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美元霸权而战
美国为何而战
![美国为何而战](https://img.taocdn.com/s3/m/03588a343968011ca3009175.png)
1971年8月15日,当
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宣布:美元跟黄金脱 钩。
于是美国政府就出钱让人去做 一个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黄 金非货币化的影响》出炉。研 究者的名字叫迈克尔· 赫德森, 他在报告中提醒美国政府,美 元跟黄金脱钩,在短时间内对 美国有好处,因为美国可以在 全世界还没回过神来时多印钞 票,用没有黄金储备的纸币去 占全世界的便宜。但长期看, 这对美国和全世界都决不 是 什么好事,尤其对美国,无疑 是饮鸩止渴。
科索沃战争爆发之前,有关资料数据显示,大约
有7000多亿热钱在欧洲游荡,晃来晃去,找不到 投资的去向,因为此时欧洲上空已战云密布,一
旦战争打响,投资环境便会迅速恶化,你的投资
就可能面临颗粒无收血本无归。追求利润最大化 是所有投资者的信条,但同时既要获利,还要安 全的获利,如果不安全,宁可不投资,这也是投 资者的信条。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 叫做布雷顿森林的小镇上,盟国的财政 部长、央行行长和少量经济学家云集在 一起,经过几番激烈争吵,讨价还价, 商量出了一个世界货币体系,这个货币 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它的实质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全世 界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 美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每35美元可以 兑换一盎司黄金,当时的美国有世界上 最大的黄金储备,世界上80%的黄金都 捏在美国人手里,与此同时,美国还拥 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军事机器。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
了解美国的国家战略,必须先了解美国的国 家生存方式
美国的国家战略构想背后,只 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维护美国 在这个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美国人极力要维护它的霸权? 为了延续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 超级大国的国家生存方式。 因此,了解美国国家战略的最 好办法是要了解美国的生存方 式。
美国在全球兴风作浪是为了维护美元霸主地位
![美国在全球兴风作浪是为了维护美元霸主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8e13b04cbe23482fb4da4ce4.png)
和讯网消息7月12日微信公众号“金融城”刊载文章《美国第三次剪羊毛不成,已经疯了!》,文章指出,最近美国总和中国过不去,暗地里鼓动菲律宾单方面挑起南海仲裁案;纵容日本修宪允其可以随便对外动武;在韩国部署“萨德”;连湾湾都在配合其“误射导弹”、从南海太平岛莫名其妙地撤回最大巡防艇,这些乱象,无非就是想搞他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而实际是为了维护美元霸主地位。
文章指出,1944年美国推动建立了三个世界体系,一个是政治体系——联合国;一个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一个是货币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
美国人曾向世界承诺,各国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
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对全世界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它当时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黄金储备。
但后来,美国深陷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泥潭,到1971年8月,美国人手里的黄金大概还有8800多吨,而法国带头开始用美元兑换黄金,逼得美国人无路可走。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
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开始。
文章认为,美元的背后不再有黄金,从理论上讲,它变成了一张纯粹的绿纸。
但世界还有使用美元的惯性。
美国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接受了美国人的条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
美国人在使美元与黄金贵金属脱钩之后又与大宗商品石油挂钩。
实际上所谓美元霸权的建立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的。
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不再拖美元的后腿,美国可以随意印刷美元,这时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国国内,将造成美国的通胀;如果美元输出去,那就意味着全世界替美国消化通胀,这就是美元通胀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换句话说,美国向全球输出美元,也就稀释了它的通胀。
美元流出后手中没有美元了怎么办?文章指出,那就是发行国债。
美国通过发行国债又让输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
但输出去的通过债务资本重新回到美国,美国人开始玩起一手印钱,一手借债的游戏,印钞能赚钱,借债也能赚钱,以钱生钱,金融经济比实体经济赚钱来得痛快多了,谁还愿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干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工业实体经济?美国人逐渐放弃了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渐渐变成一个空心化的国家和一个金融帝国。
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
![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9911b3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7.png)
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有个概念叫做“时间的箭头”,意思是说时间永远是在向前流逝,现在变成过去,且总是朝着这个方向流逝下去。
能让一把木椅从崭新到腐朽最后到化为乌有,下面分享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
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101、趋势一:数字经济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重要的产业升级,而元宇宙发展至今,对我们生活中各种场景所带来的变化已然是初见雏形。
在元宇宙的世界中,我们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进行自由的“面对面”的协作和沟通,从而将“万物互联”逐步推向“万物协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交易不仅仅会在人与人之间发生,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也会频繁的发生交易,由此带来的数字化会使得每个智能硬件拥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在这个过程中支付方式都是实时清算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也将进一步实现深度的融合。
02、趋势二:数字形象进入元宇宙世界,我们往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形象,这个形象不单单是外表,更是我们个人审美,兴趣,情怀等诸因素集合的产物,还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在数字世界中的投射。
