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ppt
合集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5b9d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1.png)
的研究、保护和传播工作。
03
推动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项目
举办或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和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国家、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教育传承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 育体系,编写相关教材和 课程,培养青少年对传统 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发展策略
保护优先
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确保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创新发展
鼓励在保持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 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使非物质文 化遗产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需求。
跨界合作
剧。
川剧
03
流行于四川、重庆等地的戏曲剧种,以高腔、胡琴、弹戏、灯
调等五种声腔组成。
传统手工艺技能
剪纸
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 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刺绣
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 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陶瓷制作
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 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
民俗活动与节庆文化
春节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贴春联、放鞭炮、 舞龙舞狮、吃年夜饭等习俗。
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
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农历
中国传统的历法,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风水
一种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现象, 它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特定 场合中,是动态的文化表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1bc6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1.png)
家庭传承 社会传承 学校传承 创新发展
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授给家族成员 ,保持技艺的纯正和延续。
通过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传授给更广泛的人群,扩大传承范围。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 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
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艺和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 求和科技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焕发新的活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传承历史文化
维护文化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载 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和弘 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和 差异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文化创新
增强民族凝聚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创新与发展的方向
如数字化保护、跨界融合、社区参与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 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创新与发展的案例
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场景、将非物质文 化遗产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创新表演等。
力。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的意义
通过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保护, 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旅游开发的模式
包括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 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活动等。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b3fa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8.png)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
加强学校教育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 体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
和培养。
开展社会培训
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
公众的保护能力。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 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学与艺术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 走进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例分
享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 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 实物和场所。
舞蹈
中国民族舞蹈丰富多彩,如傣族舞、藏族舞、汉族 舞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古琴、古筝、二胡等多种乐器演 奏的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手工艺技能
80%
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
100%
刺绣
刺绣是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之一 ,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
节日习俗与庆典活动
01
02
03
04
春节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等。
元宵节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
加强学校教育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 体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
和培养。
开展社会培训
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
公众的保护能力。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 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学与艺术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 走进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例分
享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 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 实物和场所。
舞蹈
中国民族舞蹈丰富多彩,如傣族舞、藏族舞、汉族 舞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古琴、古筝、二胡等多种乐器演 奏的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手工艺技能
80%
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
100%
刺绣
刺绣是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之一 ,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
节日习俗与庆典活动
01
02
03
04
春节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等。
元宵节
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共20张PPT)《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共20张PPT)《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9bfc955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2.png)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我国国务院 2005 年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 第 2 条给
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
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第 3 条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瓦雅皮人的口头和图画表达形式于 2008 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
类口头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远古以来,瓦雅皮居民就用植物颜料在身体和各种物体上画出几何图形。随
着 世纪推移, 们逐渐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把图画和口头
表达混合兼用,以 反映 们独特的世界观,并传承 们关于社会生活
C
传承性
B
A
G
地域性
活态性
独特性
D
无形性
E
多元性
F
社会性
第二节 艺术旅游文化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一)《格萨尔》史诗
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
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
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
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 《格萨尔史诗》
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一)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
