在设计上考虑到产品的可扩展性,独立的连续运行参考站只需要通过软件升级就能接入多基站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AIS_ASM国产化核心网研究

AIS_ASM国产化核心网研究

AIS/ASM国产化核心网研究发布时间:2022-11-08T02:03:49.03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3期第7月作者:姚高乐1 陈祎荻2 李岩3 刘春4 [导读] 本文针对我国长期依赖进口AIS数据中心系统的现状,分析了由此给AIS运行和应用带来的问题,通过姚高乐1 陈祎荻2 李岩3 刘春41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 3004562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3 空装驻天津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4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长期依赖进口AIS数据中心系统的现状,分析了由此给AIS运行和应用带来的问题,通过梳理AIS/ASM国产化核心网的关键因素,提出了AIS/ASM国产化和VDES核心网的发展路径,并对并AIS/ASM国产化核心网的系统架构和包括接口服务、核心网管理服务、基站驱动服务和数据比对与测试服务在内的功能进行了设计和介绍。

关键字:AIS;ASM;核心网1.引言AIS系统由岸基(基站)设施和船载设备共同组成,是一种集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助航系统和设备,是实现海事可视化监管、公众水上可视化导航定位的重要手段。

中国海事局自2003年开始全面启动AIS建设,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推进,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岸基网络系统,基本实现对我国沿海、内河4级以上航道、重点水域的有效覆盖,已成为海事安全监管、水上搜寻救助、公众水上出行必不可少的辅助系统。

然而,AIS数据中心国产化的推进工作一直比较缓慢,由于AIS系统对数据中心的可靠性、性能、功能和可扩展性具有很高的要求,国产系统一直不具备接管现有AIS岸基系统的的能力。

所以,当前AIS系统采用以进口AIS数据中心系统为主干,国产AIS系统汇聚部分国产基站数据并转接至进口AIS数据中心系统的方式。

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进口数据中心限制了基站及AIS数据接入权限,国产基站及数据接入需要交纳昂贵的数据接入授权费用,系统的升级和调整受到严重制约。

办公楼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办公楼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核心交换机 S5500-52C-EI
接入交换机 S5120-EI
10层
9层
千兆光纤
千兆双绞线
堆叠线缆
大楼Internet出口
中国铁建投资有限公司网络拓扑图
防火墙 SecPath U200-A
网络拓扑图说明
整网采用2层结构,核心在数据机房,接入在楼层弱电间,全网采用万兆骨干,千兆接入的方式组网; 核心层(9层),采用2台千兆交换机S5500,2台核心交换机采用IRF虚拟化,形成逻辑上一台,下联千兆与接入相连; 接入层(10层),采用千兆交换机S5120-EI,在弱电间内多台接入交换机通过万兆堆叠电缆堆叠在一起,双上行千兆到2台核心交换机,2条万兆线路通过跨设备的链路聚合技术,捆绑在一起,形成2GE的上行带宽; 服务器直接双归属到接入核心交换机,提高访问的快速性; Internet采用大楼内提供的线路连接,通过大楼内的交换机给出2条线路,分别接入不同的防火墙SecPath U200-A,2台防火墙负责内网用户的地址转换;
无线网管服务器和终端
接入层 交换机 Catalyst 3750 POE
GE
每台配置一块POE接口板
10GE
GE
WCS
每层部署3台AP1010
每层部署3台AP1010
每层部署3台AP1010
每层部署3台AP1010
部署2台AP1010
无线控制器 WX5004
POE交换机 S5120-28C-PWR-EI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关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2887-200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3003-93; 《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 GB6650-86; 《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 GB9361-8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SJ/T10796-200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2001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 DBJ01-611-2002; 《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 DBJ01-607-200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物流信息技术》题库及答案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物流信息技术》题库及答案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物流信息技术》题库及答案1.20世纪80年代,各国相继制定广各自行业或间家EDI标准,其中(美国)制定的ANSI_12国家标准最具代表性。