因此,随着元宇宙与我们生活的进一步融合,数字形象将成为我们主要的社交形象,它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会更加具有独特性,通识性,隐私性,它可以作为我们每个人的代表为我们打通身份、数据、信用、资产等等一系列的数字体系,并逐步实现与现实身份的融合。
03、趋势三:数据资产在元宇宙的世界,许多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数据所产生的,因为我们的每个终端设备都在随时产生着各种大量的数据,因此善用数据便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而懂数据的公司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值钱。
届时,中心化的互联网机构所垄断的数据资产、用户隐私等等都将会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具有充分隐私保护的数据资产,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数据的最终交易和价值分配,从而让数据成为我们每个人真正的资产,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乔良美国为何热衷海外战争
![乔良美国为何热衷海外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b8f50f0552ea551810a687f3.png)
乔良:美国为何热衷海外战争受访人:国防大学教授乔良采访人:《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梁辉《国际先驱导报》(以下简称导报):美国总统奥巴马突然踩住战争刹车,您认为这跟奥巴马本人的个性色彩有关?毕竟他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乔良:跟其前任小布什相比,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要多一些理想主义的个性色彩。
当然,个性中的理想主义色彩,对于一个国家总统,尤其是对于一个美国总统而言,其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因为美国总统只会服从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总统作出的选择也只能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而非其个性色彩。
奥巴马第一总统任期,他基本上兑现了竞选时的诺言,从阿富汗、伊拉克撤军,宣布结束反恐战争。
奥巴马竞选时宣称用战争解决问题不是最好的办法,且严厉批评前任小布什的“单边主义政策”。
正因为这些言行,奥巴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只能说,诺贝尔和平奖是提前发给奥巴马的,颁奖的原因更多是基于奥巴马的言论而非其实际成果。
诺贝尔和平奖这个标签对奥巴马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约束。
当然,这种约束在面对美国国家利益时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叙利亚局势发展到今天,美国可以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动武的可能性依然很高。
而通过与俄罗斯达成销毁叙利亚化武的框架协议,更大程度上尊重联合国安理会作出的决议,很可能只是缓兵之计,一方面通过协议解除叙利亚的化学武器,去除了对动武后果的最大顾虑;另一方面向国际社会展现了诚意,一旦叙利亚在销毁化武问题上出现波折,美国动武的道德门槛就降低了,从而也就获得了某种道义性。
导报:美国选择余地越来越小,您指的是什么?乔良:指的是美国复苏乏力的经济。
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多次宣布美国经济正稳步复苏,他们说了很多这样提振信心的话,但看看实际情况,就知道形势并不如他们说的那般乐观。
美国在宣布可能退出量化宽松(QE)以后,回流美国的大部分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向股市,这就是大家所看到的美国股市复苏。
但是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学家担心形势没有预想的乐观。
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c70fd1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f.png)
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美元作为世界流通货币,其地位不可替代,这就是美元霸权的概念。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霸权一直是全球经济的一种特殊现象。
随着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霸权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深远。
本文将围绕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美元霸权的历史美元的霸权地位始于二战后,随着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的确立,美元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之一,开始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在70年代,美元世界主导地位遇到了一些困难,那时,许多国家开始质疑美元的稳定性,并转向其他货币。
然而,在80年代,由于美国的全球军事存在和美元作为主要货币的实际效果,美元霸权迅速增强。
在1990年代之后,美元霸权的力量更加不可动摇。
虽然亚洲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向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提供援助,但同样是美元的霸权地位,使得国际货币系统并没有出现更本质性的变化。
在全球化浪潮下,美元不断被全球使用,美元霸权得以维一直延续至今。
在这种情况下,要意识到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美元霸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美元霸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非常深入,它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解释:1. 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由于美元被广泛使用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接受,大量国家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
这不仅可以确保外汇市场的流动性,还可以保护国家的经济独立性。
2. 美元汇率对出口国的影响美元汇率的波动将影响各国的出口。
当美元升值时,其他国家的货币相对贬值。
然而,出口国的竞争力也会降低,因为它们的商品在美元计价下价格更高。
3. 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由于美元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于是在许多国际贸易中它被用作支付货币。
这也表明,在全球经济领域中,美元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三、美元霸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美元霸权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超出了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
其影响与其他因素一样,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稳定性。
主要的影响有以下几个:1. 美元发行量的控制由于美元发行量的控制,美国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政策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美元霸权
![美元霸权](https://img.taocdn.com/s3/m/45b67a0102020740be1e9b91.png)
美国统治集团向全球推销美元,经历了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这样一个完整的周期。
二战的结束,为美元扩张提供了历史机遇。
在创造需求阶段,经济援助、提高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金本位制,是美国统治集团采用的主要办法。
