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渗气藏主要损害因素的解析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8b0f7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7.png)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低渗透砂岩气藏的开采已成为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然而,低渗透砂岩气藏的开发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
压裂液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用于增加储层渗透率的液体,然而其使用不当会对储层造成伤害,影响气藏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研究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对于提高油气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渗透砂岩气藏特点低渗透砂岩气藏是指渗透率较低、储层物性较差的砂岩气藏。
其特点是储层孔隙度低、渗透性差、非均质性强,导致油气开采难度大。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压裂等技术手段来提高储层渗透率,从而实现有效开采。
三、压裂液伤害机理1. 化学伤害压裂液中含有的添加剂可能与储层中的岩石、流体等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结构破坏、流体性质改变等。
例如,某些添加剂可能与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堵塞储层孔隙,降低储层渗透率。
2. 物理伤害压裂液在注入和返排过程中可能对储层造成物理伤害。
例如,过高的注入压力可能导致储层岩石产生微裂缝、变形或破碎,降低储层的物理稳定性。
此外,压裂液中的固体颗粒也可能在注入过程中对储层孔隙造成堵塞。
3. 生物伤害储层中的微生物可能对压裂液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某些微生物可能分解压裂液中的添加剂,产生有害物质,对储层造成伤害。
此外,微生物活动也可能改变储层流体的性质,影响气藏的开采。
四、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为了研究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可以采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
室内实验可以通过模拟储层环境,研究压裂液与储层岩石、流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数值模拟则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流动和传输过程,预测储层伤害程度。
实验设计方面,可以选取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压裂液进行实验,以研究其对低渗透砂岩气藏的伤害程度。
同时,可以考察不同注入方式、注入压力等因素对储层伤害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压裂液伤害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eb1c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2.png)
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分析低渗透凝析气藏是指气藏岩石孔隙度低、渗透率小,且气体存在凝析现象的气藏。
由于气体凝析现象的存在,使得气体产能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岩石特性、压力驱动机制、渗透性、孔隙度、凝析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对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岩石特性是影响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低渗透气藏的岩石一般具有细小孔隙结构和较低的孔隙度,这就意味着气体在储层中传输的路径较长,使得气体产出受到一定的限制。
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分布对气体的渗透性和储存性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要充分理解岩石特性对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的影响,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气藏开发和生产。
压力驱动机制是影响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低渗透凝析气藏中,气体的产出主要依靠气藏内部的压力驱动机制,而由于气体凝析现象的存在,气体的解吸速度较慢,导致气藏压力下降较快,从而影响产能。
对压力驱动机制的理解和研究,可以有助于提高低渗透凝析气藏的产能。
凝析物性也是影响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凝析气藏中的凝析物性质直接影响气体的产出和储集。
在凝析气藏中,气体凝析为液态,而这些液态物质的性质对气体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凝析物性的深入探究,对于提高低渗透凝析气藏的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低渗透凝析气藏的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特性、压力驱动机制、渗透性、孔隙度、凝析物性和地质构造等方面。
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有助于科学地进行气藏的开发和生产,提高低渗透凝析气藏的产能,实现更好的气藏开发和利用。
希望未来能够不断加强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为低渗透凝析气藏的产能提高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低压低渗气藏伤害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低压低渗气藏伤害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8aecd19fad6195f312ba65b.png)
作者简介:赵振峰,1963年生,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研究生;1995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曾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现任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油气田改造及技术管理工作。
地址:(710021)陕西省西安市长庆兴隆园小区。
电话:(029)86591730。
E 2mail :zzf_cq @低压低渗气藏伤害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赵振峰1,2 赵文2 何治武2 丁里2 李建山2 尹晓宏2(1.石油大学・北京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 赵振峰等.低压低渗气藏伤害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天然气工业,2005;25(4):110~112摘 要 长庆气田为低压、低渗气藏,压力系数低、非均质性强,气藏类型复杂,压裂液对储层容易造成伤害。
为了降低伤害,在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压裂改造中引起储层伤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岩心伤害流动实验、电镜对比分析、压裂液残渣粒径分析等室内实验研究认为,储层压力系数低、稠化剂的大分子集团对储层造成的伤害是引起伤害的主要因素,而储层的敏感性伤害、压裂液残渣的伤害虽对储层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因素。
