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新生命的诞生》word教案

合集下载

1.1-新生命的诞生-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

1.1-新生命的诞生-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

1.1新生命诞生(1)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人类的受精过程3、对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教学重点:在性生理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性心理、性道德的教育教学过程:1、引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和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人类是属于脯乳动物,是胎生的。

那么,被胎生出来的小宝宝是怎么来的呢?xx 同学,你知道吗?生:我的出生是和父母有关,但具体怎么来的,我不知道。

师:我想,xx同学的想法恐怕和在座的各位同学差不多,大家都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精子和卵子师:大家已经知道,新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那么,受精卵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生:是精子和卵相互结合产生的师:很好,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精子和卵的结构(看课件,点出精子和卵的视频),大家看书上P85,比较一下精子和卵的结构,然后完成P86最上面的表格。

学生讨论填表,然后请学生回答,学生补充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

(1)基本结构相同,有细胞质和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组成(2)大小悬殊,卵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直径约为0.1毫米,精子约为0.05毫米长,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形状不同,卵是球形的,而精子象只小蝌蚪,大的那头叫头部,还有一条尾巴,精子就是利用这条长尾才能灵活游动,有利于受精作用的进行。

(4)……3、人的生殖系统师:我们已经了解了精子和卵的结构及作用,那精子和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生: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里面来的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男性生殖系统与女性生殖系统。

大家先读图P86,看看男女的生殖系统有什么不同,然后很快的记忆一下,等会我们来玩一个填图游戏,先请男生女生分别描述填自己的生殖系统。

再互换,男生描述女生的生殖系统,女生描述男生的生殖系统。

生:游戏中……(一边游戏一边老师说明各个结构)师:刚才两位同学完成的很出色,那么,我们前面讲的精子和卵分别又来自哪个生殖器官呢?生:男的是睾丸,女的是卵巢师:很好,观察的很仔细,其实一个健康的成年男子的睾丸一天可产生上亿个精子,非常的慷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_《新生命的诞生》第2课时优教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_《新生命的诞生》第2课时优教教案

第1章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第2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七年级下册浙教版《科学》第1章第1节【主题】受精与妊娠;胚胎发育;分娩与养育【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3.说出人的分娩和哺乳的过程;说出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的原因;4.说出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能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形成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养育方式的观点;2.感受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和分娩的痛苦,体会母亲的伟大;3.形成珍爱生命和尊重父母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过程是重点;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条件和场所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1.FLASH:(1)受精过程;(2)胚胎的发育过程。

2.视频文件:(1)受精过程;(2)人的胚胎发育。

3.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访问:(1)母亲在怀自己时,身体有什么感受?(2)当母亲怀孕时,父亲都做了些什么?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教师活动】: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为什么?【学生活动】:是睾丸和卵巢,产生生殖细胞和性激素。

【教师活动】:我们来回忆一下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请看图片,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

【学生活动】:男性的精子呈蝌蚪状,具有一长长的尾,能游动。

女性的卵子肉眼可见,呈球形,是人体最大的细胞。

2、新知识呈现【教师活动】:是的。

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了精子是由男性生殖系统里的睾丸产生的,卵子是由女性生殖系统里的卵巢产生的,那么精子和卵子又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同时,思考以下问题[思考题]:(1)精子和卵子在什么地方相遇的?(2)什么是受精作用?(3)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什么?[播放视频]:受精过程。

【学生活动】:带着思考题观察“受精过程”。

认识到精卵相遇的部位在输卵管;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七年级新浙教版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教案-1.新生命的诞生-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七年级新浙教版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教案-1.新生命的诞生-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七年级新浙教版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教案-1.新生命的诞生-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新生命的诞生
2.教学年级和班级: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3.授课时间: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科学探究、证据收集与分析、科学思维、科学交流。通过学习新生命的诞生,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科学现象,培养证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并能够与他人进行科学交流,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后拓展过程中,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拓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新生命的诞生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设计反思活动,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① 阅读笔记:要求学生阅读推荐的科普书籍,并做笔记,记录下对新生命的诞生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② 观后感悟:学生观看纪录片或浏览网络资源后,要求撰写观后感或感悟,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诞生的认识和感受,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③ 探究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选择一个与新生命的诞生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探究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生命的诞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1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1浙教版

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基本过程;(2)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技能目标:(1)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2)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母亲的伟大和生命的珍贵。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即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性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1、受精的实质、受精的场所2、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教学难点1、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教学策略采用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共存、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兼用的教学策略。