战后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美国在欧洲实施的马歇尔计划。
上世纪40年代末,欧洲要在战争废墟上重建欧洲需要大量资金,美国借助或直接操纵国际组织,采用经济援助的手段有效地扩张了使用美元的地区和领域;70年代后,美国利用拉美国家的经济危机,推出“华盛顿共识”,为美元在全球自由流动扫除了民族国家的政策障碍。
更有甚者,美国直接鼓励拉美国家放弃本国货币采用美元作为官方货币。
在金融市场全球化之前,国际实物贸易是对货币需求最旺盛的市场。
利用各种名义和手段,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美元的比重,是刺激第三国使用美元,增加购入美元数量的主要手段。
美国当局以稳定币值为名,要求世界贸易中的初级商品交易如石油、矿石、谷物等,和大型装备如飞机等,都要采用美元结算。
这些在国际贸易领域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创造出上万亿美元的货币需求。
有国际评论认为,美国之所以发动伊拉克战争,原因之一就是萨达姆公开要求用欧元作为石油贸易的结算货币。
在全球牢固树立美元的信誉形象,是推动美元进入世界各个角落的需要,因此也就成为美国历届政府共同追求的政策目标。
让美元与黄金挂钩,是树立美元形象与信誉的最好策略。
亚洲国家对美元的称谓“美金”即是一个典型的印证。
在亚洲,人们心目中握有美元就是握有黄金。
美国纸币能赢得这么高的信誉,功劳当然要归属金本位制度。
问题在于,“美元”变成“绿纸”之后,美国并不纠正人们对美元的盲目崇拜,而是滥用他人的信任,无偿占用他人的财富,使美金成为霸权主义者掠夺别人财富的工具。
认真回顾这些年的经济发展不难发现,采用金本位制和放弃金本位制,分别是美国在创造需求阶段和满足需求阶段使用的标志性工具。
这两种不同的货币发行制度只是美国政府在不同经济环境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工具。
美元霸权的通俗解释
![美元霸权的通俗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45f506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6.png)
美元霸权的影响包括:
美元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美元霸权使得美国政府和美和金融市场。
美元霸权也引发了关于多货币体系和货币多极化的讨论,一些人认为应该推动其他货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使用,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美元霸权的通俗解释就是美元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中具有很大的地位和影响力,这种地位和影响力来源于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全球结算货币和国际商业交易中的使用。
美元霸权还使得美国政府有能力通过对外汇储备货币的操作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
美元霸权导致了全球贸易的货币风险,因为许多国家和企业将收入和支出计算在美元基础上,如果美元汇率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间的贸易逆差。
美元霸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引起许多讨论和争议。一些人认为它有利于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而另一些人认为它导致了美元过度流通和其他国家经济负担增加。
美元霸权的原理
![美元霸权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e711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9.png)
美元霸权的原理美元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已经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美元霸权的原理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美元霸权的定义和影响,然后再深入探讨其形成的原理。
美元霸权是指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包括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以及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美元霸权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原理的影响。
首先,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实力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美元霸权的基础。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据全球的比重较大,其金融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
这使得美元成为了全球贸易和金融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货币。
其次,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实力也是维持美元霸权的重要原因。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其政治和军事实力的支持使得美元在国际上更具有影响力。
同时,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也为美元的霸权地位提供了保障。
另外,美元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也是维持其霸权地位的重要原因。
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性和可兑换性使得其成为了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的首选货币。
同时,美元的稳定性也使得其成为了全球储备货币的首选。
此外,国际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安排也是维持美元霸权的原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设立和运作,以及各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协调,都为美元的霸权地位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
总的来说,美元霸权的原理是多方面的,包括美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和军事实力的支撑,以及美元本身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还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支持等。
这些原理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和加强了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主导地位。
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元霸权的原理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金融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美元霸权的原理,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也需要在国际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安排上寻求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制度安排,以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美元霸权的原理
![美元霸权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30b8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4.png)
美元霸权的原理
美元霸权的原理可以解释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优势。
这种特殊地位使得其他国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更倾向于使用美元,而非自己的本国货币。