2001 年,我国参与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
项目”,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
一概念因此被国内熟知。我国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
律法规。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8887e1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9.png)
建立档案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 查、记录和整理,建立档 案数据库,便于保存和传 承。
抢救性保护
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行抢救性保护,采取措 施防止其消亡。
传承人制度及作用
传承人认定制度
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认定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赋予其相应的权 利和义务。
传承人培养机制
传承人作用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 护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他们既是技艺 和知识的持有者,也是传承者和创新 者。
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政策引导与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 作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遗产
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体系融入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系,通过课 程设置、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传
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社会力量参与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形成多元化的 传承力量。
通过展示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 进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提高文 化素养。
旅游开发
国际交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可以 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质,促进经济 发展。
展示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增强国 家文化的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0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 发与利用
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
市场调研与分析
深入了解目标游客的需求和偏好,为旅游产品的 市场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多渠道宣传推广
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 品进行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建设与保护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品牌建设和保护 ,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21e9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1.png)
避免言行不当
在节庆活动中,要注意言行举止,避免说出不吉 利的话或做出不礼貌的行为。
节庆活动与习俗的现代意义
文化传承
社会凝聚
传统节庆活动和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参与和传承这些活动,可以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节庆活动和习俗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和凝聚 人心,增强社会和谐与稳定。
旅游经济
旅游开发
民间信仰和祭祀文化成为旅 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吸 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 验。
0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1 2 3
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 日益加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 峻挑战。
跨文化交流的机遇
全球化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 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和 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 课件
目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民间文学与表演艺术 • 传统节庆活动与习俗 • 民间信仰与祭祀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挑战与机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 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民间故事
以口头形式流传的叙事性文学作 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等,
反映人类生活和思想情感。
民间传说
关于特定人物、事件或地方的口头 传统,通常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等密切相关。
民间歌谣
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包 括民歌、民谣、儿歌等,表达人民 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在节庆活动中,要注意言行举止,避免说出不吉 利的话或做出不礼貌的行为。
节庆活动与习俗的现代意义
文化传承
社会凝聚
传统节庆活动和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参与和传承这些活动,可以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节庆活动和习俗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和凝聚 人心,增强社会和谐与稳定。
旅游经济
旅游开发
民间信仰和祭祀文化成为旅 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吸 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 验。
0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1 2 3
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 日益加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 峻挑战。
跨文化交流的机遇
全球化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 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和 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 课件
目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民间文学与表演艺术 • 传统节庆活动与习俗 • 民间信仰与祭祀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挑战与机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 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民间故事
以口头形式流传的叙事性文学作 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等,
反映人类生活和思想情感。
民间传说
关于特定人物、事件或地方的口头 传统,通常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等密切相关。
民间歌谣
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包 括民歌、民谣、儿歌等,表达人民 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f189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e.png)
社区培训
02
在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课程,让社区
居民有机会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技艺。
师徒传承
03
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
得以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现代生活
传统技艺的传承
通过举办传统技艺的展览、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 传统技艺,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历史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文化 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和文化内涵。
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 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文化多
样性的重要体现。
濒危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和 保护的困境,许多项目已经濒
临消失。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种类
传统口头文学和表现形式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口头文学的一种,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等,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符合现代审美和文 化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教育与传播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播活动,让更多的 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0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利用与开发
文化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魅力,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中国的定义
中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 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日本的定义
日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具有历史、艺术、学术价值的无 形文化财产,包括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建筑、传统习俗 等。”
非遗文化PPT模板
![非遗文化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ea47e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e.png)
藏族舞蹈
以锅庄舞、弦子舞等为代 表的藏族舞蹈,展现了高 原民族独特的韵律和风情。
苗族舞蹈
