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3d9b1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f.png)
“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 作“信用”讲。
“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
“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信任。
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 通“伸”,“伸张”的意思。
(2)看搭配例如: “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 “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 动词“炊爨”,上下文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 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为国奋力之时。
(202X年全国卷3)翻译: 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 译: 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
3.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 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根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 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 副词充当等。 (1)划分句子成分法
)不裹粮(
),长子孙
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塌无侵削之虞
(
),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
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
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
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
译:天台生热得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面,童仆拿着扇子在前面给他扇凉, 舒舒坦服地就睡着了。 (2)2008山东省试题
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lí颈以塞责耶!”
译:他母亲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想砍自己的脖颈来搪塞吗?”
2.邻字推断法
“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
“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信任。
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 通“伸”,“伸张”的意思。
(2)看搭配例如: “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 “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 动词“炊爨”,上下文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 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为国奋力之时。
(202X年全国卷3)翻译: 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 译: 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
3.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 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根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 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 副词充当等。 (1)划分句子成分法
)不裹粮(
),长子孙
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塌无侵削之虞
(
),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
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
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
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
译:天台生热得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面,童仆拿着扇子在前面给他扇凉, 舒舒坦服地就睡着了。 (2)2008山东省试题
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lí颈以塞责耶!”
译:他母亲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想砍自己的脖颈来搪塞吗?”
2.邻字推断法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实词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实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9e06b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5.png)
• (3)履
[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 ①足之所履,(《 庖丁解牛》) ②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履》)
[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 。③脚步。④履行。 (4)再 • [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 [今义]①又一次,第二次,多次。
②继续,还有。
1.荆轲顾笑武阳。《荆轲刺秦王》
回头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
看
3.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访问
4.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顾念关心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考虑顾及
6.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屈原列传》
7.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
对策
注意积累 学会推断
第 二 课 时(古今异义)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文言实 词的古今异义现象。 2、积累文言古今异义实 词。
二、考点解读
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同, 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习时可从 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弱化 强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实词的多义项,更需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当堂训练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道
(1)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3)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5)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文言文实词》课件
![《文言文实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208a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b.png)
对应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对应词语的含义推断实词的含义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对应词语的含义推断出实词的含义。例如,“足 ”与“足以”中的“足”对应,表示“足够”,因此可以推断出“足”的含义为“足够”。
05
文言文实词的记忆技巧
分类记忆法
总结词
将文言文实词按照词义、用法等特点进行分类,以便于记忆 。
03
02
名词是指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如“人”、 “马”、“山”等。
04
形容词是指表示性质、状态的词语,如“ 高”、“美”、“快”等。
数词是指表示数目、次序的词语,如“一 ”、“二”、“先”等。
05
06
量词是指表示计量单位的词语,如“匹” 、“斤”、“升”等。
02
文言文实词的常见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是指名词在特定的语境 中,被赋予了动词的含义或功能。
反复复习法
总结词
定期复习已经学过的文言文实词,以 巩固记忆。
详细描述
在学习完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后, 定期进行复习,例如每天复习一定数 量的实词,或者每周复习一次本周学 过的实词,通过反复复习加深记忆。
THANKS
感谢观看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相对较少见,但也有一定的出现频率。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在句子中起到状语的作用,修饰谓词或整个句子。
例如:“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中的“人立”,原为人名 词,表示人类,在该句中用作状语,修饰谓词“啼”,表示猪像人一样
站立着啼叫。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有助于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是古 人在表达时灵活运用语言的一种方式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ef78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02.png)
