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

第三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3.1 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1)国际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衰弱,美国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宣告结束;亚、非、拉美国家民族意识崛起,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新的启示。

(2)国内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笼罩着中国,尊孔复古思潮甚嚣尘上。

2.新文化运动(1)开始的标志:1915.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2)性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3)主要阵地:北京大学(1917.1,蔡元培)和《新青年》;(4)主要内容:民主和科学(5)三个层面:提倡新民主,反对旧民主;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6)其他重要知识点A 1918.5 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 文学革命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3.评价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1)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和封建主义旧势力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2)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3)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上的准备。

局限性:(1)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根源;(2)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缺乏改造实践性;(3)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3.2 五四运动1.五四运动爆发的条件(1)新的时代条件: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又迅速的发展,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3)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纲要
涌现一批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书籍报纸刊物报名刊行时间出版地刊名刊行时间出版地中国日报19001913香港中国旬报19001901香港苏报1903上海开智报19001901横滨国民日报1903上海国民报1901东京俄事警闻19031904上海政艺通报19021906上海檀山新报19031907檀香山游学译报19021903东京俚语日报19031904长沙大陆19021905上海世界公益报19031904香港女报19021903上海警钟日报19041905上海湖北学生报1903东京大同日报19041912旧金山直说1903东京图南日报19041906新加坡浙江潮19031904东京广东日报19041905香港江苏1903东京2
香港
江苏
1903
东京
2. 反清革命组织不断建立
3. 组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8月20日,孙中 山在日本东京将兴中会、华 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 等几个团体联合,组建了中 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为革命宗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905年8月,在《民报》的《发刊词》 中,孙中山把主张概括为“民族”、“民 权”、“民生”主义。
4.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
1917年,在袁世凯 去世、段祺瑞执掌北洋政 权的情况下,又发动了 “护法运动”,要求段祺 瑞政府执行《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但很快被各派 军阀所排挤。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革命
袁世凯与列强公使的合影
2.主观上:
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
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建立起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大总统誓词:倾覆 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 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 国民之公意,又实遵之。 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 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 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 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 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 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 元旦 孙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3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3章

黄兴的角色:“实干家”
创立“华兴会”; 直接指挥多次武装起义; 顾全大局,积极协助孙中山创立 、领导同盟会,开展革命工作。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 的全国性政党
有统一的革命纲领。 有自上而下的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央设
能避免贫富悬殊的社会 弊害极多,如行于革命时,
问题。
会导致天下大乱。
论战的结局与意义:
1907年8月《新民丛报》停刊。虽然革命 派也有理论上的弱点,论战最后以革命派胜出 而告终。梁启超也不得不承认“数年以来,革 命论盛行于中国,……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 谈革命,而身行破坏。”
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传播了民主革命 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奖励实业: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随即 开始订立各种商律、商法。
(4)教育改革: 废科举:1905年清政府上谕宣布停罢科举,
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此 废除了。
兴学堂:到1909年,各省先后创办各类新 式学堂将近 6万所,学生人数超过160万。
派留学:清政府通令各省选派出洋,鼓励 自费留学,形成20世纪初的一次留学热潮。
(5)预备立宪
1906年清廷宣布“筹备立宪”,以此平息朝野 上下的立宪吁求,缓解统治危机.1908年清廷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九年“预备立宪”期。
1905年,清廷 派遣五大臣出 洋考察各国宪 政,赴欧考察 的五大臣及随 员在罗马合影
1911年5月,清廷组织了“责任内阁”。但13位 任命者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7人,被讥为 “皇族内阁”,其强化满族专制统治之心,昭然若揭。 这不仅使立宪派大为失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 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1866.11.12— 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 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 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 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 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 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 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 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 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 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 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2、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章 炳 麟 的 早 期 革 命 活 动
邹 容 、 陈 天 华 的 革 命 宣 传
同 盟 会 的 成 立
革 命 党 人 的 早 期 武 装斗 争
一 、 封 建 帝 制 的 覆 灭
中 华 民 国 成 立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中 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是20世 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 治上乱了阵脚。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 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激发 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 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 们的精神解放。 第五,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聚焦于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该章节首先分析了辛亥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指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加剧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随后,阐述了清末新政的幻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尝试及其失败。此外,章节还详细介绍了资产阶级革命点强调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以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的“三民主义”。这些内容为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提供了重要视角。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
(5) 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
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章 辛亥革命
· 重要考点讲解 二 、简答题
3 、简述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
(1) 发动“二次革命 ”和组建中华革命党 。为反对袁世凯刺
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 ”, 1913年7月 ,李烈钧、黄兴等宣布讨
袁 ,南方部分地方响应 。坚持两个月后失败 。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
·
(2)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在理论上解决了革命目的问
题 。但是 , 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难
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
第三章 辛亥革命
· 重要考点讲解 二 、论述题
1 、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
(3) 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 。基本方案是: 核定
· 重要考点讲解 一 、基本概念和判断
12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 昌起义的第一枪 , 随即全国响应 ,从此掀起辛亥革命的高潮。
13 、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 ,改国号 为中华民国 ,孙中山为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 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 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 重要考点讲解 二 、简答题
2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中国人
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 ,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
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笔记一、开篇印象哇塞,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第三章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神秘盒子。

