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分区规划配置分区划分表
划定、调整的部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表

华强沟水库除一级保护区外的所有水域,以及人民渠七期干渠入库口处起上溯3000米的水域范围;正常水位线(545米)纵深至华强沟水库分水岭范围内的全部陆域(一级保护区除外),以及人民渠七期干渠入库口处起上溯3000米,渠道两侧纵深至分水岭的全部陆域范围。
附件1
划定、调整的部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表
序号
保护区划定、调整
市(州)
县(市、区)
请示
文号
水源地
名称
取水口
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
准保护区
1
划定
泸州
古蔺县
泸市府〔2018〕67号
古蔺县毛家岩水库(备用)
古蔺县古蔺镇芭蕉村
(27°59′56″N,
105°46′18″E)
毛家岩水库正常水位线(773米)以下的全部水域范围;正常水位线至水库周边第一重山脊线的区域及入库河流椒坪河自汇入点上溯200米两岸纵深至第一重山脊线的陆域范围。
除一级保护区外,毛家岩水库上游整个流域范围,即椒坪河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向上游延伸至河流源头,整个河道多年平均水位所能淹没的水域范围;二级保护区水域外,毛家岩水库上游全部汇水区域的陆域范围。
/
2
划定
德阳
旌阳区
德府〔2018〕42号
华强沟水库
华强沟水库大坝坝前200米
(31°10′29.36″N,
104°26′59.17″E)
徐家沟左岸(30°6′47.04″N,103°4′47.23″E)
取水口下游100米至上游1000米范围内多年平均水位对应的高程线(695.45米)以下的水域。一级水域保护区水域边界沿岸纵深50米,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范围。
【规划】榆林市水资源规划

【关键字】规划榆林市水资源规划汇报提纲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2007年6月目录第一篇榆林市水资源调查评价第二篇榆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第三篇榆林市水资源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节水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节水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水资源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地下水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水资源工程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供水水源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国水资源三级分区

诸河区
钱塘江
富春江水库以上、富春江水库以下
浙东诸河
浙东沿海诸河、舟山群岛
浙南诸河
瓯江温溪以上、瓯江温溪以上
闽东诸河
闽东诸河
闽江
闽江上游、闽江中下游
闽南诸河
闽南诸河
台澎金马诸河
台澎金马诸河
珠江区
南北盘江
南盘江、北盘江
红柳江
红水河、柳江
郁江
右江、左江及郁江干流
西江
桂贺江、黔浔江及西江
北江
北江大坑口以上、北江大坑口以下
吐哈盆地小河
巴伊盆地、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
阿尔泰山南麓诸河
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吉木乃诸小河
中亚西亚内陆河区
额敏河、伊犁河
古尔班通古特荒漠区
古尔班通古特荒漠区
天山北麓诸河
东段诸河、中段诸河、艾比湖水系
塔里木河源流
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阿克苏河、渭干河、开孔河
昆仑山北麓小河
克里亚河诸小河、车尔臣河诸小河
沘江口以上、沘江口以下
怒江及伊洛瓦底江
怒江勐古以上、怒江勐古以下、伊洛瓦底江
雅鲁藏布江
拉孜以上、拉孜至派乡、派乡以下
藏南诸河
藏南诸河
藏西诸河
奇普恰普河、藏西诸河
西北
诸河区
内蒙古内陆河
内蒙古高原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
河西内陆河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河西荒漠区
青海湖水系
青海湖水系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东部、柴达木盆地西部
塔里木河干流
塔里木河干流
塔里木盆地荒漠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库木塔格沙漠
羌塘高原内陆区
羌塘高原区
河口镇至龙门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目录一、总则 (1)(一)导言 (1)(二)规划思路 (2)(三)规划原则 (8)(四)工作要求 (9)(五)基本规定 (12)(六)进度安排 (13)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15)(一)基本要求 (15)(二)降水 (16)(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18)(四)河流泥沙 (20)(五)地表水资源量 (20)(六)地下水资源量 (25)(七)地表水水质 (35)(八)地下水水质 (40)(九)水资源总量 (46)(十)水资源可利用量 (47)(十一)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51)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53)(一)基本要求 (53)(二)经济社会资料分析整理 (54)(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 (56)(四)供水量调查统计 (58)(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59)(六)用水量调查统计 (60)(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61)(八)废污水排放量调查分析 (62)(九)供、用、耗、排水成果合理性检查 (63)(十)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65)(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67)(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68)(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68)(十四)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 (69)四、需水预测 (70)(一)基本要求 (70)(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75)(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78)(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83)(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预测 (84)(六)需水预测汇总 (84)(七)成果合理性分析 (84)五、节约用水 (86)(一)基本要求 (86)(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87)(三)节水标准与指标 (90)(四)节水潜力分析 (91)(五)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92)(六)节水方案拟订 (95)六、水资源保护 (98)(一)基本要求 (98)(二)水功能区划的补充和调整 (99)(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 (102)(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103)(五)纳污能力计算 (105)(六)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106)(七)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108)(八)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109)(九)地下水保护 (111)(十)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12)七、供水预测 (114)(一)基本要求 (114)(二)地表水供水 (115)(三)地下水供水 (118)(四)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120)(五)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122)八、水资源配置 (126)(一)基本要求 (126)(二)基准年供需分析 (128)(三)方案生成 (129)(四)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130)(五)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133)(六)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 (135)九、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139)(一)基本要求 (139)(二)总体布局 (139)(三)工程实施方案 (141)(四)非工程措施 (144)十、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46)(一)基本要求 (146)(二)评价内容 (146)附录Ⅱ-1 河川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处理办法 (149)附录Ⅱ-2 地表水化学类型阿廖金分类法 (156)附录Ⅱ-3 地表水水质趋势回归分析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 (158)附录Ⅱ-4 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160)附录Ⅱ-5 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 (166)附录Ⅵ-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综合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168)附录Ⅷ-1 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制作要求 (173)附录Ⅷ-2 水资源供需分析水量平衡公式 (175)附录Ⅷ-3 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原则 (177)图表目录图1-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3)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5)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7)图5-1 节约用水各项内容相互关系框图 (97)表2-1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名称及划分依据一览表 (26)表2-2 地表水富营养化控制标准 (37)表4-1 国民经济和生产用水行业分类表 (71)表4-2 用水户分类口径及其层次结构 (72)附件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 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 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一、总则(一)导言1.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治水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形势的变化,着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水问题,水利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部署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并以水规计[2002]83号文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水利部以水规计[2002]330号文印发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水资源分区规划配置分区划分表