• 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一般可以译成“以……为……” 或“认为……是……” 或“把……当作……”。 •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①渺沧海之一粟(以……为微小) • ②而耻学于师(以…… 为耻辱) • 2.名词的意动用法 • 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 人或事物。 •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把……看作伴 侣、把……看作朋友) • ②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 [即时小练2] • 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作状语的词语并释义。 • ①夜缒而出( ) •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 ③卒廷见相如( ) •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 ⑤辇来于秦( ) • 答案: • ①夜:在夜晚 ②南:向南 • ③廷:在朝堂上 ④犬马:像犬马一样 • ⑤辇:坐辇车
(二)形容词活用
• 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 “道”的本义是“路,道路”。
• 2.引申义 •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 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峙或者相关联 的关系。
• 3.比喻义 •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 产生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手法, 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如:
• 4.假借义 •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 的意义。
三、通假字
• 通假,是中国古汉语的用字现象 之一。 • 1.判断该字有两个条件: • (1)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 同或相近;b.字形相近。 • (2)语境条件:当某个字用它的 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 可以考虑其为通假字。 • 2.通假字的类型
(1)同音通假; (2)近音通假; (3)形近通假。
【提示】
• 1.词语的古义和今义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如“诛”,古今都有“杀戮” 之意。
• 2.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在遇到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时,要考虑古 今异义现象。
• [即时小练2] • 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作状语的词语并释义。 • ①夜缒而出( ) •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 ③卒廷见相如( ) •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 ⑤辇来于秦( ) • 答案: • ①夜:在夜晚 ②南:向南 • ③廷:在朝堂上 ④犬马:像犬马一样 • ⑤辇:坐辇车
(二)形容词活用
• 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 “道”的本义是“路,道路”。
• 2.引申义 •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 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峙或者相关联 的关系。
• 3.比喻义 •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 产生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手法, 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如:
• 4.假借义 •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 的意义。
三、通假字
• 通假,是中国古汉语的用字现象 之一。 • 1.判断该字有两个条件: • (1)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 同或相近;b.字形相近。 • (2)语境条件:当某个字用它的 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 可以考虑其为通假字。 • 2.通假字的类型
(1)同音通假; (2)近音通假; (3)形近通假。
【提示】
• 1.词语的古义和今义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如“诛”,古今都有“杀戮” 之意。
• 2.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在遇到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时,要考虑古 今异义现象。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中文言实词的解读技巧PPT (共14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中文言实词的解读技巧PPT (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0f8d4e1ed9ad51f01df267.png)
例1(91年全国高考题18题)贤俊者自
可赏爱,顽愚者亦当矜怜
A愚笨而鲁莽 C顽皮而愚蠢
B固执而粗鲁 D愚昧而蠢笨 ( D )
例2(2001年全国高考题11题) (败逃者) 齐人追亡逐北 练习: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率领)
2、通五经,贯六义 (通晓) 3、物薄而情厚 (深厚)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马)
二、具体方法例析
(一)利用汉字字形推断词义
例(98年全国高考题)其仆亦来慰解曰:“公
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答案c:拜见
练习:1、抚军厚赉成。 (赏赐) (卖出粮食) 2、五月粜新谷。
(二)根据读音来推断词义
(“叛”背叛) 1、亲戚畔之 (“拒”抵挡) 2、子墨子九距之
(三)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子
练习:(97年全国高考题12题)
善才绳之
绳:制裁 (绳之以法)
A
例:《鸿门宴》此迫矣
“压迫、紧迫、逼迫、急迫、迫近”
(紧迫、急迫)
练习:
1)仓廪实而知礼节 (《货殖列传》)
2)侍中侍郎郭莜之、费祎 、董允等
皆良实 (《出师表》) 3)草木之实足食也 4)武等实在 ( 《五蠹》) (《苏武传》)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2973f8011ca300a6c390ae.png)
■ 如“妻子”、“指示”、“地方”、“至于”等; ■ 也不要把古代的一个词当成两个词,拆开来理解. ■ 如“布衣”、“社稷”、“左右”、“足下”等。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文言实词
5.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3、通假字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一词多义
■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
■ 由“站立”又虚化为副词,引申为“立刻”“马 上”,如《鸿门宴》:“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 伤。”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就
■ (1)金就砺则利(
)
■ (2)连辟公府不就(
)
■ (3)一蹴而就(
)
■ (4)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
)
■ (5)若无罪而就死地(
■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具通俱,音jù,都;
■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12也)生通性,音xìnɡ,资质、
本性。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文言实词
5.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3、通假字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一词多义
■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
■ 由“站立”又虚化为副词,引申为“立刻”“马 上”,如《鸿门宴》:“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 伤。”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就
■ (1)金就砺则利(
)
■ (2)连辟公府不就(
)
■ (3)一蹴而就(
)
■ (4)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
)
■ (5)若无罪而就死地(
■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具通俱,音jù,都;
■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12也)生通性,音xìnɡ,资质、
本性。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46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46张](https://img.taocdn.com/s3/m/fdc62dc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f.png)
①绳子②捆绑③查办 宿卫:值宿警卫
11、参军(官名)郭景祥守和州, 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 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 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
调查
12、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
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
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
义也。
《廉蔺列传》
只是
认为……奇异 4、阮籍与王浑为友。戎年十五,随 浑在郎舍(地名)。戎少籍二十岁,而 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 视戎,良久然后出。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逍遥游》 往,到
5、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 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嘱咐
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到 过:拜访
4)使有司宽政,毁关(关税), 去禁(禁令),薄敛,已责。
欠的钱财—— 讨债 ①秦责赂于魏,魏不与。 赂:赠送的财物,割让的土地。
要求,索要。 ②吏簿责条候:“......”