课前查找资料、分析讨论问题,以小组合作方式展示预习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感悟,提升。

教学思路预习内容从“与家人互动”开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亲切感;再通过独立完成知识点、与同伴合作完成讨论问题使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小组的在课堂上的展示,充分分享合作的喜悦,教师给予点评,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受精与受精卵的分裂);录象(受精过程、分娩过程、试管婴儿);幻灯片(精子与卵子结构图、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图片等)预习内容:1、家庭采访题——请你和你的家人共同完成:(1)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心情和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在母亲肚子里的第一次“活动”是什么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的血型_________,妈爸的血型__________,你长得更像谁?(4)从母亲怀孕到你的出生共经历______________月;(5)刚出生的你,体重是____________千克;2、自主预习题——请你独立完成:一:受精与妊娠(1)什么是受精?(2)受精的场所在哪里?受精的实质?(3)受精卵与胚胎的不同?“怀孕”在科学上称为?(4)结合受精和胚胎的形成过程,说说人的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5)避孕的方法?(男性有哪些?女性有哪些?)二、胚胎的发育(6)受精后第几周出现胎盘?(7)胚胎的血液与母亲的血液相连通吗?(8)胎盘起什么作用?脐带连接着谁?(9)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为什么?(10)胚胎第几周具人形?从哪周到哪周称为胎儿?三、分娩与养育(11)从受精到胎儿出生需多久?胎儿就是婴儿吗?(12)胎儿又是怎样从母体内娩出来的呢?(13)婴儿刚出生时要大哭一声,否则就会夭折。

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受精卵是如何形成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步骤?”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观看视频、阅读图解资料,初步理解受精卵的形成过程。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思路。
拓展资源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受精卵发育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生命的诞生,包括受精卵的形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以及人体发育的早期阶段。
4.生物学模型:使用生物学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展示受精卵的形成、胚胎发育过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5.学习平台:利用学习平台,发布课堂学习任务、作业和拓展阅读材料,方便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自我评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受精卵形成过程的视频和图解资料,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学生作业,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答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检验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阅读推荐章节,进一步了解人体生殖知识。
-反思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总结,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通过在线平台、微信群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同时,我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并进行指导和反馈。

0442_浙江版(2013)七年级下同步科学教案:1.1 新生命的诞生_0

0442_浙江版(2013)七年级下同步科学教案:1.1 新生命的诞生_0

1.1新生命的诞生〖要点整理〗1.精子和卵细胞⑴人及较高等的生物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

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精子卵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大小长约0.05毫米直径约为0.1毫米形状蝌蚪形球形问:精子和卵细胞的大小差异是如此的悬殊,那么子女是否更像母亲一点?答:子女与父母的相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虽然精子和卵细胞在大小差异是很悬殊,卵细胞要比精子大得多,但它们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各占了一半,所以男女在遗传的决定上的地位是一样的。

2.人的生殖系统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其中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能够接近卵的精子有很多个,能钻入卵的精子有一个,最终精子和卵形成了受精卵。

受精的实质是一个精子头部的核与卵的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

⑵妊娠:受精卵一边分裂(此时营养由卵黄提供),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又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此后营养由母体提供)。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七年级科学下册 1.1 新生命的诞生(1)教案 (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1.1 新生命的诞生(1)教案 (新版)浙教版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时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
2、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____________,一面沿着___________往下移动,进入______。
3、怀孕(妊娠):随着分裂次数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_______,并附着在_______壁上,这叫做怀孕,也称妊娠。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_______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器官,能产生_______,还能分泌_________。在青春期发育期间,卵巢开始产生_______;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比较“敏感”的课,在讲到精子与卵怎么会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学生不肯讲出“性”这个字,在老师讲出后,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改变了。所以这堂课如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一些“比较”敏感的词是很关键的,这和老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目标二: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的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_______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器官,能产生_______,还能分泌_________。在青春期 发育期间,睾丸开始产生_______;一个健康的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_______个精子。
师:那是不是避孕做的好,就可以随便发生性行为 了呢?下面大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讨论一下,等会 我们一起来交流。
一对具有生殖能力的男女,发生两性行为后,女性就可能怀孕。这时男女双方就是孩子的父母,要同时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由此可见,性行为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且还涉及到下一代和整个社会。对于我们来说,身体的发育还不完全,性器官也不成熟,经济也尚未独立,偷尝禁果,带给我们的只会是无尽的遗憾。而且从法律上说,不具备法定结婚年龄情况下,随意发生性行为,是不道德、不合法 的!因此青少年要学会自尊自爱,保护好自己。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1《新生命的诞生》课程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1《新生命的诞生》课程教学设计