2.3G 物流配送监控的功能一般包括(车辆跟踪、路线的规划和导航、指挥调度、信息查询、紧急救援)。

3.3G 物流配送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等物流配送工具的即时监控和调度。

其中 3G 指的是(GPS、GIS、GSM)。

4.DSS 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5.EDI(语义语法)标准是 EDI 技术标准的核心。

6.EDI 不同用户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直接进行电子报文的互相交换与传递。

这种方式称为(直接方式)。

7.EDI 的标准包括 EDI(网络通信标准、处理标准、联系标准、语义语法标准)等。

8.EDI 的关键技术有(通信技术、标准化技术、安全保密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9.EDI 就像我们今天使用电话一样,成为未来人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10.EDI 涉及各部门和各行业,它并非只是简单地在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通信,也不只是自己业务部门之间的通信,而是必须把相应的业务,例如,海关、商检、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部门联在一个 EDI 网络之内。

11.EDI 是一套报文通信工具,它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将交易双方彼此往来的文档(如询价单或订货单等)转成标准格式,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对方。

12.EDI 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分布集中式)。

13.EOS 推广的关键因素包括(商品数据库、企业公共代码、商品代码、公共数据库、EOS 增值网支持服务)。

14.EOS 系统是(许多零售店+许多批发商)组成的大系统的整体运作方式。

15.EOS 系统有利丁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率,使各个业务信总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利和迅速,丰富企业的经营信息。

车管所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车管所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车管所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2)1.2 系统需求分析 (3)1.3 研究目标与范围 (5)2. 相关技术综述 (6)2.1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概述 (7)2.2 数据库技术简介 (8)2.3 网络通信技术 (9)2.4 信息安全技术 (10)3. 系统设计 (11)3.1 系统架构设计 (12)3.2 功能模块设计 (14)3.2.1 用户管理模块 (15)3.2.2 档案信息管理模块 (17)3.2.3 查询与统计模块 (18)3.2.4 权限控制模块 (19)3.3 数据模型设计 (20)3.4 界面设计 (21)4. 系统实现 (23)4.1 开发环境与工具选择 (24)4.2 系统编码规范 (25)4.3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26)4.3.1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27)4.3.2 档案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29)4.3.3 查询与统计模块实现 (30)4.3.4 权限控制模块实现 (32)4.4 测试与验证 (33)5. 系统运行与维护 (34)5.1 系统部署方案 (35)5.2 日常运行维护策略 (37)5.3 系统升级与优化建议 (38)6. 结论与展望 (39)6.1 项目总结 (40)6.2 未来工作方向 (41)1. 内容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车辆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高效、便捷、安全的需求。

为此,针对车管所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一个高效、安全、便捷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车辆档案全面电子化管理的目标。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灵活、可扩展的系统架构,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电子信息采集: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车辆档案的电子化采集与存储,包括但不限于车辆基本信息、车主信息、年检记录等。

档案管理模块: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模块,包括档案的分类、存储、查询、更新等功能,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电子模块及其应用》课件

《电子模块及其应用》课件
02
智能化电子模块采用人工智能技 术,具备学习、推理和自适应能 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我 调整和优化。
小型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模块的体积逐 渐减小,更加便于携带和集成。
小型化电子模块能够满足现代电子产 品对轻薄短小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美 观度和便携性。
集成化
集成化电子模块将多个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减少了系统 的复杂性和成本。
等领域。
电流放大器
将电流信号放大,用于驱动电 流负载。
跨阻放大器
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常用于传感器信号的放大和处
理。
传感器模块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测量温度并将结果转换 为电信号。
测量压力并将结果转换 为电信号。
测量湿度并将结果转换 为电信号。
测量流体流量并将结果 转换为电信号。
电源管理
确保为电子模块提供适当 的电源,避免过载或欠压 。
工作环境
了解电子模块的工作温度 、湿度等环境要求,确保 在适宜的环境下使用。
保护措施
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 防尘、防震、防潮等,以 延长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 。
04 电子模块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01
智能化电子模块能够
控制模块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中,如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等。例如 ,在智能制造系统中,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生产需求和设备状态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 和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在智能家居中,控制模块也可以实现家
庭电器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谢谢聆听
详细描述
传感器模块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例如,在智能家居中,传 感器模块可以感知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并根据预设条件自动调节空调、加湿器等设备 的工作状态,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电子信息行业新型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方案

