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水资源三级区划分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黑龙江省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

北部和东部山区降雨充沛,地表迳流发育,西部和东部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及兴凯湖平原赋存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我省80个市(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参差不齐,缺水地区主要为大庆、哈尔滨、绥化等大中型城市及鸡西、七台河等矿区。

水资源缺乏已制约了上述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严重缺水地区已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饮用。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东北部,幅员辽阔,山环水绕。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控制北部和东部疆界,松花江如一条玉带从西南向东北横贯黑土大地。

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及那丹哈达岭将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和逊河平原围隔起来。

在平原中形成大型的地下水贮水盆地,在广大的丘陵山区形成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孔洞及溶洞等蓄水构造。

根据黑龙江省地下水循环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貌、含水岩组的特点,将全省地下水划分为三级资源区(资源区、亚区、子区)。

首先按地下水流域及汇水范围划分六个地下水资源区;按地形地貌划分十一个亚区。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区划分表资源区符号面积亚资源区符号面积黑龙江中上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Ⅰ10.64Ⅰ19.30逊河平原地下水亚资源区Ⅰ21.33松花江上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Ⅱ17.10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Ⅱ14.95松嫩平原地下水亚资源区Ⅱ21.21松花江中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Ⅲ8.10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Ⅲ17.81松花江中游地下水亚资源区Ⅲ20.29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汇流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Ⅳ6.22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Ⅳ11.85Ⅳ24.38乌苏里江中上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Ⅴ3.01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Ⅴ12.01兴凯湖平原地下水亚资源区Ⅴ21.00绥芬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区Ⅵ0.78丘陵山区地下水亚资源区Ⅵ0.78根据含水介质组成特征及赋存条件,将我省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等三种基本类型。

湖北省水资源分区名录

湖北省水资源分区名录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1:50000水资源三级区划产品制作湖北省水资源分区名录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一月目录一、总则 (3)二、水资源分区 (4)三、编码规则 (7)四、说明及要求 (10)五、湖北省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区划对照表 (11)一、总则1.为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的要求特制定本分区。

2.本分区适用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其它各类规划可参照执行。

3.水资源综合规划按照全国统一的分区进行,流域与行政区划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划与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4.水资源分区参照了1980年以来制定的水资源评价分区和水资源利用分区,依照本次规划的要求,并考虑了水资源管理的要求,重新划定。

5.全国统一的水资源分区设定到三级分区。

二、水资源分区1.全国水资源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为10个:1)松花江区包括松花江流域以及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绥芬河等国际河流中国境内部分;2)辽河区包括辽河流域、辽宁沿海诸河以及鸭绿江中国境内部分;3)海河区包括海河流域、滦河流域及冀东沿海;4)黄河区5)淮河区包括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沿海诸河;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7)东南诸河区8)珠江区包括珠江流域、华南沿海诸河、海南岛及南海各岛诸河;9)西南诸河区包括红河、澜沧河、怒江、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江等国际河流中国境内部分及藏南、藏西诸河;10)西北诸河区包括塔里木河等西北内陆河以及额尔齐斯河、伊犁河等国际河流中国境内部分。

2.按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的原则,全国共划分二级区80个。

3.在二级分区的基础上,考虑流域分区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原则,全国共划分三级区214个。

4.水资源分区套行政区划形成的单元为计算分区,计算分区是各项规划资料成果的统计单元。

本分区成果划分最小的计算分区是指水资源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单元,全国共有1055个,其中个别特殊情况作如下处理:1)对于直辖市,计算分区为三级区套直辖市;2)对于存在省直辖县级行政区的情况,计算分区为三级区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海南省因省直辖县级行政区较多,合并作为一个计算分区处理;3)三级区“南海诸岛”作为一个计算分区,暂不进一步划分;4)港澳台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分区,暂不进一步划分。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附件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是落实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指导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支撑,是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和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导则(试行)》,本次区划采用三级分区体系,一级区为总体格局区,二级区为区域协调区,三级区为基本功能区。

