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生平介绍及作品赏析的ppt
合集下载
“诗圣”的一生——杜甫生平 ppt课件
❖ 乾元二年(759)夏天,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 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 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 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 甫草堂”,也称“浣花草 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
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 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 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 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 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才气人人羡慕,但有才 有时未必是好事,铸成 杜甫人生悲剧的根源也 许就是他的非凡才华。 开元二十四年(杜甫24 岁时),在洛阳参加进 士考试,结果落第。
❖ 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 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 宋。之后,杜甫又到齐州。过了4年,秋天转 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 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 回到长安。
❖ 青春年少的杜甫日夜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得 到天子的赏识,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人生理想,甚至还不惜委曲求全, “骑马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可是又有何用,现实社会实 在是太黑暗了,结果如何呢?“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举进士不中第,困长 安”。
❖ 《贫交行》一诗就是 杜甫对当时社会上人 与人关系的真实写照。
❖ 大历五年冬(770),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 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一颗巨星 陨落了,他留给后人的除了他的诗作,还有 他的精神和一段段真实的历史。
百忧集行 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 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ppt素材
安史之乱中,长安被叛军占领, 杜甫身陷其中,目睹了长安城破
败荒凉的景象。
诗句解析
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等诗句,展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艺术手法
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手法, 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表达出诗人忧国思家的沉郁情感。
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作品解读
01
之中。
多样化题材和深刻思想内涵
杜甫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政 治、社会、历史、人生等多个 领域。
他的诗歌中蕴含了深刻的思想 内涵,如忧国忧民、关注民生 、追求真理等。
杜甫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现实 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也展现了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03
杜甫代表作品欣赏与解读
《春望》等名篇赏析
《春望》背景介绍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 义市),晚年长居樊川别业,
世称杜樊川。
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宣州 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等职, 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
马。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以豪放派著称,被誉为“诗
圣”。
时代背景及社会环境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 期之一,唐朝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 了巅峰。
杜甫诗歌注重人文关怀,关注 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
杜甫倡导仁爱、宽容、悲悯 等人文精神,提升人类精神
境界。
杜甫的诗歌具有普世价值,引 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推动社会
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壮美与变幻。
人文关怀
诗中关注人的命运和情感,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表达了对天下寒士的关
爱和同情。
融合与升华
败荒凉的景象。
诗句解析
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等诗句,展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艺术手法
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手法, 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表达出诗人忧国思家的沉郁情感。
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作品解读
01
之中。
多样化题材和深刻思想内涵
杜甫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政 治、社会、历史、人生等多个 领域。
他的诗歌中蕴含了深刻的思想 内涵,如忧国忧民、关注民生 、追求真理等。
杜甫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现实 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也展现了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03
杜甫代表作品欣赏与解读
《春望》等名篇赏析
《春望》背景介绍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 义市),晚年长居樊川别业,
世称杜樊川。
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宣州 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等职, 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
马。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以豪放派著称,被誉为“诗
圣”。
时代背景及社会环境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 期之一,唐朝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 了巅峰。
杜甫诗歌注重人文关怀,关注 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
杜甫倡导仁爱、宽容、悲悯 等人文精神,提升人类精神
境界。
杜甫的诗歌具有普世价值,引 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推动社会
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壮美与变幻。
人文关怀
诗中关注人的命运和情感,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表达了对天下寒士的关
爱和同情。
融合与升华
关于杜甫生平介绍及作品赏析的(共19张PPT)
读书和漫游时期 (三十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 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 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 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 ,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 ,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 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 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古人“开涮”,看似无伤大雅,但是炒作和公众的围观,恰恰折射出了当下 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茫”。杜甫涂鸦现象,也给当下社会一个善意的 提醒:对于李白、杜甫诗歌这样支撑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石,人们或 许还是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仰望”,而不是视如玩物。
谢谢观赏
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
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
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
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
点击继续
最近,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多种版本的语文课本再创作恶搞令人捧腹,适逢杜甫诞辰1300 周年,突然的风靡网络恐怕是杜甫本人也始料未及的.
80、90后的网友,对杜甫这样的人物非常的熟悉,都是自己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人物,
因此,面对着对杜甫很忙图片的恶搞,很多一部分是对自己儿时的回忆,有网友戏称,这是对 那些年,我们一起恶搞过的古代人物!