表1 水资源分区规划配置分区划分表表2 水资源分区逐年降水量和天然年径流量系列表3 水资源分区年降水量特征值表4 水资源分区主要控制站历年逐月径流量注: 1. 主要控制站包括代表站和控制工程节点站,按表中内容逐站填写;2. 表中“修正后天然”一项是指改善系列一致性的修正值;不作一致性修正的,在相应格位“空白”;1980~2000年系列不作修正。
表5 水资源分区天然年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特征值注:此表按二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填报。
表6 水资源分区径流代表站典型年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月分配径流量单位:万m3注:本区无水文站资料可不填。
表7 水资源分区及二级分区出入境地表水量单位:万m3注:根据控制站推算,按分区和二级区分别填报。
表8 水资源分区主要河流情况水量单位:万m3注:填报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没有系列资料的可简化,在备注里说明。
表9 水资源分区地下水水源地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及超采区状况注:*1 指中小型(日开采量小于5万m ),大型(日开采量5~15万m )或特大型(日开采量大于15万m );*2 指松散岩类浅层地下水、松散岩类深层承压水、岩溶水或基岩裂隙水; *3 指山间平原区、一般山丘区或岩溶山区; *4 未形成地下水超采区时,可不填写此栏; *5 该表同样适用于矿化度为1g/L <M ≤2g/L 的区域。
表10 水资源分区河流水质分类现状表11 水资源分区不同质的地下水资源量状况注:*1 地下水性质指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岩溶水或基岩裂隙水;*2 指山间平原区、一般山丘区或岩溶山区;表12 水资源分区水资源总量特征值注:此表按二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填报。
表13 水资源分区当地水资源可利用总量3表14 水资源分区2004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调查统计表15 水资源分区2004年地表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注:1. 调水工程指大分区之间的调水;2. 工程规模:蓄水工程按总库容划分,大型≥1.0亿m3,1.0亿m3>中型≥0.1亿m3,0.1亿m3>小型≥0.001亿m3,塘坝<0.001亿m3,引、提、调水工程按引、提、调水规模划分,大型≥30m3/s,30m3/s>中型≥10m3/s,小型<10m3/s;3. 现状供水能力可以用1995~2005年期间实际年最大供水量代替。
八七分水方案山东分配方案

八七分水方案山东分配方案山东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省份。
为了更好地调控水资源、保障水源安全,山东省制定了八七分水方案,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的水资源分区,并制定相应的分配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东省八七分水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
一、分区划分根据山东省的地理气候特点、水资源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八七分水方案将山东省划分为八个水资源分区。
这些分区分别是:北部干旱分区、西部输水分区、南部滨海分区、中东河谷分区、东北丘陵分区、西北山区分区、中部平原分区和胶东半岛分区。
二、分配方案1. 北部干旱分区北部干旱分区是山东省较为干旱的地区,水资源相对紧缺。
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该分区将重点发展水资源调配工程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西部输水分区西部输水分区是山东省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该分区将通过引水工程将水源输送到其他缺水的地区,以满足供水需求。
3. 南部滨海分区南部滨海分区是山东省沿海发展比较快的地区,该分区将注重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海域开发利用,以满足区域的用水需求。
4. 中东河谷分区中东河谷分区是山东省河流众多的地区,该分区将通过修建水库、加强河道治理等措施,保障河流的水质和水量,满足周边地区的用水需求。
5. 东北丘陵分区东北丘陵分区地处山区,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为了解决该分区的用水问题,山东省将大力发展雨水收集利用、水土保持和节水灌溉等技术手段。
6. 西北山区分区西北山区分区是山东省西部的山区,地形复杂、水资源较为有限。
针对这一特点,该分区将主要依靠山间小水库和水井来保障用水需求。
7. 中部平原分区中部平原分区是山东省农业相对集中的地区,该分区将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8. 胶东半岛分区胶东半岛分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地势较平坦,水资源相对富足。
该分区将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珠江分区021101

计算面积
(万km2) 0.03
2.23 0.33 0.93 0.61 0.33 0.03
备注
海南岛及南 海各岛诸河 海南岛
