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2)
汇总:(1-6章)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科斯最早“发现”并提出交易存在费用是在下列哪一篇文章()A.《社会成本问题》 B.《企业的性质》C.《社会成本问题的注释》 D.《联邦通讯委员会》2.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以下不属于这一时代背景的因素是()A.西方发达国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践所导致后果的反思和经济改革的尝试B.西方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C.全球化D.大量转型国家的存在对制度经济学的需求3.以下被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的是()A.新制度经济学 B.新古典经济学C.旧制度经济学 D.马克思的制度分析4.按埃格特森的看法,下列不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的是()A.理性选择 B.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构C.主体面临的环境约束 D.稳定性偏好5.下列属于旧制度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的是()A.理性选择 B.均衡观C.非均衡观 D.进化观6.以下不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是()A.利他主义行为假设 B.机会主义行为假设C.弱理性假设 D.讲诚信假设7.“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
”这句话是谁说的()A.科斯 B.诺思C.拉坦 D.配杰威奇二、判断说明题1.斯密看到了人的利己心,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地利用人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因而是完全正确的。
2.新制度经济学是对旧制度经济学的“修正”。
3.虽然新制度经济学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但它并没有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
三、案例分析1.最近在哈尔滨市一些中小学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很多女老师高高兴兴地拉着自己的丈夫去办离婚,有的一家三口在办完离婚后还要吃顿大餐庆祝一番。
新制度经济学答案
新制度经济学答案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它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既关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也关心制度在经济经验影响下的发展。
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考虑限制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的约束,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引入经济分析。
有限理性认为,信息是一种昂贵的商品;引入 __行为与非均衡分析;增加了时间因素追求制度分析与传统经济学的耦合:将数理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建立了涵盖资源、技术、偏好和制度等经济变量的比较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正。
__行为倾向: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不完全如实地披露所有的信息及从事其他损人利己的行为。
一般是用虚假的或空洞的,非真实威胁或承诺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
表现之一是“搭便车”就是即使个人未支付费用,他也享受到了团体所提供的服务。
制度需求:是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的利益。
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是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
制度供给:是制度的生产,它是对制度需求的回应,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提供的法律、伦理或经济的准则或规则。
制度均衡与非均衡:制度均衡是指在给定的一般条件下,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任何个人或任何个人的团体带来额外的收入。
制度非均衡是制度运行的一种常态。
是由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出现了不一致而产生的,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希望改变而又未改变一种状态。
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臵权。
以法权形式体现所有制关系的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工具。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5*2=10 辨析10*2=20 简答4*5=20 案例分析2*10=20 论述2*15=30一、名词解释1.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
定义:在非均衡市场上,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不胜任的行为。
2.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以正式文本形式颁布的、并往往以国家权威为后盾强制实施的一系列规则。
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从制度的形式和实施机制来看,是否有成文规则及是否有权威性的执行和惩罚机构。
若制度是以非成文的形式存在,或虽有成文形式,但没有权威机构执行这套制度和惩罚违规者,则称此类制度为非正式制度。
反之,制度以成文形式存在,且有权威机构付诸实施,则称之为正式制度。
4.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核心制度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之中,由该社会的主流信念所决定,反映了该社会的基本特征,它是社会主导集团所奉行的社会组织原则和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之具体化。
在社会主流信念改变之前,核心制度是不会发生变革的。
边缘制度是同社会的主流信念相矛盾的制度安排,故它只能处于该社会的边缘,无法在该社会取得主导的地位。
一个社会是否存在这类边缘制度,视该社会的核心制度在长期内能否独立生存而定。
5.交易费用:是企业(也包括个人)在寻找与其它企业或个人进行经营活动时,为在价格方面或其它方面达成协议、合同、契约,并确保其条款得以实施而所产生的成本。
6.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置于其他替代用途,或是被他人使用而不损失其生产价值的程度。
