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鼓乐传情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鼓乐传情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威风鼓》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第二课时听:《将军令》、《滚核桃》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第三课时听:《非洲鼓魂》唱:《咿唷嘞啦》第四课时听:《黄河留下威风鼓》《夕阳箫鼓》唱:继续唱歌曲《咿唷嘞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三、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四、复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教案
1、欣赏打出乐“滚核桃”。
2、学习不同的击鼓方法。
3、学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教学目标】
1、欣赏打出乐“滚核桃”,能学习各种不同的敲击鼓的方法。
2、用击鼓表现“滚板粟”、“舞龙舟”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用出鼓表现不同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即将进入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的学习,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音乐和文化,老师现在播放的音乐是来自于哪里?请随着音乐来寻找它的根源”
2、聆听歌曲
欣赏歌曲并回答以下问题:
师:歌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采用了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 节奏感强,情绪欢快热烈。
师:提到鼓同学们都很熟悉, 现实生活中你熟悉哪种呢? 生:有手鼓、铃鼓、军鼓和腰鼓等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美丽的画面,随着音乐跟随老师自由律动。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一下音乐把你们带到了什么意境,什么地方?并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师播放非洲图片课件)
生:非洲,联想到了非洲的森林,沙漠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师:激越、欢腾的鼓声把我们带入了遥远的非洲,同时也感受了非洲音乐那粗犷、豪放的旋律。你们想不想走进非洲 ,了解非洲歌舞曲的特点? 生:想。
②师生互动,一领众和
4.对比与分析
①师:“请同学们找出歌曲容易唱错的地方”
②教师主句对比范唱、分析:
1. 教师用较慢的速度,敲击大鼓。
②节奏分辨:说出老师敲击的是歌曲中那一乐句? (歌曲前奏,学生节奏训练,模仿老师打节奏)。
③节奏听辨:x — — x x | x — — —:||
拍 拍 拍 拍
④节奏分辨:说出老师敲击的是歌曲中那一乐句? (歌曲尾声,要求学生练习,能够边哼边拍)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 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一、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围绕民族打击乐器“鼓”进行一组听唱奏的活动。
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感受乐器“鼓”的作用。
2、学生欣赏《将军令》,能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锣鼓节奏,能和同学合作演奏锣鼓节奏。
3、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能唱出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演唱歌曲《咿唷嘞啦》,能学着非洲人那样表演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4、学习用“鼓”即兴创作鼓乐“滚核桃”“舞龙舟”和自己想象的情景。
二、学生状态解读:“长江黄河腾起鼓声,非洲密林鼓语传情”。
中国的鼓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非洲鼓励乐奇特神秘,奔放热烈。
中外鼓乐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着各自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性。
七单元以“鼓乐传情”为题,汇集了若干与“鼓”相关的作品。
让学生装通过欣赏、演唱、创编等音乐活动,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和非洲的鼓乐文化,激起对学生对鼓励乐文化的兴趣。
三、教材文本解读:本单元选择了苏南吹打乐《将军令》、合唱《缓和留下威风鼓》、绛州鼓乐《滚核桃》以及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作为欣赏曲目;选择了《敲起我的小木鼓》和刚果民歌《咿哟嘞拉》两首歌曲作为学唱曲目;另外还为学生们设计了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力图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产生对鼓乐文化探究的热情。
四、课时安排:课时听唱活动拓展第一课欣赏音乐《将军令》1、认识苏南吹打击乐器组合2、念出“将军令”锣鼓节奏。
1、学生讨论知道的民族打击乐器。
第二课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1、学生为歌曲唱伴唱。
2、选择歌曲节奏 1、自己制造小鼓并演奏。
第三课 1、欣赏非洲鼓乐。
1、演唱歌曲《咿唷嘞啦》 1、用非洲人的动作表演歌曲 1、了解非洲音乐。
第四课欣赏《黄河留下威风鼓》学唱歌曲《黄河留下威风鼓》数板:爷爷打鼓。
欣赏古乐《夕阳箫鼓》。
第五课开学准备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能唱出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鼓乐传情》是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通过学习打击乐的演奏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自我情感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打击乐器,如非洲鼓、锣鼓等,以及各种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如击打、摩擦、摇晃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一些乐器的演奏技巧。
他们对打击乐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研究过打击乐的表现力和演奏技巧。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新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但可能需要一些指导才能更好地把握打击乐的演奏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自我情感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演奏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难点: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演奏。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示范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3.实践法:学生亲身体验打击乐的演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演奏,培养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非洲鼓、锣鼓等打击乐器。
2.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演奏和活动。
3.音乐资料:相关的打击乐音乐,如非洲鼓乐、锣鼓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非洲鼓乐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打击乐器,激发学生学习打击乐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非洲鼓等打击乐器,并向学生介绍各种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如击打、摩擦、摇晃等。
同时,教师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打击乐的表现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教师所教的演奏技巧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鼓乐传情》教学案例
在本单元中,我为学生们设计了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力图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产生对鼓乐文化探究的热情。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鼓乐传情》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2、教师播放几段民族鼓乐的音乐片段3、初听 Nhomakorabea滚核桃》
4、再次欣赏
师简介:《滚核桃》集中了“花敲鼓”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晾晒的场面。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云运用了磕、擦、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击奏法,变化多端,繁简有序,质朴而不失优美,好似核桃干熟之后,风吹自落,沿坡而下,坠地有声,乒乓作响,听来情趣盎然,绕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喜悦的心情表现的活灵活现。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
教师活动1
课前播放民族打击乐合奏《丰收锣鼓》
设问:你听到了什么乐器?