首先,美元霸权的形成与美国经济实力和金融体系的强大有关。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和最稳定的金融体系。
其货币的价值和信誉被广大国际市场所接受和认可。
其次,美国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也是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撑。
美国通过其全球军事基地和军事援助项目,维护了国际秩序和安全。
此外,美国在国际机构中的主导地位,使得其他国家更倾向于接受和使用美元。
第三,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规则制定中的主导地位也加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例如,大多数国际商品的价格都以美元计价,国际能源贸易也主要以美元结算。
此外,美国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来主导和影响全球金融规则。
最后,全球储备货币的供需关系也是美元霸权的重要原因。
由于全球贸易和储备需求的巨大,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得不持有大量美元以确保流动性和支付能力。
这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全球地位,形成了“美元陷阱”,其他国家很难从中摆脱。
总之,美元霸权是由美国的经济实力、金融体系、军事力量和
政治影响力、国际规则和全球储备货币供需关系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这种霸权地位给美国带来了诸多利益和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和风险。
美元霸权的通俗解释
![美元霸权的通俗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67dce3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7.png)
美元霸权的通俗解释美元霸权(U.S.DollarHegemony)是指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一种形式。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经济融合带来的结果是,美国就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使得美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货币。
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经济实力,拥有超大的经济规模,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使得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重要性也在增加,它逐渐成为全球支付系统中的基石,并把世界上最多国家的收入、储蓄以及贷款,都联系到它自身货币上来。
这种美元霸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美国政府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外汇储备,这使得美元有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在全球经济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其次,美国本身拥有技术上先进的金融体系,从而使得美元的流通效率更高,而且可转移性更强,使得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再次,人们使用美元支付的习惯已经形成,把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要货币,这就使得美元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第四,美国政府以及国际金融体系,也经常维护美元的购买力,使它在全球支付系统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
美元霸权的存在,有利有弊。
首先,美元霸权有利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各国在贸易中使用多种货币,从而消除国家之间的货币隔阂,进一步实现经济全球化。
另外,美元霸权也有利于美国政府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稳定。
由于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波动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美元霸权给美国经济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安全网,使得美国政府能够维护国家宏观经济稳定。
然而,美元霸权也有一些弊端。
首先,外国国家并没有办法改变国家经济的方向,因为外国国家的货币多数都是由美国政府控制的,这就使得外国国家的政策自由性受到限制。
其次,美元市场的巨大量容易被操纵,从而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最后,美元的流通过于全球化,也使得国家货币的流动性受到影响。
总而言之,美元霸权是一种既有利又有弊的现象,需要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应对,保护本国货币的流通与流动性,同时也要防范外部势力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美元霸权是怎样形成的
![美元霸权是怎样形成的](https://img.taocdn.com/s3/m/cbd571dad15abe23482f4d52.png)
问题一:美元霸权是怎么形成的解答:二战后于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成立货币基金组织。
共同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金本位制开始崩溃。
因为是二战之后,作为主战场的欧洲经济一落千丈,东亚的中国更是经历百余年的战火,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
相对于亚欧,远在北美的美国是唯一没有被战火波及本土的国家,又因为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将财政权力收归中央政府调控。
所以美国的资本积累极其丰厚,所以在战后,美国是世界上黄金储备最丰富的国家,银根也最稳定。
美元也最有实力成为通用货币。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持续的财政和贸易逆差将掏空美国黄金储备的压力下,放弃了美元同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此后,美元成为一种无任何国家财政和货币纪律约束的不兑现纸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将由黄金支撑的可靠货币美元确立为国际贸易融资的基准货币,其他各国货币都以极少发生变化的固定汇率盯住美元。
固定汇率体制的目标是维持贸易国家的诚信,防止其陷入长期的贸易逆差。
人们并没有料想到它会支配贸易国家的生活标准,因为后者是由汇率之外的许多其他因素衡量的。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国际经济学界传统智慧构思下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考虑到世界贸易融资所需求的跨国资金流动。
从1971年开始,美元就从一种由黄金支撑的货币转变为一种只有美国可以任意发行的全球性储备货币工具。
同时,美国继续承受着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
这就是美元霸权的开始。
美元霸权本质上是一种地缘政治现象,即作为一种不兑现纸币的美元担当着国际金融体系结构的首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具体而言,自1971年以来,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一直不是以黄金为基础,而只是建立在迫使所有关键商品都以美元标价的美国地缘政治实力之上。
当然,发展到现在,经济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美元的地位受到冲击,主要方面一是本国银根不稳定,有大量的国债掌握在中国等大国手里。
二是欧元的冲击,“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是全球各发达国家组成的政经联盟,拥有非常庞大的经济实力。
美元霸权及其理论分析
![美元霸权及其理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6894cfd1f34693daef3eee.png)
