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华认识方程

张齐华认识方程
张齐华认识方程

乘法地初步认识(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会写、读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游乐场图 师:小朋友们注意看图,游乐场不少小朋友都去过,那里有不少的数学知识,动一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师:在游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爸爸,妈妈,过山车,气球,椅子……)师: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口答,师写算式3+3+3+3=12(人))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生口答,师写算式) 师:小朋友们,要分别算出玩各种游戏的人数,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其他方法吗?那么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寻找。 (二)讲授新课 1、摆图形游戏 师:你会用小棒摆什么图形?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想摆什么就摆什么。 2、交流汇报。 (1)摆好后,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摆了几个,用了几根小棒,把算式写 在纸上。 (3)指名学生说加数相同的算式,教师板演。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算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乘法。(板书课题) 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师: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 3)师: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的中间写上乘号并教学乘号 的写法) 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 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用乘法算6 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件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 (板书) 3、尝试 请学生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完整板书,在学生把其他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时,应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 4、小结: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得到: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练习. 1、书P46”做一做” 让学生说图意,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荡秋千)。 师: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荡秋千?”你能把你看到的用加法算是和乘法算是表示出来吗?

认识负数优秀教案1

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负数,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并对生活中的一些负数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意义相反的现象,比如说:“向上看(向下看);向东走200M(向西走200M);电梯上升15层(电梯下降15层)…….. ”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一)用正号(+)和负号(—)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1.像这样意义相反的现象,在我们学校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出示班级人数变化表)我们班本期的人数和上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他班呢?指名说说。 (有的班学生人数增加了,有的班人数减少了)人数增加、减少是一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你觉得老师这样记录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吗?你有更好的方法进行记录吗?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学生填表,指名展示反馈,说说自己的想法。 你觉得哪一种最具数学味的?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是的,数学家们也喜欢采用这种既简洁又方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加号“和”减号”在这里应读作“正号”和“负号”,现在你会读这些数吗?谁来试一试?(师带读),那我们就一起用带有正号和负号的数重新记录一下好吗? 2.现在你会用带有正号和负号的数来记录其他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吗?(课件出示) (1)一辆公交车经过胡长保教育集团站时有13人上车,9人下车。 如果上车13人记作(+13人),读作(正13人), 那么下车9人记作(-9人),读作(负9人)。 (如果上车记为正,那么下车就记为负) (2)高老师九月份存入3000元,十月份取出2500元。 如果存入3000元记作(+3000元),读作(正3000元), 那么取出2500元记作(-2500元),读作(负2500元)。 (如果存入记为正,那么取出就记为负) (3)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0.85米,冬季水位下降0.79米。 如果上升0.85米记作(+0.85米),读作(正0.85米),

小学数学《初步认识乘法》教学设计7篇

小学数学《初步认识乘法》教学设计7篇 小学数学《初步认识乘法》教学设计7篇 引导语: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初步认识乘法》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小学数学《初步认识乘法》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飞机图、游乐园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数学小精灵邀请我们去儿童乐园玩儿。(想去吗?)二、自主探究 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出示飞机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信息:每架飞机上坐了3个人,有5架小飞机。出示问题: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下来。师:我们来读一读这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加数相同,都是3)师:我们一起解决了小飞机这个问题,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出示:先观察——再提问——最后列式解答。师:儿童乐园里还有很多好玩儿的项目(出示主题图)。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你最喜欢哪个?师: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游乐项目来研究,活动前先一起来看一看小精灵给你们的(活动建议)。 2.强化相同加数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突出乘法的意义。师:接下来我们要分享一下研究成果了,有研究小火车的吗? A.小火车观察:每节车厢里都有6个人,有4节车厢。提问: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列式:6+6+6+6=24 B.过山车观察:每个位置坐2个人,有7个位置。提问: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列式:2+2+2+2+2+2+2=14 3。感受学习乘法的简便性。师: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点……如果我们全班都去坐过山车,就有20个2相加,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出示精灵话语: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乘法。师:7个2相加用乘法表示可以写成2×7=14 (教学乘号)(教学