全国共划分为8个一级区,41个二级区,117个三级区(详见附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一级区主要用于确定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战略部署与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反映水土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总体格局,体现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地势—构造和水热条件)及水土流失成因的区内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二级区主要用于确定区域水土保持总体布局和防治途径,主要反映区域特定优势地貌特征、水土流失特点、植被区带分布特征等的区内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三级区主要用于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技术体系,作为重点项目布局与规划的基础。

反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需求的区内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在《区划(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开展省级水土保持区划和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以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分区
33
10
80
214
22
西南诸河区
6
红河、澜沧江、怒江及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江、藏南诸河、藏西诸河
14
西北诸河区
14
内蒙古内陆河、河西内陆河、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吐哈盆地小河、阿尔泰山南麓诸河、中亚西亚内陆河区、古尔班通古特荒漠区、天山北麓诸河、塔里木河源、昆仑山北麓小河、塔里木河干流、塔里木盆地荒漠区、羌塘高原内陆区
水资源
一级区
水资源二级区
水资源
三级区
个数
个数
名称
松花江区
8
额尔古纳河、嫩江、第二松花江、松花江(三岔河口以下)、黑龙江干流、乌苏里江、绥芬河、图们江
18
辽河区
6
西辽河、东辽河、辽河干流、浑太河、鸭绿江、东北沿黄渤海诸河
12
海河区
4
滦河及冀东沿海、海河北系、海河南系、徒骇马颊河15黄 Nhomakorabea区8
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河口镇、河口镇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内流区
29
淮河区
5
淮河上游、淮河中游、淮河下游、沂沭泗河、山东半岛沿海诸河
15
长江区
12
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以下、岷沱江、嘉陵江、乌江、宜宾至宜昌、洞庭湖、汉江、鄱阳湖、宜昌至湖口、湖口以下干流、太湖
45
东南诸河区
7
钱塘江、浙东诸河、浙南诸河、闽东诸河、闽江、闽南诸河、台澎金马诸河
11
珠江区
10
南北盘江、红柳江、郁江、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韩江及粤东诸河、粤西桂南沿海诸河、海南岛及南海各岛诸河

我国一二三级流域的划分

我国一二三级流域的划分

我国一二三级流域的划分我国一二三级流域划分一、引言流域是指地表水在地球表面上的集水区域,是水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我国流域众多,根据其规模和重要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级流域。

本文将依次介绍我国一二三级流域的划分情况。

二、一级流域一级流域是指我国面积较大、水量丰富、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流域。

我国的一级流域主要包括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

1.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最长、最大的河流流域,总面积约为18.9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域地势起伏较大,从青藏高原开始,经过川藏高原、川西高原、川东丘陵和江南平原,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对我国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位于我国北部,总面积约为75.5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有着丰富的农田和水资源。

然而,由于黄河上游水量较大、冲淤变化频繁,黄河流域也面临着洪水、泥沙淤积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3. 珠江流域珠江流域位于我国南部,总面积约为42.7万平方公里。

珠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广西,流经广东、澳门和香港等地,最终注入南海。

珠江流域地势起伏较大,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对当地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二级流域二级流域是指我国面积较小、水量适中、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流域。

我国的二级流域有很多,这里仅以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例进行介绍。

1. 松花江流域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总面积约为10.4万平方公里。

松花江发源于中国境内,流经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最终注入东海。

松花江流域地势较为平缓,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和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 辽河流域辽河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平原,总面积约为35.7万平方公里。

辽河发源于中国境内,流经内蒙古、辽宁和河北等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浅析中国三级阶梯水资源量的分布_谢勇