美元霸权及其理论分析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元霸权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并围绕美元霸权的理论分析展开论述。
内容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国际货币体系安排的国际政治分析及美元霸权新理论概念的梳理和界定。
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是霸权体系,对该体系具有关键性影响的是金融霸权国家。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安排中,国际政治理论的相互依存理论和霸权稳定论对此给出了比较好的解释。
标签:美元霸权国际货币体系霸权稳定论理论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是霸权体系,对该体系具有关键性影响的是金融霸权国家。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安排中,国际政治理论的相互依存理论和霸权稳定论对此给出了比较好的解释。
美元霸权的含义“霸权”(hegemony)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本是指斯巴达在对抗波斯的希腊城邦联盟中所处的领袖地位,具有“领导性”这样一种广泛的含义,在马其顿被征服后,“支配”的意思列入其内。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国际关系的形成,该词更多地用来表示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国家推行的支配性政策,指某个国家、国家集团或政权处于超群的优势地位。
“美元霸权”是由美国金融分析专家廖子光首创的描述美元在全球经济中霸权地位的术语。
廖子光最早在2002年4月11日《亚洲时报》的一篇题为《美元霸权必须终结》的文章中提出这个术语,将美元霸权严格地界定为“自1971年以来,美元作为一种没有黄金支撑、没有美国货币和财政纪律约束、只靠美国军力和地缘政治实力支撑的不兑现纸币,却继续担当全球金融与贸易的首要储备货币的角色”,然后这个术语被广为流传和引用。
从表面上看,美元是美国政府发行的货币,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计价单位、支付和储备手段,因此,国内外学界对美元霸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以来,美元的国际地位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关注最多的是美元霸权如何为美国带来各种经济收益和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而没有充分认识到美元霸权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地缘政治现象,已经是内化于全球经济增长并牵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每根神经的主导型机制。
美元的霸权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美国美元霸权
![美元的霸权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美国美元霸权](https://img.taocdn.com/s3/m/387366a8a300a6c30c229fca.png)
美元的霸权体系是如何构建的美国美元霸权精品文档,仅供参考美元的霸权体系是如何构建的美国美元霸权美元的发行主管部门是国会,具体发行业务由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办理。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美元的霸权体系是如何构建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美元的霸权体系是如何构建的一、考克斯的理论渊源。
葛兰西思想是考克斯思想的理论渊源。
考克斯把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和政治思想应用到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分析之中,在批判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葛兰西思想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并且用这一理论批判性地分析了全球不公正的政治经济秩序,探讨了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可能性。
考克斯一般被公认为是广义批判理论的先驱,其直接的思想基础是葛兰西的历史唯物主义。
这种历史唯物主义与一些强调科学客观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所不同,在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上,它更多地强调主观能动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变革问题上,葛兰西认为,物质力量和基础的变化只能说明带来社会变化的可能性,但是变革并不总是可预测的,需要人的主观努力。
建立在这一哲学体系上的葛兰西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任何阶级建立社会的领导权、霸权不只是物质上的优势支配,还包括意识形态的认同。
葛兰西的革命道路是一种主观革命的方向,在这一点上与马克思的革命道路还是有区别的。
二、相关概念的解释。
考克斯这本书以生产为研究的出发点,他认为,生产是普遍的人类活动,决定着人类所有其他的活动。
生产不仅为生活的物质需求提供满足,而且还创立制度和关系,它规范着人们的生活,管理着为维持权力和权威而进行的资源积累,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历史结构的产生加在一起,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繁衍。
1.生产概念和组成因素。
生产为一切形式的存在创造了物质基础。
考克斯在此书中把广义上的生产归结为具体的概念,用以表现历史上生产的各种组织形式,即生产的社会关系的各种类型。
三个主要客观因素影响了生产的社会关系:生产的社会背景(社会的权力结构)、生产的过程和生产报酬的分配。
美国发动的四场货币战争
![美国发动的四场货币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d2bde0020740be1e650e9ab8.png)
美国发动的四次货币战争货币战早在1971年8月美元与黄金脱钩之时就已经开始。
美国滥用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至少发动过三场货币战,操控美元升值、贬值,先制造泡沫,后刺穿泡沫,打击其他经济体,而美国资本集团从中赚得盆满钵盈。
1971年美国拒绝向他国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锁住老虎的笼子打开了。
于是,美国发动了针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第一场货币战,开印美元,让美元贬值。
数据显示,衡量美元币值的美元汇率指数从1971年的大约110点,下跌至1974年的90多点。
同期石油价格从每桶大约2美元涨到15美元,但是,由于美元贬值,15美元能购买的黄金和之前2美元能购买的黄金相差无几。
与此同时,由于美元贬值,全球经济在1971年至1980年出现通货膨胀,包括10多个欧佩克成员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都遭重创。
1980年前后,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事件是中国内地开始改革开放。
由于内地当时外汇奇缺,美元多了一个买家。
同一时期,日本经济崛起并威胁到美国。
于是,美国发起了第二场货币战,从1980年起开始逼迫日元升值,并于1985年迫使日本签署《广场协议》。
此后,日元从1美元兑换约240日元,一路升值到1989年初的1美元兑换80多日元。
美元迅速贬值,美元指数从历史高点下泄至1989年的90多点。
曹仁超指出,日元、美元一升一贬,巨量美元资本流入日本,一方面赚取日元升值的好处,另一方面大量吸纳房地产和股票,其结果是1987年至1989年之间日本房价股价飙升,引发巨大资产泡沫。
但从1990年起,由于美元资本大量抽逃,日本资产泡沫开始破裂。
“日本人从1945年到1990年辛辛苦苦赚的钱,都给人家拿去了,这就是货币战。
”从日本狠赚一笔的美国资本又把目标对准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于是有了第三次货币战。
其手法如出一辙。
曹仁超说,对此问题,过去没有一个国家能抵抗得住,因为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20%以上,是全球最大经济体。
美元霸权制裁其他国家的王牌:国际支付系统SWIFT到底有多强大?
