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
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
”根据此一“健康”新界定,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心
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虽然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尚未形成统一
的认识,但心理健康的文化适应性或文化相对性却有着广泛的共识。
世界文,{匕丰富多彩,心理健康的r;题便随文化模式的不向而多少有所差异‘即是说人们的心理健康观是其所
处社会文化的函数.
“心理健康”的现代概念,虽然源于西方,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西方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要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哲贤宗师们没有探讨过心理健康及其相关问题。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是论及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中国人
仍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一定的借鉴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学者们也各持己见,莫衷一是。
本文的“中国传统
文化”,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汇合道、佛文化的诸子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直接提出“心理健康”这一名词,自然也就不可能直接订立所谓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不过,如果以此认定中国文化中没有心理健康的“标准”,则不然。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作为主流的儒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是关于“人”以及如何“成人”
(做人)的文化体系①,此一文化中所提出的理想人格,几乎都体现和表现着心理健康的
人的特征。
先秦儒家重视理想人格设计,儒祖孔子提出人的发展目标有“士、右子、圣人”,“始乎
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语),而其中,对“君子,的表述最多.《论语》中就出现了ioi次,儒家对“君子”的德行智等都有详明规定。
而与儒家相异但又互补的道家文化,也提出了
自己的理想人格:“至人”、“真人”、“神人”。
逍遥无待,与物同一,德合天地,道济夭下;形随俗而志清高,身处世而心逍遥,便是道家人格的追求。
墨家的塑想人格是“博大完人”,具有
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不避亲疏的意涵.“完人”的特质包括善思的头脑,奋斗的韧性,爱和牺牲精神,反对艺术的生活。
先秦之后,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也未曾间断,诸如司马迁的“侠客”、魏晋时期的“名士”、柳宗元的“成人”、周敦颐的“人极”.朱熹的“醇儒”等
等。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仁人”、“完人”、“大人’,③、“至人”等等,
就是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即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心理健康的人.综合整理与分析儒家道家
等中国文化的著述言论,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最基本的思想,“人者,仁也”,“仁”字由“人”和“二”字组成,
即表明与人交往之道是儒家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是符合社会伦常
的.因而需家文化倡导的“君子”,必须符合基本的道德和人伦法则,“三纲”(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君子做人的道德规范,“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垅
有序、朋友有信)是君子做人或人做君子的基本人际行为规范.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即
是“君子”有规定的社会角色,必须按照“角色”的规范来为人处事。
君子要“爱人”,与人交往要“正心诚愈”。
“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为儒家所倡导.一个人如果没有感到与他人交流感情的需要,他就不能成为一个
真正的人;从儒家的观点看,固然一个人自身不诚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如果他在
人际关系的环境中拒不表示自己的诚意,那么不仅影响人际关系,而且也使他不能认识
真实的自我.。
“仁”作为人我关系的准则、、就自然要求承认别人也是人,并推己i乏人,像爱
自己一样去爱别人。
W曰:“老苍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从
孔孟的“仁者爱人”,到韩愈的“博爱之谓仁”,及至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主
张“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泛爱精神,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传统。
没有爱心,便不能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提倡人际交往中的“忠怒”、“宽厚”与“容忍”,提倡心理位里互换。
“忠恕之
道”,孔子自称是“一以贯之”的,“忠”就是尽己之力去帮助他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是儒家“爱人”的主要内容,是“忠”的推演。
孔子
曰:“其恕乎t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的要旨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怒道的儒家精神为后世所传承,如《增广贤文》中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宁可负我,不可负人”,“饶人算人之本,输人算人之机”,“亏人是祸,饶人是福。
峋
中国传统文化还指出,“君子”,要知恩图报。
“有恩不报非君子”,“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来而不往,非礼也”……。
知恩报恩,以德报怨,是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所要做到的,也是中国人认为的做人本分。
向贤士能人学习,与好人交往,也是中国文化所重视的。
古有孟母三迁,为子择定良好的人际交往圈.还有许多择友尚贤的典语,如“三人行,必有吾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见贤而思齐”,“尊贤而容众,嘉勇而矜不能”等等.
