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阴用阳谈脾之阴阳

合集下载

阴阳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体现

阴阳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体现

阴阳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体现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描述人体或自然界万物相互作用的两个相互对立而统一的概念。

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阴阳的体现如下:
1. 心和肝:心属阳,肝属阴。

心脏控制血液运动,需要阳气,而肝脏调节血液的存留和运输,需要阴气。

心与肝的阴阳失衡会导致血液不畅、情绪不稳等问题。

2. 脾和胃:胃属阳,脾属阴。

脾主运化水谷,需要阴液滋润;胃主受纳和腐熟,需要阳气升发。

脾与胃的阴阳失衡会导致消化系统的相关问题。

3. 肺和肾:肾属阴,肺属阳。

肺主气机,所以需要阳气;肾主水液,所以需要阴液。

肺和肾的阴阳失衡会影响到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

4. 情绪:快乐、舒畅属于阳性,忧郁、烦恼属于阴性。

情绪的阴阳失衡也会导致相关身体系统的问题。

总之,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阴阳的平衡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阴阳失衡可能引起身体功能的混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
中医为了治愈疾病或调养身体,重视恢复阴阳平衡,使人体处于一个最为平衡、健康的状态。

脾阴学说论浅析

脾阴学说论浅析

脾阴学说论浅析
心有心阴心阳、肝有肝阴肝阳、肾有肾阴肾阳,依此,脾亦有脾阴脾阳。

人体每一脏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一旦出现阴阳偏颇就会发生病变。

脾阴学说的产生与形成
对于脾阴的论述,在明代以前的论述较少。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脾气不濡”的的提法;《难经》中有“血主濡之”,濡为滋养润泽之意,泛指阴血,实指脾阴。

张仲景对脾阴论治较多,《伤寒论》指出胃热不仅伤胃肠之津,还能制约于脾,使脾不能正常为胃行其津液,传输它脏,致脾不得其养,是为脾约证。

麻子仁丸就是张仲景在补脾阴理论指导下拟制的一个方剂,该方有“起脾阴化燥气为主”的作用。

此方时至今日,一直为众医家宗为治疗脾阴不足,不能为脾胃传输津液,使大肠传导受到阻而产生便秘的常用方剂。

在治疗脾阴方面,还有金元时期的李东垣。

有医家在谈及脾阴虚时曾曰:“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

”东垣认为脾为阴土,主司人体运化功能,能影响人体升与降、燥与湿。

故他在治疗脾阴虚方面采用补气升阳、健脾燥湿以滋化源的方法。

多用升麻、柴胡、黄芪一类药物。

后世医家称其补脾胃学术思想为“补土派”。

到了明清以后,阐述脾阴学说的医家越来越多,明代张景岳,不但很重视脾阴学说的研究,并且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立了一些治疗脾胃阴虚、有较好效果的方法,一直为各医家所应用,如理阴煎、补阴益气煎、慎柔养真汤等。

还如张锡纯对脾阴虚治疗有一套比较完整。

从“体阴用阳”谈脾之阴阳

从“体阴用阳”谈脾之阴阳
2 各 脏腑 “ 用” 源 。 一于气 体 一 统
宋代 大哲 学家朱 熹认 为 :体用 ” 源无 间 ,体 用” “ 一 “ 不二 ,体 用 ” 源 。在 医 学 中 , “ 一 有形 质 的称 “ ” 有 功 体 、 能 的称 “ ” “ 用 ,体用 ” 阴 阳结合 为 体 阴用 阳 , 以阐述 与 用 藏象 关 系 、 药物 功用 或指 导调 治脏 腑 。在 人体 中 , 种 各 有形 之脏器 称 为体 , 种 功 能 活 动称 为用 。中 医 的五 各 脏不 仅仅 是解 剖学 上 的五脏 , 更是 功能 意义 上 的五 脏 , 即 “ ” 面 的概括 。中医各脏 腑相 关正 是通 过“ ” 用 层 用 互 相作 用互 相制 约 。邓铁 涛教授 提 出 的中医五 脏相关 学 说 的内涵 之一 是五 脏相 关 的功能 系统观 。人 体可分 为
结合 , 主要 与 阴 阳理 论 结合 , 现 了体 阴用 阳 , 要用 出 主 于阐述脏 腑 的一 个 生理 特 点 , 脏 腑体 阴用 阳研 究 与 对 运用 最多 的是肝 体 阴用 阳 , 从 “ 阴用 阳 ” 看 脾之 现 体 来
阴阳 。
用也 , 大肠 小肠 …… 阳体 而 阴用 也 等 ” 。体 属 阴 , 属 用 阳 ,体用 ” 同 阴阳 乃一 切 事 物相 关 联 的两 种功 能 属 “ 如 性 。至 清代 , 阴用 阳学 说逐 步趋 于成熟 , 体 以叶天 士肝 体 阴用 阳为代 表 , :肝 为 风 木 之 藏 , 日 “ 因有 相 火 内寄 , 体 阴而用 阳 , 性 刚 , 动 , 升 , 赖 肾水 以涵 之 , 其 主 主 主 血
张元 贵 , 仕 君 , 邱 肖莹 , 凯佳 陈
( 广州 中医药大 பைடு நூலகம் , 东 广州 5 00 ) 广 14 5

中医如何从阴阳学说分析脾胃虚弱

中医如何从阴阳学说分析脾胃虚弱

中医如何从阴阳学说分析脾胃虚弱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基本观念,它贯穿于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诊断、治疗的全过程。