学生活动1
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感受鼓
环节二:初识“鼓乐”
教师活动2
1、说一说
师:“鼓”是打击乐器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自产生以来,一直作用于人的生活,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民族的精神,汉语中与“鼓”有关的成语和词语很多。
1.教学内容分析
乐曲表现农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上,然后铺开核桃晾晒、核桃滚散开来、滚落地上等景色,运用一系列的鼓棰华彩,通过表现山坡滚核桃的动人情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鼓手轮流演奏鼓梆,渲染出晾晒核桃的生活场景。第二部分,鼓手采用合奏的形式表现了农民晾晒核桃时的动作和心情,模拟了晾晒核桃时发出的各种响声,从而唯妙唯肖的表现了丰收后的一派欢乐景象。第三部分,节奏松弛下来,表现了人们休息后的悠闲舒适的生活景象。
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二、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通过演唱歌曲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通过“露一手”活动培养学生听辨旋律并从旋律中提取节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演奏较密集节奏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难点:掌握十六分及切分节奏的演奏。
四、教学准备钢琴、电脑、多媒体音像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1.发声练习(二)新授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动》1.请学生再欣赏一首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说说情绪、内容等。
2.学唱歌曲(1)节奏练习: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请学生读读、拍拍,注意十六分节奏的打法。
2/4 XXX XXXX ︳XX XX ︳(2)歌曲分析:《敲起我的小木鼓》是一首热情、活泼的儿童歌曲。
歌曲表达了佤族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其旋律流畅,节奏多变。
附点节奏、前十六分节奏、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赛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3)跟琴唱谱。
(完整听唱法)(4)按节奏朗读歌词,进一步熟悉旋律节奏。
(5)完整学唱歌曲。
3.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结为歌曲的前十六小结伴唱,感受“re、do、sol”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4.选择较好的伴奏方式,完整地演唱歌曲。
5.歌曲处理:A.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试着将已学过的断音记号、连音线标注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唱一唱,说说感觉如何。
B.有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露一手1.用击掌模仿老师所奏旋律的节奏,并说说他是歌曲中的哪一句?2.用自制的小鼓敲击 XXX XXXX ︳XX XX ︳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非洲音乐方面的资料。
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滚核桃》二、教学目标1.在欣赏《滚核桃》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2.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小学音乐《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鼓乐传情》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2、动:露一手:节奏听辨与表现。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2、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听辨旋律并从旋律中提取节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演奏较密集节奏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歌曲活泼、欢快、节奏较为紧密,学唱时又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式。
熟悉后,可将几个难点节奏单独列出,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
用教材提示□的方式听辨节奏,这样既能解决了节奏难点,又不至于枯燥无味。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新授歌曲:1、指导性谈话。
2、先范听一遍录音。
3、具体进行教唱歌曲。
4、具体进行分析透析歌曲结构、情绪、曲式等。
该首歌曲是一首热情、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表达了佤族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其旋律流畅,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节奏,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5、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有表情地演唱。
6、歌曲进行总结归纳。
三、动:露一手:节奏听辨与表现:1、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旋律的节奏,并说说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略)2、用自制的小鼓敲出为歌曲伴奏。
(略)四、布置竖笛作业:古曲《夕阳箫鼓》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将军令》《滚核桃》。
2、动:我们创造: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
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的过程中感受到“鼓示”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关于“苏南吹打”的图片,简单介绍苏南吹打乐的主要演奏乐器。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滚核桃》、《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3教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 、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案一. 教材分析《鼓乐传情》是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打击乐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器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打击乐器,如锣、鼓、木鱼等,以及一系列的打击乐曲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并在集体演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在打击乐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接触较少,对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感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打击乐器,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4.感受打击乐器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能够合奏曲目。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打击乐器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2.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集体演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和分析优秀打击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乐器准备:锣、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2.教学音频:打击乐曲目及相关教学音频。
3.教学PPT:包含打击乐器图片、演奏技巧等内容。
4.课堂练习曲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打击乐音频,引导学生关注打击乐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打击乐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打击乐器,如锣、鼓、木鱼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演奏方法和特点。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苏少版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案苏少版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七单元《红河谷》教案苏少版教学目标:1、分析歌曲《红河谷》的速度、力度、节拍特点,从而体会歌曲的深情,感受歌曲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且背唱歌曲《红河谷》。
3、对比聆听《红河谷》合唱版,启发学生初步感受多种演唱形式的音乐魅力。
教学重、难点:选用恰当方法,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红河谷》是一首有百余年流传历史的歌曲。
由于歌中红河谷地理位置存在争议,加拿大人和美国人都视之为自己国家的民歌。
该歌曲以朴实的曲调和歌词所表现出来的朴实的情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本歌曲为F大调,四四拍,歌曲的节奏稳健,富有动感,旋律朴实、舒展。