这一章里可藏着好多重大的事儿呢!你就想啊,这就好比我们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迷宫,每一个转角都有惊喜或者惊吓在等着我们。

比如说,太平天国运动就像一场巨大的风暴,一下子席卷了当时的社会。

那洪秀全就像是一个带着特殊使命的人,站出来振臂高呼,带着一群对生活不满的老百姓,想要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闯出一片新天地。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太平天国运动为啥会兴起呢?这就跟当时的老百姓生活苦得像黄连似的有关啊。

那时候,清政府腐败得不像话,苛捐杂税就像吸血虫一样,把老百姓的血汗都吸干了。

老百姓能咋办呢?就像被逼到墙角的小老鼠,只能奋起反抗啊。

洪秀全就瞅准了这个时机,他说他做了个梦,梦见上帝让他拯救苍生。

这事儿听着有点玄乎,可在当时的老百姓眼里,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他们觉得,终于有个希望了。

于是,大家纷纷响应,太平天国运动就这么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

我就想啊,要是我当时也是个苦哈哈的老百姓,说不定也跟着洪秀全干了呢。

三、太平天国的理想蓝图太平天国提出了好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他们弄出了个,这制度可不得了,就像是给老百姓画了一张超级美好的大饼。

在这个蓝图里,人人都能分到土地,就像把一块大蛋糕平均分给每一个人一样。

大家都不用再为了一点土地争得头破血流了。

而且啊,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冒头了。

这在当时的社会,就像在一潭死水里扔进了一颗大石头,惊起了千层浪。

女人们心里肯定想:“哎呀妈呀,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这可和以前的社会大不一样,以前女的就像附属品一样,啥都得听男的。

太平天国这么一搞,可把那些保守的人吓得够呛。

四、运动中的问题可是呢,这太平天国运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就像一艘刚开始航行得还不错的船,慢慢地也出现了漏洞。

他们内部开始争权夺利,那些个领导人就像一群饿狼,都盯着最高的权力。

杨秀清还老是装神弄鬼的,想把洪秀全的权力给架空。

这洪秀全能乐意吗?就像两个小孩子抢玩具一样,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件
41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 思想大解放。
42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经济、 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 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 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 涨。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 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 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1、内容: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2、论战结果
瓦解

寻找代理人
袁 世 凯 就 任 临 时 大 总 统

企图武力干涉 辛亥革命失败
1912.9,任命赵秉钧(前为唐绍仪、陆征祥)为内阁总理, 控制政府。
1913.3.20,刺杀宋教仁。 4月“善后大借款”,7-9月镇 压“二次革命”,10月当上正式大总统,11月解散国民党。
1914.1,取消国会,5月废除孙中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1915.5.9,签订《二十一条》,12月12日复辟帝制。
1908年,云南河口起义
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黄花岗起义
喻培伦
林觉民
2、保路运动和武昌首义及各地响应
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 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廷在邮传大臣 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 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 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 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 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由于拒不归还四川的 股金。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 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 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成为武昌起义的 导火线。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件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件