浅析中国三级阶梯水资源量的分布_谢勇
tv21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但由于我国特殊的水情和国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频繁经济发展中掠夺式开采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影响着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12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按三级阶梯分布如果能够利用自然地理优势辅以必要的引水蓄水提水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实现三级阶梯上江河湖泊水系连通人工控制我国各大江河湖泊全国水资源实现统一调度化水害为水利于国于民都是很有意义故有必要先研究我国三级阶梯上水资源量的分布情况
第 29 卷 第 21 期 2013 年 11 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29 No. 21 Nov. 2013
浅析中国三级阶梯水资源量的分布
谢勇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16)
摘 要: 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初步分析了三级阶梯上的水资源量大致呈 2∶ 3∶ 5 的比 例分布,采用多因素综合指标法评价了三级阶梯水资源紧缺程度,分析表明,第一级阶梯属于水资源丰富区,第二级 阶梯属于缺水区,第三级阶梯属于严重缺水区。最后,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三级阶梯; 水资源; 分布 中图分类号: TV21
人均用水量பைடு நூலகம்
x3
万元 GDP 用水量
x4
X3 ———人均用水量;
表 2 水资源短缺综合指数
0. 4729 0. 2844 0. 1699 0. 0729
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2003 0. 8243 0. 0970 0. 0789
2004 0. 8305 0. 0944 0. 0752
[1] 刘昌明,陈志恺. 中国水源现状评价和发展趋势分析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水资源分区规划配置分区划分表

水资源分区规划配置分区划分表

表1 水资源分区规划配置分区划分表表2 水资源分区逐年降水量和天然年径流量系列表3 水资源分区年降水量特征值表4 水资源分区主要控制站历年逐月径流量注: 1. 主要控制站包括代表站和控制工程节点站,按表中内容逐站填写;2. 表中“修正后天然”一项是指改善系列一致性的修正值;不作一致性修正的,在相应格位“空白”;1980~2000年系列不作修正。

表5 水资源分区天然年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特征值注:此表按二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填报。

表6 水资源分区径流代表站典型年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月分配径流量单位:万m3注:本区无水文站资料可不填。

表7 水资源分区及二级分区出入境地表水量单位:万m3注:根据控制站推算,按分区和二级区分别填报。

表8 水资源分区主要河流情况水量单位:万m3注:填报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没有系列资料的可简化,在备注里说明。

表9 水资源分区地下水水源地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及超采区状况注:*1 指中小型(日开采量小于5万m ),大型(日开采量5~15万m )或特大型(日开采量大于15万m );*2 指松散岩类浅层地下水、松散岩类深层承压水、岩溶水或基岩裂隙水; *3 指山间平原区、一般山丘区或岩溶山区; *4 未形成地下水超采区时,可不填写此栏; *5 该表同样适用于矿化度为1g/L <M ≤2g/L 的区域。

表10 水资源分区河流水质分类现状表11 水资源分区不同质的地下水资源量状况注:*1 地下水性质指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岩溶水或基岩裂隙水;*2 指山间平原区、一般山丘区或岩溶山区;表12 水资源分区水资源总量特征值注:此表按二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填报。

表13 水资源分区当地水资源可利用总量3表14 水资源分区2004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调查统计表15 水资源分区2004年地表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注:1. 调水工程指大分区之间的调水;2. 工程规模:蓄水工程按总库容划分,大型≥1.0亿m3,1.0亿m3>中型≥0.1亿m3,0.1亿m3>小型≥0.001亿m3,塘坝<0.001亿m3,引、提、调水工程按引、提、调水规模划分,大型≥30m3/s,30m3/s>中型≥10m3/s,小型<10m3/s;3. 现状供水能力可以用1995~2005年期间实际年最大供水量代替。

江西省重点水库基本情况表

江西省重点水库基本情况表

表一省重点水库基本情况表
- . -总结-
表一省大型水库基本情况表
- . -总结-
表二省大型水库入库排污口基本情况表
- . -总结-
表三省大型水库水质现状情况表
- . -总结-
表三省大型水库水质现状情况表
序号名称水资源三级区河流所在水功能区行政区水质
类别
水质
目标
超标项目
及倍数
富营养化程度
15 洪门水库抚河区黎滩河黎滩河黎川县至南城县保留区抚州市
南城县
ⅢⅢ中营养
16 上犹江水库赣江栋背以上区上犹江上犹江崇义-上犹保留区市
上犹县
ⅡⅢ中营养
17 油罗口水库赣江栋背以上区章江章江大余饮用水源区市
大余县
ⅢⅡ~Ⅲ中营养
18 龙潭水库赣江栋背以上区营前水营前水营前水五指峰-
营前保留区