音域适中,易学易记。
结构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起、承、转、合的单乐段结构,歌曲一、三句开始的三个音为连续的跳进,表现了留恋的深情,二、四句与前面的衔接处也是跳进式的起伏,在句法上采用一问一答、前呼后应的手法,第二乐句为半终止收束,第四乐句为完全终止收束。
这四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显示出歌曲旋律既统一又有变化的特点。
这些形成了这首歌曲的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这首歌曲还被改编成了合唱等多种音乐表演形式。
《红河谷》歌词表现了移居于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
它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并展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前景。
歌词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风光片视频,教室里挂上北美地图,营造教室气氛,学生听着歌曲《红河谷》的音乐进教室,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
2、师:根据课前播放的音乐及现在你们看到的图片,同学们猜猜看,今天咱们要去哪个洲或者国家了解它的音乐呢?生:北美洲。
师:有谁知道刚才你们听到的音乐叫什么名字?生:《红河谷》。
师:听到《红河谷》还能联想到什么信息?有谁能帮我们介绍一下?生: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有一个美国电影也叫《红河谷》。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威风鼓》、《非洲鼓魂》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动:露一手我的创造奏:竖笛夕阳萧鼓【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威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得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又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的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哟勒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又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设计意图】“长江黄河腾起鼓声,非洲密林鼓语传情。
”中国鼓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非洲鼓乐奇特神秘、奔放热烈。
中外鼓乐都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着各自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性。
本单元以鼓乐传情为题,汇集了若干与“鼓”相关的音乐作品。
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创编等音乐活动,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和非洲的鼓乐文化,激起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
在本单元中,我为学生们设计了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力图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产生对鼓乐文化探究的热情。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电脑、打击乐器。
【课时准备】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威风鼓》2、提出新学期要求并制定目标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民族鼓乐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2、通过听、讲、敲等形式,感知、体验民族鼓乐丰富的节奏美,意境美。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体验鼓乐的魅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编节奏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民族打击乐合奏《丰收锣鼓》设问:你听到了什么乐器?二、初识“鼓乐”1、说一说师:“鼓”是打击乐器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自产生以来,一直作用于人的生活,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民族的精神,汉语中与“鼓”有关的成语和词语很多。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内容:1、听:《将军令》、《滚核桃》、《非洲鼓魂》、《黄河留下威风鼓》。
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伊呦嘞啦》。
3、动:节奏听辩与表现,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
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非洲鼓魂》、《黄河留下威风鼓》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呦嘞啦》。
在学习歌曲是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材分析:1、《将军令》(苏南吹打乐)它是戏曲中为摆阵等场面伴奏或作开场音乐的曲牌,民间艺人也常在喜庆场合吹奏此曲来渲染气氛。
它常用两只大唢呐吹奏旋律,配以“大锣大鼓”,渲染威武的场面。
乐曲一开始,号筒和号角声与庄重的大鼓、海锣声交替出现,似先锋引路。
续而鼓号齐鸣,乐声大振,洪亮的大唢呐和振奋人心的锣鼓齐奏,气魄恢宏,犹如千军万马簇拥主帅胜利归来。
接着乐曲进入主体部分。
2、《非洲鼓魂》(非洲民间音乐)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又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
鼓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用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即所谓“会说话的鼓”。
非洲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无论是鼓的形状、制鼓的材料、演奏的技巧都具有独特的创造。
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一种乐器。
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3、《黄河留下威风鼓》(合唱)这是一首气势恢宏、振奋人心的歌曲。
歌曲采用了具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见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现出当代中国人激情澎湃的精神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下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教学内容:
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
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
教学的重点难点:
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
3、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是一首粗
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大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
要求: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下面的锣鼓节奏。
(见书)
4、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
5、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
6、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
7、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
8、分组进行歌表演。
教学内容:
唱:巩固歌曲演唱
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
教学的重点难点:
了解苏南吹打、粗吹、细吹、绛州鼓乐、威风锣鼓、非洲鼓。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歌表演:〈〈敲起我的小木鼓〉〉,〈〈伊唷勒啦〉〉
3、听:〈〈非洲鼓魂〉〉——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信息。
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4、再听:滚核桃(鼓乐)——集中了“花鼓戏”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凉晒的场面。
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檫、挑、敲、碰等“花鼓戏”。
击奏法变化多变,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要求:说说演奏者运用了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
想一想,你还能用鼓表现出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
5听:〈〈黄河留下威风鼓〉〉——这是一首气势宏伟、振奋人心的歌曲。
歌曲采用了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用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示出当代中国人激情彭拜的精神风貌。
要求:听完全曲,老师带着学生学一学“老河留下千面鼓,面面鼓里有传说,年年岁岁打下去,日子越打越红火”这一段,跟着录音唱一唱,体会歌曲那振奋人心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