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秋季划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2.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台基础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3.《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日太公,母日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A.春秋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 D.“人伦者,天理也”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A.道德化和宗教化 B.政治化 C.世俗化和普及化 D.哲学化5.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

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

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6.法国作家雨果:“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李明同学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可能引用下列哪句名言()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他就要求犯人教他唱。

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他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这里体现的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知识即美德D.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理性3.“没有一个人富得能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

以上卢梭的经济思想表明他()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4.观察下图,指出德国首先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是()A.受文艺复兴的影响B.德国是罗马教皇的牛奶供应国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D.《九十五条论纲》的传播5.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

大诗人海涅说:“就破坏力而言,康德杀死了上帝!”但康德又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这仅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

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康德提出“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是为了维护道德B.康德认为上帝是虚拟的C.康德强调人的重要性,倡导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要盲从上帝D.康德要求大家不要信仰上帝6.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西欧有一古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古代科技史,下列选项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的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7.范进中举前,其岳父骂他“尖嘴猴腮”;范进中举后,其岳父则说范进是“天上的文曲星”。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历史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历史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历史)二(卷.————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认为“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材料中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中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2.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现象与“第一次商业革命”相对应的是A.开始形成民间集市——草市B.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D.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23.《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4.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甲骨文金文小篆①“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②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③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④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5.《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错失了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导致错失第一次重大机遇的政策因素是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八股取士 D.盐铁官营6.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历史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历史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满分6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孔子思想的解说,不正确的是A. 仁者爱人B. 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无为而治2. 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A.《论语》B.《诗经》C.《易经》D.《春秋》3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老子观点的是A.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B.实行仁政C.主张“无为而治” D.提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4.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5.关于墨子的思想,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6. 儒学开始定于一尊与哪两个人物有关?A.孔子和孟子B.秦始皇和李斯C.汉武帝和董仲舒D.“二程”和朱熹提出7.下列思想中,不属于传统文化先进性的是A、“为政以德”B、“仁者爱人”C、“兼爱”“非攻”D、“存天理、灭人欲”8.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是A.中央集权主张 B.人性本善学说 C.君权神授学说 D.“天人感应”学说9.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从思想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D.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10 王阳明主张A. 格物至知 B宙便是吾心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11 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2.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②③④13 不属于四大发明的是A 蔡侯纸 B活字印刷术 C 火药 D 雕版印刷术14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A 《齐民要术》B 《农书》C 《农政全书》D 《本草纲目》15.我国第一部天文学著作A《甘石星经》 B《授时历》 C《丹经》 D《黄帝内经》1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官方通用文字是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楷书17.书圣是:A.颜真卿 B.苏轼 C.祝枝山 D.王羲之18、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A B C D19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黑脸”表示A. 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猛残暴D.刚直果敢20.下列作品中描写市井生活的是A、顾恺之《女史箴图》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C、阎立本《步辇图》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1.专门娱乐场所瓦舍出现在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22.中国古代戏剧成熟的标志是A.南戏 B.元杂剧 C.京剧 D.徽班进京23.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③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④“知识就是美德”。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介绍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介绍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二历史(选修)2014.1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代学者陈寅恪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潮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2.康熙帝曾为一位思想家撰写一幅对联:“集大成而绍千百年绝传之学,启愚蒙而定亿万世遗承之规”。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3.“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从蕴含的思想判断,该名言出自A.程颢B.朱熹C.王守仁D.王夫之4.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

”材料中现象的出现与中国的某一科技成就的传入直接相关。

这一科技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其A.山西B.陕西C.湖北D.江苏7.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

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兴民权、开议院”D.“德先生”和“赛先生”8.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9.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组合,正确的是①《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孔子改制考》——主张君主立宪制③《敬告青年》——倡导民主和科学④《庶民的胜利》——传播马克思主义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历史前进到一定阶段,解决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两大问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选修)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选修)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历史(选修)试题2014.10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

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体现了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4.有学者认为,儒学从只是先秦诸子之学的一支到进入王权的视野并形成独霸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儒学的法家化”,为了佐证这一观点,该学者最有可能引用的史料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D.“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5.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必修)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必修)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必修)新人教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和判断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钢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

3、请填好自己的姓名与考号,填写不正确,视为无效。

第Ⅰ卷(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秋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衰落 B.分封制的加强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民贵君轻思想的提出【答案】A解析考点:宗法制的影响。

本题考查宗法制知识点,关键信息:战国、“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题干反映百姓从对贵族的总称变为民众的通称,说明原有等级秩序的破坏,故A项正确;B项“加强”说法错误;战国时期确实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排除;D项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当时并未成为主流思想。

2.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其廿四有堠。

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答案】B解析考点: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朝廷把刘氏子孙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王,又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地方上呈现郡县、封国并存的局面。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逐步削弱封国权利。

又设立了刺史制度,刺史级别不高,但在全国实行监督权。

3.下列条款引自近代中国三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排序应是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12月)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12月)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二历史(选修)2014.1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代学者陈寅恪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潮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2.康熙帝曾为一位思想家撰写一幅对联:“集大成而绍千百年绝传之学,启愚蒙而定亿万世遗承之规”。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3.“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从蕴含的思想判断,该名言出自A.程颢B.朱熹C.王守仁D.王夫之4.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

”材料中现象的出现与中国的某一科技成就的传入直接相关。

这一科技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5.右图题诗为:“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唯有竹为君子,更无他卉可同栽。

”落款为“板桥郑燮”。

对此画的表述不正确...是A.该画属于“文人画”B.融多种艺术于一体C.注重刻画真实景物,摹写逼真D.强调个性表现, 追求神韵意趣6.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其中“秦腔”的“秦”主要是指今天A.山西B.陕西C.湖北D.江苏7.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

江苏省扬州市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附答案)