(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即使进行再配置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7.产权:产权的直接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却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新制度经济学教程》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二、单项选择题BBBCDCB三、判断说明题1.错。
人还有机会主义的一面,这一点斯密没有看到。
如果人人都是机会主义者,市场机制不一定能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
2.错。
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内核”不同,前者强调均衡与理性选择,后者的核心是演化和演进观,所以它们不是“修正”关系。
3.对。
新制度经济学没有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即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观、理性选择观等。
•五、案例分析• 1.答:(1)常言道,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
该制度扭曲了人的行为,使人们为了一点私利不惜视人类神圣的爱情、婚姻为儿戏,说明该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2)说明人都是追求私利的。
任何制度下的人都是经济人,制度设计要立足于人的经济人本性。
2.答:(1)反设事实方法,也就是对历史事实和某种特定的状态的假设,假设某一条件与事实相反,经济将会如何发展(2)学术研究不能过于迷信既有的理论,要注重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展开深入的研究。
第二章交易费用理论二、单项选择题CBACCBA三、判断说明题1.答:错。
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交易费用会上升,它会阻碍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2.答。
错。
高额的交易费用并非总是具有不利的影响。
对于有害的交易,如毒品交易、走私交易、野生保护动物交易、赌博交易等等,政府通过严厉的打击,以提高其交易费用,则具有减少和阻止有害交易发生的积极作用。
3.答:对。
有些技术进步会降低交易的信息费用,但有些技术进步会使商品更复杂,增加了解商品属性的交易费用。
•五、案例分析1.答:(1)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主要是信息费用和谈判费用。
国宝卖成了“白菜价”,即买者没有得到其真实价值,是交易费用高昂的结果。
(2)影响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的因素有:商品的多维属性、信息不对称、交易频率低和机会主义。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重点细看: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二节、第十三章)二、名词解释:1、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2、产权制度:不过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关系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
3、科斯定理:科斯第一定理: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优状态变化,因而产权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科斯第三定理: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经济效率。
4、所有权(广义):具有产权概念的全部内涵,它集中体现为对财产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
5、剩余索取权:是指对企业进行团队生产产生的合作剩余的要求权,或者是对企业总收入中扣除固定契约性报酬(固定工资、固定利息等)后剩余收入的要求权。
6、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没有在契约中明确规定的权力,并认为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一方,有权决定资产除最终契约限定的特殊用途以外的所有用途。
7、非正式制度(软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是那些对人的行为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
8、正式制度(硬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再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9、制度创新:是指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通称,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
10、制度需求:是因为制度能够给人们提供便利、增进人们的利益,这种便利和利益就是制度发挥的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新制度经济学教程》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二、单项选择题BBBCDCB三、判断说明题1.错。
人还有机会主义的一面,这一点斯密没有瞧到。
如果人人都就是机会主义者,市场机制不一定能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
2.错。
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内核”不同,前者强调均衡与理性选择,后者的核心就是演化与演进观,所以它们不就是“修正”关系。
3.对。
新制度经济学没有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即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观、理性选择观等。
•五、案例分析•• 1.答:(1)常言道,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
该制度扭曲了人的行为,使人们为了一点私利不惜视人类神圣的爱情、婚姻为儿戏,说明该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2)说明人都就是追求私利的。
任何制度下的人都就是经济人,制度设计要立足于人的经济人本性。
2.答:(1)反设事实方法,也就就是对历史事实与某种特定的状态的假设,假设某一条件与事实相反,经济将会如何发展?(2)学术研究不能过于迷信既有的理论,要注重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展开深入的研究。
第二章交易费用理论二、单项选择题CBACCBA三、判断说明题1.答:错。
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交易费用会上升,它会阻碍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2.答。
错。
高额的交易费用并非总就是具有不利的影响。
对于有害的交易,如毒品交易、走私交易、野生保护动物交易、赌博交易等等,政府通过严厉的打击,以提高其交易费用,则具有减少与阻止有害交易发生的积极作用。
