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嘉兴市新居民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嘉兴市新居民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人口迁移对对迁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它在促进了迁入地经济快速腾飞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迁入地社会增添了相应的负担。从总体上说。近年来“民工潮”对迁入地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得现在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以嘉兴市各县(市、区)公安部门提供的2005年以来嘉兴新居民人口数据,结合经济、资源、环境等相关数据,运用人口重力模型对2010-2020年鑫兴新居民人口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嘉兴的新居民人口管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嘉兴市新居民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居民进入嘉兴市,为嘉兴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作出很大贡献。由于各县(市、区)暂住人口数据统计口径有所不同,有的县(市、区〕在某些年份缺失,因此本研究选择2007年各县〔市、区〕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作比较。如图于4-1所示,各县〔市,区)暂住人口比例差异较大。
图4-1 2007年各县(市、区)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图
数据来源:各县(市、区)公安局提供
从各县(市、区)暂住人口的性别比例以及暂住原因来看,暂住人口中男性人数明显高于女性,这主要是来嘉兴务工、经商又是外来人员最主要的两个暂住原因。外来人员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来自省外的暂住人口比例高于来自省内的,并且来自县外的暂住人口数量高于来自市外的暂住人口,来自国外以及港澳台的暂住人口较少。
从居住处所来着,居住在租赁房屋中的人数最多,而住在单位内部的次之。暂住人口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同时也带动了嘉兴市“租房”经济的迅速发展。
从暂住时间来看,一个月以下的暂住人口比例最小,时间在一个月到一年,以及在一年以上的人口居多,不同年份,不同县(市、区)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代新居民相比,目前新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但从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要求来看,新居民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新居民的文化活动有所增多,但是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匮乏。
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新居民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新居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一是新居民总结过剩与技能型新居民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大量没有一技之长的新居民无工可做,另一方面,掌握一定技能的新居民供不应求。二是男性新居民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与女性新居民需求持续旺盛之间的矛盾。单纯靠体力就业的男性新居民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而女性新居民由于加工制造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则持续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与此同时,新居民子女教育问题,也成为嘉兴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如图于4-2所示,截至2008年底,在嘉兴市就学的新居民子共10.5万名,其中小学8.3
万名,在公办学校就读4.9万名,占学生总数的59%;在新居民子女学校就学3.4万名,享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的有5 .8万名;初中学生2.2万名,在公办学校就读1.3万名,占学生总数59%,在新居民子女学校就学0.9万名,享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的1. 42万名。全市有新居民子女学校52所。
图4-2 2008年嘉兴市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情况图
数据来源:嘉兴市教育局《关于我市新居民子女教育的情况回报》。
由于新居民子女数量增长较快,在教育领域上出现以下问题:财政负担加大;个别新居民子女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不够规范;教师素质偏低,教学质觉有差距。
另外,由于新居民的日常保健意识缺乏和医疗保障缺位,据调查,大约20%的新居民在身体不适时不会选择去医院看病,他们有的认为城市医疗费用太高,有的是没有时间去医院。在新居民集聚地环境卫生、社会治安问题比较突出,管理较为困难。新居民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障参保率低。
第二节嘉兴市半年以上流动人口定量分析及预测
一、人口迁移模型
为了对嘉兴市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进行定虽分析及预测,本研究利用人口迁移的重力模型对半年以上流动人口进行研究。」比处引人人口重心与经济中心的距离作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经济重心就是指在区域经济空间中存在的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平衡;人口重心就是一定区域内某个时期人口分布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动动力来自于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经济重心与人口分布重心的距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距离是从宏观上抽象出来的,用以表明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程度,这一距离与人口的迁移距离显然不是一个概念。在研究城市化同时,由于全国各地都存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行为,既可能发生城郊向城区的迁移,也可能发生省际迁移,其迁移距离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不等。有关研究表明。距离是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基本地理要素,但其影响的大小却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省际距离对人口迁出数量与迁入数量的影响也不相同。现实中,进城务工行为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预期收入、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影响,其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距离并不对迁移形成重要阻碍。而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距离则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判断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的不平衡程度。这一距离越大,说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差异越大,客观上促使人口迁移的规模加大。如果这一距离为零,则说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在整体上重合〔局部仍可能不重合〕,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分布较为均衡,人口迁移的动力减小。
从农村迁人城市的主要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显然,剩余劳动力越多,迁人城市的人口
越多。随着城市化的持续进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将逐步降低,城市人口比重逐渐升高。当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农村人口比重时,城市化速度会逐步降低,最终使城市化率接近于稳定的高水平。因此可以近似认为,人口迁移规模与农村人口数成正比,与城市人口数成反比。
大多数迁移行为是经济因素驱动的,因此迁人地与迁出地的收人差距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最初的重力模型的基础上,可根据经济活动数据将其修正为:
式中:K为系数,Mij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人口数,Wi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Wj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i为农村人口总数,Pj为城市人口总数,D为全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距离。
二、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距离
重心是力矩最小的点。总力矩为,要使总力矩最小,则应满足:
,此式无解析解,需用以下叠代公式求解:
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假设某一个区域由n个次一级区域i构成,那么该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通常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来表示:
其中X、Y分别表示某一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所在地理位置的经度和纬度;Xi、Yi分别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中心的经度和纬度;Mi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的某种属性的量值。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Xi、Yi一般选用次一级行政首府或中心城镇的地理坐标。
对嘉兴也采用这种方法来获得Xi、Yi的量值,即采用各县(市、区)政府所在的地理坐标作为次一级区域中心的经度值和纬度值。在度量“经济重心”时,采用各县(市、区)的GDP作为某一区域的经济量值;在度量“人口重心”时,采用年末人口总数作为某一区域的人口分布量值。
应用上述方法得到及嘉兴市各县(市、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之后,再采用以下公式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
其中D表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距离;Ps、Pk表示人口重心的经度和纬度值,Cs、Ck表示经济重心的经度和纬度值;N为常数,是把地地理坐标(以度为单位)转换为平面距离对应的值,此处N值取111. 111千米。根据《嘉兴统计年鉴》中历年各县(市、区)人口数及各地生产总值,计算结果见表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