上犹县
ⅡⅢ中营养
19 团结水库赣江栋背以上区梅江梅江宁都保留区市
宁都县
ⅣⅢ总磷(0.60倍)中营养
20 长冈水库赣江栋背以上区平江平江兴国保留区市
兴国县
ⅢⅢ中营养
21 万安水库赣江栋背以上区赣江赣江万安水库万安保留区市万安

ⅢⅢ中营养
22 老营盘水库赣江栋背至峡江区云亭水市泰和

ⅡⅡ~Ⅲ中营养
23 社上水库赣江栋背至峡江区泸水泸水安福保留区市安福

ⅡⅢ中营养
24 白云山水库赣江栋背至峡江区富田水市青原

ⅡⅡ~Ⅲ中营养
25 南车水库赣江栋背至峡江区六八河井冈山~泰和保留区市泰和

ⅡⅢ中营养
- . -总结-。

水资源评价导则

水资源评价导则

《水资源评价导则》SL /T238-1999目录1 总则.......................................................................................291 2 一般规定.................................................................................291 3 水资源数量评价.....................................................................292 4 水资源质量评价.....................................................................297 5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 (299)zhou1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查明水资源状况,必须进行水资源评价。

为适应水资源评价工作的需要,统一技术标准,保证成果质量,特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和专项工作中的水资源评价。

1.0.3水资源评价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

1.0.4水资源评价工作要求客观、科学、系统、实用,并遵循以下技术原则:1 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

2 水量水质并重。

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4 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

1.0.5在水资源评价工作中,除执行本导则外,涉及其他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

2一般规定__评价分区2.0.1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和精度应满足国家及相应区域社会经济宏观决策的需要;为专项工作开展的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和精度应满足专项工作的需要。

2.0.2水资源评价应分区进行。

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影响评价均应使用统一分区。

四川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中水资源存量及变动分析浅议

四川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中水资源存量及变动分析浅议

3 2 主要问题
2020 No 6
· 55·
四 川 水 利
根据《 制度》 要求和上述基础支撑资料收集
流到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情况,我省水资源存量及变动情况核算中,既有支
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回归量和非灌溉用水回归量。
撑资料基本能满足大部分指标的分析核算需要,
就我省既有支撑资料收集调查情况看,部分灌区
资料支撑现状、核算重点与难点,探讨了核算时段的河流水资源存量、社会经济用水中的非灌溉用水回归量、非用水消耗
量等指标的核算思路,对水资源存量及变动指标核算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水资源存量 资产负债 核算
中图分类号:TV213 4 ∶ 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09(2020)06-0053-05
推求河流在水资源分区中的水资源存量。 对无条
件率定储径比的河流,可考虑采用相似水文特征
河流的参证系数借用方法。
核算时段的槽蓄水量与该河段年径流量的占比
( 储径比,如表 2) 。
表2
站名
雅江
桐子林
泸定
沙湾( 河道)
威州
五通桥
涪江桥
的转化关系等,结合我省年末时段降水量很小、河
射洪
川产流条件不足、河槽地表水资源量基本包括了
失、地下水潜水蒸发及排水损失等。
采用的既有信息源支撑主要有:
业、第三产业用水。
资源分区的气象、水文等实测基础资料;
核电工业用水。
报》 ;
牲畜用水。
《 水资源公报》 及《 水利统计年鉴》 ;
维持生态环境的水量,不包括降水、径流自然满足
分析成果资料。
(6) 生活用水—含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建筑

全国水资源分区课件

全国水资源分区课件
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特点,需要进行合理分区,以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
分区目的与意 义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特 点,进行合理分区,为水资源管理和利 用提供科学依据。
有利于优化水资源配置,满足不同地区 用水需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和过度 开发等问题。
意义
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促 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各分区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低, 存在浪费现象。
生活用水情况
生活用水量
各分区生活用水量较大,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 较高。
用水设施
各分区生活用水设施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存在设 施老化、不完善等问题。
节水意识
各分区居民节水意识差异较大,部分地区节水宣 传和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05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保护措施
节约用水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减少 浪费。
水源地保护
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防止污染和破坏。
生态补水
通过合理调度水资源,为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补水,维护其生态 功能。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
雨水收集利用
01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减轻对自
然水资源的压力。
海水淡化
02
利用先进技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满足人类生活和工业需求。
循环利用
03
推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水资源管理与政策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修订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水资源管理提 供法律保障。
强化监管力度
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环节的监管,确保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和标准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和标准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和标准是:流域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域与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全省以大江河流域水系为基础,考虑行政区分布、地形地貌、国民经济发展、流域面积大小等因素进行水资源分区。