脾胃虚弱作为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也可以从阴阳学说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脾胃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从阴阳学说来看,脾属阴,胃属阳。

脾主运化,主升清,其性喜燥而恶湿,为阴中之至阴;胃主受纳腐熟,主降浊,其性喜润而恶燥,为阳土。

正常情况下,脾阴与脾阳、胃阴与胃阳相互协调,维持着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当脾胃虚弱时,这种阴阳平衡就会被打破。

比如,脾阳虚是脾胃虚弱常见的一种表现。

脾阳不足,就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导致寒湿内生。

这时候,人体会出现食欲减退、腹部胀满、大便溏稀、四肢不温等症状。

从阴阳的角度分析,脾阳的虚弱属于阴盛阳虚,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脾土,使得脾的运化功能失职。

再看胃阴虚。

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就不能正常腐熟水谷。

患者会有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等表现。

这是由于阴液亏损,胃阳相对亢盛,导致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失常。

脾胃虚弱还可能表现为脾阴虚。

脾阴虚时,脾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不能将水谷精微正常输布,人体会出现消瘦、烦热、口唇干燥等症状。

这是脾阴不足,不能滋养脾土,导致脾的功能失调。

此外,脾胃虚弱也可能是阴阳两虚的情况。

例如,长期的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者久病伤脾,可能导致脾阳和脾阴都不足。

此时,患者既有阳虚的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又有阴虚的口干咽燥、心烦失眠等症状。

那么,中医如何根据阴阳学说来调理脾胃虚弱呢?对于脾阳虚,治疗常以温补脾阳为主,常用的方剂如理中丸。

药物如干姜、附子等,可以温壮脾阳,驱散寒湿。

而对于胃阴虚,则以滋养胃阴为法,常用益胃汤等方剂,以麦冬、沙参等药物滋养胃阴,恢复胃的正常功能。

在调理脾胃虚弱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阴阳的相互关系。

五脏之脾的阴阳及气血失调

五脏之脾的阴阳及气血失调

五脏之脾的阴阳及气血失调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主统血。

脾的运化功能,是以脾的阳气为主,故脾的运化功能障碍,也主要是由于脾的阳气虚损,失于升清,失于运化所致。

而脾的阴血不足,对于运化功能的影响,则远逊于脾的阳气。

此即是脾阴阳失调病机的特点。

脾的统血功能,实际上是脾的阳气固摄作用的体现。

因此本节主要阐述脾之阳气失调。

(1)脾阳、脾气的失调脾的阳气失调,多为脾的阳气虚损、健运无权,气血生化无源,或为水湿内生,损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脾之阳气不足,升举无力,中气下陷,而致内陷下脱;或气虚统血无权,而致失血。

故脾的阳气失调主要表现在脾气虚损、脾阳虚衰及水湿中阻等方面。

脾气虚损脾气虚,即中气不足。

多由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或因禀赋素虚,或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损伤所致。

脾气虚弱则运化无权、可见纳食不化,口淡无味;脾之升清作用减弱,影响胃的降浊,而致升清降浊失司,上可见头目眩晕,中可见脘腹胀闷,下可见便溏泄泻等病理表现;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足,生化气血无源,导致全身性的气血不足;脾气虚则统摄血液无权,脾不统血而失血;脾气虚,升举无力,甚至下陷,则中气下陷,可见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病理表现。

脾阳虚衰脾阳虚衰,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亦可由于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

脾阳虚则寒从中生,可见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虚寒征象。

脾阳虚,则温化水湿无权,水湿内聚,或生痰成饮。

或水泛肌腠为肿。

水湿中阻水湿中阻,是由于脾的阳气不足,运化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或津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司,水湿停滞于内所致。

脾虚湿滞,或成痰饮,或为水肿。

由于脾阳虚,运化水湿能力下降,又易于感受外湿,内外合邪,交阻中焦,形成虚实挟杂之证。

水湿中阻,从寒化更伤脾阳,以致湿盛而阳微;从热化而酿成湿热。

中焦湿热,熏蒸肝胆,胆热液泄,可见面目俱黄之黄疽。

(2)脾阴的失调脾阴失调,是指脾的气阴两虚,多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乏而形成。

脾气虚,脾失健运可见腹胀、便溏、纳食不化等。

中医如何从阴阳平衡角度治疗脾胃虚弱

中医如何从阴阳平衡角度治疗脾胃虚弱

中医如何从阴阳平衡角度治疗脾胃虚弱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阴阳平衡是维系人体健康的关键所在。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于人体的整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脾胃虚弱时,从阴阳平衡的角度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脾胃虚弱,在中医看来,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乏力、消瘦等症状。

从阴阳平衡的角度分析,脾胃的阴阳失调可能是导致这些症状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脾胃的阴阳属性。

脾属阴,主运化,升清;胃属阳,主受纳,降浊。

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

当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也就是脾阴不足时,就无法有效地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输送到全身,从而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同时,脾阴不足还可能导致水湿内停,出现腹胀、腹泻等问题。

胃主受纳,胃阳充足时,才能腐熟水谷。

若胃阳虚弱,就会出现胃脘冷痛、喜温喜按、消化不良等症状。

胃阴则起到滋润胃腑、濡养胃黏膜的作用。

胃阴不足时,容易出现胃脘灼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表现。

那么,中医如何从阴阳平衡的角度来治疗脾胃虚弱呢?对于脾阴不足的情况,治疗时通常会采用滋阴健脾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山药、莲子、芡实、麦冬等。