![美元霸权制裁其他国家的王牌:国际支付系统SWIFT到底有多强大?](https://img.taocdn.com/s3/m/3d9a5ff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8.png)
美元霸权制裁其他国家的王牌:国际⽀付系统SWIFT到底有多强⼤?当今世界,⼤国们的战场早已不是冷兵器时代的枪林弹⾬,贸易和⾦融制裁已经是主战场。
在看不见硝烟的国际⾦融市场上,每天都有着惊⼼动魄的较量。
⽽在这个战场上,我们所熟知的⾦融⼤鳄索罗斯也只是个⽆⾜轻重的⼩⾓⾊。
当年《货币战争》⼀书曾⽕爆⼀时,成为街头巷尾⼈们谈论的焦点,虽然这本书本⾝粗制滥造,但“货币战争”这个词却道出了现代世界⼤国竞争的本质。
作为当今世界唯⼀的超级强国美国,最强⼤的地⽅并不是其可怕的军事实⼒,美元霸权才是⽀撑美国地位的关键。
拥有美元霸权,美国就可以向全世界收取铸币税,发⾏美元薅全世界所有国家的⽺⽑。
⽽美元霸权的核⼼其实是美国所控制的国际⽀付系统SWIFT。
美国⼈就是⽤SWIFT系统对世界各国进⾏长臂管辖,⾦融制裁的。
⼀、什么是SWIFT系统?SWIFT是“环球同业银⾏⾦融电讯协会”的简称,成⽴于1973年5⽉,总部设在⽐利时的布鲁塞尔。
该协会是⼀个国际银⾏间⾮盈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为全球各国⾦融机构提供安全讯息服务和接⼝软件,将全球原本互不往来的⾦融机构串联起来,传送有关汇兑的各种信息。
成员⾏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各种资⾦转账处理。
⽬前,⼏乎所有的⾦融机构都接⼊SWIFT的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与其他国家银⾏的⾦融交易。
资料显⽰,SWIFT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银⾏、证券机构、企业与客户提供交易服务。
1977年SWIFT发布,当年在全世界就拥有会员国150多个,会员银⾏5000多家,⽇处理SWIFT电讯300万笔,⾼峰达330万笔。
现在⽇处理的⾦融电讯达到了三千多万条,划拨的资⾦都是以万亿美元计算。
⼆、SWIFT国际⽀付系统是如何运⾏的SWIFT,本来为了便于贸易往来⽽创建的银⾏间货币清算系统,采⽤电汇的⽅式。
会员银⾏通过统⼀的电⽂规范,传输⽀付指⽰,再由具体的⽀付系统完成最终的电⼦⽀付。
美元霸权的形成和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美元霸权的形成和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42fa1f5ba0d4a7302763ac6.png)
美元霸权的形成和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美元霸权的形成19 世纪英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英镑在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但在一战后,英国逐渐丧失了在国际金融中的垄断地位。
20 世纪20 年代末的经济大危机结束了英镑与黄金长达一个世纪的挂钩,英镑的霸权地位陨落。
二战结束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满目疮痍,而德日等战败国只剩得一片废墟。
只有美国的实力在战争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超级大国。
此时,国际货币的缺位,各国货币肆意贬值使国际贸易无法正常开展,世界经济陷入混乱局面,选定一种强势货币重建国际货币体系是当时国际社会的切实需要。
1944 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金本位制开始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元-黄金本位制,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替代英镑占据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
美元作为各国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迫使诸多国家将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
同时,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中占有最大资金份额,二者实际上也被美国所操纵,变成了美国操纵国际货币金融的工具。
由此,美元确立了其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强化了美元霸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客观经济生活迫切需要时,在短时期内,经过协商形成的。
地缘政治和经济霸权的强力是其建立的真正幕后推手,该体系必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黄金储备持续下降,1971年尼克松政府切断了美元和黄金的直接联系,1974年公开宣布废除黄金官价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但是美国凭借其整体实力,使美元和石油画上无形的等号,美元的霸权仍然在持续。
当然,发展到现在,经济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美元的地位受到冲击,主要方面一是本国银根不稳定,有大量的国债掌握在中国等大国手里。
美元霸权简介和对经济的影响
![美元霸权简介和对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7ea5f38aeaad1f347933f0a.png)
美元霸权的定义
• 美元霸权是指美元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 过程中,给美国带来了诸多经济利益,但 同时可能给其他国家经济造成各种负面影 响。
美元核心地位的建立
• 要谈美国是如何建立起世界货币地 位的,要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说起。 布雷顿森林体系并不仅仅是一个国 际金融解决方案,它更是罗斯福政 府地缘政治战略的一部分,其中的 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借助一个新的 国际金融体系彻底让英国被压制, 使之无法再成为美国在经济和政治 上的对手。
美元霸权给美国带来的好处
• 一、对美国而言,其经济利益主要如下: • 从宏观层面看: • 1、获得铸币税收入---通货膨胀税 • 2、美国可以较容易地应对国际收支失衡 • 3、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从微观层面看: • 1、美国企业对外支付没有汇率变动风险 • 2、美国金融机构盈利空间大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经常项目收支(Current Account Balance)一般指的是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情况。 • 可以看到美国经常账户在1970年代以前可能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基本还是维持在出入相