为官时期 (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 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 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 《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
《杜甫诗歌鉴赏》PPT课件
对比手法
杜甫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来突出诗歌的 主题和情感。
精湛的语言艺术
炼字精准
杜甫诗歌语言精炼,每个字都经 过精心锤炼,力求准确表达诗歌
的意境和情感。
用典贴切
其诗歌中常常运用典故,贴切自然 ,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增加了 诗歌的艺术魅力。
对仗工整
杜甫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 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04
清代诗人对杜甫的诗歌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注释,推动了杜甫诗歌在 清代的广泛传播和接受。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杜甫的诗歌深刻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征。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杜 甫作为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杜甫的成就与影响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内容深刻,形式多样。
杜甫的诗歌以深刻的思想、真 挚的情感、生动的形象和精湛
品鉴赏
《春望》鉴赏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破败不堪,杜甫身处其中, 感时伤怀,写下此诗。
主题思想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艺术手法
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手法,将个人情感与 家国情怀融为一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鉴赏
写作背景
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茅屋为秋风所破,面对此景,诗人有感而 发。
04
杜甫诗歌的鉴赏方
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
杜甫的生平经历
了解杜甫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 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创作
。
杜甫的其他作品
唐代诗人杜甫介绍PPT模板
相不好,胡蹬乱踢,把被子蹬破了。(因为)屋顶漏雨,床头
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
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
屋漏床湿,彻夜难眠
第四节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 天下贫寒的穷苦人(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 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 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 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公开)
(喝止不住)
归来倚杖自叹息。
课文解释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一会儿) (像墨一样黑) (阴沉迷蒙的样子)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被子)
(睡相不好) (被里)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初识课文
请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如果把这首诗当作一个故事来读, 你怎样讲这个故事,试一试。
初识课文
诗歌描写了四个精彩画面,请你发 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这几 个画面,并用四字小标题概括画面内 容。
读准字音
怒号 háo
突兀 wù
挂罥 长林梢 庇护
juàn
cháng
布衾 三重茅 沉塘坳
体裁介绍
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 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 遂有“歌行”一体。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学习目标
• 1、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 大意。 • 2、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概括诗人表达的 思想感情。 • 3、通过反复诵读,能准确流利并入情入境 地朗读全诗。
杜甫诗专题鉴赏ppt课件
题材不同
李白多写山水、游仙、饮酒等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 追求自由的精神;杜甫则多关心国家大事、人民疾苦,写 实性强。
表现手法
李白善于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语言华丽;杜甫则注重 细节描写和刻画,语言朴实。
21
与杜牧诗歌比较
时代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杜甫则 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 相对稳定。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杜甫诗歌,可以培养学 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杜甫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杜甫诗 歌,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促进语文教育改革
将杜甫诗歌引入语文教育,可以 促进语文教育改革,推动语文教 育的发展和创新。
杜甫诗歌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疾苦,对现代文学创作具有深刻
的启示意义。
02
创新诗歌艺术形式
杜甫在诗歌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为现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
启示。
2024/1/25
03
追求诗歌审美价值
杜甫诗歌追求审美价值,注重意象的营造和语言的锤炼,对现代诗歌创
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5
在教育领域应用推广
2024/1/25
长安十年
曾应试不第,困居长安 ,后得官为右卫率府兵
曹参军。
安史之乱
西南漂泊
因上疏救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遭贬,后弃官。
寓居四川近十年,创作 了大量现实主义诗歌。
4
时代背景分析
政治背景
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 不安。
经济背景
文化背景
唐朝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达到高峰。
战乱导致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
李白多写山水、游仙、饮酒等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 追求自由的精神;杜甫则多关心国家大事、人民疾苦,写 实性强。
表现手法
李白善于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语言华丽;杜甫则注重 细节描写和刻画,语言朴实。
21
与杜牧诗歌比较
时代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杜甫则 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 相对稳定。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杜甫诗歌,可以培养学 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杜甫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杜甫诗 歌,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促进语文教育改革
将杜甫诗歌引入语文教育,可以 促进语文教育改革,推动语文教 育的发展和创新。
杜甫诗歌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疾苦,对现代文学创作具有深刻
的启示意义。
02
创新诗歌艺术形式
杜甫在诗歌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为现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
启示。
2024/1/25
03
追求诗歌审美价值
杜甫诗歌追求审美价值,注重意象的营造和语言的锤炼,对现代诗歌创
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5
在教育领域应用推广
2024/1/25
长安十年
曾应试不第,困居长安 ,后得官为右卫率府兵
曹参军。
安史之乱
西南漂泊
因上疏救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遭贬,后弃官。
寓居四川近十年,创作 了大量现实主义诗歌。
4
时代背景分析
政治背景
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 不安。
经济背景
文化背景
唐朝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达到高峰。
战乱导致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
杜甫ppt课件
杜甫的思想和价值观
REPORTING
杜甫的儒家思想
儒家仁爱思想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仁 爱、孝道和忠诚,认为这些都是
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
儒家礼义观念
杜甫在诗歌中经常提到礼义,认为 礼义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规范和约 束,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至关重要。
儒家天命观
杜甫认为天命决定个人命运和社会 兴衰,因此他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 问题,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 进步和正义而努力。
02 03
诗句解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描绘了狂风肆虐、茅屋被掀的 景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对广厦 千万、天下寒士安居乐业的向往。
艺术手法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描绘个人遭遇 来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PART 03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对后 世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 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 之一。
杜甫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被 誉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PART 02
杜甫诗歌赏析
REPORTING
杜甫的诗歌风格
01
02
03
04
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情感深沉,语言节 奏鲜明,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波