这些药物能够滋养脾阴,恢复脾的运化功能。

同时,还会注重饮食调理,建议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等。

而对于脾阳虚弱的患者,治疗则以温阳健脾为主。

常用的药物有干姜、附子、白术等。

在饮食上,可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核桃等,以助脾阳的恢复。

对于胃阴不足的情况,治疗会以滋阴益胃为原则。

常用的中药有沙参、玉竹、石斛等。

在饮食方面,推荐食用一些清淡、滋润的食物,如绿豆汤、莲藕汤等。

胃阳虚弱时,治疗重点在于温胃散寒。

常用的药物如吴茱萸、肉桂等。

饮食上要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以防损伤胃阳。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中医还强调情志对脾胃的影响。

长期的情志不畅,如忧虑、愤怒等,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的功能。

从阴阳平衡的角度来看,情志过激会打乱人体的阴阳平衡。

阴阳辨治脾胃病

阴阳辨治脾胃病

阴阳辨治脾胃病从阴阳辨治脾胃病,脾胃同居中州,脾气升,主运化;胃气降,主受纳;阴阳相配,升降既济。

一旦为病,胃为阳土,法宜润降;脾属阴脏,治当温运,是乃正治。

然病变无穷、阳腑有阳伤之疾,阴脏有阴亏之虞,故有温胃阳,救脾阴之治者,乃为变法。

如此则知其常,达其变,调整脾胃阴阳之法全矣。

(一)阳脏阳伤温胃当从釜底加薪胃为阳土,多气多血,故有阳明阳脏之称,胃为水谷之海,日以纳食消谷为职,故凡饮食生冷,水湿内停,多伤胃阳,其在衰弱体质,老年病后胃阳不振者,尤为多见。

诸多医家更重胃阴而忽视胃阳,叶天士创“胃阴学说”。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凡见水谷积滞胃腑,阻遏不通而致反胃、恶心呕吐、泛酸诸症,多责之于胃阳不振、浊阴潜踞所致。

用药非温而通者,不得复其阳,非通而走者不能祛其寒,法当釜底加薪,温通胃阳。

(二)阳腑津伤法宗叶桂酸甘滋润前贤谓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宜降故也。

张仲景急下存阴之法,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

清代名医叶天士阐发先贤之论,谓胃主承纳下降,以通为用,故凡辛香刚燥之品,非胃所宜,即理中、平胃之属,四君、异功等方,竟为治脾之药,辛香伤胃,呆钝守中、非胃腑宜通之法。

故创治胃“宜凉、宜润、宜降、宜通”之说,使治胃法更趋完备。

临证见禀质木火之体,胃津耗伤,以致嘈杂灼热、胃脘疼痛、口乾舌红等症,常用清养胃阴之法。

尝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屡损胃气,不过甘寒或酸甘滋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胃之通降即复矣!”(三)阴脏阳虚温脾更须注重升清脾为太阴阴脏,职司运化,喜燥恶湿、故凡寒湿外受或阳衰寒湿内生,每致太阴之阳受伤,不能运布中阳,俾阴寒窃踞、中焦滞钝而成湿邪壅塞、阳失斡旋之证,常见腹胀纳减,便溏形寒,肢冷面白光,舌淡脉细等症、甚则脾不统血而为黑便。

治脾之药宜动宜刚则运,温补极是,大忌阴腻静药。

(四)阴脏阴亏滋阴和营须助生化脾阴之说,历代医家更少论及。

试论五脏皆体阴而用阳

试论五脏皆体阴而用阳

试论五脏皆体阴而用阳王舒憬;王昌俊【摘要】\"五脏体阴而用阳\"是从\"肝体阴用阳\"观点延伸而出的,同样由此延伸而出的观点还有\"肺体阳而用阴\".通过分析\"肺体阳而用阴\"观点下肺和肝的体用概念不相一致,否定了\"肺体阳而用阴\"观点,并间接证明了\"五脏体阴用阳\"观点的正确性.逐层论述阴与阳,体与用,体用与阴阳,五脏与体用阴阳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阐释了五脏体用的本质是一致的,五脏之体均属阴,为物质结构;五脏之用均属阳,为功能作用.联系古今众医家学说,分述各脏腑之体阴用阳,从而充分理解\"五脏体阴用阳\",并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9(040)005【总页数】3页(P655-657)【关键词】五脏;体阴用阳;阴与阳;体与用;体用与阴阳;五脏与体用阴阳【作者】王舒憬;王昌俊【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3“五脏体阴而用阳”起源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肝体阴而用阳”一说,本文通过否定肺之体阳用阴观点,充分联系阴阳学说、脏腑理论、体用论,阐明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分述各脏的体用阴阳,从而充分论述“五脏皆体阴而用阳”。

1 肝体阴用阳观点的延伸《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中有云[1]:“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

”从肝的组成和功能两方面阐述了肝体阴而用阳的性质,正式提出了“肝体阴而用阳”一说。

自此,许多医家皆认同叶天士的“肝体阴而用阳”观点,并由此展开了对体用论和阴阳结合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如:潘文奎[2]提出“体阴用阳非独肝也”的观点,张元贵[3]认为“脾亦体阴用阳”,康玉斗[4]提出“心体阴而用阳”。

脾体阴而用阳

脾体阴而用阳

【理论探讨】脾“体阴而用阳”疏证李涵,张明雪△(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摘要:唐容川认为脾“其体阴而其用阳”,学界对此说发祥尤少。