责备/询问。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子
6)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 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 才绳之。
《陈情表》
日薄西山
6.语境分析法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
宝,与交趾(县名)比境,常 通商贩,贸籴dí粮食。
1)比:接近,靠近,挨着。(交界)
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 贸:交换,买,卖。
课堂小结
一、勤于积累,打牢基础。
结合课本,积累通假字、多义实词、古今
异义、偏义复词、虚词等文言知识,熟悉词类
13、二年正月,泽(人名)至开德,以
孤军进,都统(官名)陈淬(人名)言敌方
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
11、参军(官名)郭景祥守和州, 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 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 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
调查
12、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
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
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
义也。
《廉蔺列传》
只是
认为……奇异 4、阮籍与王浑为友。戎年十五,随 浑在郎舍(地名)。戎少籍二十岁,而 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 视戎,良久然后出。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逍遥游》 往,到
5、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 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嘱咐
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到 过:拜访
4)使有司宽政,毁关(关税), 去禁(禁令),薄敛,已责。
欠的钱财—— 讨债 ①秦责赂于魏,魏不与。 赂:赠送的财物,割让的土地。
要求,索要。 ②吏簿责条候:“......”
责备/询问。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子
6)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 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 才绳之。
《陈情表》
日薄西山
6.语境分析法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
宝,与交趾(县名)比境,常 通商贩,贸籴dí粮食。
1)比:接近,靠近,挨着。(交界)
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 贸:交换,买,卖。
课堂小结
一、勤于积累,打牢基础。
结合课本,积累通假字、多义实词、古今
异义、偏义复词、虚词等文言知识,熟悉词类
13、二年正月,泽(人名)至开德,以
孤军进,都统(官名)陈淬(人名)言敌方
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36张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36张](https://img.taocdn.com/s3/m/3928ca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d.png)
1.考点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 义。 2.考点剖析
(1)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 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 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
1
考纲解读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 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 推断与解释。
“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含义不 同。说法正确。
7
对点小练6:[2022全国乙卷]原文:……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 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T11-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
“约车”的“约”是“拴套、准备”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 说法错误。
对点小练4:[2022全国甲卷]原文:……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 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 矣。”…… T11-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者 含义相同。说法正确。
(1)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 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 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
1
考纲解读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 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 推断与解释。
“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含义不 同。说法正确。
7
对点小练6:[2022全国乙卷]原文:……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 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T11-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
“约车”的“约”是“拴套、准备”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 说法错误。
对点小练4:[2022全国甲卷]原文:……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 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 矣。”…… T11-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者 含义相同。说法正确。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20ff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6.png)
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 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13/24
小试牛刀
•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下
•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反义对文,“终日”意为“整天”—“须臾” 意为“片刻
”
• 3.忠无须用兮,贤无须以
用—以,被任用
• 4.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里佩着
4/24
一.字 形
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依据 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相关,意 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一归觐
“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 形旁“见”上,猜出与“见”相关,能够解 释为“拜见”。
5/24
【字形分析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形声字形旁有 表意功效。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
• 5.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同义复用。“冲”即“幼”,“年幼”
14/24
四.成份
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 “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 据此推断“固”为险固地方之意。
2.将军身披坚执锐
从句子成份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 “执”宾语,动宾怎样搭配? “坚” 解“坚硬盔 甲,“锐” 解“锐利兵器”才能搭配。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⑵用“糸”作偏旁字与“丝织品、绳索”相关。
例:①一曲红绡不知数 ﹙绡:丝织品﹚
②自缢于庭树
﹙缢:上吊,吊死﹚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缒:用绳子栓住往下放 )
7/24
小试牛刀
• 1.宰臣上炙而发绕之。 •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 3.抚军亦厚赉成名。 • 4.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 • 6.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13/24