杜甫苦, 呼吁正义和人性。这种精神启示我们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关注弱 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独立思考
杜甫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和见解,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启示我 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权威 ,勇于挑战传统观念。
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自幼聪颖好学 ,少年时游历于洛阳、长安等地。
REPORTING
杜甫的儒家思想
儒家仁爱思想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仁 爱、孝道和忠诚,认为这些都是
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
儒家礼义观念
杜甫在诗歌中经常提到礼义,认为 礼义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规范和约 束,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至关重要。
儒家天命观
杜甫认为天命决定个人命运和社会 兴衰,因此他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 问题,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 进步和正义而努力。
02 03
诗句解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描绘了狂风肆虐、茅屋被掀的 景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对广厦 千万、天下寒士安居乐业的向往。
艺术手法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描绘个人遭遇 来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PART 03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对后 世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 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 之一。
杜甫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被 誉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PART 02
杜甫诗歌赏析
REPORTING
杜甫的诗歌风格
01
02
03
04
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情感深沉,语言节 奏鲜明,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波
杜甫苦, 呼吁正义和人性。这种精神启示我们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关注弱 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独立思考
杜甫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和见解,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启示我 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权威 ,勇于挑战传统观念。
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自幼聪颖好学 ,少年时游历于洛阳、长安等地。
杜甫诗歌ppt课件
03
《兵车行》
以乐府体裁写作,通过行人答问的方式,从人民的角度揭示了战争的残
酷和人民的疾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杜甫诗歌传承途径和方式
文学研究和传播
通过学术研究、文学评论、诗歌朗诵等方式,深入挖掘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推 动杜甫诗歌在文学领域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普及和推广
将杜甫诗歌纳入中小学教材,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和传承杜 甫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诗歌特点
杜甫的诗歌以雄浑豪放、真挚感人而著称。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其擅长律 诗和绝句。他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他的诗歌 还体现了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02
杜甫诗歌内容与风格
Chapter
战争题材诗歌内容及特点
内容: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战争
残酷、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01
如《三吏》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
的深重灾难。
02
《兵车行》揭示战争对农业生产
的破坏。
03
特点:情感深沉、笔触细腻、以 叙事为主、结合抒情与议论。
04
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增强表现 力。
05
语言质朴自然,具有感染力。
06
描写人民疾苦诗歌内容及特点
内容:关注社会底层人民,反映人民疾苦生活。
01
04
特点:情感真挚、笔触沉痛、以白描手法为主、 注重细节刻画。
如《丽人行》描写贫苦妇女的悲惨命运。
02
05
语言简练明快,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示社会动 荡、民不聊生的景象。
03
06
《杜甫生平介绍》幻灯片课件
23
杜甫草堂
24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26
〔五〕漂泊时期〔公元768-770〕
《杜甫生平介绍》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
“千秋诗圣〞 杜甫
杜甫, 字子美, 唐朝 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 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 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
济世安民思想 ,以及其高 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 有“诗圣”之称。
李白对杜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12
戏赠杜甫 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13
〔二〕困守长安时期〔公元746-755〕
杜甫30多岁时曾到长安求官,但因为当 时的皇帝身边有奸臣当道,所以杜甫的一些 见解没能被皇帝采用,他也因此开场了挨饿 受冻的困顿、屈辱的生活,甚至为解决衣食 问题而去卖药。这种现象直到他44岁时才有 所改善〔此时,他被任命为 “右卫率府兵曹 参军〞〕。这十年的困苦生活的磨练,使杜 甫接近了人民,看到了政治的黑暗,统治阶 级的罪恶。
31
32
14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草堂
24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26
〔五〕漂泊时期〔公元768-770〕
《杜甫生平介绍》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
“千秋诗圣〞 杜甫
杜甫, 字子美, 唐朝 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 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 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
济世安民思想 ,以及其高 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 有“诗圣”之称。
李白对杜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12
戏赠杜甫 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13
〔二〕困守长安时期〔公元746-755〕
杜甫30多岁时曾到长安求官,但因为当 时的皇帝身边有奸臣当道,所以杜甫的一些 见解没能被皇帝采用,他也因此开场了挨饿 受冻的困顿、屈辱的生活,甚至为解决衣食 问题而去卖药。这种现象直到他44岁时才有 所改善〔此时,他被任命为 “右卫率府兵曹 参军〞〕。这十年的困苦生活的磨练,使杜 甫接近了人民,看到了政治的黑暗,统治阶 级的罪恶。
31
32
14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诗歌专题ppt课件
杜甫的诗歌作为东方诗学的杰出代表, 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 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
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
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 推广,杜甫的诗歌也引起了越来越多 国际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形成了全球 范围内的杜甫研究热潮。
杜甫的诗歌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的瑰宝,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有 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主要文学形式。
社会背景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士人崇尚风 雅,注重文化修养。同时,唐代 也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期,各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为唐代文化
注入了新的活力。
杜甫创作历程及风格演变
创作历程
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读书和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陷贼和为官时期、西南 飘泊时期。每个时期的创作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杜甫个人的思想情感。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中,杜甫以自身遭遇为切入点, 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
忧虑。
杜甫的诗歌中还表达了对仁政、 德治的向往和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体现了其高尚的政治理想和远大
的抱负。
03
杜甫诗歌艺术特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析雄浑豪放、气势磅礴风格
杜甫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如《登高》中的“风急天高 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歌内容赏析
通过行人答问的方式,从 人民的角度揭露了战争给 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歌艺术特色
采用乐府民歌的形式,语 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 人。
同类题材作品推荐
《三吏》、《丽人行》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生活题材作品感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背景介绍
诗歌内容赏析
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遭遇秋风破屋, 生活困顿。
世界文化遗产