在伤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还阐述了目前在长庆低压、低渗气田应用的CO 2压裂和液氮全程伴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液氮全程伴注技术已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排液周期进一步缩短、返排率显著提高,压后不能及时喷通的井明显下降。
同时结合压裂液伤害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压裂液发展的新技术思路。
主题词 长庆气田 低压油气藏 低渗透率油气藏 地层损害 压裂 分析 策略一、引 言 长庆气田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积37×104km 2,近年来发现了靖边、榆林、乌审旗和苏里格等大气田,天然气资源丰富。
但主要开采层位山西组、石盒子组普遍具有低压、低渗、低产、低丰度的特点,气藏类型复杂、非均质性强。
绝大部分井需压裂改造后才能获得产能。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8ec2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5.png)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低渗透砂岩气藏已成为重要的能源开采领域。
为了提高气藏的采收率和经济性,压裂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压裂液在注入过程中可能会对储层造成伤害,严重影响气藏的开发效果。
因此,研究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对于优化压裂工艺、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渗透砂岩气藏特点低渗透砂岩气藏具有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储层敏感等特点。
由于砂岩的微小孔隙结构,其储集和渗流能力相对较弱。
此外,储层敏感性使得在开发过程中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储层物性的变化。
这些特点使得低渗透砂岩气藏在压裂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三、压裂液伤害机理压裂液在低渗透砂岩气藏中的伤害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滤失伤害:压裂液在注入过程中会通过微小孔隙进入储层,造成滤失。
滤失过多会导致储层物性降低,影响气藏的采收率。
2. 岩石润湿性改变:压裂液中的化学成分可能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使得岩石表面的水湿性变差,进而影响油气的渗流能力。
3. 岩石微粒运移:在压裂过程中,部分岩石微粒可能被压裂液带入储层中,造成储层堵塞。
这些微粒在储层中运移、聚集,严重影响储层的渗流能力。
4. 化学反应伤害:压裂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可能与储层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利于采收率的物质。
这些反应可能改变储层的物性,降低其采收能力。
四、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可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模拟低渗透砂岩气藏的压裂过程,观察压裂液在储层中的行为及对储层的影响。
2. 数值模拟: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低渗透砂岩气藏的数学模型,研究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流动规律及对储层的伤害程度。
3. 现场试验:在现场进行压裂试验,收集实际数据,分析压裂液对储层的实际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研究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滤失、岩石润湿性改变、岩石微粒运移和化学反应是导致压裂液对储层造成伤害的主要因素。
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421f0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0.png)
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分析低渗透凝析气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地层中含有凝析油或凝析气的油气藏,由于地层渗透率低,导致油气无法通过自然压力差进行有效的流动,并通过凝析作用形成凝析液滞留在孔隙中。
低渗透凝析气藏的产能分析十分重要,可以为油气开发提供合理的采收方案。
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
1. 地层渗透率:地层渗透率是决定气藏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地层渗透率较低,限制了油气的流动,降低了产能。
对于地层渗透率低的低渗透凝析气藏,需要采取有效的增渗措施,如水平井、酸化破胀等,提高地层渗透率,提高产能。
2. 凝析油或凝析气特性:凝析油和凝析气的特性也影响着产能。
凝析气中的轻烃类成分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较小的分子间吸附力,有利于气体在孔隙中的流动。
而对于凝析油来说,则需要考虑凝析油的黏度、密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凝析油在孔隙中的流动性,进而影响产能。
3. 压力梯度:压力梯度指的是地层中不同位置的压力差值。
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压力梯度较小,降低了油气的流动性和产能。
在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开发中,需要通过合理的井网排布和调整压力,形成合理的压力梯度,提高产能。
4. 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对低渗透凝析气藏的产能影响较大。
较高的孔隙度有利于凝析物的储存和流动,而复杂的孔隙结构则会导致凝析物滞留和运移困难,降低产能。
在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开发中,需要充分了解地层的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特征,采取相应的开发策略。
5. 开发措施和技术: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开发措施和技术也直接影响产能。
目前常用的开发措施包括水平井、酸化破胀、增压注水等,这些技术可以改善地层的渗透性,提高产能。
通过合理的调整开发参数,如开采压差、开采速度等,也可以提高产能。
低渗透凝析气藏的产能受到地层渗透率、凝析油或凝析气特性、压力梯度、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开发措施和技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合理的开发策略,以提高产能。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范文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98c25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9.png)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低渗透砂岩气藏是石油天然气领域重要的开发目标,然而在开采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渗透率低、采收率不高的问题。
压裂液是低渗透砂岩气藏开采过程中重要的工作液,但压裂液在注入过程中往往会对储层造成伤害,从而影响气藏的采收率和生产效率。
因此,对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低渗透砂岩特性及储层伤害表现低渗透砂岩主要由小粒径的砂粒构成,孔隙度较小,导致流体在其中流动时会产生较高的流阻。
当压裂液进入低渗透砂岩气藏时,由于储层的高流阻和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容易发生以下伤害:1. 压裂液中的化学物质与储层岩石发生反应,导致岩石结构破坏和储层孔隙堵塞。