以鼓舞、芦笙舞等为代表 的苗族舞蹈,体现了苗族 人民的热情与豪放。
江南丝竹
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 部一带的民间音乐形式, 以其清新脱俗的旋律和细 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
杂技、魔术等技艺展示
中国杂技
01
以高难度技巧、精湛表演和独特创意著称,如顶碗、走钢丝等。
非遗文化PPT模板
contents
目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 •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 • 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遗项目 • 民俗活动与节庆文化类非遗项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 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 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 空间。
民间歌谣与曲艺表演
民间歌谣
包括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等, 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具有鲜
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曲艺表演
包括相声、评书、快板等,以口 头表演为主要形式,通过幽默诙 谐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技巧,展
现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智慧。
民间舞蹈与音乐
包括各种民族舞蹈和民间音乐, 如龙舞、狮舞、唢呐等,既具有
观赏价值又富有文化内涵。
探索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
利用数字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展示和传播,探索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新 路径。
THANK YOU
02
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
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
包括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 神话等,反映古代人民对自然和
非遗ppt课件
![非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4cad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6.png)
记录
对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记录,包括制作工艺、表演技 巧、传承谱系等方面。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04
非遗在当代社会中 的应用
非遗与旅游业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吸 引力。
通过非遗项目表演、非遗工艺品展示、非遗文化体验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 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分类与分布
非遗分布广泛,涵盖了全国各地 的民族和地区,其中一些具有代 表性的非遗项目已经成为国家级 或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非遗的分类和分布进行深入 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非遗的 特点和保护需求,为非遗的保护 和传承提供科学依据。
02
非遗项目介绍
传统表演艺术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曲艺
戏曲
包括民间歌曲、器乐、 戏曲等。
问题
资金不足、传承人老龄化、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宣传教育是当前非遗保护工 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一些非遗项目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逐渐失去生存空间 。
非遗传承人培养与认定
培养
通过设立非遗传承人培训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鼓励年轻人参与非遗 传承工作。同时,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提高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
如民族舞、民间舞等。
如相声、评书、快板等 。
如京剧、昆曲、川剧等 。
传统手工技艺
01
02
03
04
传统纺织
如刺绣、印染、编织等。
传统陶瓷
如景德镇瓷器、紫砂壶等。
传统建筑
如木雕、石雕、砖雕等。
传统食品制作
如月饼、粽子、糖人等。
民俗文化活动
传统节日习俗
对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记录,包括制作工艺、表演技 巧、传承谱系等方面。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04
非遗在当代社会中 的应用
非遗与旅游业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吸 引力。
通过非遗项目表演、非遗工艺品展示、非遗文化体验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 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分类与分布
非遗分布广泛,涵盖了全国各地 的民族和地区,其中一些具有代 表性的非遗项目已经成为国家级 或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非遗的分类和分布进行深入 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非遗的 特点和保护需求,为非遗的保护 和传承提供科学依据。
02
非遗项目介绍
传统表演艺术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曲艺
戏曲
包括民间歌曲、器乐、 戏曲等。
问题
资金不足、传承人老龄化、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宣传教育是当前非遗保护工 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一些非遗项目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逐渐失去生存空间 。
非遗传承人培养与认定
培养
通过设立非遗传承人培训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鼓励年轻人参与非遗 传承工作。同时,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提高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
如民族舞、民间舞等。
如相声、评书、快板等 。
如京剧、昆曲、川剧等 。
传统手工技艺
01
02
03
04
传统纺织
如刺绣、印染、编织等。
传统陶瓷
如景德镇瓷器、紫砂壶等。
传统建筑
如木雕、石雕、砖雕等。
传统食品制作
如月饼、粽子、糖人等。
民俗文化活动
传统节日习俗
2024版非物质文化遗产ppt正式完整版
![2024版非物质文化遗产ppt正式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5450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6.png)
02
定期举办文化庆典活动,集中展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吸引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
拓展参与群体
03
鼓励学校、社区等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活动,
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17
现代传媒手段传播
2024/1/29
制作专题片
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制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片, 通过生动的影像和语言介绍相关项目。
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非物质文 化遗产逐渐丰富和多样化,成为各民族 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29
5
现状与保护意义
现状
当前,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断代、保护不力等严峻挑战。
保护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 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9
13
社会和谐功能
2024/1/29
促进文化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可以促进不 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增强社会认同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增强人们对民 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经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开发利用转 化为经济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 济带来收益。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定期举办,各国展示和交流各自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和经验。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各国轮流举办,通过文艺表演、手工艺展示、民俗活动等形式,展 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国际研讨会和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模板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c8231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2.png)
谢 谢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 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在于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 承和创新,为现代文化提供丰富的营养和灵感。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 感和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0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可以为现代文化产业 提供新的创意和元素,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保护措施:制定保护政策,建立保护机制,加强 宣传推广
传承方式:通过教育、培训、展示等方式,培养 传承人,提高传承能力
创新发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表现形式, 拓展传播渠道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保护经验 和资源,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 类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 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对于 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政府的责任,需要采取 措施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01 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社会和谐与文化认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 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和 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利用,可以为现代生活提供丰富 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 合作,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2024鲜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1834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3.png)