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
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 推广,杜甫的诗歌也引起了越来越多 国际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形成了全球 范围内的杜甫研究热潮。
杜甫的诗歌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的瑰宝,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有 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主要文学形式。
社会背景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士人崇尚风 雅,注重文化修养。同时,唐代 也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期,各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为唐代文化
注入了新的活力。
杜甫创作历程及风格演变
创作历程
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读书和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陷贼和为官时期、西南 飘泊时期。每个时期的创作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杜甫个人的思想情感。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中,杜甫以自身遭遇为切入点, 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
忧虑。
杜甫的诗歌中还表达了对仁政、 德治的向往和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体现了其高尚的政治理想和远大
的抱负。
03
杜甫诗歌艺术特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析雄浑豪放、气势磅礴风格
杜甫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如《登高》中的“风急天高 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歌内容赏析
通过行人答问的方式,从 人民的角度揭露了战争给 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歌艺术特色
采用乐府民歌的形式,语 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 人。
同类题材作品推荐
《三吏》、《丽人行》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生活题材作品感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背景介绍
诗歌内容赏析
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遭遇秋风破屋, 生活困顿。
杜甫以及他的作品介绍ppt课件
15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五、作品选讲: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16 被驱不异犬与鸡。
背景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 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 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 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 样的不幸。
18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 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 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 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 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 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 所在哭声振野。” 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 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 实。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
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
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五、作品选讲: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16 被驱不异犬与鸡。
背景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 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 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 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 样的不幸。
18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 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 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 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 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 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 所在哭声振野。” 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 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 实。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
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
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
杜甫生平及作品ppt课件
13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星垂挂在远天,显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 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与上一联的近 景相比,这一联是远景,上句写岸上,下句 写江中,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有一种宇宙 苍茫无穷之感。置身其间的细草、孤舟、诗 人,该是何等的渺小。由此可见诗人孤独凄 怆之情。诗中“垂”、“涌”两个“响”字, 将星月精神描摩得毕肖。《四溟诗话》评价 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 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 (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 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 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9
❖ 杜甫,若说千百年后他的诗作不一定会流传 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时代将 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10
一、背景简介
旅夜抒怀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入 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 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
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11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朗诵
天地一沙鸥。
12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 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 境,烘托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这也是作者孤 独感伤之情的外化。“危”,高的意思。“樯”, 桅杆。
4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 诗干谒,不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 识.天宝十四载,仅获得一个八品的官职.理想 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 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 识.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星垂挂在远天,显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 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与上一联的近 景相比,这一联是远景,上句写岸上,下句 写江中,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有一种宇宙 苍茫无穷之感。置身其间的细草、孤舟、诗 人,该是何等的渺小。由此可见诗人孤独凄 怆之情。诗中“垂”、“涌”两个“响”字, 将星月精神描摩得毕肖。《四溟诗话》评价 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 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 (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 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 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9
❖ 杜甫,若说千百年后他的诗作不一定会流传 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时代将 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10
一、背景简介
旅夜抒怀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入 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 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
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11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朗诵
天地一沙鸥。
12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 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 境,烘托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这也是作者孤 独感伤之情的外化。“危”,高的意思。“樯”, 桅杆。
4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 诗干谒,不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 识.天宝十四载,仅获得一个八品的官职.理想 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 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 识.