2. 压裂液中的固体颗粒在储层中滞留,形成堵塞物,降低储层的渗透率。
3. 压裂液在储层中形成滤饼,影响气体的流动和采收。
三、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为了研究压裂液对低渗透砂岩气藏的伤害机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化学伤害机理:压裂液中的化学物质与储层岩石的化学反应过程及产物对储层的影响。
研究这些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有助于了解压裂液对储层的潜在损害。
2. 物理堵塞伤害机理:压裂液中的固体颗粒在储层中的滞留和堆积过程。
通过分析颗粒大小、形状和电荷性质等因素对堵塞的影响,可以揭示物理堵塞的机理。
3. 滤饼形成机理:压裂液在储层中形成的滤饼对气体流动的阻碍作用。
研究滤饼的组成、结构和形成过程,有助于了解其对采收率的影响。
四、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现场应用研究,可以对压裂液伤害机理进行深入分析。
实验方法包括:1. 配制不同成分的压裂液,模拟其在低渗透砂岩中的流动过程。
2. 观察和分析压裂液在储层中的化学反应、固体颗粒滞留和滤饼形成等过程。
3. 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储层的渗透率、采收率等指标,评估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程度。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压裂液中的化学物质与储层岩石发生反应,产生损害储层孔隙和结构的化学物质。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2b8bf8e2bd960591c67798.png)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随着我国石油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随着石油开采研究的深入,开采的难度也日趋增大,这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来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的开发价值非常高,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储层受到损害,因此需要通过相关技术来进行解决,钻井液保护技术在这一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必须通过相应的方法来进行,本文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标签: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害特征;钻井液保护技术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的开发价值非常大,并且此储层具有黏土多、孔隙小、非均质性强以及渗透性较差等特点,因此,在入井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会使气藏储层造成各种损害,从而使油气资源的开采难度加大,如若不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会形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本文主要通过对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害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钻井液的保护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
1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主要的损害特征分析1.1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的反凝析损害反凝析这种现象一般出现于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的试井和试采过程中。
当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会导致凝析气藏在开采的过程中受到相应的损害,从而使气藏储层的渗透能力得到降低。
反凝析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重要的作用机理,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反凝析损害在压力降速最迅速的区域内发生,通常来讲近井筒较为容易出现,并且在油气开发的过程中,压力降速会降到露点之下,这个时候会开始形成液态物质析出,并且井底在流压方面也会得到下降,并且降低到小于露点压力;其次,这种情况形成之后,井筒区域就会存在凝析油的出现,当凝析油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时,会超过相应的临界值,这时地层中就形成了油气和油液混合渗流的这种现象,从而形成了附加的阻力,致使凝析气藏储层产生低渗透的效果,最后导致储层反凝析的损害。
1.2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的敏感性损害这种敏感性损害与储层地质的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低渗气藏储层潜在伤害因素分析
![低渗气藏储层潜在伤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9fd17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8.png)
第50卷第11期 辽 宁 化 工 Vol.50,No.11 2021年11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November,2021低渗气藏储层潜在伤害因素分析官斌1, 杜磊2,张洋洋3(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三厂, 陕西 延安 716000;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质量监督中心,陕西 延安 716000;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 陕西 延安 716000)摘 要:低渗气藏在我国天然气资源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已成为天然气开发的主战区。
然而由于低渗储层孔隙空间小,流体渗流阻力大,在开发过程中更易受到储层伤害,严重时甚至造成气藏无法产出,因此对低渗气藏的潜在伤害因素及伤害机理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保护策略,有利于提高低渗储层开发效果。
对低渗储层潜在伤害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指导低渗气藏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低渗气藏;水敏伤害;水锁伤害;反凝析伤害中图分类号:TE2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1)11-1673-03天然气是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近期我国提出了“碳中和”与“碳达峰”的目标,这将大大增加对清洁能源之一的天然气的需求。
然而目前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主要以低渗气藏为主。
由于低渗储层的低孔、低渗特性,其在钻完井过程、压裂过程中更易受到储层伤害,严重影响天然气的开采[1-3]。
因此,亟须对低渗气藏潜在伤害因素及机理进行分析,以在作业过程中避免或减少储层伤害,改善低渗气藏开发效果,提高气藏采收率。
本文对低渗气藏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水锁伤害、水敏伤害、应力伤害、反凝析伤害等进行了研究分析。
1 水锁伤害在钻完井、储层压裂改造过程中,外来工作液如泥浆、完井液、钻井液等进入储层后,储层含水饱和度增加,增大气相渗流阻力,气相渗透率降低,产生“水锁伤害”。
对低渗气藏主要损害因素的解析
![对低渗气藏主要损害因素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4668b4284ac850ad024293.png)