局限性
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其一,主张民族主义,却不敢明确提出反对
帝国主义的口号;
其二,主张民权主义,却又不敢依靠广大的
工农群众;
其三,主张民生主义,却又缺乏使农民获得
土地的办法。
结论
同盟会纲领中的这些弱点反映了中国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革命与改良的论战及其意义
时间:1905—1907年。 阵地:《民报》与《新民丛报》
革命派:《民报》
改良派:《新民丛报》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辩论双方: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
结果:革命派取胜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三民主主义的提出
1905年11月,在 日本东京创办的 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16 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这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集中概括。
前提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核定全国地价,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由国家收买地主
共和国。
土地,避免社会
贫富分化。
核心
补充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对三民主主义的评价
进步性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 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 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 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的 提出,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 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概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概要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优待条例》:
清帝称号不变;每年由民国政 府给予400万元;清帝仍暂居皇宫, 以后移居颐和园;原有私产由民国 政府保护,等等
“二次革命”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遭暴徒枪击,3.22.伤重逝世 。 6月间,袁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 都督柏文蔚曾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是不服从中央,下令免 职。并派兵南下,进人江西,发动反革命内战。 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誓师,组织讨袁军,发表讨 袁通电。黄兴迫于形势,也在南京逼使都督程德全宣布讨 袁。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重庆等省区先后宣 布独立。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二次革命” 。
(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 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 门。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 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客观 原因
中外反动 势力的联 合绞杀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辛亥革 命失败 的原因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前,统治中国的是腐朽的清王朝,是持续了两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 政体。尽管这种政体后来名存实亡,但这毕竟引起了近代 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 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 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 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 想上的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 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下沿途传教。冯云山到了桂平,大力传教,在紫荆 山建立起了几千人众的拜上帝会组织。洪后来从广 西回到广东继续以塾师为业。1847年洪再次去广西 寻找冯云山,看到冯云山将拜上帝教成员发展至 2000余人时,不禁欢喜欲狂。 。
不久冯被捕,洪秀全赴广州找美国传教士交
涉让耆英放人。杨秀清与萧朝贵乘机“天父” 下凡,带天父安定人心.
200%; 土地:1661-1850,从5.49亿亩增加到7.37亿亩,增长 35%; 以上的不平衡导致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人地矛盾因 为官府的盘剥更加显现,如果政府税赋不重,人均1.86亩 足可以养活一个人,但土地并不集中,无事可干的流民 越来越多,得不到政府的社会保障,自然容易一呼百应, 走上造反道路。
曾能训练出一支组织性、战斗性极强的军队,
政治腐败
3000两可捐得一知县之职,为了捞回这笔投资,
如何搜刮呢?
武备松驰
旗人已颓废不堪;绿营兵丧失斗志;鸦片战争没
有让清政府重振军威。
自然灾害
1849年广西饥荒。1851年金田大起义。
客家人与基督教
客家人与“本地人”之间的矛盾。语言、习俗不
同以及客家信仰基督教与“本地人”信仰偶像、 神灵之间,使矛盾激化。
鸦片战争的影响
白银大量外流,恶化了经济,铜钱贬值。18世纪
一石米3000文铜钱,而当时一两白银兑换1000 文铜钱,故一石米能换3两白银;鸦片走私泛滥 使中国白银大量流失,银价急剧上升,一两白银 换2000文铜钱,因此鸦片战争前后的一石米只能 兑换1.5 两白银,农民地租负担增加一倍。广州 受鸦片贸易影响很重。自给自足农业遇到瓦解。
洪、冯商议承认杨、萧代天父、天兄传言附
身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1851.1.11在金四村正式宣布革命以庆祝洪秀 全37岁生日(虚岁38岁)。 永安建制:东、南、西、北、翼。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土地改革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土地改革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土地改革运动第三章介绍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土地改革运动。

该运动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本章将对土地改革运动的背景、目的和影响进行简要概述。

背景: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领导的一项农村改革运动,旨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并反对封建地主阶级。