《杜甫个人简介》课件
02
杜甫的诗歌
杜甫诗歌的主题
01
02
03
政治与社会
杜甫的诗歌广泛涉及政治 、社会等主题,反映了唐 代社会的矛盾和动荡。
人文关怀
杜甫的诗歌关注人民疾苦 ,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 的同情和关怀。
自然与景色
杜甫的诗歌也描绘了自然 景色和山水风光,展现了 他的自然情感和审美追求 。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雄浑豪放
Hale Waihona Puke 杜甫的成长经历总结词:勤奋好学
详细描述:杜甫自幼聪颖好学,七岁能作诗,十五岁便已扬名。他刻苦钻研,对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均有涉猎,并深受 儒家思想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杜甫的仕途与文学创作
总结词
仕途坎坷,文学成就卓越
详细描述
杜甫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中举。仕途上的坎坷使他的创作更加深入人 心。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沉郁,被誉为“诗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杜甫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民 生活,对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 启示意义。
杜甫的诗歌中所蕴含的人性和人文精 神,对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价 值和意义。
他的诗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唐 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加深对唐 代文化的认识。
THANKS
感谢观看
杜甫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 ,语言质朴有力,气势磅 礴。
细腻抒情
杜甫的诗歌也善于细腻地 表达情感,深入人心。
叙事与描写
杜甫的诗歌在叙事和描写 方面也非常出色,能够生 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社会 场景。
杜甫诗歌的影响与地位
历史地位
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被尊为“诗圣”,其诗歌被誉为
“诗史”。
文学影响
古代诗人名人杜甫人物介绍PPT
相关资料
杜甫死因
唐人刘斧的《摭遗》、李观的《杜传补遗》都提出了“淹死 说”。《杜拾遗补传》记载:“江水暴涨,为惊湍漂没,其 尸不知落于何处。洎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天下求之。聂 令乃积空土于江上,日:子美为牛肉白酒胀饫而死,葬于此 矣。以此事闻。”“聂令”为掩盖事实,制造假坟,并骗玄 宗说杜甫是因为“牛肉白酒”撑死的。
作品特点
理论主张
杜甫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他创作的诗歌都表现出有益于国家人民。 他在诗中经常赞美《国风》《楚骚》。杜甫重视诗歌的形式和技巧。 杜甫对诗歌艺术反复锤炼,“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 休。”“晚节渐于诗律细。”道出他对诗歌形式、技巧、格律、语言 的追求。在继承文学遗产方面,杜甫包容海涵、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批判地继承前人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杜甫艺术眼界的开阔,对较全面 地欣赏文学作品的宏伟、清词、豪迈等多样风格。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后世影响
杜甫一生写作了大量诗歌,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甫集》六十卷。 《全唐诗》存其诗一九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文苑》《新唐书》卷 二零一、《文艺》有传。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 18卷,题为《杜工部集》。宋元明清时期,杜诗学成为显学,出现“千家 注杜”的诗学壮观。历代整理、笺注、评点、研究杜诗的著作,今存者尚 不下二百余种。
表现手法的成熟运用
杜甫的诗表现手法多样,《前出塞》《后出塞》《石 壕吏》《无家别》《垂老别》等,用寓普遍性于特殊 性之中典型的手法;《枯棕》《三绝句》等,用带有 象征意义的比喻的典型的手法;“朱门酒肉臭,路有 冻死骨”“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 苍耳》)则用贫富对比的手法;还有白描勾勒的方法, 瘦语(不用辞藻)盘空,委婉曲折等。
杜甫ppt课件
05
杜甫的创作环境与历史背景
杜甫所处的时代环境
01
02
03
安史之乱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时期,安史之乱给社会 带来深重的灾难,对杜甫 的创作产生深刻影响。
政治腐败
当时政治腐败,权贵奢侈 ,民生困苦,这些社会问 题激发了杜甫的创作热情 。
文化繁荣
唐朝文化艺术繁荣,为杜 甫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土壤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 诗句分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描写了狂风怒号、卷走茅 屋顶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恶劣。“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 黑。”描写了天气阴沉、秋色凄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愁苦。“布衾多 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描写了布衾破旧、孩子睡相不好的情况,表现 了诗人生活的困顿和身体的不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描 写了房屋漏雨、雨脚不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处境的艰难困苦。“自经丧乱少 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描写了诗人因战乱而失眠、忧虑的境况。
融汇众家
总结词
杜甫的诗歌融合了众家的风格和特点,既有儒家思想的深刻 烙印,又吸收了道家、墨家等其他思想流派的影响,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详细描述
杜甫的诗歌中融合了多种思想流派的影响,如儒家的人本主 义、道家的自然主义、墨家的实践主义等。这些影响在他的 诗歌中相互交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杜甫善于运用宏大的意象和壮丽的笔 触,表现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大段的铺陈和夸 张,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关注民生
总结词
杜甫的诗歌非常关注民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苦难和悲惨,表达 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注。
详细描述
唐代诗人杜甫介绍PPT模板
课文赏析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课文赏析
首联 :
“昔闻”写从前对洞庭
昔闻洞庭水
湖光山色的仰慕,
今上岳阳楼 “今上”交代时间,
“岳阳楼”点明地点。
此联描写了岳阳楼的什么,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诗歌小结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歌并不局限于写“岳 阳楼”和“洞庭水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 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 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 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 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古诗赏析