对低渗气藏主要损害因素的解析摘要:与油藏相比,天然气藏的储层物理特性更为复杂,气体有不同于液体的特殊的可压缩性。
在我国,大多数气藏属于低渗气藏。
低渗气藏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气、水及少量的油赖以流动的通道很窄,渗流阻力很大,液、固界面及液、气界面的相互作用力很大,使水锁效应和应力敏感性明显增强,并导致油、气、水渗流规律发生变化,使得低渗气藏损害具有不同于油藏的特殊性。
关键词:低渗气藏水锁一、我国低渗气藏概况我国天然气资源总储量中约有近40%低渗天然气资源。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鄂尔多斯、松辽、塔里木、准葛尔和柴达木盆地。
其中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储层大都以低渗透为背景,低渗储量所占比例较大。
目前低渗透气藏尚未象低渗透油藏那样有一个较为公认的划分界限。
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PERI)给出了一个界限,它认为产气层段平均渗透率小于0.1×10-3μm2,都视为低渗透储层;在我国目前尚没有针对气藏的公认的划分界限。
低渗储层以微孔道为主,渗透率极低,岩石比表面大,从而会对气体的流动产生影响,使气体渗流具有不同于常规气体渗流的特殊规律。
气体在低渗孔隙介质中低速渗流时,主要物理特征是气体渗流具有“滑脱效应”。
气体滑脱流动的本质是由于气体分子与介质孔道固壁的碰撞作用使得气体在孔道固壁附近的各个气体分子都处于运动状态,且贡献一个附加通量,在宏观上表现为气体在孔道固壁面上具有非零速度,产生滑脱流量。
1875年Kundt和warburg第一次发现气体流动存在滑脱现象。
1941年Klinkenberg利用warbur的滑脱理论解释了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气测渗透率大于液测渗透率的原因,并且用克氏系数b描述气体渗流滑脱效应强弱的程度。
1946年Muska将气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理论首次运用到了石油天然气开发领域。
随后,很多学者对气体的滑脱效应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对低渗透气藏的开发设计仍沿用常规气藏模型。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范文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8ad52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b.png)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低渗透砂岩气藏已成为重要的能源储备之一。
然而,低渗透砂岩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压裂液对储层造成的伤害问题。
因此,研究压裂液伤害机理,对于提高气藏开发效率和保护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二、低渗透砂岩气藏特点低渗透砂岩气藏具有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储层敏感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在开发过程中,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更加显著。
低渗透砂岩气藏的渗透率低,导致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流动阻力大,容易形成局部高浓度区域,对储层造成伤害。
同时,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敏感性也使得压裂液在储层中的分布不均匀,进一步加剧了伤害程度。
三、压裂液伤害机理1. 压裂液与储层岩石的相互作用压裂液与储层岩石的相互作用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压裂液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与储层岩石发生反应,形成不利于油气开发的物质,如黏土膨胀等。
这些物质的形成会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甚至堵塞气藏通道,严重影响油气开采。
2. 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滞留与扩散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滞留与扩散也是造成伤害的重要因素。
由于低渗透砂岩气藏的渗透率低,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流动速度较慢,容易在局部区域滞留。
这些滞留的压裂液会逐渐扩散到周围岩石中,对储层造成长期伤害。
3. 压裂液对储层流体的影响压裂液还会对储层流体产生影响。
在压裂过程中,大量的压裂液会与油气混合在一起,影响油气的物性参数和组成比例。
这会导致气藏产量下降和开采成本的增加。
此外,压裂液还可能携带一定量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入储层,进一步加剧了储层的伤害程度。
四、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为了深入研究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我们进行了系列实验和理论分析。
实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储层岩石进行化学反应分析,以了解压裂液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模拟压裂过程,观察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流动和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压力和化学环境下,压裂液确实会对储层造成明显的伤害;此外,压裂液的组成和配比对伤害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水相圈闭对低渗气藏的影响
![水相圈闭对低渗气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05b9cd97f1922791688e844.png)
实验步骤如下:
选择所需评价储层的岩样, 天平校正和清零,启动智能LCR测量仪; 将岩样悬挂在垂向自吸实验装置的天平下面,连接 两电极引线和智能LCR测量仪,记录岩样吸水(地层 水或工作液滤液)前的重量和电阻; 逐渐调节烧杯高度直到岩样在自吸液中浸泡长度在 2~3mm,并采集数据; 直到岩样重量不再发生变化(至少3小时),停止实 验。
(3)滤液侵入深度。漏失量越多,侵入深度越 大,返排越困难。这是因为在同样的压差下, 水饱和段长度越长,相应的压力梯度越小,水 的流动越困难,水相圈闭问题越严重。 (4)气藏的压力和可能提供的最大压降。流体 饱和度与施加在该体系毛管压力梯度直接相 关,压差越大,产生的毛管压力梯度就越高, 最终剩余水的饱和度就越低。
油气井作业过程中,由于水基工作液侵 入或生产中水在井底聚集,使井筒附近 储层含水饱和度Sw从初始含水饱和度 Swi到束缚水饱和度Swirr再到100%之间 变化,从而导致储层油相或气相渗透率 降低的作用或现象,称为水相圈闭损 害。
水相圈闭与传统意义的水锁存在差异。传统的水锁的概念有:
气层开发过程中,油、气流不能有效地排除外来水,使气层含水饱 和度增加,气相渗透率下降的现象叫“水锁效应”。 在钻井中一旦打开储层,工作液就与储层接触,外来的水相侵入储 层孔喉后,就会在井壁周围孔道中形成水相阻塞,气-水弯曲界面上 存在一个毛细管压力。若储集层能量不能克服这一附加的毛管压 力,就不能把水的堵塞消除,最终影响储层的采收率,这种损害称 为“水锁损害”。从以上两个水锁概念可知:传统的水锁没有明确指出 “气藏初始含水饱和度(Swi)低于束缚水饱和度(或不可动水饱和度, Swirr)”这一前提条件。对于水锁损害,人们通常都是假定油气层的 产纯油或产气带的初始水饱和度Swi就是束缚水饱和度Swirr,所以, 水相圈闭的概念与水锁概念有明显的区别。
低渗油气藏损害成因及钻完井液技术
![低渗油气藏损害成因及钻完井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5fca0a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1.png)
在此条件下钻完井液易进入至喉道,引发较为明显的喉道孔渗现象。
主流喉道半径0.4~41.7μm 2,若开发过程中因各类原因而导致储层空隙内存在流体,将明显加大清理难度。