抵的水平上。但是从1970年代中开始,就有较大的波动,到80年代起,出现持续、大规模 经常项目赤字。自1990年代起更是愈演愈烈。经常性项目赤字,意味着美国的进口大大高 于出口。 • 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每时每刻都在通货膨胀,都在贬值。美元的购买力就可以跌掉几个百 分点,有的年份甚至跌掉10%以上。这种通货膨胀,使得美国在将外国的美元兑现时,不 必支付原来从外国获取的那么多的商品和服务。 •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去当铺,当掉了自己的一箱衣服,拿到了一笔钱。等到拿着当 票和等量的钱去当铺赎衣服的时候,只能赎回来一部分了。要赎回全部,就要加钱。这 一进一出,当铺就赚了不少。 • 因此,美国可以比一般国家进口更多的东西,进口货物相对而言更便宜,生活水平就更 高。
重大事件背后的美国秘密
![重大事件背后的美国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1070bec94028915f804dc253.png)
重大事件背后的美国秘密冷战期间和冷战以后,世界放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直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重要变化。
日本经济崩溃、苏联大厦垮塌以及科索沃、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战争和叙利亚问题,无一不是美国黑手操纵。
美国是世界霸主,而美元是美国霸主地位的唯一支撑。
因此,美国不惜为美元而战,以确保美元的霸权来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回溯历史时不难透视,这就是美式战争的全部秘密。
一、催生泡沫,击溃了后发至上的日本经济二战后日本在美国政策的绥靖下,以模仿西方产品设计起家,开发自己的实用技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以廉价的、适合大众消费的、性能卓越产品优势击败欧美产品,最后反过来占领欧美市场。
上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美国的8缸耗油轿车在与日本物美价廉的省油车竞争中劣势明显,而丧失大部分市场。
进入80年代以来,日本的电子工业突飞猛进,索尼、日立、东芝等一大批电子企业从模仿到创新,三下五除二就掌握了除中央处理器之外的几乎所有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芯片的制造技术,一度美国几乎人人相信,东芝,日立收购IBM和英特尔只是时间问题。
随后几年,日本购买了美国10%的不动产。
在洛杉矶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落到日本人手里,最著名的是三菱地产公司1989年斥巨资13.73亿美元收购了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14栋办公大楼,拥有洛克菲勒中心约80%股份。
正当日本举国沉浸在一片“日本可以说不”的欢欣之时,美国阴谋策划了对盟国日本的一场金融绞杀战。
1985年9月,美国拉拢英、德、法三国逼迫日本在纽约广场宾馆签署了让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在美欧帝国的高压下,几个月之内日元对美元汇率就由250:1上升到149:1。
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货币兑换发生的这种激烈变化,把日本出口生产商打得元气大伤。
为了弥补由于日元升值所导致得出口下降得亏空,企业纷纷从银行低息借贷炒股票,日本银行隔夜拆借市场迅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得中心,到1988年,日本得金融系统已经到了岌岌可危得地步。
美国维护美元霸权手段全解析
![美国维护美元霸权手段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2343e6a32d7375a41780d6.png)
美国维护美元霸权手段全解析1金融帝国崛起1944年7月,美国为了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货币霸权,由罗斯福总统推动建立了三个世界体系,一个是政治体系——联合国;一个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一个是货币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按照美国人的愿望,是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
但是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从1944年到1971年,整整27年,却并没有真正让美国人拿到霸权。
什么东西阻挡了美元的霸权?就是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为了确立美元的霸权,美国人曾经对全世界做出承诺,就是要各国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
怎么锁定呢?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
有了美元对全世界的这个承诺,美国人就不可能为所欲为。
比如说法国总统戴高乐,他不相信美元,他找来法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要他们看一下法国有多少美元储备,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亿—23亿美元。
戴高乐说,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来交给美国人,换成黄金拿回来。
法国人对美国人的这一击,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其他一些外汇盈余的国家纷纷向美国人表示,我们也不要美元,我们要黄金。
这样就逼得美国人无路可走。
于是,在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
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开始,也是美国人对世界的一次背信弃义。
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讲,当时人们还不能完全理清楚头绪。
原来我们相信美元是因为美元背后有黄金,美元成为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已经实行了20多年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美元。