3.答:对。
有些技术进步会降低交易的信息费用,但有些技术进步会使商品更复杂,增加了解商品属性的交易费用。
•五、案例分析•1.答:(1)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主要就是信息费用与谈判费用。
国宝卖成了“白菜价”,即买者没有得到其真实价值,就是交易费用高昂的结果。
(2)影响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的因素有:商品的多维属性、信息不对称、交易频率低与机会主义。
新制度经济学期末测试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研究(),这是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区别的地方。
A.契约的世界B.虚拟的世界C.理论的世界D.真实的世界正确答案:D解析:D、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研究真实的世界,这是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区别的地方。
2、不同产权形式对资源配置效率会产生不同影响,不同形式的产权效率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国有产权共有产权私有产权B.国有产权私有产权共有产权C.私有产权共有产权国有产权D.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共有产权正确答案:C解析:C、不同产权形式对资源配置效率会产生不同影响,不同形式的产权效率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私有产权共有产权国有产权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判断主导的产权和社会制度的性质的关系B.主导的产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C.主导的产权和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D.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主导的产权正确答案:B解析:B、主导的产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是有效产权制度的前提,也是产权界定明晰的基础B.有效产权制度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产权界定明晰的基础C.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是产权界定明晰的前提,也是有效产权制度的基础D.产权界定明晰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有效产权制度的基础正确答案:D解析:D、产权界定明晰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有效产权制度的基础5、以下不属于威廉姆森所说的交易的维度的是()A.资产专用性B.不确定性程度C.交易频率D.交易的人格化特征正确答案:D解析:D、威廉姆森(1984)认为,交易是由它的维度来限定的,交易相异的主要维度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程度和交易频率。
其中,资产专用性最为重要。
6、市场上有多家公司,如OFO,MOBIKE,HELLO BIKE,你第一次骑的话,为了知道哪种车省力好骑就要下载几个APP,交几次押金,花费的金钱、时间、精力都是由于()产生的交易成本。
A.逆向选择B.资产专用性C.机会主义D.有限理性正确答案:D解析:D、有限理性是由于人面临的环境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行为决策者不能像新古典经济学模型描述的那样,在已知的效用函数或偏好序列条件下追求最大化。
新制度经济学试题2
4.诺思悖论5.市场治理6.制度冲突二、问答题(5*10=50)1.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治理?2.威廉姆森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3.制度功能有哪些?4.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四、论述题(20*1=20)如何理解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试举例说明。
下面是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九歌·湘君屈原朗诵:路英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第⼀章制度:诺斯:“制度包括⼈类设计出来的⽤以型塑⼈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构成制度的三个基本部分:-正规的规则:成⽂的法律、规定-⾮正规的约束:习俗、传统和习惯形成的⾏为准则和框架。
-实施特征制度的⽬的是为个⼈⾏为沿着特定的⽅向提供⼀种指引,为⽇常⽣活活动提供了⼀种⾏为准绳,从⽽降低不确定性.制度“界定了社会,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North,1990)新制度经济学:最早由威廉姆森提出。
科斯: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利⽤正统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中的地位和作⽤。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思想是,制度对于经济运⾏的绩效是⾄关重要的(弗鲁博顿、芮切特)。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内容:产权理论、交易费⽤理论、组织理论(公司、国家治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交易成本和产权;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数量经济史;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赖的作⽤。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两个核⼼问题--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制度如何兴起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也就是说,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样的。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且还在于管理⽅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
新制度经济学⽤的是⽐较⽅法,⼀种可⾏的形式与另⼀种相⽐,⽽不是与抽象的⽆磨擦的理想形式相⽐较。
⽐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问题,归本求源是⼈类活动者的⾏动属性,⾏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注重对⼈类⾏动属性的深⼊分析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之⼀。