H100000 H100100 海南 三亚 海口 其它行政区 南海诸岛 460200 460100 4600** 46003*
3.42 3.41 0.19 0.02 3.20 0.00 30km2 7.66 7.66 云南 红河 思茅 大理 大理 楚雄 昆明 玉溪 红河 百色 文山
0.99 2.20 0.47
表1
一级区 二级区
珠江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表
水资源分区
三级区 左郁江 编码 H030200 广西 百色 南宁(地区) 南宁(市) 钦州 防城港 贵港 玉林 452600 452100 450100 450700 450600 450800 450900 省级
行政区划
地级 南宁(市) 编码 450100
计算面积
(万km2)
0.38 3.76 0.22 1.97 0.60 0.13 0.26 0.49 0.09 6.65 3.04
备注
西江 桂贺江
H040000 H040100 广西 桂林 柳州(地区) 贺州 梧州 永州 清远 肇庆 柳州(地区) 贵港 梧州 玉林 茂名 云浮 肇庆 450300 452200 452400 450400 431100 441800 441200 452200 450800 450400 450900 440900 445300 441200
0.21 1.25 0.91 0.78 0.26
表1
一级区 二级区
珠江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表
水资源分区
三级区 桂南诸河 编码 H090200 广西 防城港 钦州 玉林 北海 南宁(市) 450600 450700 450900 450500 450100 省级
全国水资源分区

1.3水资源分区基本原则
3.要满足并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 如防洪规划、水力发电规划、水资源保 护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区划中 应重视自然地理,包括气候、地形、地 貌等条件。
1.6全国水资源分区编码
计算分区代码:由水资源分 区和行政分区所组合成的单元, 计算分区代码由13位数码组成, 自左至右第1~7位数码表示计算 分区所属水资源分区代码;第 8~13位数码表示计算分区所属 的行政分区代码。
1.6全国水资源分区编码
编码顺序
水资源一级区按照由北向南并 顺时针方向编序;
• 2002年4月初在东阳全国水资源综合规 划编制会议上再次下发《全国水资源综 合规划分区》,征求各流域机构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意见;
• 2002年7月水规总院发文——《关于报 送全国水资源分区成果的通知》,请各 流域机构按照《全国水资源分区》的要 求,对有关分区成果进一步核实并将核 实后的成果于2002年8月5日前报送我院, 准备进行全国水资源分区电子地图绘制。
编码原则
(1)科学性。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 准,按建立现代化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 要求,对分区进行编码,形成编码体系。
(2)唯一性。水资源分区及其对应代码, 可保证水资源分区信息存储、交换的一致 性`唯一性。
(3)完整性和可扩展性。分区代码既反映 各分区的属性,又反映分区间的相互关系, 具有完整性。编码结构留有扩展余地,适 宜延伸。
计算面积 (万km 2 )
94.25 15.77
4.18 0.43 3.72
水资源保护规划汇总表格

四川省水资源保护规划附表表2-1-1 水功能区基本信息表注:1、水功能区类型按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填写。
2、监测频次按年计,如未监测,填写0。
3、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
4、填写具有计量认证的负责对应测站的实验机构。
5、是省界标示“是”,否则标示“否”。
6、是水质自动监测站标示“是”,否则标示“否”。
7、是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标示“是”,否则标示“否”。
附表2-1-2 水功能区水质评价与达标分析表1注:1、评价方法按照《全国重点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方案》有关要求执行。
2、采用平均法进行基准年水质现状类别评价,填写Ⅰ、Ⅱ、Ⅲ、Ⅳ、Ⅴ或者劣Ⅴ类。
3、原则上采用频次法进行评价。
如监测频次不足或者无监测数据,也可采用平均值法或推算法进行评价,但应进行合理性分析。
4、评价方法为频次法、平均值法、分析推算法三者选一。
附表2-2-1 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表注:1、入河排污口分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混合废污水入河排污口三种。
2、注明登记或批复状况,填是或否。
3、填写流域机构、省级、市级、县级。
4、注明是否在地方人民政府批复的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如是则填写保护区名称。
附表2-2-2 污染物入河量统计表注:1、数据来源指入河污染物数据来源的方法,可填写实测法、调查统计法、估算法等。
注:1、本表为增加表。
用耗水数据采用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相关成果。
附表2-3 水生态状况综合评价表1注:1、本表中空白处依据各指标值对应的评价标准,填写“优良中差劣”。
2、针对评价河段填表时,除湖库富营养化指数等指标外,其他指标应尽量填表;针对湖库填表时,可根据湖库特点,选择生态需水、湖库富营养化指数、下泄水温以及生物及栖息地等有关指标进行填写。
3、结合水源涵养、河湖生境形态修复、物种多样性保护、水域景观维护、地下水保护5种水生态功能类型填。
水功能区划分表

二级保护区 外围周边水 域上游延伸 3000米,下 游延伸300米
二级保护区 外围周边陆 域向外延伸 至汇水区分 水岭
2
Hale Waihona Puke 纸房溢流坝水 源地三水河
地表水
取水口上游 1000米,下 游100米范围 的河道水域
取水口上游 1000米,下游 100米范围向 两侧沿河岸纵 深各50米,长 度与水域相 同,面积 0.18km²
从一级保护 区的上游边 从二级保护 界向下游延 从二级保护 从一级保护 区上级界起 伸200米, 区上级界起 区的上游边 上溯3000米 沿岸纵深两 上溯3000米 界向上游延 及其两侧河 侧各伸展到 的水域 伸2000米 岸外延300米 分水岭,保 护区面积 10.1km²
