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13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鼓乐传情第一课时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鼓乐传情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528e54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2.png)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威风鼓》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第二课时听:《将军令》、《滚核桃》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第三课时听:《非洲鼓魂》唱:《咿唷嘞啦》第四课时听:《黄河留下威风鼓》《夕阳箫鼓》唱:继续唱歌曲《咿唷嘞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三、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四、复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2.1唱:咿唷嘞啦 |苏少版(2012)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2.1唱:咿唷嘞啦 |苏少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54abce4076a20029bd642db9.png)
《咿唷嘞啦》教案教学内容: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材分析】:非洲民间音乐有它独特的风格特点,且是即兴演唱。
歌舞曲《咿唷嘞啦》用F大调和4/4拍子记谱。
中等速度。
这首歌舞曲和一般的歌舞音乐一样,其显著特点是极富节奏感。
但是,它的节奏和旋律颇具特色。
在歌声里,我们仿佛听到了非洲丛林里欢腾、激越的歌声和鼓声。
【教学目标】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唷嘞啦》,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能够根据歌曲情绪编配节奏型,并为歌曲演唱作伴奏。
2、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
【教学重点】懂得欣赏节奏之美,掌握一定的控制节奏的能力。
【教学难点】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非洲音乐的学习当中。
【设计意图】本课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运用了欣赏、演示、讲授、练习、讨论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来表现歌曲《咿呦嘞啦》,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达到初步对非洲音乐的了解。
【课前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美丽的画面,随着音乐跟随老师自由律动。
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一下音乐把你们带到了什么意境,什么地方?并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师播放非洲图片课件)生:非洲,联想到了非洲的森林,沙漠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师:激越、欢腾的鼓声把我们带入了遥远的非洲,同时也感受了非洲音乐那粗犷、豪放的旋律。
你们想不想走进非洲,了解非洲歌舞曲的特点?生:想。
师: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非洲,去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并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唷嘞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经验,进入教学环节,既可以起到激起学生兴趣,又能为新授环节打下铺垫。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说课稿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413f3f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b.png)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是苏少版音乐六下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歌曲中的敲击动作和小木鼓的运用,也能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节奏感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音乐特点了解不多,对小木鼓的运用也较为生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歌词理解。
2.歌曲旋律的掌握和小木鼓的运用。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合作精神和节奏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和旋律特点。
2.运用示范法,教师亲自演示敲击小木鼓的节奏和动作。
3.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合作,练习敲击和小木鼓的运用。
4.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少数民族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歌教学: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和旋律特点,让学生跟唱歌曲。
3.敲击练习:示范敲击小木鼓的节奏和动作,让学生分组练习。
4.合奏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练习敲击和小木鼓的运用,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展示: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特点和小木鼓的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的歌词、旋律图示和小木鼓的敲击节奏。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6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6](https://img.taocdn.com/s3/m/3ead954c52ea551810a687f3.png)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
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学习内容鼓乐传情
1、学唱歌曲:刚果民歌《咿呦嘞啦》
学习目标
1、通过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的节奏,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
体验和感受非洲“鼓”的艺术魅力。
2、通过对非洲文化的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劳动的联系,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咿呦嘞啦》体验和感受非洲“鼓”的艺术魅力。
难点: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文化,能模仿和学习几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进去讲出来
教师指导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互问好。
二、新课导入
1、情境导入:
(1)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动一动吧。