重要问题:1、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特别强调对⼈的研究“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的实际出发来研究⼈,实际的⼈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科斯);“制度经济学的⽬标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如何改变世界”(诺斯)科斯和诺斯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
新制度经济学名词解释1、隐性合同:隐性契约是一种理论上的构想,用以阐述雇主和雇员之间达成默契的各种书面的复杂协议,即是指对交易双方利益的维护,但并不出现在交易双方的正式契约中,而是作为一种双方心照不宣的、对双方有约束力的制度规则隐含在正式契约中的那一部分契约内容。
2、关系性合约:关系性合约(relational contracts)可以被理解为这样一种合约,它虽然不考虑所有的未来偶然性但却是长期性合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过去、现在和预期未来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合约各方之间非常重要。
因此这种合约在某种程度上是隐形的、非正式的和非约束性的。
在这里自我履约非常重要。
3、市场型交易费用:使用市场的费用,包括信息和谈判的费用。
4、管理型交易费用:对企业和其雇员之间的劳动合约进行执行的费用。
包括建立、维持或改变一个组织设计的费用,以及组织运行的费用,后者又可以分为:(A)信息费用,即与制定决策、监管命令的执行、度量工人的绩效有关的费用,代理的费用,信息管理的费用等。
(B)与有形产品和服务在可分的技术界面之间的转移有关的费用,如在企业内的运输费用。
5、公共产权:如果将财产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共同体,在共同体内由每个成员都有权分享这些权利,并且排除了共同体以外的成员对共同体内任何成员行使这些权利的干扰。
6、私人产权:私人产权是指财产权利完全界定给个人行使,即个人完全拥有对经济物品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排他性权利,即完全受个人意志的支配。
但是,私有产权并非是指各种权利永远不可分地完全掌握在个人手中,也就是说,私有产权具有可分割性、可分离性和可让渡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性,私有产权制度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7、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和制度安排不合理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扭曲的现象。
8、道德风险: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9、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性质的资产,若改作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
汇总:(1-6章)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
汇总:(1-6章)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科斯最早“发现”并提出交易存在费用是在下列哪一篇文章()A.《社会成本问题》 B.《企业的性质》C.《社会成本问题的注释》 D.《联邦通讯委员会》2.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以下不属于这一时代背景的因素是()A.西方发达国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践所导致后果的反思和经济改革的尝试B.西方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C.全球化D.大量转型国家的存在对制度经济学的需求3.以下被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的是()A.新制度经济学 B.新古典经济学C.旧制度经济学 D.马克思的制度分析4.按埃格特森的看法,下列不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的是()A.理性选择 B.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构C.主体面临的环境约束 D.稳定性偏好5.下列属于旧制度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的是()A.理性选择 B.均衡观C.非均衡观 D.进化观6.以下不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是()A.利他主义行为假设 B.机会主义行为假设C.弱理性假设 D.讲诚信假设7.“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
”这句话是谁说的()A.科斯 B.诺思C.拉坦 D.配杰威奇比从事种植业的白人更具生产能力。
④从事南方城市工业劳动的黑奴,在勤奋和生产效率上,完全可以和那些自由民相媲美,城市地区对黑奴需求增长超过农村的事实表明,农奴制与工业化是可以和谐并存的。
⑤与工业领域中的自由民工人相比,黑奴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为有利;在黑奴的一生中,他所生产的90%归自己所有,这与传统经济史认为的剥削和压榨相比,要低得多。
⑥战前的南方经济并未衰退,相反,增长迅速。
新制度经济学_知识点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第一章概念:制度(诺思):包括人类设计出来的用以型塑人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正式规则(制度):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或统治者)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
它们是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非正式规则(制度):;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重要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放弃完全信息假设、完全理性假设和确定性,继承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均衡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修改了新古典理论生产函数,把制度作为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二章概念:理性: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阈里,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重要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有哪些?(1)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2)有限理性(3)机会主义倾向如何理解制度与人类行为的关系?(1)制度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2)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第三章概念:社会资本:主要指社会联系或网络、准则以及信任,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是它促进了协会成员相互利益的协调与合作,并最终能对经济绩效产生作用。