旬邑县自来水公司城区供水水源保护区域划分方案
一级保护区 序号 水源地名称 水源所在地 水源地类型 (河、湖) 水域 陆域
二级保护区 水域 陆域
准保护区 水域 陆域
1
大口井水源地
三水河
地表水
从引线桥至 以单井为中 姚峪沟上游 心,半径55米 1000米河道 以内的范围 以内的水域
从引线桥至 姚峪沟上游 1000米河道 河提两岸 200米以内 的陆域
划定,调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表

附件1划定、调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表序号保护区划定、调整市(州)县(市、区)水源地名称取水口坐标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1划定德阳市绵竹市官宋硼堰渠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东经104°09'48.00"北纬31°27'30.00"取水口下游40米三堰分水闸门至取水口上游190米,官宋硼堰主干渠渠道内的水域范围,取水口上游190米至取水口上游980米金鱼嘴电站尾水汇入处,绵远河多年平均水位对应高程线下的水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水域边界沿两岸纵深50米但不超过分水岭的陆域范围,其中左岸不超过国道545临河侧,右岸不超过青龙社区沿山公路临河侧。
一级保护区上边界上溯2000米,多年平均水位对应高程线下的水域范围。
一级、二级保护区水域边界沿两岸纵深至分水岭的除一级保护区外的陆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上边界上溯4100米,多年平均水位对应高程线下的水域范围。
准保护区水域边界沿两岸纵深1000米但不超过分水岭的陆域范围。
—4—序号保护区划定、调整市(州)县(市、区)水源地名称取水口坐标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2划定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开茂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号取水口:东经104°27'0.60"北纬31°38'18.18"2号取水口:东经104°27'9.88"北纬31°38'19.74"开茂水库正常水位线(608米)以下,1号取水口半径300米及2号取水口半径300米的水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水域外200米但不超过分水岭的陆域范围,其中西侧以水库大坝防浪墙为界、南侧以4号副坝防浪墙及水库巡库道路临库侧路肩为界、东侧以水库巡库道路临库侧路肩为界。
开茂水库集水范围内除一级保护区外的水域和陆域范围(含主坝、副坝坝顶路面),以及3180米的引水渠隧洞段。
浙江省水资源分区表

5817.4
2560.0 1880.0 1154.0 106.7 1239.3 1172.0 1253.0
2560.0 1880.0 1154.0
1346.0
1172.0 1253.0
9365.0
337
337.0
1206.6 2.0 4.4
1213.0
1780.6 9.8 12.7
市区 330501 湖 州 市 德清市 330521
长兴县 330522
浙江省水资源分区表
二级分区名称
太湖水系 钱塘江
太湖水系 钱塘江 钱塘江 钱塘江
钱塘江 钱塘江 钱塘江
面 积 (km2)
三级分区名称
计算 面积
湖西及湖区
556
杭嘉湖平原
1113.4
富春江坝址以下 1397.8
湖西及湖区
845.6
富春江坝址以下 2278.8
2298.3 648.2
1790.4 2311.0 1402.6
754.4
1203.0 1203.0
8257.0
1028.0 326.0 86.0
1028.0 326.0 86.0 1440.0
市
市(县、区)
别 名称 代码
市区 330721
兰溪市 330781
义乌市 330782
金 东阳市 330783
浙南诸河 钱塘江
浙南诸河
浙南诸河 闽东诸河 浙南诸河 闽东诸河
浙南诸河
面 积 (km2)
三级分区名称
计算 面积
富春江坝址以上 2044.0
富春江坝址以上 1305.5
富春江坝址以下 4.5
富春江坝址以上 840.9
全国水资源分区课件

分区目的与意 义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特 点,进行合理分区,为水资源管理和利 用提供科学依据。
有利于优化水资源配置,满足不同地区 用水需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和过度 开发等问题。
意义
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促 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各分区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低, 存在浪费现象。
生活用水情况
生活用水量
各分区生活用水量较大,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 较高。
用水设施
各分区生活用水设施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存在设 施老化、不完善等问题。
节水意识
各分区居民节水意识差异较大,部分地区节水宣 传和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05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保护措施
节约用水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减少 浪费。
水源地保护
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防止污染和破坏。
生态补水
通过合理调度水资源,为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补水,维护其生态 功能。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
雨水收集利用
01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减轻对自
然水资源的压力。
海水淡化
02
利用先进技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满足人类生活和工业需求。