该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土地改革。

目的: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实现土地的公有化和农民的分田到户。

通过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农村实现了农民所有制的建立,打破了封建地主的统治,推进了农村社会主义革命。

主要内容:土地改革运动主要包括土地调查、土地分配和土地确权三个阶段。

土地调查阶段是调查农村土地的经营情况和土地所有权状况,为土地分配提供依据。

土地分配阶段是按照农户的劳动能力和土地需求进行公平合理的土地分配。

而土地确权阶段是对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确权,确保土地上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得到法律保护。

影响:土地改革运动的实施对中国农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土地改革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业产量。

另一方面,它打破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

土地改革运动也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结论: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对中国农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运动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1. XXX, XXX. 中国近代史纲要. XXX出版社,2010.2. XXX, XXX. 中国土地改革运动研究. XXX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分节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分节知识点

第三章辛亥革命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外患:1904-1905,日俄为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

内忧: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开始: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结果:“预备立宪”并没能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危机。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阶级基础:是由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创始人——孙中山时间——1905地点——美国檀香山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创始人——孙中山,黄兴等时间——1894地点——东京机关报——民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新的阶段(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1.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的《革命军》,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一)三民主义学说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16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时间:1905-1907派别:革命派VS改良派阵地:《民报》《新民丛报》内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焦点)[皇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大家]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社会]结果:革命派取得胜利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各地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黄花岗起义: 1911年,黄兴带领革命党人发动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七十二烈士葬于黄花岗,故称“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时间:1911年5月起因:清政府皇族内阁为修建铁路筹集借款。

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 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 情和民族觉醒 • (4)促使社会经济 思想习惯和社会 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 变化 • (5)不仅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 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 族解放 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上海浦东洋泾镇妇女反对厘局苛抽布匹税的 时画
扬州十二圩妇女捣毁淮盐总局的时画
清政府为了维持它 的反动统治,对人 民实行残酷镇压。 图为上海县衙门的 酷刑--站笼
讽刺画
“官肥民瘦”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 1900年12月,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变 法诏书》:“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 成不变之治法……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 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其改革内容 为“参酌中西要政,举凡朝章国政,吏治 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 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 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 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1901年4月,清 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舆论阵地
• 辛亥革命的救国方案是三民主义。(1)资产阶级革命 派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主张。(2) 然而民族主义没有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幻想 在不触动帝国主义在华权益的条件下建立民国,这一局 限必将影响整个革命的进程和结局。也没有明确的把汉 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这部分人后 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3)民权主义 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 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 的保障。(4)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不能在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发动广 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 国,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单独领 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

(三)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 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 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 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 民共享。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901年4月,清政府成
1905年赴欧考察各国宪政的 五大臣及其随员在罗马合影
立督办政务处,实行“新政”
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
立宪”
1908年颁布《钦定宪 法大纲》
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
!
主 观 目 的 客 观 措 施
预备仿行
皇位永固 外患渐轻 内乱可弭
宪法大纲 皇族内阁
“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 中国今日欲脱满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 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 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 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 人翁,不可不革命。” ——邹容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 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 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 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 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 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邹容
新照片——当代中国人抵制日货和法货
小组讨论 你是如何看待在今天中国人 抵制日货或者法货一事?
我们中国人特别需要的,是这样一种 爱国主义:它的前提是清醒;清醒地知道 自己的缺陷和弊端;清醒地明了自己落后 在哪里、已经落后到何种程度;清醒地了 解强敌的优势和实力。爱自己的祖国不爱 到无知和热昏的地步,恨敌人恨对手不恨 到拒绝学习对方长处的地步。处于优势时 不乐观。处于劣势时不绝望。 ——丁学良
秘密传阅的革命报刊
蔡 元 培

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三章

保路运动 纪念碑
2、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 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 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武昌, 取得了首义的胜利。在一个月内,就有 13个省及其他省的许多州县宣布起义, 脱离清政府的统治。
军政府旧址
武昌起义时用的铁血十八星旗,后来用作陆军旗。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 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 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 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内容: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2、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 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 会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 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 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另一版本的井田旗
浙江独立时首先采用五色旗,代表五族共和, 后来被南京临时政府接纳为国旗,北洋政府沿用。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 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 力。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 大主义:
1、民族主义 2、民权主义 3、民生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案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案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案例案例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奇葩制度——圣库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那可是近代中国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啊。