(学生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律动。
)
(2)师:这段音乐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生:现代、热烈、奔放)
(3)师:同学们都有各自的感受,其实这是一首来自非洲的现代歌舞曲。
2学唱歌曲
(1)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遥远而神秘的非洲音乐。
但是,请大家注意,这里我们所说的非洲音乐,并不是指整个非洲大陆的音乐,而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地区的音乐。
先给大家推荐一首原汁原味的非洲Music来听听看。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65638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8.png)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这首歌选自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非洲鼓为素材,展现了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部分学生对于非洲音乐文化了解不多,对于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共同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感受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
2.对于非洲音乐文化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
4.音乐欣赏法:引导学生聆听、欣赏非洲音乐,培养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非洲鼓或其他打击乐器。
3.乐谱和歌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
通过表演,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非洲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全部教案(集体备课定稿)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全部教案(集体备课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1645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c.png)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得
失
执教教师
上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节奏听辨与表现
教学目标
1、掌握好歌曲多变的节奏。
2、能设计简单节奏,为歌曲伴奏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中各个难点节奏。
2、远在电报电话发明之前,非洲人就已经利用不同的音调来传讯了,在清晨、傍晚比较安静的时刻,鼓声可以传到很远,鼓手们一个接一个重复鼓声,这样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准确的传话。
学生活动二:做一做
(1)我们来做一个传话的小游戏:想象你在一座小山上,用节奏向很远处的另一座小山上的同伴传递讯息。
(2)做游戏:选择几组学生做传讯游戏,节奏可以简单一些。
乐曲时而慢起,时而渐快,节奏时散时整,音浪跌宕起伏,音乐抑扬顿挫。
乐曲尾部,号角频吹,将情绪推向高潮。
(3)简单介绍锣鼓经知识:戏曲中打击乐伴奏的图谱就叫做锣鼓经。
(4)拓展——苏南吹打乐。
(二)绛州鼓乐《滚核桃》
(1)再来欣赏一段鼓乐,听听与刚才的苏南吹打有什么不同?你能猜一猜它表现了什么吗?
学生欣赏第一遍,分析乐曲——表现了农民秋收时节在房顶晾晒核桃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请几位学生快速说出有关“鼓”的成语或词语。
2、看一看
师:鼓的种类繁多,能叫出名字的就有上百种,你能说出这些鼓的名字吗?
三、感受“鼓乐文化”
1、设问: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鼓乐的演奏?
学生: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教案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ddd2d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2.png)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是苏少版音乐六下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非洲音乐特色,歌曲节奏感强烈,旋律富有感染力。
歌曲中的“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句,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打击乐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歌曲的整体难度适中,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掌握。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参与,积极互动。
然而,对于非洲音乐的特色和节奏感,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
2.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特色,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非洲节奏感和旋律特点。
2.歌曲中的歌词理解和文化背景。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特色,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合作意识。
4.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打击乐器,增强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打击乐器:如非洲鼓、木鱼等。
3.教学视频:关于非洲音乐的介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非洲音乐的引入视频,让学生对非洲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感。
3.操练(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姿势和节奏感。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 鼓乐传情3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 鼓乐传情3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9dc360de80d4d8d05a4f2a.png)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鼓乐传情3教案苏教版教学内容: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2.动:露一手:节奏听辨与表现。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2.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听辨旋律并从旋律中提取节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演奏较密集节奏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歌曲活泼、欢快、节奏较为紧密,学唱时又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式。
熟悉后,可将几个难点节奏单独列出,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