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人都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了解人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构,并能比较它们的不同。

3.了解人体的生殖系统,知道主要器官的功能。

4.知道受精的过程,场所和妊娠的过程。

2、能力目标(1) 通过视频播放,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的学习能力(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生命来之不易,懂得珍爱生命,感恩父母。

遵守性道德,懂得保护自己。

二、教学重点人体的生殖系统,生命的诞生过程;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三、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伟大,懂得珍爱生命,感恩父母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生命的诞生自拍的采访视频“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引入人都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二)受精与妊娠观看受精卵形成视频,阅读课本P4,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描述受精与妊娠的过程。

1.受精的场所在哪里?2.受精卵最后在哪里发育?请同学们小组汇报交流。

(三)精子和卵细胞1.比较精子和卵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精子卵细胞结构大小形状请同学们小组汇报交流。

(四)人的生殖系统读图,小组讨论完成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结构数量功能结构数量功能睾丸卵巢输精管输卵管阴茎子宫精囊阴道思考与讨论: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器官中,有些器官的功能比较类似。

请指出与睾丸、输精管、阴茎等男性生殖器官相类似的女性生殖器官分别是什么?(五)性道德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身体发育还不完全,经济尚未独立,不具备法定结婚年龄情况下,随意发生性行为,是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

四、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

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新生命的诞生的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掌握人体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以及新生命的诞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3.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描述和解释新生命的诞生的过程。
4. 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的观念,提高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6.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人体受精过程:精子和卵子的特点、受精过程以及受精卵的形成。
(2)胚胎发育过程: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器官形成等。
(3)新生命的诞生:婴儿出生的过程以及新生命诞生时的生理变化。
2. 教学难点:
(1)受精过程的细节:如何理解精子和卵子结合的神奇过程。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人体的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以及新生命的诞生的图片和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视频:播放有关生命诞生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婴儿出生的过程。
-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互动教学,如在线问答、讨论区等,方便学生提问和交流。
- 生殖器官模型:展示人体生殖器官的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体的生殖过程。
- 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相关的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_1-1 新生命的诞生(1)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_1-1 新生命的诞生(1)

《新生命的诞生》初中科学(浙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一、设计说明本课的内容来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

教材第三章是以生命周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人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植物的一生和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等知识,主要体现生命的周期性和生命代代相传的原理。

本节课内容是以人为例来说明新生命诞生的条件和过程,设计时考虑到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类的受精的基本过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避免枯燥的叙述,所以要多准备一些图片和视频,并且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尝试自已找出答案,这样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人体的生殖细胞及受精的实质、过程,懂得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让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明白性行为不只是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格。

三、教学重、难点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结构,受精及受精过程。

2、人体的生殖系统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挂图。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人的一生要经过哪些生长时期?(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引言]每种生物都能繁衍自己的后代,人类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生命历程的第一站——新生命的诞生。

问:出生的小宝宝(新生命)是怎么来的呢?生:新生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追问:受精卵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生:精子和卵细胞相互结合产生的(二)新课教学1.人的生殖细胞[课件]:认识精子和卵细胞。

(要求学生掌握这两种生殖细胞的结构特征)问:精子、卵子它们是否都是细胞呢?为什么?生:是,因为具有细胞基本结构活动:让学生根据精子、卵细胞的结构图完成P86表格:精子、卵细胞的结构。

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新生命的诞生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例题4:
题目:请解释新生命的诞生的条件。
答案:新生命的诞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2. 受精卵的植入;3. 胚胎的发育过程;4. 分娩过程。
例题5:
题目:请描述新生命的诞生的意义。
答案:新生命的诞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生命的诞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欢乐,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和传统。新生命的诞生也体现了生命的延续和传承,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的新生命的诞生的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在科学探究方面,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进行实验和分析结果,培养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新生命的诞生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七年级科学下册《3.2新生命的诞生》教案一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3.2新生命的诞生》教案一 浙教版