小试牛刀
•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下
•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反义对文,“终日”意为“整天”—“须臾” 意为“片刻
”
• 3.忠无须用兮,贤无须以
用—以,被任用
• 4.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里佩着
4/24
一.字 形
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依据 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相关,意 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一归觐
“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 形旁“见”上,猜出与“见”相关,能够解 释为“拜见”。
5/24
【字形分析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形声字形旁有 表意功效。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
• 5.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同义复用。“冲”即“幼”,“年幼”
14/24
四.成份
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 “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 据此推断“固”为险固地方之意。
2.将军身披坚执锐
从句子成份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 “执”宾语,动宾怎样搭配? “坚” 解“坚硬盔 甲,“锐” 解“锐利兵器”才能搭配。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⑵用“糸”作偏旁字与“丝织品、绳索”相关。
例:①一曲红绡不知数 ﹙绡:丝织品﹚
②自缢于庭树
﹙缢:上吊,吊死﹚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缒:用绳子栓住往下放 )
7/24
小试牛刀
• 1.宰臣上炙而发绕之。 •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 3.抚军亦厚赉成名。 • 4.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 • 6.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 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42e3e184254b35eefd3479.png)
项是( )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 奇 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起: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诛: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弛:延缓
(2009年高考广东卷) • 【答案】B 【解析】A.奇:意动用法, 认为……惊奇,C.诛: 诛杀,D.弛:松弛。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小结
一、语境推断法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 A.上语诸将曰… 语: 谈论 • B.委尸填满沟壑 委: 放置 •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识:标志 • D.噫!我固无恙 恙:祸患
(2010年高考广东卷) 【答案】选D项。A项“告诉”, B项“丢 弃” , C项“知道” 。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 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 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 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 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 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 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d3ca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5.png)
34.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
居十年不起
耻:以……为耻;乞休、乞老、告老、乞骸骨、致 仕、求老:辞官回家;籍:登记,户口(户籍、官 籍、兵籍等);不起:不被任用
35.劝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
蠲除:免除赋税
36.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ji)金币
37.帝大喜,赉(lai)诸将士有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 频实词讲解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3.薛举僭(jian)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委之机务 4.宵衣旰食 5.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寻:不久;坐:因……而获罪;旧: 和……有交情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22.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然后:这样以后;申:说 明、解释;广:传播
2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
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也:表停顿;贼:伤害
自己;绞:性子急
24.方庆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
就:接近、靠近、向; 旧说:前人的观点
私下里,悄悄地;讽:劝说
市:买、卖;檄:命令、声讨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18.所以出身仕者 19.文帝之讨张彪也,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20.耕者众则籴(di)贱 21.故弱者见辱,强者见笑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造、诣、过、候、存、顾:拜 访;过:指责、责备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辟:征召,掾:属官,下属
寤:发觉、发现
29.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
就:接近、靠近、乘坐 荷:挑着、担着
高考语文复习第二讲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课件38张
![高考语文复习第二讲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课件38张](https://img.taocdn.com/s3/m/60c8fa2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1.png)
用
④“所”+名词。“所”的用法一般是“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字 辨
作宾语。如:
识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ɡ)鱼腹中。(《陈涉世家》)
】
⑤名词作中心语。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语,
而名词又处于谓语中心语的位置,那么这个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义 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再如“锲而不舍,金石
】 可镂”(《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 专指黄金。
✓ 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现在表示的语义
较弱。如“病”,在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 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 情况,都通称为“病”,不再单纯表示“重病”这个意思。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
✓ 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活
用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明显地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
字 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如:
辨
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识
(2)动词的使动用法
】
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使+对象+动词”。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辨
从木,与“橹”构成词语,可推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
识
✓ 根据成语联想
】
不少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考生可以借助自己比较熟悉的成