循环利用
03
推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水资源管理与政策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修订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水资源管理提 供法律保障。
强化监管力度
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环节的监管,确保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根据地表水环境的特点和功能需求,将流域内地表水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以实现科学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质。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是对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的具体划分和说明,以便管理者和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一、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城市生活用水的地表水区域。
这些区域应保持水质清洁、水量充足,限制开发和排放等活动,以确保向城市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资源。
水源保护区通常被划分为核心区和缓冲区两部分,核心区保持生态完整性,缓冲区限制开发和生产活动。
二、景观保护区景观保护区是具有重要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地表水区域。
这些区域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需要保护和修复以维护景观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
在景观保护区内,应限制开发建设、减少工业排放和农业污染,促进生态旅游和可持续经济发展。
三、水利工程控制区水利工程控制区是对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地表水体进行管理和调控的区域。
这些区域通常伴随有水利工程设施,如堤坝、泄洪渠等,旨在调节水流、防洪灾、供水灌溉等。
水利工程控制区应保持设施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和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四、水功能区保护区水功能区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地表水功能完整性而设立的区域。
这些区域根据地表水的水质特征和污染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恢复策略,以提高水体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健康。
水功能区保护区的划分应考虑生态需求、人类活动和未来发展规划。
五、生态修复区生态修复区是对受损或恢复中的地表水生态系统进行专门管理和修复的区域。
这些区域往往受到污染、生境破坏或生物丰度下降等问题困扰,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生态平衡和水质状况。
生态修复区的主要任务是修复植被、还原栖息地、改善水质,实现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交通航运区交通航运区是为了满足水上交通和航运需求而设立的地表水区域。
这些区域通常位于重要水路旁,服务于货物运输、人员出行和旅游观光等活动。
全国水资源分区

由7位大写英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码组成。其中,自左至右第1位英文字母是一级区代码,10个一级区代码分别为:A、B、C、D、E、F、G、H、I、J、K;第2、3两位数码是二级区代码,第4、5两位数码是三级区代码,第6位数码或字母是四级区代码,第7位数码或字母是五级区代码。
计算分区代码:
由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所组合成的单元,计算分区代码由13位数码组成,自左至右第1~7位数码表示计算分区所属水资源分区代码;第8~13位数码表示计算分区所属的行政分区代码。
全国水资源分区
•一级分区按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东南诸河、西南诸河、西北诸河等十大区域进行,以重点经济区和重点城市为重点。
1.I级区保持大江大河的整体性。拟采用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的I级区,即将全国划分为松花江区(简称)、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长江区、东南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西北诸河区10个区。
2.二级区以保持河系的完整性为原则,并参照了中国水资源利用分在征求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共划分为214个。
4.计算分区单元的确定,可在三级区的基础上以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级市)来划分。
5.流域与各省、市也可根据当地的特点和工作需要细化到四级区或五级区。
安徽省水资源分区

按照《全国水资源分区》的统一要求,本次规划水资源分区以上世
纪80年代安徽省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分区为基础,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特点
及行政区划的界线(流域、水系、水文地质单元及省界、市界、县
界),在分区时尽可能保证自然分区完整性。在高级分区中以水资源中
地表水的区域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
三级区。各级分区详见表1.2.1。
表1.2.1 安徽省水资源分区表
一级区 二级区
三级区
分区面积(km2)
淮河上游 区
王家坝以上北岸