合作剩余:社会主体之间形成合作、建立产权制度时的总产出与不合作时总产出之间有一个差额,也就是制度的红利。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或统治者)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
它们是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2、“公地灾难”如果不确立私有产权而是采取共有产权的形式的话,必然会导致对这种物品或资产的过度利用,出现“公地灾难”。
“公地灾难出现于共同拥有的资源由众多人使用的情境之中。
其中,每一个人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公共资源时都能获益,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如此行事,就会出现资源遭破坏的灾难性局面。
”3、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它的发生必须要有某些来自制度非均衡带来的获利机会。
5、社会资本广义的社会资本是指政府和市民社会为了一个组织的相互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该组织小至一个家庭,大至一个国家。
6、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7、资产专用性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性质的资产,若改作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
8、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的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及其政府。
9、诺思悖论国家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获取租金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
国家的这两个目标经常是冲突的。
10、囚徒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二.简答题1、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别1、表现形式不同。
新制度经济学试题
一、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何理解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外部性不是市场失灵?答: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者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外部性根据其影响效果可以分成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市场失灵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经济的外部性不能为市场所涵盖,它必然导致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产生种种扭曲,其结果是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会产生市场失灵。
科斯第一定理中说明在交易费用为零时,交易产权的转变不存在代价和阻力,即使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也会无代价的改变这种安排,将资源配置到需要的领域金额最有用的人手里,私人之间所达成的资源协议,可以使得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从而解决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此时外部性就不会导致市场失灵。
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力如何进行初始设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
因此根据科斯第一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外部性就不是市场失灵。
2.试比较广州垃圾收费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按月收固定费、按袋收费和按重量收费三种制度是如何提高产权的清晰度的,其交易费用如何变化?决定制度选择的关键是什么?答:产权清晰的本质,就是在产权主体明确的情况下,一项资产在其运行过程中能够中能否做到主体拥有的权责利的一致,并保证资产的价值保值和增值。
如果产权不够清晰们就会导致其资产的价值出现贬值、不得有效利用或者被滥用的现象。
要使产权得到界定需要交易费用,产权要界定得越清晰,需要付出的交易费用越多。
对于广州垃圾收费制度,按月收固定费制度是指居民每月上交固定的垃圾处理费用。
在这种悄况下,居民通过交固定费用承担丢垃圾的责任,也享受了丢垃圾的权利,但是此时由于权责存在不对称的情况,产权不够清晰。
在按袋收费的制度下,居民多丢一袋垃圾多交费,少丢一袋垃圾少交费。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2)
一、名词解释1、制度:制度是指有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是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2、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间发生的产权的转让。
3、人格化交易:买与卖同时发生,拥有对方完全信息,彼此利益也依赖于这种稳定的伙伴关系;主要约束形式是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非正式规则,信守合约的收益大于成本。
这种交易多数发生在专业化与分工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
4、非人格化交易:由于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交易对象有着广泛的选择范围,当事人之间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交易往往是一次性的,交易过程中各种机会主义必然出现,为避免专业化与分工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被过高的交易费用所抵消,在一个非人格化的交易世界里,必须建立正式的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
5、间接估算交易费用:通过交易过程中相关服务组织和个人的收费水平,来测算交易过程中,交易者为之支付的费用6、产权:产权是由社会规则约束或保障的,关于财产使用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的集合。
7、产权的分割:产权的分割是指产权约束中的多项权利分别归属于多个不同的权利主体。
8、产权的交叉与重叠:一项财产的产权束中的某项产权与另一项财产的某项财产的某项产权的实现出现相互冲突,两者不能同时实施的现象,就是产权的交叉与重叠。
9、产权的弱化:对产权施加的不必要的限制,所造成的产权安排不符合新古典效率的原则的现象,就是产权的弱化。
10、产权的起源:指人类历史上最初的产权的建立或形成,是人类社会从无产权到有产权的转化。
11、私有产权:所谓私有产权是指权利主体为个人的权利,即有个人所拥有的各类财产权利,这也是最普遍的产权类型。
12、共有产权: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