这其中有个很有趣但又有点理想主义的制度叫圣库制度。

话说啊,太平天国的兄弟们想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

于是就搞出了圣库制度。

这个圣库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公共钱袋子。

所有太平天国的军民们,不管你是从哪儿得到的财物,都得统统上缴到圣库。

像你打了胜仗,缴获了敌人的金银财宝,别想着自己留着,那是要上交的。

然后呢,如果谁需要什么东西,比如说生活用品啦、粮食啦,再从圣库里面领。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制度可管用了。

大家都规规矩矩地交东西,领东西。

军队里没有什么贫富差距,都能吃饱穿暖,所以士气高涨,这也是太平天国前期能够发展得那么迅猛的一个原因呢。

但是啊,这制度慢慢就出问题了。

为啥呢?人都是有私心的呀。

有些将领开始偷偷地藏私货,不往圣库交。

比如说,攻占了一个富裕的城市,本来应该把城里搜刮来的金银珠宝都交公的,可他们就瞒着,自己悄悄留下。

而且呢,圣库的管理也不是特别科学,没有什么严格的审计机制。

这就导致圣库里面的东西越来越少,而军民们又觉得不公平,凭啥那些当官的能偷偷藏东西,我们就得规规矩矩地交呢?慢慢地,这个制度就变得名存实亡了,太平天国也开始走向衰落。

这就好比是一辆本来跑得挺欢的马车,有个轮子出了问题,整个马车的速度就慢下来,最后可能就翻车啦。

案例二:洋务运动中的马尾船政学堂。

洋务运动的时候啊,那些洋务派的大佬们意识到中国要想强大,得学习西方的技术,特别是造船、航海这些技术。

于是马尾船政学堂就诞生了。

这个学堂可不得了,那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啊。

在学堂里,既有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课程,又有西方的科学技术课程。

那些学生们可忙乎了,上午还在摇头晃脑地背诵“之乎者也”,下午就得开始研究物理、化学,对着那些个航海图、轮船模型发呆了。

当时啊,学堂请了好多外国的教习。

这些外国老师可有趣了,他们操着一口怪腔怪调的中文,再加上手势,努力地给中国学生传授知识。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精)PPT课件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精)PPT课件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正确认识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 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 然趋势。
.
3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辛亥革命》(资料丛刊)第1册, P28。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标志着资 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诞生。
.
13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Hale Waihona Puke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11月, 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兴中会,第一次喊出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 决》:《孙中山选集》中册P145
.
12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与李鸿章、梁启超等人的接触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改良道路走不通,使孙中山转变为反 清革命思想
“孙先生所以要上李鸿章书,就因为李鸿章在当时算为 识时务之大员,如果能够听他的话,办起来,也未尝不可挽 救当时的中国。岂知所以希望完全成泡影。所以到了这时候, 孙先生的志向益发坚决,在檀香山就积极筹备兴中会,找人 入会,一定要反抗满清政府。”
1904年 上海 蔡元培 1906年 武汉 刘静庵
.
革命派完 全形成
15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
16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革命运动舆论先行,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 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章炳麟、邹 容、陈天华等是这一时期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代表。