370
王蚌区间北岸
19230
淮河
淮河中游 区
蚌洪区间北岸 王蚌区间南岸 蚌洪区间南岸
17521 20327 6938
淮河下游 区
高天区
1940
沂沭泗河
湖西区
300
小计
66626
巢滁皖及沿江诸
湖口以下
河干流 青弋江水阳江及 Nhomakorabea36139
长江
东南诸河 全省
沿江渚河
鄱阳湖水 系
太湖水系 小计 钱塘江 小计 合计
饶河 鄱阳湖环湖区 湖西及湖区
富春江水库以上
27213
1894 939 225 66410 6440 6440 139476
及行政区域。
根据分区原则并结合规划需要,安徽省按流域水系分成淮河、长
江、东南诸河3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13个三级区。淮河流域划分为淮
河上游区、淮河中游区、淮河下游区、沂沭泗河区4个二级区,共7个三
级区;长江流域划分为湖口以下干流、太湖水系、鄱阳湖水系等3个二
级区,共5个三级区;东南诸河共划分为钱塘江流域1个二级区,共1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水资源分区规划配置分区划分表表2 水资源分区逐年降水量和天然年径流量系列表3 水资源分区年降水量特征值表4 水资源分区主要控制站历年逐月径流量注: 1. 主要控制站包括代表站和控制工程节点站,按表中内容逐站填写;2. 表中“修正后天然”一项是指改善系列一致性的修正值;不作一致性修正的,在相应格位“空白”;1980~2000年系列不作修正。
表5 水资源分区天然年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特征值注:此表按二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填报。
表6 水资源分区径流代表站典型年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月分配径流量单位:万m3注:本区无水文站资料可不填。
表7 水资源分区及二级分区出入境地表水量单位:万m3注:根据控制站推算,按分区和二级区分别填报。
表8 水资源分区主要河流情况水量单位:万m3注:填报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没有系列资料的可简化,在备注里说明。
表9 水资源分区地下水水源地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及超采区状况注:*1 指中小型(日开采量小于5万m ),大型(日开采量5~15万m )或特大型(日开采量大于15万m );*2 指松散岩类浅层地下水、松散岩类深层承压水、岩溶水或基岩裂隙水; *3 指山间平原区、一般山丘区或岩溶山区; *4 未形成地下水超采区时,可不填写此栏; *5 该表同样适用于矿化度为1g/L <M ≤2g/L 的区域。
表10 水资源分区河流水质分类现状表11 水资源分区不同质的地下水资源量状况注:*1 地下水性质指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岩溶水或基岩裂隙水;*2 指山间平原区、一般山丘区或岩溶山区;表12 水资源分区水资源总量特征值注:此表按二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填报。
表13 水资源分区当地水资源可利用总量3表14 水资源分区2004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调查统计表15 水资源分区2004年地表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注:1. 调水工程指大分区之间的调水;2. 工程规模:蓄水工程按总库容划分,大型≥1.0亿m3,1.0亿m3>中型≥0.1亿m3,0.1亿m3>小型≥0.001亿m3,塘坝<0.001亿m3,引、提、调水工程按引、提、调水规模划分,大型≥30m3/s,30m3/s>中型≥10m3/s,小型<10m3/s;3. 现状供水能力可以用1995~2005年期间实际年最大供水量代替。
表16 水资源分区现状年地下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注:1. 混合开采井根据其主要取水层填在“浅层地下水”栏或“深层承压水”栏中,并在“备注”栏作出详细说明;2. 现状供水能力可以用1995~2005年期间实际年最大供水量代替;表17 水资源分区现状年其他水源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表18 水资源分区2004年大中型水库调查统计注:水库按总库容划分:大型≥1.0亿m,1.0亿m>中型≥0.1亿m,0.1亿m>小型≥0.001亿m。
建议填写重要的小型水库。
表19 水资源分区现状供水量调查统计水量单位:万m3表20 水资源分区大中型蓄引提水工程实际供水量调查万m3表21 水资源分区现状用水量调查统计3续表21 水资源分区现状用水量调查统计单位:万m3表22 水资源分区重点工业企业2004年取水量及耗水量调查注:统计本区年取水量超过100万m3的工业企业。
表23 水资源分区用水消耗量估算水量单位:万m3注:统计年份为2004年,按水资源二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填报。
续表23水资源分区用水消耗量估算水量单位:万m3表24 水资源分区2004年废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调查分析表25 水资源分区2004年城市生活及工业废污水排放及处理再利用情况表26 水资源分区现状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情况如果有2005年的资料也填报。
表27 水资源分区2004年分区水量平衡分析3注:1. 对2000年和2004年分别进行水量平衡分析;2. 河湖库蒸发损失是指河湖库的水面蒸发和土壤浸润蒸发;3. 排水蒸发损失是指用户排污口至河流纳污口之间的水面蒸发和土壤浸润蒸发;4. 地下水蓄变量指浅层地下水年初储存量与当年末储存量之差,年初地下水位较高时取“-”,反之取“+”,湖库蓄变量指年初河湖库储存量与当年末储存量之差,年初河湖库水位较高时取“-”,反之取“+”;5. 当地产水量为区内降水形成的水资源总量;6. 平衡差△W =(W当地产+W入境+W深层+W调入)—(W用耗+W非用耗+W出境+W调出±ΔV)。
表28 水资源分区2004年用水指标统计分析注:1. 统计年份为2004年情况。
表29 水资源分区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注:1. 表中(1)、(2)、(4)、(5)、(7)、(8)等项目均为1991~2000年的平均值;2. 地表水供水量中要考虑跨区调水的影响(调出为正,调入为负);3. 用水消耗量中要扣除深层承压水和跨区调水供水量所形成的用水消耗量。