13、集体产权:集体产权是指产权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对资源的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即由集体决策机构以民主程序对权利的使用做出决策。
14、政府产权:在理论上指产权由政府拥有,政府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食用或者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新制度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本题型: 单选33 多选20 简答27 论述20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对黑板经济学的批判继承(续2)
• 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扬弃
• 放弃
– 完全信息假设 – 完全理性假设 – 确定性
• 继承
– 稳定性偏好 – 理性选择 – 均衡分析
• 例如:新制度经济学修改了新古典理论生产函数, 把制度作为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 有关市场的环境和交易技术的因素(交易因素)
– 资产专用性 – 不确定性 – 前在交易对手的数量和交易发生的频率
• 与交易人相关的因素
– 有限理性 – 机会主义倾向
– 市场结构与交易费用
• 完全竞争市场或垄断竞争市场,交易费用较小 • 完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交易费用较大
交易费用理论的应用
• 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是企业产生的原因之 一
契约概述
契约的分类(续1)
• 契约的分类 • 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
– 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 发生的重要事件,并都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分担这些 事项,当产生争议时,第三方按照契约约定强制执 行。 – 不完全契约是指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 杂性和不确定性,契约当事人或契约的仲裁者无法 观察或证实一切,造成契约的条款不可能是完全的。
科斯定理(续8)
• 科斯定理II的含义
– 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 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优状 态变化,因而产权初始界定会对经济效率 产生影响。 – 权利的调整只有在有利于总产值增长时才 会发生,而且必须在调整引起的产值增长 大于调整时所支出的交易成本时才会发生。
汇总:(1-6章)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
汇总:(1-6章)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汇总:(1-6章)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第⼀章导论⼀、单项选择题1.科斯最早“发现”并提出交易存在费⽤是在下列哪⼀篇⽂章()A.《社会成本问题》 B.《企业的性质》C.《社会成本问题的注释》 D.《联邦通讯委员会》2.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以下不属于这⼀时代背景的因素是()A.西⽅发达国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践所导致后果的反思和经济改⾰的尝试B.西⽅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C.全球化D.⼤量转型国家的存在对制度经济学的需求3.以下被科斯批评为“⿊板经济学”的是()A.新制度经济学 B.新古典经济学C.旧制度经济学 D.马克思的制度分析4.按埃格特森的看法,下列不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的是()A.理性选择 B.相互作⽤的均衡结构C.主体⾯临的环境约束 D.稳定性偏好5.下列属于旧制度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的是()A.理性选择 B.均衡观C.⾮均衡观 D.进化观6.以下不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的⾏为的基本假设的是()A.利他主义⾏为假设 B.机会主义⾏为假设C.弱理性假设 D.讲诚信假设7.“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产潜⼒之间产⽣的不适应性。
这是⼀个根本性的贡献。
”这句话是谁说的()A.科斯 B.诺思C.拉坦 D.配杰威奇⽐从事种植业的⽩⼈更具⽣产能⼒。
④从事南⽅城市⼯业劳动的⿊奴,在勤奋和⽣产效率上,完全可以和那些⾃由民相媲美,城市地区对⿊奴需求增长超过农村的事实表明,农奴制与⼯业化是可以和谐并存的。
⑤与⼯业领域中的⾃由民⼯⼈相⽐,⿊奴的物质⽣活条件较为有利;在⿊奴的⼀⽣中,他所⽣产的90%归⾃⼰所有,这与传统经济史认为的剥削和压榨相⽐,要低得多。
最新新制度经济学-知识点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第一章概念:制度(诺思):包括人类设计出来的用以型塑人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正式规则(制度):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或统治者)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
它们是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非正式规则(制度): ;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重要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放弃完全信息假设、完全理性假设和确定性,继承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均衡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修改了新古典理论生产函数,把制度作为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二章概念:理性: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阈里,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重要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有哪些?(1)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2)有限理性(3)机会主义倾向如何理解制度与人类行为的关系?(1)制度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2)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
第三章概念:社会资本:主要指社会联系或网络、准则以及信任,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是它促进了协会成员相互利益的协调与合作,并最终能对经济绩效产生作用。