扬州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高二历史2015.7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

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2.《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

……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

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

’帝纳李谔之策。

”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3.“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4.《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参与国是,地位逐步提高C.凌驾于六部之上,正式统率六部D.掌有决策权,日益威胁皇权5.英国外交家密迪乐(1815—1868年)在《中国人及其叛乱》一书中说:“我原本对叛军心怀同情,希望它能取而代之(清政府),没想到天王如此倨傲如此愚蠢,把我的同情心撕成碎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 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 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

”据此孙中山强调通过一次革命完成A.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 B.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C.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 D.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2、孙中山与时俱进,20世纪20年代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下列各项中,符合新三民主义精神的是A.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C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核定地价,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3、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4、2010年是毛泽东逝世34周年。

伟人永垂不朽,伟人的精神永存,让我们找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5、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6、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的是(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②都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8、图4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图4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9、“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

2014-2015学年(上)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考试质量检查卷及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上)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考试质量检查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历史必修三期末考试质量检查卷考试范围:必修三;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薛明石羡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易经》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下列不能体现材料中“人文”涵义的是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B.“人是万物的尺度”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2.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

这种描写体现了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4.2013年7月16日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

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就是要知耻、知愧、知恩。

我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

该思想家是A.孔子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

”这实质上是主张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限制君权 C.民主共和 D.民为邦本7.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8.黄宗羲曾说:“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必修)历史试卷2014.1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答案】D考点:百家争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知足常乐”即不过多追求难以得到的东西,不做无谓的攀比,形象的表现就是剧中人老大的幸福观,“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

这和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特征最为相似。

故选D。

2.“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答案】C考点:百家争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所讲的是强化对人民的控制,这体现的是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所以答案选C。

3.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答案】C考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

历史-扬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卷

历史-扬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必修)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秦朝为此采取的政治措施是A.朝议制度B.丞相制C.郡县制D.行省制2.“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这段文字描述的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4.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载“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这一主张A.完全否定内心自省的认知途径B.强调以实践促进良知的发展C.片面强调用良知指导实践D.强调实践是实现良知的唯一途径5.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下列不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批判礼教的虚伪,主张童心说6.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A.三大发明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B.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C.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决定作用D.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7.“……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

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选修)试卷 2014.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提出“变垂拱无为的寡欲政治为扩张皇权的多欲政治,变约法省禁为王霸双管齐下,变轻徭薄赋为‘赋敛繁多,律外而取”’,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老子B.韩非子C.李斯D.董仲舒2.“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从蕴含的思想判断,该名言出自A.程颢B.朱熹C.王守仁D.王夫之3.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细绢)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文字记载是获得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社会需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D.原料的选择和造纸成本关系不大4.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右图所示名画相符的是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境生象外画中诗”C.“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李鳝《古木竹石图》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6.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A.州刺史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立3.汉武帝统治时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C.征收地方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4.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秦朝 B. 汉朝 C.唐朝 D. 明朝5.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7.“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是北京的大学生在某次爱国运动中喊出的口号。

这次爱国运动是A.维新变法运动 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 D.一二·九运动8.观察图1,直接导致图中所示宣言发表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9.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这则日记应写于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晚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10.“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扬州市2014-2015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历史答案

扬州市2014-2015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历史答案

扬州市2014-2015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 10分)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10分)
(1)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2分)
(2)西欧的崛起、日本成为经济强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4分)
(3)旧格局:两极格局。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分)
(4)演变: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分)
37.(10分)
(1)取信于民(诚信)。

儒学不适应春秋混战的需要(2分)
(2)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3分)
(3)结合佛教、道教改造儒学,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2分)
(4)反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重视手工业、商业;经世致用(3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

38.(10分)
(1)铁犁牛耕出现。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等(4分)
(2)草市出现。

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出现交子;草市有了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4分)
(3)商鞅。

海禁政策(2分)。

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10月质量检测——高二历史(必修)

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10月质量检测——高二历史(必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二历史(必修)试卷 2014.10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其思想主张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D.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2.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礼义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3. 某校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使用了如下台词:“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这一台词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4.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5.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

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

”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

”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6.《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近训斥太子与儒生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说“自有制度”的实质是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儒表法里7.“罢黜百家”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用思想上的统一促进文化的繁荣 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D.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8.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9.下列观点与二程理学观点不符的是A.心即理也 B.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C.先有理后有物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0. 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11.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选修)2015.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2.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

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

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

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3.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甲骨文金文小篆①“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②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③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④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材料中横线上最应出现的是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戏曲6.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激发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7.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

这表明李鸿章A.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C.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8.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

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 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9.“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

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深刻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10.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他们称延安是“思想工厂”。

在这里产生的“思想”主要是指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11.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

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2.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3.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14.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C.15、16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D.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15.“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

……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这种观点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C.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16.右图是伦敦博物馆收藏的1849年的蒸汽引犁模型。

下列对此模型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它反映了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成果B.它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C.它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D.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指出:“绝对时间既无时间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没有一个人提出证据说他知道关于绝对时间的任何东西,绝对时间是一种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

”这一观点A.验证了伽利略有关运动的观念 B.促成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C.推动了爱因斯坦物理学的研究 D.启发了普朗克量子假说的提出18.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与这种文学流派风格一致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大卫·科波菲尔》 C.《百年孤独》 D.《格尔尼卡》19.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20.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

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

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B.科技的进步促进文化交流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D.电视是影响较大的传播工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其中第21题15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

21.(15分)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

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三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

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材料四毕昇与活字印刷术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

(6分)(2)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

(4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

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

(5分)22.(12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道德伦理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

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已心。

……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

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醒》材料三“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

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

……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青年的误会》请回答:(1)结合所学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什么?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道德标准”包含哪些内容?(3分)(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主要思想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