现在美元突然刹车,它的背后不再有黄金,从理论上讲,它变成了一张纯粹的绿纸,这个时候我们还要使用它吗?你可以不使用它,但在国际间结算时用什么对商品的价值进行衡量?因为货币是价值尺度,所以如果不使用美元,难道还能信任别的货币?比如人民币和卢布之间,俄罗斯人(当时的苏联人)如果不认人民币,我们不认卢布的话,就只能继续拿美元做为我们之间的交换介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人为美元霸权而战
(美国并不酷爱战争,但美国需要战争。
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式世界上唯一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
但是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着四场战争,开战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而且冠冕堂皇,谁会把它与一张轻飘飘的绿纸联系在一起呢?------为美元而战,这就是美式战争的全部秘密。
)
美国的国家生存方式
在过去的40年里,美国完成了一个制造大国向金融大国的转型,找到了一种在他们看来是最好的,也是最便捷的国家生存方式,那就是用金融手段从全球向美国转移财富。
美国人发现自己可以不用生产其他产品,只生产一样东西就可以致富,就可以比世界其他国家的人过得都好,这个方式就是印刷美元。
就此意义上说,美国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就是金融生存。
美国人把它所谓的垃圾产业、夕阳产业纷纷转移到其他国家包括中国,而让它70%的就业人口从事金融和金融服务业。
打造金融殖民帝国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叫布雷顿森林的小镇上,盟国的财政部央行行长和少量经济学家云集在一起,商量出了一个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里体系”。
它的实质是全世界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
美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每35美元可以兑换一盎司黄金。
美国人一举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没有接受教训,1959年,美国人又卷入了越南战争。
这场战争打掉了美国8000亿美元。
战争还在继续进行,黄金储备日渐减少,多印美元没有可能,美国人思来思去,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失信于世人了。
1971年8月1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着就意味着美元必须保持它的霸权地位。
其依靠的是两根支柱,一根是美国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根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但美国人也担心,仅仅依靠美国自身的实力,别人不买你的帐怎么办?那么与黄金脱钩后的美元,最好与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挂钩,才能确保美元的地位稳如磐石。
机会很快就来了。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拥有石油的阿拉伯人决定,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就从其他地方获得。
于是,欧佩克----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用石油做武器,抬高石油价格打击西方。
这个办法果然比战争来的更有效。
这时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西蒙秘密飞到了沙特,去见了沙特的石油大臣,也是首任欧佩克秘书长,告诉他:你们想把油价抬多高我们不管,但是要想不让美国人与你们为敌,你们必须接受一个条件,就是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
从此,全世界的石油交易与美元挂钩,而美元的信用也在词此后的40年里,牢牢地与全球能源需求挂钩。
到这一步,美国人纸币美元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金融帝国。
这一帝国的触须伸向地球各个角落,在每个地方都机械般的上演同一个来复式的动作: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
打完伊拉克油价涨3倍
美国人为什么要打伊拉克战争?答曰:为了石油。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国占领伊拉克后,却不从伊拉克免费拉走一桶石油?答案就是:全球的石油交易与美元挂钩。
当美国打下伊拉克时,首先是全球的油价飙升,交易又以美元结算,意味着油价的飙升拉高了全球的美元需求,打完伊拉克前,一桶石油38美元,打完后接近150美元,等于一场战争把美元的需求打高了近3倍。
所以说,表面上看,两次伊拉克战争都和石油有关,但实际上主要和美元有关。
因为只要在产油区打仗,油价就会飙升,美元的需求就会随之上升。
科索沃战争剑指欧元
有人会问,既然如此科索沃地区并不是石油产区,美国人为什么还要打科索沃战争?要看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把日历前翻。
这场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99年3月,耐人寻味的是1999年1月1日,发生了另一件重大事件:欧元正式启动。
当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是1:1、07,欧元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结算货币,一上来就对美元霸权地位构成挑战和威胁。
仅2个月后,科索沃战争打响。
战争还没有结束,世人便发现,深受战争创伤的不光是南联盟,还有欧元。
有欧盟各国做帮手的72天的狂轰滥炸,其最重要的结果,不光是米洛舍维奇政权的垮台,还有欧元和美元汇率的倒挂,由1欧元兑换1、07美元,变为0、82美元兑换1欧元,欧元跌幅达30%。
打阿富汗并非为了反恐
“9、11”发生之后两个月不到。
美国就仓促打响了阿富汗战争。
世贸大厦这个金融中心的中心居然让恐怖分子给撞毁了,谁还敢对你的投资环境保持信心?于是,从这时起,据说有三四千亿美元撤离了美国。
没有钱怎么办?所以美国迫切需要一场战争,打回全世界投资人对美国的信心。
果然如此,当巡航导弹一落在阿富汗的土地上,道琼斯指数就在短期下探后很快回升,华尔街一片叫好,随着战况进展顺利,大量撤离的资金又陆续回到美国。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向全世界展示的现代战争理念是,如果我的投资环境不好而短期内又无法改变的话,那我就用战争把其他地方打得更坏,反衬出美国相对的好。
打一场战争给你看,美国仍是最强大的,想打谁就打谁,你要觉得美国的投资环境不安全,还有别的地方更不安全。
美国的军事力量就是这样为它的金融大战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