电子信息行业新型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方案

电子信息行业新型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方案第1章新型信息技术概述 (4)1.1 发展背景与趋势分析 (4)1.1.1 发展背景 (4)1.1.2 趋势分析 (4)1.2 技术创新点与挑战 (5)1.2.1 技术创新点 (5)1.2.2 挑战 (5)1.3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5)1.3.1 应用场景 (5)1.3.2 市场前景 (6)第2章人工智能技术 (6)2.1 深度学习算法研究 (6)2.1.1 神经网络基础 (6)2.1.2 深度学习框架 (6)2.1.3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 (6)2.2 计算机视觉技术 (6)2.2.1 图像处理与识别 (6)2.2.2 视频分析与理解 (6)2.2.3 三维重建与虚拟现实 (6)2.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6)2.3.1 词向量与语义表示 (6)2.3.2 机器翻译与对话系统 (7)2.3.3 语音识别与合成 (7)2.4 应用案例分析 (7)2.4.1 智能制造 (7)2.4.2 智能医疗 (7)2.4.3 智能交通 (7)2.4.4 智能金融 (7)第3章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7)3.1 大数据处理技术 (7)3.1.1 数据采集技术 (7)3.1.2 数据存储技术 (7)3.1.3 数据处理技术 (7)3.2 云计算平台构建与优化 (8)3.2.1 云计算平台架构 (8)3.2.2 虚拟化技术 (8)3.2.3 云计算资源调度与优化 (8)3.3 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 (8)3.3.1 数据挖掘技术 (8)3.3.3 数据可视化技术 (8)3.4 应用场景实践 (8)3.4.1 智能制造 (8)3.4.2 互联网金融服务 (9)3.4.3 智慧城市建设 (9)3.4.4 医疗健康 (9)第4章物联网技术 (9)4.1 传感器与感知技术 (9)4.2 网络传输技术 (9)4.3 数据处理与智能控制 (9)4.4 应用案例探讨 (10)4.4.1 智能制造 (10)4.4.2 智能交通 (10)4.4.3 智能农业 (10)4.4.4 智能医疗 (10)第5章 5G通信技术 (10)5.1 5G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 (10)5.1.1 网络架构 (10)5.1.2 关键技术 (10)5.2 5G无线传输技术 (11)5.2.1 毫米波通信 (11)5.2.2 超密集组网 (11)5.3 5G行业应用创新 (11)5.3.1 智能制造 (11)5.3.2 智慧交通 (11)5.3.3 医疗健康 (11)5.4 发展前景与挑战 (11)5.4.1 发展前景 (11)5.4.2 挑战 (12)第6章区块链技术 (12)6.1 区块链基础理论 (12)6.1.1 起源与发展 (12)6.1.2 核心概念 (12)6.1.3 技术架构 (12)6.2 共识算法研究 (12)6.2.1 工作量证明(PoW) (13)6.2.2 权益证明(PoS) (13)6.2.3 股份授权证明(DPoS) (13)6.2.4 其他共识算法 (13)6.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3)6.3.1 加密算法 (13)6.3.2 数据不可篡改 (13)6.3.3 隐私保护 (13)6.4.1 供应链管理 (13)6.4.2 物联网 (14)6.4.3 数据存储与共享 (14)6.4.4 跨境支付与结算 (14)第7章量子计算技术 (14)7.1 量子计算原理与算法 (14)7.1.1 量子比特与量子门 (14)7.1.2 Shor算法与Grover算法 (14)7.2 量子计算机硬件研发 (14)7.2.1 量子比特实现技术 (15)7.2.2 量子芯片与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 (15)7.3 量子加密与通信技术 (15)7.3.1 量子密钥分发 (15)7.3.2 量子隐形传态与量子纠缠传输 (15)7.4 应用前景展望 (15)第8章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16)8.1 VR/AR技术原理与硬件设备 (16)8.1.1 技术原理 (16)8.1.2 硬件设备 (16)8.2 场景构建与渲染技术 (16)8.2.1 场景构建 (16)8.2.2 渲染技术 (17)8.3 交互技术与用户体验 (17)8.3.1 交互技术 (17)8.3.2 用户体验 (17)8.4 行业应用案例分析 (17)8.4.1 娱乐领域 (17)8.4.2 教育培训 (18)8.4.3 设计制造 (18)8.4.4 医疗健康 (18)第9章边缘计算技术 (18)9.1 边缘计算概念与架构 (18)9.2 关键技术突破 (18)9.3 边缘计算在行业中的应用 (19)9.4 发展趋势与挑战 (19)第10章信息安全技术 (19)10.1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20)10.1.1 防火墙技术 (20)10.1.2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20)10.1.3 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20)10.1.4 安全隔离技术 (20)10.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20)10.2.1 数据加密技术 (20)10.2.3 访问控制技术 (20)10.2.4 隐私保护技术 (20)10.3 系统安全与漏洞防护 (21)10.3.1 安全操作系统 (21)10.3.2 漏洞扫描与修复 (21)10.3.3 安全编程 (21)10.3.4 安全运维 (21)10.4 未来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21)10.4.1 5G网络安全挑战 (21)10.4.2 大数据安全 (21)10.4.3 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 (21)10.4.4 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21)第1章新型信息技术概述1.1 发展背景与趋势分析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电子信息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光电导航系统的原理及定位精度提高