合作剩余:社会主体之间形成合作、建立产权制度时的总产出与不合作时总产出之间有一个差额,也就是制度的红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制度:制度是指有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是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2、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间发生的产权的转让。
3、人格化交易:买与卖同时发生,拥有对方完全信息,彼此利益也依赖于这种稳定的伙伴关系;主要约束形式是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非正式规则,信守合约的收益大于成本。
这种交易多数发生在专业化与分工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
4、非人格化交易:由于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交易对象有着广泛的选择范围,当事人之间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交易往往是一次性的,交易过程中各种机会主义必然出现,为避免专业化与分工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被过高的交易费用所抵消,在一个非人格化的交易世界里,必须建立正式的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
5、间接估算交易费用:通过交易过程中相关服务组织和个人的收费水平,来测算交易过程中,交易者为之支付的费用6、产权:产权是由社会规则约束或保障的,关于财产使用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的集合。
7、产权的分割:产权的分割是指产权约束中的多项权利分别归属于多个不同的权利主体。
8、产权的交叉与重叠:一项财产的产权束中的某项产权与另一项财产的某项财产的某项产权的实现出现相互冲突,两者不能同时实施的现象,就是产权的交叉与重叠。
9、产权的弱化:对产权施加的不必要的限制,所造成的产权安排不符合新古典效率的原则的现象,就是产权的弱化。
10、产权的起源:指人类历史上最初的产权的建立或形成,是人类社会从无产权到有产权的转化。
11、私有产权:所谓私有产权是指权利主体为个人的权利,即有个人所拥有的各类财产权利,这也是最普遍的产权类型。
12、共有产权: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
13、集体产权:集体产权是指产权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对资源的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即由集体决策机构以民主程序对权利的使用做出决策。
14、政府产权:在理论上指产权由政府拥有,政府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食用或者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15、公有产权:公有产权指产权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产权。
16、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这一种物品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同时,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造成其他人的消费减少。
17、制度变迁:一般认为,制度变迁是新制度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
作为替代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制度。
作为转换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产生过程。
作为交换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制度的交易过程。
18、制度均衡:制度均衡是指,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已经获取各种资源所产生的所有潜在收入或者潜在利润依然存在,但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超过潜在收入,即处于帕累托最优的制度状态。
19、制度非均衡:制度非均衡是指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
之所以出现不满意,是由于现行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结构,也就是出现了改变制度安排的盈利机会。
20、渐进式制度变迁:所谓渐进式制度变迁是指变迁过程相对平稳,不引起较大的社会震荡,新旧制度之间的衔接较好的变迁方式。
21、激进式制度变迁:所谓激进式制度变迁,也称突进式制度变迁或革命式变迁,是相对于渐进式制度变迁而言的,是指在短期间内不顾各种关系的协调,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制度创新或变革的方式。
22、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单个行为主体总是力图在给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谋求确定预期对自己最为有力的制度安排和界定,一旦发现制度的不均衡,就会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
23、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是在一定宪法秩序和行为的道德规范下的,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和意愿主要取决于社会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或力量对比。
24、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一群(个)人在响应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也就是,它是由一群人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
25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施的变迁,一般把由国家或集团主导的制度变迁,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
二、简答题与论述题1、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种利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有修正、有发展的运用。
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人的行为假设。
新制度经济学a.人的有限理性。
B.人的机会主义倾向②关于交易费用、产权、制度、组织等的引入。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工具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
2、马克思的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马克思理论及其制度分析法对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②马克思注重制度分析并把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变量。