3.2新生命的诞生(1)【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受精的基本过程,并明白受精的实质,懂得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二、过程与方法1. 知道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以及从受精卵到胎儿分娩整个过程的一系列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2.通过介绍生男生女的奥秘、双胞胎形成的原因等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男女生殖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人的受精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男女生殖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人的受精的基本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设问:你们见过或听说过人的寿命最长有多少?生答:l20岁.设问:世界吉尼斯记录记载的寿命最长的人也只有 1 2 6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管人有多长的寿命,最终也会死亡.有没有长生不老的人?生答:没有.设问:那么,人类为何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种类的灭绝呢?生答:因为人类会产生后代……讲解:对,每种生物都能繁衍自己的后代,人类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生命历程的第一站——新生命的诞生.二、新课展开展示:多媒体展示观察、讨论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婴儿出世画面.设问:我们在庆贺新生命诞生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呢?(一)精子和卵子展示:出示如图,多媒体视频展示受精过程.设问:1.像蝌蚪在游动的“小虫"叫什么?你们认识它吗? 2.放大精子:你知道精子的结构吗?3.大的球形细胞叫什么?谈谈你对它的认识. 4.放大卵子:你是否知道卵子的结构? 5.精子和卵子的相对大小如何?活动:观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填书上的表格.有遗传物质)组成,但大小悬殊,形状不同.(二)人的生殖系统设问:我们已经了解了精子和卵子的结构及作用,精子和卵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生答: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里面来的.读图:经过观察书本上的示意图并结合阅读课本的内容,首先小组讨论,再请学生代表上讲台指出精子和卵子的运行途径,讲解相关主要知识点,男生描述女生的生殖系统,女生描述男生的生殖系统.活动:学生自愿上台讲解.小结: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过渡:了解了男女生殖系统的功能后,我们知道了精子是由男性生殖系统里的睾丸产生的,卵细胞是由女性生殖系统里的卵巢产生的,我想同学们一定会问,精子和卵子又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呢?(三)受精讲解:人类产生后代的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精子怎么会到女性的输卵管里去了呢?因为人长到一定的年龄,一方面是社会种族延续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生理的需要,男女就会恋爱、结婚,结婚后发生两性行为(课件点出图片,等学生有点看懂后切换掉),这样男性的精子便通过女性的阴道进人体内,精子朝各个方向游动,有些精子便会进人到输卵管里面.展示:观察精子,视频中看到很多精子,密密麻麻,有上百万个(上百万个,什么概念,大家都已经在数学里面学过了吧,想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有这么多吧),然后这些精子会进入女性的输卵管,与女性卵巢排出的卵细胞结合,这个过程就叫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就形成了我们生命最初的细胞——受精卵.设问:能钻入卵细胞的镜子有几个?生答:接近卵细胞的镜子很多,能钻入卵细胞的镜子只有一个,最终镜子和卵子形成了受精卵展示:很好,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个幸运镜子的奇妙旅行.看动画,看了后,请同学来描述一下这个旅行的过程.讲解:卵巢排出的卵细胞在输卵管的末端,精子进入阴道,穿过子宫进入输卵管的末端,然后与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然后一边分裂一边沿着输卵管向子宫移动,最后,植入子宫壁形成胚胎.设问:大家想一下,精子会进入卵细胞的那个结构里面呢?生答:细胞核,因为里面含有遗传物质.小结:对,这样我们人就有了遗传性.所以,受精的实质是一个精子头部的核与卵子的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设问:受精卵是一个细胞还是多个细胞?生答:一个细胞.设问:为什么是一个细胞?讲解:受精卵其实是一个细胞,它是在输卵管里形成的.形成后,就在输卵管开始分裂,同时沿着输卵管进入子宫,然后停留在子宫壁,一般从受精卵到变成胚胎这个过程需要6天.这个时候,我们就说,这位女性怀孕了.怀孕后,孕妇会出现哪些反应呢,可以询问父母,结果告诉大家.生答:会出现呕吐,不喜欢吃东西等症状.(四)性教育过度:是啊,这些信息都告诉我们,孕妇怀孕的信息.但是现在为了计划生育,如果不想有小生命,可以怎么办呢?生答:不让镜子和卵子结合,男性使用避孕套;或者精子卵子结合后,女性服用避孕药把受精卵杀死;受精卵变成胚胎后,去堕胎.讲解:大家对这些也有一定的了解,刚才有同学提到去堕胎,这样是很不道德的!首先,等于谋杀一个小生命,同时对女性身体的危害也非常大,严重的会导致不孕症!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作业本.板书设计瞬间灵感或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观察和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直观地了解新生命的诞生的过程,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如医生、科学家等,能够更好地理解新生命的诞生的相关知识和实践应用。
-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首先,我将继续探索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借助多媒体资源、模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难点知识。其次,我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互动探究环节紧扣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此外,我还将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反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方法。
3.综合评价:
(1)学生自评:学生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新生命的诞生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同学互评:学生间可相互评价,了解彼此在学习新生命的诞生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和借鉴。
(3)教师评价: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给出中肯的建议和指导,以促进学生不断提高。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新生命的诞生的科学知识,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理。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新生命的诞生的过程和相关生物概念。
-项目导向学习: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活动,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受精作用:学生需要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包括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的形成。
3.胚胎发育:学生需要了解胚胎发育的过程,包括胚胎的分裂、器官的形成和发育。