品读感悟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 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 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 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 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 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
品读感悟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 子,并赏析。
品读感悟
《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最传神的两个字 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① 坼:分裂,洞庭湖将吴、楚两地分开; ② 浮:漂浮,日月和星辰都漂浮在洞庭湖上。 ③ 这两个字用的极富动态感,自然贴切,使意境更加辽阔雄浑,把洞庭湖
生平趣事
胡木无话可说,眼睛贼溜溜直打转,看到 墙上挂有一幅画,画上有一个鹤发童颜的老 神仙,环抱一只打酒坛,睡在半山腰,酒顺 着坛口往下流。李白素好酒,时年又已59岁, 眉头一皱,胡木写道:酉加卒是醉,目加垂 是睡,老神仙环抱酒坛枕山偎,不知是醉还 是睡。李白看了看肥胖如猪的胡木,写道: 月加半是个胖,月加长是个胀,胡秀才挺起 大肚当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杜甫个人简介》课件
杜甫的艺术魅力
语言表现力
杜甫的诗作语言生动有力,充满 音乐感。
感染力、魅力
杜甫的作品能够深深感染读者, 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杜甫研究现状
1
学术界评价
杜甫的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和赞誉。
2
相关研究成果
有很多关于杜甫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多个方面。
3
学术热点
目前的学术热点包括杜甫的政治观点和诗歌创作技巧。
结语
杜甫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杜甫对我们的启示
杜甫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杜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展杜甫的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杜甫的魅力。
《杜甫个人简介》PPT课 件
# 杜甫个人简介
杜甫的生平概述
出生、家庭背景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出自一个世代文人的家庭。
求学、任官经历
杜甫曾在洛阳学习,并担任过多个官职。
家庭生活
杜甫娶了两位妻子,并有多个子女。
杜甫的文学成就
诗作风格、特点
杜甫的诗作风格既深沉激昂, 又富有感悟力。
代表作品介绍
杜甫的代表作品有《登高》、 《月夜忆舍弟》等。
影响与地位
杜甫以其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中 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杜甫的思想与人生观
1 人生态度、价理和 正义。
2 政治观点、主张
杜甫关注社会问题,主张 官员廉洁以保护人民的权 益。
3 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的思想观点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 很多文人墨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下 继续
读书和漫游时期 (三十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 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 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 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 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 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 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 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 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 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间的 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 马诗》、《赠李白》等。
1500 759-766
二.杜甫的诗歌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 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 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 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 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 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 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 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 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 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有吏夜捉人 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 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 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 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 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 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 苦,笔底波澜。是现代主义诗。
目录
1 2
杜甫的生平简介 杜甫的诗歌成就 杜甫的创作经历及作品
3
4 5
6
杜甫的死因之谜及其猜测 杜甫的诗歌的思想核心 杜甫意外走红网络(外一篇)
一.杜甫生平简介
又李 杜 被 年 系深 来 民县 ( 汉 合 商 甫 世 间 心 远 , , 。 杜 族 杜甫 称隐 与 人 曾 国, 诗 人盛 审 , ( “与 李 尊 居 民备 艺 格唐 言 巩 大杜 白 为 成 ”受 精 高时 父 县 * 李牧 合 “ 都 之推 湛 尚期 亲 ( 杜即 称 诗 , 语崇 , ,伟 ) 今 ”“ “ 圣 后 (, 在 他大 起 河 ) 。小 李 ” 世 《后 中 的的 由 南 , 李 杜 , 有 载世 国 约现 襄 巩 字 杜 ” 其 杜 敬诗 古 实 阳 义 子 ” , 诗 甫 堂人 典 主 ( ) 美 区 为 被 草 集有 诗 首义 今 人 , 别 了 称 堂 》“ 歌 诗诗 属 。 自 , 与 为 纪 )最 中 被人 湖 杜 号 杜 另 “ 念 。尚 的 保。 北 甫 少 甫 两 诗 之 杜 影 留他 ) 曾 陵 与 位 史 。 工 响 了忧 迁 祖 野 李 诗 ” 杜 部 非 下国 居 父 老 , 白人。甫 之常 忧巩 712 770
四 .
我到底 怎么死 的呢?