本文从脾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论治特点及唐氏此说出现的理论背景方面进行了详尽疏证,揭示脾居中土藏营贮血,其体属阴,以气为发挥运化、升清、护卫功能的物质基础,其用为阳的功能特点,并系统梳理脾运化、统血、主卫的功能,明确脾统血“贮血、生血、行血、摄血”的理论内涵,为完备脾藏象理论体系张本。

关键词:脾体阴而用阳;脾藏象理论;脾统血;脾主运化;脾之主为卫中图分类号:R222.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13)06-0612-03Commentary of the Spleen “taking Yin as the body and Yang as its function ”LI Han ,ZHANG Ming-xu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Mr.TANG Rong-chuan ,spleen belongs to Yin but acts as Yang ,which lacks proof in TCM.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heory background of Tang ,together with anatomical structur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pleen ,in order to reveal and differentiate Yin and Yang function of Spleen.Spleen is responsible for blood storage ,which is Yin ,also dominates transformation ,ascending function and controls blood ,which is Yang.The passage also identifies the function of spleen and demonstrates its blood control theory including storage ,hemogenesis ,circulation and restraint ,therefore complete and perfect spleen visceral theory.Key words :Spleen belongs to Yin but acts as Yang ;Spleen Visceral Theory ;Spleen controls blood within the vessels ;Spleen dominat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pleen dominate protectio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698);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资助项目(2012-lnzyxzk-01);辽宁省特聘教授资助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F12-155-9-00);辽宁中医药大学青蓝学者工程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李涵(1985-),女,辽宁黑山人,中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浅论脾之阴阳

浅论脾之阴阳
脾 阴 之 间 相 互 依 存 的 意 思 。素 问 ・生 气 通 天 论 》 : 约 阳 热 功 能 之 衰 退 所 致 。 《 云
“ 味过 于 苦 , 气 不 濡 , 脾 胃气 乃 厚 。论 述 了过苦 化燥 ”
对于脾 阴虚的治 则方药 , 明清 医家亦 多有 发挥 ,
伤 阴 , 脏 阴气 不能濡润 , 脾 则导 致 胃气 壅滞厚 重之病 归 纳之 , 大抵 有三 类 : 淡法 、 寒 法 、 香 甘平 法 。 甘 甘 芳 理现象 。 灵枢 ・ 另《 五邪 》 中提 到脾 之阳气不 足 . 阴气 甘 淡法 为胡 慎柔所 倡 导 , 他说 : 四君加 黄 芪 、 “ 山药 、 有余 的主要 病理 表现 为 “ 中肠呜腹 痛 ” 主要 是 阴 莲 肉、 寒 , 白芍 、 昧子 、 五 麦冬 。煎去头 煎不 用 , 止服 第 二
全面 , 而对脾阴及其病证 , 虽有论及却 筒而不详 . 亦有 脾 阴。关于药误 问题 , 明清 医家意识 到 , 用药 偏于 刚 干 脆予 以否 定 的, 致使相 当一 部分 医家偏执“ 脾无 滋 燥 或滥 用大辛大热 之剂可 导致 胃火亢 盛 , 伤脾 阴 。 损
阴亏 内热化 火 , 常常 伤及 脾 阴 , 也 而 法” 之说 , 而这种认识有悖《 内经 》 基本原理 , 且与临床 另 如他脏虚 损 , 实际不尽吻合 。故正确地理解脾 之 阴 阳, 立其 基本 其 中尤 肾水亏 虚和肝 阴不足 对脾 阴影响 最著 。关 确 概念, 不仅 有 利 于脏 腑 阴 阳理论 的完 整 性 、 系统 性 , 于脾 阴虚 的具体 症状 , 明清 不少 医家 通过 各 自的临
据《 内经 》 阴 阳者 , 物 之能 始 也 一基 本 原 万 这
对 于脾 阴虚 证 的病 因 , 明清 时期 总结 出有 六淫

中医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研究

中医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研究

中医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研究中医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研究摘要:中医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的理论是中医学中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反映了人体脾胃功能的生理特点以及不同外界因素对其发挥作用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中医文献的梳理,分析了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的内涵和形成历程,并探讨了其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把脾胃与外界环境联系起来,科学阐述了脾胃功能的生物学意义。

同时,该理论对现代医学中的胃肠道疾病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研究一、简介脾胃是人体的消化吸收系统,其作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学认为,脾胃的健康与外界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是中医学中关于脾胃与外界环境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不但反映了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物学意义,而且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的内涵和形成历程二、1 内涵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中的“阳”和“阴”指的是人体脾胃功能的表现形式。

脾胃的“阳”代表其消化、吸收、转化等功能,而“阴”则代表其润滑、调节、保护等功能。

这一理论认为,脾胃功能的表现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当受到风邪影响时,脾胃“阳”易受到损伤,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而受到湿邪影响时,脾胃“阴”易受损伤,表现为胃肠道痉挛、腹痛、泻痢等症状。

因此,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指出了外界因素对脾胃功能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脾胃功能的生物学意义。

二、2 形成历程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的形成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理论的萌芽阶段。

《黄帝内经》中就有“风寒夹湿”、“不得卧寒湿处,以避风雨”等相关论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论逐渐被发展和完善。

而明清以后,脾胃“阳受风气,阴受湿气”理论逐渐成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用阴阳五行理论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用阴阳五行理论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用阴阳五行理论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二)1.五臟之间的资生关系:●肝气疏泄利于心血运行,就是肝资生心(木生火)。

●心的阳气推动血行以养脾,就是心资生脾(火生土)。

●脾运化水谷精微以养肺,就是脾资生肺(土生金)。

●肺清肃下降,利于肾主水纳气,就是肺资生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滋养肝之阴血,就是肾资生肝(水生木)。