根据图1可知,压汞曲线的主要特征在于中间增长极为平缓,表明岩石喉道高度集中至某个小范围区域,但平面段的位置略微靠上,其呈现的信息是岩石喉道半径偏小,而排驱压力偏大,最大可达到0.59MPa 。
2 低渗透储层保护钻井液体系非成熟钻井液技术的可靠性欠佳,在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将其应用于海洋钻井作业中伴有较明显的风险,不利于安全生产作业。
对此,结合多年的海洋石油钻井经验,以既有的PEM 体系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优化措施,以期实现对低渗透储层的防护。
此处以低渗透油田为案例,提出了成膜技术和屏蔽暂堵技术,将其综合应用于生产中,以确保储层得到保护。
兼顾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性等方面的要求,提出钻开液的配方,具体有:3%海水膨润土浆+0.2%烧碱A+0.15%纯碱B+0.5%抑制剂+0.4%包被剂 +2.5%SPNH+2%SMP-1+1%DYFT-2+2%GJC+0.15%XC+1.5%CMJ+2%GBL+5%KCL+储层保护剂ZD-1+重晶石。
通过对该油田储层孔隙结构的分析后,提出了暂堵颗粒组成方案,具体成分包含:低渗、特低渗储层保护剂ZD-1:1.5%400目超细碳酸钙+1.5%纳米碳酸钙+1%2200目超细碳酸钙+0.1%t0.5%纤维LF+3%EP-2。
2.1 性能表现非储层段PEM 钻井液和钻开液都具有较良好的性能表0 引言低渗油气田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其储量较大,截至2007年已探明的低渗天然气地质储量达到4.95×1012m 3,其中海上低渗油气藏为新型开发领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在深层油气勘探工作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预计其在后期的发展规模将逐步扩大。
低渗油气藏绝大部分分布在渤海海域,约占总量的72%,排于次位的是南海西部,约占总量的26%。
(1 原因 机理 解除)低渗气藏水锁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分析
![(1 原因 机理 解除)低渗气藏水锁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50df27dd36a32d737581f0.png)
低渗气藏水锁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分析赵春鹏1 李文华2 张 益1 韩锋刚2(1.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长庆油田分公司生产运行处) 摘 要 低渗气藏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气、水及少量的油赖以流动的通道很窄,渗1 水锁效应定义及产生原因钻井液、完井液、增产液液体进入地层后,地层的含水饱和度上升,气相流动阻力增大,导致气相渗透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水锁效应”。
低渗、特低渗砂岩气层在各种作业过程中产生水锁伤害是第一位与最基本的损害因素。
Ξ 气层中水锁效应产生的原因[1]如图1所示。
图中用气、水相渗透率与岩样的气测渗透率比值作为相对渗透率。
AB ′为气体的相对渗透率曲线;BA ′为水的相对渗透率曲线。
气驱水时,当岩石中含水饱和度降至A ′点时,水相失去连续性,便不再减少,此时,A ′点对应的含水饱和度S wirr 被称为不可降低水饱和度或束缚水饱和度,亦称临界水饱和度。
水驱气时,当岩石中含气饱和度降至B ′点时,气相失去连续性,也不再减少,B ′点对应的含气饱和度被称为残余气饱和度S gr 。
图1 用相渗透率曲线说明水锁机理 早期研究认为开发前的地层中储层流体驱替已达到平衡,原生水处于束缚状态。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地层的原生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它们的形成机理不尽一致。
如果原生水饱和度低于束缚水饱和度,则油、气驱替外来水时最多只能将含水饱和度降至束缚水饱和度,必然出现水锁效应。
设原生水饱和度为S wi (如图1中C 所示),束缚水饱和度为S wirr (如图中A ′所示),它们分别对应的气体相对渗透率为K rg (wi )和K rg (wirr ),其水锁损害率DR 为DR =(K rg (wi )-K rg (wirr ))/K rg (wi )(1)造成水锁效应的另一原因是对外来水返排缓慢,在有限时间内含水饱和度降不到束缚水饱和度的数值.由图中水相渗透率曲线BA ′可以看出,气体排驱水时,水相渗透率随着含水饱和度而接近于零,含水饱和度却在有限时间内达不到束缚水饱和度,设此时含水饱和度为S w ′(如图中D 所示),对应的气体相对渗透率为K rg (w ′),则水锁损害率DR 为DR =(K rg (wi )-K rg(w ′))/K rg (wi )(2)原生水饱和度低于束缚水饱和度造成的水锁54Ξ收稿日期 2004-02-02 第一作者简介 赵春鹏,1979年生,硕士,现从事油气储层保护研究工作,地址(710065):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石油大学254信箱,电话:(029)88299800。
低渗致密气藏在钻井过程中的损害因素及预防
![低渗致密气藏在钻井过程中的损害因素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9b0db8e6102de2bd96058846.png)
“ 脱效 应 ” 使得 低 渗 致 密 气 藏 损 害具 有 不 同于 油 滑 , 藏的特殊性 。 另外 , 气藏岩石的渗透率对周围压力变
化很敏感 , 压力的变化可 以引起气液渗流孔道的收 缩, 造成气藏渗透率降低 。
1 1 水 锁 效应 .
1 低 渗致 密气藏 在 钻井 过程 中的损 害 因素 低 渗致 密气 藏普 遍 具有 低 孔 隙度 、 低渗透 率 、 孔 隙 结构 复杂 等 特 点 , 得 气 、 赖 以流 动的 孔道迂 曲 使 水 狭窄, 导致 渗 流阻 力增 大 ; 时气体 渗 流存 在严重 的 同 通 过 单 井分 析和 连 井对 比分 析 马海地 区第三 系 碎 屑 岩储 层十 分 发育 。 从马西 1井 到马 d 3井 的连 井 r 油 藏 剖 面 看 , 。 地 层 下 部 从 西 到 东 分 布 一 套 含 砾 E 砂 岩 、 岩 储 层 , 性 较 粗 , 布 稳 定 , 层 横 向连 砾 岩 分 储 通 ;。 E 中上 部 分 布 多 套 砂 岩 、 砂 岩 、 质 粉 砂 岩 粉 泥 储 层 , 西 到 马 北 二 号 砂 岩 含 量 减 少 , 层 逐 渐 减 从 储 薄 ; 马 d - 号 向东 砂 岩 含 量 又逐 渐 增 多 , 性 变 从 r- - 岩 粗, 储层 加厚 。E。下 部从 西 到东 分布 一 套稳 定的 含 。 砾 砂 岩 、 岩 储 层 , 层 横 向连 通 , 砾 储 从西 到 东 储 层 厚 度变 化 不 大 ; 。 上部 为 砂 岩 集 中段 , 层 极 为 发 E 中 储 育, 从西 到 东砂 岩含 量 减少 , 岩性 变 粗 , 储层 减薄 , 储 层 横 向连 通 。从 马 8井 到 马北 1井 的 连井 油 藏剖 面 看 , 。 部 仍 然分 布 一套 稳 定 的 含 砾 砂 岩 、 岩储 E 下 砾 层 , 南 到 北砂 岩 含量 、 层 厚 度 变 化 不大 , 层横 从 储 储 向连 通 ; 中上 砂 岩 分布 相 对 较 多 , 南 到 北 砂 岩 E。 从 含 量 减 少 , 层 变 薄 ; 。 地 层 砂 岩 含 量 高 , 层 比 储 E。 储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范文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e442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08.png)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采,低渗透砂岩气藏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资源。
为了提高其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通常需要对储层进行压裂作业。
然而,在压裂液的应用过程中,储层可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影响其开采效果。
因此,研究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对于提高储层开采效率和保护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渗透砂岩气藏特点低渗透砂岩气藏具有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储层敏感等特点。