光电导航系统的原理及定位精度提高

光电导航系统的原理及定位精度提高光电导航系统是利用光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接收地面基站或卫星发出的信号,实现航行定位和导航的一种智能化系统。

它具有高定位精度、强抗干扰能力等特点,并在航空、航海、无人驾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电导航系统的原理以及如何提高其定位精度。

一、光电导航系统的原理光电导航系统主要由测距系统、导航系统和定位系统三部分组成。

1. 测距系统光电导航系统的测距系统通过接收地面基站或卫星发出的光信号,利用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传感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能够高效地将光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

测距系统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光电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因此需要选用高灵敏度、低噪声的光电传感器。

2. 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是光电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利用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确定船舶、飞机或车辆的位置、方向以及速度等重要信息。

导航系统通常由嵌入式处理器、算法模块和显示装置等组成。

嵌入式处理器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算法模块则根据光信号的特征进行算法设计,实现位置计算和导航参数的估算。

显示装置将导航结果以图形或文字的形式展示给操作人员。

3. 定位系统定位系统是光电导航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测量对象与地面基站或卫星的相对位置,确定测量对象的准确位置。

目前常用的定位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导航系统以及惯性导航系统等。

通过将定位系统和导航系统结合,光电导航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

二、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光电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对于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可采取以下方法:1. 增加测距系统的精度通过改进光电传感器的制造工艺和选用更高性能的光电器件,可以提高测距系统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此外,合理设计光电传感器的光学组件,减小光信号的传输损耗,也能有效提高测距系统的精度。

2. 引入多源定位技术单一定位技术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

一种基站式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系统及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站式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系统及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9C N 103594041A (21)申请号 201310558531.8(22)申请日 2013.11.12G09F 9/37(2006.01)G09G 3/34(2006.01)G06K 19/07(2006.01)(71)申请人上海滕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00072 上海市闸北区广中西路777弄88号华清大厦701-3室(72)发明人蔡继文郑敦仁(54)发明名称一种基站式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系统及使用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式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系统,包括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标签,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管理系统,所述硬件系统在软件管理系统控制下,进行包括信息的录入、发送、接收、处理在内的功能;基站,所述基站至少为一个,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能够避免资源的一级、二级浪费,以及能够摆脱人工繁琐操作,使得效率提升以及成本大大降低的优点;而基站的加入可以大大扩延标签所能到达的位置。

