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防止被骗的几种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防止被骗的几种方法

老年人由于情感、认知和家庭等多种因素,容易被骗。比如有的被电信诈骗,有的买了几万元保健品,甚至还有房产被骗的,还出现了非法集资、非法吸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家庭痛苦。孤孤单单一个人老人生活空虚才易受骗,

一、关于保健品推销

现在很多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小城市,出现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健康产业,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通过包装,专门卖产品给老年人的。这些店一般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在街道老城区老年人聚集的地方,或者在隐蔽的地方。主要手法就是通过,线下搞活动,把一群老年人组织起来听讲座,看电视、看视频、然后免费进行医疗器械体验,比如什么红外线设备等等,然后组织唱歌,让老年人自己分享心得,通过组织群居的生活,让老年人放松防备心理,然后联系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组织这样的活动,让老年人形成一种习惯。

老年人由于没有事情做,甚至子女不在身边,这些推销人员,就利用送小礼品,关心老人的方式,最后老年人买了几万元毫无用处的保健品,然而老年人还不信这是没有用处药。

其实老年人只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就可以化解危机。陌生人比自己的亲生子女还要关爱自己,难道这是合理的吗?

二、关于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不多说,完全是一种技术手段方面的。

套路很多比如:中奖倒贴八千八,“你已涉嫌犯罪”等等。

子女角度做好几个方面就行了:

第一种情况,老年人注意自己的信息保密,凡是陌生人涉及钱财物的电话一律不接,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天上掉馅饼的想法。

第二种情况,手机买非智能机,只打电话就行了,电话上不涉及银行卡等。

第三种情况,如果老年人要用智能手机,就买芯片好的手机,拦截各种不良电话和信息。

第四种情况,子女要多和自己父母沟通,多讲一些防止诈骗的办法,提高警惕才是好办法。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QQ、微信消息,不回复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

凡是遇到不良信息和陌生电话,不要慌张,要和家人沟通,如果遇到电信诈骗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不要相信。凡是涉及钱的电话,一律不接,一律提高警惕。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等信息,更不要将身份等信息传至网络等媒介。三不向陌生人转账,学习银行卡常识,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转账前,务必核实情况。

三、关于陌生人上门推销

这种情况很好办,凡是陌生人一律不开门;家里门口按上摄像头,人脸识别,留取证据。

如果遇到穿上制服,冒充天然气、电力工作人员的,来收费,先和楼栋物业合适。拍照取证,多留心眼。

比如诈骗人员说自己是消费,你房屋消费不合格,还不是有老人很害怕。

四、关于银行卡支付方面

就一句话,不会用互联网金融的新工具,就不要去用,如果要用一定要子女多演练,绑定手机的银行卡里一定存太多的钱。

四、关于文物、钱币、老酒等推销

主要是电话推销,短信。或者大街上、小区里发传单推销这些东西。

这三类东西,操作手法是一样的。

就是诈骗人员,通过电话或者传单,问老年人有没有这些东西,有就交钱去鉴定,交鉴定费。如果鉴定藏品真实,现场就进行交易。

老年人交了鉴定费,被骗一笔。

如果带上文物,或者钱币、老酒,去被掉包,又被骗一笔。

诈骗的人用假钱,老年人又被骗一笔。

五、投资理财方面

在投资理财、医疗保健、旅游出行、养老、养生、收藏等消费领域,不法分子往往精心设计各种骗局,引诱老年消费者投入资金。

比如上海出现过一些投资理财公司,通过不法手段获得上海多家保险公司的保单信息,公司业务员冒充保险公司客服,随机拨打电话、发短信联系保险公司投保客户,诱骗客户提前退保,转而购买该公司非法理财产品,并承诺年化8%至10%不等、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各种诈骗防不胜防,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树立一种思想:骗子无处不在,小心谨慎为主。

防止老人被骗最好的方法是子女们多陪他们,堵住情感漏洞,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当老人们没有孤单寂寞的感觉,也就自然不会被骗子钻了感情空子。此外还有技术手段,比如家门口安装人脸识别,取证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