③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①向公式化、模式化发展。
②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发展,从而弥补新古典经济学的不足,在解释长期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方面,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新经济史学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有说服力;③注重制度差异的比较研究,如比较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转型经济学的发展等。
④用制度分析探讨经济发展问题。
4、诺斯对制度的分类在诺斯看来,制度可以分为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如何实施。
①正式规则即约束人们行为关系的有意识的契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一般性契约,也就是包括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这样一系列的人们有意识创设的行为规则(宪法、法令或者契约);②非正式约束即从未被人有意识的设计过的规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
它们在正式规则没有“定义”的地方起着约束人们行为关系的作用,在非正式约束中,意识形态居于重要地位;③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如何实施也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5、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①不完全信息假设:交易双方所获信息可能不等,即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②有限理性假设:要更深刻的理解现实世界的制度与运行,就必须承认人们只有有限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③个人主义的效用最大化假设:坚持认为任何组织的集体行动不能像个人那样简单套用效用最大化假设,而是在微观环境下,研究他们的相互影响;④机会主义假设:即人们的一种狡诈的自私自利的倾向。
6、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特征①运用经济学方法而不是伦理学和心理学方法分析经济制度,并且基本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制度,但特别强调案例研究和经验分析;②对制度分析是围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资源配置问题的展开;③对制度的效率评价标准是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准--帕累托最优标准,而非伦理学标准;④制度经济学基本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它强调产权界立。
制度安排的目的在于颂扬私有产权,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正因此,新制度经济学一般被归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7、威廉姆森怎么理解交易的维度?威廉姆森以交易中的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程度和交易频率为维度对交易进行比较、区分不同的交易。
①交易的第一个维度是资产的专用性(专用性资本)指的是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所形成的资产。
②交易的第二个维度是不确定性。
在不同交易中,不确定性所起的作用和约束交易的程度是不同的。
③交易的第三个维度是交易频率。
频率越高,交易的治理结构的费用越容易得到补偿。
8、如何理解交易费用?交易费用,顾名思义就是进行交易活动所需的费用,即经济主体之间为进行产权的转让所需的费用。
①交易是产权的转让,那么交易费用就是为实现产权转让所需付出的一系列费用。
②交易有各种分类,而无论哪种交易都会或多或少的形成交易费用,而各类交易的交易费用的高低则是衡量不同交易效率高低的关键变量③既然交易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是广泛存在的,而各类交易都具有其交易费用。
那么,交易费用也是普遍存在的;④交易费用概念中的费用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费用、成本概念基本一致,也应理解为机会成本,也可以区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9、交易费用的“比较分析”方法及其特点所谓交易费用的“比较分析”方法是指,研究交易费用的大小,其目的在于分析不同制度或组织的效率水平。
在其他方面相同的条件下,只要某一方面的特点,能够“节约交易费用”,那么这一特定的组织与制度就是更有效率的。
因此,对不同制度之间或组织之间的比较分析,只需将关注点放在其特定的差异上,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所导致的各自交易费用水平的差异。
10、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1)制度的繁琐(2)企业金融环境指数(3)交易的模式(4)各种收费11、产权的结构与分割产权的结构是指根据物品属性的多样性和个人使用物品时的能力和目标的差异,产权可以做无穷的划分。
大多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一项财产上的完备产权一般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其中让渡权是产权最根本的组成因素。
产权的分割是指产权束的多项权利分别归属于多个不同的权利主体。
12、产权可分性的作用依照出价最高者获得相应产权的原则,具有可分性的产权束的每项权利,都会配置给其最有的使用者,而这些最优使用者之间必然可以通过相互的分工与交易,形成有效的社会分工体系。
因此,可以说,产权的可分性,保证了分工及合作性生产组织的形成,从而有利于专业化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的产生,而这正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源泉。
这里的产权分割是遵照市场法则进行的,即产权分割是当事人在自由交易中的谈判达成。
13、产权的限制和弱化产权的限制:产权的限制与产权的可分性密切相关。
产权的分割,必然要求进行产权的限制。
在物质财产不能分割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主体之间容易出现侵犯对方的权利问题。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要求明确限制各方分别享有的到底是哪些权利,对侵犯他人的权利的做法加以限制。
产权的弱化:对产权实施不必要的限制,所造成的产权安排不符合新古典“效率”原则的现象。
14、如何考察产权是否有效率?产权安排的效率可以从两方面来的考察了:一方面:产权的激励作用,要看产权安排能否有效地将外部化收益转化为内在激励。
另一方面,产权安排是否有利于降低产权转让过程的交易费用。
效率安排的优劣体现在交易费用的大小,反过来,交易费用的比较又决定制度安排的选择。
15、为什么共有产权的“效率”水平比私有产权相对要低?一方面,共有产权的交易远比私有产权的交易困难,共有产权在共有组织成员之间是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