(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594041 A1.一种基站式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标签,所述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标签包括电子墨水屏、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供电装置,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与所述电子墨水屏相联,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电子墨水屏和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分别直接或间接相联,当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接收到外部信息后,由所述供电装置进行供电,在所述电子墨水屏上进行信息显示,所述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标签至少为一个;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管理系统,所述硬件系统在软件管理系统下,进行包括信息的录入、发送、接收、处理在内的功能;基站,所述基站至少为一个,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基站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或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方式与一部分所述基站相联以及一部分所述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剩余所述电子墨水屏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包括电子信息显示标签,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管理系统,所述硬件系统在软件管理系统下,进行包括信息的录入、发送、接收、处理在内的功能;基站,所述基站至少为一个,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交互;本技术能够避免资源的一级、二级浪费,以及能够摆脱人工繁琐操作,使得效率提升以及成本大大降低的优点;而基站的加入可以大大扩延标签所能到达的位置。

技术要求1.一种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信息显示标签,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包括电子显示装置、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供电装置,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与所述电子显示装置相联,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电子显示装置和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分别直接或间接相联,当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接收到外部信息后,由所述供电装置进行供电,在所述电子显示装置上进行信息显示,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至少为一个;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管理系统,所述硬件系统在软件管理系统下,进行包括信息的录入、发送、接收、处理在内的功能;基站,所述基站至少为一个,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基站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或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方式与一部分所述基站相联以及一部分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剩余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系统包括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或系统信息存储装置或系统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或系统信息输入输出装置或上述四者的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系统是服务器终端或电脑或平板电脑或手机或具有包括信息接收/录入、发送、处理功能的芯片组。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还包括标签控制装置,所述标签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子显示装置、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分别直接或间接联接,对上述装置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还包括信息接收端口,所述信息接收端口通过有线连接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还包括标签开关装置,所述标签开关装置可以定期对所述电子显示装置进行电源供应控制,或通过人工操作方式进行电源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还包括标签信息存储装置,所述标签信息存储装置一端与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相联,另一端与所述电子显示装置相联。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是集线器或信号放大器或功率放大器。

息接收/发送装置还包括自动搜索信号装置,所述自动搜索信号装置自动对周围无线网络进行搜索并进行判断,与稳定或强的无线信号进行联接。

10.一种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tep1.信息生成与发送所述硬件系统在所述软件管理系统的运行下,定期或人工操作或定时生成待显示信息,并进行发送;Step2.信息接收、显示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通过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从所述基站处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所述电子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或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通过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从所述控制系统处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所述电子显示装置,进行显示;Step3.信息刷新与修改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定期或人工操作或定时通过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发送信息给所述控制系统,对已显示信息和所述控制系统中的对应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则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进行信息刷新或信息修改;Step4.自动搜索并联接外部网络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可以通过所述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对外部的无线网络进行自动搜索并可以与最稳定或最强的信号进行联接,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1.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所述开关装置定期或人工操作或定时对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进行电源控制。