语中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如“外间知陛下刑
宪不滥,足以为训尔”中的“训”可以联想成语“不足为训”,解释为
“典范、法则”。
✓ 了解历史渊源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如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一)文言实词 课件(27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一)文言实词 课件(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69ee400029bd64793e2c98.png)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落实必备知识,为文言文阅读奠基
• 虽然新高考中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等不单独设题,但是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对文 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的理解。断句、 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包含对文言句式等的考 查,翻译题更是直接考查实词、虚词、文言 句式和词类活用等。因此,它们是阅读解答 文言文的基础。
2、更换偏旁,找出本字:①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 ②距(拒)关,毋内诸侯。
3、取消偏旁,找出本字:①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廷)。 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旨)极大。
精准点拨
三、在词义中理解
通假字与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将A的词义放入句 子中解释不通,而换成B来解释时句子意思解释通顺,那么就 可以考虑“A”通“B”,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中的 “内”,理解为内部说不通,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内”通 “纳”,接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拉长引吭高歌成语抽拔出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伸着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拿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申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高祖武帝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宋史欧阳修传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援引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掉转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义引导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精准点拨巧借本义联系紧扣语境推敲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高祖武帝》)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宋史·欧阳修传》) 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精准点拨
落实必备知识,为文言文阅读奠基
• 虽然新高考中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等不单独设题,但是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对文 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的理解。断句、 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包含对文言句式等的考 查,翻译题更是直接考查实词、虚词、文言 句式和词类活用等。因此,它们是阅读解答 文言文的基础。
2、更换偏旁,找出本字:①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 ②距(拒)关,毋内诸侯。
3、取消偏旁,找出本字:①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廷)。 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旨)极大。
精准点拨
三、在词义中理解
通假字与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将A的词义放入句 子中解释不通,而换成B来解释时句子意思解释通顺,那么就 可以考虑“A”通“B”,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中的 “内”,理解为内部说不通,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内”通 “纳”,接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拉长引吭高歌成语抽拔出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伸着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拿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申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高祖武帝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宋史欧阳修传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援引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掉转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义引导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精准点拨巧借本义联系紧扣语境推敲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高祖武帝》)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宋史·欧阳修传》) 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精准点拨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1d92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0.png)
文言文高考专题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43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43张](https://img.taocdn.com/s3/m/be96bf6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d.png)
1、古今异义
3、义项转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牺牲(古: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
畜;今:指为了某种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 权利)
பைடு நூலகம்
1、古今异义
4、感情色彩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
代词,“于”是介词。 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
“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4、兼词
盍——“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 “不”为否定副词。
如:盍各言尔志? 叵——“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如:居心叵测(成语) 耳——“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去”)
2、偏义副词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 “婆婆”)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 “兄长”)
3、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 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 比较特殊的现象。
3、词类活用
(4)名词用作状语 C.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译成:以“XX”,凭借“XX”,用“XX”。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童子隅坐而执烛。内立法度,务耕织。 译成:在“XX”。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实词分类复习+课件69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实词分类复习+课件69张](https://img.taocdn.com/s3/m/004647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3.png)
石
(
他实际上 ) 他实际上
②左· 右皆引试之( 近臣,随从) 近臣,随从
③所用不过· 三石( 不超过 不超过 )
④而终身自以· 为九石(
认为
认为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
译
文
:
此 弓 (的 强 度 )不少 于九石 ,除了 大王, 谁能使 用它?