2.五臟之间的克制关系:●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臟的壅郁,以利于脾主运化功能的发挥(木克土)。

●脾主运化,一方面运化精微,使肾精充足,另一方面又运化水液,以制止肾水泛滥以保证肾主水功能的正常进行(土克水)。

●肾的精液充足,可以使心阴充足,以抑制心火亢烈(水克火)。

●心的阳气,可以克制肺气宣降太过,以保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火克金)。

●肺气肃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以利于肝主疏泄功能的发挥(金克木)。

3.在生克方面,都有太过和不及的两面。

(1)比如肝是克土的,但如果克制太过,就象土地上的植被过于茂盛,土就会衰,这也是不好的一面。

如果不及,沃土上干脆没有植被,沃土也就不能保持它的滋润状态,就会风化、沙化,那也是不行的。

《尚书洪范》上说“土爰稼穑”,土喜欢木来克它,也就是说它需要植被来保护它的滋润。

所以说,生克有制,能达到一个平衡点,才是最好的。

(2)金克木,举个自然界的例子就好理解了。

木工用木头做我们所需要的日用品,以前是用斧头砍木头,栋梁之材也是需要斧头来砍斫的,斧头伐木也是金克木。

这是大自然正常的一个平衡状态。

如果不砍伐木头的话,森林就会过于茂盛,土就要衰,也是不行的。

人的肝气郁结容易肝火旺,容易肝阳上亢,也需要肺金的克制,来保持肝木不要太旺。

肺主清肃下降,也能帮助肝臟疏泄以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

肝臟除了有克制和被克制的两方,还有生它及它所生的两方。

它能克制脾士,又被肺金所克;它被肾水所生,它又能生心火,向心臟提供血液,使心臟正常工作。

(3)心臟为火,火克金,肺金最怕心火旺,心火一旺肺就受克,肺阴就会不足,而肺阴不足最明显表现就是喉咙会痒会痛,重一点就会咳嗽。

黄帝内经: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黄帝内经: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黄帝内经: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黄帝内经读书会(岐黄书友会)之第16期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黄帝内经·素问·第四章·金匮真言论·第三节子言解读内经之16期非常有意思,阴阳的话题,放之四海而皆准,防止任意时间皆可用。

黄帝内经一半的篇章都是在讲阴阳,懂了阴阳,自然就懂了内经和养生了。

一日之中,白天为阳,晚上为阴,所以白天从日出开始,就是阳了,到中午是阳中之阳,下午是阳中之阴。

而晚上前半夜是阴中之阴,到快天亮时则是阴中之阳。

所以阴阳可以像物理中的分子一样不断解剖分解到无穷。

为什么我们人身上背上督脉属于阳,对应身体里面是任脉属阴,我们的五脏都是阴脏,而六腑确实阳脏,这又回到我们前面文章里面,谈到阴是主内藏精的,而阳是主外输送。

所以阴阳就不可独活。

接下去理解就是五脏六腑对应的12条经脉,心肝脾肺肾对应都是阴经,膀胱三焦胃大小肠胆则是阳经。

举例: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这是一对,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这又是一对。

如果各位可以按照阴阳来理一理这个关系,其实学习黄帝内经就会简单许多。

养生也变得简单。

【黄帝内经读书会】今日题目⊙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只做公益分享,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中医如何从阴阳学说角度诊治脾胃虚弱

中医如何从阴阳学说角度诊治脾胃虚弱

中医如何从阴阳学说角度诊治脾胃虚弱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是其核心的基础理论之一。

脾胃虚弱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从阴阳学说的角度来诊治,能够为我们提供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在人体中,同样存在着阴阳的划分。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也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

从阴阳的属性来看,脾胃的生理功能可以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这一功能具有升清、温煦等特点,属阳;胃主受纳腐熟,具有通降、滋润等特性,属阴。

脾胃的阴阳平衡,意味着脾的升清功能与胃的降浊功能协调有序,共同完成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输布。

当脾胃虚弱时,往往会出现阴阳失调的情况。

比如,脾阳不足,就会导致运化功能减退,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四肢不温等症状。

这是因为脾阳虚弱,无法温煦脾土,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的能力下降。

此时,治疗的重点在于温运脾阳,可以使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方剂,其中的干姜、附子等药物具有温热之性,能够补充脾阳,恢复其运化功能。

而胃阴不足,则会出现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干呕呃逆等症状。

这是由于胃阴亏虚,不能滋润胃腑,导致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失常。

治疗时应以滋养胃阴为主,常用的方剂有麦门冬汤、益胃汤等,其中的麦冬、沙参、玉竹等药物能够滋养胃阴,恢复胃的正常功能。

此外,脾胃虚弱还可能表现为阴阳两虚的情况。

即脾阳和胃阴都不足,此时患者既有脾阳虚的症状,如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又有胃阴虚的表现,如胃脘灼热、口干舌燥等。

治疗上则需要阴阳双补,根据阴阳亏虚的程度,合理调整用药的比例和剂量。

在诊断脾胃虚弱时,中医也会依据阴阳学说来进行判断。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方面来辨别阴阳的盛衰。

比如,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多提示脾阳不足;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则多为胃阴亏虚。

而脉象沉细无力、舌淡少苔等,则可能是阴阳两虚的表现。

《黄帝内经》对人体阴阳的划分依据

《黄帝内经》对人体阴阳的划分依据

《黄帝内经》对人体阴阳的划分依据中医经典论著《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曰:“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故背为阴,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