15
传统美术
剪纸
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 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年画
一种在春节期间张贴的绘画,以祈求 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皮影戏
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 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 。
2024/3/27
16
传统技艺
陶瓷制作
一种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 型、干燥、烧制等工序制成的器
法。
煅制
03
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炮制方
法。
18
05 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
2024/3/27
19
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历史悠久,由上古时 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 来。庆祝活动包括贴春 联、放鞭炮、吃团圆饭 、拜年等。
2024/3/27
5
现状与保护意义
现状
当前,全球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保护机制 和措施。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面临着传承断层、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的冲击等威胁。
保护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 类创造力的发展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尊重历史、传承 文明的表现,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民间信仰习俗
2024/3/27
祭灶
民间信仰习俗之一,通常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进行,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祖
民间信仰习俗之一,通常在清明节或其他重要日子进行, 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f9a0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e.png)
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资源开发
教育资源整合策略
搜集与整理
全面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 、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进行分 类整理,形成系统化的教育资源库。
筛选与评估
转化与利用
将筛选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 为适合教育教学的形式,如课程教材 、教学案例、实践活动等,实现资源 的有效利用。
根据教育需求和资源质量,对搜集到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筛选和评 估,确保资源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 秀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开发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推广实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课件评选与分享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 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 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
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是民族历史 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 和科学价值。
意义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 交流和人类文明进步,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现状
国际保护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保护措施
邀请获奖作者和其他优秀教师分享他 们在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过程中 的心得体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将非物 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互动交流
设置互动环节,鼓励教师们就非物质 文化遗产课件制作与运用中的问题进 行深入探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共同提升课件制作水平与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2
2
•下面那就为大 家介绍几种非 物质文化遗产
2020/1/22
3
昆曲
•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 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分南曲和北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 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 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 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
2020/1/22
8
2020/1/22
9
2020/1/22
10
•还有一个来自 我们南京的哦!
2020/1/22
11
南京云锦
•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 已有近1600年历史,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 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它是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云锦用 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多姿,集历代丝织工 艺之大成,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 织工艺的巅峰状态。
•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 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 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020/1/22
12
2020/1/22
13
2020/1/22
14
2020/1/22
15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1/22
1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
定义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 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 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 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 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 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 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 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 印度尼西亚配剑,常被认为拥有魔力,既是武器,又是一种精神产品。所知最早的配 剑铸于136Leabharlann 年左右,它很可能通过爪哇岛传遍东南亚。
• 配剑的刃部通常很窄,有个不对称的刀把,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刀刃,呈显眼的波纹外 观,称作"帕莫尔"。剑鞘通常木制,但铁制也大量存在,甚至有金制剑鞘。它的审美价 值体现于"达泼尔"(剑刃的形状和设计,约近150种)、帕莫尔"(刃上合金的装饰图案,约 有60种)和"坦戈",即配剑的历史和来源。一个铸剑铁匠(称"安普")选择不同铁矿层的材 料和陨石中的镍层制作刀刃。许多剑刃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传奇故事中的 武器要花费几年时间。高质量剑刃的铸造,需要融合多种金属,数百次的淬炼以及极 其精确的处理。铸造配剑的工匠也因拥有文学、历史和玄妙知识等而受人尊敬
5
2020/1/22
6
印度尼西亚配剑
• 时间:2005
• 国别:印度尼西亚
• 地区:亚 太
• 类别:传统知识技艺
• 简介:克里斯(kris或keris)是印度尼西亚一种独特的不对称配剑,由于它常被认为拥有魔 力,所以既是武器,又是一种精神产品。所知最早的配剑铸于1360年左右,它很可能通 过爪哇岛传遍东南亚 。
•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 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 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属太仓州)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 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 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 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2020/1/22
4
2020/1/22
2020/1/22
7
皮影戏 - 民间传统艺术
•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 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 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 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 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 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 南京云锦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 水平的织物,因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 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 ",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在只有云 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老式 提花木机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