内蒙古乌海市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正数、负数的认识及应用

内蒙古乌海市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正数、负数的认识及应用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2015·湛河) 一袋上好佳薯片的外包装上写着50g±2g,这袋薯片最多或最少重()g. A . 50,48 B . 51,49 C . 52,48 D . 49,52 2. (2分)(﹣3)×2的结果是() A . ﹣5 B . ﹣6 C . -1 D . 6 3. (2分)(2019·新罗) 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一句是()。 A .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 . 国际儿童节和教师节都在小月 C . 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D . 在生活中,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4. (2分) (2018五上·盐城期中) 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首次明确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 A . 祖冲之

B . 刘徽 C . 华罗庚 D . 陈景润 5. (2分)下列温度中,适合表示冰箱温度的是()。 A . 36℃ B . -100℃ C . -10℃ 6. (2分)下面的数与0最接近的一个数是()。 A . -10 B . -2 C . +3 D . +1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7. (2分)如果在银行存入4000元记作+4000元,那么从银行取出3000元记作-3000元。 8. (2分)判断对错. 负数都比零小 9. (2分)判断对错. 在表示数的直线上,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 10. (2分)如果+3表示比10大3的数,那么0表示的数就是13。 11. (2分)数轴上0右边的数都比左边的大. 三、填空题 (共8题;共16分) 12. (2分)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认识乘法教案完整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认识乘 法教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认识乘法 蒋晨晨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20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 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 识。 教学准备: 师准备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卡片、实物等,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大门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 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

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卡片分成两类)我觉得“5+5+5 ,4+4+4+4 , 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二、认识“几个几” 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样数的 生1:我数兔时是2个2个数的,因为它们是2只2只地站在一起的。 生2:我数鸡时是3个3个数的,它们都是3只3只地围在一起的。 师:(板书 2+2+2=6 3+3+3+3=12)(引导学生数一数各是几个几) 3个2 4个3 师: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第一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中加数都是3。 师:请大家拿出小棒摆一摆。每堆摆2根小棒,摆5堆。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怎样列式? 生:是5个2,列式是2+2+2+2+2=10。 师:再请每堆摆4根小棒,摆3堆。看一看是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摆了多少根小棒

“认识负数”教学思考与实践

“认识负数”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小李国良俞东良 【摘要】“负数”知识在新课程改革以后进入了小学阶段,但经过几次的教学研究后我们发现教师采用的教材、教法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差距较大。为了使负数知识更完整地呈现于学生面前,笔者试着通过对五个版本教材(负数)的研究、对负数历史的追寻、对学生了解负数知识前认知的调查分析等方法,逐步建立自己的教学材料与手段,掌握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的有效、更加的实在。 【关键词】负数教材梳理学情分析教学实践 近年来,笔者听了不少关于“认识负数”的课,发现有两种明显不同的情况:一是课堂引入上存在明显区别,有老师以事件相反意义的量来引出负数,如公交车到杭州延安路站上来13名乘客,到动物园站下去8名乘客等,也有老师以温度引入负数;二是安排年级上存在一定差异,虽然都安排在第二学段,但有的放在四年级开展教学,有的则安排在六年级中进行。可笔者觉得,负数的认识作为一节概念性的课,它必须从负数产生的历史、负数的现实意义着手,切实尊重学生对负数认知基础来进行教学,实现负数的历史、负数的意义和学生的认知等方面的有效对接。基于对教材以及教法的困惑,我们试着从以下四方面对“认识负数”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与思考。 一、从“负数”的教材比较中,梳理负数教学的脉络 由于负数的学习内容在各个版本上都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不仅要在微观的角度着力读懂教材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甚至每一道习题,把握文本背后所蕴藏的知识;也需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一册教材。只有这样才能理清整个负数教学的脉络。笔者把各版本教材在年级安排上进行了梳理(见下表) 从表中发现,人教版与西南师大版安排在六年级,北师大版和浙教版则安排在四年级,只有苏教版安排在五年级。