杜 甫 的 死 因 之 谜
多少年来,杜甫给 后人留下的最大疑 惑是他的死因。 文学、史学界针对 杜甫的死因提出了 五种死因,而且各 执一词,发人深思。
死亡之谜大猜想
一、病死说 翻阅莫砺锋、童强著《杜甫传》,关于杜 甫的死,书中是这 样写的:“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 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 二、赐死 此说最早出自于假冒唐朝李观的名义写的《杜拾遗补遗》。这 种说法自提出后,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说进行批驳,并明确指出此段文 字中的“硬伤”,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怎么能又在770 年赐死子美杜甫呢? 三、自沉于水而死 原因: 此说源于伪托唐朝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 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 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 四、食物中毒而死 提出此说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郭沫若的这种说 法同样具有猜测性,几乎没有文献作为依据纯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 五、消化不良而死 此说较为可信。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 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一说 是连续饿了5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 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 不良而死。
三.杜甫的创作经历及作品
•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 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 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 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 “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 重视。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 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 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 万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杜甫 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六.杜甫很忙
•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 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 “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 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 称为“杜甫很忙”。话不多说,上图
点击继续
最近,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多种版本的语文课本再创作恶搞令人捧腹,适 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突然的风靡网络恐怕是杜甫本人也始料未及的.
西南漂泊时期 (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 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 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 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 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 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2013-8-19
五.杜甫癿诗歌癿思想核心
• 杜甫癿思想核心是儒家癿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 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癿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 热爱祖国癿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癿腐败、社会生活中癿黑暗 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癿苦难做出 牺牲。所以他癿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癿 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癿伟大。他癿诗具有丰富癿社会内容、强 烈癿时代色彩和鲜明癿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 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癿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 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 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癿集大成者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癿精神,摆脱乐府古 题癿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癿新题乐府,如著名癿 “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癿大 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癿“新乐府运动”癿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癿近体讽喻 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宊以后。王禹偁、王安石 、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 气节癿精神力量。杜诗癿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癿范围。
谢 谢 观 赏
80、90后的网友,对杜甫这样的人物非常的熟悉,都是自己的小学语 文课本中的人物,因此,面对着对杜甫很忙图片的恶搞,很多一部分是对 自己儿时的回忆,有网友戏称,这是对那些年,我们一起恶搞过的古代人 物!
“杜甫很忙”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围观的网友对此评价“据说 为 了画杜甫,语文课本都脱销了”、“没有被涂鸦,不能算大家”。
娱乐至死后的反思
莞尔一笑后,是否觉得有一丝的无聊甚至无语,或许这就是 当今社会娱乐至上甚至至死的现状。名人被恶搞不是新闻,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一切很快过去,下一个新闻出来,曾 经的就会隐匿消失。 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 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 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这些 基于社会学、 心理学、传播学的分析,为解析网络恶搞现象提供了多元的 学术路径。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 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 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 简而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娱乐。 而那些炮制所谓“杜甫很忙”现象的网站,拿杜甫等代表中 国传统文化的古人“开涮”,看似无伤大雅,但是炒作和公 众的围观,恰恰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 茫”。杜甫涂鸦现象,也给当下社会一个善意的提醒:当下 的教育如果能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才可能在他 们心目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而不是无聊感。对 于李白、杜甫诗歌这样支撑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石,人 们或许还是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仰望”,而不是视如玩物。
二圣 右为李白
望 岳
杜 甫
一 览 众 山 小
会 当 凌 绝 顶
决 眦 入 归 鸟
荡 胸 生 层 云
阴 阳 割 昏 晓
造 化 钟 神 秀
齐 鲁 青 未 了
岱 宗 夫 如 何
困居长安时期 (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 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 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 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 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 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 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 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 《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得重用。
为官时期 (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 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 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 《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 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 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 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 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 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 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 即“三吏”、“三别”。
读书和漫游时期 (三十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 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 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 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 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 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 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 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 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 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间的 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 马诗》、《赠李白》等。
1500 759-766
二.杜甫的诗歌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 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 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 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 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 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 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 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 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 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有吏夜捉人 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 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 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 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 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 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 苦,笔底波澜。是现代主义诗。
目录
1 2
杜甫的生平简介 杜甫的诗歌成就 杜甫的创作经历及作品
3
4 5
6
杜甫的死因之谜及其猜测 杜甫的诗歌的思想核心 杜甫意外走红网络(外一篇)
一.杜甫生平简介
又李 杜 被 年 系深 来 民县 ( 汉 合 商 甫 世 间 心 远 , , 。 杜 族 杜甫 称隐 与 人 曾 国, 诗 人盛 审 , ( “与 李 尊 居 民备 艺 格唐 言 巩 大杜 白 为 成 ”受 精 高时 父 县 * 李牧 合 “ 都 之推 湛 尚期 亲 ( 杜即 称 诗 , 语崇 , ,伟 ) 今 ”“ “ 圣 后 (, 在 他大 起 河 ) 。小 李 ” 世 《后 中 的的 由 南 , 李 杜 , 有 载世 国 约现 襄 巩 字 杜 ” 其 杜 敬诗 古 实 阳 义 子 ” , 诗 甫 堂人 典 主 ( ) 美 区 为 被 草 集有 诗 首义 今 人 , 别 了 称 堂 》“ 歌 诗诗 属 。 自 , 与 为 纪 )最 中 被人 湖 杜 号 杜 另 “ 念 。尚 的 保。 北 甫 少 甫 两 诗 之 杜 影 留他 ) 曾 陵 与 位 史 。 工 响 了忧 迁 祖 野 李 诗 ” 杜 部 非 下国 居 父 老 , 白人。甫 之常 忧巩 712 770
四 .