古代先贤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做人的第一位的条件.人际关系的失败者;不能成
为u君子”、“仁人”,这与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中国人比西方把人际关系看得更重八
二、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所以个人在社会关系之中适宜地表现自我、适当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就十分重要.而人的行为反应适应正是现代人认为的心理健康标尺之一
如果说“仁”是中国人社会行为的思想内容,那么“礼”和“义”等就是中国人“仁”的外部表现方式.“礼”主要表现为人的恭敬态度和行为方式,它可以施于父子君臣,也可以施之于民众朋友。
子对父要“生,事之以礼;死,分之以礼”,君臣之间.臣“事君尽礼”,“君使臣以礼”;朋友之间,“近于礼,远耻辱”。
在人际运作之中,中国人依礼处事,遵从礼的规范,恰到好处地行为。
孔子言,“下知礼,无以立”;他教导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净!勿言,非礼勿动”.即使是一种好的行为,如果无礼,效果就会不好,“恭而无礼则劳,勇而无礼则乱。
”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还体现在慎言敏行,要少说多做,即“访于言而敏于行”,而“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同时,君子应当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礼”不仅是君子行为要达到的目标,而且是君子待人处事的准则。
通过“礼”,不仅使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既不伤触他人,能够建立起良好关系(近于礼,远耻辱),而且使自己正正当当地做人。
亦即是说,适当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方面使自己遵守文化规范,与社会保持一致,与他人保持和谐;另一方面,是合适地自我修身养性,使自己在社会中能“立”,能为“人”,能成为“君子”,而此,正是心理健康者的必备特征之一
三、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稚定
心理健康的人应是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大丈夫”、“仁人”就是能“不优、不俱”,维持“坦荡荡”心情的人。
“情”是人的本性,荀子把情、欲、性放在一起考察,指出:“性者,夭之就也,情者,性之
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意即情是性的的本质表现,“性之好、恶、喜、怒、哀屯乐谓之情.;抄言之,情感与人的本性或需要直接相关,只有与人的本质或需要相联系的情堵情感,方为正常.
情是大.人所共有的,“情必不免”,但情的表现和体验却应当有节有度.《中庸》日:“喜
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朱熹释之为:“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
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决,故谓之和。
”孔子认为君子宜情绪稳定,态度庄重,据《论语》:“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孟子的养心说主张清心寡欲。
荀子在“情不可免”的前提下,不主张寡情去欲,但也不能态情纵欲,而应对情与欲进行“节”与“导”,即对情绪要用“心”进行调节与控制、引导,“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
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
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荀子提出的“治气、养心之术”,就是调理性情、培养健康心理的方法,例如“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决,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偏小,则廓之以广大保持情绪平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防止由于情绪失常而引起行为方面的歪曲。
《大学》出:“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有所好恶……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有些人因为“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隋”等情绪的因素而导致对他人存有偏见.此外,悄堵过度也影响身体健康,《黄帝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优伤肺,恐伤肾.”
君子一方面要懂“爱人”和“克己复礼”之理,另一方面要怀有“爱人"(博大的同情心)和“克己复礼”之情(克制自己的一些不正当情感),君子还应爱僧分明.“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恶不仁者,其为仁矣”。
君子还宜对羞耻充满畏惧。
中国古代医书药典之中,还有许多关于人的健康疾病与情绪之关系的论述。
中医心理学的七情学说,阴阳人格学说和以情胜情的中医心理治疗论⑦,将情绪情感的协调与平衡、稳定视为人的健康的根本之一
四、正确认识周围环境
学习的过穆飞是认识自己和周围事物的过程。
儒家关于学习的论述极多,仅孔子之语就
不胜枚举,荀子尚有《劝学篇》。
学习对于君子或成人的意义重大,它可以使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使人养成良好品德.孔子言:“好学近乎知”;“少而不学,长无能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等等。
孔子鼓励弟子通过多学习了解自己和认识世界,主张“入太庙,每事问”,“三人行,必有吾师”,要多闻多见多问多识,“多闻阅疑”.“多见圈殆”,“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和“友多闻”。
此外,要“学而时习之”及“学而不厌”,“学贵有恒”,不可半途而废;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间.
