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鼓乐传情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苏少版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苏少版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案苏少版
教学内容
1.听《将军令》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能专注地听赏乐曲《将军令》,了解乐曲,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特殊意义。
二、以乐激情:
1.介绍乐曲《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打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器组合的一种。
2.视频展示,锣鼓乐队、各种打击乐器的图片。
3.听赏《将军令》,请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4.念一念p1的锣鼓节奏。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
三、以歌传情:
1.欣赏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乐句?
2.学唱歌曲:
a.学唱印象最深的乐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共同商定学习内容。(一半)
b.接龙唱:
c.完整唱:注意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d.处理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讨论歌曲演唱时应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表现。我们来了哪些歌曲?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教学过程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是学唱歌曲的重点。
2.打击乐器的演奏一开始可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应适当加入视频。
教学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电脑。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展望2008:
迟到的新年问候,展望2008年奥运会,提到运动项目赛船,导入鼓乐在民族音乐中的作用和听赏乐曲《将军令》。
2.来露一手:
3.布置制作小鼓。
教学反思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全部教案(集体备课定稿)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全部教案(集体备课定稿)
五、说说鼓的作用和意义。








执教教师
上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节奏听辨与表现
教学目标
1、掌握好歌曲多变的节奏。
2、能设计简单节奏,为歌曲伴奏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中各个难点节奏。
2、远在电报电话发明之前,非洲人就已经利用不同的音调来传讯了,在清晨、傍晚比较安静的时刻,鼓声可以传到很远,鼓手们一个接一个重复鼓声,这样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准确的传话。
学生活动二:做一做
(1)我们来做一个传话的小游戏:想象你在一座小山上,用节奏向很远处的另一座小山上的同伴传递讯息。
(2)做游戏:选择几组学生做传讯游戏,节奏可以简单一些。
乐曲时而慢起,时而渐快,节奏时散时整,音浪跌宕起伏,音乐抑扬顿挫。
乐曲尾部,号角频吹,将情绪推向高潮。
(3)简单介绍锣鼓经知识:戏曲中打击乐伴奏的图谱就叫做锣鼓经。
(4)拓展——苏南吹打乐。
(二)绛州鼓乐《滚核桃》
(1)再来欣赏一段鼓乐,听听与刚才的苏南吹打有什么不同?你能猜一猜它表现了什么吗?
学生欣赏第一遍,分析乐曲——表现了农民秋收时节在房顶晾晒核桃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请几位学生快速说出有关“鼓”的成语或词语。
2、看一看
师:鼓的种类繁多,能叫出名字的就有上百种,你能说出这些鼓的名字吗?
三、感受“鼓乐文化”
1、设问: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鼓乐的演奏?
学生: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2019年苏少版六下音乐教案

2019年苏少版六下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单元总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重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准备:光盘、钢琴、音响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2、动:露一手:节奏听辨与表现。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2、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听辨旋律并从旋律中提取节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演奏较密集节奏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式。

熟悉后。

用教材提示□的方式听辨节奏,这样既能解决了节奏难点,教学准备:光盘、钢琴、音响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新授歌曲:1、指导性谈话。

2、先范听一遍录音。

3、具体进行教唱歌曲。

4、具体进行分析透析歌曲结构、情绪、曲式等。

该首歌曲是一首热情、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表达了佤族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其旋律流畅,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节奏,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5、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有表情地演唱。

6、歌曲进行总结归纳。

三、动:露一手:节奏听辨与表现:1、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旋律的节奏,并说说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略)2、用自制的小鼓敲出为歌曲伴奏。

(略)四、布置竖笛作业:古曲《夕阳箫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将军令》《滚核桃》。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鼓乐传情 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鼓乐传情 苏少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单元分析】“长江黄河腾起鼓声,非洲密林鼓语传情。

”中国鼓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非洲鼓乐奇特神秘、奔放热烈。

中外鼓乐都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着各自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性。

本单元以“鼓乐传情”为题,汇集了若干与“鼓”相关的音乐作品。

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创编等音乐活动,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和非洲的鼓乐文化,激起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

本单元选择了绛州鼓乐《滚核桃》以及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作为欣赏曲目;选择了《敲起我的小木鼓》和刚果民歌《咿唷嘞啦》、非洲民歌《巴鲁瓦》三首歌曲作为学唱曲目;另外还为学生们设计了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力图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产生对鼓乐文化探究的热情。

【教学内容】听非洲鼓魂滚核桃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动露一手我的创造【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滚核桃》、《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和《巴鲁瓦》。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2.动露一手【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通过演唱歌曲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通过“露一手”活动培养学生听辨旋律并从旋律中提取节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演奏较密集节奏的能力。