(完整版)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完整版)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养育的基本过程。

3.了解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教学重点: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的物质交换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备注1.设问:世界上每天都有许多婴儿降临世上,包括你也是从一个婴儿发育成长而来的。

有许多同学想知道自己是怎样诞生的。

有哪位同学能大概说说自己是怎样诞生的吗?并板书: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2.学生简述:3.讲述板书:我们知道新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受精卵又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产生的。

并板书:一、精子和卵4。

读图回答:(1)精子的结构如何?有什么特点?(2)卵的结构如何?有什么特点?(3)填表精子卵结构大小形状5。

小节板书:精子和卵的细胞结构基本相同,但大小悬殊,形状不同.精子依靠长尾能灵活游动,有利于受精作用的进行。

1)精子很小,长约60微米,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精子的形状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一个健康的成年男子,一天可以产生上亿个精子。

2)卵细胞呈球形,直径在0.1毫米以上,几乎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出,这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卵细胞的细胞质里含有丰富的卵黄。

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卵细胞。

6.设问:你知道精子是从哪里来的吗?7。

简答:人的卵和精子是由人的生殖系统产生的。

其中精子由男性生殖系统产生。

卵子由女性生殖系统产生.8。

读图回答:男性生殖系统与女性生殖系统有什么不同?9.讲解板书睾丸:男性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

共一对,阴囊中;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位于睾丸背面,能够贮存和输送精子内生殖器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分泌和贮存粘液1。

男性生殖系统前列腺:分泌粘液阴囊:保护阴囊和附睾外生殖器阴茎:有尿道,能排精补充:睾丸在阴囊里,是两个卵圆形的灰白色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人体的生殖细胞
(3)了解人类的受精过程。

2、情感目标:
(1)揭开人的诞生过程和双胞胎的奥秘,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语言来解答学生心目中的疑问,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和重点:
(1)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结构。

(2)人体的受精的实质及受精的场所。

教学过程:
一、精子和卵子
[引入]:教师将问题引到本课主题(新生命的诞生),并说这与男性所产生的精子与女性所产生的卵子有关。

[图片演示]:精子和卵子图片。

[学生讨论]:通过观看图片,学生讨论精子和卵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二、人的生殖系统
你知道卵和精子是从那里来的吗?
——是由人的生殖系统产生的.
(2)子宫的作用: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三、受精
[录象播放]:受精过程的录象。

(参考资料《精讲精练》P53)
教师解说:受精: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结合.
(1)能够接近卵子的精子有很多个,但能钻入卵子的精子只有1个,最终,卵子和精子形成一个受精卵.
(2)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就形成了受精卵,新生命就从这里开始了。

(3)受精卵形成后,一面——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
(称怀孕)
[提问]: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那么受精的实质是什么?
[幻灯片演示]:受精的实质
使学生明白受精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相融合的过程。

[讨论]:你从媒体所知道的,避免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措施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另外一种避孕措施:结扎输精管或结扎输卵管。

四、双胞胎是怎么回事?(参考资料《精讲精练》P52)
五、巩固练习
1. 人的生命周期的起点是()
A.胎儿 B.受精卵 C.婴儿 D.卵细胞
2.人的受精卵形成的场所和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的场所分别是()
A 卵巢、子宫
B 输卵管、子宫C输卵管、输卵管 D 卵巢、输卵管
3.下列能体现受精作用的是()
A 许多精子到达女性的生殖器官内
B 许多精子接近卵细胞
C 一个精子的头部钻入卵细胞
D 一个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相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