由于砂岩颗粒间接触紧密,储层内流体流动阻力大,导致开采难度大。
同时,储层的敏感性强,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三、压裂液伤害机理压裂液在低渗透砂岩气藏的开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压裂液的性质、配方以及使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储层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以下是压裂液伤害的主要机理:1. 物理伤害:压裂液在储层中流动时,可能携带砂粒等杂质进入储层微裂缝和孔隙中,造成堵塞,降低储层的渗透性。
此外,压裂液中的高分子物质也可能在储层中形成滤饼,阻碍流体的流动。
2. 化学伤害:压裂液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与储层中的敏感矿物发生反应,生成不利于流体流动的沉淀物或胶结物。
这些物质可能堵塞孔隙和微裂缝,降低储层的渗透性。
此外,部分化学成分还可能对储层中的天然气产生吸附作用,降低其采收率。
3. 生物伤害:低渗透砂岩气藏中通常存在微生物群落。
压裂液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破坏储层中的生物平衡,导致储层性能下降。
四、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可以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实验室研究:通过模拟低渗透砂岩气藏环境,研究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流动特性和对储层的伤害程度。
可以采用不同的压裂液配方和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各因素对储层伤害的影响。
2. 现场试验:在低渗透砂岩气藏现场进行压裂作业,实时监测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情况。
通过收集现场数据和分析开采效果,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31cd9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e.png)
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低渗透凝析气藏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气体凝析现象明显的气藏。
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特征和气体流动规律,低渗透凝析气藏的产能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开发利用成为当今石油工业的研究热点。
了解和分析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对于有效地开发和生产这类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的分类和分析,探讨岩性特征、流体性质、渗透率与孔隙度、裂缝发育程度、渗流机制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
将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生产策略建议,为未来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开发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背景介绍】结束。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其产能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气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了解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揭示其对产能的影响机制;2. 探讨渗透率与孔隙度、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对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的影响规律;3. 分析不同渗流机制对凝析气产能的影响,为优化开发策略提供理论依据;4. 综合各因素分析凝析气藏产能,为提高气藏产能和开采效率提出建议;5. 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入了解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提供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将为凝析气藏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气田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发展。
1.3 研究意义低渗透凝析气藏是一种复杂的油气储层类型,其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对于实现油气勘探开发的高效率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油气勘探开发人员更准确地评估储层潜力,指导生产优化和增储措施的制定。
通过对产能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提高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开发效率与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低渗透凝析气藏产能影响因素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在于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低渗、特低渗油气藏注水开发的认识
![低渗、特低渗油气藏注水开发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2cff4d3240c844769eaeeae.png)
对低渗、特低渗油气藏注水开发的认识摘要:低渗透性油气田储量广泛,在油气田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水开采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油气开采方式,它对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高效开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注水过程中,由于注入水向地层推进,在储层内会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反应,从而导致储层中流体渗流阻力增加和渗透率下降,造成地层污染。
本文通过对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分析,提出了保护地层的方法和预防储层污染的措施,并总结了在注水开发低渗、特低渗油气田方面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注水;低渗、特低渗;地层损害;储层保护随着常规油气资源量的日益减少,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工作越来越受到石油工作者的关注。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提高和技术进步,低渗油藏勘探开发地位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一是新增探明储量中低渗油藏占有较大比重;二是低渗油藏物质基础雄厚,开发潜力大;三是原油产量低渗油藏比例越来越高。
注水开发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的开发方式。
但是,低渗、特低渗油藏具有油藏渗透率低、孔隙喉道小、储集层物性差、敏感性矿物含量高、敏感性强等特点,容易造成油气层损害[2]。
因此,在低渗、特低渗油气藏注水开发中必须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储层免受污染。
对于低渗、特低渗油气藏,室内研究发现,普遍存在着的储层损害,一种是水相的侵入造成的伤害,如水敏性、盐敏性、碱敏性损害和无机结垢、有机垢堵塞等;另一种则是固相颗粒的侵入造成的堵塞。