认识乘法

第一课时:认识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2页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2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图。 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2)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板书: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P46—47页例1 教材编排特点: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提供了大量同数连加的现实情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直观的表象,使学生形成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也构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将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明确了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 设活动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创设活动情景,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教学,理解乘法的意义,激发孩子的动脑能力 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公园里的游乐园去玩,好吗?出示教材46页情景图)动画。 师:其实呀,游乐园里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你发现了吗?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游乐园的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谁来说

[应用]负数认识说课稿

[应用]负数认识说课稿 《负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渑池三中董景梅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渑池三中董景梅,我说课的 题目是“负数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负 数的引入是数系的一次扩展。教材通过大量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感悟由于生活和生 产的需要,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而产生了负数。在认 识负数的过程中,把运动引入数学中来,使学生初步感知数量的方向性和相对性。 通过对,的进一步认识,感悟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表示起点,也可以 表示两个量的分界线,或者两种相反变化的原始状态, 二、说学情 学生对正负数的形式并不陌生,因为学生从一年级学习加、减法时,就已经明 白了增加了要加上,减少了要减去,只不过加、减法是一种运算,而正、负数是一 种表示方式,在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理解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正数与负数的意义成 为可能。三、说学习目标 ,我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学生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通过了解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 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我把感悟正、负数的意义和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定为学习重点,把感悟正数、零、负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定为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消极的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引导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的原则,从学生社会经验出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演示等有效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在新知探究学习中,采用“引——扶——放”的教学方法体现上述原则。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联系生活应用负数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数感。 五、关于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教学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游戏:《说反话》 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们说出一句和它意思相反的话。 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都得到放松,并且把学生带入到“相反”意义当中,为下面学习做铺垫。 第二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第一步进行例1教学: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哈尔滨零下6摄氏度至3摄氏度。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温度吗,学生思考后反馈,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和引导。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气温”为情境,让学生知道零上温度用正数,零下温度用负数,首先确定0?,明确0是正、负数分界点,突破难点。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 教材分析:它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理解生活中负数的应用,拓宽数学视野。同时还能扩展对数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自然数、整数的意义。因此《新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调整到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过程性目标:使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进对数学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对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进行比较。 教学内容分析: (1)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学生首次感知负数。 例1精心选择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设计了“创设问题情

境——讲解负数知识”的教学线索,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负数。教材分三个环节编写:第一是营造需要——用不同的数分别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第二是讲解负数的知识,包括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和读、写;第三是通过“试一试”巩固例题教学的知识。 教材通过精心选择的三个最低气温,营造教学负数的氛围。南京的最低气温刚好是0摄氏度,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概念的4摄氏度,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表示这两个温度,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不会发生混淆?这就是教学负数的氛围。为了营造这样的氛围,例题让学生联系各个城市图片右边的温度计说说“能知道些什么”,鼓励他们广泛地交流,包括看到的各个城市的具体气温以及由此想到的上海气温比0摄氏度高,北京气温比0摄氏度低等内容。由此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需要: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表示并区分上海与北京的不同气温。 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在一起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体会正数与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先讲零上4摄氏度与零下4摄氏度分别记作+4℃和-4℃,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使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再讲“+4”与“-4”的读法,并通过“+4也可以写成4”初步把以前学过的那些大于0的自然数与正数联系起来。 (2)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例2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张莉莉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小学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六、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 七、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 八、教学准备小棒 九、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 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 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摆了2颗星星。 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

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设 计)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例题,第70~7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动物王国的天气可好啦!我们一起去瞧一瞧。你们看:太阳暖暖地照着,白云在天空自由地飘呀飘,绿油油的草地像地毯一样,许多小动物都来到了草地上。谁来告诉大家,草地上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示课件,老师有感情地讲述) 二、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1.观察例1,初步感知“几个几” (1)师: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兔子,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求兔子一共有多少只用什么方法计算?谁会列算式呢?(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2=6) 那么小鸡一共有多少只你能列出算式吗?(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12) (2)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加数都相同)在2+2+2=6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呢?