上述文字,可谓是《内经》对人体中阴阳划分最原始的论述。

中医的阴阳概念,何者为阴,何者为阳,学术界已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一般来说,凡是事物或现象,具有火的炎热、干燥、升发、蒸腾、运动等特点的,皆属于阳,如温热的、明亮的、上升的、活动的、外在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等等,统属于阳;相反,具有水的寒冷、湿润、沉降、凝聚、宁静等特点的,皆属于阴,如寒凉的、晦暗的、下降的、沉静的、内在的、物质的、机能衰退的等等统属于阴。

但是,中医对人体阴阳的划分依据,却是学者们极少提及的。

人体阴阳的划分依据的是什么,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描述人体物质运动的坐标系。

现在,笔者试从人体物质运动的角度,对此作一分析和介绍。

“言人身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从此条阴阳划分,不难看出,它单纯以事物所处的内外位置关系为其判定依据,其中有二种划分标准。

一是从人体各部物质的内外位置关系上来划分,如皮毛之于血管、神经等为外,故皮毛为阳,血管、神经等为阴;肌肉之于骨骼等为外,故肌肉为阳,骨骼为阴。

其二是站在人体物质运动坐标系的角度分析得来的,如分析四肢部的内外阴阳时,它是站在四肢极坐标系的骨骼中心位置而言的,在这个位置上观察,四肢部的皮毛才属于外,骨骼才属于内(如果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而言,则离观察者近处的皮毛就不是外,而是近)。

同理,当言头部、躯干部的内外阴阳时,它是站在头部、躯干部的局部坐标中心位置而言的。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首先要明确,此条阴阳的划分,它所分析的只是腹与背之间的关系,与人体其它部位无关。

从体阴用阳谈脾之阴阳

从体阴用阳谈脾之阴阳

从“体阴用阳"谈脾之阴阳历代医家对脾的论述,侧重脾阳的多,重视脾阴的较少。

“体用”本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与中医理论结合,主要与阴阳理论结合,出现了体阴用阳,主要用于阐述脏腑的一个生理特点,对脏腑体阴用阳研究与运用最多的是肝体阴用阳,现从“体阴用阳”来看脾之阴阳。

哲学的“体用”与中医理论结合的体阴用阳“体用”属古代哲学范畴,最先为思想家提出,历代思想家对“体用”的含义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中医学领域也有将“体用”用来描述对象,如早在《内经》中就有“体”、“用”二字,“在体为皮毛……其用为固”;“在体为骨……其用为燥”(《素问·五运行大论》),“体用”用来描述人体、脏器、药物等物质实体。

“体用”本为哲学概念,且有不同的含义,或以体为本质,用为现象;或以体为内容,用为形式;或以体为实体,用为作用等等。

医学上出现的“体用”概念当属于“以体为形质,用为功用”这对范畴,即唐代崔憬在《周易探玄》中注解《易·系辞》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时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

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之妙用也。

”这对“体用”概念在医学中运用最广。

体即形质,用即功能。

“体用”在医学中的运用主要与阴阳结合。

阴阳理论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故古代医家在运用“体用”时,不自觉的引入了阴阳的概念——“体阴者用必阳,体阳者用必阴”,或阐述藏象关系,或阐述药物功用,或指导调治脏腑。

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云:“心肺……阴体而阳用也,大肠小肠……阳体而阴用也等”。

体属阴,用属阳,“体用”如同阴阳乃一切事物相关联的两种功能属性。

至清代,体阴用阳学说逐步趋于成熟,以叶天士肝体阴用阳为代表,日:“肝为风木之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而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主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浅论“脾体阴而用阳”

浅论“脾体阴而用阳”

浅论“脾体阴而用阳”叶瑜;莫志红;莫智旭;欧志斌【摘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唐容川“脾体阴而用阳”的观点,即从易理论探讨脾具有坤卦之德,其体属阴,脾之用如乾卦之健,其用属阳;从脾的生理特性、功能特点探讨脾体属阴,其用为阳,强调脾阴脾阳紧密相关;从临床遣药制方论探讨治疗脾病方剂,多润燥得当,以平为度.【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0)003【总页数】2页(P289,315)【关键词】脾;易经;体用关系;理论探讨【作者】叶瑜;莫志红;莫智旭;欧志斌【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阳 55000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阳55000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阳 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贵阳 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6脾的阴阳属性,历代虽有脾阴、脾阳之说,但多分别而论。

清·唐容川曾提出“脾体阴而用阳”,但此说后世极少发挥。

本文从易理、体用关系以及脾病的治疗原则等方面,阐述“脾体阴而用阳”的观点,旨在丰富脾胃学说,并为临床辨治脾胃疾病提供思路。

1 从易理论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鼓胀论》中指出,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把脾与乾、坤二卦联系起来,将其生理特性比对《易经》的卦象进行诠释,这样脾的生理特性就被放到一个更大的范畴中进行讨论。

受其启发,本文首先从易理来阐发“脾体阴而用阳”的观点。

1.1 脾体阴乾、坤均为万物始初、万物本源之意。

其中,坤承载万物,代表的是纯阴之气,其卦象征地,是土、大地的意思。

“坤作万物”、“含万物而化光”,指坤主生成万物,包容万物。

“坤厚载物”,则世间万物因之而亨通。

脾在五行属土,其为脏属阴。

《素问·五运行大论》中称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政为谧”。

所谓“静兼”,《类经》三卷第六注注为“脾属至阴,故其性静。

土养万物,故其性兼”。

“兼”作“兼并”解[1],“谧”为“安静”之意。

浅谈脾为阴中之至阴

浅谈脾为阴中之至阴

浅谈脾为阴中之至阴#好医生为健康护航#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过程中,本人对“脾为阴中之至阴”这句话一直理解不透彻。