用方法,还包括信息存储步骤,当信息量较大时,在信息显示之前,先将由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接收的信息进行存储,之后再进入所述电子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说明书一种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世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资源浪费的抵制逐渐深入人心,在很多场合下,如超市、商场、小型卖场以及进行信息标识的地方,都大量使用以纸质或其他实体材料作为载体进行信息标识的现象,此种方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实体材料,如纸质材料、金属材料等等,这些实体材料的使用必然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得来,从而造成的一级的资源使用及浪费,另一方面,当以此类实体材料为载体的信息标识需要修改或撤换时,将进行同数量的材料的消耗,由此造成进一步的浪费,可以称之为二级浪费,而且,此类修改和撤换的方法必然要使用大量的人工,在成本上也造成了浪费,同时修改和撤换的方法相对来讲也更加繁琐和笨拙,即效率低下;当活动场所较大时,控制系统无线发送功率则难以使信号准确无误的发送至显示标签,或也难以从显示标签处获取准确无误的信号,因此必须在适当的地点设置功率增强或信号增强的设备。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采用电子信息显示标签和操作系统以无线方式进行联接,对信息进行显示,其可以避免使用大量的实体材料,避免相应的资源浪费,同时,其具备的无线传输功能使得信息接收修改变得极其方便和快捷,也避免了二级浪费,同时,通过内部装置可以是大量的同批同类型的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进行相同的信息修改,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工,不仅成本得到大大的降低,同时也使得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基站的使用将大大扩展整体系统的应用空间范围。

技术内容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包括:电子信息显示标签,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包括电子显示装置、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供电装置,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与所述电子显示装置相联,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电子显示装置和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分别直接或间接相联,当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接收到外部信息后,由所述供电装置进行供电,在所述电子显示装置上进行信息显示,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至少为一个;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管理系统,所述硬件系统在软件管理系统下,进行包括信息的录入、发送、接收、处理在内的功能;基站,所述基站至少为一个,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基站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或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方式与一部分所述基站相联以及一部分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方式与剩余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相联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

当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在收到外部信息后传递给电子显示装置,由电子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此时供电装置给电子显示装置提供足够的电能,使其能够进行信息的显示和修改刷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还可以定期发送请求信息以从外部主机获取信息,进行信息的刷新和修改;而所述基站的加入可以让信号能够更准确无误的相互传递,并能使系统的应用空间范围得到扩展。

根据本技术背景技术中对现有技术所述,现在存在大量信息标识载体,此类信息标识方式存在资源浪费、人工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等特点;而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能够避免资源的一级、二级浪费,以及能够摆脱人工繁琐操作,使得效率提升以及成本大大降低的优点;而基站的加入可以大大扩延标签所能到达的位置。

另外,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具有基站的电子信息显示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显示装置是小型液晶屏或小尺寸LED显示屏或小尺寸OLED显示屏或小尺寸电子墨水屏。

优选地,所示电子显示装置大小为对角线小于等于5英寸。

而小尺寸的电子显示装置在成本和制作工艺上都较大尺寸电子显示装置有更大的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硬件系统包括系统信息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硬件系统包括系统信息存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硬件系统包括系统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

所述硬件系统包括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或系统信息存储装置或系统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或系统信息输入输出装置或上述四者的任意组合所述硬件系统也可以根据数据量的大小,选择包括上述四种装置的某些可见组合,如仅包括系统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的硬件系统,或者包括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系统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的硬件系统,或者系统信息存储装置和系统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的硬件系统,或者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系统信息存储装置以及系统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的硬件系统。

可选地,所述硬件系统是服务器终端或电脑或平板电脑或手机或具有包括信息接收/录入、发送、处理功能的芯片组。

通过安装在上述硬件系统上的软件系统进行信息的传输、接收、刷新、修改以及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还包括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可以定期对电子信息显示标签控制电源供应,或通过自动/人工操作方式控制电源供应,以保证电子显示装置能够清晰的显示所需信息,当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定期发送请求信息以从外部主机获取信息时,如果信息发生变化,则可通过触发信号使开关装置进行电源供应,使电子显示装置进行信息修改或刷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还包括标签控制装置,所述标签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子显示装置、所述标签信息存储装置、所述标签信息接收装置、所述标签开关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直接或间接联接,对上述装置进行控制。

更进一步地,所述标签控制装置是单片机或控制芯片。

进一步地,电子信息显示标签还包括标签信息存储装置,所述标签信息存储装置一端与所述标签无线信息接收/发送装置相联,另一端与所述电子显示装置相联。

标签信息存储装置的采用,可以大大提升电子信息显示标签信息自主处理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信息接收装置还包括信息接收端口,所述信息接收端口通过有线连接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