初步认识乘法

初步认识乘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3册第44~46页例1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科书第44页游乐4场情景放大图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小精灵要和大家一起来玩一玩摆小棒的游戏,你们愿意玩吗?(生答) 师问:你都会摆什么图案呢?(生自由回答) 问:你最喜欢什么图案?(师指名回答)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小棒摆出自己最喜欢图案,比比看在规定时间内,你最多能摆出几个这样的图形: 1.学生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 (2)每个图形都用了几个小棒? (3)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同桌互相说一说。 (4)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教师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6 3 ②指出:科学家把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教师写出来6×3。问:你看到这个乘法算式后有什么问题?(学生提问) 接着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及6表示什么,3又表示什么。 ③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小精灵也摆了图案,(课件出示) 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共用了几根小棒吗?乘法算式怎么表示? 5.小结。 学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 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二、解决实际问题: 师:接下来,小精灵要带我们去游乐场去看看。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问:游乐场都有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负数的初步认识

《负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认识负数》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这部分内容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是对数的概念的进一步拓展,是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启蒙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本课的学习,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根据本课概念教学的内容特点王老师采用了“要素组合”的课型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 知道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一些实际应用。 2. 能区分正数和负数,知道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会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4. 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 : 正数和负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王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 1、归纳整理、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4、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王老师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对学过的数进行收集,上课伊始就放主动权让学生对学过的数进行归纳和整理,进一步了解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负数。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们使用温度计通过测量、记录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学习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完成目标三),通过学生播报天气进行练习对正、负数的读写进行强化练习和流程性检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完成例1的教学;再出示课件——银行存折,学生通过信息的分析、整理,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知道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支出,进一步体会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学习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简单方法完成例2教学;例3教师放手让同桌讨论:这里的数表示什么意思,然后汇报。此时孩子们已经知道正数和负数的含义,能区分正数和负数,知道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生借助“生活经验”,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梯度的预设,最后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中归纳出负数的概念,学会区分正数和负数,知道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教学目标1、2、3并突出教学重点。 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举例在生活中见过的正数和负数和文本中的资料,达到完成“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最后进行课堂总结、知识延伸。再次放主动权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对学过的数再次进行归纳和整理,不仅使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同时学生们也对小学学习的数的认识掌握的更系统、更具体。 回顾本节课教学,王老师能紧紧抓住正数和负数是一组相反的量进行教学,时间分配合理,合作交流适当,突破了难点。能正确运用各种方法记录相反意义的量。比如:用正、负数表示盈亏、正反方向行走、家庭收支情况、电梯楼层等。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既关注了学生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认识乘法教案

认识乘法 蒋晨晨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20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 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教学准备: 师准备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卡片、实物等,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大门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 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 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卡片分成两类)我觉得“5+5+5 ,4+4+4+4 , 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二、认识“几个几”