①水敏损害,入井流体与岩石不配伍时,就会使得一些粘土膨胀、分散、运移,从而堵塞油气有效的渗流通道。
通常认为影响水敏的因素有4种,一为粘土矿物类型和分布状况,二为储层孔渗性质和喉道大小及分布,三为外来液体矿化度、含盐度、pH的影响和外来液体阳离子成分,四为温度等环境的影响。
能引起水敏损害的岩石矿物有:蒙脱石、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矿物,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等。
水敏损害是低渗透油藏的主要损害因素。
一般情况下,渗透率越低,喉道越小,水敏损害也越强,储层粘土矿物含量越高,渗透率就越低[3]。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范文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32040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6.png)
《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低渗透砂岩气藏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压裂技术作为提高低渗透砂岩气藏采收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压裂液在注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储层造成伤害,影响气藏的长期开发效果。
因此,研究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对于优化压裂技术、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渗透砂岩气藏特点低渗透砂岩气藏具有孔隙度小、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储层在压裂过程中容易受到伤害,主要表现为储层敏感性的增加、储层流体的流动能力降低等。
因此,在研究压裂液伤害机理时,必须充分了解低渗透砂岩气藏的特殊性。
三、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一)压裂液成分与性质压裂液作为压裂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成分与性质直接影响储层的伤害程度。
常用的压裂液包括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等。
这些压裂液中的添加剂如稠化剂、缓蚀剂等可能对储层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二)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形式1. 物理伤害:压裂液中的固体颗粒可能堵塞储层孔隙,降低储层的渗透率。
2. 化学伤害:压裂液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与储层中的敏感矿物发生反应,导致矿物溶解、沉淀等现象,进而对储层造成伤害。
3. 生物伤害:压裂液可能破坏储层中的微生物生态平衡,影响储层的稳定性和采收率。
(三)伤害机理分析1. 压裂液与储层岩石的相互作用:压裂液与储层岩石的接触可能导致岩石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如岩石表面的溶解、腐蚀等。
这些变化可能改变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对储层造成伤害。
2. 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流动: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流动可能携带固体颗粒和化学成分进入储层深部,进一步对储层造成伤害。
此外,压裂液的流动还可能破坏储层中的流体流动通道,降低储层的采收率。
四、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液的伤害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室内实验主要关注压裂液与储层岩石的相互作用及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数值模拟则用于分析压裂液在储层中的流动规律及对采收率的影响。
低压低渗气藏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低压低渗气藏储层损害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20f6d12cc58bd63186bd5b.png)
低压低渗气藏储层损害机理研究【摘要】低渗气藏储层普遍具有低孔、低渗、强亲水、大比表面积、高含束缚水饱和度、高毛细管力和低储层压力特点,使得气层易受到损害。
本文深入研究了储层潜在损害因素,并对吉林某区块的气藏岩心进行了岩样成分、膨胀性、分散性、润湿性及压汞曲线测试分析,结合机理,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技术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水敏损害、水锁损害、固相损害为该储层的主要因素,而且在钻采的不同阶段主要损害形式不同,所以在钻采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系统规划。
【关键词】低渗气藏火山岩气藏损害机理储层保护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不断增长,火山岩气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后备能源。
火山岩气藏一般为低压低渗气藏,普遍具有低孔、低渗、强亲水、大比表面积、高含束缚水饱和度、高毛细管力和低储层压力特点,使得气层易受到损害[1]。
为了减少或防止钻井完井过程对储层的伤害、最大限度地保护储层,必须首先搞清钻井完井过程的储层损害机理。
所谓储层损害机理是指储层损害的产生原因和伴随损害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2]。
1 气层潜在损害因素分析进行气层损害机理分析的第一步是对气层岩样的固有特性进行实验分析,找出导致气层损害的潜在因素。
1.1 储层岩石的矿物分析岩样的全岩矿物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储层岩石是凝灰质火山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和斜长石,但粘土矿物含量平均为20%~30%,尤其凝灰岩储层粘土矿物含量高达46.8%。
进一步的粘土矿物成分分析表明:粘土矿物主要成分为伊蒙间层矿物,高达59~81%,说明水敏损害是低压低渗气藏的主要损害因素。
1.2 储层岩石的膨胀性测试分析为了进一步测试岩样的水化膨胀性能,室内将岩样研磨至100目以上,取10g岩样粉置于岩心筒中,在4MPa压力下压制5min得到高度约为13.3mm的人造岩心,然后测试压制岩心在不同组分的流体介质中的线性膨胀量,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由于岩样中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较高,岩样遇水膨胀性较强,线性膨胀率高达30%,验证此低压低渗气藏中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不容忽视。
低渗透气藏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低渗透气藏产能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d2ea9bdaef5ef7ba0d3c2c.png)
图3应 力敏感 气井产能曲线对比图
V
从图3 以看出 ,考虑应 力敏 感时产能 降低明显 ,无阻流量约 为 可 不考虑应 力敏感 时的7 . 7 3 4 %。所 以在生 产过程 中 ,如果 不考虑地 层 应 力敏感性可能会高 估气井的实际产能
Vo
4 结 论 与 认 识
( ) 1 在低渗 透气藏开 发过程 中 ,应 力敏 感和启动压 力梯度的存 在, 将使气井 的产能下降 ;滑脱效应 的存在 , 将增 J气 井产能 。 J u
近年来 ,随着低渗透油气藏 的不断开发 ,对低渗透气藏 中气体 渗 流规律 的研究越 来越 引起人们 的关 注 由于低 渗透 储 层具有 低孔 隙 度 、低渗 透率 等特点导 致了气 体在 其中 的流动表现 出复杂 的渗 流现 象… 。气藏气 井产能分析 是气藏T程研 究和气藏开 发没 汁的 重要研究
K = l ) 。 K —
() 2
式 Lb } 为气体滑脱 因子 ,是一个与岩石孔隙结构和气体分子平均 | 自山行程有关 的系数 ,其数学表达式为 .