近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课件

近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课件
孙中山提出了建国三序,即军法之制, 约法之制,宪法之制。还提出了五权宪法, 即立法、行政、司法、考选、监察权的主 张。但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 位。
30
“三民主义”之三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过平均 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 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具体办法 是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按价收税,涨价归 公。
等的称呼 男子剪辨、女子放足之风迅速席卷全国
52
新式婚礼
53
吃冰激凌的民国新青年
54
民国白领休闲生活
55
20年代的中山公园
56
德式军校学员
57
电影海报
58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从客观上说,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 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 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辛亥革命
图为直隶学务公所外景
12
派遣留学生:清政府先后派遣留学生到日、 美等国,迅速形成了留学高潮,养成了重视 西方科技与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 了大批科技、法政、教育、军事等人才。
留 日 中 国 青 年 学 生
13
(3)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是新政的另一 项重要内容。1902年始,清廷连续颁布具体 措施,参酌各国通行律例,制订保护和发展 工矿、铁路和商务等实业的律例。1903年9 月,设立商部,直隶设北洋工艺总局。1906 年,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和邮传部。
《革命军》号召起来 推翻清政府,建立一 个独立、民主、自由 的“中华共和国”。
邹容墓
23
陈天华,字星台,号 思黄,湖南新化人。 1904年写成《猛回 头》、《警世钟》两 本著作。
《猛回头》和《警世钟》指出:清政府是 “洋人的朝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 上足”,“万众直前”,驱除外国侵略者, 恢复民族主权,推翻清政府。这两本书重 印了十多次,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豪夫妻老少配
何鸿燊 梁安琪(澳门赌王 澳门旅游娱乐 有限公司总经理)年龄差距:39岁
梁锦松 伏明霞(工行股份公司独立董事) 年龄差距:27岁
杨振宁翁帆拖手逛丽江 深情为少妻选围 巾
杨振宁携妻翁帆抵昌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东山再起
2.“南北和谈”和清帝退位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乘革命势力迅猛发 展之机,迫使清政府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 了清明的军政大权。
宣统帝和摄政王 这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宣统(旁立者),中坐者是溥 仪的父亲兼摄政王载沣,载沣 怀中的是溥仪的弟弟溥杰。
(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 力量
革 命 形 势 的 发 展
革 命 政 党
思 想 论 战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5年 东京
纲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领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革命派《民报》
要不要 革命
要不要 实行民 主政治 要不要改 变封建土 地制度
各 地 武 装 起 义 和 革 命 时 机 成 熟
革 命 前 民 不 聊 生
各阶层人民斗争风起云涌
为支付巨额赔款,财政开支激增4倍多, 1902-1911年,各地民变达1300余起:
反洋教斗争(1902年,直隶广宗农民景廷宾扫清灭洋;河南泌阳、热河朝阳、四
川资阳、浙江台州、湖南辰州、贵州桐梓、山东日照、江西南昌、山西平利反洋教)
会党的起义(1902年,广西会党起义遍及全省,03年,壮苗瑶参加及粤湘滇黔) 抵美货运动(1905年,因美强我续约,上海商务总会发动抵美运动,店不售、民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 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政治上,军阀官僚专制 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 办资产阶级利益 文化思想上,尊孔复古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南昌大学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章的回顾与思考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 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 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 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 平。”
2.政治上,严密地控制清政府
《辛丑条约》:北京的大使馆区内中国人 不得居住,各国可以派兵保护
“国中国”——东交民巷
3.军事上,置清政府于其军事监督之下
《辛丑条约》: 大沽炮台以及北京到天津之间的炮台一 律拆毁。 外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之间驻扎军队
清末一位爱国人士画的《时局图》。图中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运动
1905
同 盟 会
各 地 武 装 起 义
湘赣起义 镇南关起义 安庆起义
1911
(绍兴)起义
广州起义
武 昌 起 义
四川保路运动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墓(位于广州市东郊白 云山麓)
黄兴为追悼七十 二烈士写的挽联
林觉民
为下 够然 吾 吾 天人 ?遍 自 至 下为 地 遇 爱 人念 腥 汝 汝 谋, 汝云 以 ! 永当 体, 来 即 福亦 吾满 , 此 也乐 此街 常 爱 。牺 心狼 愿 汝 汝牲 ,犬 天 一 其吾 于, 下 念 勿身 悲称 有 , 悲与 啼心 情 使 。汝 之快 人 吾 身 余意 都 勇 之 ,, 成 于 福 亦几 眷 就 利 以家 属 死 , 天能 , 也 !
中国人民大学正门
人大校园吴玉章像
(二)、武昌起义和 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1911.10.10.
1912.1.1.
革命形势迅猛发展
中 华 民 国 建 立
和谈 清帝 退位
武 昌 起 义
湖 北 军 政 府
各省纷纷独立
镇压
临 时 约 法
清政府
瓦解