采用全国统一的三级水资源分区,三级以下分区由流域委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

在高级分区中以水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了水资源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保持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

三级区划分
结合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全省进一步划分为14个三级区:金沙江石鼓以上的直门达至石鼓三级区;
金沙江石鼓以下的雅砻江三级区、石鼓以下干流三级区;
岷沱江的大渡河三级区、青衣江和岷江干流三级区、沱江三级区;
嘉陵江的广元昭化以上三级区、涪江三级区、渠江三级区、广元昭化以下干流三级区;
长江宜宾至宜昌的赤水河三级区、宜宾至宜昌干流三级区;汉江的丹江口以上三级区;
黄河龙羊峡以上的玛曲以上三级区。

江苏省国家重要水功能区

江苏省国家重要水功能区

安徽省、江苏省 滁州市、淮安市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淮安市 淮安市 淮安市 淮安市 宿迁市
7 淮河区 8 淮河区 9 淮河区 10 淮河区 11 淮河区 12 淮河区 13 淮河区 14 淮河区 15 淮河区 16 淮河区 17 淮河区 18 淮河区 19 20 21 22
淮河区 淮河区 淮河区 淮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中运河区 中运河区 里下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中运河区 中运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169 长江区 170 长江区 171 长江区 172 长江区 173 长江区 174 长江区 175 长江区 176 长江区 177 长江区 178 长江区 179 长江区 180 长江区 181 长江区 182 长江区 183 长江区 184 长江区 185 长江区 186 长江区 187 长江区 188 长江区 189 长江区 190 长江区 191 长江区 192 长江区 193 长江区 194 长江区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沂沭泗河 沂沭泗河 沂沭泗河 沂沭泗河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淮河下游 沂沭泗河 沂沭泗河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沂沭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里下河区 日赣区 日赣区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附件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是落实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指导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支撑,是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和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导则(试行)》,本次区划采用三级分区体系,一级区为总体格局区,二级区为区域协调区,三级区为基本功能区。

全国共划分为8个一级区,41个二级区,117个三级区(详见附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一级区主要用于确定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战略部署与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反映水土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总体格局,体现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地势—构造和水热条件)及水土流失成因的区内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二级区主要用于确定区域水土保持总体布局和防治途径,主要反映区域特定优势地貌特征、水土流失特点、植被区带分布特征等的区内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三级区主要用于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技术体系,作为重点项目布局与规划的基础。

反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需求的区内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在《区划(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开展省级水土保持区划和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以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辽宁省水资源三级区套县划分表

辽宁省水资源三级区套县划分表

柳河口以上柳河口以下 Nhomakorabea浑河太子河及大辽河
干流
浑江口以上
浑江口以下
沿黄渤海东部诸河
沿渤海西部诸河
鞍山市区 海城市 抚顺县 新宾县 本溪市区 本溪县 凤城市 辽阳市区 弓长岭区 辽阳县 灯塔市 营口市区 大石桥市 大洼县 盘山县 新宾县 桓仁县 宽甸县 本溪县 丹东市区 宽甸县 凤城市 东港市 东港市 岫岩县 凤城市 庄河市 普兰店市 盖州市 大连市区 旅顺口区 金州区 瓦房店市 鲅鱼圈区 海城市 大石桥市 营口市区 义县 阜新市区 清河门区 阜新县 朝阳市区 朝阳县 建平县 喀左县 北票市 凌源市 盘山县 建昌县 锦州市区
丰满以上 滦河山区
葫芦岛市区 兴城市 绥中县 清原县 凌源市 建昌县
附表 全省水资源三级区套县划分表
三级区 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 东辽河 县 建平县 西丰县 新城子区 康平县 法库县 清原县 铁岭市区 清河区 铁岭县 西丰县 昌图县 铁法市 开原市 于洪区 新民市 阜新县 彰武县 新民市 台安县 凌海市 盘锦市区 大洼县 盘山县 辽中县 黑山县 北宁市 阜新市区 阜新县 彰武县 抚顺市区 抚顺县 新宾县 清原县 沈阳市区 苏家屯区 东陵区 新城子区 于洪区 辽中县 新民市 台安县 海城市 辽阳县 灯塔市 铁岭县 苏家屯区 东陵区