【教材分析】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是一首热情、活泼的儿童歌曲。

歌曲表达了佤族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案一. 教材分析《鼓乐传情》是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打击乐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器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打击乐器,如锣、鼓、木鱼等,以及一系列的打击乐曲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并在集体演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在打击乐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接触较少,对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感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打击乐器,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4.感受打击乐器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能够合奏曲目。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打击乐器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2.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集体演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和分析优秀打击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乐器准备:锣、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2.教学音频:打击乐曲目及相关教学音频。

3.教学PPT:包含打击乐器图片、演奏技巧等内容。

4.课堂练习曲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打击乐音频,引导学生关注打击乐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打击乐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打击乐器,如锣、鼓、木鱼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演奏方法和特点。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1第一单元鼓乐传情优质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1第一单元鼓乐传情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地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地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地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地多样性有初步地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地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地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地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地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地“锣鼓经”有初步地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地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地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地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地不同,掌握歌曲中鼓地节奏。

教时安排:三教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地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地不同,掌握歌曲中鼓地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地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地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地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地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地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地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地方式表现特定地情景.教学地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地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地四小节为歌曲地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地重要作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 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鼓乐传情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打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感受到中国鼓乐的风格,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2. 能够了解苏南吹打、粗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2.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4.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7.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二、欣赏歌曲
1.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打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

要求:
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下面的锣鼓节奏。

(见书)
C体会用大唢呐和打击乐器的组合方式。

三、小结。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鼓乐传情》是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通过学习打击乐的演奏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自我情感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打击乐器,如非洲鼓、锣鼓等,以及各种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如击打、摩擦、摇晃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一些乐器的演奏技巧。

他们对打击乐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研究过打击乐的表现力和演奏技巧。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新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但可能需要一些指导才能更好地把握打击乐的演奏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自我情感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演奏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难点: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演奏。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示范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3.实践法:学生亲身体验打击乐的演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演奏,培养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非洲鼓、锣鼓等打击乐器。

2.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演奏和活动。

3.音乐资料:相关的打击乐音乐,如非洲鼓乐、锣鼓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非洲鼓乐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打击乐器,激发学生学习打击乐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非洲鼓等打击乐器,并向学生介绍各种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如击打、摩擦、摇晃等。

同时,教师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打击乐的表现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教师所教的演奏技巧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打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1.感受到中国鼓乐的风格,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2. 能够了解苏南吹打、粗吹。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学唱歌曲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2.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4.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7.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二、欣赏歌曲1.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打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

要求: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下面的锣鼓节奏。

(见书)C体会用大唢呐和打击乐器的组合方式。

三、小结。

苏少版六年级下音乐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下音乐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下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巴鲁瓦》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教学目标1、用轮唱的形式学唱《巴鲁瓦》2、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歌曲教学过程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是学唱歌曲的重点。

2、了解鼓的声音特色及基本演奏法。

3、掌握反复记号。

教学准备1、钢琴2、PPT、3、电脑。

教学过程一、展示鼓乐器,引导学生学几种敲击鼓的节奏与打法。

二、介绍非洲鼓乐,唱唱非洲民歌《巴鲁瓦》1、用科尔文手势引导试唱歌谱2、学唱歌谱3、按歌谱的提示学习轮唱。

三、以歌传情:1、欣赏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乐句?2、学唱歌曲:a、学唱印象最深的乐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共同商定学习内容。

(一半)b、接龙唱:c、完整唱:注意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d、处理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讨论歌曲演唱时应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表现。

我们来做一做。

四、以歌会友:1、了解寒假里你都学会了哪些歌曲?2、来露一手:3、布置制作小鼓。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咿唷嘞啦》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另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能专注地听赏乐曲《咿唷嘞啦》,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特殊意义及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1、能用中速、稍快,热烈地声音来表现好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2、初步了解非洲音乐,感受多元、融合的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一、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1、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 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辨与表现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2、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引导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教学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欣赏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初步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明确任务,提出希望。

1、出示本单元的篇首小诗:敲起我的小木鼓,敲出核桃滚滚,鼓点会说话,鼓乐能传神,咿唷嘞啦非洲人,闻鼓即起舞,节奏跃动着民族魂。

2、学生朗读小诗,理解小诗的含义。

3、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4、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要求。

三、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四、复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五、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2、《敲起我的小木鼓》这首歌曲表达了佤族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你了解佤族吗?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35万多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

佤族自称“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

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

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

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

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
教学内容:
听:《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威风鼓》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
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
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第二课时听:《将军令》、《滚核桃》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
第三课时听:《非洲鼓魂》唱:《咿唷嘞啦》
第四课时听:《黄河留下威风鼓》《夕阳箫鼓》唱:继续唱歌曲《咿唷嘞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三、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四、复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五、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2、《敲起我的小木鼓》这首歌曲表达了佤族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你了解佤族吗?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35万多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

佤族自称“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

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

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

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
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4、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7、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六、拓展认识:木鼓
木鼓是佤寨的标志,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

据说,佤族拉木鼓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

佤族人认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他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

只有听到木鼓之声,他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
七、小结、师生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