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样数的? 生1:我数兔时是2个2个数的,因为它们是2只2只地站在一起的。 生2:我数鸡时是3个3个数的,它们都是3只3只地围在一起的。 师:(板书 2+2+2=6 3+3+3+3=12)(引导学生数一数各是几个几) 3个2 4个3 师: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第一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中加数都是3。 师:请大家拿出小棒摆一摆。每堆摆2根小棒,摆5堆。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怎样列式? 生:是5个2,列式是2+2+2+2+2=10。 师:再请每堆摆4根小棒,摆3堆。看一看是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摆了多少根小棒? 生:是3个4,列式是4+4+4=12。 师:请大家任意摆出几个几,说给同桌听。 生:(略) 三、认识乘法 师:我们再去参观动物学校的电脑教室。(出示电脑图片)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有8台电脑。 生2:我是2个2个数的,2、4、6、8,一共有8台电脑。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平时都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出示课件──儿童乐园的一角) (2)、师:儿童乐园的景色多美呀,你看到了什么? 有湖水和小船。远处有高高的摩天轮。还有一些小朋友。 (3)、师: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 2、动手操作,摆一摆。 (1)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2)、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3)、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 (4)、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l: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摆了2颗星星。 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评析:摆小棒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操作活动,我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创设了公园里小朋友们做摆小棒游戏的情境,引出“你们会用小棒摆什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为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而设计了恰当的学习活动。]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观察图形,初步探究乘法的意义。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讲课讲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 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个个身手不凡,今天就让老师见识见识。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5根手指,两只手有几根手指。教师抽4名学生上去,让他们伸出自己的右手,数一数,4个同学的右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地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5。 二、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双休日或节假日,你们喜欢到哪里去玩?(学生也许会说,喜欢去游乐园玩)。师:好,今天天气很好,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看一看,你们高兴吗?去游乐园时,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这样才能进游乐园。 师:出示教科书P46主题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游乐园,说说游乐园里面有些什么游乐项目?里面有没有有一些数学信息? 生1:这个游乐园里面有小飞机、小火车、旋转木马、过山车。 生2: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面有3人。 师:你能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情境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生2: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生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个个身手不凡,今天就让老师见识见识。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5根手指,两只手有几根手指。教师抽4名学生上去,让他们伸出自己的右手,数一数,4个同学的右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地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5。二、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双休日或节假日,你们喜欢到哪里去玩?(学生也许会说,喜欢去游乐园玩)。师:好,今天天气很好,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看一看,你们高兴吗?去游乐园时,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这样才能进游乐园。 师:出示教科书P46主题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游乐园,说说游乐园里面有些什么游乐项目?里面有没有有一些数学信息? 生1:这个游乐园里面有小飞机、小火车、旋转木马、过山车。 生2: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面有3人。

负数认识说课稿

负数认识说课稿

(3)通过了解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我把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定为学习重点,把感悟正数、零、负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定为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最有效的。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教法)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联系生活中应用负数的例子,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关于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课前我设计一个热身游戏,名字叫《截然相反》。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说一句相反的话。比如: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转来了2名同学――转走两个同学、存了300元――取出300元、运进2吨――运出2吨等等。这样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又与所学的负数有直接联系,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负数的学习做好铺垫。紧接着,提出我们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的要求

让学生记录三条意义完全相反的信息:“老师说几件事,把你所听到的数据信息记录下来,独立思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些数据信息是我精心准备的:比赛中进球丢球、学生的转进转出、生意的盈利亏损。创设这三个情境,其目的有两个:一、这些情境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教材中的温度学习更有兴趣。二、这些情境隐含了本节课的重点,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的学生用文字,有的学生用箭头,当然也有学生就用正数、负数来表示。虽然他们的答案形式各样,但都有本质上的联系,我紧接又抛出一个评价性的问题:你们觉得谁的表示方法更简单易懂一些呢?于是动态生成里学习目标:认识负数,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不惊让人觉得“负数”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这样的引入,学生自身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的学习,已经由被动化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引出负数后,我直接描述性的介绍,像什么样的数叫正数、像什么样的数叫负数。俗话说得好:不要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是一无所知,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知道它们的概念后,写出几个正数和负数”的练习,并指出正数书写时可以省略+号,强调负数在书写时不能省略负号。 并读出正数和负数。介绍有关负数的小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先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第二个环节: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学习完了上一环节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的负数,从每天都有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几个城市某日用温度计测出的天气情况,要求学生读出四个城市的温度,初步明确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在介绍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后,让学生动手拨出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