表30 水资源分区地下水超采情况调查(二)注:*1 开采含水层为潜水或弱承压水时填“浅层地下水”,开采含水层为深层承压水时填“深层承压水”,开采含水层既有“浅层地下水”又有“深层承压水”时填“混合”;*2 指形成漏斗初始年份至2000年底期间漏斗区地下水累计超采量,即该期间累计地下水开采量与该期间累计地下水总补给量的差值。
表31 水资源分区岩溶大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表32 水资源分区人口发展指标人口单位:万人注:①城乡人口统计按199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②城市(镇)化率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③用水人口难以预测时,可以直接采用城镇或农村人口作为用水人口填表,但区内有大城市或外来人口较大情况下,应预测包括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用水人口;同时对于流出人口多的农村也应考虑其流出人口的影响。
表33 水资源分区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指标注:①采用2000年可比价计算;②应采用海河流域水资源细则中《国民经济和生产用水行业标准》进行行业分类;③增加值和总产值之间较强的经济联系,各行业增加值除以其总产值为该行业增加值率,增加值率小于1,一般在0.2~0.6之间,各地和各行业增加值率均有差异,可参考现状情况及结合未来发展趋势综合确定;④年新增建筑面积可根据建设部门规划数据计算,也可按照人均建筑面积规划指标推算;表34 水资源分区新增工业项目情况表续表34 水资源分区新增工业项目情况表注:如果一个工程分期建设,应分别填写。
表35 水资源分区不同灌溉类型灌溉面积指标面积单位:万亩注:按有效灌溉面积填报。
续表35 水资源分区城乡生活需水量预测成果注:①2004年现状按实际调查统计数据填报,下各表同;③净需水量应按照用水人口计算;表36 水资源分区农田灌溉净需水量预测成果注:①定额类型分为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两类,缺水地区一般可采用非充分灌溉定额;,p=95%栏可以不填(按照供水破坏考虑)。
②灌溉定额应根据灌区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田间灌溉方式和复种指数综合确定;③水量按各类灌区灌溉面积与其对应降水频率下灌溉定额乘积计算后填表;④本表中水浇地包括菜田。
表37 水资源分区农田毛需水量预测成果注:①各类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根据节约用水规划成果确定,为其各级输水、配水系统水利用系数的连乘积;②平均综合水利用系数应根据该分区毛需水总量与其净需水总量推算;③各降水频率下的毛需水量为其对应降水频率下各类灌区毛需水量合计数;④混灌指井渠结合灌溉。
表38 水资源分区林牧渔业需水量预测成果表39 水资源分区工业需水量(河道外)预测成果注:①高用水工业和一般工业净定额均采用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指标;②火电用水采用单位装机用水定额法计算,新增机组全部为空冷机组,单机容量在30万千瓦以上的按照百万千瓦年用水600万立方米计算,单机容量在30万千瓦以下的按照百万千瓦年用水800万立方米计算,年运行小时按6000小时考虑;表40 水资源分区建筑业与第三产业需水量预测成果注:①建筑业需水以单位建筑业面积用水量指标预测为主,以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指标预测复核;②2004年利用系数可通过典型调查和用水量综合分析确定,未来各规划水平年利用系数可通过供水规划与节水规划综合确定。
表41 水资源分区城镇生态环境美化需水预测成果注:环境卫生年净需水量以城市面积定额法计算,主要为清洁马路及公共设施用水。
表42 水资源分区强化条件下保证率需水量预测成果续表42 水资源分区强化条件下保证率需水量预测成果注:建筑业以单位建筑面积用水定额法预测,可采用万元增加值用水定额法复核。
供水管网利用系数是指生活、工业及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用水而言,灌溉水利用系数是针对农业用水而言;除了农业灌溉以外,P=50%、75%、95%的生产、生活、生态需水量是相同的,农业需水量需按照50%、75%计算,95%年份的农业需水量不能保证,可以按照75%年份的需水量填报。
表43 水资源分区在建及规划水库工程基本情况注:1. 大型及重要中外水库工程填写此表(总库容≥1.0亿m³为大型,1.0亿m³>总库容≥0.1亿m³为中型);2.供水范围填写供水的地、县名。
表44 水资源分区在建及规划水库工程基本情况注:1. 大型及重要中外水库工程填写此表(总库容≥1.0亿m³为大型,1.0亿m³>总库容≥0.1亿m³为中型);2.供水范围填写供水的地、县名。
31表45 水资源分区上游在建及规划引水工程基本情况注:1. 大型及重要中型引水工程填写此表(引水流量≥30 m/s为大型,30 m/s>引水流量≥10 m/s为中型);2. 供水范围填受水的县级行政区名称。
表46 水资源分区在建及规划提水工程基本情况32注:1. 大型及重要中型提水工程填写此表(提水流量≥30 m/s为大型,30 m/s>提水流量≥10 m/s为中型);2.. 供水范围填受水的县级行政区名称。
表47 水资源分区规划跨流域调水工程情况表48 水资源分区规划中小型工程情况33注:规划建设的中型(不包括附表7-2-1、7-2-2、7-2-3己列的重要中型水利工程) 及小型水利工程填写此表。
其中:蓄水工程,1.0亿m³>总库容≥0.1亿m³为中型,0.1亿m³>总库容≥0.001亿m³为小型;引提水工程,30 m3/s>引提水流量≥10 m3/s为中型,引提水流量<10 m3/s为小型。
表49 水资源分区浅层地下水(矿化度M≤2g/L)开采潜力注:1. 仅地下水尚有开采潜力区填写此表;2. 分布范围栏填写地、县名;3. 基建工程投资指打井投资;4. 浅层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即开采潜力以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与近期(1990~2000年期间)年均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两者之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