2.用教材提示的方式听辨节奏,能够掌握节奏。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新授歌曲:1.指导性谈话。
2.先范听一遍录音。
3.具体进行教唱歌曲。
4.具体进行分析透析歌曲结构、情绪、曲式等。
该首歌曲是一首热情、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表达了佤族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其旋律流畅,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节奏,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5.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有表情地演唱。
6.歌曲进行总结归纳。
三、动:露一手:节奏听辨与表现:1.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旋律的节奏,并说说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略)2.用自制的小鼓敲出节奏,为歌曲伴奏。
(略)四、布置竖笛作业:古曲《夕阳箫鼓》五、教学后记。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鼓乐传情4教案苏教版教学内容:1.听:《将军令》《滚核桃》。
2.动:我们创造: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
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的过程中感受到“鼓示”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关于“苏南吹打”的图片,简单介绍苏南吹打乐的主要演奏乐器。
苏少版六年级下音乐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下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57205dcf84b9d528ea7a63.png)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巴鲁瓦》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教学目标1、用轮唱的形式学唱《巴鲁瓦》2、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歌曲教学过程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是学唱歌曲的重点。
2、了解鼓的声音特色及基本演奏法。
3、掌握反复记号。
教学准备1、钢琴2、PPT、3、电脑。
教学过程一、展示鼓乐器,引导学生学几种敲击鼓的节奏与打法。
二、介绍非洲鼓乐,唱唱非洲民歌《巴鲁瓦》1、用科尔文手势引导试唱歌谱2、学唱歌谱3、按歌谱的提示学习轮唱。
三、以歌传情:1、欣赏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乐句?2、学唱歌曲:a、学唱印象最深的乐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共同商定学习内容。
(一半)b、接龙唱:c、完整唱:注意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d、处理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讨论歌曲演唱时应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表现。
我们来做一做。
四、以歌会友:1、了解寒假里你都学会了哪些歌曲?2、来露一手:3、布置制作小鼓。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咿唷嘞啦》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另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能专注地听赏乐曲《咿唷嘞啦》,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特殊意义及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1、能用中速、稍快,热烈地声音来表现好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2、初步了解非洲音乐,感受多元、融合的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一、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1、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8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8](https://img.taocdn.com/s3/m/da29cd564b73f242336c5fd6.png)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
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唱《巴鲁瓦》
我的编创《巴鲁瓦》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巴鲁瓦》,感受非洲民歌的特点。
2、通过反复聆听、对比的方法感受歌曲的节拍,并能准
确演唱二二拍歌曲《巴鲁瓦》。
3、在熟练演唱《巴鲁瓦》旋律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轮唱,
并用声势动作与同学合作,为歌曲《巴鲁瓦》伴奏。
教学重点:1、区分二二拍与二四拍之间的不同。
2、第三句句末的吸气与第四句的接唱。
教学难点:歌曲的四声部轮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非洲初映象
1、情景设置:课件播放非洲的风景图片,教师演奏非洲鼓
学生伴随着鼓声进入音乐教室。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生:非洲。
师:你认为非洲是什么样的呢?生:。
师:今天非洲人民邀请我们一起参加他们的节日派对,让我们一起加入吧。
2、律动
设计一个二二拍的节奏动作(跺脚+拍腿),邀请学生围成圆圈,跟随着鼓点来进行律动。
二、歌词学习——神秘的鼓语
1、听伴随着鼓点的歌词朗读。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的非常棒!非洲人非常热爱音乐,他们展示音乐的方式是丰。
春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鼓乐传情》word教案
![春苏少版音乐六下第一单元《鼓乐传情》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1df1f2b8f67c1cfbd6b814.png)
教学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电脑。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展望2008:
迟到的新年问候,展望2008年奥运会,提到运动项目赛船,导入鼓乐在民族音乐中的作用和听赏乐曲《将军令》。
二、以乐激情:
1.介绍乐曲《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打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器组合的一种。
2.视频展示,锣鼓乐队、各种打击乐器的图片。
3.听赏《将军令》,请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4.念一念p1的锣鼓节奏。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
三以歌传情:
1.欣赏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乐句?
2.学唱歌曲:
a.学唱印象最深的乐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共同商定学习内容。(一半)
b.接龙唱:
c.完整唱:注意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d.处理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讨论歌曲演唱时应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表现。我们来做一做。
四、以歌会友:
1.了解寒假里你都学会了哪些歌曲?