“至阴虚则阳气绝而不降,至阳盛则阴气微而不升”。

这里的“至阴”指脾,“至阳”指三阳(太阳,少阳,阳明)。

意为“脾虚至极则阳气耗绝而至气机有失升降,阳气太过则阴津过多耗损而无生机。

”从生理角度说,太阴是主运化的,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液,它所主管的阴液的量是最大的。

《黄帝内经》把它叫做三阴。

少阴是主水的,也主藏精,但是水液的量是仅次于脾所主的水谷精微和水湿,少阴它所管的阴液的量属于二等,因此它是二阴。

厥阴是主藏血的,血是人体阴液中最精华的部分,所以厥阴是一阴。

三阴、二阴、一阴,是根据五脏中它主管阴液的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出自郝万山《伤寒论讲稿》第54讲辩太阴病证并治)从水液论述,人体的水液全部通过脾运化上注于肺,然后通过肺脏的宣发肃降,一部分从体表以汗液形式发散,一部分下注,通过肾主司二便作用,排泄出体外。

脾运化的水液量要比肾主水液的量要多,所以为太阴,而脾又位于身体下部,就五脏来说他是阴中至阴。

据《内经》及后世医家所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要》一书中总结“脾为阴中至阴”有如下几层含义:1、“至”,作“转输”解。

脾脏及“传化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能受纳水谷、运化精微排出糟粕,又是人体气机升降转输的枢纽,含上传下达之意于其中。

2、“至”,作“到达、始至”解。

脾通于长夏,居夏秋之间,季节至此开始由阳转阴、由热转凉。

3、“至”,作“至极”解。

①脾在五脏中属阴,在经脉中属足太阴,在人体位居中偏下,以太阴居阴位。

②脾通于土气,其体象地,而土地是自然界最大的阴体,《素问,玉机真脏论》谓之“孤脏”,“孤”有“大”之意。

4、“至”,作“归”解。

土为万物之所归。

5、“至”,作“化生”解。

脾主运化,为化生血液之源,血属阴。

“脾为阴中之至阴”是其在人身所处位置、生理功能、与季节通应等诸多方面的高度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体阴用阳"谈脾之阴阳
历代医家对脾的论述,侧重脾阳的多,重视脾阴的较少。

“体用”本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与中医理论结合,主要与阴阳理论结合,出现了体阴用阳,主要用于阐述脏腑的一个生理特点,对脏腑体阴用阳研究与运用最多的是肝体阴用阳,现从“体阴用阳”来看脾之阴阳。

哲学的“体用”与中医理论结合的体阴用阳
“体用”属古代哲学范畴,最先为思想家提出,历代思想家对“体用”的含义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中医学领域也有将“体用”用来描述对象,如早在《内经》中就有“体”、“用”二字,“在体为皮毛,,其用为固”;“在体为骨,,其用为燥”(素问五运行大论》),体用”用来描述人体、脏器、药物等物质实体。

体用”本为哲学概念,且有不同的含义,或以体为本质,用为现象;或以体为内容,用为形式;或以体为实体,用为作用等等。

医学上出现的“体用”概念当属于“以体为形质,用为功用”这对范畴,即唐代崔憬在《周易探玄》中注解
《易系辞》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时说:
“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

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之妙用也。

”这对“体用”概念在医学中运用最广。

体即形质,用即功能。

“体用”在医学中的运用主要与阴阳结合。

阴阳理论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如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故古代医家在运用“体用”时,不自觉的引入了阴阳的概念——“体阴者用必阳,体阳者用必阴”,或阐述藏象关系,或阐述药物功用,或指导调治脏腑。

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云:
“心肺,, 阴体而阳
用也,大肠小肠,, 阳体而阴用也等”。

体属阴,用属阳,“体用”如同阴阳乃一切事物相关联的两种功能属性。

至清代,体阴用阳学说逐步趋于成熟,以叶天士肝体阴用阳为代表,日:
“肝为风木之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而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主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每于治疗肝病药
物中加入白芍、当归、川芎等药物养肝、柔肝,顾肝之阴体达到良效。

“体用”概念还大量用于中药药学理论。

如“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味之成者,为体;气之成者,为用,有诸体而形诸用。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在比较奇南香与沉香时论道:
“奇南与沉同类,自分阴阳:
沉牝也,味苦性利,其香含藏,烧更芳烈,阴体阳用也;奇南牡也,味辣沾舌麻木,其香忽发,而性能闭二便,阳体阴用也”。

2各脏腑“体用”一源,统一于气
宋代大哲学家朱熹认为:
“体用”一源无间,“体用”不二,“体用”一源。

在医学中,有形质的称“体”、有功能的称“用”,“体用”与阴阳结合为体阴用阳,用以阐述藏象关系、药物功用或指导调治脏腑。

在人体中,各种有形之脏器称为体,各种功能活动称为用。

中医的五脏不仅仅是解剖学上的五脏,更是功能意义上的五脏,即“用”层面的概括。

中医各脏腑相关正是通过“用”互相作用互相制约。

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内涵之一是五脏相关的功能系统观。

人体可分为肝、心、脾、肺、肾五脏机能子系统。

中医关于肝、心、脾、肺、肾五脏的概念,源于早期对人体器官结构的认识,又源于对人体生命活动过程和天人关系的宏观观察,是对人体生命过程呈现的整体机能抽象的分类概括。

五脏机能子系统的概念,即有“体用”之“用”的含义;五脏系统的功能联系,即是“体用”之“用”的联系,“体用”较之阴阳稍具体,在人体内将“体用”一源更具体地统一为气,气乃万物之根本,气可凝聚形成有形之体,气更是各功能动态变化之“用”的表现。