我到底 怎么死 的呢?
杜 甫 的 死 因 之 谜
多少年来,杜甫给 后人留下的最大疑 惑是他的死因。 文学、史学界针对 杜甫的死因提出了 五种死因,而且各 执一词,发人深思。
死亡之谜大猜想
一、病死说 翻阅莫砺锋、童强著《杜甫传》,关于杜 甫的死,书中是这 样写的:“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 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 二、赐死 此说最早出自于假冒唐朝李观的名义写的《杜拾遗补遗》。这 种说法自提出后,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说进行批驳,并明确指出此段文 字中的“硬伤”,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怎么能又在770 年赐死子美杜甫呢? 三、自沉于水而死 原因: 此说源于伪托唐朝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 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 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 四、食物中毒而死 提出此说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郭沫若的这种说 法同样具有猜测性,几乎没有文献作为依据纯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 五、消化不良而死 此说较为可信。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 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一说 是连续饿了5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 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 不良而死。
三.杜甫的创作经历及作品
•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 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 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 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 “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 重视。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 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 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 万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杜甫 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六.杜甫很忙
•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 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 “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 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 称为“杜甫很忙”。话不多说,上图
点击继续
最近,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多种版本的语文课本再创作恶搞令人捧腹,适 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突然的风靡网络恐怕是杜甫本人也始料未及的.
西南漂泊时期 (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 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 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 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 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 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2013-8-19
五.杜甫癿诗歌癿思想核心
• 杜甫癿思想核心是儒家癿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 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癿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 热爱祖国癿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癿腐败、社会生活中癿黑暗 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癿苦难做出 牺牲。所以他癿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癿 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癿伟大。他癿诗具有丰富癿社会内容、强 烈癿时代色彩和鲜明癿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 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癿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 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 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癿集大成者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癿精神,摆脱乐府古 题癿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癿新题乐府,如著名癿 “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癿大 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癿“新乐府运动”癿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癿近体讽喻 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宊以后。王禹偁、王安石 、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 气节癿精神力量。杜诗癿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癿范围。
谢 谢 观 赏
80、90后的网友,对杜甫这样的人物非常的熟悉,都是自己的小学语 文课本中的人物,因此,面对着对杜甫很忙图片的恶搞,很多一部分是对 自己儿时的回忆,有网友戏称,这是对那些年,我们一起恶搞过的古代人 物!
“杜甫很忙”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围观的网友对此评价“据说 为 了画杜甫,语文课本都脱销了”、“没有被涂鸦,不能算大家”。
娱乐至死后的反思
莞尔一笑后,是否觉得有一丝的无聊甚至无语,或许这就是 当今社会娱乐至上甚至至死的现状。名人被恶搞不是新闻,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一切很快过去,下一个新闻出来,曾 经的就会隐匿消失。 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 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 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这些 基于社会学、 心理学、传播学的分析,为解析网络恶搞现象提供了多元的 学术路径。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 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 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 简而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娱乐。 而那些炮制所谓“杜甫很忙”现象的网站,拿杜甫等代表中 国传统文化的古人“开涮”,看似无伤大雅,但是炒作和公 众的围观,恰恰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 茫”。杜甫涂鸦现象,也给当下社会一个善意的提醒:当下 的教育如果能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才可能在他 们心目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而不是无聊感。对 于李白、杜甫诗歌这样支撑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石,人 们或许还是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仰望”,而不是视如玩物。
二圣 右为李白
望 岳
杜 甫
一 览 众 山 小
会 当 凌 绝 顶
决 眦 入 归 鸟
荡 胸 生 层 云
阴 阳 割 昏 晓
造 化 钟 神 秀
齐 鲁 青 未 了
岱 宗 夫 如 何
困居长安时期 (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 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 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 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 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 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 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 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 《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得重用。
为官时期 (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 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 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 《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 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 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 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 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 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 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 即“三吏”、“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