___此_弓__(_的_强__度__)不__少__于_九__石__,__除_了__大__王__,_谁__能__使_用__它__?_____
士。
〖即练即悟〗
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客有过(拜访)主人者,见其灶直突(烟冲),傍 有积薪(柴草)。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 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 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记取)言 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 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 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节下贤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勾践)自己亲自下田耕种,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加肉, (勾践)自己亲自下田耕种,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加肉,穿衣服从不穿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屈身接待有才能的贤士。
穿衣服从不穿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屈身接待有才能的贤
引申义的引申方式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 或者相关联的关系。词的引申方式有两种: (1)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各引 申义之间的联系紧密度相同。例如:
(2)连锁式: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伸开去,因此 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有密有疏。例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器,武器 名词 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担忧 动词
3、殆有神护者 大概 副词
4、自放驴,取樵炊爨。
“木材” 名词
5、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险固的地方
三、对称结构互解法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 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 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 词语往往有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
文言文阅读
• 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 常考内容:从选材上看,以史传类文本为主, 兼及杂记类文本。从考点上看,实词、虚词、 筛选信息、内容概括、翻译是必考的内容, 有时还考断句。 • 常见题型: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和概括分 析为选择题,翻译句子为主观题。分值一般 是22分左右。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2、掌握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解释句子中的“信”
1、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
2、楚王贪而信张仪 “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
3、信义著于四海 “信义”为主语,肯定是名词,可推为“信用” 的意思。
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 通“伸”,“伸张”的意思。
• 一、命题热点: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二、考查题型: 选择题 翻译题
• 研究近几年广东的考题,发现有以下特点: • 1、所考查的文言实词都是常见的,基本上都 在所学课文、经典文言文中出现。 • 2、题目有时要求选“正确”的,有时要求选 “不正确”的。 • 3、文言实词的词义用代入法就能判断它的正 误。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安逸享乐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下,攻取
告诫
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通五经,贯六艺 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更加,越来越
贯通
疲劳
4.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同义复用。“冲”即“幼”,“年
5.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里佩着 6.攘除奸凶 排斥、排除 (被)任用
例:①一曲红绡不知数
②自缢于庭树
绡:丝织品
缢:上吊,吊死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缒:用绳子往下吊
二、语法推断法
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 而推知它的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是由副词、介宾结构充当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特点。
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
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如:便可白公姥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如:追亡逐北
【文过饰非】 我们可能知道“饰”是“掩饰之意”,而对“文”则 有些把握不住。这个词语中的过和非同义,那么文和饰 也应该同义。文就是文饰、掩饰的意思。 【求全责备】 全,全面。备,完备。意思同。“求”和“责”意 思也应该相同。“求”是要求,“责”也是要求(责成、 寻求)。这样就不会把责和备看成是“责备”了。 【前倨后恭】 “前”和“后”相反,“倨”和“恭”也应相反。恭, 恭敬。倨,傲慢。
4、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课联想成语“欲盖弥彰”,彰,即“清楚”
解释下列红色的字。
• 裴佶常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
雅望:崇高的声望。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滕王 阁序》)
六、温故知新法(知识迁移法)
• 归纳教材中常见实词意义及词类活用现象,在 做阅读题时,有意识地运用课内积累的知识, 解决课外的问题。 • 例如: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2011 课标全国卷)
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人 的行为有关
禾-- 五谷
皿-- 器具 水-- 江河
贝-- 金钱 纟-- 丝麻 目--- 眼
歹-- 死亡 宀-- 房舍 髟--- 毛发
⑴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例: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贿赂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⑵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名词、代词、名词、 副词、介 形容词、 动词 形容词 代词 宾结构
将军身披坚执锐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 “披”和“执”的宾语,动宾如何搭配? 坚硬的盔甲 锐利的兵器 “坚”解“ ”,“锐”解 “ ”才能搭配。 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10年广东卷)
“上”是主语(皇上),“麾”是谓语, “师”是宾语(军队),由此可见 , 指挥 “麾”应理解为“ ”才正确。
7.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择、选拔
9.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多余的
四、通假推断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
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
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
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
推断词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倍”通“背”:违背 2.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通“现”:出现
五、联想推断法 (成语等)
联想成语或课文有关语词中的用法,相互比照, 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1.轲自知事不就。 就:完成 与成语“一蹴而就”中“就”意义 相同 2、赵奢之伦制其兵
可与成语“不伦不类”相联系 “伦”就是“类”的意 思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联想到成语“狐假虎威”,作“借助”讲。
3.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
1、崔家
2、 3、 4、
顾人刺我,请以闻。 通“雇”,雇佣
通“翌”,第二 天 ,倾覆 通“覆”,翻转 通“猝”,突然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复之以掌 卒然临之而不惊
5、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
取!
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
一、字形分析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 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 字形分析法也就是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 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
例子:
• 可以独飨白粲
飨:食用;粲:上等的米
• 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籴:买进粮食;粜:卖出粮食
• 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注意偏旁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与 兵器有关 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 动物有关