内经中有“形之不足,温之以气”,此处没有分寒热还是阴阳(实为阴阳之不足),只要形之不足则可温之以气,形不足是“体”的不足,温气补用可以成形。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南朝齐梁间范滇《神灭论》云: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

”形与神俱、体与用俱存乃可御外邪,身体健康,尽终天年。

“形气俱虚,
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可见“体用”不足则是疾患之关键。

“体用”互存,不得相异,“体用”一源。

脾之“体用”一源乃统一于脾气。

3脾体阴用阳,脾阴脾阳互制互用
任何事物都有“体用”阴阳的属性,“体用”阴阳互制互用,才能发挥正常功能,如同宋爱老治疗胃痛医案中说:
“凡物体阴而用阳,阳之用,依赖于阴之体。

故胃阴虚衰,胃气必然难以舒展”。

《灵枢玉版》谓:
“人之所受气者,谷也。

谷之所注者,胃也。

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而胃的“磨谷”则有赖于阴液的濡润,正是以胃腑阳气的温煦、推动及阴液的濡润为基本条件,阳气、阴液相互为用,使纳于胃中的饮食得以腐熟、润降。

治疗注重滋养胃阴,取得良效。

凡物体阴而用阳,胃体阴用阳,脾也是体阴用阳,脾的阳之用,依赖于脾阴之体。

如黄元御《四圣心源天人解》说:
“脾以阴体而抱阳气,阳动则升”。

4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中州之脏,五脏六腑均赖脾胃之气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功能。

脾在人体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全赖脾阴和脾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协调。

历代医家论及脾时往往谈及脾阳、脾气,认为脾主运化、主升的功能通过脾阳、脾气的作用,较少论及脾阴。

脾阴对脾之生理作用的发挥乃至整个人体脏腑真元的存亡至关重要,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言脏真濡于脾”,即寓有脏腑真元依存于脾阴的意思。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说明人体每一脏都有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俱存才有形质之体,脾之阴阳俱存形成有形质之脾体,脾体发挥脾之功能,运化水谷,升发清气,是脾之用阳,脾体阴而用阳。

李东垣认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

脾的“主升”、“体湿”体现了脾之阴阳“体用”互制互用的辨证关系。

万密斋在《养生四要》中说:
“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以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

表明了脾阴也是一种功能性的物质,脾之运化、主升功能除了脾阳之外,还需脾阴共同作用。

元朱丹溪云:
“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

”周慎斋在《慎斋遗书》云:
“胃不得脾气之阴则无转运,而不能输(精)于五脏。

”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
记》云:
“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

”表明脾阴与脾之生理作用的关系,脾阴亏,脾脏不得脾阴则脾之运化、主升功能失职。

唐容川的《血证论》亦说:
“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热,釜中无水亦不热也”。

脾之运化、主升,脾阳与脾阴,缺一不可。

补脾之气不伤脾之阴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引陈修园精辟论述:
“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故治阴虚者,当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白能灌溉诸脏腑也。

”人体阴虚者,治疗均以滋脾阴为主,而脾体阴用阳,脾之阴阳互制互用,如李东垣认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滋脾阴的同时注重补气得阳,“得阳始运”。

脾之“体用”一源统一于气,脾阴、脾阳相互配合完成脾的各项功能是由脾气来体现和发挥的,调脾之气即是调脾之阴阳。

故脾之治疗注重补气滋阴、补气而不伤阴,即是脾之体用”同调。

用药上常用甘淡之品,《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欲甘”《素问剌法论》云欲令实脾,,宜甘宜淡也”对调脾用药的选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常用药物有:
淮山药、薏苡仁、茯苓、芡实、莲子、扁豆、玉竹、黄精、甘草、糯稻根等。

纵观历代医家对脾的治疗,治疗方法各有不同,但均顾及脾阴,汉代张仲景对脾阴理论做了重要的发展,他在《伤寒论》中以麻子仁丸治脾约证,泻热
润下以补脾之阴,而使脾之疏布津液功能正常发挥。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
证并治第六》云: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方中主药薯蓣即山药,是补益脾阴之要药。

胡慎柔倡导甘平养脾阴,他说:
“四君加黄芪、山药、莲子肉、白芍、五味子、麦门冬。

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煎、第三煎,此为养脾阴秘法也。

”药物以甘味为主,且药物煎服须淡,意在顾护脾阴。

清代吴澄提倡甘平法,选药以“芳香甘平之品,培补中宫而不燥其津液”为原则。

自制中和理阴汤、理脾阴正方,考证其药物组成,其主药多属甘淡性平之品。

周慎斋提出补脾阴应与益脾气兼顾,如《慎斋遗书虚损》治虚
损“用四君加山药引人脾经,单补脾阴,再随所兼之证而用之”,脾之气阴兼顾。

现代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治疗气虚喜用五爪龙,五爪龙益气而不生热、补气而不滋腻;治疗重症肌无
力从脾论治,常以五爪龙配黄芪、千斤拔、牛大力等,五爪龙用量较大,一般30〜90g,多至120g,即是健脾而不伤阴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