2.来露一手:
3.布置制作小鼓。
教学反思
鼓乐传情
教学内容
1.听《将军令》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能专注地听赏乐曲《将军令》,了解乐曲,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特殊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教学过程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是学唱歌曲的重点。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52a4e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1.png)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是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具有鲜明的非洲风格,旋律欢快,节奏感强。
歌曲中的“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非洲鼓的节奏特点,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节奏感。
歌曲的歌词简单易懂,易于学生记忆,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同时对音乐的表现力也有所提高。
然而,由于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
2.让学生掌握非洲鼓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非洲鼓的节奏特点。
2.歌曲的高音部分,需要注意音准。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掌握。
3.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六. 教学准备1.音频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2.非洲鼓:用于教学和实践。
3.乐谱:用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让学生初步感受非洲风格的音乐。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教师讲解歌曲的特点,特别是非洲鼓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非洲鼓的节奏。
教师可以分句教唱,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进度。
苏少版六年级歌词
![苏少版六年级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d7127dce4028915f804dc230.png)
六年级下册歌词1《敲起我的小木鼓》敲起我的小木鼓,羊买啊赛罗,引来孔雀金马鹿,羊买啊赛罗,我敲木鼓你唱歌,羊买啊赛罗,我敲木鼓他跳舞,羊买啊赛罗。
哟哟嗬嗬哟哟嗬嗬哟哟嗬嗬哟哟嗬嗬白鸟陪你一起唱,百花伴你一起舞,敲起我的小木鼓,羊买啊赛罗,流水欢笑山欢呼,羊买啊赛罗,木鼓和山来说话,羊买啊赛罗,木鼓向水来祝福,羊买啊赛罗,哟哟嗬嗬哟哟嗬嗬哟哟嗬嗬哟哟嗬嗬祝福高山变宝库,祝福河水流珍珠,我敲小木鼓嗨咚咚咚嘣嘣咚咚嘣声声唱幸福嘿咚咚咚嘣嘣咚咚嘣声声唱幸福嘿哎~~2《咿哊嘞啦》咿哊嘞啦!咿哊嘞啦!唱起来!咿哊嘞啦!咿哊嘞啦!咿哊嘞啦!跳起来!咿哊嘞啦!乘着晚风凉,(乘晚风凉)把歌唱起来。
(快来唱歌)拉起手来,相互帮助,快来吧!咿哊嘞啦!大家都来相互帮助,快来吧!咿哊嘞啦!3《小白菜》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
亲娘呀,亲娘呀!4《李玉莲调》里下河,水成网,百里好风光。
千支帆,万条船,歌声随风扬。
货满船,鱼满舱,城乡交流运输忙。
李玉莲,船头站,满心都舒畅。
5《夜歌》银色月光洒在大地上,枝头挂着层层白霜落叶枯黄随风飘荡, 寂静原野一片凄凉.夜莺在孤独忧伤地歌唱,叹息游子流落四方,哪时哪刻落叶才归根?何年何月才能回故乡?6《苏格兰的蓝铃花》请你告诉我,高原的青年去何方?请你告诉我,高原的青年去何方?他以随军旗出发,立功把美名扬。
我衷心祝福他,祝他平安回家乡。
高原的年轻人,他如今在何方?高原的年轻人,他如今在何方?他生长在美丽的苏格兰,这里蓝铃花开放。
我中心怀念,怀念这年轻的好伙伴。
7《幽静的山谷》有一片美丽的绿草地我家就在那里我经常走进山谷流连不已幽静的山谷呀衷心祝福你我经常走进山谷流连不已8《我和小提琴》和黄牛在一起,我最最开心。
和黄牛在一起,我最最开心。
但我把那黄牛去换来提琴,但我把那黄牛去换来提琴,你唱啊,我的提琴,你唱啊,我亲爱的提琴。
我拉起了提琴,啦啦啦啦啦我拉起了提琴,啦啦啦啦啦。
大家围着跳舞大地也跳啦,大家围着跳舞大地也跳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
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来演唱,唱出对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美好追求。
2.结合信息技术的运用,欣赏佤族风光初步了解佤族,学会唱佤族的儿歌,感受佤族木鼓节的热闹,交流自己的收获。
3. 在本课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了解鼓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用欢快,热烈的歌声演唱。
2. 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确把握。
3. 关注反复记号、装饰音在歌曲中的运用,正确掌握歌曲演唱顺序。
教学难点:
1.衬词的演唱。
2.一字多音的节奏。
3.相同歌词不同旋律的演唱。
4.体验2、1、5.三个音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具准备:
1.制作《走进佤族》学习网站,包括了解佤族民俗及文化,佤族歌曲,佤族木鼓节等。
2.设计相关教学情境:有趣的声音、木鼓节奏、佤族美丽的风光、唱响佤歌、为歌曲伴唱、留言板、点击链接等
3.电子琴、耳机、机房
教材分析:
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是一首热情、活泼的儿童歌曲。
歌曲表达了佤族孩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