_’ =
内容 ,它能 为气藏开发方 案设 汁、气藏开发规模 、投 资规模的制定提 供指导依据 。鉴于此 , 本文 从启动压 力梯度 、 滑脱效 应 、应 力敏感等 对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的影 响进行 了分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低渗气藏主要损害因素的解析
关键词:低渗气藏水锁
一、我国低渗气藏概况
我国天然气资源总储量中约有近40%低渗天然气资源。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鄂尔多斯、松辽、塔里木、准葛尔和柴达木盆地。
其中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储层大都以低渗透为背景,低渗储量所占比例较大。
目前低渗透气藏尚未象低渗透油藏那样有一个较为公认的划分界限。
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peri)给出了一个界限,它认为产气层段平均渗透率小于0.1×10-3μm2,都视为低渗透储层;在我国目前尚没有针对气藏的公认的划分界限。
低渗储层以微孔道为主,渗透率极低,岩石比表面大,从而会对气体的流动产生影响,使气体渗流具有不同于常规气体渗流的特殊规律。
气体在低渗孔隙介质中低速渗流时,主要物理特征是气体渗流具有“滑脱效应”。
气体滑脱流动的本质是由于气体分子与介质孔道固壁的碰撞作用使得气体在孔道固壁附近的各个气体分子都处于运动状态,且贡献一个附加通量,在宏观上表现为气体在孔道固壁面上具有非零速度,产生滑脱流量。
1875年kundt和warburg第一次发现气体流动存在滑脱现象。
1941年klinkenberg利用warbur的滑脱理论解释了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气测渗透率大于液测渗透率的原因,并且用克氏系数b描述气体渗流滑脱效应强弱的程度。
1946年muska将气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理论首次运用到了石油天然气开发领域。
随后,很多学者对气体的滑脱效应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对低渗透气藏的开发设计仍沿用常规气藏模型。
而采用常规气藏的理论已不能准确分析低渗气藏中气体的运动状态,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低渗气藏水锁伤害及解决措施
对于亲水储集层,水作为润湿相,极易被吸附在大孔道的颗粒表面并占据小孔道,而作为非润湿相的气体只能占据大孔道的中间部分,被水占据的孔喉的毛细管力成为气体渗流阻力。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层大多为含泥质岩屑砂岩和石英砂岩,胶结物中含量很高的黏土矿物主要为伊/蒙混层,孔径小、喉道窄,面孔率低,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非均质性很强,且由于石英含量高,属于亲水储集层,很容易发生水锁伤害。
水锁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水锁伤害程度与储集层渗透率的负相关性很强,渗透率越大伤害越小;与孔隙度的正相关性不强,但总的趋势是孔隙度越大伤害越小;与岩性密切相关,喉道细、伊利石、泥质含量高的储集层水锁伤害大。
储集层原始含水饱和度与水锁伤害程度负相关,含水饱和度越高水锁伤害越小。
水锁伤害程度与束缚水饱和度正相关,束缚水饱和度越高水锁伤害越严重。
钻井中一打开储层,就会有工作液与储层接触,若外来水相侵入储层孔道,就会在井壁周围孔道中形成水相堵塞,其水-气弯液面界面上存在一个毛细管压力。
要想让油气流向井筒,就必须克服这一附加的毛管压力。
若储层能量不足以克服这一压力,就不能把水的堵塞消除,
最终会影响储层的采收率。
在实际钻井过程中,水锁造成的储层污染主要是由钻井液中的滤液侵入引起的。
为此,可采用空气钻井或应用烃化合物钻井液和完井液。
如果必须采用水基钻井液的话,预防储层水锁应从两方面着手。
应设法使钻井液侵入储层的量和深度减到最小,因此,除了采用低滤失量钻井液体系外,还应采用流变性好和暂堵能力强的钻井液,以形成保护性好的滤饼。
由于完全避免液相侵入储层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求钻井液滤液在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和与储层有良好的配伍性基础上,具有良好的返排能力。
加入表面活性剂是降低界面张力,从而降低毛细管力,增强钻井液滤液返排能力的主要手段。
此外,还可以在水基工作液中加入醇类等具有较低表面张力的物质,或者使用甘油以及甲基葡萄糖等低滤液张力的钻井液体系。
三、气藏中的其他伤害因素
水敏伤害分析。
气田上古生界储层主要表现为弱水敏,这些特性虽能使压裂液进入储层后造成一定的伤害,但伤害相对较小。
再加之压裂液加入了粘土防膨剂!能有效防止粘土膨胀!进一步降低了由于水敏因素造成的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程度。
储层压力系数低对伤害的影响。
长庆气田的低压低渗气藏由于具有强亲水性,且孔隙喉道细小,毛细管力大,造成流体进入储层容易,返排困难,因此需要足够大的压差来克服毛细管力,驱替侵入的流体使气相渗透率得以恢复,但由于地层压力系数低,普遍低于静水柱压力,不能提供足够大的生产压差”气体就不能排驱流体”
容易导致较严重的伤害。
稠化剂的大分子集团对储层造成的伤害分析。
压裂液与活性水的主要区别是压裂液中加入了大分子的稠化剂!由于敏感性引起的伤害对压裂液与活性水来说差别不大,因此造成两种液体伤害率有较大差别的原因主要是两种液体的组成不同”即压裂液破胶液或滤液中含大分子集团,而活性水中不含!压裂液中含大分子集团导致伤害率比活性水增加的原因有二:一是两种液体的性质有少量差异,包括粘度,界面张力,润湿性等。
二是压裂液中的大分子集团进入岩石孔隙后难以被返排,大分子集团的滞留导致喉道与孔隙被堵塞。
四、结语
对于中、高渗油藏,由于孔喉孔、道尺寸较大,通常外来固相颗粒侵入储层以及储层孔隙空间的微粒运移引起渗流通道堵塞是造成油藏损害的主要原因。
对于气藏,由于孔喉、孔道狭小,因此,外来工作液中的固相颗粒难于侵入储层,但液相可侵入储层,而且一旦工作液中的水相侵入储层,就会在井壁周围孔道中形成水相堵塞。
另一与中、高渗油藏显著的不同点是,气藏岩石非刚性特征较强,渗透率对周围应力变化很敏感,应力的变化可以引起的渗流通道的收缩,造成气藏渗透率下降。
由于低渗气藏岩石致密、渗流空间狭小、微粒不为气体润湿等原因,因此在低渗气藏一般不存在微粒运移的损害,即也不存在流速敏感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