三级用水单元的划分

三级用水单元的划分

三级用水单元的划分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管理。

一级用水单元
一级用水单元是指城市或地区的总用水量,包括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用水。

一级用水单元的划分需要考虑城市或地区的总体规划、水资源状况、人口规模等因素。

二级用水单元
二级用水单元是指在一级用水单元内部,根据不同用途或需求划分的子单元。

例如,工业用水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行业或企业,农业用水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农作物或养殖业,生活用水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居民区或公共设施等。

二级用水单元的划分需要考虑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

三级用水单元
三级用水单元是指在二级用水单元内部,根据具体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划分的更小的单元。

例如,在工业用水单元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或设备划分不同的三级用水单元;在农业用水单元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或养殖品种划分不同的三级用水单元;在生活用水单元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居民楼或公共设施划分不同的三级用水单元。

三级用水单元的划分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具体利用情况和节约潜力等因素。

三级用水单元的划分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节约潜力,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

同时,三级用水单元的划分也有助于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我省水资源三级区划分

我省水资源三级区划分

我省水资源三级区划分
按照《全国水资源分区》的统一要求,我省按流域水系分成淮河、长江、东南诸河3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13个三级区。

淮河流域划分为淮河上游区、淮河中游区、淮河下游区、沂沭泗河区4个二级区:淮河上游区划分为王家坝以上北岸1个三级区,淮河中游区划分为王蚌区间北岸、蚌洪区间北岸、王蚌区间南岸、蚌洪区间南岸4个三级区,淮河下游区划分为高天区1个三级区,沂沭泗河区划分为湖西区1个三级区,共7个三级区;
长江流域划分为湖口以下干流、太湖水系、鄱阳湖水系等3个二级区:湖口以下干流划分为巢滁皖及沿江诸河、青弋江水阳江及沿江渚河2个三级区,太湖水系划分为湖西及湖区1个三级区,鄱阳湖水系划分为饶河、鄱阳湖环湖区2个三级区,共5个三级区;
东南诸河共划分为钱塘江流域1个二级区:钱塘江流域划分为富春江水库以上1个三级区,共1个三级区。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和标准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和标准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和标准是:流域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域与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全省以大江河流域水系为基础,考虑行政区分布、地形地貌、国民经济发展、流域面积大小等因素进行水资源分区。

采用全国统一的三级水资源分区,三级以下分区由流域委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

在高级分区中以水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了水资源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保持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全国水资源分区》的统一要求,我省按流域水系分成淮河、长江、东南诸河3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13个三级区。

淮河流域划分为淮河上游区、淮河中游区、淮河下游区、沂沭泗河区4个二级区:淮河上游区划分为王家坝以上北岸1个三级区,淮河中游区划分为王蚌区间北岸、蚌洪区间北岸、王蚌区间南岸、蚌洪区间南岸4个三级区,淮河下游区划分为高天区1个三级区,沂沭泗河区划分为湖西区1个三级区,共7个三级区;
长江流域划分为湖口以下干流、太湖水系、鄱阳湖水系等3个二级区:湖口以下干流划分为巢滁皖及沿江诸河、青弋江水阳江及沿江渚河2个三级区,太湖水系划分为湖西及湖区1个三级区,鄱阳湖水系划分为饶河、鄱阳湖环湖区2个三级区,共5个三级区;
东南诸河共划分为钱塘江流域1个二级区:钱塘江流域划分为富春江水库以上1个三级区,共1个三级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