寻找代理人
袁 世 凯 就 任 临 时 大 总 统

企图武力干涉
代表德国, 熊 代表俄国,虎 代表英国, 肠 蛤 代表法国, 太 代表日本, 鹰 代表美国。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
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 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 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
读诗观图,感悟一个世纪前的中国。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 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秋瑾《如此江山》
Hale Waihona Puke 谈起辛亥革命,我们应先了解一个人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毛泽东
孙中山生平简介
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 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逸 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 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于农民 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 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政治方面 1.废刑罚 2.保护华 侨 3.不准买 卖人口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1.奖励工商业, 鼓励发展实业。 废除以儒学 革除旧的风 为主的教育; 俗习惯 2.废除苛捐杂 税
特点
破旧—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习俗 立新— 政治、经济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各民族人民 一律平等,享有居住、言论等各项民主自由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学思 A.《临时约法》有什么重要地位? 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质 的临时大法 B.《临时约法》从美国宪法中吸取了哪些思想? 民主共和、分权制衡
保皇派《新民丛报》
立宪派、维新派和保皇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立宪派与维新派、保皇派是资产阶级改良势力在不 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三个不同的分称:戊戌变法时期 称维新派,戊戌变法后称保皇派,1905年后为立 宪派。 改革派一直是他们的总称,表示了他们的改良路线 的一贯性.分称表示了他们各自的时代特征。维新 运动时的维新派在于除旧布新,挽救危亡;保皇派 以保护光绪帝、对抗革命为宗旨;立宪运动中的立 宪派则呼吁开国会,立宪法,以挽救清朝的灭亡, 与革命派尖锐对立。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1912年1月1 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 (1)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1.1
讨论:说说十八星旗和五色旗的含义。
中山装的由来 和含义
中山装的造型特征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 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 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 民生)。 。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隆裕皇后比较少见的照片
列宁曾经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满人 民权利的纸。”
阅读图片和文字: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 远尊戴。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 布者不能见诸实行。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 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宣统帝
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 任内阁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13个 内阁成员,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 族内阁”。“预备立宪”实际是个 骗局。
铁路筑路权争夺资料:1900年以前,为获得在华筑路 权,帝国主义曾进行激烈争夺。截至清政府崩溃之时, 中国已建成的九千六百多公里铁路,由帝国主义国家直 接或间接控制的近九千公里,占铁路总长的93.1%。 矿山开采权争夺资料:出于在华设厂和本国工业原料和 动力的需求,矿山也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主要目标。继 开平煤矿于1900年沦入英国之手后,全国十几省的重 要矿权,纷纷为英、法、比、美、俄诸国攫取。帝国主 义者不仅大量霸占铁路沿线的矿山开采权,而且深入到 内地和边远省区。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1913年 二次革命,辛亥革命的最后 一战。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不用美货、码头工人不卸美货,印刷工人免费印宣传品,师生离校,工人离职)
抗捐税租斗争(1903年,河南孟县、温县反对加赋改征;1904江西乐平反靛捐) 收权保路运动(1903年,云南个旧锡矿工人反对政府出卖路权、矿权武装起义) 工人罢工斗争(1905上海华兴纱厂反裁员;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反扣发工资)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901
宣 布 “ 新 政 ”
1905 五大臣 出洋考 察宪政
19 190 《 8 08
钦 定 宪 法 大 纲 》
光 绪 和 慈 禧 死 溥 仪 上 台
1911
撤军机处, 设责任内 阁
革命形势高涨
光绪帝为何把慈禧叫“亲爸爸”?
光绪皇帝向慈喜太后请安时总要说声:”亲爸爸 吉祥!”听起来虽然滑稽,但却是事实. 慈喜于1861年11月2日发动北京政变(史称祺 祥政变),开始了臭名招著的垂帘听政,权利在光绪皇 帝之上,实际上居于太上皇的地位.那时只有皇帝的 父亲才能享受太上皇的高位,自然喜欢皇帝一男子 的称呼来叫她.光绪皇帝并非慈喜所生,而是妹妹之 子,因此,"爸爸"加上亲字,即入耳,又掩饰了非亲之 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