有学者认为孔子提出了学习过程的七步骤,即立志、博学、审问、懊思、明辨、时习、笃行.,而有的学者根据《大学》指出儒家将学习层次由低到高分为七个发展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现代学习的界定来看,前者的看法更为恰
当.他人是社会环境的、重要部分,因此,“知人”亦就自然重要.孔子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君子要有自知之明,但君子通过“知人”也使自己可“立人”。
儒家的学习观,其实就是关于邢君子”认识环境、了解事物的思想和要求。
心理健康的人,总是乐于学习,乐于工作的,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这些为现代学者所提倡的心理健康观,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早就有了深人的认识。
五、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甲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君子”等,是具有
积极生活态度的e这可以从儒家的人本入世,乐观自足,闻过则喜,讲求实干等特征中表现出来。
儒学亦是“人学”,“重人事,轻天命”,中国先贤的伦理观,除了墨子借天说之外,没有不明显是人本的。
……我们道德的根源是人心—良知。
我们伦理学说的核心,是阐明人
和人的关系。
出发点是‘人’,归根到底也是人’.}1.e在天道与人道的对立上,孔子的态
度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乐观、自信,知足等,是中国文化怀有的积极生活态度。
孔子“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
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全尔。
”君子成“仁”取决于自己是否努力和坚持,如果自信、努力,就可达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的实现在于专心用力,人人都有“力”,代我未见力不足者气此外,儒家主张自足节制的幸福观,君子的言行、情绪
等应“中庸”,安于现状,自满自足而无求于外,随遇而安,这样就不会怨恨和苦恼,以保
持自得自乐的心境。
《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残行乎贫残,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
积极现实的生活态度还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君子、F人等都是不尚空谈的人,是实干家.行知问题发端于孔子,大抵说来.孔子比较重行.儒学注重“学”与“思”,讲求道德修养,目的在于经世致用,最终要付诸于“行”。
“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主张先行后学;“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书虽多,如果用不上或不会用则没有意义,故学而不行等于不学。
此外,了解和认识环境的行为过程也就是学习,可谓“行中学”或“行即学”,。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荀子劝人学习,也重实践,他在《儒效》中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
六、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
《尚书》记:“惟人万物之灵。
’‘中国传统文札重视人,重视人的成长和发展。
儒家中的大多数主张人性本善的观点。
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有四种美德即恻隐之心(仁,乃美德之端)、羞恶之心(义,乃正义之本)、恭敬之心(礼,乃礼仪之源)、是非之心(智,乃智慧之泉),因此,做人就要将这些美德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认为人并不是生活环境的牺牲品,一个人只有不断进行道德修炼,才能保持和发展人的美德,成为君子圣人。
人虽“性相近”,但可“习相远”。
孟子最为赞赏的人物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而人欲成为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为一个个体道德的概念,“仁”是指那些通过道德上的修身而达到的最高的人生境界.成为一个君子并不困难,但很少有人被称作“仁人”。
从此意看,“仁人”就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的人”,现代社会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虽然成为“仁人”不易,但是,人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去达“仁”,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因而,儒家把“仁”这个目标又看成是一个客观的实在,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去实现“仁”,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仁”。
亦就是说,人们追求的美好人生目标,是通过一个个小的阶段目标的完成而逐步达到的,为了美好的生命目的,就要把握现在。
“仁”的主要特征是真诚、正直、孝梯和相互茸重,它建立住“爱"的基础上,是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关注来形成和实现的.人与人难以分离.因此认为,个人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也帮助他人发展,孔子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自我发展固然与能力、先天素质有关,但更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儒家认戈又有极少数“夭生的圣人”能“生而知之”,大多数人的发展潜力是相似的,不管任务多么艰巨,只
要一个人努力去做,就会获得成功.正如《中庸》所强调的:“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
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
人的心理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因而人的自我发展目标要与年龄心理特征相适应。
孔子在其“自画像”时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又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可见,心理健康在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重点,中国传统文化早有所论。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专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在对健康人格的设计中,对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及创造性、对反叛性有所忽视,有些古贤还有些较为极端的抹杀人的个性的论断。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有四个缺陷:
1.无性的文化,即性的神秘、封闭、压抑及压制;
2.无儿童的文化,即儿童是大人的私有物,儿童过早成人化等
03.无自己的文化,即我是“社会我”,“他人我”,过分看重社会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4.无法制的文化,即重人治轻法制,法制道德化、人情化、家族化。
应该说;这些分析不无道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峡陷必然带来心理健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的偏离。
我们在研究借鉴之时,也必须注意到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